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拉特前旗:激活人才“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盛夏时节,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联光村,一座座温室大棚绿意盎然,一位姑娘正在精心照料着满棚绿莹莹的香瓜苗。

    这位姑娘叫苑红,是一名“95后”,也是一名返乡创业人才,自己经营着83个大棚,今年全部种了当地有名的白梨脆香瓜。“大学毕业后在外漂泊了几年,听说家乡设施农业发展得不错,就回来试一试自主创业,没想到真的成功了!”看着自家长势喜人的香瓜苗,苑红开心地说。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坚持“突出重点、按需引进、以用为本”原则,引进了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专业人才,助力乡村发展。同时,不断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并加强与高校、企业联系对接,建立校企地长期合作机制,开展基础教育、青年人才培养等项目,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

    “当地政府对我们回乡创业的人才很关心,不仅在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方便,而且每年还会开展各种人才评选表彰活动。”明安镇创业青年秦磊说。

    引进人才,还要留得住人才。乌拉特前旗开展“即时咨询、全程帮办”业务,在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以优质服务增强人才黏性,切实保障政策落实落地。2022年,打造“人才驿站”14个,建成2支59人的服务专员队伍,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举办人才读书会、才艺秀、交友沙龙等活动,增强来旗、回旗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促进人才更好更快地扎根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中。

    从小在大佘太镇红民村长大的刘瑞,2020年拿到了职业农民的证书,成了“土专家”。他在大佘太镇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种植辣椒,每到种植、采摘季节,还能带动周边300多人就业增收。

    “辣椒每亩纯收入在900元左右,我的年收入差不多90万元。成为职业农民后,不仅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能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一举两得。”刘瑞说。

    乡村要振兴,除了引进外来人才,挖掘乡土人才也很重要。乌拉特前旗积极开展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开展农业、医疗、教学等培训讲座,提升农村医疗和教育水平,带动当地人才的成长。为促进专家人才与农业产业有效衔接,开展农业培训,普及农业知识,邀请专家“送技上门”、开办种植培训会等方式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农民,将农民培养成扎根农村、熟悉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

    在先锋镇黑柳子村黑柳子水库,螃蟹养殖户邓永刚在科技特派员郑丽华的指导下,忙着将鲜活的蟹苗投放到蟹塘中,一只只小螃蟹飞快地爬进水塘,潜入水草深处。

    “今年,我承包了200多亩蟹塘,计划投放1600斤蟹苗。因为是第一次养螃蟹,没有相关经验,多亏了科技特派员的帮助,才能买到优质蟹苗,顺利开塘养殖。”邓永刚真诚地感激道。

    “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精准用才是盘活人才“存量”的关键所在。乌拉特前旗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深入开展“三服务一促进”“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采取上门服务、以优带强、城乡结对等方式,构建群众点单、专家配餐、组织部门联系对接的服务网络。

    如今的乌拉特前旗,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类人才在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当地聚焦乡村人才发展,搭建平台、用心培养、优化服务、才尽其用,坚持奏好“引育留用”四部曲,为全旗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人才动力。(记者图古斯毕力格通讯员韩丽芳)

    2023-07-21
  • 赤峰市53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麦浪滚滚穗飘香,田间地头收割忙。走进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二十家村麦收现场,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金灿灿的麦穗在阳光照耀下随风摇曳,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宁城县是我们在赤峰的第一站,现在每天能收割20亩至30亩,预计5天时间全部收割完毕,之后再赶往克什克腾旗继续收割麦子。”在田间忙碌的河南省联合作业收割机农机手张铜钢告诉记者。

    随着一台台联合作业收割机轰隆隆地开进金色麦田,开启了赤峰市今年春小麦收割第一镰,标志着全市53万亩春小麦陆续进入收割季节。

    “今年我家种了20亩春小麦,颗粒饱满,长势良好。小麦收割完后,还要种白菜等二茬作物。两茬种下来,每亩地能收入5000元左右,其中,小麦每亩能收入1600元左右。”说起今年的收成,村民王新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宁城县小麦种植面积达5000亩,主要分布在汐子镇、大明镇、右北平镇、天义镇等地。

