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已成为内蒙古能源供给体系新亮点和新名片

    发布会现场。实习生姚颖超摄






    人民网呼和浩特7月27日电(富丽娟、实习生姚颖超)7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自治区能源局紧紧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牢牢把握国家新能源的重大战略机遇,把加快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谋划布局、推进落实,出台了《推动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氢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蒙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动方案(1.0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建设力度。


    截至6月底,全区新能源装机达到5653万千瓦,占全区电源总装机的36%,较去年同期提高了0.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区新能源发电量6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占全区发电量的21.2%,新能源已成为内蒙古能源供给体系的新亮点和新名片。


    为加快新能源多元化场景应用,推进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建设,促进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近日,自治区能源局印发了2022年版《自治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自治区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实施细则》《自治区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实施细则》等三个实施细则,这三类市场化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自发自用、高比例消纳新能源、基本不向电网送电。


    上述三个实施细则整体框架结构基本一致,包括总则、申报条件、运营管理、申报审批、建设管理、监督管理、附则等七部分内容,各条款对有关内容均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下一步,自治区能源局将结合项目实施情况适时对三个实施细则进行调整,后续还将陆续制定印发工业园区绿色供电、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等系列配套实施细则,全力推动市场化消纳成为未来区内新能源消纳利用的主要模式。同时,计划“十四五”期间全区建成市场化并网消纳新能源装机4000万千瓦以上,新增并网本地消纳新能源2/3以上将来自于市场化方式。

    2022-07-28
  • 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将于7月30日在呼和浩特市开幕

    人民网呼和浩特电7月26日电(富丽娟、实习生白虎桭)7月26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将于7月30日至8月31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发布会现场。实习生白虎桭摄


    本届草原文化节以“文耀北疆铸魂圆梦”为主题,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打造主题突出、精品丰富、群众认可、交流互鉴、文化共享的盛会,做优做精草原文化节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开幕式将于7月30日晚八点在内蒙古体育馆举行。开幕式突出本届草原文化节的主题定位,坚持简约、经典的风格,邀请了20多位内蒙古的知名歌手、乐队汇聚一堂,共同为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的演出。闭幕式将举行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仪式,增强规范性奖项的引领性与示范性。


    包括开闭幕式活动在内,本届草原文化节共设置了6大板块、25项活动。其中,特邀作品展演主要是通过开展多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进区域间文化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不断激发自治区文化艺术创作的内生活力。包括大型交响合唱史诗《领航·百年辉煌》《东方红》、中外名家经典音乐会、红色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舞剧《孔子》、杂技剧《青春ing》、魔术剧《我是谁》7项活动。


    优秀剧目展演主要是通过邀请中华戏曲名家演唱和自治区优秀剧(节)目展演,更好地传承中华戏曲艺术,推进内蒙古地方戏发展,提升自治区舞台艺术创作水平。包括舞剧《骑兵》、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晋剧《武汉鼎》、音乐剧《盛乐时代》、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乌兰牧骑优秀剧(节)目展演6项活动。


    音乐专题展演主要是通过作品征集、比赛、汇演、交流互鉴等多种形式,激活经典音乐,推出原创新作,打造内蒙古音乐品牌,形成内蒙古音乐集成优势。包括群众合唱大赛决赛作品展演、交响音画《千里江山》、全区室内音乐大赛获奖作品演唱会、马头琴专场音乐会、无伴奏合唱音乐会、“永恒的旋律”交响音乐会6项活动。


    展览展示活动以主题展览为主要内容,通过类型多样、形式新颖的文化艺术展览,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增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包括“亮丽北疆向美而行”内蒙古风光摄影展、全区书法篆刻展、“美丽中国·内蒙古形象”主题美术作品展、红山·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4项活动。


    与往届相比,本届草原文化节更加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强调增进共同性、包容差异性,更加强调“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充分展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内蒙古文艺工作新气象、新作为。

    2022-07-27
  • 国内首家智慧物流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包头揭牌

    7月24日,内蒙古智慧物流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包头揭牌,标志着国内首家此类科研机构正式落户内蒙古。





    据了解,内蒙古智慧物流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是由G7物联、国家电投·启源芯动力、北奔重汽、中国华电集团、万创集团、苏州绿控传动科技、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的科研机构。该研究院成立后,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全区实现“双碳”目标有效衔接,联动政产学研各方,精准定位物流+新能源产业链总规划师角色,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搭建大宗物流通道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风光氢储车”全链条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国家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北京绿色交易所的课题研究,形成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减碳示范项目。


    未来,该研究院将协同产学研各方资源,搭建物流+能源、碳数据平台。不断迭代综合解决方案,参与地方及国家、行业等标准和政策制定,积极探索物流领域新业态,协助构建合理的新能源产业布局,为助推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022-07-26
  • 壮美内蒙古进入火热“圈粉”季

    最美的季节里,陪你一起看草原!


