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顺昌:建西森林小火车正式通车

    近日,随着一声汽笛响起,福建南平顺昌县建西镇森林小火车正式通车。








    县领导为小火车开通剪彩。(徐华山摄)


    在建西镇推进“千万工程”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暨“大埠岭—幸福里”森林小火车通车仪式上,到场嘉宾一起乘坐小火车,游林海建西,感受建西发生的变化。

    白水涟漪景象新,无边春色醉良辰。森林小火车从林中穿行而过,美不胜收,它的开通运营,为建西再添一张亮丽的林业文化体验名片。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为开发建设林区,支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国家将“东北林业模式”放在建西试点。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设“以林为主,全面发展”的建西县,一万三千余名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林业工人投身建西林区,建成了长达142.66公里的我国南方最长的森林小铁路,每年为上海等地运送约40万m³的木材。1960年,建西森铁正式通车,1992年退出历史舞台。时隔32年的今天,“小火车”又回来了。从大埠岭开往幸福里的森林小火车,串联起的不仅仅是建西镇深厚的历史文化,更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期待。

    “当年这个小火车每天都有到场,有时一天到几十列,最多的一天到过一百多列。这些木头会运到全国各地,一般是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最远的就是北京。”原建西贮木场党总支书记王毓魁自豪地说起当年的事。

    当前,建西镇作为顺昌县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示范点,围绕打造“林业文化康养研学精品线路”,通过恢复1.7公里森林小火车,串联贮木场-森铁处-林业中学3个片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逐步打造具有林业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小火车在林区穿行。(徐华山摄)



    下一步,建西镇将加快推进林业文化遗产改造提升项目、林海建西“穿越小镇”移民示范区建设项目等,努力实现“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让游客感受林区故事、体验林业文化。

    2024-03-20
  • 笙歌舞步欢度招龙节

    3月17日,贵州省榕江县平阳乡小丹江苗寨苗族同胞邀请周边村寨群众欢聚一堂,欢度13年一次的招龙节。

    2024-03-19
  • 古老的巷子 鲜活的文化(文化产业赋能乡村)

    宁夏隆德县红崖村深挖非遗文化带动乡村旅游——






    古老的巷子鲜活的文化(文化产业赋能乡村)







    红崖村老巷子景区门口,表演者在展示非遗项目。










    红崖村老巷子景区内的民俗表演。



    以上图片均为隆德县委宣传部提供



    制图:沈亦伶


    支起火堆,柴火噼噼啪啪地响,火焰卷着,星星点点飘向夜空。迎春返,燎疳疳,夜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红崖村热闹非凡。年轻人和孩子们围着火堆,壮起胆子,助跑、起跳,越过火堆,迎接春天的到来。

    “燎疳是我们西北的民俗,跳过火堆寓意着祛病消灾。燎疳节一过,春天就来了。在固原市,这个活动就数我们老巷子搞得最红火。”火光映着村民杨国权红彤彤的脸,“民俗搞得红火点儿,村里人开心,来的游客也多。有人说,是老巷子的文化特质让我们吃上了文化产业的饭。”

    杨国权说的“老巷子”,就是红崖村里的老街。青石平平地铺开,街两侧,石头垒成院墙,墙缝间填着黄土泥巴。这是山里“长出来”的石头房子,墙缝里,小小蒿草舒展着腰身;院墙角,杨树、榆树洒下了绿荫。

    古色古香的红崖村,完整保留了六盘山传统民居的样子。2010年,隆德县开展改造规划,把老街两旁完好的民居保护起来,起了“老巷子”的名字。2016年,红崖村二期改造工程开工,这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将成为景区。

    村子变成景区,村民还得在里面生活。村里开了村民大会,讨论村子的未来。“以前大家都是种粮户,靠种地赚钱。”红崖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宏生回忆,外出学习的村干部带回了其他村发展旅游的经验,“讨论一番后,大家决定发展旅游业,开农家乐,搞餐饮。”