    作为自治区产粮大市,今年,赤峰市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引导农业资源优先保障粮食生产,持续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粮食种植面积达1865.59万亩以上,其中小麦种植面积达53万亩。

    “通过前期做好小麦种植技术配套管理,今年赤峰市小麦亩产预计可达1000斤以上。”赤峰市农牧局高级农艺师韩翔宇介绍,“接下来,农民还将种植白菜等经济作物,我们将坚持做好农业技术辅导,为农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记者王塔娜)

    2023-07-20
  • 兴安盟:草畜平衡为草原“减压”助牧民增收

    湛蓝的天空下,微风拂过连绵起伏的山丘,绿茵茵的草地一直延伸到天际。走进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风吹草低,不时可见成群的牛羊和牧民的笑脸。



    “按同样的草场养殖成本计算,45亩的草场可以养1头基础母牛或者5只基础母羊,‘改羊增牛’不仅能够帮助牧民增产增收,更能减轻草场压力,是实现草畜双丰收的良好决策。”科右前旗副旗长、满族屯满族乡党委书记白文杰介绍说,养畜结构要因地制宜,如果不转型,家庭牧场既会对生态造成危害,又将遭受经济损失。

    白文杰的一笔经济账理清了当地牧民群众立足生态发展产业的思路。满族屯满族乡是以畜牧业发展为主的乡镇,全乡养殖牲畜42万头(只)。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草原“减压”的同时不减少牧民收入,近年来,该乡实施“改羊增牛”战略,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和谐发展。

    草原是牧民的命根子,草好,牛羊就壮;生态越好,牧民就越幸福。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就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和舍饲圈养、草种繁育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这让兴安盟的牧民更加坚定了走好以草定畜、少养精养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和养羊相比,养牛需要的人工少,对草场伤害更低,收入还增加了不少。”走进满族屯满族乡特门乌拉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韩恩成在为新生牛犊清理牛圈。作为该乡“改羊增牛”示范户,他在卖掉自家200只羊后引进了优质西门塔尔牛,相继建设完成3座标准化棚圈、一座储草库,肉牛存栏量由6头发展到120多头,年收入达80万元。

    “改羊增牛”改变了满族屯满族乡牧民传统的“耗草养殖”生产方式,激发了草原牧民多产业发展模式。

    在阿拉坦敖都嘎查西恩尼根家庭牧场,牧民义乐呼有条不紊地把刚挤出的鲜奶倒入锅内,准备开始今天的奶制品制作,义乐呼掌握的奶制品制作技艺有10余种,每年通过销售手工奶制品增收10万元以上。

    “我们在保证增收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家门口的这片‘母亲草原’,发展奶制品产业同样可以增收。”在该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义乐呼曾经30平方米的小作坊变成了现在300余平方米的制作车间。

    不只“改羊增牛”见实效,在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乌都岱嘎查肉牛集中繁育育肥基地,“代养托养”模式下的舍饲养殖同样实现了保护草原、增加养殖量。

    “自己养牛不仅需要考虑放牧、喂养的人工成本,还有承担意外伤亡的风险。如今,我们把肉牛送到育肥基地进行舍饲养殖,通过集中科学养殖既降低了风险,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周边的草原生态环境。”乌都岱嘎查村民丁艳强家有53头西门塔尔牛,他放弃了自己牧养的养殖模式,把肉牛全部送往育肥基地,如今他每年每头牛可获得分红2000元,闲时务工增收近5万元。

