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菜园”里采摘忙——广西果蔬产销一线见闻

    图为晚塘村一名村民正在果园里查看芒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雷嘉兴摄


    深秋时节,素有“南菜园”之称的广西,蔬菜水果迎来采收高峰。


    连日来,记者在广西百色、贺州等地看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菜农、果农们抓紧晴好天气,采摘成熟的瓜果蔬菜。经过分拣、包装等处理,这些新鲜果蔬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从广西的田间地头奔向全国各地。


    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浮田村脐橙产业基地,果树葱郁,满园橙香四散开来。果农们正在用加压水泵给果树灌溉。“现在果还有些青,再过10天左右就可以采。”浮田村村民奉求雄说,3年前他新种了1200棵脐橙树,今年已陆续挂果,迎来好收成。


    浮田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小丽说,浮田村是福利镇脐橙种植的核心区,种有5000多亩脐橙,“因为脐橙品质好,我们都是订单式销售,多供往广东、福建等地,基本不愁销路。”


    记者在位于右江河谷的百色市田阳区那坡镇晚塘村一处收购点看到,来自云南的采购商饶正银正忙着向村民收购芒果。“收购来的芒果直接通过冷链货车运往云南红河的农贸市场,上午采收的芒果当天晚上就能到达消费者的餐桌。”


    “今年收成不错,多的时候一天能卖1000多元!”晚塘村村民陶兰花忙着将一筐筐新采摘的芒果卸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是四季蜜芒成熟上市的时节,与夏季芒果实现错峰上市,填补了秋冬季市场新鲜芒果的空缺。”


    在百色市田阳区田州镇兴城村的一片田地里,农户正忙着对西红柿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工作。“今年村里种了超3000亩西红柿,亩产预计能超1.5万斤,明年1月就可以陆续上市了。”兴城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海燕说,种植秋冬菜已成为村里农户增收的主要方式之一,“广西良好的气候条件就像是‘天然大温室’,十分适合种植秋冬菜。”


    广西是我国“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秋冬菜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水果产业也是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21年,广西水果产值达到1017.65亿元,蔬菜播种面积1596.3千公顷,蔬菜产量超4000万吨。


    在贺州市平桂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内,连片的高标准温室大棚排列整齐,通过对温度、湿度的精准控制,大棚内种植的辣椒、西红柿等蔬菜能比露地蔬菜产量翻几番,产值更是数倍增长。“这种种植模式不仅保证产量,也能保证品质,实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贺州市平桂区华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韦剑说。


    近年来,广西加快实施露地蔬菜提质增效工程,进一步优化设施大棚蔬菜产业布局。此外,广西印发《广西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倡水果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产量、质量取得突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广西蔬菜水果产业将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推进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以及品牌化发展。

    2022-11-05
  • 安徽庐江:“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庐江县在推动乡村振兴和美好乡村建设中积极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工程。截至目前,全县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全面铺开。同时,该县积极培训农业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左学长摄(人民图片网)

    2022-11-04
  • 聚焦短板强基层 “智汇”帮扶促振兴——乌兰察布市开展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行动

    今年,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前进村委会马铃薯基地迎来大丰收,薯农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之前,我们对于马铃薯病害认识不清,无法分辨是黑痣病还是黑胫病,自治区的专家过来帮助我们分辨病害,围绕施肥、用药等田间管理进行具体指导和合理建议。今年长势比较好,质量各方面标准都挺高,市场行情也不错。”察右后旗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岳蒙川说。


    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三服务一促进”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行动,助推了察右后旗马铃薯种植提质增效。


    忙到点子上、做到关键处,为民办实事就会事半功倍。中组部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围绕受帮扶地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产业发展等劣势及短板,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人才,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方案、组建帮扶团队,针对短板精准出击,为重点帮扶地的乡村振兴点燃新引擎、增添新动力。


    开局争先,起步就要提速。“三服务一促进”工作启动以来,结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乌兰察布市自我“加码”,对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现有帮扶力量进行统计摸底,协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督查调研组,深入项目所在地进行督查调研,了解项目运行情况,提高专家人才与项目匹配度。建立“三服务一促进”联席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巩固提升上持续发力。


