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枝绿叶黄金穗 喜看麦田千重浪——“巴麦13号”平均亩产突破500公斤纪实

    7月10日,小暑时节,河套大地,热浪涌动。临河农场“巴麦13号”小麦千亩示范区,麦穗迎着朝阳,抖擞着河套大地的精气神。


    巴彦淖尔市2022年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之一的“巴麦13号”新品种扩繁与种植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进入成熟阶段。兆丰小麦产业化研究院的科技人员说今年的小麦长势良好,是青枝绿叶黄金穗。即麦穗已经泛黄,秸秆青翠、麦叶墨绿,是春小麦成熟期最佳生长状态。


    青枝绿叶黄金穗,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也离不开科技人员的创新和努力。从1955年至今,河套小麦经历了秃麦、甘麦、欧柔墨巴和永良4号等30多个品种的更新换代,饱含着三代农业科技人员辛勤探索的心血和汗水。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们从2006年开始研究“巴麦13号”,经过十多年在巴彦淖尔和云南两地的加代选育,从两万多份材料中选育出“巴麦13号”,并在2016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标志着该品种正式由研发示范阶段迈入科技成果转化阶段。通过科企紧密合作,“巴麦13号”在巴彦淖尔市迅速得到推广应用。


    2014年该品种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水地小麦区域试验:全区6个点,6点全增,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亩产500.91公斤,比对照品种永良4号增产9.5%。


    2021年12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成果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发布了十大科技成果,巴彦淖尔市农科所科技成果国审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入选。


    2021年,市农科所小麦课题组对“巴麦13号”进行了原原种繁殖,获得原原种14万斤。


    2022年,“巴麦13号”新品种扩繁与种植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被列为全市十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前段时间的强对流天气,狂风暴雨席卷河套大地,小麦倒伏成为科技人员和农民最为担忧的事情。试验区内,对照品种大面积倒伏,科技人员预估至少减产20%以上。而“巴麦13号”挺拔依然。据介绍,“巴麦13号”秸秆粗壮弹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周边农户对此赞不绝口。


    今年,“巴麦13号”良种扩繁6000亩,将生产种子500万斤,供下年10万亩种植面积。其转化示范9000亩,用于面粉加工及产品开发。种子好不好,农民是一杆秤。五原县新公中镇旭日村农民温瑞智2020年种植12亩“巴麦13号”,平均产量达1200余斤。2022年,临河区新华镇新乐村农民薛志强种植500亩,五原县新公中镇旭日村农民朱建平种植500亩,临河农场六分场农民霍建平种植100亩……2022年“巴麦13号”在全市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


    作为“十三五”期间西北春麦区仅有的三个国审品种之一,“巴麦13号”在巴彦淖尔市大面积转化示范,产量超过主栽品种永良4号5%以上,亩最高产量达到1206斤。2020-2021年在乌兰察布和山西、甘肃、新疆等地种植反映也很好。在稳定高产、抗病性、营养元素特别是钙镁含量、加工及食用品质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有望替代河套地区种植40多年的永良4号,成为新一代河套小麦品种的引领者。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造福一个地区。简单算一笔账,“巴麦13号”每亩增产近100斤,全市种植小麦100万亩,单纯品种创新就贡献新增1亿斤的粮食,支撑20万人的口粮。加快“巴麦13号”品种的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河套小麦增产增收,是老百姓和科技部门的共同期待。(记者图古斯毕力格通讯员刘庆元)

    2022-07-14
  • 常家营的“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日,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营子镇常家营村的田地里,几位正在聊天的村民发出爽朗的笑声,当地种植大户丁建军也在其中。





    今年,他承包了包括周边村在内的近10000亩地,种植了以玉米为主的经济作物。


    “对于大规模种植来说,每年播种前的翻地是最重要的,对我们个体农户来说更是个‘大工程’。现在有了这些先进的农机具服务,效率提高了,旋耕机翻地还保土保墒,比手工翻地更利于玉米种植和成长!”丁建军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托克托县委、政府、县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乡村振兴衔接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发放,全力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衔接效果精准,鼓励各镇主动申请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


    常家营村就在镇政府的帮助下首先申请到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购置大型农机具,解决了农户“有机户无事做,无机户用机难”的困境,用“衔接资金”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乡村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面对本村土地闲置多年无人耕种的现状,常家营村瞄准了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的方向,依托生态优势,蓄力发展规模种植,流转村民闲置土地10000余亩,为村民发放租地款600余万元。


    在新营子镇政府的帮助下,常家营村争取上级政策,打造了高标准农田13000余亩,同时争取到配套资金购买了大型农机,通过农用机械租赁,满足规模种植需求同时,还可通过对外作业,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我们村子的耕地比较多,有了这些大型农机具既节省成本、节省农时,耕作效果又好,所以这两年周边村子租用我们村大型机械的农户越来越多了。”常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杨增祥介绍。


    据悉,去年,新营子镇政府就帮助常家营村申请到了280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购买了一台克拉斯青贮收割机。这种大型先进农机具可以实现青贮从收割到加工的一体化操作。