    “我们基地是整合防灾减灾、集中舍饲、生态保护等功能,集肉牛养殖、饲草储运、有机肥场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通过代养分红、群众联户养殖、村企互利三种模式,实现草畜平衡区内牧民舍饲、半舍饲养殖化,确保草原不过载,牧民养殖量还有增加,不断推进草畜平衡。”乌都岱嘎查肉牛集中繁育育肥基地负责人王刚介绍,预计到2025年,该基地可为当地养殖户提供系谱完整基础母牛约4000头,60万亩草场得到休养生息,草原载畜压力将进一步减小,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兴安盟天然草原植被覆盖率达74.14%,近年来,兴安盟坚持将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推动草原事业和谐有序发展。科学划定禁牧休牧区域范围,促进草原休养生息,使草原生态逐步恢复向好。通过开展贯穿全年、常态化、不定期监督指导和巡查工作,加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执法力度,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提高牧民自觉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眼下,兴安盟正在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上持续用力,积极落实草畜平衡相关政策,开展草原超载过牧治理,采取“改羊增牛”、舍饲养殖、轮牧、禁牧等措施,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强化草原生态保护,抓好畜牧业稳产保供和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力争让草原生态优美、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让牧民与草原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在兴安大地徐徐展开。(记者高敏娜通讯员刘也)

    2023-07-20
  • “十四冬”将于明年2月举办

    本报呼伦贝尔7月17日电(记者吴勇)日前,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组委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十四冬”将于2024年2月17日至2月27日在呼伦贝尔市举办,“十四冬”将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设滑冰、滑雪、冬季两项、冰壶、冰球、雪车、雪橇、滑雪登山8个大项、16个分项、176个小项。其中,呼伦贝尔赛区承办96个小项,乌兰察布赛区承办38个小项,赤峰赛区承办4个小项,自治区以外异地办赛38个小项。

    2023-07-19
  • 牧歌故乡那达慕暨全国“村晚”百县联动启动

    7月的呼伦贝尔草原草色青青,牧歌悠扬。7月17日,2023年新巴尔虎右旗“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牧歌故乡那达慕暨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动启动。





    17日上午,在新巴尔虎右旗那达慕会场的启动仪式上,当地群众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比赛和非遗展示展览。与会的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百县联盟单位组委会、全国乡村春晚联盟单位等单位代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各盟市旗县文旅体局、文化馆负责人、相关专家和新巴尔虎右旗各族群众现场观看活动盛况,共襄盛会。17日下午,在“村晚”百县联动经验分享环节,与会人员分享了内蒙古“村晚”工作经验。


    “村晚”是文化和旅游部发起的全国性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4年。作为模范自治区的内蒙古,既是“乡村春晚”到“四季村晚”的见证者,更是践行者。近年来,内蒙古以“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为抓手,充分挖掘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向外推广内蒙古广大农村牧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新巴尔虎右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是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2023年4月,该旗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四季村晚”夏季示范展示点。当地将传统那达慕与“村晚”品牌有机结合,推出了“那达慕村晚”。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承办,为期4天。浙江省丽水市、广东省佛冈县、福建省武平县等地将交流“村晚”联盟建设与区域特色文化发展成果;公共文化和旅游界专家将进行授课指导。(记者李玉琢李新军刘浩)

    2023-07-19
  • 民政部启动“乡村著名行动”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高蕾)民政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该行动涵盖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地名工作的各个环节,致力于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这是记者17日从民政部2023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乡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乡村地名也呈现出数量密度需求不断增加,需要整体性、前瞻性规划设计,标准化程度要求提升,人们对乡村地名的特色内涵越来越重视等特点。


    近年来,民政部不断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持续加强乡村地名建设。聚焦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物流不便的现实问题,先后指导互联网地图平台规范标注乡村地名670余万条,新增地名覆盖全国200余万个农村居民点,搜索点击量累计达数十亿人次,有力促进了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


    此次“乡村著名行动”明确了5方面14项重点任务,具体包括织密乡村地名网、健全乡村地名标志体系、发展繁荣乡村地名文化、深化地名信息服务、促进地名利农惠农等内容。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王晓东在发布会上介绍,从2023年起,将利用3至5年时间使乡村地名工作模式基本定型、工作路径基本成熟,乡村地名及其标识的广度、密度、精细度适应乡村治理需要,乡村地名文化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乡村标准地名信息在各领域规范使用,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实现跃升,地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时,乡村地名管理服务全面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城乡地名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均等化,优秀地名文化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地名助力乡村振兴取得重大成效。


