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火热”的沙漠旅游



    7月29日,游客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中的银肯塔拉景区游玩。

    盛夏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游客络绎不绝,沙漠旅游一派火热。游客们在饱览大漠美景的同时,也体验骑骆驼、滑沙等项目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7月29日,游客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中的银肯塔拉景区拍照。

    盛夏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游客络绎不绝,沙漠旅游一派火热。游客们在饱览大漠美景的同时,也体验骑骆驼、滑沙等项目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游客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中的银肯塔拉景区体验骑骆驼(7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盛夏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游客络绎不绝,沙漠旅游一派火热。游客们在饱览大漠美景的同时,也体验骑骆驼、滑沙等项目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游客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中的银肯塔拉景区体验骑骆驼(7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盛夏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游客络绎不绝,沙漠旅游一派火热。游客们在饱览大漠美景的同时,也体验骑骆驼、滑沙等项目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7月29日,游客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中的银肯塔拉景区体验骑骆驼。

    盛夏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游客络绎不绝,沙漠旅游一派火热。游客们在饱览大漠美景的同时,也体验骑骆驼、滑沙等项目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7月29日,游客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中的银肯塔拉景区体验观光缆车。

    盛夏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游客络绎不绝,沙漠旅游一派火热。游客们在饱览大漠美景的同时,也体验骑骆驼、滑沙等项目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7月29日,游客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中的银肯塔拉景区体验观光缆车。

    盛夏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游客络绎不绝,沙漠旅游一派火热。游客们在饱览大漠美景的同时,也体验骑骆驼、滑沙等项目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2023-08-01
  • 乌兰察布旅游专列首列开行

    7月28日下午,一列满载300余名游客的旅游专列缓缓驶入乌兰察布高铁站,这标志着“草原避暑之都·乌兰察布号”旅游专列首列正式开行。

    16时25分,乌兰察布高铁站1号站台,悠扬的马头琴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工作人员向300余名刚刚抵达乌兰察布站的游客献上吉祥的哈达。

    “乌兰察布,我来啦!”走出火车站、北京游客段周俊高兴地说:“我还是很久以前来过一次乌兰察布,没想到现在变得这么美丽,不仅街道干净而且高楼林立,真的特别好。”

    “草原避暑之都·乌兰察布号”旅游专列的开行,是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旅游出行需求,拉动全市文旅体康养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擦亮“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这块城市品牌。此次旅游专列的游客将利用三天两晚的时间亲身感受“黄花沟、苏木山”的造化神奇、“察哈尔火山”的千年积淀、“集宁国际皮革城、乌兰察布之夜”的独特魅力。

    2023-08-01
  • 11家省级党报代表赴山东探访“数字”发展新亮点

    7月25日—28日,“大河奔涌‘数’说新发展”202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级党报媒体行走进山东,“数字”黄河有什么新亮点?智慧山东有什么新发展?本报记者跟随黄河流域九省(区)及长江流域省级党报媒体代表团一同进行探访。

    “数”说科技:“最强大脑”输出前沿智慧

    作为黄河流域的“最强大脑”,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肩负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的重任。据了解,在ISC2023高性能计算大会上,济南超算所构建的验证性计算集群在10节点研究型榜单登顶夺冠,继济南超算山河计算集群在ISC2022夺冠后再次大幅刷新了该榜单历史最好成绩,领先以往历史纪录15倍。这不仅意味着济南超算的存储基础设施问鼎全球,也标志着我国存储系统实现“弯道超车”。

    作为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主”企业,浪潮集团积极实施硬件、软件、云计算服务“三轮驱动”战略,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应用软件、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等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浪潮凭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中国、数字强省建设。

    “数”说生态:黄河入海口的“黑科技”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伫立于安澜码头一侧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正借助“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技支撑。

    保护区研发的“鸟脸识别”技术,利用大数据库和专家智库,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遥感、雷达、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监测中心实现对黄河三角洲的环境、生物多样性进行全面监测,并对道路出入口、鸟类分布区、道路节点等关键位置实行24小时全面监控,实时掌握人为活动状况。

    保护区新建的空气质量监测站,可实时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情况,及时、科学指导保护区空气质量监管与保护工作。

    在生态系统监测方面,保护区建设了3处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场,全面掌握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保护区还构建了科学补水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水位、流量、水质、降雨量等信息,可根据湿地需水量生态阈值进行科学补水。

