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东安湖体育公园

    鸟瞰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成都大运会主会场东安湖体育公园建设已近尾声,不日将正式开放。11月4日,“川观号”直升机飞抵园区,航拍东安湖新景,瞰千亩湖水漾碧波。

    2021-11-10
  • 皮洛遗址“挖石头”

    十月二十七日晚,考古人员守候在皮洛遗址发掘现场。





    10月29日,鸟瞰位于甘孜州稻城县金珠镇七家-平洛村的皮洛遗址。





    11月1日,考古人员正在测量发掘出的石器。





    10月28日,考古人员在整理分类发掘出的石器。





    11月1日,考古人员对发掘出的每件石器进行称重。





    10月29日,考古队员从遗址现场清理出一件远古人类打制的石器。





    10月29日,考古队员在清理遗址上的石器。


    11月7日,皮洛遗址考古队员将首次获批发掘共200平方米的8个探方全部保护性回填完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谭培阳长舒了一口气,“遗址第一期的野外发掘工作今天就结束了。”


    皮洛遗址位于甘孜州稻城县金珠镇七家-平洛村,距稻城县城约两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750米,为金沙江二级支流傍河的三级阶地。这里海拔高、气温冷,起伏的山体上岩石裸露,仅生长着低矮的小草。这里孕育了神秘的史前文化,是2021年一项世界级重要考古发现——皮洛遗址的所在地。


    自2021年4月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在此处进行考古发掘,成果丰硕。出土的近万件石制品和连续的地层堆积证明,至少早在13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从东南麓逐步进入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青藏高原。这是迄今青藏高原发现的面积最大、地层保存最完好、堆积连续、文化类型丰富多样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世界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发现典型的阿舍利技术体系。


    90后小伙谭培阳一直痴迷于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加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后,他和他的伙伴于2020年开始了川西高原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工作。一鸣惊天下的皮洛遗址就是在这次专项调查中被发现的。2020年5月12日,考古队员小秦在稻城县平洛村后的阶地地表上发现了第一件手斧。“当时我们已经跑了20多天,没有什么重要的收获,发现这件手斧十分惊喜。”谭培阳说,手斧外形十分典型,也很精美。沿着这条线,队员们继续采集,陆陆续续,不断有手斧被发现。团队在意识到这里可能很重要后,立刻向单位报告。经过专家论证和国家文物局审批,2021年4月底,寻找川西高原远古人类活动信息的考古发掘工作在稻城皮洛遗址开始了。


    11月1日早晨,阳光照进发掘探方,谭培阳和队员们正忙着进行第一阶段野外发掘的收尾工作。探方内两米多深的地层呈现出红、黄等不同颜色。考古人员从地层中发现的手斧与薄刃斧等石制品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手斧被称为远古人类的“瑞士军刀”,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制作和日常使用的一种工具,其两面对称,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有着切割、挖掘等多种用途。


    一年多来,10多人的考古队克服了高原高寒、低压、缺氧等恶劣气候和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困难,在荒无人烟的荒原上探寻。多变的高原气候更让大家印象深刻,发掘现场早上是万里晴空,午后就可能风云突变,大风和冰雹也偶尔来凑个热闹。“一天感受四季。”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皮洛遗址考古项目执行领队郑喆轩说。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石片、石核、砍砸器、手斧、各种小型两面器……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被发掘出来,保存完整的7个文化层同时被发现。目前,皮洛遗址共出土石器7000余件,加上地表采集的,总数已超过万件。“发现的文物太丰富了,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郑喆轩感慨道。


    稻城县城内的一处展馆内,考古队员们正忙着对出土的石器进行整理归类,清晰标记每件石器的出土时间、尺寸、重量等。经过整理分类,这里已经完整陈列出了砾石石器组合-阿舍利技术体系-石片石器体系,展现了早期人类挑战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历史进程,提供了该地区古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耦合关系的重要生态背景和年代学标尺。


    明年4月,皮洛遗址考古项目将参照三星堆考古的模式,在“课题预设、文保同步”理念指导下,考古发掘和科技保护工作模式同步进行。到时是否有更多石破天惊的消息传来,值得我们期待。