    一时间,不少农家乐在老巷子里开了起来。杨国权花5万元做起了民宿,村民何功把自家的院子改造成餐厅,建了18个包间。

    可是临到年末,大家一算账,却发现大多数都是亏损的。

    “刚开始生意还行,慢慢地就不行了。老巷子没什么旅游项目,没法长久吸引游客。”

    “小院子看着好,实际上品质还不够。”

    …………

    村民七嘴八舌地说出各自的想法。怎么解决?“光有景区不行,还得有吸引人的东西,咱们得有特色。”何功说,不如就从老巷子的“老”字入手,挖掘文化内涵。

    思路一打开,就有了具体做法——开办传统手工作坊,引入隆德非遗展览,烹饪当地特色美食暖锅……杨国权也发挥剪纸特长,开了剪纸工坊。

    走进杨国权的剪纸工坊,一幅《清明上河图》剪纸引人注目,细节精巧、人物活灵活现。“用了3张大红纸,花了3年时间才剪出来,拼接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错位,前后缝隙不会超过一毫米。”杨国权一边说着,一边为参观的游客现场表演。左手捏纸,右手执剪,先一刀纵贯,裁出大略曲线,又细细腾挪,剪出密密的花纹。剪刀不动,红纸却旋转不停,转眼间,一个寿桃形状的“春”字就剪了出来。

    “以前只是喜欢剪纸,没想到和旅游一结合,还有了点名气。”现在,杨国权成了剪纸项目的市级非遗传承人,工坊吸引的游客也让农家乐热闹了起来。

    如今,老巷子的非遗文化不只有剪纸。改造初期,红崖村8个相连的老院子被保存下来,里面展示着魏氏砖雕、高台马社火、杨氏泥塑等传统非遗项目,一院一景,形成相连的文化空间。“大院里常常举办活动,现场做泥塑、描脸谱、耍皮影。一句吊嗓子的唱腔声,比什么吆喝都管用。”张宏生说。

    文化引进来,生意也好做。老巷子一年到头游人不断,何功的院子也经常爆满。“夏天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营业额能有两万元。”何功说。如今,老巷子景区共有书画、餐饮、民宿、旅游商品销售等经营户48家,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改造前的几千元,提高到2023年的2.6万元。景区2022年全年接待游客约35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

    “红崖村的特点,就在于鲜活的文化。”在张宏生眼里,各地的村落景区很多,但很多成了纯粹的商业景区,红崖村保留了一份难得的原汁原味。


    小院里,迎着春日阳光,杨国权给窗户贴上新的剪纸作品,“过几天六盘山绿起来,游客就更多了,到时候要在院子里再多摆几个暖锅。”

    2024-03-15
  •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白塔乡南洋村:在绿水青山间蝶变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群山环抱中的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白塔乡南洋村,春意盎然、活力满满。庭院外、村道旁的篱笆树抽出新芽,紫玉兰、茶花争相开放,为绿意萌动的春景添上一抹亮丽色彩;潺潺流动的小溪边,连片的果树郁郁葱葱,嫩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串联起一栋栋错落有致、充满畲族风情的小楼,与山水相拥的田园风光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南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俊峰介绍:“2015年,福州市委组织部选派我来驻村时,村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薄弱;垃圾随意丢放,卫生状况堪忧。”当时,陈俊峰暗想,这里保留着完好的畲家文化,但村容村貌与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太不协调,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好好发展。

    经过走访调研,陈俊峰带领村“两委”制定了“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说干就干!从2016年起,83项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项目在南洋村陆续开工:进村公路拓宽,让交通更便利了;5.5公里生态水系建设,让水清了、岸绿了;阳光堆肥房、生态停车场、畲族文化墙绘,成为村里亮丽风景。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是主角。为调动村民积极性,近年来,南洋村试点推行“可回收垃圾积分+农户文明分”的“文明积分制”。据了解,全村153户村民在积分的激励下,积极参与乡村共建共享,自觉参与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南洋村迎来美丽蝶变。