    一系列湿地修复工程与“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的落地,有力促进了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018年以来,现行流路的造陆、蚀退面积达到基本平衡。

    “数”说安全:一“幕”了然一“图”到底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智慧化工园区项目中控室的智慧大屏幕,正在对57个危化品生产装置和182个危化品罐区进行实时监控,每个罐体的压力、温度、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等动态数据,均可在大屏幕上呈现。通过接入企业在重点装置和罐区的DCS系统,可实现风险源的实时管控,如有事故发生,平台页面会在事故发生地自动生成救援预案,指挥中心将全面进入应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淄博市孝妇河流域智慧化项目通过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建设了“一张图”系统,全面提升河湖管理的感知可视化能力,水库的详细信息、水位和蓄水量等趋势变化以及水库现状均能实时查看,系统里还全面汇聚了淄博市的实时雨情、水情、水质、污水厂、视频、气象等数据,为防汛减灾和水资源调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营港智慧化工园区一“幕”了然,孝妇河流域智慧化建设则一“图”到底。高空瞭望的“电子鹰”、安全监管的“预警犬”、水位监测的“全知鱼”……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持,助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和淄博市孝妇河流域实现了“安全监管从传统排查向实时监测的转变”“环保监管从人工执法向智能追踪的转变”“应急救援从碎片应用向系统集成的转变”。

    “数”说生活: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在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借助杨庙智慧云平台,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授权用印、远程审批、自动盖章等流程,此外,所辖村落数量、人口数量、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数据也能在上面悉数呈现。

    杨庙社区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GIS、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手段,搭建起的“数字杨庙”智慧云平台,既满足了政府综合治理效能提升的目标,又满足个人和家庭用户安全的需要、参与乡村治理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农民数字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山东数字强省建设实力雄厚、条件坚实,已部署全球首张5600公里确定性网络,建成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成为全国唯一“双枢纽”省份,截至目前,山东省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总数达到30万个,累计开通5G基站18.2万个。今年3月,“黄河流域算网联盟”成立仪式在济南举行,联盟将围绕黄河流域算网生态建设,积极布局“沿黄算力网络”、打造“沿黄大数据中心”、建设“数字孪生黄河平台”、共建“算网创新创业共同体”、成立算网行业高端智库等重要任务开展工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贡献算网力量,唱响更加精彩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记者赵元君丁宁)

    2023-07-31
  • 呼和浩特市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林格尔县、和林格尔新区现场会召开

    7月30日,呼和浩特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林格尔县、和林格尔新区现场会召开。



    会议指出,和林格尔县要发挥蒙牛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做强做优奶业、肉业、草业、食品加工业产业链,争创国家级绿色农畜产品产业园。和林格尔新区要重点围绕国家“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自治区人才科创中心、首府城市副中心建设“三个定位”,加快构建数据中心集群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临空经济产业链“四条产业链”。要握指成拳、抱团发展,在产业谋划、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体化推进,加快教育、医疗、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要聚企成群、聚产成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

    会议强调,各旗县区、各部门在观摩中一定要心有所触、思有所悟,通过现场看、现场比、现场交流,提高认识、找准方向,相互学习、比学赶超,达到学先进找差距、赶先进促提升的效果。要找准定位,对本地区产业深入分析,抓住重点,集中精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要提升层次,做好“筑巢引凤、腾笼换鸟”的文章,瞄准“高精尖”,紧盯“专新特”招大引强,持续推动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要坚定信心,保持韧劲,按照产业发展规律,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在真抓实干中不断积蓄发展动能。(记者郑学良通讯员云静)

    2023-07-31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护一江碧水 展蝶变新姿——湖南推动长江生态保护新观察

    地处长江腹部,拥有长江中游最重要的通江湖泊和最主要的调蓄湖泊洞庭湖……湖南在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的棋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湖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科学统筹发展与保护,从“守护好一江碧水”出发,推动生态环境、产业转型、开放格局迎来蝶变。

    从污水横流到郁郁青青

    盛夏时节,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江豚湾景区一带,长江碧波浩渺,两岸郁郁青青。长江管理站林阁老巡护监测点的监测员邓铁牛沿着岸边巡查,不时停下脚步,侧耳细听芦苇荡里的鸟鸣,用望远镜观察,静待江豚跃出水面。



    2023年7月2日,长江岳阳段江豚湾两岸郁郁青青。(许理伟摄)

