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五大任务 落实落细林草责任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对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作出了科学系统部署,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就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郝影。

    郝影表示,自治区林草局将坚决扛起新征程新的光荣使命,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谋长远、又抓当前,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落细落实每一项部署,努力在林草高质量发展中走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自治区林草局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打总体战意识,紧紧围绕“一线一区两带”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力争在生态保护建设上迈上新台阶。在科学绿化上,把科学绿化贯穿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全过程,以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聚焦重点区域分类施治,在林草生态建设上突出东部草原与沙地综合治理区、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区、西部荒漠综合治理区和黄河重点生态区,实现由规模化向精细化、数量型向质量型、绿起来向美起来富起来转变。在灾害防控上,从内蒙古林草资源大区、灾害防控形势严峻的实际出发,把“宁可抓重、绝不抓漏”作为灾害防治准则,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期,坚持早发现、快处置,突出抓好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和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守住林草领域风险防线。在严格保护上,坚持监管打击并重,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加快推进森林草原生态数字化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天空看、地面查”林草资源监管体系,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占用草原林地行为。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尽快落地,抓好贺兰山国家公园、大青山国家公园创建,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救助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最终目的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大局观,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助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做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统一。”郝影说,一方面,在坚决保护好生态系统核心区域的同时,腾出更多空间支持重大项目落地,精准高效做好自治区重大项目审核审批工作。另一方面,立足内蒙古林草资源优势、自然气候条件、产业发展基础,按照区域集聚、点状支撑布局,在重点区域做大做强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材4个优势产业,全力以赴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向森林要食物”上实现破题。

    郝影表示,今后还要聚焦短板弱项,打牢基础、练好内功,切实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要统筹推进林草科技工作,聚焦林草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建立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和首席专家制度,统筹开展重点、难点和关键技术科技攻关,让科研项目更有实效,更“接地气”。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产业良种水平提升等三大工程,完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内蒙古分库主体建设,努力推动林草建设高质量发展,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记者霍晓庆)

    2022-11-23
  • 内蒙古全区已缴回沉淀资金62.4亿元

    自治区财政厅最新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按照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工作要求,内蒙古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深入展开并取得积极成效。截至11月17日,全区已缴回沉淀资金62.4亿元,应缴回沉淀资金为64.4亿元,剔除未结案涉及款项,资金缴回率达99%。


    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高度重视下,自治区财政厅同自治区审计厅、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和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分工协作、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坚持全面性、确保全覆盖。沉淀资金大起底范围纵向延伸到盟市、旗县等各级,横向延伸到各级预算部门单位及财政代编非预算单位,起底资金不仅包括财政资金,也包括自有资金、往来款项和其他应缴资金;注重精准性、确保高效率。沉淀资金大起底由人民银行协同商业银行提供各部门单位账户情况,预算单位对号入座进行自查,审计部门牵头对自查情况进行全覆盖核查,预算单位同步缴回沉淀资金,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留用资金进行分析研判并下达处置意见,形成工作闭环;突出靶向性、重在解难题。沉淀资金大起底始终坚持“零钱变整钱、整钱办实事”的原则,将清理盘活的资金统筹用于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以回应社会关切,改善营商环境。

    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经过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一批长期沉淀资金得以盘活利用,一些久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紧抓资金缴回,在“快”字上下功夫。明确时限,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各级各部门联动发力,成效明显。截至11月17日,全区11个盟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资金缴回率达100%。

    紧盯账户清理,在“细”字上做文章。各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两条线开展单位资金和银行账户清查,疫情期间各地通过线上办公高效推进数据核实和资金缴回、账户撤销等工作。截至11月17日,全区应撤销银行账户2551个,已撤销银行账户2349个,账户撤销率为92%,通辽市、锡盟等11个盟市已完成账户撤销。

