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调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

    为进一步简化登记备案流程,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近日,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对该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进行调整。


    据悉,自治区内异地就医、跨省门诊(含门诊统筹)就医、跨省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可直接结算,参保人员无需办理登记备案。跨省异地住院参保人员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申请办理登记备案。


    在医疗费用结算方面,参保人员可在就医地所有开通直接结算权限的异地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参保人员在就医地非异地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支付比例在本市住院支付标准基础上降低10个百分点,非急诊且未转诊备案人员支付比例在本市住院支付标准基础上降低20个百分点。对急诊或抢救参保人员未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视同已备案。参保人员发生无第三方责任且按规定填写《外伤无第三方责任承诺书》的医疗费用,相关医疗费用纳入住院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参保人员住院期间确因病情需要到其他定点医药机构检查治疗或购药的,需提供《住院期间外院检查治疗或定点药店购药单》,加盖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办公室章,相关医药费用纳入住院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经认定后的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的参保人员,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在开通门诊慢特病结算权限的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直接结算,待遇支付标准执行呼和浩特市门诊慢特病相关规定。(记者刘洋)

    2023-02-02
  • 内蒙古大干快上新能源奋战“开门红”

    2023年新年伊始,捷报频传。


    国内首个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新能源项目,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完成建设并初步实现并网供电,阿拉善盟新能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乌海市3个新能源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该市打造以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迈出新步伐;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500兆瓦风电项目配套接网工程反送电一次性启动成功,“风电之都”再一次向着能源转型、多能互补的绿色发展之路铿锵前行;


    鄂尔多斯市与晶澳科技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约400亿元的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呼之欲出。


    项目建设“拉满弓”,企业生产“铆足劲”。


    在天合光能内蒙古天晟新科技有限公司2GW光伏组件项目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繁忙有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春节期间,我们100多名员工以‘厂’为家,全力稳生产、赶订单,日产光伏组件达8600片。”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令人赞叹的是,该项目于去年7月10日启动,于同年的8月2日便成功下线内蒙古首片大尺寸组件,打通了内蒙古光伏上下游产业链,填补了内蒙古在光伏组件制造端的空白。21天的建设期,更是跑出了同行业项目建设的最快速度。


    春节“不打烊”,奋战“开门红”。


    春节前夕,由三峡能源承建的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库布其沙漠开工。为了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春节期间,建设者们坚守项目一线,紧锣密鼓地加快推进先导工程建设工作。


    “库布其大基地项目将发挥国家重大工程扩内需、促投资、稳增长的带动作用,高质量建设集新能源发电、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等多位一体的示范工程、标杆工程。”三峡能源总经理张龙说。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新年伊始,全区各地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掀起“大干快上”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澎湃热潮。


    据自治区能源局消息,1月份,内蒙古新能源新增并网装机规模达215万千瓦,远超历史同期水平,为全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拼出了“开门红”。


    发力新能源,打造新引擎。近年来,自治区能源局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锚定“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印发了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新能源装备等一系列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批零碳低碳园区、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并通过抓试点、抓谋划、抓落实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全区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能源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2022年,全区新能源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倍以上,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批复实施约1亿千瓦,建设6类市场化应用场景项目3000多万千瓦,发电1300多亿度、超过三峡工程一年的发电量。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增长新引擎。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时光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新的一年,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向何处发力?


    翻开2023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答案跃然纸上:要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锚定“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场景应用规模1000万千瓦以上。


    锚定目标,全力冲刺。


    据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能源系统将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大干快上”,立足全区资源禀赋和区情,抢抓国家新能源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预计年底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超过9000万千瓦,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要坚持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协同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千方百计引进发展能源产业链缺失项目、延伸项目、升级项目,加快源网荷储、风光火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综合应用示范,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记者康丽娜)

    2023-02-02
  • 赤峰:优质农畜产品源源不断输向全国

    粮食产量连续10年保持在100亿斤以上,实现历史性“十年丰”。


    农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79家,其中国家级9家,自治区级105家,数量均居自治区首位。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赤诚峰味”闪耀问世,全市牲畜存栏约2088万头只,稳居自治区首位,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自治区前列。


    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多年来赤峰市依托农牧业资源优势,牢牢抓住各项发展机遇,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道路上奋力奔跑的最好印证。


    近年来,赤峰市沿着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的路子,加快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努力为国家提供更多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把更多“蒙”字号农畜产品源源不断输向全国。


