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游客体验 内蒙古“上心了”

    天气转暖,很多呼和浩特市民会在假日来到班定营村,这里因水系发达而远近闻名。只见岸边游人如织,有垂钓的、有放风筝的、有戏水的,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正值繁花似锦的美好季节,“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成了旅游新风尚,全区12个盟市都推出了旅游惠民措施,有的推出优惠券,有的增加公益演出,有的景区门票打折……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周边游、短途游十分火爆。全区共接待游客532.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02亿元,疫情当前,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今年,为了提振旅游业,内蒙古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科学谋划、主动作为,计划推出旅游供给提质增效行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动、文旅商品传承创新行动、旅游重点项目融资行动、科技赋能旅游创新行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旅游品牌营销推广行动“七大行动”,以此促进旅游业发展,力争全年接待国内游客超1.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均超10%。

    超2000亿的目标如何完成?优化旅游业供给首当其冲。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永萍认为,“标配性”的旅游产品供给只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落伍,“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供给才能保证在竞争性发展中脱颖而出。

    内蒙古旅游业今年就要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自治区文旅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关福财说,一是推动莫尔格勒河、七星湖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展A级旅游景区评定和复核工作,不断提升4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质量。二是持续开展旅游休闲城市创建工作,支持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在旅游吸引物、城市吸引物、可进入性、内部交通、旅游标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三是推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塞上老街的提档升级,新创1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四是开展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评定工作,力争创建1家5C级、2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五是重点打造10个自治区乡村旅游精品村镇,做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荐工作。六是丰富冰雪产品供给,创新举办2022年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新创1家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地。

    众所周知,内蒙古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不断增加高品质旅游服务供给,让八方来客有更美好的体验、更舒心的享受、更难忘的回忆,让内蒙古的旅游从东到西都火起来,一年四季都热起来。

    怎样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上做文章?今年内蒙古提出重点推动黄河“几”字湾、阿尔山、额济纳等重点旅游优势区块率先发展,推进包头市黄河湿地国家公园等3个黄河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和呼和浩特市清水河明长城小元峁段保护利用等3个长城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加强对阿尔山市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指导,不断提升城市度假功能,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推动阿尔山市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五一”期间,内蒙古博物院通过线上线下举办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与此同时,博物院开发的文创商品也是十分吸睛,各种文创商品及文物复仿品都很受欢迎。近年来,文创商品持续走热,内蒙古今年计划在文旅商品传承上有所创新,在4A级以上旅游区、旅游休闲街区、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三星级以上宾馆等场所开设20个以上文旅商品实体店,对重点文化和旅游创意商品店、文化旅游创意商品开发、驻场精品旅游演艺、文化产业园区、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等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场景思维。

    内蒙古今年将在科技赋能旅游创新上有所作为,建成呼包鄂乌四市“一机游平台”;开发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推进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线上演播、博物馆展览展示、智慧景区打造、新场景应用等方面广泛应用;推动5A级景区实现5G覆盖、智能导游、智能导览、智能解说、在线预定、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推进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推动全区A级景区和文化场馆预约入园入馆全覆盖,全面提升安全旅游、便捷旅游。(记者冯雪玉)

    2022-05-19
  • 盘点31省份人口:广东最能生,东北继续负增长

    中新财经5月18日电(记者李金磊)随着吉林2021年人口数据的披露,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21年人口数据都已经出炉了。虽然各个省份公布的人口数据详情不一,但也能从中窥见一些时代特点和变化。



    广东两个第一:人口最多、最能生

    广东既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出生人口第一大省,是当之无愧的人口双料冠军。

    数据显示,广东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8.31万人,均为全国第一。

    纵览全国,出生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省份就只有广东这一个“独苗”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照此计算,广东以一己之力就贡献了11%的出生人口。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人口表现一枝独秀,人口的流入功不可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10年来增加人口超过2170万人,为全国最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对中新财经分析,广东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大量的年轻流动人口流向广东,从年龄结构来看,广东是相对比较年轻的省份,流入广东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到了结婚生育的年龄,所以,生育小孩数量比较多。

    出生人口下降成普遍趋势

    从发布出生人口数据的省份来看,出生人口下降成为普遍趋势,多个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数量创下新低。

    曾经被称为“最敢生省份”的山东,生的也少了。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山东2016年出生人口飙升到177.06万人,2017年继续保持174.98万人的高位,但此后一路下降,2018年为132.95万人,2019年为118.39万人,2021年降低到了75.04万人。