    紧扣统筹使用,在“实”字上见成效。明确缴回的沉淀资金统筹使用方向和报批程序,推动资金统筹使用尽快落地见效。截至11月17日,可统筹沉淀资金中,已安排使用31.6亿元,统筹使用率达86%。其中,5.8亿元用于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4亿元用于解决各地以前年度高标准农田历史遗留问题,22.2亿元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2.2亿元用于自治区党委、政府指定办理的事项。

    其中,兴安盟、鄂尔多斯市等8个盟市和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已提前完成任务,实现资金缴回率、账户撤销率、统筹使用率“三个100%”。

    建立长效机制,在“严”字上抓管理。既管当下,又放眼长远,针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托资金一体化管理系统掌握预算单位账户资金沉淀规模,从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等方面,持续构建堵塞漏洞、解决问题、落实责任的长效管理机制。(记者杨帆)

    2022-11-23
  • 在落实“五大任务”中展现乌兰察布新担当新作为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如何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乌兰察布市委书记隋维钧。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乌兰察布要紧密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隋维钧说,“要注重学习宣传的力度。第一时间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掀起学习热潮,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干部教育培训第一课程、党内政治生活第一规定动作、基层宣讲第一内容,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要注重学习宣传的广度。统筹新闻宣传、理论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等力量和资源,推动全市各新闻单位开辟专栏,开设专题,深入开展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七进’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确保学习宣传有声有色、出新出彩。要注重学习宣传深度。读原文、学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感悟党的创新思想的深刻内涵,结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深入研机析理,深刻领会这一思想时代意义、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入心入脑抓好贯彻落实。”

    就如何准确把握时代要求,增强发展意识,推动贯彻落实见行见效?隋维钧表示,联系工作实际,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最有效的学习、最有力的贯彻、最直接的落实。乌兰察布市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聚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全面落实“五大任务”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上持续下功夫,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发展生态产业,进一步深化岱海、察汗淖尔“一湖一淖尔”综合治理,持续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上持续下功夫,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吸引更多边民还巢置业安居。深入推进市域社会综合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化解,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力构筑拱卫首都、首府安全的“护城河”。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上持续下功夫,坚持规模化布局、专业化开发、股份化运作、产业化推进,着力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加快推动600万千瓦平价上网风电基地、310万千瓦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建设,年底前建成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明年在续建300万千瓦的基础上,重点在绿电消纳上下功夫,推动绿能替代,力争重点园区绿能替代达到100万千瓦。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上持续下功夫,依托乌兰察布市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和优良的气候生态,进一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持续在扩大数量、提升质量、增加产量上见实效,深入实施奶业振兴、薯业提效增值、净菜进京、肉牛扩群倍增、肉羊改良提质、燕麦产业提升“六大行动”,全面打响“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全力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上持续下功夫,持续推进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口岸腹地一体化建设,加快七苏木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度,推动集二铁路扩能、七苏木园区标准化厂房、庙梁中心站货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向北开放落地加工区、现代制造业集聚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隋维钧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突出抓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农牧民收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脱贫人口收入增速“两个高于”标准,持续开展“百日提升行动”,精准落实各类奖补资金、劳务收入、经营收益,筑牢防返贫底线。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政策帮扶、信贷支持力度,吸引各类主体创业兴业,不断增加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要突出抓好财政保障能力提升。持续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加快处置盘活沉淀资金、闲置资产,不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遏制政府盲目投资;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税收质量;依托优势资源推动转化增值,推动国有企业入股参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大财政盘子。要突出抓好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借助京蒙协作,加强与北京教育、医疗资源的对接,在人才培育、合作办学办医、远程教学诊疗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着力提升教育、医疗服务水平。加快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以农村互助幸福院、养老院为载体,积极推动农村养老试点改革;探索“居家+驿站”的社区养老新模式,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城镇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隋维钧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常态长效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和主题教育,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推进“最强党支部”创建,确保年内40%党支部达到“最强”标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十二条措施》,持续开展“亮晒比”创先争优行动,充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把基层的负担减下来,把干部的干劲鼓上去,先行一步、深入一层、快干一拍,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记者皇甫美鲜)