    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大沙漠、大氧吧……伴着夏日来临,壮美内蒙古不断“刷屏”全国。内蒙古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出实招、求实效,全力推动旅游业复苏、升温。在这个最美的季节,内蒙古敞开热情的怀抱,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呼和浩特市


    为助推首府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呼和浩特市结合实际,积极整合文旅资源,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5月19日在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举办2022年“中国旅游日”呼和浩特分会场系列活动暨第二届呼和浩特旅游发展大会;5月28日,2022内蒙古和林格尔第十三届芍药文化旅游节在和林格尔县南山旅游景区正式开幕;6月18日晚,2022年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音乐美食季”盛大启幕;7月23日晚,“2022老牛湾黄河之夏嘉年华”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开幕,期间,老牛湾黄河大峡谷自驾车营地同期举办老牛湾河岸星空露营节。


    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市省内一日游占比高于90%,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代表的近距离、短时间、高频次的微旅游、微度假兴起,露营等休闲旅游方式快速升温。呼和浩特市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加大重点旅游项目投资力度,推动旅游企业纾困政策扎实落地,推进旅游产品结构加速调整、持续转型,提升“宜游”城市魅力,助推首府文旅产业发展。


    呼伦贝尔市


    “草原真的太美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草,还有那成片的油菜花海的黄,五彩呼伦贝尔真是名不虚传啊!”第一次来呼伦贝尔旅游的南京游客刘女士不禁连连赞叹。这几天,来自杭州、北京、南京等地的大批游客走进大兴安岭林海、穿越呼伦贝尔草原,在河边戏水避暑、在草原徜徉休闲,沉浸在清凉的夏天里。“今年呼伦贝尔雨水丰沛,气候宜人,全国各地的摄影协会及团体纷纷来草原采风。目前,接待来自北京、成都、西安、沈阳和大庆等地的专业摄影师400余人。”在机场送别摄影团队的呼伦贝尔摄影家协会主席常胜杰说。


    草原音乐文化节是地处陈巴尔虎旗草原深处的白音盟古乐旅游景区的特色项目,自7月初开幕后,景区每天接待游客近千人。“景区里环湖蒙古包住宿已经预订到了8月份,各色游玩项目20余种,500张床位住宿天天爆满。”总经理蒲杰对旅游收入充满信心。2022年,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策划了游憩自然、游牧心灵、游历人生的文旅发展主题,打造“穿越水云间”大美呼伦贝尔轻奢体验之旅等14条夏季精品线路吸引游客。目前,呼伦贝尔机场共开通43条航线,通航38座城市,日均吞吐量8000人左右。


    兴安盟


    进入7月以来,兴安盟各地景区游客量与日俱增。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乌兰浩特市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科右中旗翰嘎利湖、扎赉特旗好力保稻谷景区、突泉县明星湖旅游度假区、科右前旗乌兰毛都大草原等景区,到处是前来避暑度假的游客;道路上,全国各地牌照的私家车随处可见。


    今年,兴安盟从改善硬件条件、丰富产品业态、出台刺激政策、转变营销策略、营造市场氛围等方面入手,千方百计推动加快旅游业的回暖复苏。近郊游、研学游、乡村游、民宿体验游等多业态旅游方式,丰富了旅游市场,观景、采摘、登山、戏水等顺应时令的特色旅游项目深受游客喜爱。各地举办的文旅、节庆活动也进一步加速了兴安盟旅游市场的升温。仅6月份就接待国内游客109.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4亿元。


    通辽市


    致力于推进“双子星座”协同发展的通辽市,5月份组织人员赴赤峰市考察学习文旅产业发展建设情况,并建立通辽、赤峰两地常态化文旅交流合作机制,依托两地文旅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在产业升级方面互促共进、在公共服务方面互通互享。今年通辽市依托全市文旅资源优势,串点成线,连线连片,资源整合,打造历史文化教育游、民俗节庆体验游、红色文化研学游、沙漠风情探险游、山地草原观光游、乡村旅游休闲游6大主题品牌线路,积极发展近郊游、生态休闲游、乡村民俗游等,举办各种形式的文旅节庆活动15项,激发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信心。