    近年来,常家营村大力发展农机具服务,村集体现有“约翰德尔”拖拉机30余台、“克拉斯”大型青贮收割机1台,旋耕机、深松机、翻转犁等各类大型农机具若干台。


    今年春耕时节,村委会雇用30名农机手,采取“人休车不休”的模式,在周边村进行深翻土地、旋耕作业。通过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解放劳动力,提升土地生产效益。


    在农机具服务项目的带动下,常家营村每年村集体收入增加约30余万元,带动就业岗位约50余个,脱贫户人均增收2000元。


    “衔接资金”为常家营村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下一步常家营村将继续探索“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方式,努力开辟出一条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运作、机械化服务”的发展新路径。他们要以“一村之力”,辐射带动周边,在乡村振兴事业中越干越红火。

    2022-07-13
  • 多地扎实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教师流动顺畅教育资源共享(深阅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各地加快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关注地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与成效。


    ——编者


    一根网线、两块屏幕,乡镇学校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城乡学校人员互派,乡镇教师本领增长;通过集团化办学,乡村办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为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多地探索健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机制。


    同上一堂课资源更均衡


    “刚认识她时,她都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这次演讲却落落大方、充满自信。”前不久,来自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官堂小学的柴欣瑶获得了市里举办的“红船领航”主题演讲比赛第一名,作为指导老师,王丽勤感到很欣慰。


    官堂小学是海盐县官堂集镇的乡镇小学,学生为何有了这样的转变?王丽勤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秘诀”:“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共同发展是关键。”


    2018年,王丽勤从海盐县实验小学来到官堂小学支教,她发现这里的孩子很渴望有展现自己的舞台。当地学校硬件设施已逐渐完善,但在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还有明显不足。于是,她带领教师团队自主编写教材,利用每周三下午开展相声、朗诵等特色课程,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同步课堂’,学生通过网络与城里孩子同上一堂课。”官堂小学校长朱剑旺介绍,依托城乡学校共同体,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通过一根网线和两块屏幕实现了双向实时联通,同一时间同上一堂课,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朱剑旺口中的城乡学校共同体,包含了海盐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34所学校,既有教学条件相对优越、师资力量相对充足的领头学校,也有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学校。


    海盐县教育局局长袁迎春介绍,通过城乡学校共同体,区域内学校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学互通,教师能够全方位交流研讨,学生可以跨学校学习。“有利于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扎实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做到年初有规划、年中有交流、年末有评价,评价结果还纳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袁迎春说。据统计,去年全县共同体内的学校举行同步教研会议266次,开展同步活动136场,惠及学生4万余名。


    师资到乡镇教学提质量


    去年2月,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任教的80后教师吉彦霖被选派到杨家镇小学担任校长,她决心把村小办得红火起来。


    来到杨家镇小学,吉彦霖发现这里年轻教师多,教研氛围很好,但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进步较慢。吉彦霖认为缺乏名师引领是症结所在。


    乡村学校需要引进、培育名师,可自身实力不足,怎么办?与杨家镇小学结成帮扶对子的绵阳市实验小学把优质师资带到了这里。实验小学每学期派出由特级教师带队的10名优秀教师来杨家镇小学轮岗交流,一同开展教研活动、共享培训平台。杨家镇小学的年轻教师们也以集中培训、跟岗培训等方式到实验小学锻炼,不但能听骨干教师示范课,还有导师手把手指导。


    “我有信心把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先进的理念带到乡镇孩子的课堂上来。”通过交流培训,杨家镇小学教师李秋月收获满满,去年她在绵阳市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通过形成城乡学校共同体,两校在教学、教研等方面的互动合作已经常态化,差距也不断缩小。吉彦霖说,杨家镇小学的办学口碑越来越好,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认可的“乡镇名校”。


    近年来,涪城区充分发挥城市学校对农村学校的指导、引领作用。以城区优质学校为领办学校,双方按教学班级布局统一设岗,教师统一调配使用,在教育研究、教学管理、教学进度等方面统一管理。乡镇学校由此补充了师资力量,乡镇教师也获得了更多进步机会,职业发展更有前景。


    目前,涪城区已有6所中小学结成对子,每年近80名城市优秀教师前往乡镇学校轮岗、支教。“优质师资的流动,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乡镇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涪城区教体局局长王定强说。


    帮扶结对子考评建制度


    一大早,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小学的张志斐和同学一起,坐上大巴来到市区的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参加运动会。入场仪式上,张志斐举着印有学校名字的红旗,挺起胸膛走在前列。放眼望去,操场上,是各个学校的旗帜,孩子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让学生参加一场这样的运动会其实并不容易。”曾担任原隆小学副校长的吕淑萍掰着指头数出其中难处,“调整课表、配备人员、对接学校,都要提前做好功课。最关键的是要有统一的制度保障,让多个学校办学节奏同步。”