    “别看现在漂亮,过去这里可是脏乱差有名的华龙码头。”今年55岁的邓铁牛在长江边长大,见证了长江岸线变化,“2016年之前,这一带砂石堆积如山,混凝土搅拌场污水横流,卡车川流不息。”

    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会后,湖南持续开展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截至目前,拆除沿江小散码头泊位42个,提质改造码头泊位66个;退还长江岸线7.24公里,整治长江岸线66.3公里,长江岸线复绿2.9万亩;35家沿江化工企业,30家已关停或搬迁改造;一批多年形成的生活污水直排、违规采砂等问题得到解决。

    经过强力整治,华龙码头被拆除,江滩复绿,生态步道等休闲设施修建,曾经脏乱差的华龙码头成为4A级景区、长江边的网红打卡地。

    从“化工围江”到绿色工厂

    “烟锁江湖、污水横流”——当地人曾如此描述湖南“化工围江”的景象。

    石化产业沿江而兴,湖南岳阳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化工基地。不过,这个千亿级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化工围江”问题也日益突出。

    尽管化工是沿江地区支柱产业,但湖南不惜“断臂求生”,于2020年对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启动“关改搬转”,关停退出粗放型企业,再引导安全环保达标、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搬入化工园区,既能严密监管排放,又便于产业集群成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图为2022年11月拍摄的湖南福尔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搬迁前场景。下图为2023年4月拍摄的该公司搬迁后场景。(临湘市委宣传部供图)

    位于临湘市的湖南化工农药生产基地,一度有22家化工企业,形成长达2公里的沿江化工产业带。为彻底转型升级,临湘在距长江7公里外新建了高标准的绿色精细化工产业园,并对所有老厂彻底拆除,进行土壤修复。

    走进绿色精细化工产业园,明亮的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湖南福尔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搬迁,完成工艺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能耗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年产能由3.5万吨增至16.5万吨。转型后,这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董事长李永战感慨:“以前生产粗放,产品也缺乏竞争力,走上绿色发展道路,前景更广阔了。”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

    面朝长江,站在城陵矶港的高处,只见巨大的集装箱被缓缓起吊到大船上,装卸、运输的车辆穿梭,港口一派热闹景象。

    拥有163公里长江岸线、长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的城陵矶港,以及洞庭湖水系,让作为内陆腹地的湖南具有水运优势。但是,在粗放式“靠水吃水”的发展阶段,这一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据城陵矶新港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介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长江岸线开发无序,港口设备设施落后,污染问题突出,岳阳拥有城陵矶港这个“金饭碗”,进出口额却一度在湖南排名倒数第四。

    要长效守护好一江碧水,必须围绕“与江共生”,发挥水的优势,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2018年以来,城陵矶关停拆除小散码头,集中优势做强大港口,斥资4.1亿元实施了城陵矶老港提质改造工程,水、公、铁、空多式联运持续得到完善。同时,随着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等9个国家级开放平台陆续设立,国家的政策加持也不断强化。



    图为岳阳市城陵矶港“胶囊”形散货大棚(2023年4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基础不断夯实后,城陵矶港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相比2018年翻了一番。城陵矶港也成为继重庆港、武汉港之后,长江中上游第三个百万标箱港口。

    “我们会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用大港口推进大开放,为湖南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贡献力量。”李建华说。

    2023-07-28
  • 孙绍骋王莉霞张延昆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谦



    七月二十七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自治区政协主席张延昆在呼和浩特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记者马建荃摄

    7月2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自治区政协主席张延昆在呼和浩特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

    王光谦首先对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长期以来对民盟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内蒙古的发展日新月异,成绩令人鼓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民盟的重点工作高度契合,民盟将充分发挥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人才优势,重点围绕水网建设、防沙治沙、河湖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更好地帮助内蒙古研究对策、争取支持、破解难题,共同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到位。

    孙绍骋对王光谦一行表示欢迎。他说,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围绕“闯新路、进中游”做好工作。内蒙古的发展既面临着人才、观念、机制等方面制约,也受水资源短缺的限制,希望民盟多给我们提供智力支持,在水网规划、水利建设等方面多提供帮助。民盟在生态领域人才荟萃,欢迎多组织专家到内蒙古研究指导防沙治沙工作,助力我们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自治区领导于立新、张磊参加活动。(记者刘晓冬)