    此前,通辽市制定出台了《通辽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7个方面46项具体任务,逐项细化到具体责任单位。在产业准入、资金支持、环境治理等政策中专门体现了对全域旅游的支持措施,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旅游基础设施类项目申请使用,并启动5个专项规划。规划实施了“一主一副·一轴三区”文旅发展格局,打响“探源千年西辽河,穿越万里科尔沁”的文旅品牌,全力打造覆盖周边精准客源地的旅游网。


    赤峰市


    “大巴带着游客回来啦!”7月20日11时,在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石林景区,从3辆大巴上陆续走下的近百名游客中,不少是学生和适龄儿童。今年赤峰市文旅行业积极行动,针对暑期特点,开展“青青草原迎宾客避暑纳凉景宜人”为主题的80余场主题活动,推出纳凉避暑、戏水冲浪、乐园狂欢、研学修身、文化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政策。


    盛夏,随着草原进入旅游旺季,以及疫情形势的好转,同时叠加一系列刺激旅游政策的实施,赤峰市旅游市场持续回暖。7月1日以来,游客数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75%,比2020年同期增加20%。截至目前,赤峰已开发旅游景区近百家,国家A级景区48家。3年累计实施旅游产业项目124个,总投资462.1亿元,完成1000多公里旅游公路建设,年旅游接待人数千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超百亿。全市直接从事旅游业近10万人,间接就业超2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吸纳社会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


    锡林郭勒盟


    连日来,随着2022正蓝旗金莲川赏花节在元上都遗址景区盛装开幕,锡林郭勒草原迎来大批区内外游客,进入入夏以来的又一个旅游高峰期。“锡林郭勒草原不仅风景唯美、美食可口,这里的人们也热情好客,这真是一次难忘的草原之旅。”首次来草原体验金莲川赏花节的河北省秦皇岛游客杨雅君说。


    今年,锡林郭勒盟以“中国旅游日”活动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主题,陆续推出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锡林郭勒环湖访古探秘之旅、草原生态之旅、抗战红色之旅、金莲川赏花之旅等众多精品旅游路线,为广大游客畅游锡林郭勒草原提供了全新的旅游服务。近期,通过“锡林郭勒千里码”微信小程序,向广大消费者发放了1000万元消费券,惠及在锡林郭勒游玩的广大游客,为“高温”的旅游业再添“一把火”。


    乌兰察布市


    7月2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和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感悟中华文化·畅游祖国北疆”之万里茶道主题系列活动启动后,乌兰察布市以“周末休闲游,避暑好去处”为主题,草原避暑康养旅游季、“乌兰美”文化美食季、全市文艺展演、机车嘉年华、集宁区消夏文化旅游季、隆盛庄文化遗产展示暨月饼文化季、察右前旗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季等系列活动相继拉开帷幕。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节庆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宣传了乌兰察布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全社会营造了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良好氛围,重新点燃了乌兰察布市旅游市场。7月以来,乌兰察布市累计接待游客58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3亿元。

    2022-07-25
  • 内蒙古深化“多合一”改革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

    记者从自治区住建厅获悉,内蒙古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大幅精简合并审批事项,全流程审批事项由原来的66项合并压减至45项,实现项目审批再提速,积极助力项目建设。





    据了解,“多合一”改革包括合并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审批事项,将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手续、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手续、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涉及的8个审批事项合并为3个;合并同一部门实施的管理内容相近的审批事项,将涉及住建部门、林草部门、交通部门的12个审批事项合并为4个,通过“一次申请、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完成相应手续办理,减少申请信息重复填报,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优化市政公用服务,将供水、排水、供热、燃气、供电、广播电视、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的报装和接入合并为“市政公用联合报装接入”,通过各地区政务服务大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为建设单位统一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市政公用服务报装业务。(记者薛来)

    2022-07-22
  • 内蒙古农村牧区和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正式启动

    人民网呼和浩特市7月20日电(王慧)7月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和城镇低保家庭适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正式启动。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两癌筛查技术指导中心。





