• 世界蒙商大会即将在首府召开

    7月11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全国工商联支持,自治区工商联、商务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世界蒙商大会将于7月20日至22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本次大会是一次世界性蒙商盛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支持蒙商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示新时代新征程蒙商新形象的重要窗口。大会以“汇聚蒙商力量,共享发展机遇”为主题,以乡情、亲情、商情为纽带,积极推动海内外蒙商加强经贸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自治区对外开放水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会务策划、宣传报道、后勤接待、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据介绍,此次世界蒙商大会与往届蒙商大会相比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更加突出世界性、代表性。本次大会邀请了海外21个国家、港澳台3个地区的150多名内蒙古商会会长、蒙商企业代表以及8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商务参赞出席会议,还有国内500强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区内外内蒙古商会会长、区内100强民营企业、自治区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等250多名企业家参会,参会嘉宾范围广、层次高。二是更加突出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大会聚焦“五大任务”,策划了世界蒙商经贸投资合作、绿色农畜产品经贸合作、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3场平行专题活动,助力内蒙古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是更加突出平台招商成效。大会结合全区重点产业部署,推进区内外、国内外“风光氢储”产业企业、生态环保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与内蒙古合作,搭建招商合作交流平台,开展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截至目前,已征集签约项目85个,签约金额1千亿元,项目征集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记者康丽娜石向军)

    2023-07-12
  • 呼和浩特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上榜全国前30强

    7月9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获悉,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年度品牌研究成果——《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2)》,呼和浩特市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为0.2196,高于自治区其他各盟市,在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30位,较2021年的第49位向上攀升了19位。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自2017年首次发布以来,已连续发布6期,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报告是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支持的重要成果,从创新资源、环境、服务、绩效等4个维度,依据“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对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估,全面展示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总体态势和特征。(昊然)

    2023-07-11
  • 鄂尔多斯市被选定为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试点地区

    记者从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为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打通职业发展通道、规范提高待遇保障。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选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6市(区)作为全国首批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试点地区。


    退役军人事务员是指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从事退役军人政策咨询、安置服务、就业创业扶持、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事务办理工作的人员。


    鄂尔多斯市作为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试点地区,第一时间举办了退役军人事务员培训班,首批116名退役军人事务员结业。目前,鄂尔多斯市苏木乡镇街道、社区已配备退役军人事务员401人,市、旗区财政预算安排服务保障经费1575万元。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该试点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加快提升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于欣莉)

    2023-07-11
  • 包头:“真金白银”夯实基本公共卫生防线

    今年1-6月,包头市累计拨付基本公共卫生资金20151万元,其中上级资金19483万元、市本级资金668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开展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扩大地方病防治、鼠疫防治、免疫规划、降消、增补叶酸、医养结合等23个项目。


    据了解,上述项目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实施,切实做好“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


    为推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有效实施,进一步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2023年国家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达到89元,较上年增加5元,增长6%。自2010年以来,连续第13年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记者格日勒图)

    2023-07-10
  • 异彩纷呈展示北疆文艺实力

    歌海舞乡,情深意长,一首首经典的全新演绎,一场用情走心的音乐盛典,一夜之间圈粉无数,充分展示了北疆文艺强劲实力。7月8日晚,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大幕开启,亮丽内蒙古绽放耀眼光芒。


    多年来,内蒙古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埋头耕耘,积极创新,努力把北疆文艺事业推向前进。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富有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此次草原文化节期间,多部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各艺术门类精品迭出、异彩纷呈。


    2019年以来内蒙古各地新排演的10部优秀剧目将轮番亮相,音乐剧《人民楷模都贵玛》、漫瀚调音乐剧《同心记》、评剧《忠诚》、东路二人台《战地黄花》、话剧《为正义辩护》、话剧《玉龙街九号》、歌舞剧《荞麦花开》、话剧《赤子长歌》、话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舞蹈剧场《如见》,不同表现形式的舞台剧将内蒙古的历史佳话、革命故事,“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及身边的小人物搬上舞台,这些创意佳、质量好的优秀剧目令人期待。


    “此次展演的优秀剧目,首先由各盟市宣传部逐级报送,我们又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评审、修改、现场观摩等,对舞台灯光、布景、剧本、音乐等进行完善调整,最终才入围展演,都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相信能带给观众精彩的视听体验。”内蒙古戏剧家协会秘书长韩国庆说。


    一直以来,内蒙古本土戏剧受到广大老百姓喜欢,是每届草原文化节戏迷翘首期盼的大餐。“艺苑撷英”折子戏作品汇演将由老中青三代戏剧家,选取传统京剧、晋剧、漫瀚剧、二人台、评剧5个剧种的精彩剧目演出,让观众过足戏瘾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场文艺演出亮相,高品质文化大餐奉上,草原文化节凭借真实力打造大舞台。


