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寨风光韵味长(走进传统村落)

    图①:钢笔速写英谈村西寨门。韩秀强绘
    图②:行走在英谈村老街上的村民。
    图③:英谈村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
    图②③为邵玉姿韩攻摄影报道
    图④:古朴静谧的英谈村与群山融为一体。
    邵玉姿高晓博摄影报道


    穿过石头寨墙,漫步石板小路,抬头望去,一座座石头民居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石屋、石墙、石门、石街……在太行山深处,英谈村静静地伫立在青山绿水间。


    英谈村地处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寨之一,素有“江北第一古石寨”的美称。2007年英谈村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09年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跨越600多年风雨,村落依然古韵如初,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在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的路上,我们也曾走过一些弯路。”英谈村党支部书记路志勇说,过去,由于村民保护意识薄弱,为改善居住环境而拆掉石头房建起水泥砖房、为出行方便而拆掉石板路改铺水泥路等现象时有发生。


    走村入户宣传、带队外出学习……为了唤醒村民自觉保护意识,英谈村两委想了不少法子。2007年起,英谈村启动全方位保护古村落工程,对村内遭到破坏的古建筑、古街道使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进行修复。2008年,英谈村成立了“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小组,制定了“英谈古寨保护公约”,明确“建筑风格要一致”“修建要事先审批”“设计要事先审核”等要求。不仅如此,村两委还调动村民代表、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人员等34人成立“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志愿者队伍,负责引导村民遵守“英谈古寨保护公约”,及时制止损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参与村内传统建筑的日常保护修缮工作。


    今年62岁的村民路玖许便是志愿者之一。作为一名传统石匠艺人,路玖许一直参与古村落保护的施工,见证了十几年来英谈村古村落保护的点点滴滴。“以前村内施工大伙儿都不怎么讲究。现在不管是修缮老建筑还是改善村里环境施工,每一处细节都格外留心,找不到合适材料宁可不开工。”路玖许说,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主动承担起保护古村古建筑的责任。给砖头墙贴上石板,变塑钢窗为木雕窗……原先拆旧改建过的村民如今都自觉对自家房屋进行了修复。“实在需要扩建侧房的,也都宁愿自己多花钱,主动按照传统石头房风貌进行建设。”路玖许说。


    原汁原味的古村风貌被保留了下来,吸引来一批又一批山外的游客。


    烧柴草烙饼、自制韭菜花酱……一大早,村民陈二妮便在自家的石头院里忙活了起来,“这些都是我给客人准备的特色早餐。吃完早饭后,我还要带他们在村里好好转转呢!”老屋作民宿,自己当导游。靠着经营农家院和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陈二妮一年收入10万余元。


    村中心的石阶上,70岁的齐梅妮老人正在用玉米皮编织小葫芦、杯垫、置物筐等手工艺品。一旁的石头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山核桃、酸枣、板栗、石韭花等山货。“坐在家门口,靠老手艺就能挣钱,过去可真是想不到。”说起现在的生活,齐梅妮笑得特别满足。


    “保护好传统村落,让我们村民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现在,村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了,村里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了。”路志勇介绍,2021年,英谈村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村集体旅游收入达85万元,带动120余名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导游解说、林果种植、手工编织、销售特色商品等渠道实现增收致富。


    “古村落是英谈村要持续保护的名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古寨元素做文章,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协调并进。”路志勇说。


    游览贴士


    参观红色遗迹:英谈村地处太行山深处,隐藏于山岗下、丛林中,凭借易守难攻的独特优势,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敌后根据地。村中汝霖堂的正宅大院曾为八路军总部旧址,中国人民银行前身——冀南银行总部也曾迁于英谈村。


    品尝特色美食:在英谈村,能品尝太行山区特有美食——饸烙面、老豆腐、锅盔饼、玉米面煎饼、冷水鱼等。


    畅游山水之间:英谈村周边,有邢台峡谷群、天河山、前南峪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赏千峰竞秀,听泉瀑鸣幽,享受太行山独有的雄奇险峻和浑朴壮美。

    2022-10-08
  • 朵朵葵花向阳开

    9月2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北什轴乡恰台吉村一处1500亩的葵花田里,沉甸甸的葵花盘结着颗粒饱满的果实,惹人喜爱。微风吹过,飘来淡淡花香。