    启动仪式现场。高伟韦摄


    启动仪式采取远程视频方式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主会场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学术交流中心,12个盟市设分会场。自治区及各盟市项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项目承担机构6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许宏智在致辞时说,近年来,自治区“两癌”免费筛查工作成果显著,筛查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2009年起,自治区利用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补助经费和自治区财政配套经费,实施农村牧区适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共完成340万人次农村牧区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100万人次农村牧区适龄妇女乳腺癌免费检查。2021年宫颈癌早诊率达到94.34%,乳腺癌早诊率达到75.25%。刚刚授牌的自治区“两癌”筛查技术指导中心,要迅速展开培训和实地督导,严格质量控制;盟市、旗县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确保项目规范有序实施;承担技术服务的机构,要选派精兵强将从事筛查工作,相信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一定能够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内蒙古自治区两癌筛查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院长贾跃旗介绍,今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受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委托起草了“两癌”技术方案,于6月印发,为全区“两癌”项目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技术指导。前期已举办了全区“两癌”筛查项目技术线上培训班、进修班,并启动了基层巡讲培训班,现在,医院的专家正在鄂尔多斯市开展全区“两癌”筛查项目培训班。培训将覆盖12个盟市103个旗县,充分发挥我们医院的专科优势,全面提升内蒙古“两癌”筛查工作质量,造福内蒙古百姓。

    2022-07-21
  • 内蒙古出台12条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记者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获悉,近日,自治区党委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十二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以用人导向激发担当动力,以科学考核压实担当责任,以严管厚爱增添担当活力,打出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组合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措施》彰显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鲜明导向。明确围绕担当作为情况,开展专项谈话、实施专项评估、形成专项清单,及时发现、及时使用、及时奖励干部。结合年度考核结果运用,每年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对评选出的干部予以记功和奖励。常态化奖励在开展重大斗争、处理突发事件、承担重大专项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干部和班子,大力营造锐意进取、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把内蒙古干部担当作为的好形象立起来。


    《措施》凸显考核工作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明确加强和改进政治素质考察,坚持以事察人,知事识人,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打破隐性台阶、破除论资排辈,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改进年度考核,强化优者奖的正向激励,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引导干部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担当奉献。


    《措施》注重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防止问责泛化,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卸下包袱,加强对被问责干部的管理教育,区分具体情形明确受处理干部的重新使用,形成“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性循环。


    《措施》以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等为出发点,增强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提出开展干部能力持续提升工程,落实干部年休假、津补贴和探亲等制度,充分发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激励作用,加大对交流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狠下决心为基层减负,大力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防止过度留痕,杜绝责任“甩锅”,为基层担当作为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措施》强调,要落实组织担当责任,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贯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以自治区党委常委的担当带动省级领导干部的担当,以上级的担当带动下级担当,以“一把手”的担当带动班子成员担当,以班子成员的担当带动广大干部担当,一级带一级,带出好风气,奋力开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记者宋爽)

    2022-07-20
  • 北疆“火焰蓝”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4801,4801,经勘察,火线长约300米,中低强度稳进地表火,向西南方向发展蔓延,完毕!”


    “收到,常规分队,跟我来!”鄂温克旗大队指挥员收到侦察小组传回的消息后做了接下来的救火部署。





    地面应急队伍正在灭火。人民网寇雅楠摄





    红花尔基专业扑火队正在集结登车。人民网寇雅楠摄


    7月16日上午,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砺剑北疆·2022\"森林草原灭火作战联合演习在呼伦贝尔市举行,此次演习共投入灭火力量1200人,其中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800人,呼伦贝尔市所属地方专业扑火队400人,共计调动10架直升机、30台装甲运兵车、20台装甲水炮车、20台全地形运兵车和15台草原灭火战车及其他各类车辆装备100余种1600余件(套)。通过实兵、实装、实战,练协同、练指挥、练实操,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履带式装甲水炮车正在集中力量扑救树冠火。人民网寇雅楠摄





    森林消防员正在用水泵对中高强度地表火和树冠火进行扑救。人民网寇雅楠摄


    今年以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争先进〞发展目标,打基础、强基层、严监管、抓防范、建体系、提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坚决扛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厅长鞠树文说。


    扛稳责任坚决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一直以来,内蒙古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而抓安全生产,首先就要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为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请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意见》,自治区安委会逐条细化形成53条具体措施,一一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印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及自治区政府领导安全生产工作年度任务清单》,实现清单化履职。