    中外优秀电影展映活动中,包括“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影片《片警宝音》《守望相思树》等内蒙古影片在内的29部海内外精选佳片在全区展映;乌兰牧骑新创作品汇演集聚近年来乌兰牧骑“学·创·演”活动的新创优秀作品,全面展示新时代乌兰牧骑崭新风采;中国琵琶艺术展演将邀请国内顶级名家演奏琵琶经典乐曲,以合奏、独奏、重奏的形式为观众呈现一场高水平音乐会;民族管弦乐交响组曲《蒙古马》,将马头琴、火不思、牛角号及呼麦、潮尔等用大型民族管弦交响的方式深情演绎,通过音乐艺术弘扬蒙古马精神;民族曲艺专场《拉起四胡唱新歌》,运用内蒙古传统曲艺的8种形式,讲述“革命历史”“英雄史诗”等新时代主题;情景合唱音乐会,尝试根据作品内容演绎剧情,打破传统合唱的表演形式,为观众奉献一场视听盛宴。


    7月的内蒙古处处是舞的世界,歌的海洋。各盟市同步开展展览、演唱会、音乐节、艺术节、那达慕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重点文化艺术活动。7月9日,呼和浩特音乐节上,一波波音浪的剧烈冲击,万名乐迷在音符的节奏中,在声光电的交织与碰撞下,享受属于年轻人的夏日狂欢。“这场音乐节真的很不错,很有氛围感,这个夏天过得非常有活力!”观众潘伟激动地说。


    草原文化节作为响当当的“北疆文化”品牌,汇集了内蒙古最优秀的艺术创作成果,展示了鲜明艺术风格和高超艺术水准。


    一个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内蒙古等待您!一个底气十足、自信满满、实力杠杠的草原文化节邀请您!让我们共赴这场夏日里的诚意之约。(记者马芳)

    2023-07-10
  • 北京推动馆城融合,打造全域活态博物馆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产物,熔铸了城市的文明历史,承载着市民的集体记忆。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博物馆门类丰富、特色鲜明,目前已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博物馆集群。

    北京自2020年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大馆相继建成,一大批国家级、市区级博物馆完成改扩建重新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地区博物馆体系,带动北京地区博物馆向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共有备案博物馆215家,年均接待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这座世界著名古都的一张“金名片”,也是加强文化建设和促进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说,今年年内将发布的《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提出,到2035年北京建成“全域活态博物馆”。

    博物馆融入社会教育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到节假日,一群身穿黄马甲、耳边挂着扩音器的“小小讲解员”,就活跃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各个展厅。

    17岁的讲解员刘雨菲就是其中一员,她的志愿讲解经历已长达10年多。尽管已经上高中,刘雨菲依然坚持定期来馆里讲解,伴随着博物馆的“成长”,围着她听讲解的文博爱好者也与日俱增。

    已有70多年历史的国家自然博物馆凝结了几代人的文化记忆。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参观需求,国家自然博物馆多措并举推动馆城融合,主动融入学校、社区及线上平台,并且将在北京南中轴地区的大红门博物馆群开辟新馆。

    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说,文物、标本、模型虽然是静态的,承载的信息、价值却是“活”的。跨学科研究、跨国交流、数字化呈现、展览“走出去”等做法助力打造“流动的博物馆”“永不落幕的博物馆”,为更多观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服务。

    今年以来,国家自然博物馆搭载有科普展板、标本、化石、互动展项、球幕电影的流动科普车,陆续走进江西、福建的多所山区学校,“点亮”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据介绍,自2014年开通以来,国家自然博物馆流动科普车已前往全国12个省区市的中小学,为20多万学生提供研学教育活动。

    一面挖掘展览展示内容及形式的存量,一面开辟展览展示的空间增量,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守正创新是北京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推动馆城融合、打造全域活态博物馆的缩影。

    2020年4月,北京发布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指出,提升国有博物馆策展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用好民间博物馆、私人博物馆,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

    建设“博物馆之城”是北京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说,博物馆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它的功能不应局限于收藏、保护和研究,而应该将资源最大限度地传播出去,能够被社会所共享。

    建设“博物馆之城”的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北京地区博物馆正加速融入学校、社区、街巷等,馆舍面貌和精神气质焕然一新,文化辐射力大幅增强,有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历经近半年的努力,长近5米、宽1.5米的大运河漕运码头模型构建完成,“再现”千百年前的繁盛场景。“这个复原模型由10多个店铺、30多个行当、几十个人物以及30多艘木质船组成。”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馆长王文旺说,“参与的学生们不仅学习了传统木作技艺,而且了解了大运河历史文化知识,还明白了匠心的重要性。”