    一步一个台阶稳住农业基本盘


    赤峰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最南端和燕山北麓,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交汇处,是农牧业发展的“黄金地带”。山环水抱间的这座农牧业大市,新春里正掀起农业生产的滚滚热潮。


    在敖汉旗敖套海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作业声不绝于耳,谷子脱壳加工后,一粒粒晶莹圆润、色泽金黄的小米被打包成袋,堆成小山。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阿鲁科尔沁旗利隆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忙着手里的工作,生产线终端,一袋袋优质小米缝线封口后整装待发。


    农业生产冬忙的背后是赤峰市粮食丰收给予的强力支撑。近日,国家统计局赤峰调查队公布一组粮食生产数据,2022年赤峰市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30亿斤,达到131.2亿斤,比上年增加6.2亿斤,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同比增速位于自治区第2位,产量连续10年保持在100亿斤以上,实现历史性“十年丰”,粮食总产量跃居自治区第3位。


    一直以来,赤峰市坚持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持续用力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自2013年以来,赤峰市粮食产量连续保持百亿斤以上,以硬核实力成为自治区粮食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北方重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和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一步一个脚印拓展牧业优势面


    新春寒意未尽,内蒙古维聪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投资7000万元的巴氏凝固型酸奶生产线正加紧生产。


    2022年7月,内蒙古维聪乳业有限公司推出“巴氏鲜奶”和“巴氏酸牛奶零添加”2款新品,从采奶到出厂需要通过370项安全检测,产品采用科学低温杀菌技术,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24小时内“速达”配送,最大程度保留了有益菌和其活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新鲜的奶产品。作为蒙东地区首家低温奶工厂,内蒙古维聪乳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正是赤峰市全面推进畜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赤峰市大力实施“增牛优羊”“增禽优猪”战略,积极落实奶业振兴行动,着力强化饲草料保供能力,持续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稳步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牲畜存栏2088.9万头只,在畜牧业扩量、提质、增效下,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自治区前列。


    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最迫切的就是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努力延链补链强链。赤峰市坚持把创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粮、肉、菜、草、特五大优势主导产业,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已获准建设肉牛产业集群;已获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4个,自治区级以上现代农牧业产业园达5个,总数居全区第一。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79家,其中国家级9家,自治区级105家,数量均居自治区首位。


    一笔一幅画卷精雕品牌新图景


    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


    自2019年开始,一则敖汉小米的品牌广告登陆央视,开始在央视15个频道播出,短短10多秒的“央视时刻”向全国亿万观众宣传推介了赤峰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提升了赤峰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赤峰市将品牌建设贯穿农牧业发展的始终,围绕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禀赋,大力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全流程、全周期加强特色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全方位、全地域打造农畜产品品牌,品牌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依托丰富的物质资源,巴林左旗“契丹牧耕”、宁城县“宁城宁果”、翁牛特旗“红山稻”、敖汉旗“敖汉小米”、喀喇沁旗“喀喇沁旗中药材”等农产品品牌发展势如破竹,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生,凸显了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


    2022年5月,赤峰市举办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赤诚峰味”发布会,开启了赤峰市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崭新篇章,积极推动赤峰市农产品品牌形成连锁效应、“舰队之势”,在全国农产品品牌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


    在强力推进品牌塑造工程下,越来越多的赤峰绿色优质农畜产品被输送到全国各地,农畜产品也用实力登上各项荣誉名录。如今,赤峰小米入选“国字号”名录,“赤峰绿豆”“赤峰番茄”等一批单产业品牌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中国农业品牌名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市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21个。


    从山川平原到江河湖泊,时光流淌中,赤峰农牧业发展的印记一笔一画镌刻着奋斗者的足迹,发展蓝图在9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开花结果。(记者魏那通讯员蒙慧林)

    2023-02-01
  • 呼和浩特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四连涨

    据赛罕海关统计,2022年,呼和浩特市进出口贸易值182.7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进口值89.7亿元,同比增长13.3%;出口值93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自2019年以来外贸进出口总额四连涨。





    数据显示,2022年,呼和浩特市民营企业进出口值99.1亿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4.2%。从进出口商品来看,进口以农产品为主,进口值57.8亿元,占全市进口值的64.4%;出口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出口值14.3亿元,占全市出口值的15.4%。从贸易国别来看,2022年,呼和浩特市对美国进出口值37.7亿元,同比增长16.7%。


