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市:443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

    11月9日至10日,由鄂尔多斯市四大班子和旗县区及市直主要部门领导组成的观摩团,对全市部分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成果进行了集中“检阅”。


    作为自治区重大项目之一的隆基全产业链项目,规划建设年产46GW硅棒硅片、30GW电池及5GW光伏组件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整体预计于2023年6月陆续投产,2024年底前全面达产。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产业制造基地。


    项目经理雷霜介绍说:“项目总投资约390亿元,预计年产值约700亿元,实现总利润55亿元,带动就业17000人。”


    一个好项目就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仅集聚新动能,还能领跑整个产业链。在蒙苏经济开发区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内,6台高耸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夺人眼目,这是远景动力电池工厂的绿色电源。远景现代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10.5GW动力电池项目,今年4月实现投产,在生产车间内,观摩人员真切感受到了零碳产业升级优化、迭代升级的“向上力”。


    在准格尔旗玉晶优质特种玻璃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现场,拔地而起的厂房,上千人建设的宏大场面,让人惊喜称赞。该项目分四期建设,即将投产的一期项目,将实现年产1200万重量箱光伏背板及优质特种深加工玻璃,全部项目预计5年内建成投产,可实现产值100亿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43项,总投资4719.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28.6亿元。截至目前,443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94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3%,5个旗区年度投资完成进度超过100%。(记者王玉琢)

    2022-11-14
  • 林少春在锡林郭勒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11月10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林少春来到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为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林少春围绕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使命任务以及如何抓好贯彻落实作深入浅出的解读。


    林少春说,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建设亮丽内蒙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功立业。


    林少春在乌兰格日勒嘎查座谈时,要求基层党组织持续加强党建工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生活更加美好。(记者毕力格巴特尔)

    2022-11-14
  • 沪上阿姨鲜果茶:帮助更多奋斗者赢得美好生活

    近日,新茶饮品牌沪上阿姨鲜果茶正式官宣门店数量突破5000家,在餐饮行业中逆势突围,持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事业添砖加瓦。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未来2-3年,新茶饮整体增长速度将调整为10-15%;其中,以加盟为主的品牌发展分化进入洗牌期,是否能够帮助加盟商赚钱,成为品牌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沪上阿姨鲜果茶(简称沪姨鲜果茶)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展现出了强韧的发展后劲。据悉,沪姨鲜果茶成立于上海,采用“直营+加盟”的方式规模化扩张。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沪姨鲜果茶已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店超过5000家;仅在今年9月就开店近300家。其门店增速也获得了行业认可,荣获窄门餐眼“2021-2022年度餐饮品牌门店增长TOP3”荣誉。


    作为加盟品牌,沪姨鲜果茶“逆风快跑”的背后,离不开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我们认为,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为客户创造价值。沪上阿姨非常重视消费者和加盟商。”沪上阿姨鲜果茶创始人单卫钧近期对外表示。


    “让消费者享受健康茶饮的美好,帮助奋斗者赢得美好生活”,沪上阿姨鲜果茶以此为使命,以消费者和合作伙伴为中心,长期践行商业向善理念,打造美好美味的茶饮生活。


    在合作伙伴角度,沪姨鲜果茶始终心系广大创业群体。今年6月,沪姨鲜果茶合作残疾创业者,在江苏开业首家由听障员工组成的“无声的店”,帮助特殊群体创就业,未来还将推出长期的公益助残计划;8月,沪姨鲜果茶正式推出“百日千店”加盟计划,通过各项加盟费、管理费的减免等,帮助下沉市场的投资者低门槛创业,共享行业发展的红利。


    对于广大消费者,沪姨鲜果茶长期致力于通过产品开发、门店服务打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在2013年品牌创立之初,沪姨鲜果茶首次将五谷与奶茶跨界搭配,凭借新鲜现煮的血糯米奶茶,成长为五谷茶饮的头部品牌;2021年,洞察到Z世代消费者对清爽茶饮的需求,沪姨鲜果茶迅速响应、升级鲜果茶战略,以高质价比的产品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味蕾。


    据《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从消费端看,我国还有近8亿人没有喝过新茶饮,这其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沪姨鲜果茶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沪上阿姨鲜果茶还将持续发力于产品创新和门店拓展,让高质价比的鲜果茶走进更多消费者,为“双创”事业注入新活力。

    -0001-11-30
  • 八省市援呼医疗队全部返程 王莉霞送行

    11月10日,王莉霞为即将离开呼和浩特市的广东省、重庆市援呼医疗队送行。截至目前,江苏、浙江、天津、河北、陕西、黑龙江、广东、重庆八省市援呼医疗队2000余名医护人员已经全部踏上归程,王莉霞逐一为医疗队送行并颁授锦旗。


    在呼和浩特疫情防控最紧迫最困难的关键时刻,援呼医疗队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与青城人民并肩作战,携手抗击疫情。广大医护人员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克服了身心疲惫、超越了体能极限,展现了坚韧不拔、大爱无疆的奋斗精神,不仅缓解了紧张的抗疫形势,更坚定了战疫必胜的信心决心,青城儿女永远铭记这份雪中送炭、风雨同舟的深情厚谊。

    疫情防控内蒙古工作组组长孙阳及自治区领导包钢、包献华分别参加活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宋爽)

    2022-11-11
  • 内蒙古:大草原“变”了!








    莫尔格勒河蜿蜒流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美不胜收。资料图片





    内蒙古杭锦旗伊和乌素风电场。资料图片





    扫码看视频领略一番草原变化


    【草原牧区行·内蒙古篇①】

    苍穹下,沃野中,水丰草茂,牛羊成群,牧歌悠长。

    壮哉,内蒙古大草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强调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光明日报调研组从今年8月起,两次去往内蒙古采访调研,从东端大兴安岭的松涛,到西端阿拉善的胡杨林,记者一路感受,一路思考。

    内蒙古变了!眼前的大草原不再只是“蒙古包、牛羊、牧民”的简单叠加,而是传统与现代的不断融合,旷古悠远与加速度的竞相铺展。一个守护生态屏障、产业创新求变、生活温暖和谐、汇聚时尚潮流的内蒙古,带着她蕴藏的勃勃生机和强劲生命力,横亘中国北疆。

    守护生态屏障

    ——从“伐木出山”到“护绿筑脊”

    “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

    抵达内蒙古,眼前绿草如茵,沁人心脾。

    记者镜头捕捉到的绿要丰富得多:有原野上苍翠欲滴的绿,有草甸上繁花点缀的绿,有沙漠上起伏跌宕的绿……

    这抹绿,绵延2400公里,从东染到西,跟蓝色的天与湖相接,跟白色的云与羊群相连,又跟金色的沙与戈壁相融……

    为了这抹绿,草原上的牧民不再游牧,停下勒勒车,收起蒙古包,扎根草原,守护一方碧草丰茂;森林中的伐木工放下锯斧,扛起铁锹,再植一方林海葱茏。就连静穆的沙漠也披上绿衣,变得活泼、耐看。

    飞机盘旋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空,目光所及,“九曲长河”莫尔格勒河镶嵌于茫茫草原。

    “像哈达!”同行的游客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在迎接我们!”