    “文明积分不仅能兑换商品,还能作为授信依据,向银行申请贷款。”陈俊峰介绍,南洋村在“文明积分制”基础上,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创新推出“文明积分贷”,为文明积分高的村民提供贷款利率优惠,解决村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资金难题。

    如今的南洋村,无论是主街道路还是背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除统一放置的分类垃圾桶外鲜有杂物,十分整洁。主街和休闲道两侧都种植了花卉苗木,就连零星的地块,也都别出心裁地安置了休闲座椅和健身器材。

    眼下,正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期。一大早,罗源县金蕊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兰善恩就来到果园中,指导村民翻土、施肥,为果树生长积蓄养分。“春天施肥施得好,果树枝叶就长得好,到了秋天,果子也更大更饱满。”兰善恩说,这里的果树都使用有机肥,水果都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别看现在只有叶子,等到了秋天,一个个大果子挂满枝头,金黄金黄的可好看了。”兰善恩话语中透着兴奋。据介绍,2023年,村里果冻橙与蜂蜜脐橙产量3万多斤,砂糖橘产量近40万斤,年利润超30万元。

    近年来,南洋村围绕资源独特的绿水青山,规划了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乡村振兴路径:积极盘活“沉睡”的生态资源,流转集体林地1200亩,与国有林场合作开发经济林、碳汇林,鼓励村民发展金线莲种植等林下经济,点“绿”成金;与企业合作开发畲乡特色民宿,让老房获新生;流转120亩闲置土地,在下辖的南坂自然村打造“开心农场”、山哈露营地等农旅项目,为乡村添人气、聚财气。

    坐在山哈露营地的草丛上,呼吸着清新空气,来自福州市区的游客林巧珍沉醉在南洋村的烂漫春景之中。自从2023年跟着朋友来南洋村参加山哈音乐节后,她就爱上了这个美丽、安静又别致的绿色畲乡,这已是她第4次到南洋村游玩了。

    “这里环境好、风景美,配套设施也齐全。既有民族风情,又很时尚,每次来都玩得很过瘾。”林巧珍说。

    “山哈”是畲族自称,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为给乡村旅游注入新动能,南洋村保护性修复拥有200多年历史、占地3000平方米的“蓝家大院”,将畲服畲药等非遗文化以及哭嫁、对歌等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打造福州民族文化产业体验中心。同时,举办畲族风情文化旅游节、山哈音乐节等文旅活动,进一步擦亮“山哈”乡村游品牌,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农旅融合添活力,乡村蝶变客自来。“现在,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村里就热闹起来,蓝家大院、采摘园、露营地里全是游客。餐馆、民宿常常爆满。没想到我们南洋村也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南洋村村委会主任兰学斌感叹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积极探索乡村的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南洋村找对了发展路子。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4万元,猛增至2023年的51.3万元。随着与塔里村联村共建持续深入,一幅美丽、共富、人文、善治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4-03-13
  • 河套的春天

    大河奔流,浩浩荡荡。

    三月春风吹拂北疆大地,内蒙古八百里河套一派春日景象。

    万顷良田春播正忙,湖泊湿地候鸟蹁跹,大漠林海再添新绿,边境口岸车水马龙,产业园区焕彩生辉……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巴彦淖尔考察,殷殷期望,如明灯北斗,指引方向;如战鼓春雷,激励人心。

    当乌梁素海清晨升起红彤彤的暖阳,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枝头吐出久违的新绿,勤劳质朴的河套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迎来了总书记考察后的第一个春天,在平畴沃野播下金色的种子。