    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山东的人口也面临一个重要转折点,其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0.02‰,距离人口自然负增长只有一步之遥。

    作为第三人口大省,河南出生人口数量跌破了80万。数据显示,河南全年出生人口79.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0‰;死亡人口73.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6‰;自然增加人口6.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4‰。

    江西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37.70万人,比2020年的42.74万人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江西统计局分析认为,出生人口下降主要是受婚育年龄推迟、“二孩政策”效应减弱、“三孩政策”还未显现等因素影响。

    至少11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

    再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在公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省份中,最高的是西藏,达到了8.70‰。其次是宁夏,达到了5.53‰,第三是贵州,达到了4.98‰。

    其中,有11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内蒙古、湖南、湖北、上海、江苏、河北、山西。

    多个省份自然增长率是多年来首次转负。其中,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

    这主要是出生人数的急剧减少,导致人口自然增长快速下降。江苏2016年至2019年常住人口出生人数开始呈持续小幅下降态势,但每年仍保持在70万人以上,2020年和2021年出生人数则连续跌破60万人和50万人。

    江苏省统计局分析,常住人口出生人数下降,主要是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人数大幅减少。二是妇女初婚年龄不断推迟。三是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少生或不生。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年轻人的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东北三省人口继续“负增长”

    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低的三个省份,其中,黑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辽宁人口自然增长率-4.18‰,吉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8‰。

    其中,辽宁全年出生人口为20.0万人,吉林全年出生人口11.22万人。

    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是非常严重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人口10年减少1101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了646万多人,是流失人口最多的省份。

    冯文猛分析,东北三省出生率比较低,是因为年轻人口较少,这主要是东北地区近些年人口外流情况比较严重,当地气候因素、近些年的经济增长及就业等问题导致大批年轻人外流,婚育期人口的下降自然导致生育减少。死亡率较高,是因为年轻人口外流也导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相对更高,老年人数量相对多,也导致死亡人数相对增加。所以,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就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完)

    2022-05-18
  • 首府有了老年助餐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作为社区养老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年助餐服务,其需求逐年增加,但是各助餐机构的硬件配置、服务内容、食品安全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对此,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内蒙古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市民政局共同制定《居家社区养老助餐机构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对养老助餐机构的服务要求、就餐场所要求、安全与风险控制方面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以此来保障老年人的饮食安全,推动养老助餐标准化、规范化。日前,《规范》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通过审查。



    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破解“舌尖养老”难题是事关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规范》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的制定既考虑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用餐需求,又进一步突破了养老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困境。近日,由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自治区民政厅等单位组成的审查委员会召开了《规范》审定会,专家们提出增加垃圾分类和疫情防控等内容,并同意《规范》通过审查。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一步将加大养老助餐服务地方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通过呼和浩特市民政部门让更多的养老助餐机构践行标准,积累实战经验,把老年人助餐工作做实做好。

    2022-05-17
  • 省际大通道最后一段改造工程获批 内蒙古将实现东中西部高速公路便捷连通

    近日,自治区发改委批复了省际大通道的最后一段——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查白音他拉至草高吐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位于通辽市境内,路线总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位于赤峰市与通辽市交界处查白音他拉(赤通界),接在建的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大板至查白音他拉段。项目总投资约44.31亿元,主线全长约107.2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该项目的审批实施是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扩大有效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是在既有省际大通道基础之上改造的高速公路,全线建设工程分为9段,主线总长度约1324公里,总投资规模约455亿元。西起乌兰察布市集宁与G55二广高速、G7京新高速连接,途经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终点止于呼伦贝尔市阿荣旗。

    目前,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经棚至大板段、扎兰屯至阿荣旗段、乌兰浩特至扎兰屯段已建成通车。在建的大板至查白音他拉段、公主埂至经棚段等5个工程项目全面复工建设。全线建成后内蒙古将实现东中西部高速公路便捷连通,对于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完善自治区“四横十二纵”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2-05-16
  • 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落户内蒙古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该中心成为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的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成立了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内蒙古),建立了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重点用能单位煤水电气油热等能耗数据在线监测分析,建立了标准化碳计量实验室,具备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森林草原碳汇量分析等能力。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能够发挥内蒙古资源、生态、区位等优势,紧密对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碳计量路径和模式,引导全国各地计量技术机构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试点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据介绍,该中心将通过开展碳计量重大问题攻关,加强碳计量技术研究和支撑能力建设,加强碳计量数据的采集、分析、评价和应用,加强碳计量人才培养,搭建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差异化、多样化、专业化的碳计量公共服务平台,更好发挥计量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性作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2-05-13
  • 呼和浩特市域南部138平方公里生态屏障基本形成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绿化建管并重,基本形成了“三环两带”的绿化框架,城区外围构筑以大青山前坡和大黑河生态水系为重点的南北生态屏障。目前,通过大小黑河生态景观改造提升工作,打造沿河盛景,营建水系生态景观,138平方公里的呼和浩特市域南部生态屏障已基本形成。