    “我们这里的葵花盘大、结实率高,绝对称得上是葵花界的‘高富帅’。”土默特左旗年年有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波望着地里的葵花难掩喜悦。


    说起种植葵花的初衷,张波感慨万千。曾经,这里的耕地盐碱化严重,乡亲们种玉米,一年到头一亩地也就收入五六百元,许多人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意把心思放在种地上。作为土生土长的土默特左旗人,张波深爱着这片土地。


    “这样种地可不行,该转变一下思路了。”2009年,张波拿出了家里仅有的2万元积蓄,选取投入少、用途广、营养价值高、耐储藏、种植技术相对简单的葵花产业作为创业的起点。


    头几年,张波走过不少弯路。他最初引进的葵花品种产量低、商品性不好、易倒伏,村民们不敢种。经过不断的摸索,他终于找到了葵花最适合的密度和种植方式,降低了倒伏率,提高了产量。2012年,他更换了葵花品种,葵花亩均收入由原来的1200元提高到了1800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见种葵花能挣钱,农户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只几梁村村民赵飞原本在外做基建工程,在张波的劝说下,回村种起了葵花。“以前咱思想保守,增收找不到门路。现在发现,种葵花不仅收益可观,活还不苦重,忙的时候雇人,还能给村民们增加点收入。”今年,赵飞种了1000亩葵花,年收入能达到70多万元。


    10年前,在村民们眼中没啥潜力的土地,如今,摇身变成了“致富田”。


    瞅准了发展方向,张波一步一个脚印,事业风生水起。


    2015年,张波创建了内蒙古草原花食品有限公司,开拓了敕勒川镇葵花产业终端市场,当年公司葵花籽的产量达到了900吨。2018年,他注册成立土默特左旗年年有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整地、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基地的致富新路子。截至目前,张波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了7000余亩标准化葵花种植基地,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户种植葵花。


    “再好的产业也要逐步推广,为带动更多的农民种植葵花,我们就手把手耐心细致地深入指导。”除了合作社负责人,张波还有一个身份——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从取土化验到品种选择,从田间技术管理到插盘晾晒,张波总是忙碌于田间地头,全流程指导农民。


    “我相信种葵花大有可为。”张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0年前,葵花亩产400斤,每斤价格3元钱,现在亩产能达到五六百斤,按照每斤5元钱计算,亩产收益可达2500元以上。同时,种葵花还一举多得,夏天开花,美化了乡村环境,秋天收获,增加了农民收入。“我们这儿的葵花籽不愁卖,没等晒干脱粒,收购商就上门了。”张波笑呵呵地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的支撑,既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托,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保障。


    如今,葵花已经进入收割期,夏日金黄灿烂的葵花海,在秋日中变为沉甸甸的果实。张波又迎来了一年中忙碌喜悦的日子。


    “没有等出来的机遇,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有了产业引领,土里也能出‘黄金’。”张波坚定的眼神充满希望。


    今后,张波打算将葵盘、秕籽变废为宝,加工成饲料,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记者宋爽)

    2022-10-07
  • 乡村振兴丨新集村新事:“散田变整田”后,秋收有啥变化?

    金秋十月,江淮大地秋收正忙。在产粮大县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庄镇新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孙明章正忙着引导群众加快秋收。和前两年的“三秋”时节比,现在他轻松了不少:村民吵架找他评理儿的事几乎没了。搁在以前,村民多割了东家的玉米、收割机压坏了西家的地,协调类似这样的纠纷是“三夏”“三秋”时节新集村的重要事。


    这得益于新集村在2020年秋季推行“一户一块田”。望着眼前一片已收割完的农田,村民闵召新对这项举措很是认可。家里分属于村里不同地块的6块田地变成了集中于一处的“大块田”。在10月3日大幅降温前,闵召新请来了联合收割机,不到1小时,田里的大豆就已收完。“放在以前分散的几块田,得3天才能收完。这场秋雨落下,马上又能种麦了。”闵召新说。





    1995年时,闵召新家分有约7亩地。当时村里依据田地优劣,为每户都划了一定额度的“好田”和“孬田”。从那时起种粮20余年,闵召新愈发感到效率太低、杂事太多:地块多,要和六七户打交道,一到收割季,往往吵个不停;收割机进场工作,要等周边地块收完,才能前往下一地块,否则有可能压了邻居家的作物。


