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一亩大棚赛过五十亩大田”

    初秋,河套大地风和日丽,艳阳高照,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大好时节。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乡,连片的温室大棚显得格外显眼。大棚内,黄瓜、小白菜、芹菜、油菜、香菜等各种果蔬长势喜人。


    八一乡联丰村农民贾宝林夫妇今年又新建了一栋大棚。一大早,夫妻俩就到大棚里给新种的黄瓜苗拔草,黄瓜苗已经长到了10多公分。看着满棚绿油油的黄瓜苗,贾宝林信心满满。“再有20多天,我这一棚黄瓜就能上市了,今年又能增收一大笔,种一亩大棚赛过50亩大田!”贾宝林2012年就开始种植大棚黄瓜,已有10年的种植经验。他以前只有一栋1.5亩的大棚,年收入就可达到10万元以上。今年,他又新建了一栋1.9亩的大棚。

    联丰村有400多户常住人口,其中搞大棚种植的农户就达到90%。“联丰村从1998年建起第一栋温室大棚以来,累计建成温室大棚680栋。今年我们通过乡村振兴入库项目建设+农户自筹款建设的方式,投资768万元,又新建了88栋大棚。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村民们的主要收入也逐渐从大田转换到了大棚,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柴振清说。

    八一乡红星村的王强有5栋大棚。大棚里的绿叶小菜有的刚刚露出嫩芽,有的已经绿叶葱葱。他说:“这种绿叶小菜一年能种6茬儿,第一茬儿3月左右上市,最后一茬儿能卖到12月中旬。而且,蔬菜成熟后就会有收购商前来收购,供不应求。”

    八一乡红星村位于临河区东郊,种植大棚蔬菜已有30多年历史。

    设施农业是八一乡的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联丰村、八一村和红星村。目前全乡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3万亩,从业人员有3500多人。大棚种植的瓜果、蔬菜、花卉等有100多个品种,同时配套发展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等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记者图古斯毕力格)

    2022-08-17
  • 河北张北:党委书记亮相擂台赛 展示乡村振兴新成果

    人民网石家庄8月14日电小二台镇300个智能化单体原原种繁育大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郝家营乡数字乡村返贫监测系统准确监测农户各项需求;馒头营乡落实各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构建美丽乡村;海流图乡优化村级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一场以晾晒促比学、评比促赶超的乡镇“大比武”在河北省张北县拉开序幕。








    工作擂台赛现场。刘郁雯摄


    为激发乡镇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交流乡村振兴成果,8月12日,张北县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乡镇党委书记擂台赛,全县18个乡镇党委书记同台竞技,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晒成绩、谈经验、找差距、比干劲。


    今年以来,张北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等核心指标牢牢守住“零返贫”底线,推动各项亮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构建“1+1+3”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党员干部包联机制,实行县处级领导包乡带村、乡镇干部包村联户、帮扶责任人包户到人工作制,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实地参观、集中汇报、集中点评、现场打分,本次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和擂台比武的形式,充分展示张北县各乡镇乡村振兴发展成果,让干部互看互评、互评互促,在全县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谈亮点工作、谋未来发展,各乡镇党委书记用实际工作成效说话,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大比武”为契机,补齐工作短板,奋力谱写张北乡村振兴新篇章。活动现场,专家评审组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中心村、示范片打造”“亮点工作”4方面工作进行现场打分,根据最终得分评为3个档次,每档6个乡镇,现场公布结果。


    在擂台赛中,张北上下形成共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是关键,在真抓实干中求发展,在工作成效上比作风,乡村振兴工作必须走在前列。


    张北县紧紧围绕“一区三带多节点”的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全省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省级马铃薯育种示范区、草木菌种植加工示范区、综合整治示范区、中都文化旅游示范区“五大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工程,打造一批马铃薯、西瓜、藜麦等特色产业小镇。聚焦乡村建设抓环境改善,围绕重点村庄打造隆起带,全面推进屋顶光伏、人畜分离、电供暖、改厕和污水治理、整村整治、产业融合“六个覆盖”,让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成为农村新常态。


    “乡村振兴工作要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做到位,亮点工作要做足,做到人有我优、人有我大,要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实现各项工作按时整体推进。”张北县委书记李鹏举谈到,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真正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夏培真、石炎夏)

    2022-08-16
  • 乌兰察布:草原云谷绽新颜



    初秋的乌兰察布蓝天碧水、清风徐来!商都风电装备产业园产销两旺,一段段几十米长的白色风机塔筒整齐排列在厂区及空地处,10多辆大卡车正忙着装车;察右中旗千亩西葫芦提前上市,采摘的、装运的络绎不绝……乌兰察布处处显现出忙碌的景象,这也是该市奏响云谷、通衢、健康、生态、绿能多彩“交响曲”的生动实践!