    据介绍,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由于对中国木作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木作手工技艺的传承,被授予“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及“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多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近年来培训约2万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年来开展“爱我中华”升旗仪式、学唱抗战歌曲、展览情景教学等,累计接待学生近60万人次。中国园林博物馆十多年来长期组织由市民、学生组成的志愿科普传播队伍,打造“园林小讲师”志愿服务团队,培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地区共有近百家博物馆开展了馆校共建工作,通过签订馆校共建协议、举办馆校互动活动、建立第二课堂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已初步形成馆校合作常态化机制。

    博物馆融入社区街巷

    为城市更新注入“灵魂”

    北京老城是博物馆聚集区,既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又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等专题性博物馆,还有众多由企业或个人运营的特色博物馆。近年来,北京老城中的一些传统会馆与名人故居也在腾退修缮后逐步向市民开放,开展文物活化利用,拓展博物馆功能。

    入夏以来,晚风送爽,位于北京什刹海西海北岸的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并没有沉寂下来。大运河主题音乐会、大运河诗词赏析会、大运河主题图书角,吸引附近居民及慕名前来的市民感受大运河文化底蕴。

    “自2019年社会化运营以来,纪念馆聚集了专业的团队,对博物馆运营体系进行大幅提升。”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说,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北京名副其实的大馆,它们是“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大动脉”,但是北京还有许多中小微博物馆,就好像“毛细血管”,它们也需要被激活。

    据了解,到2018年,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经过一年多的展陈更新及运营管理提升后,在2019年接待量实现同比增加约5倍。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的生机焕发,与社会力量的支持密不可分。《北京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提出,根据不同办馆主体,探索不同治理模式,切实提高博物馆治理能力。在有条件的博物馆,探索夜间开放或延长时间开放的运营模式,举办夜间主题活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今年发布的《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与城市规划、老城保护、城市更新等结合,与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相融合。到2035年,全域活态博物馆基本形成,博物馆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走进北京东城史家胡同,一座座老北京四合院建筑仿佛让时光都慢了下来。

    “一条胡同,半部中国近代史。”史家胡同曾是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生的考场,诸多名人曾居住于此,它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肇始之地。史家胡同24号院曾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故居,印度文豪泰戈尔访华时曾到访于此,各路名流也是这里的常客。

    幽静的小院、苍劲的古树,涵盖古建文化、民间风俗、名人旧事、历史变迁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将观众带回记忆中的老北京。

    史家胡同博物馆副馆长潘禾玮弈介绍,该博物馆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自2013年建成以来,博物馆面向胡同居民征集老家具、老照片等老物件,邀请艺术家开展“胡同声音”项目,录制、收集了胡同里的虫鸣、叫卖,打造常设展览,为胡同居民留下共同的记忆。

    史家胡同博物馆其中空间稍大的一间屋子经过改造,成为社区议事厅、居民会客厅和活动报告厅,发挥展示社区文化、开展各类普及教育活动的功能。在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共同运营下,史家胡同博物馆如今已成为老城保护、街区更新、社区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今,北京城市更新进程中融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功能,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集聚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利用腾退后的文物建筑、名人故居、会馆,建设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朝阳区利用工业园区腾退空间和集体产业空间,建设一批异彩纷呈的主题博物馆;企业博物馆、乡情村史馆等不同形态的“类博物馆”成为所在区重要的特色文化名片。

    这些博物馆中蕴藏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正在为城市留住历史文化根脉。

    博物馆融入技术变革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博物馆的形态。在北京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少博物馆通过与新技术、新方法的融合,打破藏品的时空限制,进一步拓展与社会的沟通渠道,吸引更多人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

    近年来,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鼓楼经过修缮及展示提升,文物建筑历史风貌得到恢复,历史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成为游客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其中运营的“时间的故事”展览,通过沉浸式数字展、交互体验等方式阐释北京钟鼓楼的报时功能、建筑特点、周边地区民俗文化等内容,让古老的鼓楼焕发新的生机。

    在京西首钢园区,料仓、筒仓等工业遗产被改造成博物馆、艺术馆,迸发出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文化活力。在光影、声效的渲染下,300万年前的“永定河”滚滚而来、汹涌澎湃,一幕幕传说故事在360度的沉浸式数字空间中轮番上演,赋予古老的永定河文化故事以新的展现形式。