    2021-11-10
  • 开幕仅三天 第四届进博会山东展区现场销售超470万元 意向订单额5863万元

    11月5日,第四届进博会拉开帷幕,69家山东老字号及非遗企业集体亮相人文交流活动山东展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7日,69家企业共实现现场销售471.62万元,意向订单额5863万元。


    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今年山东省共组织69家省内老字号及非遗企业参加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分别设置了山东老字号暨非遗文化体验馆和至诚山东·博山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两大展区,展出总面积882平(8米步道774平、中央广场108平),集中展示齐鲁名小吃、齐鲁名产、鲁酒、调味品、工艺美术、服饰、滋补养生、道地药材、中医文化、博山陶琉等,向中外来宾集中展示厚植于齐鲁大地的优秀文化和匠心产品。





    在延续往届进博会的基础上,今年有七大亮点精彩纷呈。分别为:美食山东板块体验舌尖上齐鲁风味;美丽山东板块呈现齐鲁手造匠心匠艺;健康山东板块弘扬齐鲁中医药文化;博山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观陶琉底蕴盛宴;《山东省老字号志》正式出版,传承“发展密码”;商务部老字号数字博物馆上线、山东被纳入首批试点;孔子博物馆首次参展弘扬儒家文化等。(庄滨滨李国亮)

    2021-11-09
  • 山东多地迎来初雪 山东交警守护出行安全

    今日立冬,山东省多地喜迎初雪,初雪迎立冬,瑞雪兆丰年!








    山东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明显下降,最低气温出现在8日早晨,其中鲁西北和鲁中山区-7℃左右,有冰冻;半岛地区0~2℃,有霜冻;其他地区-2℃左右,有冰冻。今天白天到夜间,北风,鲁西北的东部、鲁中的北部、半岛地区和内陆湖面6~7级阵风8~9级,其他地区5~6级阵风7~8级。为此,山东省气象台于11月7日06时00分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发布暴雪橙色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受强冷空气影响,目前德州、聊城、滨州、济南和菏泽的部分地区已出现降雪天气,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德州、聊城、滨州、东营、济南、淄博和潍坊等地将出现10毫米以上的降雪,积雪深度4~8厘米;泰安、菏泽和济宁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4毫米以上的降雪,积雪深度1~2厘米;其他地区将出现不足1毫米的降雪。由于气温较低,将产生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积雪和道路结冰。为此,山东省气象台于11月7日06时00分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11月7日全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警情信息:


    <今日路况>


    截至7时30分,通过视频巡查和调度各支队:


    1.济青北线、济青南线辖区部分路段小雨,不影响正常通行,通过可变限速标志和LED情报板提示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2.淄博、东营、潍坊、济宁、泰安、日照、滨州辖区部分路段小雨,路面湿滑,辖区部分收费站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3.因雨夹雪,济南、德州、聊城、菏泽辖区高速沿线部分收费站采取管控措施。


    4.因疫情防控需要,日照辖区潍日高速五莲、五莲北、街头收费站采取管控措施。


    <警务信息>


    因雨雪,全省共158处收费站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上午山东省公安厅交管局副局长李明到济广高速济南北督导检查恶劣天气应对、路面秩序管控、值班备勤等情况。巡逻发现,济广高速公路济南段大雪,路面有积雪,特别是应急车道和中央护栏,车流量适中。巡逻发现,济广高速公路济南段大雪,路面有积雪,特别是应急车道和中央护栏,车流量适中。








    昨晚至今日,受风雪影响,道路交通护栏、交通标志标牌被吹倒一大片,树枝横卧道路影响通行,全省交警不间断巡逻排查、清除路障、扶正护栏,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雪天道路交通环境平稳有序。





    菏泽交警





    菏泽交警





    菏泽交警


    11月7日,聊城市突降大雪,部分道路两侧的树枝被大雪压弯压断,有的掉落在人行道上、有的掉落在主干道上,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给群众出行及车辆行驶带来极大不便。巡逻至此的开发区交警大队民警立即对被风雪吹断的树枝进行清理,徒手将阻拦道路的树杈拖移,及时恢复道路交通秩序。