    玄武岩上“绿色传奇”

    空中俯瞰“园林城市”乌兰察布市主城区集宁,满眼苍翠,公园、道路两旁、机关单位和小区院内,随处可见绿油油的树木。这背后有一个玄武岩上的“绿色传奇”被人们广为传唱。

    曾几何时,乌兰察布十年九旱,土地条件较差、自然生态脆弱。中心城区地下玄武岩覆盖面积大、土壤贫瘠,被大家公认为飞鸟不留的地方。

    见证了该市变绿的集宁区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副主任胡银喜说:“2006年以前,集宁区除了民建大街、团结路等几个街区,几乎没有绿化带,城区只有两个公园。”

    改变就从绿色开始!不服输的乌兰察布人,2012年启动了主城区“三山两河(白泉山、老虎山、卧龙山,霸王河、泉玉岭河)”治理工程。经过几年的艰苦治理,过去飞鸟不留的白灰山成了白泉山生态公园,过去的“臭水沟”霸王河变成了水韵灵动的景观河流……

    “在‘三山两河’治理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是白泉山的治理。白泉山因为白灰多,虽然每年种树,但成活率较低。后来通过挖坑填土和铺土的方式解决了树木落地生根的难题,在集宁种活一棵树那是相当不容易啊!当时我们林业部门的众多职工,每天早出晚归,花费了4年的时间完成了‘三山两河’治理工程。”回忆起那段挥汗如雨的日子,胡银喜感慨万千。

    目前,集宁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到2948.29公顷,绿化覆盖率39.38%。乌兰察布也因此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被评审组专家称为“建在玄武岩上的园林城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乌兰察布市认真贯彻这一理念,生态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经过两年奋战,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应急补水工程已具备通水条件;察汗淖尔生态恶化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保护和修复成效正在逐步显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稳步推进……

    云谷建设全力推进

    受疫情影响,能够在家乡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成了很多高校毕业生追求的梦想,张玲就是其中一个。

    张玲是土生土长的集宁人,她毕业于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优刻得乌兰察布云基地资产管理部工作。她说:“我原来在北京工作,后来回家乡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工作环境、工资待遇都挺好,我的月薪达到了1万元。我觉得能在乌兰察布找一个满意的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张玲找到理想的工作,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乌兰察布市正在推进的云谷乌兰察布建设。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充分发挥地质结构稳定、气候冷凉等优势,全力推进云谷乌兰察布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引来华为、苹果、阿里等国际有影响力的公司落地,目前乌兰察布市已签约落地17个数据中心企业,数据中心加速聚集;全市大数据服务外包企业达到12家,上半年新签约航天宏图、润创科技两家企业,服务外包产业不断壮大;该市大数据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已有4家大数据产业落地运营。

    在集宁区红海西路北段的一个仓库里,姜海峰捧起一捧南瓜子,自豪地对记者说:“这里存放的300多吨雪白瓜子,过两天就发往西班牙;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收获季了,目前我们的雪白瓜子供不应求,每吨瓜子售价达到了5000美元。”

    雪白瓜子是南瓜子中的上品。1999年姜海峰认识了他的合伙人,开始做雪白瓜子生意。经过30年的打拼,目前姜海峰的客户遍布欧洲、中东,还销售到美国等国家,他销售的雪白瓜子占据了国际市场的多数份额,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雪白瓜子“王”。其间,姜海峰还在全国各地试种。2017年,他了解到乌兰察布市气候、土壤更适合种植籽南瓜,并且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就在这个城市,因此他选择在这里“安家”。

    姜海峰介绍说:“今年我在乌兰察布成立了公司,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在七苏木物流基地规划建设1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工厂。工厂建成后,我就把黑龙江的产业逐步移到乌兰察布来,到时候我们的产值能达到2亿元。”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立足作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优势,抢抓“双循环”战略机遇,以枢纽带物流,以物流促商贸,以商贸兴产业,全力推动通衢乌兰察布建设。目前,乌兰察布市陆路、航空、铁路立体式通道网已经形成;特别是中欧班列自从2016年开行以来,共开通16条国际线路,累计开行583列23895车,形成总货值11.4亿美元。