    2023-07-28
  • 青春绽放在大运之城——世界大学生运动员人文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新华社成都7月26日电(记者袁秋岳、卢宥伊)“青春绽放——世界大学生运动员人文交流活动”启动仪式26日晚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举行。

    该活动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

    当晚,“国宝新韵”博物馆文创大集、“大运记忆”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悦读中国”文化精品展示、“魅力非遗”中国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正式发布。

    启动仪式上,京剧《原神:神女劈观》再度亮相,箜篌联奏中外名曲,中外青年共唱大运歌曲,呈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明对话交流。



    据悉,作为本次交流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青春InTime”——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联欢会将于29日晚在大运村东盟艺术中心剧场举行,以国风、民乐、川江号子、说唱、街舞、电声等多元形式,为大学生运动员提供交流互动、增进理解、深化友谊的舞台。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激动人心的时刻,各种文化在此碰撞。我认为大运会是一个可以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好机会。”国际大体联青年记者计划导师里卡尔多·罗马尼说。

    蹴鞠、投壶、射箭、空竹……活动现场,外国大学生们饶有兴致地体验起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由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20余家国内知名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文创联展也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博物馆文创大集将体育与文化等进行多态链接,是真正的年轻态。”北京画院院长、策展人吴洪亮在启动仪式现场发言称,“一组信笺、一只香囊、一个玩偶甚至是小小的冰箱贴,都会让中华文化散发新光彩、传递新能量。”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更使得这个城市荡漾着青春的力量,生气勃勃。”作家阿来作为活动受邀嘉宾发言称,国际运动盛会的召开,为中华民族与全世界和平交往搭建了宽阔桥梁。

    人文交流系列活动正式开启后,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将会愈加热闹非凡。活动试运行期间,大运村内已经有不少运动员呼朋唤友地来到体验场所,跟非遗传承人学皮影、画脸谱、穿汉服……

    “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拥有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而体育能很好地消除‘不同’,建立联结。”曾多次参加“汉语桥”比赛的埃及留学生刘正曦感慨,大运会也是极好的文化交流机会。



    在活动现场,四川大学博物馆联合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中山大学博物馆等国内6家大学博物馆向参加本次大运会的全体运动员发出终身免费参观的邀约。

    2023-07-27
  • 大运会,成都准备好了

    盛夏时节,“大运之城”成都生机勃发,绿意盎然。来自全球的青春之火即将点燃,梦想激情绽放,共谱大运乐章。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正式开幕。这是继2001年北京、2011年深圳之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首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共襄青春盛宴,同赴大运之约。从一场场活力四射的火炬传递,到焕然一新的大运会场馆,再到丰富多彩的世界青年交流活动……成都,已经准备好了!

    全部就绪大运村生活多姿多彩

    推进场馆新建和既有场馆改造,大运会49个场馆中,36个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13个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目前,所有场馆经过多次测试,已经整装待发。

    作为成都大运会核心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包含综合运动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和综合小球馆,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将承担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以及体操、游泳等项目赛事。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场馆中心执行副主任白雪介绍,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甲级游泳跳水馆,场馆采用智能化的水处理系统,可以远程自动对水质进行监控和水温控制,游泳比赛采用的计时计分系统也可以达到万分之一秒的精确度。“我们正在紧张地进行赛前各项检查,努力做到最好。”白雪说。

    东安湖体育公园内的另一侧,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已于25日正式运行,面向全球注册媒体敞开大门,为媒体记者提供赛事报道所需的办公、语言、交通、餐饮、技术、商业配套等各类设施与服务。丰富多彩的大运会新闻报道将从这里传向世界,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此次盛会。

    记者了解到,主媒体中心从25日开始进入24小时运行,在大运会期间累计运行30天,是运行时间最长的非竞赛场馆。



    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媒体工作间。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食、住、行、赛、购、娱”,运动员村也准备好了!

    7月22日,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正式启用。走进位于成都大学校园内的大运村,“成都成就梦想”的中英文标语随处可见。作为全球青年的“成都家园”,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融入成都大学校园,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能容纳约11000人入住。

    大运村不仅为各代表队提供了世界各地不同风味的美食,还配备了自动驾驶巴士、新一代AI智能翻译等高科技设施。

    除了吃住行,大运村还为广大“村民”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休闲活动,可谓“文体两开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活动……借助赛事平台,让参与其中的大学生运动员相互影响、了解世界、开拓视野。



    大运村一景。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青春飞扬运动员们满怀期待

    飞扬青春,拥抱梦想。26日,历经全国25所高校和开幕式所在地东安湖体育公园的接力传递,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圆满完成。28日,“蓉火”将再次点燃全球青年的梦想。

    即将参加成都大运会比赛的曹茂园作为第67棒火炬手进行了传递,他说:“成都大运会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和条件,我很荣幸成为火炬手,自己能做的就是全力准备,争取为祖国争光!”