    聊城交警





    聊城交警





    聊城交警





    聊城交警


    11月6日夜至7日,济宁雨夹雪天气,气温骤降,市民出行不便。济宁市中交警大队启动应急预案,全警全力,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加强巡逻管控,加强疏导,严格执勤执法,帮助受困群众,清除路面隐患,全力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济宁交警





    济宁交警





    济宁交警


    雪花不断飘落,路面很快结冰,车辆打滑的现象随处可见,也时常出现车辆“罢工”情况,民警们不顾天寒地冻,用自己的双手助力被困车辆。





    聊城交警





    济南交警


    雨雪中,民警们不停地用手势动作指挥车辆有序通行,同时,利用车辆等红灯的时间,为车主清理车窗上的积雪,擦去车牌上积雪。





    聊城交警


    德州高速支队民警在黄河大桥德州段定点执勤,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德州交警


    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你的眼里满是风景,而山东交警的眼里只有你出行的安全,他们迎风抗雪,在冬雪里用坚守温暖了一座座城。打算出行的小伙伴们,记得多留意天气,做好防护。

    2021-11-09
  • 青岛啤酒:深度加码科技研发 夯实酿造技术研究新高地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秦青青和德国不来梅大学的张欣作为博士后,不约而同地选择来到青岛啤酒继续自己喜爱的“科研事业”。“通常大家会认为科技创新更容易发生在新兴产业领域,总觉得酿造是一种古老的行业,这样的行业会有高科技吗?实际上大量的创新来自于传统领域长久的科研积累和投入,青啤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的坚持,是我所看重的。”张欣告诉记者。


    这个让博士后们看重的科研平台,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正在不断升级迭代......不久的将来,一座集国际学术交流、国际酿造饮料创新、人才培训、消费者测试、科技展示于一体的科技研发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基地”将在青岛蓝谷落成。





    “无论我们开发什么产品,都是为了给消费者的感官带来一种愉悦享受。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新基地将进一步深化对消费者感官的探索。”青岛啤酒制造副总裁、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董建军表示。


    一直以来,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针对消费者需求的痛点和行业发展中的难点,开展研究,持续解决制约啤酒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通过独创的风味图谱技术,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把消费者模糊的、朦胧的口味需求,转化为了数字化指标,继而形成独特配方和酿造技术。让一杯啤酒的口感不再停留在模糊的感受上,而是有了可定性、可量化的指标。对消费者需求的“解码”实现了从“素描画像”到“精准画像”的深刻转变,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引领变化需求,还不断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啤酒酵母是啤酒的灵魂,对啤酒的口味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青岛啤酒在国内率先开展工业啤酒生产菌株Lager酵母全基因组测序。此项研究不仅绘制了精细基因组分子遗传图谱,其精细度和覆盖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且相关数据资源供全行业及相关科研院校共享借鉴,实现了对啤酒风味的深度解析和把控的精准发力。


    据了解,依托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技研发项目20余项;形成了三大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代表的6大核心技术,100多项外围技术:构建了啤酒风味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及保鲜技术,支持青岛啤酒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330余种微量、痕量啤酒风味化合物的高效定性定量分析技术;高效低耗绿色酿造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和引领行业综合能耗降低30%以上……


    “新基地的建设,不但是有研究基地,还有一个体验基地,我们的研发将进一步和消费者体验结合起来。”董建军说。


    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新基地项目的规划将深化产学研用的融合、更深入挖掘研发中心的平台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创新。


    “在这样一个消费日新月异、产品快速迭代的时代,青岛啤酒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非常强,拥有多元化口感和高端化产品的科研引领能力。”硕士、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的90后秦青青在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从事大麦酿造性能研究,她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通过对数项关键技术的攻克,青岛啤酒构建了基于市场导向的新产品高效开发平台。近年来,青岛啤酒新产品的上市数量、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首位,陆续推出了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艺术酿造新品,成功引领中国啤酒行业的超高端发展和结构升级,为行业打开了向上空间。