    “我们给专项行动冠以‘乡村著名行动’的名称,一方面,著名作为动词使用时,有‘起名、命名’的含义,体现要有好地名;另一方面,著名作为形容词使用时,有‘扬名、闻名’之义,也是希望全国的广大乡村能够通过地名闻名起来。”王晓东说。

    2023-07-18
  • 呼和浩特:中央1.2亿元资金支持首府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财政局了解到,近日,呼和浩特市财政争取到2023年中央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资金1.2亿元,助力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023年国家奶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2023年,中央财政在全国范围内支持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其中全区争取到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2个产业集群项目和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产业集群项目各一个,争取到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补助资金居全区第一。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资金将聚焦呼和浩特市优势特色,围绕乳业、马铃薯两大主导产业项目,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一二三产深入融合,辐射带动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全力打造首府农牧业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推动呼和浩特市农牧业产业布局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示范引领带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刘洋)

    2023-07-18
  • 多部门合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记者顾仲阳)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在京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残联、全国工商联召开会议,进一步凝聚力量,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在会上表示,要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刘焕鑫介绍,2022年,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衔接政策措施更加完善,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其中,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65.3%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可以消除风险。

    2023-07-17
  • 奋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两个行动”答记者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近期组织实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提出农垦要充分发挥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的“国家队”作用,聚焦粮油等主要作物,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单产水平,以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有力支撑。近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负责人就“两个行动”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力争用3—5年时间,带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00亿斤


    问:“两个行动”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组织实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旨在聚焦粮油等主要作物,以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着力提高农垦单产水平,以开展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水平,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两个行动”要求,在大面积提高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地方大面积提升单产水平。


    “两个行动”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农垦系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30亿斤,面向地方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5亿亩次,带动地方粮食增产70亿斤,共计带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00亿斤。到2030年,实现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大面积提升,面向地方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2.5亿亩次,服务地块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高10%左右。同时,打造一批农垦社会化服务示范点,建立一批社会化服务标准,培育一批服务品牌,壮大一批集体经济组织。


    着力打造高产样板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问: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实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重点在于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


    一方面,着力打造高产样板区,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以提升产能、改善品质、降本增效、集成技术为目标,开展高产样板区建设,打造一批高产样板田和整建制高产农场,集中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健全完善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单项增产技术的组装熟化,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另一方面,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聚焦永久基本农田,实施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农垦先行活动,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总结农垦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和经验做法,探索形成区域性综合治理方案。开展“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推广应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进智慧农场建设。加强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管理,在有条件的垦区探索推进农业生产统一经营管理措施。完善作物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不同作物、不同耕作模式下的农机作业技术标准和流程标准,实现农机农艺农制相融合。通过技术和农资服务,带动大宗生产资料统采统供,保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强化订单生产、合同收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建立农垦社会化服务集群,健全垦地合作机制


    问:“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乡与垦地一体化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农垦社会化服务。


    一方面,建立农垦社会化服务集群,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组建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支持设立区域农服中心,鼓励农场职工到地方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农垦产业联盟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垦区间、垦地间合作,推进跨区、跨省联动联合。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等形式,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构建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内部规章、规范财务管理,逐步建立“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服务有监管”的社会化服务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健全垦地合作机制。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垦社会化服务主体带头制定农垦社会化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探索建立农垦社会化服务团体标准、全国农垦星级社会化服务主体目录和管理机制,培育和打造“垦字号”农垦社会化服务品牌矩阵。积极发挥社会化服务作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帮助村集体规范集体土地承包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支持农垦与地方政府、农场与周边村镇和村屯,通过结对子合作、联合共建等方式,创新垦地合作机制。支持农垦与地方共建示范基地、共组专家队伍、共谋区域发展、共管产业集群,构建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农垦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问:确保“两个行动”取得实效,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答:一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农业农村部在制定政策、安排项目时,加强统筹和分类管理,确保垦区、农场平等享受。各地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农垦加快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落实社会化服务主体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上支持农垦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金融保险机构支持“两个行动”,支持农垦生产托管的粮食作物参加完全成本保险。