    吕淑萍所说的“制度保障”,指的就是两校正在施行的集团化办学。2019年3月,作为银川市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一部分,原隆小学与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结成帮扶对子,成为“银川二十一小教育集团”的一员。两所学校人员互派,吕淑萍来到原隆小学,成了挂职副校长。


    “帮扶不能光‘输血’,形成良性教育生态才是关键。”经过几周观察,吕淑萍意识到,乡村学校里,不规范的教学制度是最大短板。帮扶,要从管理理念、考评制度抓起。


    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严抓教学计划制定、组织期中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活动……借鉴二十一小管理经验,建立新的考核制度,原隆小学教师日常备课、听课、业务学习及作业批改等被纳入教学考核,考核结果成为每学期教师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如今,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宁夏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的重要方式。据了解,到2025年,宁夏将培育创建不少于20个自治区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022-07-12
  • 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今日谈)

    水上设立光伏板,水下进行渔业养殖,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起到遮阳作用、为鱼虾蟹提供良好生长环境……一些地方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探索发展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形成生态养殖和发电并行的绿色增收模式。





    渔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光伏+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蓬勃发展,形成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一方池塘、一片山林、一个牧场,农户既能发展农业,又能实现绿色发电,还能吸引游客,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收益。可以说,这既是发展低碳农业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有效举措。


    “光伏+产业”相关项目之所以能实现产业更兴旺、乡村更美、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一个重要原因是做到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动能必将更加强劲,广大农民的生活必将更加红火。

    2022-07-11
  • 以乡村人才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荣昌区清江镇河中村的稻田景观。见习记者刘旖旎摄视觉重庆


    7月6日—7日,“看重庆乡村建设如何补短板”理论调研组走进荣昌,聚焦“乡村软件建设”主题,调研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以及乡村善治等情况。


    6日下午,调研组来到清江镇河中村便民服务中心,这里集纳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贤堂、农家书屋、爱心超市等服务载体。“现在水电路气网不仅进了村,农民看病有了签约家庭医生,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孩子上学方便了,农村老人基本实现了互助养老、小院管理引入了物业公司……”聊起河中村的变化,清江镇党委书记王利亮很是自豪。


    7日上午,调研组又来到昌元街道虹桥社区蔡家坝,32个草莓大棚一字排开,蔚为壮观。农田旁,白墙灰瓦的农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据悉,虹桥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1+N”模式带动村民清理庭院垃圾、整理硬化阳沟、定点圈养畜禽等。同时,围绕“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身心美、小院美”定期开展评比,让群众在“比、学、赶、超”中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以小家美推进全村美。


    “共建三美小院,共管唐家院子,共享美好生活。”走进万灵镇玉鼎村唐家院子,乡村治理的标语引人注目。万灵镇党委书记皮勇刚说,为有效开展乡村治理,近年来该镇结合实际,把农村院落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位,探索出了“3391”乡村善治体系,其最大特点是充分体现了村民的意愿,“村民的事村民自己说了算”。


    参观调研几个点后,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廖明辉深有感触,他说:“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角。因此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均要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既尊重村民意愿,又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提升他们的获得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他认为,乡村最突出的“短板”是人才短板,市级层面应加紧实施乡村振兴(乡建)人才培育计划(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人才发展,培育、选用、提拔、待遇保障全过程规划,为全面乡村振兴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人才队伍。


    市农村社会事业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快软件建设,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比如农村教育方面,全市乡村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建成寄宿制学校1001所,全市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率达84%;农村医疗卫生方面,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农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医疗服务圈,同时建立完善了多重医疗保障体系,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村医执业(助理)医师比重上升到25.7%;农村养老服务方面,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网点加快建设,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农村公共文化方面,乡村文化馆图书馆覆盖面逐步扩大,农村文化体育广场和体育运动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一村一品”乡村文化活动品牌达300个。


    “接下来,全市将加快乡村软件建设,推进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乡村善治作用,激发更多农民主动投身乡村治理,加快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该负责人说。(记者赵伟平)

    2022-07-08
  • 贵州毕节:生态乡村迎来绿色振兴

    仲夏时节,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的万亩林海郁郁葱葱。30多年前,老支书文朝荣艰苦奋斗,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硬是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荒山坡变成了宜居宜业的幸福村。






    拍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华山松,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满怀信心地说:“以前,爷爷带着大伙儿种树脱贫。如今,我们不仅要让山更绿,还要让大伙儿更富裕!”