    风光资源书写传奇

    近日,记者在察右中旗宏盘乡四兴庄村看到,一排排统一规格建设的村民住宅整齐排列;房屋顶上覆满了光伏发电板,科技感十足。记者走进村民师专皂80多平方米的家,只见宽敞的客厅、干净的卧室,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合理分布,更像一个小别墅。

    今年70岁的师专皂脸色红润、说话洪亮,一点不像个病人。他说:“现在的生活太好了!土地流转租金、村集体经济分红、光伏分红等加起来,我们老两口一年的收入能达到2万元。2017年,我们搬到了现在的住处,上下水、暖气都有了,特别是供暖还不要钱。”

    师专皂老两口生活的变化来源于内蒙古山路集团在该村实施的光伏扶贫新村项目。该项目一期建设了183处住宅,目前当地光伏发电收益获得的资金用于四兴庄村住户集中供热。

    绿能乌兰察布建设的推进让广大群众受益。该市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坚持新能源发展助经济、利长远原则,充分将该市优质的风光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目前建成并网的风光项目739.9万千瓦,核准、在建项目520万千瓦。截至7月19日,国际最大的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红格尔第四风电场97号风机基础完成浇筑。今年年内将完成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全部土建施工,60万千瓦容量风机具备并网发电条件。

    同时,该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天顺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市引进的全国知名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之一,该公司综合部负责人靳一飞介绍说:“我们公司2021年3月开始投产,当年生产风机塔筒6万吨,产值达到了5亿多元。今年上半年已经生产近6万吨塔筒,计划全年生产13万吨塔筒,预计产值能达到11亿元。”

    好风凭借力,如今,全国绿能企业纷纷落地乌兰察布,目前,三峡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园区已开工建设,截至6月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运达风电、金风科技等主机装配企业,天顺、三兴、同盛、银河新能源等塔筒制造企业,远景、明阳等叶片制造企业均已投产,初步形成了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凭借优良的自然条件及不断的努力,乌兰察布市近几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如今,大力推进健康乌兰察布建设。根据《2021年度健康乌兰察布行动监测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该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2.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9.04平方米,该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63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受疫情影响,乌兰察布市今年上半年经济显现好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增长。

    2022-08-15
  • 道县:“彩色水稻”扮靓美丽乡村

    近日,随着水稻渐渐长高,在道县稻作遗址—玉蟾岩附近的寿雁镇芽洞村,一望无际的稻田与彩稻,把田野装扮得格外美丽。山、水、田、园场景构成了一幅和谐、丰饶的生动画卷。

    阳光散落在绿色、黄色、紫色相融合的稻田里,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在微风的吹拂下,愈发显得色彩斑斓、光彩夺目。从高空俯瞰更是壮丽大气,“天下稻源、沃盼、中国梦、稻洲香”等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的水稻组成不同的文字图案,与周围葱茏的树木、山水构成了美丽乡村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美不胜收。


    近年来,道县强化稻作遗址的挖掘与保护,着力开展生物资源产业、研学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多种形态的农业经营,在传承中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2-08-12
  • 彩色向日葵铺设乡村美丽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安宁市温泉街道以“花海经济”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近日盛开的彩色向日葵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观赏。



    温泉街道彩色向日葵(7月29日摄)。新华网发(安宁市温泉街道供图)




    温泉街道彩色向日葵(7月29日摄)。新华网发(安宁市温泉街道供图)



    温泉街道彩色向日葵(7月29日摄)。新华网发(安宁市温泉街道供图)



    温泉街道彩色向日葵(7月29日摄)。新华网发(安宁市温泉街道供图)



    温泉街道彩色向日葵(7月29日摄)。新华网发(安宁市温泉街道供图)

    2022-08-11
  • 美丽乡村画卷正舒展

    炎炎夏日,南山下凉风习习,“走,去水稻基地跳广场舞走!”北大村村民互相吆喝着。得益于西安高新区东大街道千亩水稻基地项目的建成,村口栽培种植的450亩水稻、莲藕已颇具规模,不久前,西安高新区在北大村成功举办“美丽高新播种希望”主题农事体验节活动,让水稻基地再次成为家门口的“小花园”“小广场”,成为西安市民周末打卡的网红地。