    春到河套,万物复苏,温润着时光,孕育着希望。

    踏着明媚的春光,我们走进河套大地,感受这片热土的强劲脉动和蓬勃生机。


    春涌:一河春水润田畴


    黄河奔涌东流,绘就一个壮阔的“几”字大弯,冲刷出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

    三盛公水利枢纽,万里黄河第一闸,坚冰下的春水开始涌动,岸边的垂柳,积蓄着破芽的力量。

    水利人员正在进行启闭闸门测试,为即将到来的分凌和春灌做准备。

    河边广场上,坐落着“黄河结”雕塑,三把锁由废旧闸门制作而成,名为永恒、永固、永昌,象征着各族人民永结同心、黄河安澜、国家昌盛。

    万里长河,千年基业。

    河套灌区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始于秦汉,兴于清末,延续至今,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也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走进河套灌区“中枢大脑”——内蒙古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智能化调度系统让整个灌区关键节点一览无余。当日水情、监测数据和用水计划实时通达,灌区科学调度管理能力有效增强。

    河套灌域动态图上,如人体血脉般延展扩散的灌排渠系纵横交错、密如蛛网。

    “我们的灌排渠系有七级!”该中心信息化科科长姜杰自豪地介绍,七级渠系总长度可绕地球赤道1.5圈,灌溉面积达1154万亩。

    一水激活万水流。河套灌区的运作模式,就是利用地形坡度自流引水,将黄河水从三盛公水利枢纽开闸引入河套,通过庞大的灌排渠系流遍灌区,再由乌梁素海汇集流回黄河。从灌到排,河套灌区的一整套运作流程堪称完美。

    姜杰说,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发展好河套灌区这份“千年基业”,是河套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眼下,他正和同事密切监控着整个灌区的水情实时数据信息,紧张地做着春耕前的水量调剂工作。

    在灌区渠系沿线,工人正在对101座通信铁塔进行检修,目前灌区已基本实现无线局域网全覆盖,水情信息可实现自动采集、自动上报。

    “会呼吸”的河套灌区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开灌”一声号令。


    春计:日暖春晖盈大地


    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人共创米粮川。“天赋河套”,品质铸就。

    “河套小麦种在冰上、收在火里。”3月3日,在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万亩硬质小麦种植基地,内蒙古“春播第一耧”顶凌开播。

    在村民驾驶的自动播种机仓斗里,放着精选的小麦种子。巴彦淖尔市农发中心粮食科科长马军成介绍:“种子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巴麦13号’,品质没的说。2022年开始示范种植,今年打算推广到33万亩,占到河套灌区小麦总播面积50%以上。”

    话音刚落,轰鸣声起。农机手开动播种机,两排机械臂不断将麦种和肥料均匀播入泥土中。一次次起落叩响大地,唤醒了河套的生机与活力。

    人勤春来早。对于河套大棚种植户来说,一年忙四季。

    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北滩村华莱士瓜园里,翠绿的瓜藤开满了淡黄色小花,每条藤蔓上都挂着拳头大小的瓜。村党支部书记温永刚正在疏瓜打杈,为保证品质,一根藤上最多留下两个瓜。

    温永刚说:“再有1个月,华莱士瓜就上市了。1个棚一年能种两茬,收益20多万元,园区核心区有300亩,收益十分可观。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壮大了集体经济,咱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

    珍惜每一寸土地,科学用水、精种精收是河套农民的普遍共识。

    2023年,河套灌区实现“二十连丰”,粮食总产再创新高,达到58.89亿斤。全市打造现代设施农业25.06万亩,亩均产值2.5万元。农产品出口额65.48亿元,同比增长31.35%,连续15年居内蒙古第一。

    今年,河套灌区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以国家农高区建设为引领,续写下一个丰收传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综合产能“再造一个河套”的宏伟目标谋篇布局。


    春约:浩荡春风生俊秀


    生态环境的改善,对河套发展至关重要。

    黄河之“黄”,来源于泥沙。河套南部与库布其沙漠一河之隔,西部紧邻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是荒漠半荒漠的乌拉特草原。

    河套地区流传着一句老话,“不怕黄河决了口,就怕沙漠手拉手。”意思是黄河决口冲了庄稼,来年还能再种,可一旦沙漠连成片,其危害不可估量。这句话,道出了河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防沙治沙,是河套人民始终铭刻在心的“绿色信仰”。

    传承弘扬“三北精神”,深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筑起牢不可破的绿色屏障。

    磴口县委书记刘向阳介绍,磴口县既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也是黄河“几字弯”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蒙能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一列列光伏矩阵向沙漠深处延伸,片片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该项目于去年底并网发电,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6万亩。

    黄沙与绿荫的抗衡,是空间的交锋,更是精神的对垒。在磴口县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作战图上,清晰地写着“2024年计划完成生态治理任务25.445万亩”。说到做到,这是河套人民的坚定承诺!