    呼和浩特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四连涨显示出了呼和浩特市外贸经济韧性强、后劲足。下一步,赛罕海关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了解辖区企业诉求,针对性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海关惠企措施,全力解决企业难题,助推辖区企业逆势走出去,为呼和浩特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更大作用。(记者刘洋)

    2023-02-01
  • 内蒙古春节假期接待国内游客477.24万人次

    2023年春节黄金周,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和旅游活动1000余项,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加速回暖,充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春节假期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据统计,2023年春节假期全区接待国内游客477.24万人次,同比增长10.8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79%。实现旅游收入25.37亿元,同比增长9.5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72%。


    今年春节黄金周,内蒙古公共文化活动直抵基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动员各地乌兰牧骑和各级国有文艺院团组成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依托各类基层文化阵地开展文化服务活动1000场次以上,举办文艺演出活动116场次。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大年初一深入包钢集团车间一线,为坚守生产的职工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兰牧骑队员驱车60公里,深入牧区为牧民送去节日祝福;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乌兰牧骑行程1100多公里,深入基层和边防部队开展慰问演出。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赤峰市宁城县、通辽市科尔沁区,围绕“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主题,举办了乡村春晚活动,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赞新生活。内蒙古“云赏非遗过大年”视频展播活动,以“非遗里的年味儿”为主题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习俗技艺,共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各盟市发挥地域特色,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各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策划推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80多项,让观众从不同角度解读和感受春节的独特文化魅力。


    春节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关于提振信心、促进消费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策划推出了冰雪文化体验、冰雪赛事体验、冰雪项目体验等50多项冰雪旅游活动,120多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积极响应,采取减免门票、参加活动奖励等方式,吸引市民和游客参与。呼伦贝尔市制定了《呼伦贝尔市冬季旅游补贴办法》,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及旅行社给予补贴支持,“呼伦贝尔号”旅游专列春节期间开行2列,接待来自上海、江苏旅游团队游客体验冰雪旅游。赤峰市全力打造冰雪旅游品牌,以达里湖冬捕旅游季活动为主会场,持续举办以“传承红山文化·点燃冰雪激情”为主题的11类冰雪系列活动及14项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动,全市冰雪体育运动火热蓬勃。乌兰察布市推出了“周末休闲游·四季好去处”冰雪旅游主题系列活动,春节期间开通了北京—乌兰察布冰雪旅游专列。鄂尔多斯市发放促进文旅消费补贴资金320万元,春节期间日均发放消费优惠券1万余张,全市17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30多项特色活动及优惠措施,有力激活了春节假日文旅市场消费。(记者冯雪玉)

    2023-01-31
  • 阿拉善盟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获批

    近日,阿拉善盟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方案,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批复建设。这标志着阿拉善盟新能源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阿拉善盟充分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历史性机遇,规划建设亿千瓦级清洁能源大基地,努力打造绿能替代转化应用、区域绿能合作、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阿拉善盟风光资源富集,风能储能约2.1亿千瓦,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均在6500小时以上;太阳能可开发利用量6亿千瓦,全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6207兆焦/平方米。


    目前,全盟已建成并网发电新能源项目42个,其中风电14个,光伏28个,装机总规模186.06万千瓦,占全盟电力总装机规模的52%。全盟在建新能源项目24个,总装机规模376.32万千瓦。


    据悉,下一步,阿拉善盟将以“发电规模最大、保障能力最强、产业水平最高、综合成本最低、生态代价最小,建设速度最快”为目标,加快开展基地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基地项目尽早开工建设。(记者刘宏章通讯员杨慧忠)

    2023-01-31
  • 放管结合 激发市场澎湃动能——内蒙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下篇)

    1月29日,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发出“全区上下要聚焦聚力抓好招商引资,为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动员令。各盟市信心满满认领了2023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书。


    回顾2022年,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足迹踏实稳健:向呼包鄂乌下放38项行政权力事项,自治区级权力事项取消72项、下放679项,压减办事时限49.4%、环节20.8%、材料26.5%;新增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缓缴税费超过60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6.84万户;发布公示全区区域评估成果766项,全区1600多个项目使用区域评估成果6250余次,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1.35亿元……


    内蒙古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突破口,以营商环境的“优”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带动投资项目的“增”、保障经济运行和社会大局的“稳”,为完成好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注入活力和动能。


    (一)


    2022年2月1日,自治区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简称3.0方案),推动智慧审批、智慧监管、智慧服务升级;2022年2月7日,内蒙古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出“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整体攻坚战,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态”号令。