    北大村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走进村内,一股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宽阔的塑胶操场,平坦整洁的柏油村道,文化气息浓郁的村史馆、文化广场,以及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械、歇脚凉亭,都让整个村落显得容光焕发又生机勃勃。在这里,一副产业兴、设施强、环境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发展水稻观光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现今,“千亩水稻基地项目”已成为东大街道北大村的热词,也成为北大村的一张“新名片”。走进北大村,无论是夏季的碧浪滚滚,还是秋季的遍野金黄,这里辽阔的稻田风光都无比醉人。依山傍水下“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美丽田园景象,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东大街道南依秦岭,气候温润、水源充沛,素有“秦岭小江南”之称,其水稻种植从西周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并衍生出在关中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而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扶持,更让这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除年底能领到分红外,水稻基地的建成,也让北大村不少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新活计。摆盘、插秧、除虫、养护……这些农活需要大量劳动力,水稻基地就从村里招聘村民,给大家发工资;来游玩的人多了,垂钓项目、烧烤、临时售卖摊点也多了起来,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商机。



    在种植水稻之余,北大村还探索实践了“稻鱼合养”技术,在农业技术专家指导下,首次在水稻中养殖黄鳝,这种方式投入低、管理易,还能轻松实现稻谷、黄鳝两不误。此外,北大村还栽种了18亩莲藕地,夏季来临时,大片大片的荷花蓬勃怒放,引来无数游人赏花拍照。花期过后,留下一节节洁白的莲藕,给金秋再添一份时令美味。

    蓬勃发展的水稻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托起了北大村村民的致富增收的希望。如今,人气涨起来了,大家的钱包更鼓了,笑容也更多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改善村居环境留住美丽乡愁

    随着北大村被列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西安高新区还对北大村村居环境进行了大力改善,让美丽乡村展新颜,留住村民们的乡愁,也留住更多游客的心。

    2021年,北大村荣获高新区农村“美丽人家”建设工程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也已全面完成,实现了村庄规划好、建筑风貌好、环境卫生好、配套设施好、绿化美化好、自然生态好、管理机制好的“七好”效果。

    目前,村内已修建了党建“红房子”、文化广场、篮球场、健身广场和村史馆,安装了室外健身器材,给村民开展精神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新阵地;村道的修整,太阳能路灯的增设,以及大面积的景观绿化,都让村居环境大为改观;水稻基地周边新建成的观光路,以及凉亭、水车、观光台等设施,更为这份田园风光增色不少。



    如今,走进北大村,处处都呈现出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这里的的变化,让村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大家都赞不绝口,“环境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我们住得更舒心了”。而随着村居环境的改善,加上水稻田园风光的加持,前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更多青壮年愿意返乡就业了,不少原定居城市的年长村民也愿意回来养老了。

    展望未来,这个美丽乡村的发展前景一片美好。“2022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冲刺,以乡村振兴为重中之重,提升水稻硬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北大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水稻基地内基础设施包括景观花廊架、植物迷宫、星空茶话空间、公共卫生间等,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9月中旬将全面竣工。届时,这里将进一步展现“秦岭小江南”的田园风情,迎来如织的游客。

    2022-08-10
  • 乡村篮球赛点燃运动激情

    日前,由自治区体育总会、通辽市体育局、通辽市体育总会主办,水泉乡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体育彩票杯”全民健身日体育社会组织送健康到乡村篮球赛在通辽市水泉乡成功举办。

    比赛共有水泉乡学校、林场、派出所、水泉村、元仓子村等10支队伍80多名运动员参加。赛场上,球员们全力奔跑、传球、投篮,观众们全神贯注地观看每一个精彩瞬间。在球迷的加油、呐喊和欢呼声中,比赛点燃了乡村运动激情。









    本次比赛以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指导,旨在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下沉乡村,为基层群众提供身边的体育服务,构建上下联动的全民健身发展格局。精彩激烈的篮球赛、足球赛,优美欢快的广场舞,身姿矫健的“快走团”,这些乡村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是对全民健身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记者柴思源)

    2022-08-09
  • 我国将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 推动普法宣传等服务全覆盖