    在新集村,和闵召新有同样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


    “新集村1236户7815亩地,当时划分了约9000块地块,种植太零散,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孙明章说,2020年秋,村“两委”尊重农民意愿,以二轮承包时每户土地亩数为基础,在各自然庄内将土地化零为整。先通过群众自愿,平整土地和修复涵渠等水利设施,“让土地无优劣之分”,再召开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组会议,形成群众认可的土地调整方案,针对个性问题逐一协商并给出专项解决举措。经过约1个月调整,新集村“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


    又是一年秋收时,机耕路上的农业机械正在田间忙碌。记者日前走访新集村时看到,调整后的田块四四方方,并且地块边缘有四界桩和通水渠。据孙明章介绍,现在村里的田块约有2000块。


    土地调整后,种粮大户也尝到了甜头。记者采访了解到,大户朱昌成在村里流转了约150亩耕地种粮,与8年前刚搞土地流转时相比,效益明显增加,种粮更有奔头了。“现在土地整齐划一,全程机械化种植,单人工费这一项就比以前少了三到五成。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涝能排、旱能浇,种地更方便了。”朱昌成说。


    由于种地条件改善、种粮效益提升,部分田块的流转租金也相应增加。不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动降价到村里抢干农活。“原先打药每亩地每次15元,现在只要10元,无人机植保每亩每次便宜2元。”孙明章表示。


    新集村是泗县推进“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的缩影。


    “田块变‘大’了,为下一步推进农业发展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庆松表示,目前这个县67个村25.7万亩田地由“小”变“大”、由“散”变“整”,在此基础上当地推行农作物品种改良、单品种连片种植和高标准农田治理等项目,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农民种粮效益也相应增加。

    2022-10-07
  • 江河奔腾看中国丨守护好一江清水向东流

    根据珠江流域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2021年,珠江流域水质优良国控断面比例为9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近年来,珠江流域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流域治理,治山护水换来一江清水向东流。


    水质在全国主要流域中稳居前列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阳宗海景色秀丽、碧波粼粼,2021年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但在2008年,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环境违法,导致阳宗海水体受到砷污染,使阳宗海水质下降到劣Ⅴ类。


    “为有效解决砷污染问题,我们实施减污降砷行动,突出生态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阳宗海生态和水资源保护局局长舒晓刚介绍,他们完成含砷固废、废水等系统治理,同时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建立环湖截污管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如今,阳宗海不仅治理了砷污染,还实现了沿湖村庄污水收集率90%,从源头上阻断污水、垃圾进入阳宗海,水质也恢复到Ⅲ类。


    位于西江中游的广西桂平市是郁江、黔江、浔江的三江汇流地,当地人口稠密,畜禽养殖场和工业企业众多。当地政府通过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污染物不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实施分类整治,解决水污染防治问题。


    在江边生活了50多年的莫明坚是个“老桂平”。“现在水质变好了,每天来这游泳、钓鱼的人都多了,晚上江边热闹极了。”莫明坚说。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广西112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2%以上。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排名中,广西有9个地级市稳居前30名。


    “十三五”以来,广东经济总量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西江、东江、北江和韩江等大江大河水质优良。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均100%达标,茅洲河、练江等重污染河流水质显著改善。


    广东省珠海市西江磨刀门水道,奔腾2000多公里的西江水在这里汇入大海。珠江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主任刘斌看着宽阔的水面说:“虽然水面看起来有些浑浊,其实是江海交汇泥沙涌动所致,监测断面基本保持Ⅱ类水质。”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珠江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并非朝夕之功,背后是各地、各部门长期抓生态建设,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取得的宝贵成就。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地处珠江源头。这里有潺潺流淌的珠江水,有水草肥美、候鸟成群聚集的湿地,作为珠江源头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当地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建设行动,守护好珠江源头的绿水青山。


    不断推进河湖面貌治理,也是治水的重要举措。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宝恩介绍说,近些年,珠江委依托河湖长制平台,依法管控水空间,严格保护水资源、加快修复水生态,以河湖“清四乱”、陈年积案“清零”、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为重点,强力拆除水上别墅、违建码头等违法建筑,清理整治堆渣填土,督导拆除网箱养殖,取得了以点带面、震慑一片的显著效果。


    贵港市东湖公园是广西最大的城市内陆湖公园,紧连西江支流郁江。为保护一江碧水入郁江,当地近年来对东湖启动实施综合整治开发工程。通过采取对周边截污排水、清淤补水、修建人造白鹭岛等措施,将东湖公园打造成市民休闲旅游、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也实现了东湖和郁江水循环的良性互补。