    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3月初,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锁定对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补贴等,“真金白银”助企纾困。


    与市场主体共渡难关。9月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提出6个方面22项政策措施;10月15日,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印发自治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22〕74号),帮助广大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更是企业“招得来”“留得住”的先决条件。自治区各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将优化营商环境“路线图”化为“作战图”,汇聚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包头市出台《打造“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制定“两个100条”政策,推出“周末不打烊”“开办企业‘三费’全免”“集中审批日”等服务事项,制定“拿地即开工”“容缺预审+企业承诺”等改革举措,让企业在感到“包你满意”的同时更感到“包你放心”。去年9月份以来,包头市相继举办6场政商恳谈早餐会,邀请90名企业家共进早餐,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该市还以城市的名义为10名企业家和管理团队颁发首届包头创新发展奖,让企业家在包头发展既有获得感也有荣誉感。


    “2022年,内蒙古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通报、汇报问题清单调度机制,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工作在线调度平台’,对各地各部门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部署情况实行数字化、清单式调度。各盟市实招频出,创造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良好局面。呼和浩特市成为全国营商环境进步最快城市之一,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肯定。”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二)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引擎,必须牢牢树立大抓招商、大抓开放的鲜明导向。自治区各级领导干部“一马当先”带头招商,串起2022年招商引资“万马奔腾”最靓风景线。


    呼和浩特市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分别制定三年行动方案、组建招商专班、制定招商图谱,2022年签约项目703个。总投资100亿元的伊利液奶、奶粉、智慧牧场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43亿元的蒙牛5G数字工厂低温奶、鲜奶、奶酪项目建成投产,乳制品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运行。


    鄂尔多斯市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市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招商引资,带队外出对接重点企业28次,带动全市签约项目580项。2022年鄂尔多斯市利用外资实现倍增,入选“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赤峰市创建“投资赤峰共赢未来”招商品牌,推行“春夏秋冬”集中签约、重点项目随时签约模式,形成“长流水、不断线”签约的招商格局。2022年集中签约6次,签约项目629个,总投资3565亿元。


    乌兰察布市瞄准重点产业、紧盯重点区域、着眼重点商会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组建由市四大班子领导任组长的9个产业招商组、由处级干部带队的93支招商小分队,在32家异地商会聘请了“招商专员”。同时,围绕招商引资奖励、奶业振兴、商贸物流等方面出台了9个政策性文件。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2年,全区各盟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年初确定的“常态化走出去、精准化引进来”路线图,纷纷按下“挂图作战”快进键,开启招商引资“全速模式”,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多内蒙古贡献。


    (三)


    “我准备开办企业,原以为需要提交很多材料,消耗很多时间精力。没想到,在线上进行注册登记、提交相关材料后,来到乌达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仅用20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近日,乌海市乌达区市民肖洪敏逢人就夸。


    优化营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2022年,面对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内蒙古各相关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市场主体纾困解忧,为百姓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推动“蒙速办·一次办”“蒙速办·帮您办”提质增效。全区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次办”窗口1000余个,配备“一次办”人员1300余名;103个“一次办”事项基本实现“一张表单”受理,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体验度和满意度明显增强;全区设置“帮您办”窗口580余个,配备代办员3800多名,“纵向三级联动、横向部门协作”投资项目代办帮办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投资项目审批变“企业跑”为“代办员跑”,主动靠前服务,实现招商引资与代办服务无缝衔接,累计助力5000多个项目加快落地。


    全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受困主体帮扶力度,采取一揽子稳企纾困措施,开展“金融活水润百业”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月活动等。2022年,全区企业贷款新增1421.9亿元,同比增加515.5亿元。


    自治区税务系统靠前服务解难题,精准对接出实招,深入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围绕5大类20项121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二合一”谋划统筹推进,助力企业恢复元气更好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内蒙古各地正积极扛起责任,做实工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添发展动力,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记者李永桃)

    2023-01-30
  • 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孙绍骋讲话 王莉霞主持 张延昆出席

    1月29日,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全区上下要聚焦聚力抓好招商引资,为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1月29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在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讲话。记者马建荃摄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主持会议。自治区政协主席张延昆,自治区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同志和法检“两长”出席。


    孙绍骋说,抓经济工作必须抓招商引资,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发展。内蒙古有国家政策支持和土地、碳汇、“绿电”、产业等多重优势,各级在抓招商引资上一定要有信心、鼓足劲,干出一番天地来。