    另一方面,加强垦地联动。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打通地方政府与农垦企业的沟通渠道,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构建“政府统筹协调、职能部门组织指导、农垦与地方联合实施、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在有条件的村、镇、县整建制开展农垦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垦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样板。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农垦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机制探索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为进一步提升农垦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有益经验。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进党建引领模式、农服公司模式、村企合作模式、联合体模式、龙头企业带头模式等5种典型模式,重点推广土地经营权流转、全程托管服务、单环节托管服务、产前产后综合服务、信息对接服务、金融保险担保服务等6种服务形式,把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引向深入。(记者高云才)

    2023-07-17
  • 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组织振兴引领保障乡村振兴”调研报道之二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必须吸引各类人才在广袤的农村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调研中发现,各地都有不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经验做法,通过用活乡土人才这一杠杆,在“引、育、用”上持续发力,通过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激发能量,努力以人才振兴撬动乡村振兴。


    下沉:在政策引领下,各类人才资源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


    乡村振兴是人的振兴,引导各类人才资源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成为骨干力量,就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优秀的干部下沉一线,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变化,也在一线锻炼成长,接地气、转作风、增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


    走进江西宁都县肖田乡带源村,休闲广场宽敞美丽,青山、绿树、村庄相互映衬,一派现代田园风貌。


    “以前说起带源就是远、破、穷,村子大变样,要感谢黄书记。”村民对驻村第一书记黄同锦赞不绝口。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驻村第一书记大多来自上级单位和部门,能力强、视野宽,还可以调动资源,他们的到来,为村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没有产业,再漂亮的村也是花架子。”黄同锦经过调研,从耕地少山地多的村情出发,带领村民种植黄桃。走出去学习取经,请进来专家把脉问诊,调动各方资源,呵护产业发展。


    根据部署,各地和中央有关单位持续向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截至2022年底,全国在岗驻村第一书记21.09万人、工作队员56.3万人。


    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解决群众难题……广大驻村干部忙碌在田间地头、服务在群众身边,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让一个个村落实现蝶变。


    进入新时代,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一大批优秀干部人才选择了下沉一线,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他们政治强、素质高、懂技术,有的还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能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撬动农村产业发展。


    拿科技特派团来说,中组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多部门,以“一县一团”方式,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1500多名专家型科技支撑人才,精准开展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传帮带。


    这些人才到县里的工作标准是:技术指导覆盖所有主导产业,驻点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带动当地科技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数据显示,160个团全部与帮扶县签订服务承诺书,累计有1.7万人次下乡帮扶,解决技术问题3361个,培训10.9万人次,为当地发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撑。


    如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怎样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一点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从调研情况来看,人才下沉工作力度还要继续加大,应进一步健全干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拓宽人才服务乡村的领域,创新工作载体,吸引各类人才源源不断下沉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另一方面,县乡村党组织应加强长远规划,拓宽选人视野,“下深水”挖掘人才,加大培养人才力度,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围绕人才配置各类资源和力量,让各类人才充分迸发创新创造活力。


    外引: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引来“金凤凰”盘活存量


    每个村都有些不同的资源,怎样引来“金凤凰”盘活存量?