    教育人才沉下去


    教学质量提上来


    “学校必须着手在内部挖掘潜力,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组建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塑造校内学科教学领袖。”从北京市平谷中学来到商都县高级中学后,校长胡金城对学校生源质量、师资专业化水平、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研,为商都县高级中学量身定制教育教学三年发展规划——《“驼铃行动”方案》。


    9月初,记者来到察右后旗明德小学采访,看到学生们正在操场上跳绳,他们的手腕上都戴着一条黑色腕环,绳子在他们的脚底下发出“嗖嗖”的响声。而此时,学生们的心率和体质健康等数据统一呈现在赵伟老师手中的平板电脑上。“和传统体育课相比,智慧体育课能实时采集学生运动期间的数据,老师根据数据及时调整学生的运动负荷和密度,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锻炼。”赵伟介绍说。从北京市朝阳区小学来到明德小学开展帮扶后,赵伟对全校体育教师进行足球技能、智慧体育、体育教育等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体育课教学质量。“赵伟老师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体育课!”明德小学教导主任闫鑫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中组部选派的43名教育人才和自治区选派的75名教育人才已全部到基层一线开展支教工作,人才快速集结为乌兰察布市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注入了新动能。


    医疗人才沉下去


    健康帮扶实起来


    目前,中组部向乌兰察布派出医务人员15名、自治区统筹派出医务人员58名、乌兰察布市派出医务人员143名,共培训骨干医务人员70人,开展远程医疗近900次。


    来自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贾金主治医师到察右后旗人民医院开展支援帮扶工作后,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开展穴位贴敷疗法。在2021年“三九”节气和2022年“入伏”节气组织开展了三九贴及冬病夏治三伏贴义诊活动,每次活动都为300余名患者进行贴敷治疗,患者反馈良好。


    同时,他还对内科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工作计划,带领同事利用早晨交班时间讨论重点病例,此举使业务骨干得到了培养,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医疗水平得到提升。


    从“单兵作战”到“组团作战”,从“输血供氧”到“造血制氧”,中组部和自治区选派的医疗专家持续加强乌兰察布市受援医院科室建设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沉下去


    产业帮扶兴起来


    由自治区农科院、乌兰察布市农科院等6家单位的28位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团,与商都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合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加强技术攻关,深入农业园区、示范基地、田间地头等进行技术指导,探索“有机创品牌、绿色带农户、高端闯市场、中低端保收入”的发展思路,加大“三品一标”建设力度,促进当地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我们利用科技特派团推荐和引进的饲草新品种及先进技术,解决了企业与合作社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优质饲草匮乏、饲草加工利用不科学、家畜营养不均衡等问题。”商都县六台滩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代表说。


    中组部选派80名科技领域人才“组团式”帮扶乌兰察布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服务产业项目20个;自治区选派146名科技特派员进驻乌兰察布4个自治区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科技服务。乌兰察布市加强选派专家与当地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牧民的沟通联系,帮助他们提升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引导群众理思路、阔眼界、找差距,帮助群众出点子、蹚路子、谋发展。


    优秀干部沉下来


    后备力量蓄起来


    为了涵养年轻干部队伍,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派12名优秀年轻干部和青年人才,到旗县区和开发区挂任副处级领导职务。优秀干部人才加入基层帮扶,在新的“战场”上发挥优势作用,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今年7月,在内蒙古国际蒙医院骨外科工作的姜永辰到察右后旗挂职副旗长后,立足自身工作优势,在保膝单髁手术方面加强对当地医生的培养,突破了察右后旗治疗骨关节疾病人员能力提升的瓶颈。


    激活人才价值,厚植发展沃土,引才和育才两项工作不可偏颇,都要重视起来。“我们将持续加强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沟通联系,协调推动市直相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好我市的工作方案,精心选派人才、精准对接项目,激发人才工作潜能、创造最大综合效益。”乌兰察布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福柱表示。


    撒下一粒种,带来果满园。一批又一批干部人才“拧成一股绳、聚成一条心、劲往一处使”,为乌兰察布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管理经验、技术,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共同书写乌兰察布乡村振兴新篇章。(见习记者杨柳)

    2022-11-04
  • 引进“三带”龙头企业 浇灌深山产业之花——来自印江县刀坝镇的乡村振兴实践

    秋收时节,大山深处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刀坝镇,冬桃、猕猴桃、金丝皇菊等相继丰收上市,线上线下备受青睐。