    2022-11-22
  • 央媒集中报道内蒙古乌兰牧骑

    11月20日至21日,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及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纷纷聚焦内蒙古乌兰牧骑,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讲述内蒙古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农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用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讴歌伟大时代,把党的好声音传遍草原深处。

    《人民日报》4版刊发文章《乌兰牧骑深入基层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广大农牧民》,讲述连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乌兰牧骑赴林区牧场、到草原深处、进边疆哨所、入乡村嘎查,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并演出了一批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广大农牧民,将党的温暖送到各族群众心坎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专栏播出《乌兰牧骑:把二十大精神传递到百姓身边》,报道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全区各地乌兰牧骑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红色文艺轻骑兵用“宣讲+文艺”的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百姓心中。

    《光明日报》5版“红船初心”特刊整版聚焦内蒙古乌兰牧骑,刊发《乌兰牧骑:草原上流动的风景》《新时代新征程乌兰牧骑的使命担当》《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践行者》三篇文章,报道5年来全区乌兰牧骑队员牢记初心使命、根植生活沃土,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不断创新服务形式,送欢乐、送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放歌。人民网推出《“玛奈乌兰牧骑”新时代再出发》,报道乌兰牧骑秉承红色基因,让党的好声音唱响吉祥草原。新华网推出《乌兰牧骑:红色嫩芽一路芬芳》《乌兰牧骑的“时光明信片”》,新华网官方微信推出《我们的乌兰牧骑》,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讲述从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至今,内蒙古已成立75支乌兰牧骑,共3500多名队员,他们植根草原,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将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传达给群众的生动实践。

    新时代再出发,广大乌兰牧骑队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永远扎根生活沃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用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用心用情讴歌伟大时代,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记者白静)

    2022-11-22
  • 内蒙古推出就医购药报销新举措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推出疫情期间便民服务新举措,切实解决参保群众医药费用报销难题。

    据了解,参保群众就医购药时发生的医药费用,暂无法即时结算的,可先行自费结算,后期补报销。无法及时申报门诊特殊慢性病和门诊特殊用药待遇的,在本地或异地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时,可先行自费结算,6个月内补申报。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和门诊特殊用药待遇的,因特殊原因不能在原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的,可先行自费结算,后期补报销。没有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且已经自费结算的,可后期补备案再报销。(记者梅刚)

    2022-11-21
  • 内蒙古将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演出服务活动

    11月21日,内蒙古将开启2022-2023年“百团千场”下基层演出服务活动。


    “百团千场”下基层演出服务活动是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精神而开展的。活动为期3个月,将组织全区100家国有文艺院团深入基层,完成1000场以上演出服务。

    “百团千场”活动主要内容包括:11月21日,各盟市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组织新颖别致、短小精干的文艺作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启动仪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精神主题创作、宣传、辅导、服务、演出等系列活动;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活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在下基层演出服务系列活动中,将进农村牧区,进社区,进厂矿工地,进校园,进边防部队,进敬老院、福利院进行演出服务。(记者冯雪玉)

    2022-11-21
  • 福建:深远海养殖平台助力渔业现代化振兴

    渔船驶过福建省连江县定海湾内深远海养殖平台和网箱、渔排养殖区(11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福建沿海积极探索用机械化、智能化的大型钢结构深远海养殖平台替代传统渔排网箱养殖模式,将海洋养殖区域从近海向深远海拓展,推动海洋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在福建海产大县连江县,自2019年以来已先后投放“振渔1号”、“定海湾”系列、“泰渔”系列等10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有效缓解了近海养殖资源紧张和海洋捕捞业发展受限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渔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0001-11-30
  • 内蒙古确保“吃粮买得到”“种粮卖得出”

    近一段时间以来,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持疫情防控和秋粮收购两手抓,确保“吃粮买得到”“种粮卖得出”,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不打烊”。