    对于创业者来说,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不强,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难以想象吧?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安全问题和卫生问题突出。”浙江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党委书记沈永甜指着眼前的咖啡馆说。


    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将原矿场的废旧用房,改造成了咖啡馆,不到一年时间已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废墟变风景”为红庙村带来600余万元经济收益。


    创业团队的负责人程铄钦说,团队从开始的7人发展到如今的20多人,大家各有所长,一起为乡村旅游提供想法和解决方案。


    “好的创业环境,关键是解决问题要高效。”安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新勇说,他们来到村里创业,不需要跟众多部门打交道,只需要面对一个人,就是沈永甜。


    “干部好不好打交道?遇到事了找谁解决?”来之前,程铄钦也曾心里犯嘀咕,“没想到,我遇到的所有问题,沈书记来搞定。”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如何吸引有活力、有想法的大学生,要靠精准、简单、高效的创业服务。安吉县为此建立起乡村产业人才精准配对的长效机制,一村一策制定需求目录,摸清乡村急需人才专业学历、招引方向和招引数量,然后有针对性地吸引外来人才进驻。截至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全覆盖,先后吸引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284个、吸纳大学生2038人。


    乡情是剪不断的纽带。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地都把在外乡贤作为外引人才的重要来源。得益于抢抓一线城市产业调整、人才回流的机遇,各地打好“乡情牌”,通过政策支持、环境优化、主动服务等措施,吸引外出务工能人、在外企业家、产业带头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反哺乡村,不少人实现了从“外出谋发展”到“返乡当老板”的转变。


    在江西吉安县,我们见到了返乡的青年创客曾珣。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一线城市从事互联网行业,家乡来的招商引资工作队找到他,希望他可以返乡创业,带动家乡产业发展。


    一辆9米多长的大货车拉上所有家当,曾珣回到了吉安,也想清楚了要做的事:不是自己做一家企业,而是做创业孵化器,利用自己电商直播带货的经验和渠道,带动家乡年轻人一起创业。


    围绕曾珣孵化的项目,一个创业基地已见雏形。直播、文创、电商等多种产业形式,让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带动民宿、种植采摘、农产品加工等多种业态发展。


    “互联网创业,回农村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农村本身不受地域限制,又有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尤其是政策扶持力度大,可以做很多单靠企业自身难以做到的事。”曾珣坦言,正是因为看到了机会,他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归。


    “靠产业吸引人才,靠人才带起产业”,各地正在努力构建这样的正向循环。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广袤的农村正在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吸引着有识之士、有志之士的目光。


    四川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东林村的“拳头”产品是大蒜,种植历史可追溯到300年前,村民世代稻蒜轮作。但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村党委书记王德一感到力不从心。引才,成为他心中一件大事:“要真正在市场上形成优势,必须有懂农村、懂技术、懂市场的人才。”


    陈果出现了。这位浙江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出身农村,曾从事咨询行业。第一次来东林村,他就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生态好、区位好、产业基础好,当地对产业发展又重视。


    王德一见陈果,就知道他是自己要找的人,两人一拍即合。陈果组建合作社,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小田改大田,打破田埂,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稻蒜品质明显提高,合作社越滚越大。


    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但要让高层次人才放弃城市工作与生活,回归乡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河南省为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推进税费减免、场地安排、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打包办”“提速办”,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培育、孵化、加速等创业扶持;同时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地方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增强人才意识,摸清本乡本土人才资源,建立健全乡村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制度,同时从薪酬待遇、基本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更为优厚的条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说。


    不少基层干部也给出了建议,一位基层干部说:“最关键的还是让人才专心做事,努力成事,而不是操心办事,要营造与城市一样高效聚集资源的创业环境。”


    另一位基层干部说:“事业留人永远最有效,更高级的吸引一定是构建产业链条,该强链的强链,该补链的补链,人才自然就会向产业链集聚。”


    内育: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光靠引才不够,立足本土培养人才是长久之策。”这是基层干部群众的共性认识。


    乡村人才振兴,就是要构建一个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塔尖尖、塔身壮、塔基实”,内育乡土人才就是壮实的塔基。


    “插秧后,要注意储水护苗,促进秧苗返青,防止冷伤和冻害。”在江西上犹县东山镇中稍村的水稻制种基地,农技顾问卢山正在开设田间课堂,重点讲解当前水稻种植的注意事项。周围十几名村民和种粮大户,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课。