    昔日闭塞落后的刀坝,为何优质农特产品泉涌出山?记者深入刀坝镇,看产业、问发展,探寻其乡村振兴的妙招。


    从印江县城出发,向北50余公里抵达刀坝,再向北便是松桃。重重大山封锁,交通极为不便,山高坡陡、土地零碎,贫困曾在这里延续千年。


    脱贫攻坚的非凡壮举,让刀坝群众摘掉“穷帽”,迈向乡村振兴征程。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而产业振兴,既要靠实干,又要讲方法。


    “我们聚焦优势特色资源,引进带资金、带市场、带技术的‘三带’企业,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刀坝镇党委书记说,只要找准路子、主动作为,好日子就指日可待。


    转变思路,破解难题,开创产业振兴新路


    “要不是政府帮忙销售,我今年的上万斤桃子估计要全部烂在地里。”近日,刀坝镇毛坝村,正在管护果园的村民陈明尧激动地说。


    今年,陈明尧的200亩果园里,桃子迎来丰收,但却面临销售不畅的困境。得知这一情况,陈磊艳立即请来当地“网红”助力,短短3天近万斤桃子销售一空。


    困境解决后引发陈磊艳深思,“实践证明,如果自身缺乏市场、资金与技术优势,产业发展必定举步维艰。”


    事实也是如此,脱贫攻坚期间,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了大量产业,但一些产业由于缺乏市场、资金、技术等要素支撑,在后续发展中往往后劲不足,有的甚至被市场彻底淘汰。


    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业,多为扶贫资金注入,且市场不稳定,技术不过硬,导致其抵抗风险能力较弱。这已成为产业振兴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此,刀坝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转变思路,聚焦特色与优势,引进一批具备资金、市场、技术能力的“三带”龙头企业,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


    “市场能够做的,就应该交给市场主体。”陈磊艳说,引进“三带”企业,也就意味着把资金、市场与技术一并引来,能够为产业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优化环境,引进强企,让“三带”企业落地生根


    “11月中旬,我们的‘红美人’将丰收上市,到时候欢迎来品尝。”近日,刀坝镇下寨坝村柑橘基地,章学其望着满园金果仿佛尝到了丰收的滋味。


    章学其是浙江人,5年前在刀坝镇成立黔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浙江“红美人”等优质柑橘品种,建成1100余亩“红美人”精品水果示范基地。


    “黔峰生态农业就是自带资金、市场与技术的‘三带’企业,多年来政府没有直接投1分钱在该公司的产业上,而把资金与项目全部用在了完善基础设施的刀刃上。”陈磊艳说。


    除了黔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该镇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还有贵州和自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庄和农业有限公司、贵州绿尚鲜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带”企业,各自成为该镇精品水果、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的龙头引领。


    地处偏远的刀坝镇,之所以能引来强企,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全力做好企业服务,用良好的发展环境凝聚发展力量、激发市场活力,也凭此在招商引资中赢得主动权,从‘求商’变为‘选商’。”陈磊艳说。


    刀坝镇镇长介绍,今年以来,不时有客商主动上门对接,希望在刀坝投资发展产业,壮大山地特色产业。“我们按照‘三带’要求,对来访、引进的每一家企业进行严格考察和甄别,确保引入的是强企,能在产业发展中真正起到示范引领。”


    龙头带动,示范引领,打造富民强村“新引擎”


    昔日人迹罕至的刀坝玉龙山上,如今每日聚集上百名务工群众,欢声笑语见证着穷乡嬗变。基地管理员说:“这座山上,生长着价值上亿元的药材,是真真正正的‘黄金山’!”