    今年4月底,海雀村获得贵州省第二张林业碳票,涉及林地7346.5亩,监测期碳减排量达34627.7吨。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将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有了这张林业碳票,就可将海雀村的“空气”源源不断变成财富,装进群众腰包,村里227户群众户均可增收4400多元。







    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个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在党的政策照耀下,一代代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再造了绿水青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2022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毕节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把毕节建设成为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







    “浮沉野鹜穿新涨,欸乃渔郎泛小船。翘首岩扇绝险处,石桥洞口锁晴川。”清代诗人汪炳璈笔下的毕节市纳雍县总溪河一派山黛水碧、渔歌互答的景象。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总溪河流域的厍东关乡无序发展烧窑制砖业,仅一个陶营村就有108座砖瓦窑!往往是砖瓦冒着热气,就被汽车拖走,留下的是弥漫不散的烟尘和坑坑洼洼的泥路。







    1996年,纳雍县农业局农技员徐富军无意中发现了一棵樱桃变异株,利用它培育出一批新苗试种,结出的樱桃个大、味甜。因果体酷似玛瑙,便有了樱桃名种“玛瑙红”。2002年,厍东关乡大面积推广玛瑙红樱桃,开始樱桃树长在砖窑间,再后来樱桃林取代了砖瓦窑。陶营村成了樱桃村,厍东关乡的10个村有9个村种了玛瑙红樱桃,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







    樱桃红了、河岸绿了,总溪河曾经的美景回来了!采摘园、度假村、农家乐、拓展营纷纷发展起来,如今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每年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旅游增收约2亿元。







    春日,纳雍河畔的桃花、李花、樱桃花漫山遍野,花间飞舞着成群的蜜蜂,它们的主人是“小龙女”蜂业的致富带头人袁晓梅。







    2019年,纳雍县水东镇怕那村的袁晓梅怀揣着在福建打工的所有积蓄返乡创业。从小就喜欢读金庸先生小说的她,着迷于“小龙女”在玉蜂飞舞中的诗意生活。看着家乡的果树、花草、田园越来越多,她也有了自己的“养蜂梦”。她投资近40万元,先后流转土地、购置蜂种,成立了“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聘请专家来传授养蜂技术。







    “靠着县里十几万亩的花木果树,短短两个多月,蜜蜂从350箱发展到500多箱。”袁晓梅说,养蜂当年她就有20多万元的收入。这两年,“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越来越红火,每年产蜜都有2000多斤,产值超过40万元。







    看到蜂蜜带来的收益,不少村民纷纷上门求教。“养蜂是个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产业,非常适合在村里推广。只要有人愿意养,我就愿意教。看着家乡的绿水青山成为大家共有的‘绿色银行’,‘甜蜜梦想’一点点地实现,我这心里就比蜜还甜。”袁晓梅笑着说。







    据介绍,毕节市持续把生态资源转变为最大的生态财富、生态优势和生态品牌,打造了“大方天麻”“织金竹荪”“纳雍土鸡”“赫章半夏”“威宁党参”等一批林下经济品牌。目前,该市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已达378.45万亩,实现产值49.01亿元,让生态资源释放出生态红利,生态乡村实现绿色振兴。

    2022-07-07
  • 河北邢台全力打造“邢襄乡村示范样本”

    人民网石家庄7月4日电要说曾经的邢台农村什么样?“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就是一个厕所,年久失修的土坯房比比皆是,村民出行要蹚着垃圾过街道……

    但现在,走进邢台市内丘县小辛旺村便让人眼前一亮,环村绿化带葱葱茏茏,街道宽敞、整洁,红黄相间的彩砖便道之外,各色景观植物迎风摇曳,一个极富田园风光的现代化美丽乡村展现在眼前。

    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一份决心。自2018年起,邢台市以干净整洁生态宜居为目标,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4项任务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为接续推进新发展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于近日印发,以10个提升行动为重点,加快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邢台市巨鹿县村景一角。胡良川摄


    聚焦改厕治污

    持续提升农村群众生活品质

    “以前一进入夏天,旱厕根本不能用,异味重、蚊虫多。自从改造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后,厕屋干净了、厕具整洁了,家中的整体环境也跟着改善了。”在临西县东枣园乡陈窑村,村民对改造后的厕所连连称赞。

    改厕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而是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据悉,自2018年以来,邢台市共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89万余座,有效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如厕条件。

    根据工作安排,邢台市将高质量完成剩余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到2024年底,全市农村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应改尽改、愿改尽改”。在对农村户厕改造的同时,邢台市还将加快推进农村公厕建设,2022年,将建设农村公厕1500座,基本实现农村公厕全覆盖。

    “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提升行动,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因地制宜确定厕所改造技术模式,科学分类施策,严把标准规范和工程质量,确保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邱海飚介绍说。

    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从根本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不仅要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还必须加强生活污水的处理,实现污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

    坚持“应治就治、就地就近”,针对平原、山地、丘陵等不同区域村庄特点和条件,合理选择符合实际、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对城镇周边村庄,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延伸覆盖,实现城乡一体化处理;对适宜集中处理的村庄,结合厕所改造,分区建设污水集中处理站点或大三格式化粪池,及时清掏转运,实行污水集中处理;对不具备集中处理条件的村庄,选择人工湿地、沼气池或无害化化粪池等方式开展分散式处理……2022年,水源保护区、城乡接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到2025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达到57%。