    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又称瞭仓艺术馆)馆长韩月说,开馆一年多来,博物馆围绕家风文化、诗词文化、永定河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了三期展览。这些展览突出科技属性,运用全息影像、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向观众展现活态化、沉浸式的上古神话传说以及不同时代的文化符号,同时增加互动环节,驱动声音传感器,传达中国传统诗词的审美意境。

    在京西首钢园区的“RE睿·国际创忆馆”,“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成就回顾展将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中国兵马俑考古遗址、文物保护实验室等的内容,纷纷实现数字化呈现,让游客仿佛身处兵马俑群之间。在“虚拟展厅”中,观众可以观看将军俑与克罗伊索斯青年雕像“面对面”伫立,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碰撞。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贺艳说,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时空限制,让文物的呈现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观众深入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技术重塑博物馆形态,体制机制的完善激发社会兴办博物馆的热情。今年以来,北京陆续挂牌8家“类博物馆”,将这些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

    “类博物馆”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长李祥已有几十年的收藏经验。“博物馆现在展出古今中外体育类文物、藏品两千余件,馆内还设有古代围棋、古代象棋、老陀螺、老滚环、老空竹等十余项娱乐体验活动。挂牌后更多人关注到我们博物馆,与我分享这些宝贵文物的故事。”

    目前,北京每10万人拥有约0.9家博物馆。到2035年,北京各类博物馆(包括类博物馆文化空间)总数量预计超过460座,实现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馆。随着北京地区博物馆品类和内容变得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私家珍藏”正走向“社会共享”。

    2023-07-07
  • 辽宁对1.5万户特困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新华社沈阳7月7日电(于也童、阚思邈)记者6日从辽宁省“增进民生福祉倾力为民办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辽宁省财政安排补助资金3000万元,补助1.5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工作,旨在为老年人营造更加安全便利、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

    据辽宁省民政厅副厅长王茂彦介绍,该项改造工作已于今年6月启动,预计将于明年6月底结束。通过落实“一户一策”设计方案,增加家庭适老化设施设备,达到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等目标,全面提升特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质量。

    据了解,辽宁省现有居家养老的特困老人10.8万人,有居家养老的城乡低保和低保边缘户老人40.4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处于高龄、残疾、失能状态,居家生活需要配备康复辅助器具和改造无障碍设施。下一步,辽宁省将进一步实施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到2025年底完成改造5.6万户。

    2023-07-07
  • 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智能客服系统上线试运行

    日前,记者从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招生考试信息化服务水平,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智能客服系统现已上线试运行。


    通过智能客服系统,考生及家长能够更加方便获取招生政策、公示公告等官方招生考试信息。系统操作流程为,考生可拨打电话0471—3969666,通过语音交互进行考试业务咨询,系统智能应答,对需要转接人工处理的业务系统自动转接;考生可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官网,点击“智能客服”后在交互页面进行考试业务问题的咨询,智能客服以文字或语音播报的方式进行自动反馈。


    据介绍,目前系统开通了普通高考业务咨询,其他考试业务咨询将陆续上线。(记者刘志贤)

    2023-07-05
  • 托克托县:特色种植与奶业振兴有机“链”接

    近日,记者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托克托县奶牛养殖示范园区3号牧场项目建设现场,只见30多台挖掘机、运输车等穿梭往来,正在进行施工作业。


    托克托县恒富牧业作为园区建设项目之一,经过一年来的建设,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奶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恒富牧业负责人罗立恒介绍,3号牧场占地3000亩,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容纳2.7万头奶牛,目前已经建成的规模可容纳1.2万头奶牛。牧场将采用瑞典利拉伐最先进的80位转盘式挤奶设备、全自动清洗系统、司达特饲喂监控系统、新牛人管理系统等先进自动化操作与信息化管理手段,可有效保证牧场健康高效运营。


    “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管理,助力数字牧场建设,截至目前,示范园内,优然牧业1号牧场、恒富牧业3号牧场、嘉立荷6号牧场已全部开工,金洋、盛鸿、利兴等牧场正在稳步推进中。”托克托县农牧局副局长姜军民说。


    托克托县古城镇依托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发展模式,全镇奶牛养殖业蓬勃兴起,以牧定粮定草,优化传统种植业结构,适度扩大粮饲兼用型作物种植面积,共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29万亩,粮饲兼用型作物占比70%以上,推动14个规模化奶牛养殖牧场健康运行的同时,有效带动了牧场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托克托县五申镇依托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托克托县奶牛养殖园区项目,深入实施奶业振兴战略,持续加快落地自治区“奶九条”政策,把本地特色种植资源与现代草业及产业链有效结合起来,加快“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该镇利用全镇流转的5.3万亩土地种植优质苜蓿、青储玉米等牧草,全部用来为当地牧场提供优质牧草资源,形成现代化农业规模化种植,有效降低了饲喂成本,缓解了饲草不足的压力。