    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和自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重庆市把资金、技术、市场都带到了玉龙山上,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打造4000多亩黄精基地。


    山下的玉岩村村民王光宇等人,如今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公司带动,除了获得务工、土地租金以及公司分红的三份收入,我们还学到了技术,组建合作社自己种植了200亩黄精。”王光宇说。


    该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建立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该镇10个村集体经济入股企业,按比例固定分红,让群众稳定增收。


    不只是中药材产业发展,该镇引进的贵州庄和农业有限公司,在全民村建起一座年出栏肉牛300头规模的生态牛养殖基地,以及260亩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公司全力打造“种—繁—育”为一体的生态种养结合产业链,生产的有机大米、生态牛肉远销广东、上海等地,年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


    “目前,我们还在探索代养新模式,群众可到基地挑选母牛进行代养,公司负责技术与回收。”贵州庄和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引进“三带”龙头企业,浇灌深山产业之花。陈磊艳说:“作为地处深山的偏远乡镇,乡村振兴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唯有不断探索创新,不断苦干实干,虽然担子重但我们信心满满!”(印江县人民政府网杨聪)

    2022-11-03
  • “乡村振兴看北京”系列报道 一粒种子改变北京城市副中心于家务乡

    植物工厂里,菠菜等绿叶蔬菜在“床”上无土栽培;温室大棚里,太空番茄、航天辣椒垂挂在藤蔓上;乡间田野里,农民忙着采收大白菜……金秋时节,北京城市副中心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里一派丰收景象。


    “十年前,我们成立了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全力打造种业之乡;十年后,园区成为首都农作物创新主体集聚、人才集中、要素活跃的种业创新基地,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带动了农民增收。”于家务乡党委书记陈树立说。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十年前播下的那颗产业“种子”经过培育和发展,如今结出甜美果实,真真切切改变了于家务乡。


    攥紧中国种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若要产业兴旺必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于家务乡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区南部,面积65.37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通州区加快推进南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走一条什么样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陈树立说。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面对国外种源挑战,唯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北京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提出,聚力打造“种业之都”,建设现代种业创新中心。


    “搞育种,最需要的是符合条件、长期稳定的育种基地。然而北京市区土地稀缺,难以满足科研需求。”一位农业育种领域专家说。


    2011年7月,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在于家务挂牌,集品种技术研发、试验、展示示范于一体,聚力种业振兴、打好种业翻身仗。于家务乡从此播下了种业产业发展的种子。





    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于家务乡党群工作办宣传科供图


    经过十年发展,园区建成3万亩育种基地,建立了千亩新品种展示基地,还建设了约2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温室和种苗车间,配建了一批规模化、宜机化、智能化的现代化蔬菜生产设施设备。目前,园区已吸引60余家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入驻。


    播撒科技种子


    2021年,北京市领导在于家务乡调研时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要抓好“种业”这个第一产业中的“高精尖”,积极开展重要品种选育和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于家务乡推动科技农业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种业之都创新示范区。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是北京市以种业为主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也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种业科技特色基地。十年来,高端种业创新要素不断向园区集聚。


    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相关负责人说:“园区与12家国内农业顶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了15个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聘请多名专家院士组建了顾问团队,培育孵化了10余家科技型企业,为园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1年10月,园区标志性建筑——综合服务楼启用,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成为北京市最大的种业科技科研楼。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园区研发中心,以生物育种为核心,汇聚种业高端人才、龙头企业及种业服务等第三方相关机构,构建“育繁推”一体化高端、可持续发展的种业产业链,全力打造全国种业科技新高地。


    率先入驻的高通量分子育种技术服务平台位于综合服务楼三层,在这个大平台上研发出国内首个高通量自动化DNA提取平台,建立了番茄等主要农作物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和农作物DNA指纹图谱库,以及品种身份鉴定和种子质量检验检测等技术体系。


    “我们借助先进的分子育种仪器和设备,能用最短时间精挑细选出最优质的种子,提速新品种选育,助力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平台研发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随三名航天员一起返航的还有一批经历了太空之旅的种子,部分“太空种子”被带到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航天育种可快速培育出突破性的优良品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园区入驻企业神舟绿鹏农业科技公司对“太空种子”筛选、淘汰,培育出航天辣椒、太空番茄等上百个新优品种,更多高品质果蔬端上百姓餐桌。


    收获甜美果实


    播下产业“种子”,收获甜美果实。优质的“京”牌玉米品种推广播种至全国,部分“京”系小麦品种走向世界,以京秋3号白菜、京葫36号西葫芦为代表的蔬菜新品种替代了进口品种,阻击了跨国公司对国内蔬菜种业的冲击。


    “于家务乡有1.7万农业人口,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富裕。”陈树立说,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助推作用,使于家务乡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通过吸引主导产业相关科研、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合作社等入驻,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相关企业开展适宜规模的集约化生产,促进园区土地流转。