    呼伦贝尔,我国自然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坐拥8万多平方公里草原。踏上这片“天边草原”,才能体会当地人口中“看草原就来呼伦贝尔”的自豪。

    莫尔格勒河1319道弯,每一道弯都承载着牧民的日常起居,勾连着他们与祖先共同的生活记忆。以天地为家、逐水草而居,牧民在这里获取生活资源,也用心呵护着这里的每一株草。

    “孩子们,不能向河里扔一点东西、吐一口唾沫……”祖母本贝朴素的话语,今天仍深刻地影响着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旅游局局长道日娜和家人。

    道日娜指着远处的牛羊说:“牧民夏天在这里放牧,他们自己的草场在牧草长得最旺盛的季节休养生息,有效地保护了生态。”

    “但在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草原也曾面临过压力。”道日娜坦诚地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蒙古包、散落道路旁的‘旅游作坊’,让草原喧嚣不止。”

    一边是旅游经济的丰厚回报,一边是草原相对脆弱又珍贵的环境,当地人做出了抉择。2018年起,陈巴尔虎旗整合关停“旅游作坊”,经过严格筛选把关的旅游项目仅安置在景区的出入口,还草原以平静。

    “草原生态、生态草原,这是我们打造草原旅游的品牌,也是我们祖祖辈辈的追求。”道日娜引以为豪。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总书记的话语说进了我们心里。”蓝天白云下,鄂温克苏木的牧民巴特尔赶着自家1000多只羊、100多头牛来到莫尔格勒河旁,“环境好,牛羊吃的都是‘中草药’,这样的草原,我们能不好好保护吗?”

    记者离开时,道日娜追上前说:“一定要去看看牧民的新生活啊,这片草原为什么好,看看他们的生活就明白了!”

    扎入草原,来到牧民乌兰其其格家。三进砖瓦房,现代装修,几净窗明。

    “忙,都没空刷手机。”乌兰其其格说,“收割草,给牛羊储备冬草,要让草原歇一歇。”

    自8月中下旬起,呼伦贝尔大草原进入牧草收割季。从她家窗口望去,远处的割草机、搂草机、捆草机正轮番作业。

    从巴尔虎蒙古部族来到呼伦贝尔驻牧戍边,已有约290年历史。世世代代的游牧民在这片大草原上繁衍生息,用游牧方式实现草场的休憩。

    进入新时期,游牧的人们停下勒勒车,收起蒙古包,住进砖瓦房。他们遵循政府科学指定的“草原轮休”时间表,执行着“草畜比例”,享受着草原生态补奖,使用现代化机械打理自家千亩草场。

    今年雨水充沛,牧草长得好。乌兰其其格说:“草长得再好,也不能过度放牧,家里的牛羊是有定数的。”这就是“草畜平衡”,记者一路走来听到的最多的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6.16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每年有4.04亿亩草原通过禁牧得以休养生息,140多万户农牧民从中受益。从政府牵头到牧民自觉,“草原绿”越发浓郁。

    当阳光洒满东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2000公里外的包头还在为迎接第一缕阳光作着准备。

    包头市中心的赛汗塔拉城中草原上,“时光漫步”徒步队的队员们已健步如飞。置身于1万余亩的城中草原,眼前便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动标本。

    城中草原,来之不易。

    包头曾出台并修订《包头市赛汗塔拉城中草原保护条例》,以地方立法保护这片绿地;2017年,包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赛汗塔拉城中草原西侧2800亩土地和地上5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全部恢复草原景观。

    于是,一个面积达10680亩的草原雄踞城市之中。

    “在我们内蒙古西部,在包头,有这样一片‘城市绿肺’,真的太宝贵了!”晨跑的市民阿木尔指着远处的居民楼告诉记者,“三亚有海景房,我们有‘草景房’。那房子,一房难求呢!”

    在呼和浩特,也有一片“城市后花园”——敕勒川草原,连绵的青山、成片的绿树、繁盛的花草、清澈的湖水、戏水的鹅鸭……

    绿色是内蒙古最浓烈的色彩,不论是辽阔草原、森林,还是现代化的都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绿景,正徐徐铺开。

    9月,兴安盟阿尔山,这座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小城,早已秋意绵绵。记者随姜慧鑫步入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三潭峡,清澈的哈拉哈河从山谷的石间穿过。

    32岁的姜慧鑫是林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土生土长的阿尔山人。

    “我的爷爷81岁了,1963年在桑都尔林场参加工作,是第一代林业工人。”姜慧鑫边走边讲起他家“三代林人”从“砍林”到“看林”的故事。

    “父亲姜辉从小跟着爷爷在林场长大,1987年在桑都尔林场成为一名油锯手。”姜慧鑫回忆,小时候,父亲天不亮就背着油锯去伐木,清贫、艰辛、靠力气吃饭,成为那一代务林人共同的记忆。

    2015年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棵树被伐倒,务林人自此“挂斧停锯”。

    “那一年,我父亲也由伐木工人转型为护林员,栽树育林,守绿护绿。”几年后,大学毕业本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姜慧鑫,受父亲影响,返乡就业,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着这一方林木。

    如今,林区走发展森林旅游经济的道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就业者。旅游业也带动林下经济、特色种养殖、经济林等绿色产业,“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从蓝图变为实景。

    从“伐木出山”到“护绿筑脊”,大兴安岭年轻的一代,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开启了大兴安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狭长的内蒙古,生态多样,宛若一幅长卷画作。你看,那浓郁的绿色画布上,又勾画出几笔金黄。

    内蒙古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巴音温都尔等五大沙漠。其中,库布其沙漠是距离华北最近的沙漠,是京津冀的风沙源之一。这里曾黄沙漫天,被称作“死亡之海”。

    如今,站在库布其沙漠,眼前的景致完全颠覆我们的认知。

    这里不再风沙迷眼,取而代之的是绿植遍地,远处蓝色光伏板追随着太阳,板间紫穗槐、黄芪等经济林整齐排列,板下矮化红枣、沙柳等植物扎根沙漠。

    “1988年以来,亿利集团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对库布其沙漠进行整体治理,以1000平方公里为一个生态单元,集中攻坚绿化,并辅以规模化、机械化人工种植和飞播造林。”亿利集团库布其绿土地公司副总经理常朝辉介绍。

    在这片沙漠中工作10余年的常朝辉,心中牢牢记着各种数据:“坚持治沙30多年,修复治理873.3万亩,库布其沙丘高度整体降低了1/3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库布其治沙给予肯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占全国总任务的40%,居全国第一位。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了“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重大历史转变。

    “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

    诚然,治沙不是最终目的,让沙漠“开出经济花”才是最好的守护。内蒙古人民在沙漠上开出的“经济花”还真不少:赤峰市、兴安盟建成木本油料及特色果品基地,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建成沙棘基地,乌兰察布市建成灌木原料基地……越来越多的沙产业基地,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边治沙,还玩起了沙!