    本报北京8月7日讯记者蒲晓磊为加强农村地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民政部等16个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确保综合服务供给下沉到村,《意见》提出了十个方面的要求。在警务和法律服务方面,要做实农村警务工作,健全完善联防联治机制。推动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全覆盖,充分发挥村法律顾问作用。强化对社区矫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救助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为办好村级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意见》要求依法协助办理政务服务。指导村级组织根据协助政务服务目录,结合实际细化办理程序和办法并公开,做好政务政策法规宣传、信息发布、咨询反馈等工作。村委会要健全下属公共卫生委员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协助做好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等工作;健全下属治安保卫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助完善群防群治机制,加强民间纠纷排查调处;健全妇女和儿童工作委员会,协助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儿童、留守妇女关爱服务,落实家暴性侵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现报告和家庭监护监督制度。


    为加强组织保障,《意见》要求明确服务标准规范。依法规范村级组织协助政务服务事项,实行事项准入和总量控制,根据本地政策支持条件和村级组织的能力,制定本地区村协助政务服务目录。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化手段为依托,推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自助终端等服务渠道功能升级并向村延伸,规范纳入事项。依法应由村协助政务服务事项,县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并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

    2022-08-08
  • 《满德堂赢得满堂彩》系列报道之二:打好“时间差” 藜麦飘香产业兴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张家口这座城市在世人面前“惊艳亮相”,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慕名而来。而在距离张家口市区约170公里、与内蒙古毗邻的地方,有一个名叫满德堂乡的地方,也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曾经,“贫穷”“凋敝”是这里难以“撕”掉的标签。近年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大力支持下,在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批又一批驻村工作队“组合拳”助力下,如今,新种植、新产业、新生活成为这里的新名片。


    近期,人民网走进张家口市康保县满德堂乡满德堂村、罗明沟村、王宝善沟村,为您带来《满德堂赢得满堂彩》系列报道。








    正在生长的藜麦。李思竞摄


    人民网石家庄8月3日电八月初,张家口坝上迎来了最为惬意的时节。在距离康保县满德堂乡罗明沟村不远处的耕地里,一垄垄的藜麦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地成长着。金秋九月,它们将迎来自己“成熟丰收”的时刻。


    眼下,这一棵棵小小的藜麦看似不起眼,却是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罗明沟村工作队队员的“心头尖儿”。“今年天气不给力,刚出苗那会儿,由于风大,很多嫩苗都被风打死了,这些苗都是我们后来跪在地里一粒一粒的种子补种的,太不容易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杜高锋和队员们站在田边,一边查看藜麦苗长势,一边深有感触地说道。


    之所以选择种植藜麦,是驻村工作队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的。一方面,这三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藜麦种植收成好、收入高;另一方面,罗明沟村将在2023年内整体搬迁,但今年内村里不会启动搬迁工作,于是驻村工作队开始积极谋划产业项目。驻村工作队队员李思竞介绍说,体量大、时间长的产业项目已经不适应本村即将搬迁的实际情况,于是大家与乡党委及时沟通,决定打好“时间差”,选取了一年生种植产业项目。


    确定好发展思路之后,驻村工作队又反复核算了多种经济作物的成本及收益,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征求了村两委及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充分讨论与调研,最终按照集中种植、集中管理和投入成本小,集体有收益的思路,采取承租本村复垦土地75亩开展特色“藜麦”种植项目。


    据介绍,本次种植的藜麦品种为省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小日期红色藜麦。“所谓小日期就是躲过了坝上地区的无霜期,5月下旬种,9月底收,生长期短成熟快。”杜高锋介绍说,“目前此品种在康保县仅有我工作队一家种植。今年村子遭遇前所未有的干旱,大风沙,如果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新品种试种成功,产量也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话,那么此品种将非常具有推广意义。此外,雇佣本村村民到田间务工的方式,年底前将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与村民双增收。”


    所做之事,处处为民着想。工作队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确保当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更是将乡村振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驻村工作队汇报,研究破解难题。


    局领导定期到村里进行走访慰问,自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先后9次结合“党建引领”“三包一”帮扶等主题开展入户走访慰问等活动。新工作队“换防”后,延续了做表率、当模范工作作风,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一心为民的工作情怀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并连续开展了“相约冬奥—扛红旗、当先锋”活动。另外,每年“春节”“七一”“中秋”期间,驻村工作队都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在村党员和在村全体村民送去米面油、月饼等慰问品,增进了与村民的感情。


    在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帮扶下,如今的罗明沟村产业强起来了,村容美起来,百姓乐起来了。

    2022-08-05
  • 《满德堂赢得满堂彩》系列报道之一:喜看,坝上农村“新生活”