    村容村貌再提升

    全面提高绿化美化亮化水平

    近日,走进南和区河郭镇赵牌村,进村道路两边栽植着海棠、樱花,敬老游园、法治游园、孝德公园等6个精品小游园点缀街角村边。“我们在以绿化美化串线、以文化建设扩面的同时,打造了樱花街、海棠街等特色街道,初步实现了绿在村中绕、人在画中居的特色乡村绿化景观。”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进国介绍说。

    在推进村庄绿化方面,邢台市因地制宜开展荒山荒地荒滩绿化,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和修复,开展“四旁”植树,增加村庄绿量,基本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格局;

    在推进村庄美化方面,创建乡风文明示范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大力整治街道两侧标语广告乱象,按规定规范村庄标识路牌设置,实现村庄街道井然有序;

    在推进村庄亮化方面,对照村庄亮化建设标准,合理确定亮化设施安装数量,在村内主要街道、文化广场、学校、村民中心等场所安装照明设施,2022年,实现全市村庄公共照明全覆盖;

    ……

    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邢台市还将深入实施村容村貌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大扫除大清理大整治,彻底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村庄面貌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将从改善公共环境入手,全力清脏治乱。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化,到2023年底,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实现全覆盖。”邢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鹏说。

    基础设施再升级

    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文化广场、安装运动器材、水电气暖入户;柏油路通到家门口……近年来,邢台市不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保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我们以县为单位制定村庄改造提升规划方案,分类编制不同区位、不同村庄的风貌提升设计方案,实现一村一方案,突出村庄特色和地域特点。”邢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科慧说,邢台市将确定重点区域、重点线路进行村庄风貌总体规划设计,集中连片打造,实现风貌特色协调美观。重点在各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成方连片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力求形成集合效应,打造“邢襄乡村示范样本”:2022到2025年,每年创建美丽乡村260个以上。

    根据《方案》,邢台市将从加强农村供水保障、推进电网升级改造、深化安全清洁取暖、抓好村庄道路硬化、扩大信息网络覆盖等5个方面入手,深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提升行动,全面对标建设标准和群众需求,加大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查漏补缺,提档升级,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农村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所有乡镇卫生院配备不少于2间独立隔离观察室;全面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1.5公里服务半径标准,推进农村幼儿园全覆盖;建好用好村级综合服务站,全面打造办理民事、解决民忧、了解民情、凝聚民心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打通村级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到2022年底,实现村级综合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坚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邢台市将深入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行动,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弱项,不断提高群众生活便利化水平。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群众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我们将落实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要求,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引导农民自主决策、自愿实施。”张科慧说,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整治,充分调动各类资源要素,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共建共管共享格局。(赵明妍、武健、张兴)

    2022-07-06
  • 湖南浏阳锚定区域优势谋发展 融入长株潭 联通湘赣边(走进县城看发展)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从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出发,浏阳河贯穿湖南省浏阳市全境,一路迤逦向西,最终在长沙市主城区汇入湘江。



    越往下,河流越广阔。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秋,却逆着浏阳河往上走。2015年,他将企业从长沙主城区,搬到了长沙下辖的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距市区是远了,实际上离产业更近了。”在无尘车间外,王国秋指着全自动芯片封装生产线告诉记者。

    手握金属基压敏芯片核心技术,启泰传感的产品主要用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而这些,无一不是长株潭都市圈的优势产业。以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画一个圆,30公里外便是长沙市主城区,到长沙高铁站仅半小时车程,去株洲市也不远,毗邻长株潭三市融城地带,启泰传感能便捷地衔接上下游企业需求,顺利融入长株潭地区的工业产业链。

    “今年5月,在中联重科液压传感器产品全球招标会上,我们成功入围。国内排名前4的工程机械企业,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王国秋说,目前,企业年产600万颗芯片的产能已经供不应求。

    随着湖南“强省会战略”深入实施、长株潭一体化持续推进,浏阳市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产业同兴、开放同步……近年来,浏阳市融合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10个国家级企业科研平台、56个省级企业科研平台、20多个科研类公共服务平台,随着这些平台落地,长株潭科创资源优势进一步辐射开来,浏阳逐渐成为长株潭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和“承载地”。

    “现在我们科研团队中近三成的高技术人才是公司搬到浏阳之后引进来的,在这里一样干事业。”王国秋说。

    启泰传感的发展,折射出整个浏阳产业发展的路径。截至2021年底,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汇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余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去年,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0.7%、16.6%,迈入湖南省国家级园区第一方阵。

    浏阳河,一头连着长株潭,一头带着湘赣边。

    “600多年历史,浏阳蒸菜是体验不完的美味。”6月15日,在“云上湘赣边·湘赣红云集市”直播间里,浏阳电视台主持人袁棵一边讲解,一边同观众互动。

    这样一档节目,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内的24个县市区的大小荧幕上,能同步收看到。此前,浏阳市牵头,成立起一个跨区域的城市广播电视联盟,合作建立“新闻资讯共享、专题栏目攻坚、大型活动联办”的媒体平台。

    “联盟试水《屋场里的幸福》《乡村漫游团》等栏目,将直播车开到田间地头、果园集市,江西省万载县的百合、湖南省炎陵县的黄桃、浏阳本地的辣椒,都通过屏幕推广到千家万户。”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郑霞说。