    珠三角河涌治理也取得突出成绩。曾几何时,珠三角一些地方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一些小河涌被污染,茅洲河更是其中的典型。面对治水难题,广东全面开展三角洲河网及周边流域排污口“查、测、溯、治”工作。一盘棋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网修复,推动污水处理设施效能不断提升。


    以制度建设扎牢流域生态屏障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力争短期成果,更要着眼于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西通过制定中长期流域规划,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近年来,广西以《广西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规划(2016-2030)》等系列规划,统筹流域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和干支流,统筹城市乡村、水域陆地,实现多部门流域保护治理规划的“多规合一”。


    广东每年制定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明确了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责任分工、路线图、时间表。广东省政府建立广佛跨界河流、东江及练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适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


    “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流域治理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珠江水量调度条例》等立法进程,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王宝恩说,珠江委正积极探索推动从法治的角度,不断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记者李雄鹰、杨静、杨驰、熊嘉艺)

    2022-10-06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余留芬:当好乡村发展带头人

    向人民小酒去年销售超5亿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村里配套齐全,村民锻炼除了健身房,还有恒温游泳馆……在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这里的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与城里人没有多大区别。


    对比过去,“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村民都说,岩博村今非昔比,离不开发展带头人余留芬。


    余留芬是岩博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岩博发展的“主心骨”,曾经是一名外来媳妇。


    1988年,20岁的余留芬从外乡嫁到岩博,三间用石灰和泥巴锤成的土坯房就是新家。不想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余留芬从1993年开始创业,到附近煤矿开小饭馆,开小卖部,还给人照过相。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敢想敢干的外来媳妇成了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人。


    余留芬人勤快、头脑活,病重的老支书在她身上看到了希望,于是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责任交到了她手上。


    2001年,余留芬接任岩博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水电路“三不通”的深度贫困村。她组织动员群众修路通水、买林场、办酒厂,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用十多年的奋斗,让岩博在2015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发展起来的岩博村,联合邻近的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成立了岩博联村党委,余留芬任联村党委书记,带动更多百姓脱贫致富,实现了同步全面小康。


    昔日,岩博村的农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村集体经济为零。余留芬带领岩博人闯入了新天地,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到1270万元,村集体资产达1.12亿元。


    今年,岩博村的村办企业阵容再扩大。随着人民小酒(贵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贵州彝人谷生态旅游管理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成立,岩博村形成了以人民小酒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种植、养殖、白酒生产特色衍生品、旅游、教育培训等多产业同步发展的产业格局。


    “以前,村民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只能种地和出去打工。”余留芬告诉记者,村里有了产业以后,再也没有人出去打工了,这几年村办企业还吸引了很多大学生。


    肖若之前都在外省打工,2012年他在余留芬号召下回到岩博村,参与筹建岩博酒业。十年一路走来,已是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肖若收获满满。“我成了家,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还考了酿酒师证、品酒师证,成为了小锅酒酿造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精神上物质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鄢小沙2017年大学毕业就来到岩博酒业从事财务工作,后来又嫁在了岩博村。“这几年,我们一家四口人都在酒厂上班,离家近,收入也不错,生活挺幸福。”


    据介绍,目前,岩博村4家村办企业解决了1000余人就业,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很多小微企业发展。位于盘州市普古乡的绣媚娘服饰有限公司,每年都有200万元的固定订单来自人民小酒,为其生产酒袋。


    余留芬行走在盘州的十里八乡,村民都会主动和她打招呼。一声声亲切的余书记背后,是对这位乡村发展带头人的亲近和信赖。


    因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余留芬曾连续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今年又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多次参加党代会,余留芬见证并感受了发展巨变。


    “2007年我第一次参加党的十七大时,因为路不好,要提前三天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再坐飞机去北京。”余留芬说,近十年贵州交通巨变,盘州通了高速公路,又通了高铁,去贵阳不到2个小时,一天内就能到北京。


    交通巨变,让余留芬的参会之路越来越便捷,也助推了人民小酒走向全国,实现了大发展。


    “感恩这个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相信随着党的二十大召开,这将会带来更多好政策,我们一定用好发展机遇,带领农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余留芬说。