    9月10日—12日,在库布其金沙岭沙漠度假区,“爱在弓弦·爱在库布其”沙漠群英会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沙漠越野赛车手前来参与。

    静谧沙漠中,汽车发动机轰鸣;湛蓝天空下,汽车从沙丘顶端跃起,划出一条条优美弧线……

    独贵塔拉,距离库布其金沙岭最近的小镇,现在有了个响亮的名字——“越野小镇”。曾经,这里一年的客流量不足2000人,如今,每年近20万人来探寻沙漠的神奇,四季不断。这里已具备完整的沙漠旅游产业链,其影响辐射到周边旗县市。

    独贵塔拉不远处,蝴蝶兰怒放,花姿典雅,宛如万只蝴蝶齐飞。喜欢高气温、高湿度环境的蝴蝶兰,如今竟也盛开在沙漠中。

    “飞舞”的蝴蝶兰点缀在这片金色之中,仿若诉说着万里北疆内蒙古的无限生机。

    产业创新求变

    ——从“羊煤土气”到“追风逐日”

    “我要跨上,跨上骏马,去追逐遥远的星星……”

    看惯了天边、草原、牛羊的内蒙古人民,能把平凡活出诗意,也有勇气奔赴高远的“星空”。

    富饶的资源是自然的慷慨馈赠,但产业发展较多依赖于资源开发,形成的产业结构矛盾,曾一度成为内蒙古发展中“硬币的另一面”。

    把资源上的“羊煤土气”转换为经济上的“扬眉吐气”,改变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传统方式,走产业延伸、产业升级、产业多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当地人追求不懈的主题。

    盛夏过后,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草场上,多数牧草已经被收割,卷成半人高的草卷,列阵排放。

    芒来嘎查牧民哈登巴特尔斜倚在蓝色皮卡车前,衔着干草,看不远处的牛羊群,看见记者一行走来,远远地打了个招呼。

    “这羊群有几千头吧?您一家养这么多?”看着像云朵般“飘”在草地上的羊群,记者上前询问。

    “我负责照看我们合作社的牲畜。我自己家的几百只羊也在这里入了股。”哈登巴特尔说。

    芒来嘎查党支部书记米吉格道尔吉介绍,过去把草场承包给牧民个人,羊群只在自家围栏里吃草。时间久了,草场容易固化、饲草种类变少。草场退化等问题,曾一度影响草原的生态平衡。

    呼伦贝尔开始探索符合生态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现代牧业新模式。

    2019年6月,芒来嘎查成立了新巴尔虎右旗第一家股份制畜牧专业合作社——芒来畜牧专业合作社。他们的模式是:牧户自愿以“草场+牲畜”作价入股,“16亩草场+1只羊”为1股,1股核定为2460元。

    合作社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拆除网围栏,把牧民们的草场整合在一起,划分春、夏、秋、冬营地和打草场五个区块,恢复传统的四季轮牧,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合作社又与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乳制品加工厂、旅游营地,多产业融合发展。

    芒来嘎查建立的克鲁伦旅游营地于2022年正式营业,向游客提供观光、体验、餐饮、住宿等一体式服务。

    “合作社到年底分红,收入比自己经营还高呢。”芒来嘎查牧民傲德给记者算着账,“很多牧民不用自己放牧了,还可以去干点别的,收入又增加一笔。”

    一个思路转变,草原上“牧民”变“股民”,“草场证”变“股权证”,草原上多了一群“现代牧民”。

    越来越多的观望者带着牛羊,带着草地,加入股份制合作社。

    在兴安盟科右前旗中利(兴安盟)牧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奶牛群听着音乐,悠闲地走上转盘,一曲结束,机械触手已经完成了自动化挤奶的全流程。

    这些奶源将全部输送给内蒙古乳业的龙头企业伊利集团,生产加工后走进千家万户。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点题——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在“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说:“我们既要按照新的理念发展好‘羊煤土气’、也要抓住新能源发展的契机‘追风逐日’。”

    带着对逐日场景的想象,记者一行来到了鄂尔多斯的达拉特旗。这里的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在万顷沙地上架设起光伏板。板下的“追日系统”无声地调整着光伏板的最佳日照角度。远看,仿佛人们为沙地覆上了会呼吸的蓝色麟片。

    原来,那万马奔腾般的能量就蕴含在这片广袤的寂静里!

    向着光伏发电产业的上游追溯,记者一行来到了地处包头的双良硅材料有限公司。

    生产车间里,从熔炉里“生长”出数米高的单晶硅棒,它们将会被切割加工,成为光伏发电的基础材料。

    “我们看准了清洁能源利用的广阔市场,将打造以单晶硅研发、拉晶、切片为中心,辐射光伏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为‘逐日’助力!”公司总经理刘国银充满信心地说。

    辽阔的土地,强劲的风力,为内蒙古插上了“追风”的翅膀。风、火、光互济的电力结构与较低的电价、清洁的空气、凉爽的气候,成为内蒙古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独特禀赋。

    记者来到距离呼和浩特市区25公里的和林格尔新区,扑面而来的风里仿佛带着科技的味道,一栋栋数据中心诉说着内蒙古怎样在蓝天白云下进行“云计算”。

    在和林格尔新区的云谷片区,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第1期项目已经封顶。这个中心被定位为中国银行分布式架构体系生产中心、集团云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

    按照规划,这里将建成16栋数据中心、6栋动力中心、2座110KV变电站以及金融研发、运维中心等单体建筑,满足30万台服务器安装需求。

    这样的项目为何选择落户和林格尔新区?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园区建设办公室主管杨楠一口气给出了很多理由——

    “呼和浩特有便利的交通,高铁两小时直达北京”;

    “冬季寒冷,夏季凉快,自然冷却期长、设备控温不费电”;

    “电价便宜、网络环境好、投资政策优惠、营商环境好”……

    这些优势,为呼和浩特赢得了商机——短短10年间,在和林格尔新区这片土地上,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项目……一个个云计算项目拔地而起。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内蒙古深切嘱托。

    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正是沿着这条路向前探索前进的。

    记者一行来到了鄂尔多斯东胜区的新能源智慧陆港,这里是煤炭运输集散地,每天有数十万吨煤炭从这里向外输送。

    空气清新、绿植环绕,紫色的、蓝色的集装箱整齐摆放、整装待发,红色的龙门吊格外繁忙,白色的氢燃料电池卡车有序装车、离场。

    缤纷的色彩里,唯独不见煤炭的黑。

    司机王成刚的卡车只需经历几分钟的集装箱与电池换新操作,便可开启今天第二趟运输旅程。

    “没有陆港前,煤车要在煤厂排队等装车;到了电厂,再排队等卸车,一趟要十五六个小时。”王成刚说,“现在十个小时能跑三趟。”

    鄂尔多斯市绿动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峰向记者介绍,为了解决运输低效、空气污染等问题,他们用“新能源+数字陆港+散改集”的新模式,给煤炭运输业来了场大变革。

    所谓新模式,是以新能源车代替传统重型卡车,以集装箱代替散装挂车,充分发挥陆港集疏运交通枢纽作用,运用信息化调度平台,实现物流运输、装卸、仓储全过程实时监控和精准调度。

    司机王成刚和记者挥手作别,动力强劲的新能源卡车满载货物上路了,目的地正是这辆卡车的生产地——包头。

    自2018年5月开始,北奔重汽这个位于包头的老牌军工企业,正式转型启动新能源产品研发。他们突破了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的动力强劲的新能源卡车,如今正奔驰在各个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上。

    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为内蒙古带来新的能源获取方法,也改变着这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旷古悠远的高原渐渐呈现出现代、时尚、活力的身影。

    生活温暖和谐

    ——从“民生温度”到“幸福厚度”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

    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

    行进在内蒙古,当宽广的草原张开怀抱拥我们入怀,当湛蓝的天空和纯粹的云朵伴我们同行,草原牧歌的旋律总是从心底飘出。

    这满天涯的愉快歌声,漾着“幸福景”,初踏上内蒙古,我们脑海里随之荡出的是牧民策马扬鞭、快意高歌的画面。但随着采访深入,一路采撷的笑脸一帧帧补充进来,我们忽地大悟:竟是我们“肤浅”了!这片辽阔土地上的幸福光景,早就不单一了!

