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联光村,一座座温室大棚绿意盎然,一位姑娘正在精心照料着满棚绿莹莹的香瓜苗。
这位姑娘叫苑红,是一名“95后”,也是一名返乡创业人才,自己经营着83个大棚,今年全部种了当地有名的白梨脆香瓜。“大学毕业后在外漂泊了几年,听说家乡设施农业发展得不错,就回来试一试自主创业,没想到真的成功了!”看着自家长势喜人的香瓜苗,苑红开心地说。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坚持“突出重点、按需引进、以用为本”原则,引进了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专业人才,助力乡村发展。同时,不断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并加强与高校、企业联系对接,建立校企地长期合作机制,开展基础教育、青年人才培养等项目,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
“当地政府对我们回乡创业的人才很关心,不仅在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方便,而且每年还会开展各种人才评选表彰活动。”明安镇创业青年秦磊说。
引进人才,还要留得住人才。乌拉特前旗开展“即时咨询、全程帮办”业务,在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以优质服务增强人才黏性,切实保障政策落实落地。2022年,打造“人才驿站”14个,建成2支59人的服务专员队伍,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举办人才读书会、才艺秀、交友沙龙等活动,增强来旗、回旗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促进人才更好更快地扎根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中。
从小在大佘太镇红民村长大的刘瑞,2020年拿到了职业农民的证书,成了“土专家”。他在大佘太镇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种植辣椒,每到种植、采摘季节,还能带动周边300多人就业增收。
“辣椒每亩纯收入在900元左右,我的年收入差不多90万元。成为职业农民后,不仅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能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一举两得。”刘瑞说。
乡村要振兴,除了引进外来人才,挖掘乡土人才也很重要。乌拉特前旗积极开展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开展农业、医疗、教学等培训讲座,提升农村医疗和教育水平,带动当地人才的成长。为促进专家人才与农业产业有效衔接,开展农业培训,普及农业知识,邀请专家“送技上门”、开办种植培训会等方式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农民,将农民培养成扎根农村、熟悉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
在先锋镇黑柳子村黑柳子水库,螃蟹养殖户邓永刚在科技特派员郑丽华的指导下,忙着将鲜活的蟹苗投放到蟹塘中,一只只小螃蟹飞快地爬进水塘,潜入水草深处。
“今年,我承包了200多亩蟹塘,计划投放1600斤蟹苗。因为是第一次养螃蟹,没有相关经验,多亏了科技特派员的帮助,才能买到优质蟹苗,顺利开塘养殖。”邓永刚真诚地感激道。
“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精准用才是盘活人才“存量”的关键所在。乌拉特前旗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深入开展“三服务一促进”“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采取上门服务、以优带强、城乡结对等方式,构建群众点单、专家配餐、组织部门联系对接的服务网络。
如今的乌拉特前旗,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类人才在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当地聚焦乡村人才发展,搭建平台、用心培养、优化服务、才尽其用,坚持奏好“引育留用”四部曲,为全旗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人才动力。(记者图古斯毕力格通讯员韩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