    近年来,托克托县累计支持新建奶牛牧场4个,改扩建奶牛牧场15个、奶羊牧场1个,争取上级配套奶业振兴补贴资金1.1亿元。该县通过争取配套资金,足额兑现植被恢复费、流转费奖励资金等措施,为加快推动奶牛养殖场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建设,为奶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目前,托克托县奶牛养殖示范园项目规划面积近8万亩,总投资约80亿元,预计到2025年示范园项目建成后,全县奶牛存栏将达到25万头,年产奶量100万吨以上,年产值可达5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6400个,带动饲草种植100万亩,间接带动4万人就业。(记者郑学良实习生乌力更)

    2023-07-05
  • 安徽九华山:莲花佛国的魅力之旅

    名城早报记者张小海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九华山以地藏菩萨道场名闻天下,拥有众多历史悠久、香火旺盛的寺院,以及奇峰怪石、云海雾凇等自然景观,被誉为“莲花佛国”。





    经过记者实地调查得知,九华山风景区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是指九华山核心景区,包括大愿文化园景区、花台景区、山前景区(甘露寺景区)、九华街景区、闵园景区和天台景区。后山是指九华山东麓,包括九子岩景区、莲峰云海景区、天柱峰景区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九华山的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我们采访了几位游客和当地人。





    李女士是来自上海的游客,她说:“我是第一次来九华山,感觉非常震撼。我最喜欢的是大愿文化园,那里有99米高的地藏菩萨铜像,非常壮观。我还参观了弘愿堂,了解了地藏文化的精髓。我觉得九华山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也是一处心灵净化的圣地。”


    张先生是来自北京的游客,他说:“我是第二次来九华山,这次主要是为了看花台景区的高山杜鹃。花台景区位于高海拔的山顶,有一条高空栈道,沿途可以欣赏到各种奇峰怪石和云海雾凇。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满山的杜鹃花开得像火一样,非常绚丽。”


    通过采访,我们可以感受到九华山的旅游吸引力和文化底蕴。九华山是一处集自然美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值得一去的莲花佛国。


    责任编辑:延菁菁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7-04
  • 四川九寨沟:人间仙境的童话世界

    名城早报记者张小海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分为日则沟、树正沟、则查洼沟三条主沟,总长50余公里,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六绝”著称,被誉为“人间仙境”和“童话世界”。





    九寨沟的美,只有亲眼见过才能体会。记者也有幸观赏到了这人间仙境之美。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九寨沟极致的人文美和自然美。所有你能想到的山和湖,在九寨沟都能看到。这里没有一丝造作,它的一切美都来自大自然的独特创造,每一个地方都是一幅极致的图画。故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美誉。


    为了更好地了解九寨沟的魅力和特色,我们采访了几位游客。他们都对九寨沟赞不绝口,并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建议。





    小雪,一位来自成都的导游,已经带过无数次的团队来九寨沟。她说:“九寨沟是我最喜欢的景区之一,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和感动。九寨沟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它的人文气息。这里的藏族人民非常热情好客,他们对自然和生命有着深厚的敬畏和感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这片净土,也传承着这片净土的文化。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来九寨沟,感受它的美丽和祥和,也尊重它的生态和文化。”


    李先生,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第一次来九寨沟。他说:“九寨沟真是太美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色。每一个海子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形态,每一个瀑布都有不同的高度和气势,每一片森林都有不同的气息和色彩。”


    以上就是我们对九寨沟风景区的介绍和采访。如果您也想亲身体验九寨沟的童话世界,欢迎您随时前往。我们相信,在这里,您一定会收获一份难忘的旅行记忆。


    责任编辑:延菁菁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7-04
  • 北方稀土上榜福布斯2023年全球企业2000强

    近日,福布斯2023年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公布,北方稀土榜上有名,在榜单中列第1671位。


    美国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福布斯》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原创文章著称,其发布的各类榜单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和“财富的风向标”。


    今年是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发布的第20年。榜单使用截至2023年5月5日的12个月财务数据,计算销售、净利、资产和市值等4个方面指标,并进行排名。上榜公司总销售额为50.8万亿美元,净利润为4.4万亿美元,资产为231万亿美元,市值为74万亿美元。榜单中,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达到391家。


    北方稀土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值最高、效益最好的集生产、科研、贸易于一体的稀土行业企业,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和稀土功能材料制造基地,构建起“稀土冶炼分离——新材料精深加工——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稀土领军企业。(记者格日勒图)

    2023-07-03

  • 首 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