    应急厅党委也出台了《关于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4项具体措施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和高质量发展。


    好制度配合严监管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能。


    今年,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举办应急管理与突发事件处置专题培训班、7次应急管理“双周大讲堂”、组织成立3个宣讲团开展送安全生产到基层,推动各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推动建立厅领导联系盟市、厅局工作机制,主动上门提示提醒,共同推动解决困难。同时对事故多发的行业领域和地区以及典型事故及时通报,下达警示函,提升综合监管效能,拧紧明责、知责、履责、追责链条。


    防控重大安全风险,一刻都不能不松劲。


    一直以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深入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逐盟市逐部门逐领域开展质效评估。督导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城镇燃气安全、自建房安全3个“集中治理”。


    此外,建立安全风险形势每月定期研判、重点时段专题研判、季度集中综合会商研判机制,采取针对性防控整治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成立自治区副主席带队的7个督查组包联盟市进行两轮次集中督导检查。统筹部署黄河流域尾矿库、工贸行业环保项目、水电站、盗采矿产资源、生产经营租住村(居)民自建房火险、农村牧区道路交通等6个重点专项治理。


    目前,已经组织实施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3个直接监管领域“安全评估+执法+服务”行动,并受到应急部充分肯定并刊发简报供其他省市交流学习。





    内蒙古森林草原防灭火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和航空应急救援特勤突击队授旗仪式现场。人民网寇雅楠摄





    内蒙古森林草原防灭火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和航空应急救援特勤突击队授旗仪式现场。人民网寇雅楠摄


    协力同心,共同作战。7月16日下午,内蒙古森林草原防灭火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和航空应急救援特勤突击队授旗仪式在呼伦贝尔举行。标志着内蒙古应急救援力量从“分散管理、各自为战”向“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应急救援能力从“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此次授旗仪式是推动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创新之举,也是这次灭火作战联合演习成果转化的具体体现。通过授旗的方式,各应急救援队伍、航空应急救援特勤突击队正式成为内蒙古应急救援的“拳头部队”和“尖刀力量”,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一道,共同承担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


    为更好地提高执法效率、树立执法形象,进一步推动新《安全生产法》的贯彻落实,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请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三年行动,采取示范执法、异地交叉执法、“开小灶”执法、“执法+曝光”等模式,精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成立各类检查组1.76万个次,检查单位8.01万家次,排查整改隐患问题15.1万项,责令停产整顿341家,暂扣吊销证照36家,关闭取缔34家,约谈警示727人。


    综合施策有力应对自然灾害


    摊开内蒙古地图,祖国的北疆幅员辽阔,草原和森林交织而成的绿色是这里的底色。


    为守护好这片绿色、这份纯净,有效防范应对森林草原火灾,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请自治区政府发布森林草原防灭火命令,指导各级派出1705个工作组层层督导检查,压紧压实五级责任;


    动态完善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和防救雷击火、境外火专项方案。紧盯清明、春防等重点时段,组织开展野外火源、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治理和打击违法用火;


    指挥调度3.1万多名驻地森防队伍和地方扑火力量、32架航空应急救援飞机靠前驻防,并在呼伦贝尔市提前设立东部前指,就近用兵、快速出击,今年发生的26起森林草原火灾均及时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未发生重特大火灾。


    内蒙古森林草原防灭火经验做法得到国家森防指的充分肯定,刊发简报供其他省市学习借鉴。


    进入汛期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更是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启动黄河防凌Ⅳ级应急响应,组织前线指挥部进驻包头,有序组织开展巡河巡堤、破冰除冰、应急分凌等工作,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河段全线开通,未发生凌汛灾害。


    汛前公示各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组织成立4个工作组深入督导检查。修订《自治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印发《自治区本级防汛抗旱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储备4200万元救灾物资装备;与水利厅、气象局实行防汛抗旱联合值班值守,多次组织会商研判汛情旱情形势,启动自治区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将自然灾害救助IV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调拨226.25万元应急物资支持各地抗旱救灾,联合财政厅向应急部、财政部申请抗旱救灾资金。


    一直以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大力支持驻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打造尖刀和拳头力量。全面加强自治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年内完成专业队伍整合和部分人员招录,加强急需物资装备配备,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综合减灾救灾能力。