    针对农村懂经营、懂法律、会管理等方面人才稀缺问题,东山镇探索建立了“一组长三顾问”工作专班机制,向每村选派一名驻村组长、一名法律顾问、一名农技顾问和一名经济发展顾问,实现村村全覆盖。


    培育一批“土专家”、“乡创客”和职业农民,关键要有人教、有人带。“我们原来都是土办法,不太讲科学。”受访的农户们说,有专家带着科学种植,学到的本领终身受用。


    “雨后要进行清沟排水,减少受淹时间,及时进行洗苗扶苗,清除杂物,做好补栽改种……”5月10日,连续几日降雨后,江西宁都县青塘镇九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孙九明正在设施大棚基地内逐个查看棚内蔬菜情况,仔细嘱咐各棚种植户。


    原来的“门外汉”变成了现在的“土专家”。4年前,孙九明是一个零基础的蔬菜种植户,短短几年时间,他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了当地有名的果蔬种植能手。


    在宁都,孙九明的转变不是个例。2021年,27名来自清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第九十三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成员,围绕宁都县农业特色产业等项目方面的技术需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查、座谈交流、技术指导和现场科技帮扶,为宁都县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院士带出“土专家”,浇开了产业兴旺花。宁都县设施蔬菜产业有了院士工作站之后,选种育种更加科学,防范病虫害更加精准,富硒品牌更加响亮。同时,宁都老表在山东蔬菜种植师傅的手把手传授下,充分结合当地天气、土壤、水分等特点,自主改变蔬菜大棚,成功应对连续多月的极寒天气,实现了高产高收入。


    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农民也获得了更多被赋能的机会。成都市郫都区的东林村,近年来已经培育出20多名农业职业经理人,他们通过学习和运用新型农业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成为带领农户富起来的“新农人”。


    在河南林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等单位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技能和带富能力,重点打造东姚小米、茶店菊花、横水红薯、桂林辣椒等八大农业产业基地。同时,林州市建立以市职教中心为龙头、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重点围绕一二三产所需的种植养殖、家庭服务业、建筑施工、旅游餐饮服务业、电子商务、手工编织、电工电焊进行培训,让一批乡土人才冒出来、成长起来。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创新创业的主角,是托举乡村振兴的“重量级选手”。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200多万人,其中高素质农民超过1700万人。


    如何让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调研中不少基层干部群众提出了建议——


    乡镇站所是一支重要工作力量,职能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干部职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背景,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统筹使用,支持他们通过在岗培训、继续教育、外出学习等途径提升工作能力,立足岗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有计划有重点加强村干部、年轻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林果种植、家禽养殖、民俗文化、乡村旅游方面的骨干人才。


    摸清楚“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底数,支持他们充分发挥技能优势和带动作用,挖掘特色和优势,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以市场缺口为导向,推动“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敢于“吃螃蟹”,联农带农开创农业发展的“好钱景”。

    2023-07-14
  • 更富 更美 更文明——苏州相城区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培育形成艺术湖田多要素集聚的“文产村”融合发展轴、打造文化渔乡发展融合带、依托5大老街打造特色文化创业街区……近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发布《相城区阳澄湖片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将在产业发展、富民增收、乡村治理等方面发力,与阳澄湖沿岸的常熟市、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等签订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备忘录,以片区化、差异化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相城区在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位列县级进位第一等次。在建设“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城乡融合程度更高”的乡村振兴征程上,一场场精彩蝶变正在这片土地上发生。





    “新农人”打造现代化“鱼米之乡”


    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金香溢合作社的示范田里,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插秧机等智能设备正在田间地头作业,按照导航规划的路线,耕地、收割均实现了无人自动化。


    2013年从扬州大学农业专业毕业后,金香溢合作社负责人朱赟德回到家乡望亭投身农业生产。“百亩耕地只需要两名管理者,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户工作强度降低了,亩均种植成本降低60元。”朱赟德介绍,依托机械化设备和一站式服务,已带动周边乡亲年增收约300万元。