    据了解,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度全区114个粮油监测点加强粮油市场监测,重点调度呼和浩特市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网点,随时准备启动粮食应急预案和应急保供,确保粮油供应不脱销、不断档。统筹疫情防控和秋粮收购工作,实时监测全区秋收进度和秋粮收购市场,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储粮、有车运粮”。积极协调通辽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组织专场交易会,切实保障粮食加工企业生产和粮食市场供应需求。截至11月10日,全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190万吨,其中,玉米185万吨,大豆5万吨,没有因为疫情影响而出现卖粮难问题。


    此外,自10月2日以来,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持续调运应急储备、疫情防控物资,向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厅、司法厅、应急管理厅、人防办、邮政管理局、驻呼高校、保供物流企业调运棉大衣、棉帐篷、棉被、折叠床、电暖气等应急储备物资20个品种9万余件,动用车辆280余台次,调拨抗原检测试剂和防护用品70余万件,有力支持了方舱医院建设和重点地区(单位)、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记者阿妮尔)

    2022-11-18
  • 兴安盟首条500千伏“能源动脉”贯通

    近日,兴安蒙能科右中发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全线贯通,工程于3月24日开工建设,历时7个半月便完成全线434基杆塔、80.5千米双回导线全部施工任务,现正在开展随工验收,工程计划11月20日投运,为蒙能科右中发电厂顺利投产创造了必要条件。


    “科右中发电厂是迄今为止兴安盟地区最大规模火电项目,列入国家重点保障性支撑电源名单,是蒙东地区重要的电力送出电厂,同时承担扎鲁特至青州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调峰任务。而500千伏送出线路是支撑科右中发电厂电力外送的‘能源动脉’,它的如期投运,对于兴安盟能源发展来说意义非凡。”兴安盟发改委主任谷立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1月8日,记者在科右中发电厂2×660兆瓦机组500千伏送出线路出口12号塔施工现场看到,一座座银白色的铁塔巍峨矗立,工人们全副武装在几十米高的铁塔上加装设备,为全线运行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


    “这条500千伏送出线路为我们发电厂提供了可靠的外送通道,不仅有效解决了兴安盟电力外送的瓶颈问题,更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消纳兴安盟的绿色清洁能源,对于提升全区电力保供能力、为鲁固直流提供稳定调峰电源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这项工程的直接受益方——蒙能科右中发电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张跃兴奋地对记者说道。


    “盟委、行署、国网兴安供电公司以及旗委、政府分别成立了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科右中旗还成立了工程建设工作专班,持续抓好前期手续办理、征地协调服务、电厂项目主体工程、铁路专用线、会场建设以及线路建设等项目全周期、全过程的服务,并采取每日调度机制,随时解决项目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工程顺利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右中旗旗长王海英对记者说。(记者高敏娜通讯员韩学文韩雨格)

    2022-11-18
  • 全区乌兰牧骑开展“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主题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作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近日研究制定了《全区乌兰牧骑集中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方案》,即日起组织全区乌兰牧骑和院团,在全区范围集中开展“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主题活动。


    据悉,主题活动包括“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主题作品创作、作品排演及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主题汇报演出活动、“同心向党·携手未来”主题巡演活动六项内容。活动期间,各乌兰牧骑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排一批短小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自治区将组织14组优秀文艺工作者作为艺术指导员,带着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小戏小品、情景短剧、曲艺等作品,深入到各乌兰牧骑、院团指导新作品排演。


    在“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中,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将组成近300支乌兰牧骑服务小分队深入农牧区、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薄弱地区,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辅导和电影放映等活动,活动计划从本月中旬持续到今年12月底。(记者冯雪玉)

    2022-11-17
  • 让科教兴区动能更强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内蒙古贡献⑧

    【学报告】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了一体化部署,为新时代教育和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高质量教育体系是科技力量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要素可持续供给的保障,是源源不断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基础。同时,高水平的科技发展体系、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又能极大激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蒙古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基固本、明德启智、同心共筑、以文化人,各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自治区高等教育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有力地支撑了科技强区战略。