    着力探索湘赣边区合作模式,浏阳推出更多务实举措,梳理出湘赣边区域“跨省通办”高频事项100项,区域合作示范区内24个县市的居民,能异地办理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事项。

    屈小雪打算在浏阳置业。5月1日,结合网上办理流程,在江西省铜鼓县缴纳公积金的她顺利在浏阳办下了公积金贷款。“第一次资料没带齐,后续通过微信就完成了补充资料的提交。”湘赣两地的顺畅联通,让屈小雪直呼“没想到”。

    今年1至5月,浏阳“跨省通办”累计办理相关业务3500件,政务融通、物流畅通、人员联通,横跨湘赣两地的企业和居民,切实感受到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

    “东联湘赣边,西融长株潭,服务强省会,浏阳坚持锚定区域优势谋发展,不断扩大开放度和影响力。”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表示。

    2022-07-05
  • 路战远:37年倾心守护北疆农田生态

    路战远在田间地头查看苗情。(由受访者提供)






    这是一种坚持:坚守科研一线,破解保护性耕作在农牧交错区发展的适应性难题,延缓和抑制农田土壤沙化退化。







    这是一种守护:守护北疆农田生态,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路战远心中的这份坚持与守护,已有37年之久。2021年12月,内蒙古农牧科技领域传来好消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员路战远获第七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实现了内蒙古这个奖项零的突破。







    从事农业科研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克服困难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定程度上说,农业科研真正比的是责任心、耐力、毅力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农业科研周期长,经费耗费多,成果产出慢,直接效益小。一般经过3年才有初步结果,验证试验和生产示范需要2至3年,进入推广阶段也就是第5至6年甚至更长时间。有的科研工作者倾其一生也未能产出较大的成果,因此我们一直在不懈努力和探索。”路战远说。







    “出差是地头,回来是实验室”是路战远多年来的真实写照。他注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长期奋战在农业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的第一线。







    路战远和团队成员足迹遍布内蒙古12个盟市的70余个旗县市区,他们经常一去就是几十天。冬春季节,常常遇上大风、扬尘天气,他们一蹲就是几小时,手脚冻僵、满脸沙尘也不在乎。有时一天只能吃一两顿饭,有时为了不影响抢收抢种,他们就等农牧民晚上收工后再到他们家里了解情况,有时太晚了无法回驻地就直接住在农牧民家。







    “除了工作条件恶劣、项目争取难的困难外,最难的还是农牧民对新的耕作技术认识的不足,加之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体现的是生态效益,农牧民完全接受并主动推广应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路战远说。







    为了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路战远和团队会同基层科研推广部门组织召开各类培训会、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40余万册(份)。2011年,团队自筹经费近40万元,出版发行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蒙汉对照》科普画册17万册,全部免费发放给广大农牧民。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农田不用年年翻耕了,秸秆一覆盖,风卷不起沙,土壤保墒效果更好了,“懒”了农田,省了人力。据统计,团队的技术成果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产粮食190余亿斤,为北方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路战远和他的团队硕果累累。“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方农牧交错风沙区农艺农机一体化可持续耕作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和“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与可持续利用技术”项目分别获2015年和2021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此外,路战远还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授权国家专利100余件,登记软件著作权46件,制定标准35项、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210余篇,牵头创建以保护性耕作为核心的国家基地2个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平台3个。他先后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何梁何利科学技术与创新奖、内蒙古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2022-07-04
  • 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陕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纪实

    2021年以来,三秦大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铿锵有力。


    在陕北,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胡家沟村去年通过发展香菇、金丝皇菊、中药材、高粱和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为38名弱劳力提供了就地就业机会,为43名村民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在关中,西安市鄠邑区今年择优选派了首批100名干部人才下沉乡村一线,50家企业与28个村结对共建,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在陕南,安康市汉滨区的新社区工厂由2021年初的166家增加到目前181家,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人数由5620人增加到6300余人。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开局之年。一年多来,陕西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全省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建机制守底线

    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

    “你母亲和大女儿最近身体恢复怎样?”“好多了。”“家里还有啥困难没有?”“没有,都好着呢!”6月19日,宁陕县四亩地镇四亩地村防返贫监测“网格员”马亮询问王小勇一家人的生活状况。

    2022年3月,王小勇的母亲唐宗秀因患腰椎间盘突出,在石泉县中医医院住院花费医疗费用5万余元。5月初,王小勇的大女儿王歆钰因胃肠炎引起高烧不退,在石泉县医院住院治疗花费3000余元。尽管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政策报销了大部分费用,但这个家庭仍自费支出1.8万余元,存在因病返贫风险。