    在相城区阳澄湖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的蟹塘旁,“养蟹硕士”朱健明正忙着巡查蟹塘。2017年自苏州大学硕士毕业后,出生在同样是水乡泽国兴化市里下河地区的朱健明,决定留在苏州养大闸蟹。


    朱健明提出了“基于丘陵型池底及人工生态穴的大闸蟹生态养殖模式”,安装了智慧水产及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云上蟹塘”,一部手机就能实时监控蟹塘环境、水质变化。“这3年测试推广下来,该模式亩均产量可达250斤以上。”朱健明说。


    “新农人”助推“鱼米之乡”农业农村现代化。据介绍,2022年相城粮食总产量2.88万吨,增幅11.74%;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03万亩,绿色蔬菜保供基地1515亩。水产养殖总面积稳定在3.66万亩,2022年水产品总产量1.3万吨。2022年底,相城入选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差异化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据《苏州相城区农业志》载,相城自古称“城北粮仓”,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望亭大米等特色农副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同时,相城是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文学家冯梦龙等名人名士的出生地,文化内涵丰富。


    如何盘活辖区内乡村文旅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相城区的思路是,以片区化、主题化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乡村振兴、村民致富。


    正值盛夏,记者走进位于春申西塘片区的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梦龙故居、梦龙书院、根据话本小说场景建设的油坊……到处都能感受到冯梦龙元素。


    “村里规划了核心区、林果区、水稻区在内的三大功能区,带动900余名本村村民以农家乐、民宿等方式投身休闲农业,同时,鼓励在外地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冯梦龙村党总支书记黄学涵介绍。2023年,冯梦龙村各业态预计营业收入将达7000万元。


    一个个特色各异、业态不同的乡村旅游片区正在相城区逐步成形。该区出台《相城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苏州样板“相城篇章”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各地突出特色,片区化发展。如:阳澄湖片区打造世界级生态低碳示范地、精致人文旅游样板地;漕湖北桥片区抢抓苏锡“漕湖—鹅真荡”生态绿色一体化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整合资源优势,高标准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区。


    群众特色文化孕育文明乡村


    相城区黄埭镇裴巷新村居民刘阿婆,每周五下午两小时听书时间“雷打不动”。去年端午节,苏州评弹公园开园。“花2元钱,就能听到苏州评弹团专业演员的长篇弹词!”刘阿婆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书场有200个座位,是苏州最大的书场了。


    千年古镇黄埭素有“评弹之乡”的美名,为传承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在评弹公园投入使用前,相城区已相继在迎湖村、项路村、蠡口社区等设置书场,几乎每个村(社区)的附近,都有一个常态化运营的书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


    富了口袋富“脑袋”。相城区还在下辖的乡镇板块建设了文体公园、农民体育基地等免费开放空间。


    近年来,相城区持续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023年,相城新增市级美丽乡村健身公园1个、农民体育基地2个。“当前,相城正以重大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农业农村产业集群。”相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建东介绍。乡村振兴正在苏州相城区描摹出一派美丽的现实图景。

    2023-07-14
  • 农业农村部公布16项渔船管理便民措施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第683号公告,公布16项渔船管理方面的便民措施,自2023年8月1日起实施。


    据了解,这16项措施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取消10项证明事项。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证明、渔业船网工具指标转移证明等10项证明事项自8月1日起停止执行。二是精简3项审批程序。取消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签发人、渔业捕捞许可证年审,跨省份光船租赁渔船不再报农业农村部批准。三是优化3项管理要求。审批中不再审查申请人所属渔业组织的意见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户籍,国内光船租赁不再审查承租人所在地渔业渔政主管部门意见,共有渔业船舶的所有权登记的申请人调整为全体共有人或者全体共有人约定的共有人。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公布的16项便民措施是在广泛收集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的,将在便利渔民群众、减轻基层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标志着渔船管理改革工作向前迈出了重要步伐。(记者郁静娴)

    2023-07-12

  • 首 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