    呼和浩特市域南部生态屏障以打造优美的滨河生态景观为主。去年,呼和浩特市深入推进大黑河(呼和浩特城区段)、小黑河及沿线生态环境治理和景观优化工作,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打造大小黑河景观带,在城市周边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今年,呼和浩特市在大黑河景观带内重点打造3处景点,主要依托原有生态特征,适当对地形地貌进行微调整,增加改善供水设施,对土壤进行梳理改良,增加部分区域植物搭配,适量改造小微湿地、生态旱溪,以此达到色彩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景观效果。同时,进一步完善亲民便民基础服务设施,使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相结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刘洋)

    2022-05-12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 工业园区求解高质量发展“最大公约数”

    2022年,内蒙古工业名城包头市极不平静。


    位于包头稀土高新区的内蒙古晶陶锆业有限公司6条彩色粉体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

    由于采用高能球磨高新技术,刚刚下线的氧化锆粉体原始粒径达到纳米级,备受市场青睐。

    对于这家企业而言,创新发展的“压轴戏”还在后头:目前,公司与上海交大、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合作……目标直指“卡脖子”技术——稀土陶瓷热障涂层项目技术研发攻关。

    同一个开发区内,包头市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由于订单限期临近,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产品。

    这个“忙”字,背后潜含的原因令人震撼——该公司实施的“高磁感取向硅钢”项目,因首创“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罩式退火炉”工艺而获得专利13项,提高产能20%,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包头稀土高新区,像晶陶锆业、威丰电磁这样的创新型企业不在少数……科技创新,已成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基因,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如今,包头稀土高新区依托现有高等院校、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资源,以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在集聚集约高效发展轨道上扩大规模、做优产品,向高质量发展最前沿加速挺进。

    这,只是内蒙古以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内蒙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引导与精准支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创新的号角声浪渐高。

    “下大气力优化区域创新生态,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让创新驱动力尽快强起来。”

    “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必须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用更多的真金白银、更优的政务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

    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奋斗为笔、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在“科技兴蒙30条”、研发投入攻坚行动等多项富含“真金白银”的硬核政策措施加持下,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企业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持续不断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筑牢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石。

    一次次动员部署,一次次强化推动,内蒙古在加快创新驱动上聚力突破,打出“组合拳”,求出“最优解”——创新,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希望。

    这希望,在呼和浩特敕勒川乳业开发区喷薄而出。

    目前,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工厂灌装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收尾阶段,投产运行进入“倒计时”。

    这个“倒计时”,可谓万众瞩目——项目建成投产后,日处理鲜奶6500吨,内蒙古将诞生全球规模最大的鲜奶处理单体工厂。

    项目工程师白斯古冷介绍,该生产线引进全球最先进的利乐E3超高速灌装机,灌装速度达到11包/秒,效率提升1.67倍,是目前全球最快、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灌装生产线。

    这希望,在鄂尔多斯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流淌。

    走进开发区内的内蒙古兴洋科技有限公司,根植于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风”扑面而来、领风气之先。

    作为一家从事电子级硅烷多晶硅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的现代科技型企业,自2014年落地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新材料研发创新,目前申请了20多项发明专利、30多项实用技术新型专利。

    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兴洋科技有限公司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200吨芯片的电子级高新硅基材料项目。

    “这个芯片项目投产后,将重点生产我国芯片产业‘卡脖子’材料——电子级高新硅基材料。”公司总经理陶刚义说。

    这希望,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近段时间,开发区海勃湾产业园内,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的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铁项目生产线上一派繁忙……项目采用世界首创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推动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迈进。

    这个“迈进”,可谓名副其实——生产线上走下来的产品与常规高炉铁水比,具有低磷、低硫和低硅、低碳等优点。据了解,即将上马的企业二期项目将实现冶炼全程使用氢气,可真正实现“零碳”排放。