    2022-10-06
  • 引入专业团队 盘活乡村资源 绍兴新昌乡村运营壮大“美丽经济”

    孩子们在地里开心地挖番薯,大人们惬意地喝茶聊天……国庆假期,绍兴新昌县东茗乡金山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露营基地由政府出资建设,委托我们运营,乡和村两级共享收益。”新昌县某文化公司总经理王夏英告诉记者,继番薯基地后,今年公司又与金山村合作建设了露营基地。


    乡村运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带动新昌县乡村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理念到业态的全方位重塑,逐渐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今年1至8月,新昌县253个行政村中,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为159个,占比62.85%;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8.45%,其中经营性收入增长40.12%。


    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村是一座古村落。该村早早喝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头口水”,然而因为缺少专业规划与运营,发展遇到了瓶颈。之后,梅渚村与新昌县某集团合作成立某文旅发展公司,以“国企+村”的合作模式,构建“村集体、村民、企业”三方共赢的村企合作促进共建共享发展模式。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村里一边实施村景观提升项目,一边策划特色活动吸引客流。得益于新发展模式,2021年梅渚村吸引游客量近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6%,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91.5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320万元,是上年的4.5倍。


    在新昌,这样的强村富民故事持续上演。镜岭镇外婆坑村依托环境优势和古村风貌,引入一个全部由“90后”组成的运营团队,着力打造“外婆”IP,树好“外婆”新形象,探索增收新路子;儒岙镇南山村“以摄影带动乡村整条产业链”模式,在带动当地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农民致富;沙溪镇与浙江某水库公司、下蔡岙村签订《“钦寸源”保护合作协议》,通过流转下蔡岙村抛荒和非粮化基本农田,开展土地生态修复,发展有机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共富增收双赢。


    一个个项目落户青山绿水间,一批批游客住进村居农家。从建设到运营,由旅游产业到文旅结合、农旅结合,近年来,新昌全面开启乡村市场化运营新路径,激发了乡村全新发展活力。

    2022-10-05
  • 欢度国庆·乡村旅游“合家欢”丨乡野田畴乐趣多

    10月3日,贵阳市民丁杰一家三口从市区驱车20余公里,来到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一路景色清幽,秋高气爽。


    种植葡萄1300亩,拥有历史悠久的布依族文化,马头村向来游客不断。时下虽已过葡萄采摘季,村里却另有一番乐趣。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丁杰一家刚下车,8岁的儿子便被晾晒场上晒稻谷的场景吸引。


    “爸爸,这是什么啊?”


    “这是稻谷,里面是做饭的大米。”


    “这么热的天,你看农民伯伯还要戴着口罩晒稻谷多辛苦,以后千万别浪费粮食。”见儿子对农村新鲜事物感兴趣,丁杰立即开展“现场教育”。


    “阿姨,这个小瓜是用农家肥种的吗?”丁杰的爱人张小洁则是又旅游又“持家”,看到有村民摆摊销售农产品,便爱不释手,生怕手慢就没有了。


    “肯定是,我们卖的这些都是亲自种亲自养的,您放心买放心吃。”见张小洁兴趣十足,卖菜的阿姨笑眯了眼。


    红薯、南瓜、辣椒、苦丁茶、西红柿、豆薯……不一会儿,大包小包的农产品便装满了后备厢,张小洁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每次到乡村旅游,我们都要多买点农产品,都是绿色产品,吃着放心。”眼见有人摆摊卖梨子,张小洁又和其他游客围了过去。


    “如果把这些布依族元素融到我们的产品里,一定很有意义。”从事文创工作的丁杰对马头村布依族文化十分感兴趣。


    在马头村,无论是村口牌坊、房屋、雕塑还是壁画,无不充满布依族元素。丁杰如获至宝,边拍照边记录,遇到不懂的,便请路过的村民解释一番。


    转眼已是傍晚,丁杰看见村口有一家做藤椒鱼的农家乐,忙带妻儿前往品尝,遗憾的是店家告知不能堂食。


    “那我们买食材带回家做来吃吧。”


    取完食材,一家三口牵着手往车边走去,田野乡间,留下一帧秋日合家欢的幸福图景。

    2022-10-05
  • 电解槽项目下线 中国第七大沙漠步入低碳产业“新赛道”

    中新社鄂尔多斯9月29日电(记者李爱平)29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首台套1000标方碱性电解槽项目(简称电解槽项目),在鄂尔多斯杭锦旗境内的亿利阳光谷库布其低碳产业园举行下线发布仪式。