    “在园区发展带动下,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农民能拿到土地流转费、务工费双收益,园区农民每年人均增收超过万元。”陈树立说。


    展望未来,陈树立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以特色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相信于家务种业产业未来发展会更好,广大农民也会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022-11-03
  • 顾瑞利: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高博)“大会有啥新精神快给咱详细说说”“这往后咱村发展咋接茬往下干?”10月25日一早,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村委会门口,早早等候在此的村民们一见到党的二十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就把他围在中心,问这问那。


    顾瑞利是头一天后半夜到家的。党的二十大闭幕第二天他就启程回村,迫不及待地想把来自会上的新精神新部署告诉乡亲们。


    “走,走,进屋细细聊。”顾瑞利招呼大伙儿进屋坐定,掏出那本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打开了话匣子。


    “激动啊,大会开幕那天,我在现场聆听总书记作报告,我边听边记,这十年,咱们的国家变化太大了。”顾瑞利的话引起了村民们的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骆驼湾村十年间的变化。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沟深骆驼湾。十年前的骆驼湾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穷困山村,乡亲们走不上好路,住不进好房,种不了好田,收不着好粮。十年间,得益于中央脱贫攻坚重大部署,骆驼湾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苦干实干,如今的骆驼湾村,山青青,水悠悠,村容景致优美,民居焕然一新,食用菌、高山林果种植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初具规模,一半多农户家里有了小轿车,过上了名副其实的小康生活。


    “那咱们接下来咋干?”有村民急切地问道。


    “总书记说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顾瑞利告诉乡亲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村里的产业要做得更强,村容村貌要建得更美,大伙儿的收入要挣得更多。”


    今年,骆驼湾村提出发展“时代红生态绿”主题旅游产业。“时代红”就是反映脱贫致富的山乡巨变之旅,“生态绿”则是亲近自然的休闲康养之旅。


    除此之外,村里还准备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把食用菌、高山林果种植和休闲旅游等产业结合起来,打造百亩花海、帐篷宿营地等时下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建设美丽休闲乡村。“咱们不但要让游客们因为咱村的好风景舍不得走,更要让外边的人才因为咱村的好日子留得下来,共同发展。”


    给村民们及时讲完大会的最新精神后,顾瑞利就马不停蹄到村里四处转转走走,“开完二十大,就更知道下一步怎么干了,心中更有数了。”


    晚上,顾瑞利和村支委们开会,讲了自己下一步围绕乡村旅游、绿色种植两大产业抓好乡村振兴的设想,下决心要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顾瑞利信心满满地说:“只要听党话,跟党走,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美。”

    2022-11-02
  • 下田间 进院坝 传达二十大精神

    11月1日,巫山县官渡镇杨林村,村民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连日来,当地村干部、志愿者、乡贤等组成小分队,下田间、进院坝,带领村民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共话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2022-11-02
  •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带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图为10月6日,游客在花溪区黔陶乡谷洒农业综合种植基地赏花。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2022-11-01
  •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并对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等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这些都为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只有做到产业振兴,才能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发展乡村产业,不像过去就是种几亩地、养几头猪,有条件的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要在牢牢守住农业基本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态势,不但是更好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使农民更多分享产业振兴发展收益的有效方式。一方面,推动农村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通过延伸和拓展产业链,不断扩大产业范围,推动产业功能转型,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有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推动服务业向农业生产经营等各领域渗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另一方面,推动生产要素的融合发展。既要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来提升农业生产力,加强农村非农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非农产业人才投身于产业融合发展;又要在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上切实发力,并在此基础上科学盘活土地资源,加快落实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政策;还要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实体经济能力上有所作为,不断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服务体系、产品体系。与此同时,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建立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协调不同经营主体、利益主体的关系,在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之间构建多层面的合作共赢机制,因地、因业制宜探索多种融合方式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必须重视和加强县域经济的牵引和推动作用,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上切实发力。


    首先是做强县域产业。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既是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功能的承接地,也是乡村产业链延长的空间载体。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富民产业,把产业链的主体和收益留在县域,提升乡村自身的造血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县域产业服务功能,优化和提升县域产业园区的结构和能级,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