    这几天,河套的湖泊湿地逐渐热闹起来。乌梁素海上空,盘旋着成群的赤麻鸭;奈伦湖畔,数百只白天鹅嬉戏觅食,鸟儿们收到了春的邀约,共赴一场盛大的春日“聚会”。

    早春的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喜鹊叫声悦耳,正在捡食散落在地上的沙枣。

    新华林场始建于1960年,一代代林场职工接续奋斗,累计造林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目前这里已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5万多名参观者慕名而来。

    春风催新绿,奋进正当时。林场副场长葛文斌说,今年将进行乔灌草结合造林近万亩,建设500亩保障性苗圃。目前正在培育储备苗条,为春季造林做准备。


    春潮:不负春光竞争先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蝶变”,特色产业“提质聚变”,新兴产业“聚合裂变”,河套人民以“诚”招商全面发力。

    去年引进到位资金196.2亿元,增速85.8%,在内蒙古排名第二,创造了“河套速度”。

    今年,全市7个旗县区纷纷立下“军令状”,再接再厉、勇立潮头。

    乌拉特后旗去年招商成绩位列全市第一,该旗投促中心副主任张海清保证:“今年要站稳第一梯队,力争实现到位资金103亿元。”

    来到三一重能巴彦淖尔零碳产业园,只见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一根根百米级风机叶片整齐摆放,蔚为壮观。园区规划年产风电主机500台、叶片1800根,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巴彦淖尔市投促中心主任李磊介绍,为了将百米叶片运输出去,市里出资2000万元拓宽改造了高速路出入口,“把这么好的企业引进来,就一定要服务好!”

    春天的气息已经传遍河套大地,所到之处皆是朝气蓬勃的春日图景。

    在甘其毛都口岸,一辆辆AGV无人驾驶车吊装好载货的重箱,沿着指定路径自动行进,在新建的专用通道上有序通关。

    繁忙的车流见证了开放的活力。作为中蒙两国间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去年甘其毛都过货量达到3812.7万吨,同比增长105.5%。

    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主任敖日格勒自信地说,今年将持续扩大外贸规模,争取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00亿元,为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力量。

    “总书记到咱巴彦淖尔来,河套人民乐开怀,乌梁素海百鸟迎,乌拉特草原齐欢腾……”漫步在黄河湾步行街,广场舞队正伴着嘹亮的歌声和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


    沐浴着春日暖阳,152万河套人民正用力书写着最美的春天。

    2024-03-11
  • “龙抬头”的小知识:有啥吉祥寓意?什么是龙鳞饼?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农历“二月二”,也叫龙头节、龙抬头节等,作为传统节日,它的许多习俗都与“龙”有关。

    比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去理发,叫做“剃龙头”,图个吉利,至于饮食,春饼或煎饼称“龙鳞饼”,面条叫“龙须面”。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孟令法告诉中新网记者,“龙抬头”是个以观察天象变化为基础性的民俗节日,自古以来都被视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资料图:图为民众舞长龙。中新社记者陈冠言摄


    “龙抬头”为何定在“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挑菜节、春龙节、龙头节等名字。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二月二”早于“龙抬头”出现。

    就现有汉文典籍文献来看,作为节日的“二月二”,与唐德宗贞元五年正月设“二月初一”为“中和节”有一定关联。不过,人们出于对赏春的需要,中和节迅速为“二月二”融合。

    “龙抬头”何以被用于解释“二月二”?有个说法是,此日恰在惊蛰与春分两个节气之间,而其天文现象则是“角宿”初升,东方苍龙逐渐露出真容,俗即“龙抬头”。

    总体来看,“二月二,龙抬头”的形成既有中唐新兴节日的影响,亦有春季节气的久远积淀,还有人们对叠数(双数)易识易记及其文化传统的认识。

    有哪些吉祥寓意?