    业界人士表示,此举意味着作为中国第七大沙漠的库布其沙漠,正逐渐向光伏发电等低碳产业“新赛道”过渡。

    该项目技术总监朱成元告诉记者,由当地治沙企业亿利集团旗下的亿利氢田时代实施的电解槽项目,依托了库布其治沙成果和库布其两大煤化工园区的就近消纳优势,正在库布其沙漠投资建设光伏风电、绿氢、绿氨、绿肥、绿色化工、绿电替代等低碳产业链基地。

    鄂尔多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氢能产业产值在“十四五”期间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以上。

    记者从杭锦旗政府获悉,目前该旗在库布其沙漠支持亿利创新“上游绿电、中游绿氢、下游绿色化工”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光氢化融合发展模式。电解槽项目的成功下线,对库布其沙漠光氢化融合绿色低碳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稍早前,记者从鄂尔多斯市政府获悉,在国家“双碳”背景下,鄂尔多斯依托独特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沙漠沙地土地优势、电力调峰优势和外送区位优势,“抢占”新能源发展制高点,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促进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应用。

    该电解槽项目的下线,也推动了企业研发的步伐。企业与有关研究院正在开展大功率电解水制氢技术与装备的中试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目前已在江苏与北京成立了氢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为电解槽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完)

    2022-10-01
  • 水处理专家扎根内蒙古 科技换回碧水清流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29日电题:水处理专家扎根内蒙古科技换回碧水清流

    作者奥蓝

    “水资源是内蒙古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高效利用,使水资源循环并降低使用成本,是我们的目标。”日前,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刘崎峰是其中“湖泊点源污染物深度消减及资源化技术集成与实验示范”专题的负责人,研究如何减量资源化企业排进湖海的污水。

    “河湖治理不是简单的污水治理,它还包括生态保护。目前,与生态修复、水资源调配等团队联合开展水环境系统修复是我们团队新的探索。”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格局中北方地区的“水塔”“林网”“挡沙墙”和“碳汇库”,也是煤炭、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富集区。这里分布着不少资源密集型企业。

    刘崎峰是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为这类企业排出的高难度工业废水研究处理办法。“简单地说,就是为企业排放的污水做净化,使其达到二次利用标准,提高资源利用率。”

    2008年,内蒙古大学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刚在韩国完成博士后的刘崎峰经人才引进成为该院的首批教师。自此,他扎根祖国北疆,将科研精力集中于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

    十余年来,刘崎峰将所擅长的光催化高级氧化与硫酸根自由基氧化、臭氧催化氧化相结合,开辟出双催化体系污水处理法。相较以往体系单一的污水处理方式,对含盐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可提升20%以上。

    “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降成本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刘崎峰告诉记者,高成本会影响企业污水治理的积极性。污水处理越到最后最难,往往浓水实现零排放的费用会占到总费用的一半甚至更高。“我们主要通过改进处理工艺、设计更高效的催化剂和提高资源回用率等方式来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资源密集型企业中,制药、煤化工等化工企业向来是污水“大户”,也是刘崎峰团队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些年来,团队足迹遍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等化工企业聚集区。

    刘崎峰团队还形成了一套水污染科研流程:分析化验水质参数、深入调研各类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验室开展小规模实验、与企业合作开展中试实验。失败、取得一些进展、再失败、再探索……回忆起这些年的种种,刘崎峰历历在目。“整个过程投入很大、周期很长。”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悉,团队还联合内蒙古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开发出一整套化工企业污水零排放梯级膜浓缩废水处理工艺路线(REIZ),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石化联合会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组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刘崎峰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为大宗固废、高难度废水治理、智慧环保、乡村环境技术等多个协会下辖中心提供支持;同时,他还主持参与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等项目。

    “我们做的既是科学、也是产业。我挺自豪的。”刘崎峰告诉记者,对于像内蒙古这样资源密集型企业数量多、且“绿色欠账”还不少的地区,若没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就不可能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企业有需求、政府有需求,我们正好能出一分力。”(完)

    2022-10-01
  • 九原工业园区1412亩闲置土地获得“新生”

    随着企业的入驻,以往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块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9月26日,记者赴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采访时,在神雾包头新型电石法乙炔化工80万吨/年PE多联产示范项目工地上看到的情景。