    孙绍骋说,抓招商引资关键是要打造聚商气拢人气的良好环境,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立起来,让全区上下的商品意识强起来、商业气息浓起来。招商引资最理想的效果就是企业发财、地方发展、百姓受益,要科学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精心搞好宣传宣介,让企业家看到“有钱赚”。要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扩大企业合规制度适用范围和覆盖率,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各级政府要当好“店小二”,切实解决工作“慢”的问题,不叫不扰、随叫随到,让企业家成为“座上宾”。要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让广大民营企业不再被“潜规则”。


    孙绍骋说,抓招商引资,工作节奏必须快起来,从上到下都“热”起来。要坚持全区“一盘棋”,各地比学赶帮一起干,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实践,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和商会等的作用。招商引资既要看行动更要看结果,重点看资金到位、项目完成情况,年底算账、奖罚分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扛起责任、做实工作,多为干部撑腰托底、壮胆鼓劲,善于从招商引资工作中发现和使用干部。


    孙绍骋说,抓招商引资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喜“新”不厌“旧”,对大小项目同样重视、新老企业同等对待,提供一样的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马上行动起来,全力推动区属国有企业扭亏增效,加快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会议通报了2022年全区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下达了2023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书。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乌兰察布5个市的市委书记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盟市、旗县(市、区)设分会场。会前,省级领导同志参观了全区及各盟市招商引资2022年工作成效、2023年主要任务展。(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晓冬)

    2023-01-30
  • 便捷市场准入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制定助力招商引资九条措施

    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29日电(张聿修)据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消息,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区位吸引力和竞争力,近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便捷市场准入助力招商引资九条措施》。


    一是优化登记管辖权限划分。实行属地登记原则,将自治区本级市场主体登记管辖权限下放至盟市级登记机关。盟市政府出资设立的市场主体可以根据就近、便捷的原则,自主选择在盟市或旗县级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登记机关不得以级别管辖为由推脱、拒绝申请人请求。


    二是全面实施“一日办结”。在市场主体设立实现“一日办结”的基础上,将“一日办结”扩大至市场主体全部业务类型。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确认并当场登记。


    三是试行异地经营豁免登记。市场主体在自治区取得营业执照后,因扩大经营规模需在全区范围内多地经营、增加经营地址的,除法律法规规定或从事法定许可经营项目必须办理分支机构外,可自主选择经营地登记机关异地经营备案,试行异地经营豁免登记。


    四是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取消企业名称行政区划后置限制,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名称组合方式,将行政区划字段置于字号之后、组织形式之前。放宽无行业特点企业名称登记条件,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且经济活动性质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与同一登记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中字号不相同(有投资关系的除外)的企业名称中可以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所从事行业。


    五是实行住所(经营场所)确认登记。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中能够通过不动产登记证、房产登记证等获取住所地址信息或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查询获取住所地址相关信息的,实行住所(经营场所)确认登记,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设置现场核查环节。


    六是推广住所(经营场所)告知承诺制。对无法通过不动产登记证、房产登记证等获取住所地址信息且不能通过信息共享查询获取住所地址相关信息的,可由市场主体自主选择对该场所的真实性、合法性作出书面承诺。登记机关应当告知相关法律责任及应遵守的规定和义务,予以现场确认,并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设置现场核查环节。对后续监管过程中发现违反承诺内容的市场主体,经核实后由登记机关依法做出撤销登记及相应处罚,该市场主体两年内不得再次提出告知承诺申请。


    七是全流程服务招商引资企业开办。在各级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窗口设立招商引资业务咨询电话,做好一次性告知、预约办理、上门指导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24小时不打烊服务”,解决窗口办理群众多、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行材料齐全马上办、材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提速办的工作机制,畅通登记渠道,全流程服务企业开办。


    八是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登记注册人员跟踪帮办服务,坚持事前介入、跟踪落地、结果导向的原则,从市场主体提出登记申请直至领取营业执照,提供全流程登记注册跟踪服务。在跟踪服务过程中,要主动联系企业、听取企业诉求、了解投资意向、拟定跟踪帮办方案,落实企业开办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名称、住所、提交材料等业务指导,协助解决登记注册方面疑难问题,助力重点项目平稳快速落地。