    车子驶入兴安盟阿尔山市圣泉小区,一幢幢红色小楼列队整齐地和我们“打着招呼”。每栋楼不过6层,每户皆南北通透。

    这样的房子不是商品房,而是阿尔山最大的棚改回迁安置区。走进一个单元,记者抬手正欲敲周秀荣大妈家的门,只听阵阵笑声从房里传来。

    “聊啥呢,这么高兴?”进门和周大妈老两口打过招呼,我们迫不及待地问。

    “卖个关子!你们先好好看看俺这房!”周大妈话音里掺着东北味儿,性格十分爽朗。

    我们正打量着明亮温馨的房子,周大妈已麻利地递来两张老房的照片。只看一眼,便立即让人想起电视剧《人世间》里的棚户区“光字片”。

    “板夹泥”房,是我们学到的“新”词,其实它年代久远。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代林业工人在阿尔山工作生活,最多时,职工和家属有5万多人。“板夹泥”房,是林区就地取材的产物和特色。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阿尔山市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叮嘱当地要加快棚户区改造,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目前,阿尔山改造棚户区房屋近70万平方米,3万多棚户区居民全部“出棚进楼”。

    看看周大妈现在的家:6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客厅干净敞亮,家具一应俱全,拧开水龙头就是清冽的自来水,阳台上的花草长得旺盛。

    “搬进来花了多少钱?”

    老两口掰着指头算起账:“旧屋就30平方米左右,但政策好,不管多小都给50平方米的新房面积,多出的每平方米2000元。因为俺们积极配合,还给了5万元补偿金,自己没花啥钱。”

    住得不埋汰,精神头也不埋汰了。“你们进门不是问乐啥吗,正让老头看俺们演出的视频呢!孩子们在外地,我每天和老姐妹去活动室跳舞,时不时出去演出。小区里超市不止一家,健身器材也不少。物业常上门看俺们,过年过节还组织活动,日子滋润着呢!”忽地,周秀荣抬高嗓门,“要不俺们常说,现在大伙都改了姓了!”

    “改了姓了?这话怎么说?”记者一头雾水。

    “改姓‘福’了,幸福!”嘚,周大妈这梗一抛出,大伙儿都被逗乐了。

    正笑着,周大妈又卖起关子。“俺们小区还有个别地儿没有的‘物件’!”溢着自豪,周秀荣两口子领着记者出门了。

    步行不到五分钟,一抬头,一句话闯入视线——“记得住乡愁”。一旁的轨道上,停着辆绿皮小火车。

    “这可是俺们林区人的记忆!老头子以前就是修小火车的。走,上去瞧瞧。”周秀荣说。

    油锯、树起子、绞盘机……在被改造成展厅的车厢,近300件由小区业主捐赠的老物件带记者穿越到从前。曾经,森林小火车拉着木材在林场村屯进进出出。如今,“挂斧停锯”十年后,小城的经济支柱从“砍绿”变为“看绿”,但小火车不仅没从林区人的生活中驶出,还化身网红景点“看”着林区人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鄂尔多斯康巴什区采访的收获,是我们之前未曾料到的。

    车轮前,道路突然开阔,多出几条车道来。

    “进入康巴什了!”

    比照当年某些外媒有关“空城”的写法,我们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城市大道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走进校园,繁花似锦,书声琅琅。

    康巴什区第一小学有令人羡慕的绿地面积。“学校有20亩绿地,以前是街心花园,是政府特批给学校的。我们给每个班辟出菜地,让孩子们从大自然里学到更多。”听了校长王蕾蕾的话,我们感慨:即便在这个绿化覆盖率超过40%的花园城市,能把大片绿地毫不犹豫地划给一所小学,这样的大手笔足见康巴什对教育的重视。

    “不奇怪!你们知道‘康巴什’的蒙古语释义吗?——‘卓越的老师’,重视教育是自带的‘基因’!”王蕾蕾笑了。

    在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的采访再次印证了王蕾蕾的说法。中心一层的科学教室、艺术教室、拼搭教室、化学实验室,响起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康巴什五小的学生正在上拓展课。

    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负责人王晓燕告诉记者,中心有400多个项目课程,每年能接待11000多学生,区里所有的学校都可以“下单”,少年宫来“买单”。

    采访中,我们偶遇来咨询兴趣课程的家长刘怡,说起教育问题,刘怡笑了:“在这儿不愁上学!我们户籍不在这儿,但孩子入学很顺利,而且孩子在的学校与优质校合并,可享的资源更多了。”

    不仅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更难能可贵的是,总数占比达到67%的非康巴什户籍学生也能充分享受同城待遇。“义务教育均衡优质”这句话在康巴什,早已化作滋润每株嫩芽的甘霖。

    近年来,康巴什通过资源集聚推动人力集聚。可喜的是,康巴什的吸引力不只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教育、生态等民生选项上。恰如此,均衡发展在康巴什才不是空话;恰如此,人气才能汇聚升腾。

    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哈乐穆吉养老院,我们见到了幸福的另一种形态——作为养老院,这里除了老年活动室,还有儿童活动室!

    “不止!我们还配备了校车并配有志愿照管员,解决孩子们上学的交通问题。你们要是赶在孩子们放学后来,更会怀疑这儿是不是养老院了!”哈乐穆吉养老院负责人邹艳文说,养老院入住350多户,有牧区老人700多人、儿童80名左右。

    不同于单纯、常规的养老模式,这里把“养老”和“育幼”结合起来,解决牧区养老、孩子上学和牧民进城的问题。

    “为照顾在旗里上学的孙子,我和老伴离开牧区来城里,房租一年一万多元,身边没什么朋友,生活不太适应。2014年,我们带着孙子搬进来。这里关上门,单家独户、生活自主;打开门,左邻右舍、相处和睦。”其木德老人告诉记者,住在这儿,头疼脑热有卫生室,一年所有费用最高五六千块钱,最低的三千元。

    说起养老院的好,刚和人下完蒙古象棋的英吉玛老人说:“我舍不得离开这儿!以前在牧区,串门要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有些朋友、亲戚可能一二十年都见不上一面。住这能照顾孩子,还能和大伙聊天唱歌,不夸张地说,这是我第二个家!”说话间,英吉玛老人伸出大拇指,比了个大大的赞。

    在草原,牧区老人养老是无法回避的民生难题。以锡林郭勒盟牧区为例,这里有3万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牧区人口的15%,占全盟老年人口的19%。牧区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养老设施不完善、看病就医不方便,当奔波了半辈子的老额吉、老阿爸日渐老去,谁来守护他们的晚年?

    于是,创新举措出台——锡林郭勒盟在全国率先推广“集中居住、养老育幼、医疗护理、政府扶持、多元运营”牧区养老服务模式。

    “现在日子美呢,看看书、聊聊天、下下棋,有时还会举办小型那达慕,让我们感觉回到了草原。”会吹笛子的宝音那老人刚和朋友演出归来,“大家伙也常在养老院演出,每年的老人春晚更是雷打不动!”说着,宝音那顺势比画了个蒙古舞的动作。

    这群老人,当真热情又可爱!