    九原工业园区于2015年引进了神雾包头新型电石法乙炔化工80万吨/年PE多联产示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544亩,总投资177亿元。该项目用地于2016年取得自治区农转用批复,2017年3月1日取得不动产证(土地证),后期因资金短缺等原因项目暂停建设。2019年在确定项目无法推进的情况下,为了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九原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土地收回后由工业园区重新招商引进新项目逐步消化。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以后先后引进光威碳纤维、硅碳产业园、中燃调峰站等项目。


    自治区“五个大起底”工作开展以来,包头市九原区在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上,根据不同产业用地需求,本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坚持以用为主、以供为主,盘活存量、挖掘潜力,充分考虑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效益,大力招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


    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区近期引进了深圳市费特森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及年产6万吨锂盐项目,项目一期总用地约450亩,总投资约43亿元,亩均投资956万元,亩均产值2409万元,亩均税收67万元。目前,已与九原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正在进行设计工作,区政府已组建了专班,全力推动项目开工投产。


    九原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小平介绍说,这个项目开工后,原神雾地块就有1412亩土地获得了“新生”,原神雾地块还剩余土地1132亩。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各种有效形式,珍惜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争取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盘活闲置土地,经营好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记者宋阿男)

    2022-09-30
  • “糙”汉子的富民情怀

    “那时是靠天吃饭,周边都是荒地、红泥地,用锄头都锄不动,收成很差。”回忆过去,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东营村66岁的农民郝广后直摇头。


    如今,就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两个勤劳踏实、敢想敢干的汉子,打造出一个集农业观光、旅游度假、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托克托县黄河麦野谷景区,并带领一方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荒地是如何变废为宝,并发展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正在无土栽培基地忙碌的孙福珍道出了秘诀:“发展设施农业。”


    孙福珍是托克托县嘉丰农业生态园区负责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他的打拼故事,要从2009年说起。


    当年,孙福珍和好友张朝飞去山东旅游,看到寿光市因发展观光农业,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让他们想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二人心中萌生,“我们为什么不发展设施农业?”


    带着对家乡的美好期盼,2010年,36岁的孙福珍离开了为之奋斗15年的公司,和经营影楼的张朝飞成立嘉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们承包200亩地,开始了创业之路。


    “我原本是搞生物技术的,创业之后才转变了研究方向。”孙福珍说,由于缺乏种植经验,他们当年就赔了钱。


    孙福珍和张朝飞再次前往寿光市,寻找当地的“土专家”,诚心邀请他们来托克托县实地指导。“种植专家李树春在这里一待就是4年。”对此,张朝飞满怀感激之情。


    2012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办公厅印发《2012年现代农牧业发展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决定在土左旗、和林格尔县等7个旗县发展设施农业。


    乘着政策的东风,二人再次燃起创业的激情。他们在新营子村承包了1100亩地,建起300多个温室大棚,租给当地农户,并吸纳了20多人就业。


    “没想到,这次又因为缺乏管理经验,赔了五六百万元。”但看着日子刚有起色的农民,张朝飞和孙福珍决定,必须咬着牙坚持。随后,二人响应托克托县政府的号召,将自己的“一片天地”搬到郝家窑村,承包2000亩地,扛起了带领困难户脱贫致富的责任。


    “以前这里是一片沙地,经过这些年的改良和建设,才有了这满眼的绿色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从生态园区建设之初,徐援朝就在这里租种大棚,他亲眼见证了生态园区的蜕变。


    2016年,嘉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了足够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将大棚的面积发展到了2000亩。大棚建好后,或以每个月1800元的价格租给有经验的贫困户种植,或吸纳附近东营村、郝家窑村等地的贫困人口来这里打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的收入。


    有了大棚,结了果实,销路又成了问题。


    “一开始,我们的蔬菜和瓜果都免费送给周边的百姓品尝,收获了很好的口碑。但要扩大销路,就必须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说起发展黄河梦幻水世界的初衷,张朝飞打开了话匣子。每年5月至10月是旅游旺季,游客纷至沓来,在此戏水后,游客可以享受采摘的乐趣。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


    抓住机会,嘉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扩大投资规模,建设田园综合体。“先后投资2.4亿元,才形成集农业观光、旅游度假、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黄河麦野谷景区。”张朝飞说,“在生态园区,我们建设了116栋大棚,年盈利600万元左右,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靠着每亩420元的土地流转费和打工费,每年我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在此打工的郝广后很知足。