    赛事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各参赛代表团已陆续抵达。像曹茂园一样,来自全球的大学生运动员已经迫不及待,准备在成都享受比赛、收获友谊、成就梦想。



    7月26日,火炬手曹茂园在火炬传递中。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在机场就已经感觉到成都是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很适合举办大型运动会。”近日,参加成都大运会的巴西代表团成员一行抵达成都,巴西代表团新闻联络官凯莉刚下飞机,就开心地跟同伴分享起她对成都的初印象。

    除了运动员,大运会场馆还有很多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35所高校的2万名赛会志愿者将在竞赛场馆、大运村、主媒体中心、开闭幕式、技术官员驻地、机场车站、接待酒店等场所参与成都大运会赛事志愿服务。

    “成都是一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大运会重新点燃了我对运动的热情。”作为成都大运会志愿者,来自意大利的四川大学研究生李艾利热切期盼着成都大运会的召开。

    氛围浓厚成都拥抱世界

    成都大运会的举办,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成都这座中国西部城市的大门。热情好客的公园城市,成都已经准备好了!

    “运动员将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获得独特的体验,不仅是体育竞赛,大运会的教育科研活动和成都的城市文化都令人神往。”今年3月踏足成都,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对这座城市不惜溢美之词,“成都丰富的城市生活引人入胜,传统建筑、大熊猫基地等都将成为参赛者的难忘体验。”



    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左)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上参与交流。新华社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在很多外国运动员眼中,这座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都市也是一座“国际范”十足的城市。

    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已累计建成1500多个大小公园,实施增绿项目1.1万个,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升至40.5%、44.5%……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运动员们,将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绿意葱茏。



    成都锦城湖公园。新华社发(杜宁摄)

    当前,公园已融入成都市民日常生活中:早上公园跑步,周末在公园观展、看比赛、运动、露营……身处公园城市,人人参与其中,人人享受其中,大家的幸福感与日俱增。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提升至578.6亿元,较2018年增长44.5%;2022年,成都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值达1005亿元、增加值385亿元,相比2018年分别增长59%、79%。

    盛夏蓉城,激情澎湃,全球瞩目。大运会,成都准备好了!

    2023-07-27
  • 揭秘“蓉宝”身边的“功夫熊猫”家族

    继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之后,又一只大熊猫火了,这就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吉祥物——“蓉宝”。



    7月17日,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抵蓉的巴西代表团成员在等候行李时拍摄机场内的大运会吉祥物“蓉宝”装饰。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运动健将“芝麻”化身“蓉宝”

    大运会前的成都,你能在街头骑行“蓉宝”元素的定制自行车,在高铁站乘坐“蓉宝”代言的旅游列车,甚至能逛满是各种“蓉宝”的“熊猫邮局”。



    这是7月19日在成都市一家成都大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内拍摄的成都大运会川剧变脸盲盒“蓉宝”玩偶。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在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成都网红景点,不少游客手捧“蓉宝”特许商品留影。“蓉宝”纪念徽章、“蓉宝”衍纸画、“蓉宝”盲盒玩偶都是抢手货,市场供不应求。



    7月18日,市民在成都市一家成都大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内选购特许商品。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目前,成都大运会围绕吉祥物“蓉宝”主题,累计推出玩具类、徽章类、文具类、邮票邮品类等18大系列1000余款特许商品,在城市商圈、热门景区、地铁站等区域开设的相关特许商品零售店(点)达400多家。



    4月24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芝麻”在吃竹子。新华社发(陈居伟摄)

    “蓉宝”的原型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只名为“芝麻”的大熊猫。在此前的网友票选中,“芝麻”票数第一当选为成都大运会的吉祥物原型。



    4月24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芝麻”抱着“冰蛋糕”玩耍。新华社发(陈居伟摄)