    马亮得知情况后,迅速到户核实情况,并逐级上报。经各级综合研判后,王小勇家被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镇、村干部第一时间与县上相关部门对接,很快为唐宗秀申请了因病防贫保险金;为其家庭继续落实整户农村低保;为王小勇落实村保洁员公益岗位。随着一系列帮扶措施的落实,王小勇一家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去年以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省建立“2531”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夯实了预防和解决返贫致贫问题的制度基础;制定印发《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细化出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就业等40余个文件,形成了有效衔接政策保障体系;健全镇、村、组全覆盖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全省设有基层“网格员”31万人。

    截至目前,全省共纳入监测对象6.35万户、19.35万人,均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为持续抓好因灾因疫防返贫工作,我省及时出台《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十六条政策措施》,争取中央衔接资金2.3亿元,省级追加1.8亿元衔接资金用于因灾防返贫,为防止因灾因疫返贫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强产业稳就业

    群众持续增收有保障

    2021年,对于延安市宝塔区甘谷驿镇唐坪村脱贫户高建平家来说,又是一个收获满满的幸福年:经营农家餐馆,挣了4万多元;到园区务工,收入1万余元;通过土地流转,收入1500元。全家去年收入突破5万元。

    “我家是2017年脱贫的,但脱贫未‘脱’政策,干部帮扶也未‘断线’。这几年,随着我们村红薯产业园区的建立,驻村干部动员我将家里5亩耕地流转给园区,每年都有土地流转收入;为了支持我家开办农家餐馆,驻村干部还帮我申请5000元的自主创业补助金;我和妻子李世芳闲暇时,还在园区打工,又多了一份收入。”高建平说。

    去年以来,为了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我省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新创建陕茶、秦岭猕猴桃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柞水国家级产业园,认定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5个,眉县猕猴桃、洛川苹果等6个农产品获2021年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全省累计投放小额信贷55.35亿元,支持8万余户脱贫户发展产业。

    为了做好稳岗就业帮扶,我省出台《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十二条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省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219.0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4.2%。

    为全力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我省出台《关于支持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组织省内20个经济强区(开发区)对口帮扶11个国家重点帮扶县。今年,我省累计向国家和省级重点帮扶县投入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48.7亿元,占下达到县资金总量的48.16%。

    同时,我省印发《陕西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方案》,在全省遴选综合条件较好的12个县、100个镇和1000个行政村,全面推动“五大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引领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重“后扶”聚合力

    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6月17日早,镇安县云盖寺镇花园移民安置社区搬迁群众卜明清和往日一样忙碌,送孙子上学,到承包地里查看蔬菜长势,随后又到社区打扫卫生。

    “这几年,政府该有的扶贫政策我们家都享受到了,全家2018年底就脱了贫。”卜明清说,“如今居住的社区,各类配套设施很齐全。想吃菜,几乎每户都分有‘小菜园’;想放置杂物,建有‘小仓库’;想购物,有‘小超市’;要办红白事,有红白理事会场所……”

    卜明清介绍,他们家共有5口人,过去居住在该镇黑窑沟村。2018年,享受易地搬迁政策,全家搬到了现在的社区。搬迁后,社区不仅聘她为保洁员,还给她家提供了0.5亩土地用于种植蔬菜。除了解决自身吃菜难问题,她还出售部分蔬菜贴补家用。

    去年以来,为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归属感,我省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强化安置区产业就业配套,全省211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实现社区服务场所全覆盖,规划配建的153所学校全部建成。同时,我省大力推广“居住簿”制度,推动便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就近办”,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

    为加强脱贫地区乡村建设,我省开展了以农村改厕等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省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达6.4万座。

    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我省共建成10784个村(社区)乡风文明实践站,92%以上的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不断推动苏陕协作走深走实。2021年,各级苏陕协作财政援助资金达26.9亿元,实施项目1343个;新选派到江苏省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分别完成协议任务的153%、113%。

    加强中央单位定点帮扶。2021年,37家中央单位帮扶我省50个脱贫县,直接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共20.63亿元,实施项目207个,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产品5.65亿元。

    扎实开展驻村帮扶。2021年,全省2.54万名驻村干部协调派出单位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53.5亿元,实施项目6475个,购买帮销消费帮扶重点产品12.38亿元,帮助群众解决5.9万件“急难愁盼”问题。

    2022-07-01
  • 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水果店、小吃店、副食品商店……在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团泽社区农贸市场,商铺林立,场景繁闹。





    “以前,农贸市场环境一片杂乱,现在社区对整个农贸市场进行了改造升级,方便了百姓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家住团泽镇团泽社区的村民周强高兴地说。据了解,团泽农贸市场是团泽镇团泽社区的集体资产,市场内有42间商铺,每年可以给社区集体创收18.6万元,实现社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近年来,该镇团泽社区按照“党建引领办社、规范管理立社、盘活资产强社、企业带动兴社”的理念,探索“五型”(资产租赁型、资源盘活型、项目拉动型、产业带动型、资金入股型)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仅2021年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26万元。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团泽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为全镇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该镇党委副书记廖安红说,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增强“造血”功能,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2022-06-30
  • 传承保护优秀乡土文化 如何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北戴河艺术村落一直是许多人的热门打卡地。图为孩子们近日在这里的特色院落中体验非遗。资料图片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何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如何传承保护好优秀乡土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发挥文艺力量宣传美丽乡村?我们需要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富春山居图》寄托着中国人对田园诗画生活的向往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在浙江杭州富阳隐居时创作的旷世名作。作品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峦深秀,笔墨纷披,苍茫简远,寄托着中国人对绿水青山、田园诗画生活的向往。