    其次是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在扩大内需方面,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空间和潜力。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城乡区域资源和要素流动不等价、乡村商业体系不通畅、城乡融合发展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商业体系,多途径解决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方面的难题,促进农村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升级。


    最后是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是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提高县城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需要提升县域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包括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顺应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县城的就业政策等举措。


    促进农业农村实现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实现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农业农村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是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推动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绿色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民宿等产业发展;聚焦“双碳”目标,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建设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在生活方面也需要鼓励农村居民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进一步用好市场手段和价格机制。更好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发展,需要加快完善绿色产品、生态权益等的定价机制,建立健全促进绿色发展的金融市场和交易平台,让水权、排污权、碳汇交易权等得到有效的市场保护,推动“绿水青山”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同时,建设好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发展多元的农村农业生态产品投资生产主体,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激励体系。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具体来看,着眼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需全面构建有利于乡村产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粮食主产区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修复补偿等相关制度,支持和保护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支持并推广节能减排降耗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乡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能。

    2022-11-01
  • 陕西:从苹果大省向苹果强省迈进

    十月二十七日,在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果农在果园采摘苹果。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苹果压枝低。


    从渭北到陕北,一个个标准化的果园里硕果累累;从果农到企业,丰产增收的故事持续上演。


    全世界每7个苹果、全国每4个苹果中就有一个来自陕西。苹果这一优势特色产业,成为陕西一张亮丽的名片。


    科技支撑好苹果是管出来的


    最近,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烟洞沟村大梁山山顶的标准化果园像一个集市,前来采摘苹果的游客、拉运苹果的快递车辆往来不断。果园的主人马文昌热情地招呼着客人:“随便吃,满意了再买。”


    马文昌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种苹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家栽种了30亩苹果。“有秦冠、黄元帅、国光、红富士,都是老品种,管理技术跟不上,每亩产量也就两三千斤。”马文昌说,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整体不高,顾不了追求品质,只要是苹果就有人买。很多果农为了提高产量,连年给果树上化肥,导致苹果质量下降。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果农,马文昌始终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2017年春天,在苹果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他流转了村集体72亩平整的山地,建起高标准苹果示范园。“在市、区果业部门技术员的指导下,我家的新果园完全按照黄土高原无支架密植高效‘3332’栽培模式精细化管理,全部使用有机肥。尽管成本大,但效益更高。”马文昌说,运用全新的栽培技术,果园实现3年挂果、4年达产、5年丰产。新建果园从2019年开始挂果,产量逐年增长,今年平均亩产4000多公斤,个别地块达到5000公斤。


    这几年,凭借优越的品质,马文昌的苹果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远销全国各地。“过去苹果论堆卖,现在按个卖,每个苹果价格在10元以上,最高卖到15元。”马文昌说,今年,他家的果园平均每亩收入6万多元,除去所有成本,纯收益在5万元以上。


    “苹果是延安市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我们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源头抓起,全力推动全市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延安市制定了《延安苹果标准综合体》等33个技术规范,大力推广“3332”为主要模式的18项主推技术,全面实施农药化肥“双减”行动,全市建成绿色、有机、良好农业等苹果种植基地192.5万亩,打造高质高效果园65个。洛川县、宝塔区、富县实现了整县区绿色、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陕西渭北和陕北地带,符合生产优质苹果的七项气象指标,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陕西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


    “高品质的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空间很大。”省果业中心主任赵广柱说,为了提高陕西苹果的市场占有率,我省把创新与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大力推广优质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苹果矮砧栽培技术等种植管理技术和模式。同时,依托雄厚的科技力量,建立苹果苗木繁育体系,自主研发培育的“瑞雪”“瑞香红”“秦脆”等新优品种,广受市场好评。


    精挑细选让好苹果脱颖而出


    10月22日,在位于富县寺仙镇丁家塬村的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苹果冷链冷藏基地,生产车间内苹果采收分选设备正在紧张地运转。一颗颗硕大的苹果在传送带上奔跑,经过层层分选,进入漂亮的礼盒。


    “这条苹果分选线,每小时可分选苹果2000公斤。”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青介绍,“分选项目包括果形、果个(或果重)、着色度、含糖量、病害等20多项检测,分选出不同等级的苹果,然后再打包发送到客户手里,全程冷链以保证苹果的新鲜度。”