    汇聚时尚潮流

    ——从“悠扬牧歌”到“现代交响”

    “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每次北归俯瞰时,内蒙古大地都是不一样的吧!

    这一路,记者的眼睛不断被新景色冲击——旱田里水稻穗浪滚滚,光伏巨阵下果药茂盛,繁华城市上空不见一根电线,运煤干线不露一粒煤灰……

    这一路,记者的耳朵随时“立起来”——干部们口中频频出现的是“模块”“应用场景”,企业家们口中讲的是“低碳”“偏好植入”,创业者们口中谈的是“模式”“IP”,就连偏远牧区的牧民,口中也是“遥感”“无人机云台”……

    时尚的气质,开始浸染这片古老高原;现代的气息,已弥漫一个个嘎查、苏木,融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还是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内蒙古?

    秋风一路掠过草原牧区。内蒙古高原依然“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但它上空奏响的乐曲,已远不只是“悠扬牧歌”那么简单了。

    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活跃在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如今仍保持着“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把艺术盛宴带给牧民”的传统。

    抵达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后,记者被演员们的时尚风采所震撼——

    小提琴技艺丝毫不逊于马头琴,脚下的舞步完美融于强劲的流行节奏,演奏的爵士乐颇有西洋韵味,跳的江南舞蹈细腻婉约……

    “乌兰牧骑,时尚得很!”牧民那日松竖起大拇指。在观众喝彩的声浪中,记者感受到,内蒙古已成为一个舞台,这台上的舞者是全世界!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时的殷殷嘱托,醒目地镌刻在内蒙古艺术剧院走廊的红色幕板上,激励着创作者和演员们。

    在呼和浩特,当内蒙古艺术剧院副院长田永东带领记者推开排练厅的大门时,大家被声浪“吹”得迈不动步。

    如风掠林海,如骏马嘶鸣,那钢琴旋律中浓郁的现代感,那嗓子喉头发出的富有磁性质感的音符,仿佛要冲破排练厅,直抵云端,回荡草原:

    “千年牧草根连着根,万家灯火门挨着门,神州大地一片青山绿水,我们是温暖的一家人……”

    在内蒙古文化艺术界,“本土内容走出去,时尚形式引进来”早已成为常态。仅是记者眼前这个青年合唱团,就能融合长调、呼麦等艺术形式,将现代作曲技法用于民歌创作,把歌唱到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活跃在国内外的艺术殿堂。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此真切!在这个剧院,原创民族曲艺节目《美丽乡村》、民族交响组曲《黄河》、歌剧《江格尔》……正紧锣密鼓准备的新节目足有38个之多!

    在交响乐团团长杜敏眼里,创作交响乐《千里江山》,“创新最为关键”;在剧院演出中心主任梁斌口中,作品的“符号”“形象”和“时代感”是大家最为看重的要素。

    记者离开时,创作中心副主任朱虹也带队出发了,这些满腔热情的主创人员要去采风,为新的交响乐作品《绿色长城》采集最新鲜的“原料”。

    在无数个这样的旅程中,“悠扬牧歌”已变身“现代交响”,它的种子在艺术审美的浇灌下生长在人们的心田。

    “现代交响”不只是听觉的享受,更有视觉的冲击。

    记者驱车抵达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时,只见速度滑冰馆、短道速滑馆和冰球冰壶馆等建筑拔地而起,风格既有浓郁民族特色,又兼具现代设计感,像卷云,又如哈达,把天际线切割出一段段流畅的弧弯。

    绿色草原上,建起了一个白色的冰雪世界!

    “内蒙古将举办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如今它已承担起很多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任务。”短道速滑馆负责人于洋说,“来参赛的运动员们将领略一个时尚现代的内蒙古!”

    交谈时,只听不远处喝彩声不断。循声走进训练中心一个大厅,记者再次被眼前所见震撼——美丽姑娘呼伦和勇敢小伙贝尔的草原传说,被一场冰舞秀重新演绎。

    完全想不到,这些擅长骑马的年轻人,脱下马靴,换上冰刀,依然不减速度激情。声、光、电交融的现代舞美,应接不暇的高难度特技,把人们带入那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中,带进“冰上草原”的美幻世界。

    在北京冬奥会契机下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的冰雪运动,在内蒙古早已埋下了根。

    呼伦贝尔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25摄氏度左右,年降雪期长达7个月,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在海拉尔全民健身中心的健身广场上,参与大众冰雪运动的人们摩肩接踵。

    市民王家伟告诉记者:“在呼伦贝尔,冰上运动已不算新鲜事了。大家还组织起来,去牙克石的凤凰山滑雪场滑雪,那里有专业的冰雪赛事,也向全民开放!”

    一路上,牧民生活的浪漫气息扑面而来。“现代交响”旋律中那最华美最动人的乐章,也正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奏响的。

    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记者遇到了斯日特幼儿园园长何东瑛夫妇。

    出生于达斡尔族家庭的何东瑛,有一双巧手,能弹钢琴,一天能挤200多斤牛奶。由于丈夫是牧民,何东瑛多年来陪着丈夫不断更新养殖理念,用先进的牧业技术照顾着200多只羊、十多头牛,并以现代牧民的身份为傲。

    自己是教师,何东瑛每天和同事们照顾着100多个孩子,教孩子们打非洲鼓、练习流行音乐节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为的是让孩子们“在一个小小的嘎查拥有广阔的知识天地,让他们在未来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旅途中有本领、有眼界”。

    “我们是平凡的草原人,但我们草原人的梦想可不平凡!”那一天的晨光里,何东瑛夫妇的话语和他们对待生活的信念,令记者久久不能平静。

    秋去冬来,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各个民族在内蒙古这个大家庭里和睦共处、互相学习,抱成“石榴籽”,一同追求美好的现代生活。

    记者在牧民生活中品读到,这样的民族融合,这样的观念意识,又何尝不是一种时尚?

    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的乡土人才孵化中心,记者被90后“乡土人才”香莲的创业精神感染。这位经营果蔬大棚的创业青年的闯劲儿,令跟随她一同创业的老乡们也“心里装满了自信”。

    她始终在学,“跟能人学,跟网络学,凡是对产业有所帮助的都是老师”。做直播带货不敢面对镜头,不好意思开口,她就请司仪公司的专业人员来给大家培训。

    她不忘带着乡亲们一同在致富路上追赶。没有大棚劳动能力的,身体不好不方便出工的,就动员起来搞文创,她相信“总会有思路,总会有办法,总要融入信息社会的”。

    “看,我考取的电子商务师证!”这位青年“领头雁”已舒展开有力的“翅膀”,“我一定要带着乡里人,办出个信息化的企业来!”

    这样的青年人,在内蒙古越来越多。

    阿尔山市的一家奶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里,90后青年姜峰林把草原上古老的食品制作方法视为宝藏,把没有育肥饲料参与的奶制品视为市场竞争中的砝码。

    “不轻易在市场上跟风,不盲目扩大规模,因为草原对牛羊数量的承载力,比什么都重要。”姜峰林热爱这样的内蒙古——在融入现代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草原生态平衡的尊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存于内心,付诸行动,彼此感染。

    记者踏上归途时,只见连绵的风电机叶片飞速旋转,光伏电板逐日翻动,电动重型卡车呼啸疾驰、来回穿梭。

    虽然耳边的草原牧歌依然悠扬,但记者深知它早已不是草原韵律的全部。作为传统,它如今只是草原牧区“现代交响”的一部分,与现代、时尚、绿色的音符一同跳跃,相得益彰。

    亚欧大陆上,得到季风眷顾的内蒙古高原,曾用其博大的胸襟孕育了千年民族史,长久以来为我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今天,内蒙古人民又用其万丈豪情书写着大草原格局之变,重塑着心中北方家乡的模样。

    壮哉,内蒙古大草原!