    人民网石家庄8月2日电坝上的早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阳光撒到草地上,撒到矮墙上,叫醒了一个又一个沉睡的生灵。一大清早,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满德堂村工作队队员就来到村里幸福互助院的箱包加工厂开始打扫卫生,帮助调试机器。放眼望去,不大的屋子一应俱全:十台调试好的缝纫机、贴墙放置的储物柜、干净整洁的桌子以及墙上悬挂的安全生产标语……


    对于村子里这个箱包加工厂,58岁的郝桂桃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我这也算是重拾旧业了,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郝桂桃介绍说,年轻的时候就去服装厂打过工,现在岁数大了身体不允许,不能再出去打工了,在箱包制作工厂打打工,既不耽误照顾家里也能挣个零花钱。


    这个箱包厂,就是在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扶持下建设而成的满德堂村箱包加工厂。“我们依托河北恒太皮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力量和销售平台,组织村里有缝纫技术的留守妇女开展技术培训。”据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姜浩介绍说,工厂采取来料加工半成品方式进行生产,计划投产后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还可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20人左右。


    早在6月份,郝桂桃和村里的韩果、柳英连在乡里以及驻村工作队的联系帮助下,到康保县学习了大约半个月的箱包制作,从最基本的开机到稍复杂一点的包边、走线等,她们不仅掌握了箱包制作技巧,更是为自己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接下来将进一步配齐箱包加工所用工具,协助村委会寻找承接箱包订单,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姜浩说,要将箱包加工厂打造成今年的又一个亮点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多铺一条路。


    郝桂桃和箱包加工厂的故事仅仅是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一个具体案例。工作队的到来,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丰收”,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丰收”。如今走在村里,百姓的精气神儿十足,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是充满信心。


    尤其是今年以来,工作队因户制宜落实帮扶增收措施,并提出确保帮扶户2022年家庭收入在2021年的基础上稳定增加10%以上。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减收情况,有针对性落实替代增收项目,坚决防止帮扶户家庭今年收入减少,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为达到这一目标,工作队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三方面出发,制定了17条措施——


    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加大各类岗位统筹使用力度,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帮扶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弱劳力、半劳力,动态调整安置对象,解决乡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确保公益岗位和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规模较上年只增不减。


    鼓励乡镇及村集体组织当地土专家、技术能手、农村闲置劳动力等成立“劳务合作社”。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工作,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支持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商贸等,多措并举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


    ……


    如今的满德堂村,人均收入达8000元,97户危房改造已完成,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4万元;重建了村民委员会,新建了村民健身广场,改建了村文化活动室,完善了幸福互助院休闲设施,硬化了9.7公里道路、绿化了庭院,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2022-08-04
  •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①】好一个清润的粘禾村!

    开栏的话


    阳光洒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山川涵润,原隰清晏。


    你瞧:此刻,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一艘艘巨轮正满载货物逐浪远航;在莽莽苍苍的北疆,一群群牛羊正悠然徜徉在茵茵牧场;而在塞罕坝林场,一株株云杉、白桦,挺拔着身姿向上伸展;东北黑土地上,一垧垧稻禾、玉黍,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这是美丽的祖国,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阳光洒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万民雍熙,击壤登歌。


    你瞧: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雪龙”破冰,我们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大国荣光;从摆脱绝对贫困到推动乡村振兴,从织就世界最大社会保障网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书写着风云激荡的人间传奇……


    这是英雄的祖国,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新时期,中国一步步富起来;新时代,中国一天天强起来!


    从今天起,光明日报推出“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系列报道,聚焦新时代十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带您一起走进这片辽阔土地的山山水水,触摸它的跃动脉搏,见证它的惊天嬗变。


    光明日报记者谢文禹爱华龙军


    夏雨方停,空气清润。走进粘禾村,顿觉眼前一亮,心旷神怡!