    非凡十年,内蒙古科技事业发展也站在了新起点上。尤其是2019年12月9日以来,以“科技兴蒙”为统领的创新发展总基调确立,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按下“启动键”。“科技兴蒙”行动蹄疾步稳、纵深发展、全面开花,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强劲引擎。紧扣“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坚决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如火如荼。


    面向未来,我们将如何实现科教兴区自立自强?今天,我们邀请到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校基层科研人员和相关专家,听他们说说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大家谈】


    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一推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如何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雅丽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锚定了新坐标,擘画了新蓝图。


    黄雅丽说:“全区教育系统要把教育、人才工作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实施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一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加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区域发展的学科专业,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了科技事业新使命,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新方向。”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冯家举介绍,下一步要切实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的生动实践。


    坚持需求导向优化创新布局,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加快创建和建设“三区两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领导体制和统筹协调机制,推动研发投入攻坚,促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坚持开放合作推进高水平创新,以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推进协同创新为导向,引导更多先进科技成果在内蒙古应用转化;坚持优化创新环境激发活力,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建设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科技人才队伍。


    深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将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科教强市建设?


    “近年来,首府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提质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全力打造高品质‘宜学’城市。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819所,9个旗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科技方面,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打造了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平台,全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呼和浩特市副市长提名人选焦鸿介绍说。


    下一步,首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为引领,深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中高考综合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水平,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宜学”城市建设;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立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着力推进国家乳业创新中心、草种业创新中心、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助力首府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高质量发展。


    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反哺课堂教学


    包头市被誉为“中国稀土之都”,扎根本土搞科研创新,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80后”博士生导师曹丽英作为第一参与人,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科研项目便是稀土合金压力成型装备开发与应用。


    曹丽英说,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者,首先,我要不断跟踪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先进科技成果,捕捉行业发展动态和需求,用科学理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将自身的科技创新成果反哺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其次,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注重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人才。此外,还要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机械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知识的求知欲和兴趣,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机械行业科技人才。”曹丽英说。


    【专家说】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赵荣辉:


    科教兴区筑牢强盛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擘画了未来教育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我们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新征程上,内蒙古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根本遵循,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自治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开放科技创新生态。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发展布局,加大力度引才育才聚才,搭建人才发展支撑平台,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建设教育强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协同育人体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记者刘志贤白莲皇甫秀玲)

    2022-11-17
  • 忽闻集结令 我们再出发|内蒙古“12315”火速支援“12345”

    本报讯(记者李娜)自9月底以来,呼和浩特市突发新冠疫情并快速蔓延,期间出现了包括舆情、保供、核酸、热线等各类问题。11月1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果断决策,举全区之人力物力财力支援首府抗疫攻坚战。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要求,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下沉呼和浩特市,合署办公,理顺和强化指挥体系,省级领导牵头带着各工作组深入一线指挥调度,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争取尽快扭转首府防控疫情的局面。





    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到了攻坚克难的决胜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跟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战略,局党组高度重视,积极展开配合行动。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于11月12日当晚接到局领导要求火速增援政务服务12345热线工作的任务,中心领导连夜安排,紧急调动力量,于次日早上第一时间将第一批12315平台工作人员接送至内蒙古自治区12345政务服务工作岗位,并立即各就各位。12315平台接线人员快速调整状态,迅速进入角色,认真尽责的工作态度,专业过硬的人员素质,获得了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领导的高度认可,有效助力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畅通运行。





    紧接着,第二批12315平台支援人员于15日上午进驻12345,“喂,您好!这里是12345政务服务平台,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喂,您好!请问您前次投诉的问题,我们转办的部门解决了没有?您对处理结果是否满意?”“喂,您好!12345党员服务岗,您不要着急,慢慢说,我们一直在您身边……”亲切温和的接线回复,此起彼伏的热线铃声,印证了12315的工作人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批经得起考验的战士。





    下一步,自治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将继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取得最终胜利。

    2022-11-16

  • 首 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