    今年以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印发《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两委三部”及办公室组织协调和指挥调度作用,建立联合会商、监测预警、部门联动等工作机制。同时,投入2.5亿元年度专项资金保障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有序推进,总体任务进度排名全国第八。


    此外,全区应急管理系统加强了救灾物资储备,增储4类20种、价值4500万元救灾物资。


    完善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6月23日早晨,“守护北疆安全·2022”内蒙古自治区震后两小时地震应急演练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黑河段及和林格尔县分时段举行。


    当天,公安、民政、地震、交通、消防、电力、通信、气象、卫健委等多个部门上千人参加演练。举办此次震后两小时应急演练,有力检验和锻炼了震后关键时间段内各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据悉,应急管理厅提请自治区政府印发《自治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完成了36支自治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3+1”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整体规划布局,目前正在指导推动相关盟市编制建设方案。


    目前,内蒙古已组建5支、1724人自治区级森林草原火灾区域性应急救援队,8支、224人航空应急救援特勤突击队。将内蒙古电网、呼和浩特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安全等4支专业队伍和内蒙古蓝天救援队等2支社会队伍纳入自治区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项目已落实建设资金9700万元,正在履行招投标。应急通信保障项目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批复。完成自治区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升级,318家重大危险源危化企业、42座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和“头顶库”实现在线预警和定期巡查。


    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建立健全日常调度、随机抽查机制,形成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一体化值班值守体系。自治区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对各盟市、旗县和自治区林草、水利、气象、地震等有关部门点对点、可视化的指挥调度和决策会商。制修订13个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自治区专项预案。

    2022-07-18
  • 通辽市:人才激励“破题”党建推动“解题”

    “往年玉米产量在1600斤左右,今年采用了大垄双行密植模式,产量2000斤以上不是问题。”近日,谈起玉米种植前景,通辽市开鲁县粮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张川伟信心满满。


    年初,通辽市开鲁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署了科技包县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玉米密植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以及全国玉米首席专家李少昆研究员等高端人才10名,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与服务,带动提升开鲁县和周边地区玉米种植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小街基镇种田大户谢学刚说:“我之前就听过李老师讲课,讲得可明白了,产量增加的不是一星半点,人家的技术就是管用,这回李老师手把手教咱种地,今年的玉米收成一定稳稳的!”


    以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是通辽市推动“揭榜领题”破题见效的生动写照。通辽市委组织部聚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等集中攻坚项目,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他们设立“揭榜领题”工作视频指挥中心,建立每周五调度培训、每月点评排名、每季暗访通报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揭榜领题”工作落地见效。


    做好“揭榜领题”工作,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针对干部正向激励不足的问题,通辽市建立激励干部实干担当长效机制,制定《绩效考核特色指标评价办法》,将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纳入特色指标考核体系,实行精准化差异化考核;注重在基层和重点项目一线选人用人,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2021年以来,已提拔使用处级干部98人,推动干部优胜劣汰、担当作为。


    7月1日,在科左后旗“榜样引领新征程励志笃行谱新篇”活动现场,2021年荣获市级以上表彰的“最强党支部”示范点集体亮相,充分发挥先进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了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的热烈氛围。


    在“最强党支部”创建上,通辽市持续实施“1124”工程,即打造市级“最强党支部”示范点100个、示范基地10个,旗县级评定“最强党支部”2000个,基层党(工)委评定“最强党支部”4000个,分领域构建评价标准体系。在聚焦破解机关党建“灯下黑”“两张皮”问题上,围绕抓实基层党建“三强三优”工程,探索开展机关党建“三比三创”活动,压实机关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责任链条,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拧成“一股绳”。召开不同领域党建现场观摩交流会,通过典型引领、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力促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实现党建“解题”。


    下一步,通辽市将继续在“揭榜领题”工作中守正创新,做到聚焦难点、集中攻坚,聚焦特点、探索创新,聚焦亮点、创建品牌,切实推动“揭榜领题”项目结出累累硕果。(记者宋爽)

    2022-07-15
  • 内蒙古首批75个国债驿站挂牌

    为持续完善农村牧区基础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已挂牌成立自治区首批75个国债驿站。


    这些国债驿站精准对接农牧民金融需求,成为集国债知识宣传、国债业务咨询、国债发行兑付于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内蒙古通过布设国债宣传橱窗、举办“金融知识讲堂”、开通购债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为拓宽农村牧区金融知识普及和丰富农村牧区投资理财渠道提供新路径。