    “龙抬头”是“二月二”的又一称谓,其吉祥寓意是伴随天象和气候变化,以及相应的节俗活动而来的。就前者而言,因东方苍龙第一宿的“角宿”初升,其期在惊蛰和春分间,意味着龙将担负行云布雨之责,并由此引动万物复苏,农耕顺利以兆丰年。

    自中唐以来,“龙抬头”之日人们不仅会出门踏青,还会在此时挑采野菜,《秦中岁时记》中记载:“(长安)曲江采菜,士民游观极盛”。

    晚唐及之后的“龙抬头”,又在挑采野菜的同时被赋予“迎富”“送穷”的美好寓意。北宋时,出现一种名为“迎富贵果子”的食物,人们以吃这种食物来祈福迎富。








    资料图:枣庄台儿庄古城举办“龙抬头”祈福大典。王龙飞摄


    “龙抬头”的“龙”指什么?

    有观点认为,“龙抬头”具有一定的自然崇拜性,但这里的“龙”并不是平常所说的“龙生九子”的龙。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天象,发现二十八宿之东方七宿所构成苍龙的第一宿——角宿,在惊蛰和春分间逐渐从地平线升起,认为此时东方苍龙开始觉醒,即将担负起行云布雨,助力谷物生长的责任。

    自古以来,“龙抬头”都被视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星宿之龙的形象化创造,也逐渐同民间信俗中的“龙”或“龙王”相融。

    节日习俗有哪些?

    “二月二”的主要习俗中,很多活动本身就跟农耕生产生活有一定联系。

    “龙抬头”所在的“二月二”,又被认为是福德正神即社神,俗称土地神的生日,故在民间有“二月二,拜村社;龙抬头,祈丰收;八月二,祭村堂;龙收尾,送龙归”之说。

    其实,社神祭祀自宋代以来就多放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一般也在二月二前后,为了便于记忆或祭祀,人们自宋以降便把社祭活动合并于“二月二,龙抬头”之日。

    因此,龙抬头所在的二月二成了祭祀土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日子,故“二月二”也就有了“土地诞”或“社日节”的称谓。在龙抬头日,人们祭祀社神多会请戏助兴。

    在北方地区,有“引田龙”“围粮囤”等习俗。人们认为,“二月二,龙抬头”时节,位出惊蛰之期,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而农业病虫害自此开始增多,因而希望借龙之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此即俗谓“引龙伏虫”。








    资料图:市民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家发廊理发,期许吉祥兆头。记者侯宇摄


    “二月二”为何要理发?

    当“龙抬头”之日到来之时,人们不仅祭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会将自己同“重新升起”的东方苍龙加以类比,以期“从头开始”,焕然一新。

    在民间,人们常把此时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寓意保佑孩童健康成长,日后能出人头地;成年人在该日理发,则有辞旧迎新,祈求好运,希望新的一年顺心如意之意涵。

    “二月二,龙抬头”彰显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自然天象。正月里的禁忌繁多,正好借“理发”打破这些禁忌,以全新的面貌、抖擞的精神步入春耕,则是人们此时最迫切的努力方向。

    为何这些习俗带有“龙”字?

    “龙抬头”的各种习俗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在“龙抬头”的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传播中,“龙”的所指和能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演变成对一切“龙”的崇拜。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龙这种神秘动物展现出强烈的崇拜心理,“龙抬头”是春耕时节的重要节点,故在此日把不同祭祀行为冠以“龙”名,也就成为普遍做法。

    比如“龙抬头”“放龙灯”之俗,意在为龙照明引路,借此表达人们的美好期盼。总之,这些同“龙抬头”之“龙”有机结合的民俗活动,反映了中国悠久的龙崇拜,以及中国人民丰富的创造力。








    资料图:农历二月初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文化广场盛情上演。窦斌摄


    有啥特色饮食?