    创新力量喷涌,创新浪潮高涨。创新发展之路上,一条结论堪称经典: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依托创新,传统产业告别“傻大粗黑”,迸发活力;

    依托创新,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勇立潮头。

    在创新发展中求解高质量发展“最大公约数”,已经成为内蒙古工业园区常态。

    放眼北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正以磅礴伟力,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之船向着更加光明的彼岸一往无前。

    这个“一往无前”,是写进2021年发展史册的自豪。

    这一年,全区56个工业园区总产值同比增长32.9%;

    这一年,全区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39个、超300亿元的工业园区16个、超500亿元的工业园区10个、超千亿元的工业园区2个,产值超百亿元园区产值占工业园区总产值的95.1%;

    这一年,全区56个工业园区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8%,园区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收入的55.3%。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回首过往,皆为序章;聚力前行,征程再启。

    新征程上,工业园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内蒙古以推进工业园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坚定信心回答——

    “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整改举措,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创业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回答昭示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内蒙古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令人期待!(记者杨帆康丽娜)

    2022-05-11
  • 贺兰山大青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国优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黄河流域8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成效的评估结果,其中有22个保护区获得优秀等次,内蒙古贺兰山和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列其中。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途径,也是目前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的主体。2020年7月起,国家林草局委托中国科学院对黄河流域所在省区的8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基础保障、管理措施、管理成效、亮点工作与特色经验、负面影响等5个方面26项评估指标,内蒙古范围内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评。






    据了解,内蒙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就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灌丛、草原与荒漠等地带性生态系统和湿地、沙地等非地带性生态系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区共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4个。多年来,内蒙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规章制度建立、资源本底调查、科研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


    自治区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全国优秀,正是近年来内蒙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取得成效的有力证明。下一步,林草部门将对照评估结果,加强指导和协调,巩固成果,查找差距,补齐短板,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记者霍晓庆)

    2022-05-10
  • 内蒙古重拳出击“打防治”电信网络诈骗

    日前,自治区公安厅召开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后一段时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事关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2021年,全区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两升两降”目标基本实现,但打击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全区公安机关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和内蒙古贯彻落实具体措施、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突出问题导向,以破难题、提实效、利长远的“硬核”举措,攻克“打防治”堵点难点。着力破解“打不透”的难点,加强公检法等部门协同配合,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全链条打深打透,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着力解决“防不住”的问题,深化预警拦截,实现预警线索精准推送至派出所,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提升预警工作质效;着力攻克“治不了”的顽疾,抓好行业治理、堵塞监管漏洞,坚决铲除犯罪滋生土壤。(记者陈春艳)

    2022-05-09
  • 内蒙古推出336个亿元以上服务业重大项目

    记者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内蒙古推出了一大批服务业重大项目,覆盖旅游、商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家庭健康养老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等领域,亿元以上项目336个,总投资2728.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342.6亿元。另外,在自治区服务业促进大会主会场和各盟市分会场组织签约项目157个,总投资1079.2亿元。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围绕“储备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的工作部署,实行月调度工作机制,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强自治区、盟市、旗县区服务业重大项目库建设,推动项目建设全周期精细化管理,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同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一地一策,一企一策”,加强土地、金融等要素保障,争取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记者李永桃)

    2022-05-07
  • 坚持防疫安全优先 北京:\"五一\"旅游接待306.1万人次 景区未现\"人山人海\"

    本报讯(记者李洋)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是在首都疫情防控压力异常严峻形势下度过的。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截至昨天,全市219家等级景区中有143家开放,开放占比为65.3%。全市景区未出现“人山人海”的情况。“五一”假期,北京市旅游接待总人数30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8亿元。



    “五一”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接待场所坚持防疫安全优先,暂停文旅场所内对外经营的餐饮服务单位堂食服务;暂停开放以室内游览为主的景区,暂停开放户外景区的室内景点;暂停开放全市图书馆、文化馆(文化中心)、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尽力实现“静下来”的要求,有效减少了人员流动和集聚,景区未出现“人山人海”的现象。4月30日起,房山区各景区景点、民宿暂停开放,相关公园实行封闭管理。5月1日起,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北京环球城市大道暂时关闭,有效防范新冠疫情涉旅传播。