    75家国债驿站依托商业银行网点、助农服务点、乡镇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设立,实行人民银行监督、商业银行入驻的管理模式。按照计划,内蒙古剩余169个重点乡镇的国债驿站也将有序设立。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做好人员培训、驿站管理、成效评估等工作,充分发挥驿站辐射作用,真正让农牧民感受到国债服务的温度和深度。

    2022-07-14
  • 步子实而快 创造新荣光——内蒙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述评

    总有一些事件,成为引领地区发展的风向标。


    “五一”期间,中国三大沙漠握手之地的阿拉善盟造林现场,植树工人挥锹培土,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放眼望去,新栽的树木遍布城区、农田和产业园区四周,生机勃勃。





    何以如此?


    阿拉善盟沙漠、戈壁、荒漠化草原各占1/3,于绿色转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不二选择。


    “今年,阿拉善盟将在4个月内完成1100万亩林草保护建设任务,并将按照高质量发展标准扩大林下种养、沙生植物深加工产业规模。”造林项目部经理郭景冈说。


    无论在阿拉善盟发展史上,还是在生态脆弱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史上,这个速度都值得点赞。


    岂止是阿拉善盟?


    时间是伟大的记录者。5月10日,包头市召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总投资600多亿元的11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绿色供应链项目大幅增加。


    不同凡响的是,签约项目涉及现代物流、科技创意、文体旅游、绿色康养等多个高质量发展领域。


    一切的意义,只有离得足够近,才看得更真切。


    6月23日,乌兰察布市集中签下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协议76项,投资超千亿元,产业生态化项目占比大幅提升。


    进入7月,呼和浩特市503个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开复工,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1/3,创历年之最。


    ……


    干部群众干事业作风更实了,工作落实更快了。——这是外界对我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印象。


    人间正道,浩荡前行。内蒙古为什么“能”?疫情深度影响全球的严峻形势下,站在2022年探寻答案并梳理内蒙古现代化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脉络,别有深意。


    “深意”背后,大道至简:风起云涌的现代化发展史,就是一部发展方式不断更新、质量不断提升的历史,内蒙古也概莫能外。


    内蒙古为什么“能”?答案在自治区党委实干为先、雷厉风行的决策部署中:要突出一个“实”字,察实情、出实招,重实干、务实功,说了就干、马上就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什么要这样?在实地调研考察中,自治区党委凝聚的共识发人深省——


    “保持战略定力,不能搞‘捡到篮子里都是菜’那一套,决不能干砸子孙后代碗、断子孙后代路的事情。”


    历史航程波澜壮阔,时代大潮奔腾不息。发人深省的共识背后,一条结论格外醒目:推动高质量发展,没有一劳永逸,只有驰而不息;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还须征服诸多“娄山关”“腊子口”。


    风雨砥砺,壮丽史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区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口。


    “置身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内蒙古社科联副主席朱晓俊说。


    面对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如何突出一个“实”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内蒙古,以迎战疫情大考的勇气,作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区动员令——紧抓快干、跟踪问效,扎实推进各类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实物量,聚焦战略定位持续用力攻坚。


    无惧疾风滔天浪,万千险礁脚下踩。如何“攻坚”?内蒙古以奋起自强的高质量发展行动作答。


    自治区出台40条政策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提质量……实干为先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温暖北疆!


    全区延续实施房产税等“六税两费”顶格减免政策……内蒙古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再迎减负增收的春天!


    自治区财政向各地增加10项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为历年之最……内蒙古真金白银为高质量发展“输氧”!


    各盟市加快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尾,加快清理拖欠民企账款稳预期……内蒙古以负重致远的决心为高质量发展开路!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配套方案在全区持续落地见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密码蕴于内蒙古砥砺前行的奋起中!


    ……


    这条奋起之路,也是充满艰辛之路。


    何以“艰辛”?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疫情叠加发力,使内蒙古乃至我国和世界多国经济社会运行遭遇重大考验。


    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惟其艰辛,方见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实践证明:不为任何考验所惧,在奋起自强中脚踏实地、笃行不怠,就能把内蒙古形象立起来,从而催生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世界首套交流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在我区投运,新能源并网与安全消纳的世界性难题正在淡出内蒙古人视野。


    ——全国首个碳达峰数字化系统在内蒙古上线运行,开启了中国企业能耗快速智能化诊断新时代。


    ——以8条环保产业链安身立命的包钢节能环保科技公司成立,我区国企改革迈出绿色发展关键一步。


    ——旨在保稳定的内蒙古开始购买保险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呼和浩特市“防贫保”保险覆盖61万多人。


    ——蒙能金山(二期)高环保热电厂即将投产,可满足居民4000万平方米供暖需求,大规模绿电供热备受瞩目。


    ——呼包鄂乌“四城通办”便民事项增至1239项。


    ——种业、双碳“科技兴蒙”重大示范工程启动。


    ——全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步伐加快。


    ……


    彰显正能量的,何止于此?