    这个被青山怀抱的湘中小村,位于湖南娄底冷水江市三尖镇,球溪河穿村而过,静静流淌的清水里水草摇曳,村后的茶花溪烟岚缭绕。


    河边是大片的稻田,“双抢”刚过,新插的禾苗上水珠轻滴,泥土的清香直往人鼻里钻。村道是水泥路,路面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点垃圾杂物,也没有湘地常见的槟榔渣。


    “我虽然不是粘禾人,但太喜欢现在的粘禾了。”冷水江市三尖中心学校教师苏华杰告诉记者,得益于近年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粘禾越来越干净了,“这样的粘禾,才配得上茶花溪这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以前的粘禾可不是这样。垃圾围村的情形,粘禾人记忆太深了。


    文瑞清是粘禾村七组村民,住在球溪河边。“以前,河边堆满垃圾,连腿脚都伸不了,河水涨一次,我就要哭一次。”为什么呢?她家的两亩地都在河边,河水一涨,河边积存的垃圾、上游下来的杂物就成堆地漂到她家田里。“好厚的一层压在禾上,我要担几天才能担干净。”打下的稻谷,里面都是沙,人不能吃,只能喂鸡鸭。虽然种了两亩稻,文瑞清却常常不得不掏钱买米吃。


    “这几年变化翻天覆地,河里的垃圾一天天见少。现在,你就是盯着河面找半天,想发现一片都难。”文瑞清说。垃圾少了,河里的鱼虾倒多起来了,经常有人来这里钓鱼,“还有人钓到过四五斤的鲤鱼呢”。


    李艳霞嫁到粘禾26年了,她回忆:“以前垃圾乱堆,家家在门口挖个池子,天气好的时候翻一下,把垃圾晒干,然后烧掉。”因为家家户户烧垃圾,空气里总有股难闻的味道。


    “原先村民的鸡鸭习惯了散养,鸡鸭粪到处都是,一抬脚就会踩到。现在鸡鸭圈养,干净多了。不光这样,村里还实现了垃圾分类。”粘禾村党支部书记陈电初介绍。


    记者看到,村民们家门口,都摆着两个灰黑色的垃圾桶,一个放可回收垃圾,一个放不可回收垃圾。


    “有的村民还自己准备了塑料桶,专门放煤灰、瓜子壳、花生壳、槟榔渣。瞧,这些都是可以直接放进地里增加肥力的。”陈电初说,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原则,村里的垃圾先由农户自己分类,然后保洁员上门回收,送到村垃圾分拣中心,再由镇里分类转运,送到市集散中心,由专业的环保公司处理。


    “这要花多少钱?压力大吗?”记者问。


    “不大。”陈电初告诉记者,垃圾分类的经费,采用“政府投一点、村居筹一点、乡贤攒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办法,总投入是每年8万元,财政补贴6万元,村里只需自筹2万元。


    在路上,记者遇到了保洁员刘雨娥。她提着桶子,拿着铁夹,看到很细小的垃圾,也夹起来放进桶里。


    “现在每天能捡几桶垃圾?”


    “现在冇得好多垃圾了。”刘雨娥说。


    粘禾村负责环境卫生的“整建专干”陈远享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开头难,养成习惯就自然了。”刚开始,一些村民对垃圾分类不理解、不配合。村两委想了很多办法,订立了村规民约,还让党员和村小组长带头,每人包5到7户,督促大家把屋前屋后的卫生搞好。现在,村民们不但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不少人还主动维护村里卫生,譬如,出去散步,看到杂草,就会把草扯掉;看到别人门口垃圾桶没摆好,会帮着摆好。


    粘禾,只是冷水江市城乡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现在,全市130个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已经全部投入收运,覆盖率100%。

    2022-08-02
  • 公开各项民生工程进展成效 河北提交上半年住建领域“民生答卷”

    人民网石家庄7月29日电(林福盛)全省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698个,已全部开工,开工率在全国率先达到100%;计划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20万个以上,已建成17.6万个,完成年度任务的88%;计划提升重要节点景观亮化501个,已完成473个,完成年度任务的94%……


    “确保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效果,避免棚改和城中村安置房建设拖成‘马拉松’、老旧小区改造搞成‘花架子’。”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赵春旺介绍今年民生工程情况时表示,河北省持续加大推动力度,毫不放松盯紧各项任务目标,确保各项任务按节点有力推进,圆满完成住建领域“民生答卷”。


    今年以来,河北省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改造提升等住建领域6项民生工程建设。上半年,各项民生工程按计划有力有序推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





    在廊坊市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工人们为墙体涂抹抗裂砂浆。人民网林福盛摄


    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夏日炎炎,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华意楼小区,工人师傅们正抓紧时间,对雨污分离管网进行铺设。


    “小区下水管道老旧,时常返臭味儿。这次改造铺设雨污分离管网,解决了我们的急难事,希望改造后的小区污水排放更加畅通。”社区居民纪先生说。


    廊坊市安次区老旧小区改造负责人于金达介绍:“小区改造前雨污不分离,排污管径只有110mm,施工改造将排污管径扩大到300mm。同时,雨水和生活废水分两条管道排走,改造之后小区排污会更通畅。”