    九是推行“证照联办”便利化服务。延伸企业开办链条服务,对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推行“证照联办”。申请人可同时提出登记注册和行政许可申请,符合条件的同步发放营业执照和相关行政许可证件,不能同步发放的,主动跟踪后续许可审批流程,确保及时发放许可证件。“证照联办”可采取全程网办、在线指导、免费寄递等方式,实现证照办理“零见面”。

    2023-01-29
  • 内蒙古春节黄金周人气汇聚百业兴旺

    2023年春节黄金周,内蒙古大地活力四射,实体商业人气回暖、文旅活动红火热闹、百姓出行便捷顺畅。


    文旅活动强劲复苏


    1月27日,正月初六,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热闹非凡,市民盼望的“塞上老街非遗庙会”红火启幕。这次庙会将持续到正月十五,期间非遗表演、文创产品展示、敕勒川味道、老照片展示等活动轮番开展,带给游人浓浓年味。据了解,兔年春节,全区不少景区再现游人如织景象,各盟市文旅活动供给充沛、冰雪旅游持续火爆,文旅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复苏。春节黄金周,呼和浩特市累计接待游客149.25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7.07亿元,位居全区之首。


    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截至1月27日,2023年内蒙古电影春节档票房合计8175.5万元,放映场次43119场,观影人数184万余人。


    春节期间,逛商场、吃大餐、看电影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节日活动的“标配”,而电影院早已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重要娱乐场所之一。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涵盖悬疑、喜剧、科幻、动画等多种题材,内容充实、风格多元,各类国产影片纷纷发力,高质量的影片作品不断吸引市民走进电影院观影。影片《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位居票房前三名。


    新业态提振消费


    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全区重点监测的357家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0.8%。据了解,“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新春佳节,备货返乡等因素推动内蒙古春节期间商品消费加快增长。年货礼盒、休闲食品、服装服饰、家电数码等传统产品销售火热,金银首饰、美妆产品、鲜花手礼等商品消费尤为旺盛,返乡探亲、自驾出游推动石油及制品稳定增长。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通辽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4%、14.3%、12.4%、12%、6%、5%。


    美食是传统佳节的重要主题,春节期间内蒙古餐饮业“烟火气”加速回归,餐饮企业通过满减让利、套餐折扣、储值送礼、积分换购、跨店联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传播,依托“美团”“大众点评”等APP同步开启线上线下融合促销活动,水饺、茶点、新年特色菜品等礼盒使餐饮消费更显年味。外卖消费高涨,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内蒙古外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43%。


    为营造热烈消费氛围,春节期间自治区商务厅组织开展“网上年货节”“约惠草原消费季”“年底盛宴——山货上头条·风味内蒙古”等电商主题促消费活动,指导传统电商平台类企业继续保持优势流量,按照年货节统一动员,京东、天猫、美团等开辟内蒙古年货节专区,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内蒙古特色牛羊肉、奶制品等优质商品,推出各类礼盒团购、特惠年货等让利活动,展示内蒙古文化,向全国消费者“种草”多元内蒙古,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网络零售额近40亿元。


    线上热闹,线下同样红火。呼和浩特市着力打造消费新场景,地铁网红街、塞上老街、王府井奥莱如意小镇等场所促销力度大、消费场景丰富,游街、社火等活动吸引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大力开展家电、汽车系列补贴活动,有力带动大宗消费升级换代;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等地着力将年货集市与冰雪、非遗等因素相结合,举办了蒙商年货节、冬季冰雪节、非遗年货展等多种活动,为群众搭建集购物、娱乐、体验为一体的消费平台。


    春节前后,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围绕零售、餐饮等重点消费领域,全区各盟市共计发放7000余万元惠民消费券活跃消费市场,预计带动消费近9亿元。


    “节日消费火热的景象再次回归,表明消费信心在回升。可以说春节消费的红火,为提振全年经济开了个好头。”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永萍说。


    流动彰显活力


    假日出行,安全顺畅是前提。据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消息,今年春节假期,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共发送旅客33.2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26.8%。为满足春节假期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加强大数据分析,施行“一日一图”,根据客流变化动态调整运能。春节假期期间开行呼和浩特东至赤峰南间临时旅客列车2趟。针对城际间短途客流回升的情况,每日开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城际间动车组列车24趟。公路方面,春节假期全区共发送旅客66.9万人次,全区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214.83万辆次。全区交通运输部门和从业人员坚守在服务保障一线,全行业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动态研判客流、货流发展趋势,加强运输组织和服务保障,全力做好运输组织、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等工作,确保全区交通运输行业运行平稳有序。内蒙古机场集团各成员机场共保障航班2619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超21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221.1吨。为满足节日期间旅客出行需求,内蒙古机场集团各成员机场科学安排航班计划,及时增开航线航班,优化航班时刻和执飞机型,最大限度保证旅客、货物流量激增时航空通道顺畅。春节期间,旅客出行以探亲和旅游为主,热门航点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赤峰、海拉尔、乌兰浩特等区内城市以及海南、云南、重庆等省市。