    干事业更实了,工作落实更快了。——内蒙古以经济社会运行质量提升的硬核数据求证上述结论:截至今年6月末,全区市场主体增至245.61万户,同比增长5.83%。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历史告诉现在,实践告诉未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正以实而快的勇气与担当,成就无愧于时代的历史荣光!(记者杨帆)

    2022-07-13
  •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镇长玲丽——

    带领团结嘎查精准脱贫,接续奋斗朝着乡村振兴加倍努力,85后的玲丽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4年多来,她把困难群众当亲人,用真情换真心,用行动解难题,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2021年,玲丽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发展产业——


    为村子谋转型


    巴彦托海镇团结嘎查,草原上的萨日朗开得正艳。一座座蔬菜大棚连在一起,一块块小菜园生机盎然,一群群走地鸡悠闲踱步。“这些都是玲丽书记出的点子。”脱贫户金长明说,“靠着这些收益,我们家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长到近2万元。”


    草原的产业转型之路并不平坦。2017年10月,32岁的玲丽被组织选派到团结嘎查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团结嘎查人均草场面积小,传统畜牧业发展面临瓶颈。“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拓宽思路,另谋出路。”玲丽请来专家把脉,组建合作社,发展大棚蔬菜。


    由于很多牧民缺乏种植经验,玲丽带领驻村工作队整日“泡”在大棚里,教大家种植技术。“啥时候授粉,咋调配肥料,都有讲究。”玲丽回忆,盛夏时节,大棚内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玲丽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天天挥汗如雨,忙个不停……


    队员们的忘我付出,乡亲们看在眼里。不少村民行动起来,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紧接着生态养殖、庭院经济、旅游接待……新产业在草原深处开始蓬勃发展。


    2019年,团结嘎查脱贫出列。玲丽在扶贫日志上激动地写下了一句话:草原最美的花,是火红的萨日朗,在脱贫攻坚一线绽放芳华。


    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出列后,团结嘎查继续朝着农旅融合加速转型。2021年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近1.6万元。“下一步还要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玲丽说。


    真情奉献——


    与群众心连心


    刚到团结嘎查时,因发展不均衡,群众对玲丽和驻村工作队有不少意见。


    为了打开工作局面,玲丽走到牧民家中,推心置腹了解乡亲们的困难,认认真真听取乡亲们的想法,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把乡亲们当亲人,付出真感情,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努力去办,就没有脱不了的贫、解不开的心结。”这是玲丽的切身感受,也是驻村工作队的行动准则。


    在玲丽的努力下,团结嘎查430多户牧民,尤其是57户贫困户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解决。25户贫困户告别危房、建起集中供水点……一桩桩民生实事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乡亲们开始热情地叫我书记。”玲丽说,“看似简单的问候,却给了自己不少力量。”


    接续奋斗——


    为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玲丽书记是我们的贴心人!”去年团结嘎查村民关连柱在工地干活时意外受伤,检查发现有脑梗风险,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关连柱的孩子还在上高中,妻子身体也不好,一家人的日子一下子紧张起来。玲丽主动上门,联系医疗报销,申请临时救助,为他们家办理低保……这些让关连柱一家在感动中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村民外出打工受阻。为此,玲丽积极奔走,推动以工代赈——硬化村组道路,带动46人就近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60万元。“路好百业兴,家门口有了工作,群众的日子才能过得更踏实。”玲丽说。


    刚驻村时,玲丽的女儿才满4岁。为了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事业,玲丽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料,对于家人的愧疚和歉意,玲丽都深埋在心底。


    被任命为巴彦托海镇镇长后,玲丽说:“我会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带领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事业接续奋斗。”谈及未来,编制规划、筹建幼儿园、打造文化中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玲丽说自己会把激励化为动力,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2022-07-12

  • 首 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