    2021-11-09
  • 强化文旅专班推进塑造闽北城市名片

    “南平发展有两大独特优势,一是生态,二是文化。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迅速成立旅游专班、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专班、朱子文化专班、省运会专班以及茶文化专班等五个专班,坚持高水平统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努力构筑新时代文化精神高地,不断提升文化创新性发展水平,同时以加快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带为抓手,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文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武夷山不仅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还拥有全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王文谦表示,建设大武夷旅游核心区,要兼顾保护和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加快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带。今年,围绕建设武夷山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目标定位,我市聚焦“扬优势、增亮点、谋卖点,锻长板、补短板、上新板”等重点工作,持续优化提升供给侧,吸引需求侧,着力打造原生态体验、养生休闲、环境教育、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建设一批“风情小镇”“花漾街区”“魅力乡村”,创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牌旅游村、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推动邵武市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阳区、延平区、顺昌县、光泽县、浦城县创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持续巩固武夷山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闽北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全市十个县(市、区)都是苏区,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标杆’,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建阳考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寒泉景区旅游开发、宋慈文化旅游项目、武夷山朱子文化园旅游设施配套工程等11个重点文旅项目的前期建设。”王文谦说,全市文旅系统将在高水平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大资源整合和文旅融合力度,深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农业+”“美食+”“红色+”“研学+”旅游,加快兴田闽越文化小镇、五夫理学文化小镇、洋庄红色文化小镇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持续举办“美食带你游”嘉年华等系列活动,挖掘推出一批美食旗舰店、小吃品牌店,培育开发茶食品、茶宴、茶点、茶饮、茶小吃等特色美食业态,研发“宋式生活美学”“大王玉女”、闽越古城等闽北文化元素伴手礼,引导非遗表演、文化演艺进景区,推动印象大红袍、“幔亭招宴”等文化演艺项目更新迭代。

    “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旅强市,还需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王文谦介绍,我市将不断健全完善市文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五个专班,明确专班职责分工、细化任务分解,确保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同时,强化机制保障,定期召开文旅产业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文旅发展中遇到的“难、硬、重、新”等问题,对重大项目、重大招商等采取“一事一议”,专班推进;强化政策保障,争取加大财政对旅游的投入,适度调增旅游专项经费,适时制定出台会议会展、研学旅行等专项政策,按引客引流成效给予奖励扶持,并鼓励县(市、区)进行政策配套,推动实现市、县两级政策叠加效应,激发企业拓展市场积极性。

    2021-11-08
  • 仪征北站规划打造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名片

    11月4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北沿江高铁仪征北站方案汇报会。副市长田文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邵士翔主持会议并提出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月塘镇、城发集团、扬子集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设计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详细汇报了北沿江高铁仪征北站方案,与会人员围绕方案开展交流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田文远要求,设计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站房设计方案,优化仪征北站站房屋面造型以及站房外立面色彩、线条,做到站房屋面造型富有变化,外立面色彩与高铁站片区规划相协调,外立面结构线条柔和、生动。

    邵士翔要求,设计单位要加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月塘镇对接,进一步优化仪征北站方案特别是站房造型设计,使设计方案与仪征北站规划片区风格协调一致,更好地体现枣林湾、月塘镇生态旅游特色,着力将仪征北站打造成我市城市名片和标志性建筑。

    2021-11-05
  • 江苏盐城大丰:凝聚起文明城市创建“磅礴力量”

    对文明的追求,是一座城市的使命。作为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全国文明城市一直被视为最具价值的“城市名片”。今年,全市上下掀起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热潮,并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升级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要求。昨天,我区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再次吹响“集结号”,发出“冲锋令”,充分表明区委区政府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创则必成的坚强决心。全区上下必须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凝心聚力奏响文明城市创建“大合唱”。



    文明城市创建为百姓、惠百姓。事实上,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分享文明成果、为民谋福祉的过程。仔细梳理就会发现,文明城市创建的每项标准都对应着民生的方方面面,例如社会治安、交通秩序、市场环境、生活环境等,无不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看到,通过创建,我们的农贸市场“展露新颜”,告别“脏乱差”;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实现“华丽转身”,不再无人管;道路通行“井然有序”,安全隐患大幅降低……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更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

    因此,文明城市创建不是“独角戏”,而是全民“大合唱”,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城市管理者主动担当作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把“群众没有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强化责任担当,迅速行动起来,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对标找差、补齐短板,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高质高效完成各项任务。另一方面,文明城市创建没有旁观者,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文明城市靠点滴累积,文明成果靠大家守护,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参与其中,让文明在你我之间无形传递,真正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方能形成文明城市创建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2021-11-05
  • 产品走出去 产业聚起来——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1—9月,外贸出口11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