    兔年呈祥,四海欢腾。2023年春节黄金周,全区各行各业尽显活力,北疆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时代图景。(记者冯雪玉于欣莉高慧康丽娜)

    2023-01-29
  • 质效并举 转型步伐更加稳健——内蒙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上篇)

    2022年,内蒙古以营商环境之“优”,助项目建设之“进”,促市场主体之“活”,谋经济发展之“稳”,开创发展新局面。2023年初,全区项目建设捷报频传——


    2022年,内蒙古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4.6%,装备制造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倍以上,新能源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倍以上,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增至40%。


    何以如此?“全区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五大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见行见效。”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张永军说。


    唯有奋斗,方可善作善成。2022年以来,内蒙古以环境之优促市场之活,质效并举阔步转型发展新征程!


    (一)


    新征程上,内蒙古“忙碌指数”一再刷新。


    以超净燃煤发电技术为支撑、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火电项目第三台百万千瓦机组在鄂托克前旗投产……内蒙古“煤从空中走”再添绿色新动能。


    全国规模最大的BDO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投产……BDO及下游可降解塑料深加工全产业链在内蒙古盛装亮相。


    乌钢高炉现代化、煤气利用循环化改造等一体化低碳转型项目投产……乌钢彻底甩掉“傻大黑粗”旧帽子。


    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新能源综合体项目在蒙西库布其沙漠腹地开工……内蒙古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驶入快车道。


    行进在快车道上的内蒙古,2022年实施招商引资重大项目3343个,全年重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6%。


    以质效并举的重大项目推动转型,内蒙古落子无悔。2022年以来,在优化环境、推动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自治区层面的政策措施掷地有声。


    下放自治区级权力事项679项,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181条——内蒙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出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30条、奶业振兴9条、公路投资6条、高标准农田建设11条政策措施,出台推动工业、服务业、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政策包——给全区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


    出台稳经济大盘40条配套政策及21条接续政策措施——稳中求进始终是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总基调!


    新增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缓缴税费金额600多亿元——内蒙古以“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劲活力!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两优”专项行动——“优职能、强效能”成为内蒙古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头戏!


    ……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内蒙古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宏观经济“组合拳”,凝聚起全区上下迎难而上、爬坡过坎的磅礴力量!


    (二)


    磅礴力量,来自包头市优环境、促招商的努力——


    2022年初,包头市在全区率先推出100条新政,针对营商环境“病灶”,开出“街头接访接诉即办”“包你满意”等组合式“药方”,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批投资项目纷纷落地。


    双良包头20GW光伏组件一期项目140天建成投产,英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包头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仅工业领域完成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910.9亿元。


    “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投资创业的重要原因。韦尔智能制造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电负极超薄铜箔等项目,填补了自治区产业空白……”提起当地转型项目,包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


    磅礴力量,来自呼和浩特市优环境、补链条的努力——


    一年来,呼和浩特市将奶业振兴融入乡村振兴一体化推进,在优化引资环境中招大商、补链条,在打造“千亿级乳产业集群”中铿锵前行。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奶、奶粉、智造体验中心等项目和蒙牛鲜奶、奶酪、低温奶加工厂及包装项目投产……呼和浩特乳业全链条基本成形。


    磅礴力量,来自乌海市优环境、促升级的努力——


    一年来,乌海市围绕重点产业链推行“链长制”,持续深化全域招商、产业链招商,一批国内头部企业落户乌海。


    “招大引强”中,乌海市引进协鑫集团颗粒硅等百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8个,引进央企及世界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0个;“招新引优”中,乌海市引进可降解塑料、氢能源及“专精特新”领域投资项目39个……一批质效并举的项目加快推动资源型城市迭代升级。


    “协鑫颗粒硅项目将创下全球多晶硅低碳化生产新纪录。每生产1千克颗粒硅,碳足迹仅为3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较其他已有颗粒硅项目碳排放降低70%以上。”协鑫乌海市颗粒硅项目负责人说。