    据了解,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河北各地于2021年底前开展了2022年改造项目征求居民意愿、制定改造方案、项目申报和立项等前期工作,为今年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基础,目前河北省老旧小区改造开工率上半年达到100%。


    “河北省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制定《河北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项目生成流程示意图》,从小区居民提交改造申请,到市级生成年度计划改造项目,逐环节细化、规范项目生成流程。”赵春旺表示,河北省通过实行市、县两级竞争性评审方式,确定年度改造计划,提升县区和居民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积极性和项目谋划的质量。


    在棚户区改造方面,河北畅通融资渠道,开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融资政银企对接活动,向金融机构集中推介棚改项目199个、融资需求1082亿元。其中,11个棚改项目已通过银行授信审批,授信额度33.55亿元,已发放贷款16.43亿元。目前,沧州、定州市已提前完成年度开工任务,秦皇岛、唐山、沧州、雄安新区已提前完成年度建成任务。


    此外,河北加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监管,统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和建设进度,同步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安置房尽早完工、早回迁。今年,河北省计划完成148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建设,已竣工105个,交付95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4%。


    绿化美化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迎着夏日晨曦,在邢台市建设路“口袋公园”吟春园,晨练的市民可以观赏到盛开的凌霄花,并感受着浓浓绿意。


    今年河北省积极推进城市“增绿”工程,将新建1000个口袋公园,年底河北省口袋公园将超过5600个,进一步拓展百姓身边的活动场地。


    赵春旺介绍民生工程时表示:“河北着力打造宜居城市环境,大力推进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承载力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据了解,在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方面,河北聚焦停车难重点区域,在城市中心区的大型商业、医院、车站、学校等各类公共服务中心和大型公建设施附近,统筹安排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沧州市对运河区“住改商”整治后的房前屋后进行平整并统筹规划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项目布局,脏乱的场地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停车场,促进城市面貌大幅提升。同时,各地加快建设进度,目前,辛集、保定、邢台市已提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有效缓解城市重点区域停车难问题,助推了城市环境改善。


    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河北紧盯今年年底全省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的目标,逐个项目逐天制定建设计划,确保各项目按时间节点建设。坚持“应关尽关”,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关停工作。其中,沧州市14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率先在全省全部开工,并实行半月督办及排名通报制度。


    据介绍,在城市改造提升方面,河北省深入实施城市(县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切实发挥牵头作用,抓部署、抓督导、抓调度,指导各地分级分类建立项目台账、将改造任务落实到具体点位。”赵春旺说。


    完善机制“紧盯”各项民生任务


    “为高标准推进工作开展,河北省强化标准引领。由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洁净城市创建评估标准》《‘四化’样板示范街道建设标准》等标准,对工作指标进行量化,规范化推进工作开展。”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副处长范亚宁介绍时说,例如洁净城市创建方面,突出“水洗机扫”作业方式全覆盖,从车辆和人员配置、作业能力达标、作业高效调度等方面对洁净城市创建提出工作要求。


    据了解,为保障民生工程高质量完成,河北省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过程和重要节点管控,确保全年任务高质量按时完成。


    “完善帮扶措施,河北出台服务稳增长保民生的政策,对建筑工地实行‘慎停工’执法,到目前,各地未对施工工地下达停工指令。”赵春旺表示,河北省对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和“两个全覆盖”的项目列入“白名单”,增加项目有效施工时间,确保施工进度。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棚户区改造、绿色市政设施建设等搭建平台。


    据介绍,河北省每季度开展一次以民生工程为主的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重点工作督查。督查工作随机选点位、抽项目,查看真实情况,现场发现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立行立改,对于复杂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时限、一盯到底,确保所有问题能够及时全面整改到位。


    同时,河北省实行通报制度,根据各项民生工程特点,分类实行月通报、季排名、专项督查通报制度,防止“一刀切”式推进。在通报中,直指问题弱项,挖掘工作亮点,发挥鼓励争先、鞭策后进的作用。


    “组织开展‘回头看’,在指导各地有序推进剩余建设任务的同时,聚焦项目实施程序、工作标准、工程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开展‘回头看’,总结工作经验,查找问题不足,确保各项民生工程保质、保量、高水平推进。”赵春旺说。

    2022-08-01

  • 首 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