    1—8月,引进市外境内到位资金(含续建项目)539.68亿元,新签约亿元项目123个。


    10月22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21年高峰论坛在柳州市召开,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们汇聚柳州,纷纷点赞柳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瞩目成绩。“我跟国外主机厂的技术研发高管聊过,他们说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特别引人注目,比如柳州的宏光MINIEV,展现更多的应用场景给客户,也展现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说。


    10月28日,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柳州传统汽车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再迈出关键一步。


    10月30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强链补链提质升级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报道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典型案例……


    今年前三季度,柳州市工业经济继续发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一路奔驰。


    “走出去”捷报频传


    1—9月,东风柳汽海外市场累计销售汽车1万多辆,同比增长305%。10月中旬,东风柳汽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程源说:“东风柳汽出口销量首次年度破万,创下近20年来海外事业历史最佳业绩。”


    工程机械等产业海外市场同样捷报频传。柳工前三季度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70%,其中欧洲区域销量增至120%,创历史最好水平。


    前三季度,柳州市外贸出口11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其中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


    产品走上世界舞台竞技,更看重的是自主创新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柳工350马力甘蔗收获机平台产品对比国际同类产品,同样具有高适应性、高性价比优势,全凭技术过硬。”广西柳工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工程师韦锐介绍。


    在绿色经济热潮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模式也走出国门,成为可供学习的样本。


    今年5月,深耕印尼市场的上汽通用五菱开始助推印尼制定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企业副总经理练朝春介绍,小型新能源汽车备受青睐,已有200多个海外国家或地区的咨询。


    “引进来”集聚力量


    不仅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引进产业、技术,不断搅动高质量发展的活水。


    今年,柳州市启动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3年攻坚行动,各县区及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发展目标更加清晰。该市以链式效应为突破口,围绕30条产业链推进“链长制”产业链精准招商,打出一套“大招商、招大商”的组合拳。


    随着大健康、新材料、工业设计等产业的集聚,技术力量和人才资源也不断奔赴而来,在这片创新创业的广阔天地大展作为。近日,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正式开启合作,在柳州建设国际一流的新材料及智能制造联合研发平台,助力柳州市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企业已经和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大学合作,将在柳州建设研发中心,把最前沿和国内领先的技术引进来。”津晶企业集团董事长江国民说,企业将通过科研造血,加速向千亿目标迈进。


    “探新路”寻求突破


    柳州志在当好广西工业崛起先行者,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是为闯出一条前所未有、独具特色的新路子。


    “十四五”开局之年,柳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柳州制造附加值更高,引领前沿技术不断突破。


    如今,从高空俯视龙城,新兴产业星罗棋布——柳东新区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产业,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以智能电网、工业机器人、工业设计、大数据产业为主,柳南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产业,柳北区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等。


    “柳州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实现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该市工信局负责人说。


    闯出新路子,不仅要走好脚下路,更要对未来有明确清晰的目标:柳州市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加大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培育;促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支持螺蛳粉企业建设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等。

    2021-11-04
  • 广西柳江:“南菜北运”基地采收忙

    11月2日,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菜农在基地里采摘蔬菜(无人机照片)。


    近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南菜北运”基地里种植的多种蔬菜陆续丰收,菜农忙着采摘蔬菜,加大市场供应量

    2021-11-04
  • 湖南浏阳:传统技艺助民增收

    10月29日在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组拍摄的古法造纸研学馆(无人机照片)。湖南长沙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组的浏阳手工造纸技艺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将传统的手工造纸技艺与旅游、研学和民宿发展相结合,打造传统文化新业态,不仅使古老的技艺得到活化发展,还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2021-11-03
  • “香”飘粤港澳

    11月1日,江永县潇浦镇消江村,村民在采收香芋南瓜。今年,该县因地制宜发展香芋南瓜、青皮冬瓜、红皮萝卜等特色蔬菜种植12万亩,农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亩均收入达5000元。

    2021-11-03

  • 首 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