    冬奥元素景点在“五一”假期又一次闪亮。北京冬奥公园与首钢园在高线公园、冰雪森林和首钢大桥下3处节点实现互连互通,多个景观节点“五一”迎客。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也于4月29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并将实现四季运营。假日期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多日位居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的景区(地区)榜首。冬奥冠军同款美食、冰墩墩题材的文创产品、冬奥主题展览等也广受游客喜爱。

    乡村旅游方面,延庆、平谷、密云的旅游接待人数排名前三。乡村民宿出租率在60%—70%,相对于城区的住宿接待场所,更多户外开放活动空间的独栋式、包院式精品民宿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一些有条件支持户外骑行、露营度假和农事休闲的特色村镇更受欢迎。

    为确保首都防疫安全和市民群众身体健康,“五一”期间,全市暂停了演出场所经营活动,已累计取消119个演出场所的252台剧目、1057场演出。国家大剧院4月30日晚的线上演出,以及哔哩哔哩纪录片开放周等线上文艺活动受到欢迎。目前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等北京市11家国有美术馆以及北京中间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22家民办非企美术馆均已全部闭馆或暂停展览活动,部分美术馆的线上展览吸引不少观众。

    公共文化活动普遍转为线上开展。4月30日至5月4日,全市依托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区级及以上线上文化活动共计266项、266场,参与市民群众155.4万人次。

    4月30日至5月4日,全市累计出动文化执法检查人员5791人次,共计检查3296家次,对个别文旅场所存在的部分工作人员测温登记和场所消杀记录不完整、部分消费者未规范戴口罩等问题责令整改40家次,立案4起。检查中,未发现违反暂停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经营活动,暂停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活动,暂停市民“在京团队旅游”业务,暂停文旅场所内对外营业的餐饮服务单位提供堂食服务等涉文旅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2022-05-06
  • 春风十里菌香浓——一朵香菇牵动世界味蕾

    新华网武汉4月29日电(胡诚、赵梦琪、夏国燕)这里是地球北纬30度附近,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交汇之地,大别山、桐柏山多个山系环抱之所——鄂北门户随州。


    充足的日照、北亚热带季风环流带来的充沛雨量,孕育了适宜菌类中的“灵芝草”——香菇生长的丰沃土壤,让这里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中国香菇之乡”。


    如今,越来越多的随州香菇漂洋过海,畅销国际市场。“菇”往“金”来,一朵香菇掀起的舌尖风暴,不仅牵动世界的味蕾,更奠定随州坚实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展现推动乡村振兴的巨大能量。


    一个村,写满时代变迁





    图为湖北随州三里岗镇吉祥寺村。新华网发赵梦琪摄


    湖北随州三里岗镇吉祥寺村,一个在地图上难以寻觅的小山村,却在中国香菇产业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分量。


    这里被称为“中国香菇第一村”。中国香菇的故事,往往要从这里讲起。


    三里岗镇,就像这个带“岗”的名字一样,山多田少、树多粮少,“三里一道岗,连年闹粮荒”,是当地的历史写照。


    改变命运的火种,由一位名叫杨新美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点燃。1978年,杨新美教授在三里岗镇成功试种椴木香菇,为当地群众打开一条致富之路,吉祥寺村从此改变模样。


    春风荡漾,“菇”事繁忙。


    吉祥寺村一处现代化育菇大棚内,60岁的村民余贤刚在采摘香菇。


    这里有湖北省规模最大的香菇种植基地。一座座现代化香菇大棚散布于天地之间。


    大棚宽敞明亮,棚顶采用电动控制开启,无惧恶劣天气。这种智能化、规模化、工厂化大棚,非常适合大规模香菇种植,其现代化程度及工作环境远非传统大棚可比。


    大棚内,一排排菇架整齐排列,大大小小的香菇长势正旺。这些香菇多数都是长满裂纹的高品级花菇,肉嘟嘟模样可爱。据说这样的花菇拿到市场上,一斤鲜菇可卖十几元,一斤干菇可卖五六十元。





    吉祥寺村村民余贤刚在采摘香菇。新华网发胡诚摄


    余贤刚和老伴租赁一处大棚,种植香菇一万多棒,一年可收三茬,年可获纯收入约10万元。


    在吉祥寺村,余贤刚只是众多菇农的一个代表。吉祥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勇介绍,村里90%的人从事香菇产业,90%的收入来自香菇。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种菇建新房,二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奔小康”。


    今天的吉祥寺村,已形成菌种繁育、香菇种植、香菇机械、加工贸易、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昔日的穷山沟变成有名的“汽车村”,家家都开上小汽车,户户都住上乡村别墅。