    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定位,建成3000亩有机苹果种植基地。本着“诚信服务、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经营理念,依托县域果业发展优势,建立起苹果生产管理、认证追溯、加工储藏、产品营销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公司于2019年建成5000多吨苹果冷藏气调库,并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苹果分选线。


    “为了保证苹果的新鲜度,采摘的苹果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预冷,经过预冷后再转入冷藏库中保鲜,最长可保持一周年的货架期。”蔡青说,气调库和选果线的建设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也担当起社会责任,带动广大果农增收。苹果分选设备投入使用以来,累计为当地果农免费分选苹果上万吨,帮助果农增加收益20%。


    为了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苹果附加值,2018年,该公司委托知名科研团队,研发出“苹果红了”果汁饮料,年可消耗非商品苹果2000多吨,生产饮料500余吨,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


    针对长期以来苹果采摘后,分选、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粗放式经营的局面,2017年,延安市创新提出全面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战略的重大举措。“全市把建设智能选果线和冷气库作为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路树国说,截至目前,全市90家龙头企业装备智能选果线105条,占全省的61.8%,小时选果能力355吨以上;3000吨以上冷气库企业54家,带动全市冷气库贮能从2016年的80.1万吨增加到158.8万吨,增长98.3%。延安市苹果采后装备水平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占全省苹果总产量三分之一的延安市,“苹果产业后整理”的成功经验,迅速在全省广泛推广。


    近年来,我省紧盯“地头收购、混装销售、预冷滞后”等短板,加快提升果品产后处理能力。以苹果主产县为重点,根据种植规模和区域分布,全面推进分拣预冷装备建设。在苹果主产镇村集中建设产地采后处理中心,积极开展集中分拣、预冷、收购等服务,苹果分拣、储藏保鲜能力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发展国家级、省级涉果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7家;全省果品贮藏能力561万吨,有水果4.0智能选果线170条。


    擦亮品牌好苹果卖出好价钱


    10月23日22时许,坐落在洛川县老庙镇桥子村的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然车水马龙、灯火通明。


    “最近是苹果收获期,要争分夺秒生产,每天进出库的苹果有3000多吨。”该公司总经理王超说,“今年洛川县的苹果普遍质量高,市场行情也好,果农和企业都高兴。”


    王超是山东人。他的爷爷做了一辈子水果生意。他的父辈于1995年在山东烟台成立公司创建“王掌柜”苹果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建立起庞大的营销网络。


    “苹果世家”出身的王超,大学毕业后决定子承父业。2019年,他经过多方考察,立足洛川县苹果优势区域,注册成立了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开展苹果收购、冷藏仓储、预选分级、加工包装、外贸出口、市场批发、电商平台等全产业链业务。


    “在生产经营中,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成绿色认证基地1.7万亩,订单销售果农生产的苹果。”王超说,公司严格保持“王掌柜”苹果的个性化特色,即生产管理标准化、采前检测无残化、现代仓储智能化、冷链运输全程化、对标销售精准化、售后保证追溯化,力争每一个苹果都使消费者满意。


    坚持“诚信为本、品质为上”的发展理念,“王掌柜”的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获得“2021年度中国十大苹果品牌”等多个荣誉称号,入选中国苹果产业榜样企业品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2021年销售洛川苹果8.3万吨,占全县总产量的近10%。


    “在保证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的同时,公司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研发出各种不同口感的精品礼盒产品,新推出的‘王掌柜15.5°’苹果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王超说,“质量和品牌是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引擎。”


    在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延安市加快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体系,“延安苹果”位居全国苹果区域品牌第二,“洛川苹果”位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营销格局,在全国20个省、72个城市建设直销店359个。通过“南果北上、北果南下”产销对接活动,延安苹果仅在广东省的年销量超100万吨。2021年,延安苹果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达68%。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苹果品牌建设,以公用品牌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特色的品牌体系日益壮大。陕西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2021年,我省7个苹果区域公用品牌、12个企业品牌入选年度中国苹果产业榜样品牌。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通过举办、参与各种推介活动,促进果品产销对接,陕西苹果累计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省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的推动下,苹果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赵广柱表示,为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制定了新的发展蓝图:按照“稳规模、提品质、增效益”的思路,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苹果经济体系。