    (作者:本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陆先高、邓海云、高平、彭景晖、陈旭、尚文超、陈晨、王潇、陈芃朴)

    2022-11-11
  • 呼和浩特:美通市场重新启动!

    为尽快恢复美通市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美通市场保供稳价的主导作用,引导农产品价格理性回归,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11月9日,美通市场经过充分消杀重新启动,将以创新防疫和交易管理新模式,以方便、快捷交易新方式,实现精准防疫和安全经营两不误、两到位。

    为了尽快恢复美通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保障呼市市场农产品供应进入正常轨道,更好地承担起大型企业保供稳价的社会责任,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推进重启工作,彻底消杀整体环境,重点区域精准消杀,彻底清理死角,全力整合重启商户和员工保供队伍,根据最新防疫政策,结合生鲜交易的行业特点,在实践中总结摸索适合农批行业的防疫方法,出台了新形势下适应疫情常态化创新防疫和经营管理新的运营方案,为重启经营、开门迎客做好了充分准备,也为商户逐步回归市场创造了良好的防疫和经营环境,并出台了防疫交易新规,从环境和制度保障上最大限度地为市场正常安全交易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重新启动后,进场交易人员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青城码出示绿码,持市级通行证明;进场交易人员须佩戴个人防护“三件套”,即N95口罩、橡胶手套、防护面罩;所有入场车辆实行单向通行,东门驶入,西门驶出。

    明晰市场标识,生鲜实施A、B区错位经营管理,即要有备用的干净区域,一旦A区出了问题,封闭消杀A区,立即启动B区经营,保障市场不停供;分设交易区和配货区,确保购销双方无接触、有效、便捷交易,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风险隐患,筑牢市场疫情防控安全网。

    美通市场保供人员采取闭环管理,实施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双检”,加强商户、购买者和管理工作人员疫情防控意识、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的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商户和购买者有效防疫和文明交易行为,让防疫和文明交易成为交易双方的经营习惯,从而真正做到防疫和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2022-11-10
  • 兴安盟:节水促增产 科技保丰收

    又是一个丰收年!广袤田野,颗粒归仓。

    在刚刚结束的秋收中,作为全区玉米、水稻主产区的兴安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1782万亩农作物喜获丰收,预计粮食总产量达135.5亿斤,有望实现“十三连丰”。

    这份丰收成绩单离不开兴安盟各项农业政策的扶持、节水农业的大力推广。今年,兴安盟在农业节水领域共实施了11个方面的60个项目,总投资14.2亿元,实现节水1.8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全盟农业节水成果十分喜人。

    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命脉。长期以来,兴安盟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政府主导、分区布局、技术集成、示范引领”的原则,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各项任务,把农业节水作为解决兴安盟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问题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农业用水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推动农业节水制度、政策、技术、机制创新,提高用水效率。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兴安盟委、行署紧紧围绕会议精神,出台了《农业节水十二条意见》,从政策节水、制度节水、措施节水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节水工程,有效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业用水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助推农业增产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政策引领

    节水宣传深入人心

    秋末冬初,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宝泉村,农户们正在刚刚收获完成的田地里有条不紊地开展秋翻整地工作。随着大型翻地器械的破土前行,田地里翻起一朵朵黑色的浪花。转眼间,成百上千亩土地就提前进入了待耕状态。

    从“要我节水”到“自发节水”,在政府的不断宣传引导下,近年来,兴安盟百姓的节水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业节水的重要性,改春翻为秋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了解,与春翻相比,秋收和秋翻同步推进的好处有很多,秸秆全量还田、增施有机肥和深翻同步进行,提高了地温、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还达到了秋水春用的目的,蓄水保墒效果更明显,在节本增效的同时,为来年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的秋收虽然刚刚结束,但兴安盟委、行署已经开始筹划下一年的节水方案。为了进一步拓展巩固农业节水的成果,提高全盟农业用水效率,日前,兴安盟委、行署结合新时期治水方针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把节约集约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各方面,研究制定了《兴安盟农业节水十二条意见》。

    “意见”在全面加强农业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有效推进灌区开发和地表水使用、加快推行“以电折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方面,对兴安盟更好地发展农业节水做出了指导和规划,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全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各项任务,加快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兴安盟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农业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同时有效推进灌区开发和地表水使用,特别是在措施节水方面,我们推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广水肥一体化、水稻旱作、蓄水保墒、抗旱保水剂等一系列的农艺、农机节水措施,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今年,我们又开展农村生活节水和畜牧养殖及草原林果方面的节水,推行了突泉县的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和气象节水三合一模式的典型基地建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农业节水方面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农业节水意识,并协调农牧、宣传和科技部门开展各类科技大讲堂和培训工作。同时,组织各旗县市为明年的农业节水工作做好项目谋划,争取达到‘有计划、有资金、有区域、有工艺、有面积’的五有标准,推进兴安盟农业节水工作持续向好发展。”兴安盟水利局副局长李建民说。

    科技加持

    农业生产节水增收

    走进突泉县太平乡,大型收割机和运输车在玉米田里来回穿梭,转眼就将成片的玉米收割完成,丰收的喜悦挂满了村民的脸颊。五三村村民李彦波正在自家场院里攒玉米堆。今年他家种植了200亩玉米,产量达到30万斤,比去年增加了近4万斤。据他介绍,今年粮食能够丰产,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预报系统立下了大功劳。

    “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在手机上就能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时掌握农田旱涝动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灌溉,而且每亩地可以节约出电费、人工费大概一百元左右,真的是省时省力又省钱。”李彦波说。

    水利兴则粮食丰。今年,依托中国气象局定点帮扶,突泉县将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预报系统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建设了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该示范区于7月29日正式建成投用,总面积达3620亩,覆盖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赛银花村、曙光村三个村,148户农户直接受益。

    示范区的建立,不仅减少了农民的生产开销和负担,而且示范区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农业在线监测系统等提供的实时数据,科学指导田间生产作业,可节水约59%、节肥约43.75%、节药约29%、节电约38%。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和气象节水灌溉,今年示范区的粮食亩产都在1600斤以上,农户亩均增收超过350元,节水在70万吨以上。”突泉县太平乡党委书记陆兴伟说。

    循环利用

    生活污水华丽转身

    8月19日,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的番茄公社正式开门迎客,这是科右前旗首家以番茄为主题的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是集种植采摘、参观旅游、亲子研学以及自然生态科普等于一体的多元化乡村文化旅游基地。每逢节假日,来番茄公社打卡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但是你绝对不知道,番茄公社的农业用水,可是大有来头。

    借助京蒙协作资金“杠杆撬动”,2021年,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率先实施了给排水一体化工程。该工程总投资308.64万元,整体工程建设涵盖全村123户村民的自来水24小时供给工程、污水地下管网和污水处理站,雨水管网同步施工。该项目的运转,可将污水变废为宝,实现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活污水通过7道程序层层过滤后,可达到农田灌溉水排放标准。番茄公社的农业用水就是使用的这种再生水。