    “龙抬头”之日的特色饮食多种多样,流传着很多饮食谚语或俗语。如“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等。

    在广大的华北地区,有“二月二,吃龙食”之说,即把该日所吃食物以“龙”命名,如春饼或煎饼称“龙鳞饼”;面条叫“龙须面”。这两种食物在《燕京岁时记》中即有记载。此外,还把水饺称“龙耳”;馄饨或桂圆叫“龙眼”;云吞面为“龙戏珠”等等。

    徐州地区有“二月二,炒料豆”的习俗。此处的“料豆”有两种,一是用沙土干炒黄豆,豆熟即可食用;一种是把炒熟的黄豆倒入熬好的白糖浆中继续熬制成块。这种食物土语称“蝎子爪”。给小孩食用,传说可免除蛇虫鼠蚁等“五毒”侵害。

    节日主题有哪些?

    “龙抬头”的节日主题有一个历时性发展过程,但核心所指一直没有离开农业生产和龙形象崇拜。具体而言,“龙抬头”的节日主题大体可归纳为两个一脉相承的部分。

    第一个,即从最初的天象观测及其形象化解读,到祈求农业生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二个是从祭龙拜社后的踏青挑菜到驱虫保健、祈福迎富。


    孟令法认为,“龙抬头”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基于自然规律的社会建设和人文创造,不仅是中国相对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3-11
  • “好政策让日子越来越红火”

    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人人都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奋斗者。在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东喜伯营子村有这样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不服老,一门心思发展养殖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实现了致富梦。

    东喜伯营子村自2018年开展整村土地流转后,很多村民选择了外出务工、进厂工作等第二职业,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受年龄限制不宜出门务工的彭宏祥看着别人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心里暗暗较劲。他说:“自土地流转以来大伙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特别是这几年我们村老百姓的收入一年顶两年,我年龄虽然大了,但是我不服输,想要日子更好,就得做出改变。”

    考虑身体情况,彭宏祥决定利用自家70亩地产出的精饲料发展养驴事业。自己种地还要搞养殖,不仅要付出辛苦的劳作,还需要巨大的勇气。一开始,由于种地收成年底才会变现,养殖资金不足让彭宏祥犯了难。村“两委”班子得知彭宏祥的难处后,帮助他申请到养殖项目款解决了难题。从此,养驴事业让彭宏祥走上了致富路。提起他的毛驴儿,彭宏祥激动地说:“真是没想到我的养驴事业能发展得这么好,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帮助,咱得努力加油干。”

    彭宏祥从最初养几十头驴的摸索阶段,到如今几百头驴的规模养殖,靠着勤奋劳作,他前后卖了260余头驴,攒了几十万元。


    好日子总是眷顾奋斗的人。热炕、暖屋、小庭院,彭宏祥如今的生活有滋有味。勇敢的选择让彭宏祥走上了致富路,他说:“好政策让日子越来越红火。”

    2024-03-08
  • 诗意节令丨惊蛰:春雷惊万物蛰虫唤银锄

    一声春雷响,人间万物苏。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蛰”释为“藏也”。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写道:“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人认为,动物冬藏伏土,不饮不食,当春雷隐隐、大地回暖时,它们就被惊醒了。其实,这主要还是温度变化的结果。










    古代文人颇爱描写惊蛰,留下不少千古流传的诗篇。

    唐代韦应物的一首《观田家》,甚是有趣,有几句这样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寥寥几句诗,描绘出一幅春季农家耕种的画面。春雷乍响,乡间阡陌,草木萌新,细花吐蕊,年轻力壮的男子穿梭在一片春意里忙碌着。他们耕牛犁地,饮牛溪涧,虽然累却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让他们雀跃无比。