    2022-10-31
  • 秋粮收获近九成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本报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高云才)记者29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截至目前,秋粮收获近九成。今年粮食生产稳定向好,夏粮、早稻丰收到手,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据了解,今年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有望再获丰收。今年东北、黄淮海、西北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是近几年最好的,南方高温干旱影响总体有限。


    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启动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扩大粮豆轮作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超过15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夏收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呈稳产态势。秋冬种进展总体顺利,目前冬小麦播种过八成,冬油菜播种过七成。

    2022-10-31
  • 河套农户:“慧”种辣椒 丰产增效

    辣椒红似火,农户忙收获。眼下,地处河套地区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各个辣椒产业示范园区进入集中收获期。当地实行智能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实现辣椒产业提质增效,保守估算亩均纯收入达3500元以上。





    工人在双河镇万亩辣椒产业示范园采摘辣椒。(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据介绍,河套地区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被誉为“塞外粮仓”。其中,临河区既是全国产粮大县,也是河套地区的“菜篮子”。今年,临河区建设一批辣椒产业示范园区,引进100多个辣椒新品种,推广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种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最近一个星期,在临河区双河镇万亩辣椒产业示范园,种植户忙着组织工人采摘、打包辣椒,农机手驾驶拖拉机及时把采摘好的鲜辣椒转运到收购站。种植户杨战军说:“今年我在园区承包500亩地种植辣椒,统一利用‘5G+引黄河水滴灌’智慧种植系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精准播种,采用智能操控技术精准滴灌、施肥,进一步提高辣椒的坐果率。现在,测产结果为700公斤/亩以上。”





    10月27日,工人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脑包镇一家辣椒加工厂筛选辣椒。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记者现场看到,这个园区的道路两侧分布着集中连片的辣椒地,已经收割好的辣椒苗摆放在一起,多名工人正在集中采摘,把一个个红彤彤的鲜辣椒装到编织袋中。


    双河镇镇长吕波告诉记者,他们在园区核心区投资238.8万元引进智能化种植技术,能利用手机App进行远程操控,可以做到精准播种、灌溉、施肥,进一步降低投入成本、增加种植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镇共带动8个村500多户农民种植辣椒,根据订单实行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种植。根据测产结果计算,亩均纯收入可达到3500元以上。”


    杨战军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辣椒收购价格为11元/公斤,他家每亩地毛收入约为7700元,亩均纯收入可达3700元左右。“我们采用智慧农业技术种植辣椒,比过去传统种植方式节水30%至40%、节肥30%、节省农药20%,田间管理成本减少50%以上,品质提高了1到2个档次。”杨战军说。





    工人在白脑包镇辣椒产业示范园初选辣椒。(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在临河区白脑包镇辣椒产业示范园,种植户张埃种植的57亩辣椒正在加紧收获。张埃说:“从5月份开始,我家及时育苗移栽,每亩地栽种辣椒苗3100多株。我们不仅签了订单,还有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田间管理也很到位。现在,我种的辣椒丰收了,每亩产700公斤没有问题,预计每亩纯收入达到4800元以上。”


    记者在白脑包镇辣椒加工厂看到,院子中存放着一堆堆刚刚收割的辣椒苗,工人将初选好的辣椒投放到厂房中的传送带,机器依次完成筛选、色选、烘干等工序,一个个完整、光鲜的干辣椒传送到包装车间,最终打包成半成品后进行冷藏。


    白脑包镇党委书记甄来虎现场介绍,今年该镇依托辣椒产业园区,推广使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引进全产业链加工企业,带动21个村3200多户农民种植辣椒,总面积达3.1万亩。“整体来看,全镇辣椒产量高、品质佳、行情好。农户用自家的地种辣椒,每亩纯收入能达到5000元左右;农户用流转别人的土地种辣椒,每亩纯收入能达到4000元左右。”甄来虎说。





    工人在白脑包镇辣椒加工厂粗加工辣椒。(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临河区农牧局局长李泉说:“今年临河区种植5.46万亩辣椒,通过采取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提效、控水降耗等措施实现绿色高效生产,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引领作用,增强特色产业的经济效益带动能力。”

    -0001-11-30

  • 首 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