    今年刚满6岁的“芝麻”,是一名“运动健将”,为在成都大运会期间更好地迎接八方来客,“芝麻”正在“闭关锻炼”,认真“干饭”。“芝麻”的饲养员杨诚介绍说:“它生性活泼好动,对新场地十分好奇,不但每天‘锻炼’还和饲养员‘斗智斗勇’。目前,‘芝麻’身体十分健康,体重已经达到130公斤。”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右图为大熊猫“娅娅”;左图为大熊猫“晶晶”。新华社发

    成都的“功夫熊猫”家族

    记者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了解到,像“芝麻”这样的“功夫熊猫”还有不少。

    芝麻出身“运动世家”,她的外曾祖母就是“亚运公主”——“娅娅”。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当天,世界首对人工繁殖存活的大熊猫双胞胎出生,姐姐被取名为“娅娅”。“娅娅”在2003年生下女儿“毛毛”——成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晶晶的创作原型,2005年生下“毛毛”的妹妹,后据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命名为“晶晶”。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之际,成都另一只“明星”大熊猫诞生了,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其命名“科比”,与当年的奥运会吉祥物同名,被称为“奥运大熊猫”。“科比”长大后,成为150公斤重的“体育健将”。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大熊猫“科比”;右图为大熊猫“奥林匹亚”(右上)、大熊猫“福娃”(右下)。新华社发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科比”的女儿“成绩”产下一对龙凤胎,成都熊猫基地特意为它们取名为“迎迎”“妮妮”。2015年“科比”的女儿“科琳”产下一对雌性双胞胎幼仔,由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命名为“奥林匹亚”与“福娃”,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根深叶茂、发扬光大,“功夫熊猫”家族再续奥运情缘。

    目前,“功夫熊猫”家族“人丁兴旺”。1987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最开始只有6只从野外抢救留下的大熊猫。截至2022年底,基地共有237只大熊猫,种群内个体健康状况和行为健康状况均良好,是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

    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成都片区有野生大熊猫73只,高等植物2000多种。

    功夫熊猫的“大使生涯”

    大熊猫和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情缘,还在不断延续。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晶晶”、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再到今天的“蓉宝”,每个大熊猫元素的吉祥物都集时代审美和独特设计于一身,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记忆。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人民的宠儿。多年来,大熊猫一次又一次担任和平和友谊的使者走出国门,博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据统计,我国已与17个国家的22个动物园开展大熊猫合作研究。截至2022年,旅居海外的大熊猫及其幼崽共有64只,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友好大使”。

    7月21日,60余名来自巴西、法国、阿根廷等代表团的成员抵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我知道这里是大熊猫的故乡。”巴西运动员乔凡娜·科雷亚表示,已将看大熊猫列入行程。维吉尔·洛佩斯是巴西代表团篮球队教练,他对体验成都美食和文化充满期待。“当然,也很期待看到大熊猫。”

    一位长期从事大熊猫保护和繁育的专家说,大熊猫历经数百万年而延续,在野外面临各种恶劣环境却生命力极强,非常契合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大熊猫虽然是食肉目动物,有着锋利的犬齿和食肉动物的消化道,但它们99%的食物是竹子,并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



    这是7月13日拍摄的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与吉祥物“蓉宝”合影。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接受采访后不忘和“蓉宝”合影,对熊猫和“蓉宝”也是喜爱有加。陈维亚希望将“追求梦想、奋力拼搏、青春友谊”的大运精神融入整个仪式和表演中,向全世界青年奉献一场“阳光灿烂”的开幕式。

    2023-07-26
  • 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正式运行

    新华社成都7月25日电(记者陈地、董小红)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开幕。25日,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MMC)正式运行。

    本届大运会期间,主媒体中心是媒体记者们的“大本营”、新闻信息的“总枢纽”,为媒体记者提供赛事报道所需的办公、语言、交通、餐饮、技术、商业配套等各类设施与服务。大量新闻报道将从这里传向世界,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成都大运会。

    主媒体中心紧邻成都东安湖,外形设计参考传统书院建筑,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由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共同组成。主新闻中心主要包含媒体工作间、新闻发布厅、媒体采访间等区域。

    在主新闻中心,还设有医疗站、阅读角、成都大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邮局、自助银行区、运动休闲区等配套服务区。通过专业的区域划分,媒体记者可体验到便利、现代、人性化的生活服务,丰富工作之余的休闲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向全球媒体记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川蜀特色,主媒体中心在二楼的露天小广场上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医文化、川剧表演、年画制作、糖画制作、泸州油纸伞展示、八段锦表演等。