    如今,两个“糙”汉子,不仅带富了一群人,更助力改善了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漫步在黄河麦野谷景区,满眼皆是田园风光,一种生活的惬意静静流淌。

    2022-09-30
  • 辽宁昌图:产粮大县迈向农业强县

    新华社沈阳9月26日电(记者邹明仲、武江民)昌图县是辽宁省产粮大县,粮食年产量稳定在53亿斤左右,是全国知名的大粮仓。近年来,昌图县推动全县农业向现代化升级转型,产粮大县正奋力迈向农业强县。


    肥了土地


    临近秋收,种粮大户盛铁雍每天都来合作社地头查看玉米长势。万亩农田里,一颗颗玉米籽粒金黄、饱满,丰收在望。


    “去年,我们每亩地能增产100多斤。而且垄和垄换耕,还能起到休耕、增强地力的作用。”盛铁雍说,从2021年开始,他所在的昌图盛泰农机合作社采用“二比空模式”种植玉米,每种植二垄就空一垄,通过提高种植密度、增加通风透光量,增产增收。


    既要“会打粮”,还要“打好粮”。在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已经坚持多年秋收秸秆不离田、春播免耕播种的黑土地保护模式,减少翻地次数,让秸秆大量还田,增强土地肥力。


    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介绍,合作社成立9年间,经营土地面积扩至22600亩,是最初经营土地面积的20倍。秸秆也由刚开始30%还田,现在实现100%全量还田。


    “秸秆还田让土地肥了,粮食优质又高产。”李忠华说,近几年,坚持秸秆还田的土地肉眼可见地变肥,黑土层逐渐加深,有机质越来越多,玉米的长势也更加喜人,“很多加工厂、粮储企业抢着要我们的粮食。”


    2021年,昌图县粮食获得大丰收,年产量超56.5亿斤。今年,昌图县又播种粮食作物423万亩,其中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达175万亩,为粮食提优增产提供有力保障。


    强了产业


    亮中桥镇是昌图县有名的“干豆腐小镇”,这里有480余家干豆腐加工点,1200多人从事豆腐加工。


    在昌图红瑞食品酿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张张脱水的干豆腐如同纸片一般,乘坐自动化生产线,传输到包装车间内。这里的日产量能达6000斤,不仅生产干豆腐,还生产豆泡、豆腐块等多样化产品,产品每天都发往沈阳、铁岭、天津、上海等地。


    昌图县县长苗宇介绍,昌图县正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在中科农业(昌图)有限公司车间内,物料车穿梭其间,机械吊轨快速作业。这家去年转型生产农机的企业,正加紧赶制一批新的免耕播种机。


    “我们的农机不仅卖到当地,还卖到吉林和黑龙江。”公司负责人李英军说,公司看好昌图县经济发展,从去年5月开拓农机市场起,公司已销售近200台免耕播种机,并吸引来了多家农机配套企业,产业配套和链条逐步增强、延伸。


    在昌图牧士饲料企业,今年新建两条国内顶尖人工智能生产线,上半年企业产值达1.5亿元。全县像牧士饲料企业这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销售收入35.9亿元。


    富了农民


    秋意渐浓,昌图县田畴沃野间不只是玉米,还有红彤彤的苹果、黑油油的木耳……每一种颜色都浸透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古榆树镇,在刘延龙的试验田里,放眼望去,一筐筐刚挖出来的地瓜,摆满了田间地垄。农户们有的分拣,有的装箱,有的拉运。


    2017年起,刘延龙在村里办起了大龙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古榆拇指蜜”地瓜商标成功申报了绿色食品标识,并被第十一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


    有了好品牌,农业才能上台阶。古榆地瓜、昌图黑猪、昌图豁鹅、昌图花生……在昌图县,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规模的本土市场经营主体正蓬勃发展。


    2021年,昌图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25元,同比增长10.3%。


    产业兴旺映红了村民的笑脸,村子也越来越“靓”,焕发新的生机。走进昌图镇城关村,近千平方米的休闲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村民们每天都会来到这里跳舞、健身,休闲自在,其乐融融。


    细数村里的新变化,两座新桥、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的大型垃圾中转站、5公里长的巷道农机水泥路,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乡村颜值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2022-09-29

  • 首 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