    何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有人认为,它应是一幅山水人文画、一幅创新活力图、一幅都市田园卷、一幅幸福宜居景;有人指出,它应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共同富裕的高品质生活为标志,以高水平治理为保障,并蕴含着各具特色的气质。总之,在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过程中,应该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以多样化为美。

    然而,正如《富春山居图》曾遭遇过“焚画殉葬”的破坏一样,我们的很多乡村也在一段时期面对诸多生态和文化难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等陆续出台,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它们共同为传承保护优秀乡土文化,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屋保护、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旧貌换新颜

    在央视栏目《我的美丽乡村》近日播出的一期节目中,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的华丽转身让人眼前一亮。

    贾湖村曾因贾湖遗址的考古发掘受到关注,贾湖骨笛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缺项,成为中国音乐文化九千年文明史的有力佐证。然而,考古发现并未给该村的发展带来助益。直到最近几年,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当地开始把九千年的古老文明与乡村发展结合起来,从古文明中寻找致富密码。贾湖村不仅在村容村貌上焕然一新,还根据历史遗存,传承传统酿造技术,研发生产贾湖酒等,使之成为乡村发展的文化力量。

    而在《我的美丽乡村》早期节目中,甘肃省兰州市河口古镇的文旅融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建筑破旧、经济落后的贫困村摇身变为“网红打卡地”。其秘诀就在于当地政府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通过修缮保护工程,对古城池、四街十七巷、四合院等历史遗存进行全面修缮,尤其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民居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恰恰成为其最大的优势,吸引更多人走进古镇,在一砖一瓦中感受绵延千年的黄河文化,在古建筑里阅读久远故事。

    此外,大别山深处的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依托青砖青瓦,古色古香的何家祠堂,建设长征纪念馆,吸引八方游客重温红色记忆;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挖掘侨村文化,讲述华侨故事,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网红”乡村无一例外地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推动了村庄的旧貌换新颜。

    这些积极探索启示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做好保护和利用两项工作。一是持续开展“拯救老屋行动”,留住历史,保住文化。要加大力度保护乡村中的古村落、古民居、古桥梁等建筑遗产,强化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源性和根脉性价值。二是在修复和保护的基础之上,通过文旅融合活化利用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让乡村留得住“乡愁”也留得住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产业,实现农村资源与市场的直接对接,推动乡村文化的资源转化。

    艺术乡建、文艺创新让更多人看到美丽乡村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风景宜人、艺术气息浓厚的北戴河艺术村落吸引了不少游客。该镇党委深化“戴河力量”党建品牌,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指导北戴河村将艺术美学引入村落,通过对原生态建筑的保护、修复和艺术再创造,引进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打造手工非遗、特色餐饮、艺术研发等产业类别,结合村庄历史文化建设特色小院,成功将村落转型为艺术工作者的聚集地,周边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近年来,艺术乡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不少乡村在创新发展中主动拥抱艺术,不少艺术团体、院校等通过合作、帮扶等方式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近日,《艺术设计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主题展》在中南民族大学开幕,展览分为“特色民族村寨建设”“非遗再造活化设计”“数字化传承与传播”“乡村品牌设计开发”“艺术公益乡村实践”五大版块,全面展示了艺术添彩乡村建设的各种可能。展览也让艺术活化乡村、浸润田园的力量被更多人看见。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艺术与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在赋能乡村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政府、高校、企业、社团和个人等多方大力参与乡村振兴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探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产生了众多优秀设计成果和成功案例。如尽显民族风情的新寨坪村“山谷花间·栖迟谷”特色民族村寨等不仅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多样性,还以艺术之美点亮了乡村美育之灯。

    文艺可以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也可以记录和呈现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和美丽画卷。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扎根乡村,深入采风,积极开展乡村题材文艺创作,推出了一系列乡村题材文艺精品。如电视剧《山海情》《春风又绿江南岸》,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新版吕剧《一号村台》,综艺《向往的生活》等。这些文艺作品或呈现伟大的脱贫攻坚战,或聚焦乡村绿色发展,或塑造新时代典型形象,或展现乡村唯美画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聆听乡村振兴故事的“活”课本、看见美丽乡村的新窗口。

    总之,艺术乡建和文艺创作丰富了文艺的内涵,拓展了文艺的外延,让人们意识到文艺可以对人、对社会起到特别实际的作用,同时让人们通过文艺形式看到美丽乡村,并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新时代的新乡村,召唤着广大文艺工作者迈开双脚走进去。作家、艺术家不是游客,既要发挥文艺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更要精准表现乡村全貌,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美丽乡村。

    2022-06-29

  • 首 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