    主媒体中心从25日开始进入24小时运行,在成都大运会期间累计运行30天,是运行时间最长的非竞赛场馆。

    2023-07-26
  • 2023年全国夏季乡村“村晚”鄂尔多斯市示范展示活动成功举办

    人民网鄂尔多斯7月23日电(寇雅楠、实习生李宇琼)7月22日上午,别具特色的“大地欢歌恋上暖城”2023年全国夏季乡村“村晚”鄂尔多斯市示范展示活动暨中国民族音乐普及鄂尔多斯市推广中心授牌仪式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城宫旅游景区成功举办。


    2023年全国夏季乡村“村晚”以舞蹈《和风扇五》开场,舞蹈、器乐合奏、二人台等15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盛宴。台上演员们以“乡音”传递“乡情”,用朴实无华的方式展现了幸福生活和浓浓的乡村文化,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一个个精彩瞬间。此外,活动现场还有非遗活动展示、乡村美食推荐、乡村那达慕等20余项活动,充分展现了独具魅力的乡村风情。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秦磊在致辞中表示,鄂尔多斯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引领,深入开展“四季村晚”活动,不断传承文化底蕴、激发文化活力,切实把“村晚”打造成反映农牧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打造成春夏秋冬永不落幕的乡村文化平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展现文化新担当。

    2023-07-25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贵州:守护河流的“志愿力量”

    为加强河湖治理和保护,贵州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构建涵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河长体系。同年,共青团贵州省委发起了面向全社会招募“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担任河湖民间义务监督员的活动。

    王吉勇就是其中一员。在他看来,“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犹如给各级河长配备了“助手”。

    “目前,‘青清河’志愿者重点覆盖了省、市、县三级河长体系,主要是配合河长做好日常巡河工作,对水污染、河道乱搭乱建等情况登记上报。”王吉勇说,志愿护河更多在于凝聚社会力量,将巡河护河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得更广。

    事实上,在成为一名“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之前,王吉勇就是一位环保公益人士,他成立了生态公益发展组织,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参与巡河护河,宣传河长制,广泛号召社会力量参与贵州河湖环境保护。

    “我最早关注清水江的水环境情况,之前网箱养鱼、污水直排、河岸乱搭乱建等问题较突出。”王吉勇说,在与清水江“打交道”的这些年,自己增长了不少专业知识,也见证了清水江水环境逐渐向好的变化。

    此前,王吉勇与专家团队一起跋山涉水对清水江进行走访调研,随后他还联合不少志愿者跨越贵州、湖南两省,完成了清水江400多公里干流的环境调查。

    翻看王吉勇采集的河流巡护图片,一幅幅照片见证了这位“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的不懈努力:流经黔西市的三岔河,贯穿六盘水市钟山区的水城河以及安顺贯城河……他的志愿护河足迹留在了贵州很多地方。

    “贵州是长江和珠江的上游生态屏障,我们管控不好河流污染问题,那么下游必然会受影响。”王吉勇说,自己之前给对接的省级河长提交过关于三岔河水环境的调查报告,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联动护河成效逐渐凸显。

    截至目前,贵州像王吉勇一样的“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共有4.32万人。

    这些年,为了更好地配合河长制工作,共青团贵州省委还在省级层面成立了贵州省“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服务总队,并在市级、县级层面分别成立了“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服务支队和大队。

    今年25岁的蒋泽南是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的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市级“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这些年,他主要参与麦架河的巡护工作,也见证着麦架河的变化。

    “麦架河紧邻集镇,存在部分污染。经过持续治理,包括修建污水处理系统、河道清淤、推行垃圾分类等,河水水质逐渐改善。”蒋泽南说,通过志愿护河宣传,大家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巡河护河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

    每次巡河,蒋泽南都会穿上印有青年志愿者标识的红马甲。目前,参与巡河活动的各类青年力量近500人,那一抹“志愿红”正在汇聚成守护河湖的青春力量。

    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剑说,贵州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中积极发挥青年作用,号召青年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了朋辈教育功能。

    “截至今年6月,省级‘青清河’志愿者累计巡河3753次,向各级河长办反映河湖信息2382条(次)。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青年通过各种渠道成为‘民间河长’。”李剑说。

    2023-07-25

  • 首 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