    “平安村给排水一体化项目于2021年12月正式投用,每日可以处理生活污水约20吨左右,可以用于景观补水、绿化用水、农田灌溉水等方面,节约了日常生活用水的同时,有助于平安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副镇长杨柳说。

    强基固本

    灌溉设施不断完善

    今年,随着绰勒灌区工程全部竣工,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的稻田从原来的依靠井水灌溉变成了自流灌溉,源源不断的绰尔河水流进农渠,滋养着数十万亩的水稻。

    “自从修了水渠,我们每亩地都能节省二三十元的浇地成本。而且它这个水不像井水,从渠里流过来一点也不凉,有助于水稻生长,让大米的产量和质量都上来了,我们每亩地能增加200元左右的收入。”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宝泉村村民刘国彬说,今年他家的水稻又喜获丰收,粮食刚刚完成入库。

    据了解,绰勒灌区工程分为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骨干工程水渠总长370公里,采用现浇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板防渗衬砌建设;田间工程灌溉方式分为渠道灌溉和管道灌溉,其中渠道灌溉23.14万亩,管道灌溉17.88万亩。工程实施后,净增高质量耕地7002亩,增加粮食产量1.02亿公斤,亩均增产248公斤,耕地质量等别国家利用等别由13.15等提高到12.86等,年新增灌溉效益9013.22万元,灌区内农牧民年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

    “绰勒灌区始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全部为土渠,没有节水防渗措施,输水损失严重,加之田间工程不配套、标准低、灌溉粗放、土地不平整等因素,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5左右。通过实施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项目,现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7。而且可置换地下水14976.47万立方米,节水6737.6万立方米。工程对优化当地水资源配置、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以及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区域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扎赉特旗绰勒水利枢纽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马洪刚介绍说。

    全面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加快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项目、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全面推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项目……一项项科学合理的节水方案相继出台,一个个有的放矢的节水实招初显成效,在兴安盟委、行署的统一部署和水利、农牧等相关部门的齐抓共管下,兴安盟正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强有力的用水方案和最行之有效的节水举措,全力以赴发展节水农业,力争以更小的投入,换取更大的效益。(高敏娜、张伟男)

    2022-11-10
  • 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进入新赛道

    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列、跻身2021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实现刚性引进院士“零”的突破……一项项标志性成果折射出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进入新赛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事业高歌猛进、突破提升的十年。特别是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落实“科技兴蒙”行动,高能级创新研发平台加速建设,高端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加紧构筑,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持续增强。

    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创新能力大幅跃升

    鄂尔多斯市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作用,建立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有效带动全社会开展科技创新。2021年在全区率先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三清零”行动,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总量达到64.75亿元。经国家统计局按照最新规定核算反馈,2021年鄂尔多斯市全社会R&D经费总量达到38.7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0年(28.5亿元)增加10.2亿元,增速达到35.7%,R&D经费增长跑赢GDP,高于GDP现价增速(34%)1.7个百分点,呈近十年来最高增速。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82%,在全市GDP总量基数大、增量高的情况下实现了增长,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潜力持续加强,鄂尔多斯市跻身2021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城市。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8.17亿元,同比增长15.2%,是2012年的2.8倍,年平均增长12.2%。2022年预算9.79亿元,同比增长19.8%。

    科技企业初具规模创新主体量质齐升

    高新技术企业是加快实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是带动社会各个领域进步的主要力量。自2021年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以来,鄂尔多斯市扎实做好挖掘培育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2021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2家,总数达到170家,同比增长28%,是2012年的14倍,年平均增长34.2%。2021年,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同比增长53.2%。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16%,高新技术企业收入达到1820亿元,同比增长46.4%,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总额的27.2%。2022年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6家,同比增长21%。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58家,较2021年增长110%。

    科技项目前瞻布局创新成果接连涌现

    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坚持把科技项目集中布局到重点产业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争取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672项,获得资金支持6亿元。煤液化、煤基新材料、高盐废水提纯、北斗卫星放牧、智能矿山建设等重大科研项目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全球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高铝粉煤灰制备铝硅合金、黄河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抗癌药物等一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近三年共投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专项资金3亿元,组织实施重点专项36项,其中,2022年立项15项,支持资金1亿元,为示范区全面建设打下扎实基础。2022年,布局实施黄河流域15项科技重大专项。在全区率先发榜签约6项“揭榜挂帅”项目,项目总额1.15亿元。争取首批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4项,占全区1/3,支持资金5000万元。启动鄂尔多斯零碳智慧制氢示范项目,开展千吨特种蜡和万吨氧化蜡中试示范,推动4MW级先进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示范基地在鄂尔多斯市布局,为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蓄积了新的发展动能。

    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202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3项,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鄂尔多斯市专利授权量3841件,是2012年的17.5倍,年平均增长37.5%。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科技平台加速建设创新力量持续壮大

    高站位、高标准谋划布局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研发平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全区率先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重点实验室3家、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22家,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7家,新型研发机构7家。2022年,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揭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签订共建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合作协议,成立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刚性引进武强、金之钧两名院士,聘请葛世荣、欧阳明高等21位院士专家担任政府科技顾问;累计引进国外高端人才6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79人,入选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战略力量不断壮大。

    大力实施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积极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升级自治区级高新区工作,加紧布局零碳产业园项目,获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1家,区域创新体系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科技改革纵深推进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突破科技创新瓶颈短板,加强政策引导激励力度,2021年出台“科技新政30条”和“人才新政30条”,制定30多项配套政策和分领域专项扶持措施,构建形成强投入、全覆盖的人才、科技政策体系,进一步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大力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修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出台专项资金和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定向委托、“揭榜挂帅”“包干制”等项目立项和经费支持方式,精准部署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不断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全市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积极推动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相分离的办法,优化指南编制、申报受理、评审立项、实施执行、结题验收等环节流程,为项目高质高效组织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各工业园区设立人才科技局,建立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决策高效、响应快速的扁平化管理机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鄂尔多斯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面向”,牢牢把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深做实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不断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快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持续壮大创新人才力量,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为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供能续航。(王玉琢)

    2022-11-10
  • 打造“四个全国一流” 重塑鄂尔多斯新形象 ——访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

    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打牢现代化建设坚实基础。

    建设“四个国家典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四个全国一流”,重塑鄂尔多斯新形象。

    鄂尔多斯市是自治区资源最为富集的城市,也是全区经济发展“排头兵”。日前,就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好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做好自治区“稳”的压舱石、“进”的排头兵,记者专访了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

    李理说,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首要政治任务。大会闭幕后,鄂尔多斯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全市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贯彻,按照“五个牢牢把握”重要要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更高站位定目标、更宽视野谋发展、更大格局抓落实。

    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打牢现代化建设坚实基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将立足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迈向产业发展新蓝海。一是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坚决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深入推进能源革命”重要要求,到“十四五”末,煤炭产量达到10亿吨以上,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天然气产量达到330亿立方米以上,建成世界一流综合能源生产基地。二是构筑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深入贯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要要求,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十四五”末现代煤化工产能超3000万吨,“十五五”末超5000万吨,打造产业门类最全、产业链条最长、产业体系最完整、产业技术最先进、产业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三是构筑世界级新能源产业。深入落实“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重要要求,推进“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全链条发展,“十四五”末“风光氢储车”产业总产值超5000亿元,建成世界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最大的储能产业基地、最大的氢能产业基地、最大的新能源重卡基地。四是构筑世界级羊绒产业。全面推进羊绒振兴,促进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羊绒产业国际话语权,建成规模最大、技术体系最完善、品牌竞争力最强的世界绒都。