    磅礴力量,来自乌兰察布市优环境、重特色的努力——


    一年来,乌兰察布市协调促成1731项政务服务事项与多个盟市“跨市通办”,市本级“一趟不跑”或“最多一趟”事项达90%以上……营商环境改善,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和开放发展异彩纷呈。


    2022年,乌兰察布市绿色能源算力中心及空间信息云计算中心项目开工,建成高标准农田50.5万亩,马铃薯和燕麦种植面积稳居全国地市前列,集宁大河湾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集二线扩能改造工程通车。


    ……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2年,全区强基固本的重大项目投资突破600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6.84万户。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内蒙古汇聚起推动经济转型的澎湃动能。


    (三)


    澎湃动能,蕴于内蒙古稳中求进的发展成效中。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居全国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居全国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2%,居全国第二;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2%。


    越千险而踔厉奋发,历万难而自强不息。考验更为频繁的2022年,稳中求进的内蒙古坚持保大局、为大局,勇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向北开放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年来,全区完成煤炭保供任务9.45亿吨,外送电量2640亿度,均居全国第一……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内蒙古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中尽显担当。


    一年来,全区完成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大豆、油料扩种任务,粮食、牛奶、肉类产量均创历史新高……种好“塞外粮”、丰盛“中国碗”,内蒙古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中声名远扬。


    2022年,全区进出口总值提前一个月超过上年水平,全年进出口总值实现历史性突破(1523.6亿元人民币)……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内蒙古跑出“上扬线”。


    成绩殊为不易,奋斗未有穷期。2023年怎么办?新的赶考之路上,内蒙古安商、稳商、优商和推动转型发展的决心更大: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质效并举阔步转型发展新征程,内蒙古营商环境“优”无止境,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记者杨帆康丽娜)

    2023-01-29
  • 幸福清单,让困难群众明明白白享受各项补贴

    “赵阿姨,过年好!您对照我刚发的‘幸福清单’,看看这几个月的低保救助金、电价补贴、物价补贴、采暖补贴、一次性生活补贴钱都发放到位没?”


    1月25日,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风路街道芳汀花园小区的赵阿姨接到社区民政专干的电话。


    赵阿姨打开微信,只见“幸福清单”上面详细罗列了她2022年享受的低保救助、电价补贴、采暖补贴和一次性生活补贴等各项补贴,在逐项核对过后,赵阿姨高兴地回复:“一分不少,谢谢你们!”


    春节期间,为保障困难群众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内蒙古大力开展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八项行动,为社会救助对象发送电子或纸质“幸福清单”,让困难群众明明白白地享受各项补贴,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同时,集中开展城乡低保、特困对象,以及困难老年人、残疾人、重病重残单人户和低保边缘人口等困难群众摸底排查,建立需求台账,落实帮扶措施。2023年春节前,内蒙古154.3万低保对象、9.6万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让160余万名困难群众开心过大年。


    春节前,各盟市因地制宜,关怀关爱困难群众。鄂尔多斯市民政局以嘎查村社区、单元楼栋、网格小组为基础,工作人员通过上门入户、电话联系、微信群聊等方式,摸排联系低保、特困人员和低收入人口、空巢独居老年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确定“一对一”帮扶联系人,确保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得到及时处置,持续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需求。乌兰察布市简化办理流程,按照“特事特办、先行纳入”原则,对新申请低保、特困人员视情况适度简化救助程序,建立“绿色通道”,积极推行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低保申请、认定、审核确认无纸化,加快办理速度。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将2023年1、2月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还及时为1万多户城市低保家庭发放冬季取暖补贴近500万元,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对两节期间申请低保、特困救助的困难群众,优化办理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通辽市扎实做好低保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生活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同时执行好“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单人户纳入”“刚性支出合理扣减”等具体举措。兴安盟要求盟、旗、镇三级面向社会公布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电话,落实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值守制度,同时健全完善主动发现机制,主动发现元旦春节期间临时遇困群众,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有效救助。锡林郭勒盟坚持储备足额、使用规范、救急救难、发放及时的原则,在全盟每个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储备2万元备用金,用于对遭遇突发事件的个人或家庭实施急难救助。


    自治区民政厅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副主任马俊峰介绍,春节后,内蒙古继续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截至目前累计实施救助3959人次,发放食品、饮水、防疫御寒等物资1249份,发放救助爱心卡、求助宣传卡2万多份。(记者赵曦)

    2023-01-28

  • 首 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