    一个村,写满时代变迁,成为40多年来随州香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朵菇,畅销国际市场


    当随州香菇打开致富大门,早期四处“跑江湖”的菇农或许不会想到,随州香菇有一天能够走出国门,牵动世界味蕾。


    香菇被称为菌类中的“灵芝草”、民间“山珍”。随州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养菇场”,天时地利让随州香菇品质卓越,身价不凡。





    图为随州高新区品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新华网发


    随州高新区,自动化生产线上,一罐罐包装精美的香菇酱、香菇辣酱如列队行进的士兵,鱼贯而出,有序下线。在这里,它们将统一装箱踏上海外之旅,继而走向世界各地餐桌成为佐餐伴侣……


    这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随州品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这里生产的香菇酱、香菇辣酱,有一个时尚好听的网红名字——“菇的辣克”(取自GOODLUCK“好运”的英语谐音)。


    “菇的辣克”很受海外吃货欢迎,几乎每天都有一个集装箱货柜从这里出发,销往东南亚、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源公司董事长罗圆是典型的“菇二代”。他介绍,公司原本以干香菇生产出口为主,但多年以来,这种初级加工产品出口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企业同质化严重。另外随着时代发展,消费习惯的改变,传统农产品出口亟需走出一条全新升级之路。


    2016年,罗圆组建研发团队,深耕香菇精加工,先后推出香菇酱和香菇辣酱,并采用当下流行的小罐包装,没想到刚一上市便赢得消费者好评,迅速打开海外市场。


    2021年,品源公司出口产值实现历史性突破,出口香菇酱、香菇辣酱2.5亿美元,出口量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其中香菇辣酱创单品出口全国冠军。内销产值1.5亿元。2022年春节,“菇的辣克”香菇辣酱7天卖出200多万罐。有泰国网红主播甚至在网络平台上,为“菇的辣克”香菇酱直播带货。


    从干香菇到香菇酱、香菇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形态一变,身价百倍。


    受海外市场青睐的不仅仅是“菇的辣克”。随州另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裕国菇业,在行业内首家通过美国食品安全FDA认证,其研究开发的香菇浓缩汁、香菇多糖等产品,一推出就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其中香菇多糖产品上市两个月便实现出口900余万美元,最近6年累计实现出口近8亿美元。


    据统计,2021年,整个随州市香菇产品出口创汇8.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5多亿元。随州食用菌出口连续18年居湖北省第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随州70%的香菇用于出口,全国每出口5个香菇,就有1个产于随州,远超全国同类产品。”随州市商务局局长王晓义介绍。


    一张图,绘就富民产业





    图为随州香菇在2021年湖北农业博览会上展出。新华网发夏国燕摄


    “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随州香菇成为靓丽名片,除了天时地利,人和至关重要。


    从1978年香菇在随州扎根,到现在40多年来,随州市咬定香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折腾,不摇摆,绘就香菇百亿产业美好图景。


    从早年零散种植,到基地生产、出口创汇、科技研发、精深加工、三产融合发展……随州香菇走出了一条不断延“链”强“链”、产业形态不断升级演进的转型之路,成长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出国家级“单项冠军”,树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功典范。


    这背后,一双看不见的手时刻在谋篇布局、有力引导。无论在哪个时期、哪个阶段,都在发挥关键性作用。


    ——出台促进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香菇十条”,将随州打造成全国香菇产业高地。


    ——出台鼓励外贸出口、支持重点出口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等政策措施,推动全市40多家香菇生产企业实现出口,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出口产品超过60%。


    ——实施菌种培优工程、种植基地壮大工程、龙头培优工程等“八大工程”。其中品牌提升工程,打造“随州香菇”国家品牌,大力培育香菇精品名牌。2018年,“随州香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出口食用菌专业型基地”“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等金字招牌愈加闪亮。


    目前,随州拥有各类香菇企业350余家,大中型交易市场5个,建成中国第一家省级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湖北省唯一食用菌种子检验检测中心。


    随州香菇产业惠及全市30余万人口,年综合产值超300亿元,已成为湖北省外贸支柱产业。到2025年,随州市香菇种植量将达到5亿袋,香菇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出口将超12亿美元。


    40余年不懈努力,随州用一张蓝图绘就生机勃勃、前景广阔的富民产业。

    2022-04-29

  • 首 页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