    建设“四个国家典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在生态治理、文明创建、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上取得显著成就,毛乌素沙地创造了治沙奇迹,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向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及第六届、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全市人均GDP和部分社会保障指标位于全国前列,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被列为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我们将结合“两个屏障”建设,持续巩固优势、放大优势、创造优势,擦亮金字招牌,建设标杆典范。一是建设生态治理典范。深入贯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重要要求,总结推广荒漠化治理的“毛乌素经验”和“库布其模式”,全面落实“双碳”目标,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二是建设文明城市典范。全面落实“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重要要求,全域化常态化精准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系统推进城市治理效能和文明水平“双提升”,建设更具引领力、示范力、影响力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是建设共同富裕典范。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围绕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实施健康鄂尔多斯行动,蝉联国家卫生城市,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四是建设市域社会治理典范。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平安鄂尔多斯、法治鄂尔多斯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

    打造“四个全国一流”,重塑鄂尔多斯新形象。党的二十大号召我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鄂尔多斯作为全区经济发展“排头兵”,必须调高目标、拉高标杆,紧盯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公园城市、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加快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努力争先进、创一流、作表率。一是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全面落实“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要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深入实施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系统构建“一心两园一院八基地”平台体系,努力在人才和科技工作上蹚出一条路,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二是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深入落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要要求,围绕建设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城市,打造办事最高效的政务环境、企业最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最有力的要素环境,紧扣“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高开放水平,把鄂尔多斯建成要素集聚磁场、企业成长沃土、投资兴业宝地。三是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贯彻落实“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重要要求,着眼打造现代化公园城市,深度参与呼包鄂榆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面展现实力、活力、绿色、宜居、幸福鄂尔多斯的亮丽名片,树立鄂尔多斯对外美好形象。四是打造全国一流干部队伍。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干部关心关爱、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务必”、做到“三个牢记”,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切实把鄂尔多斯干部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记者王玉琢)

    2022-11-09
  • 邬光洁获全国射箭总决赛1金1银

    日前,全国射箭总决赛在浙江湖州举行,内蒙古运动员邬光洁获得1金1银。

    为期3天的角逐中,邬光洁在女子复合弓个人排名赛中以702环创造该项目全国纪录,并斩获金牌。在个人淘汰赛中,邬光洁获得女子复合弓第二名。此外,内蒙古运动员海丽玕获得女子反曲弓个人排名赛第6名和个人淘汰赛第8名的好成绩。

    据了解,此次比赛参赛选手为各分站赛积分排名前12名的运动员以及两支国家队成员。比赛既是为我国射箭运动选拔优秀苗子,也是备战杭州亚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一次大练兵。内蒙古射箭队领队杨超说:“赛前我们对重点运动员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包括体能、力量、专项技术训练、心理、思想教育学习等。运动员取得好成绩不仅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检验证明了教练组和整个团队的训练理念和指导方向是科学的、正确的。我们将在比赛中继续查找问题,在平时训练中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记者柴思源)

    2022-11-09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9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35例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8日电(赵梦月)11月8日,据内蒙古卫健委通报,11月7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9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56例、包头市2例(昆都仑区1例、九原区1例)、鄂尔多斯市1例(在准格尔旗)。

    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58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5例、包头市13例(青山区2例、九原区11例)、锡林郭勒盟1例(在锡林浩特市)、鄂尔多斯市9例(伊金霍洛旗3例、杭锦旗6例)。

    截至11月7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929例,其中呼和浩特市850例、包头市7例(昆都仑区2例、青山区1例、东河区1例、九原区3例)、通辽市3例(均在科尔沁区)、赤峰市25例(红山区6例、阿鲁科尔沁旗19例)、锡林郭勒盟6例(锡林浩特市5例、阿巴嘎旗1例)、鄂尔多斯市34例(达拉特旗5例、准格尔旗3例、伊金霍洛旗11例、杭锦旗14例、鄂托克前旗1例)、巴彦淖尔市1例(在乌拉特前旗)、乌海市2例(均在海勃湾区)、阿拉善盟1例(在策克口岸)。

    当日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1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当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35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604例、包头市3例(昆都仑区1例、九原区2例)、乌兰察布市8例(均在集宁区)、巴彦淖尔市14例(临河区1例、五原县1例、乌拉特前旗7例、乌拉特后旗2例、杭锦后旗3例)、阿拉善盟6例(均在阿拉善右旗)。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0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88例、包头市19例(昆都仑区2例、青山区5例、东河区1例、九原区10例、稀土高新区1例)、赤峰市5例(红山区3例、宁城县1例、阿鲁科尔沁旗1例)、鄂尔多斯市9例(均在杭锦旗)、巴彦淖尔市9例(临河区8例、乌拉特前旗1例)。

    截至11月7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829例,其中呼和浩特市6534例、包头市6例(昆都仑区1例、青山区2例、东河区1例、九原区2例)、兴安盟1例(在扎赉特旗)、通辽市2例(均在科尔沁区)、赤峰市70例(红山区52例、阿鲁科尔沁旗18例)、锡林郭勒盟11例(锡林浩特市7例、苏尼特左旗2例、苏尼特右旗2例)、乌兰察布市53例(集宁区51例、察哈尔右翼前旗1例、察哈尔右翼中旗1例)、鄂尔多斯市37例(均在杭锦旗)、巴彦淖尔市92例(临河区34例、五原县32例、乌拉特前旗15例、乌拉特后旗5例、杭锦后旗6例)、乌海市1例(在海勃湾区)、阿拉善盟22例(阿拉善左旗4例、阿拉善右旗11例、策克口岸7例)。

    以上人员均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或方舱医院接受医学观察,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2022-11-08
  • 扎鲁特旗停建6年的项目“嫁接盘活”

    “现在有100多名工人在项目现场进行消除安全隐患作业,入冬之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为明年项目建设打好基础。”11月2日,正在已停工6年的康乃尔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现场指挥作业的施工负责人朱晓庆介绍。

    康乃尔30万吨煤制乙二醇停建项目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产业园区化工区,计划总投资58.8亿元,于2013年开工建设,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完成投资76%后,于2016年底停工。项目建设期间,扎鲁特旗围绕康乃尔项目,累计投入资金约21亿元,建设了蒙东地区唯一的煤化工产业园区,并配套建设了园区道路、管网、铁路专用线、毛都水库、变电站、消防站、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厂等工程,为推动要素集聚、项目集中、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

    今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全力推动下,停建6年的康乃尔项目嫁接盘活取得重大进展,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下属东华工程科技公司承接项目建设,于10月初启动原公司破产重整工作,并起草项目投资协议和续建协议,完善了项目重组方案。

    据了解,重组后的康乃尔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总体规划投资28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直接或间接提供超过8000个就业岗位。项目建设按照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耗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的思路,争取用10年时间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煤化工基地。(记者郭洪申实习生白敖敏)

    2022-11-08

  • 首 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