    唐代农业非常繁荣。诗人元稹,当过宰相,重视农桑,他曾写过二十四节气诗,流传至今。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元稹对惊蛰的描写贴合这“三候”,他写道:“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轻雷惊春,万物变化,有东风劲、韶光暖,也有花雨香和鸟雀鸣。元稹通过诗情画意的语言,一点点在天地间慢慢铺展开来的斑斓春色,揉在字里行间。读之,仿佛身临其境。

    惊蛰时分,有不少民俗,“驱虫”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因“春雷惊百虫”,老百姓担心蛇虫鼠蚁等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所以会驱虫。《千金月令》记载:“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

    在民间,还流传“惊蛰吃梨”的民俗。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节日忌讳吃梨。不过,此时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俗话有云“冷惊蛰,暖春分”,从养生的角度讲,仲春时节还是乍暖乍寒,容易口干舌燥,吃梨可以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可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除了诗词和民俗,仔细品读“惊蛰”二字,便觉其中意蕴无穷。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表示,要了解惊蛰内涵,单从“蛰”字的字形演变就能管窥一二。小篆体的“蛰”字,底部是一只盘缠的小蛇,上半部的“执”表声,本意是束缚不动,上下部分合在一起,形象描写了昆虫从凛冽寒冬到初春这一段时间蛰伏冬眠的状态。当惊雷一声凌空响,叫醒了百虫,也叫醒了希望。动静切换之外,大地万物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也在蓬勃生发。











    小篆“蛰”字。受访者供图



    《尔雅·释诂》中曰:“蛰,静也。”正如古人所说“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世间纷纷,总有起伏,因此古人常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来自勉,指人应相时而动,因势而变。有时,“蛰”是为了“惊”,需当“蛰”而伏,当“惊”便起,这也是惊蛰带给人们的重要生存智慧和人生哲学。

    2024-03-05
  • 河北辛集:写好烟火气里的民生答卷

    “来瞧一瞧啊!这都是自家种的菜,绝对绿色……”每天清晨,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河北省辛集市城区的各处临时便民点变得热闹起来。

    小摊点、大民生,临时便民点看似微不足道,却发挥着打通城市生活“毛细血管”的作用。为有序发展“地摊经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辛集市按照“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在市区多地设置临时便民点,努力让居民生活更便利、道路交通更顺畅、城市环境更整洁、商贩利益更有保障。

    “按照统一划定,我们在永安街澳森小区南门附近摆摊,这里客流量大,不仅出摊安心,收入也比以前更高了。”经营小商品的摊主王丽告诉记者,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她对辛集市出台的这项充满人情味的管理措施非常满意。

    临时便民点的设立,旨在规范引导“零散”商贩进入便民点集中经营。“这些摊点设置得特别好,我可以在接孩子放学时,顺便就把菜买了。”来往的市民对便民点赞不绝口。

    据了解,辛集市区目前共设有临时便民点12个,在维护市容环境秩序的同时,保障了各商贩的持续经营,使市民真正享受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便利。

    一直以来,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的难点、痛点,辛集市从城市管理和服务群众的实际出发,要求每个点位明确经营区域,在“不影响环境卫生、不影响交通秩序、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坚持“垃圾不落地”原则,对产生的果皮、菜叶等垃圾及时装袋,并指定一名商贩为“片长”,负责配合督促本点位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

    至此,辛集市告别了以往“一刀切”式的撵、罚和没收,让执法工作更有力度,让市民在浓浓的烟火气中体会到满满的幸福感。

    “小摊点也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是临时的,就降低了管理要求。”辛集市综合执法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芦山表示,执法队员将积极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及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执法标准,将“柔性管理”贯穿全过程。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2024年新春灯会举办期间,辛集市政府继续推出了诚意满满的“免费套餐”,设置免费年货摊位、美食一条街和小商品摊位,一律不收取摊位费,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群众的期望与需求,不断推出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措施,规划更多临时便民点,写好烟火气里的民生答卷,释放长久活力。”辛集市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永周介绍。

    2024-03-01
  • 安徽当涂:护城河畔书香浓

    窗外春水蜿蜒,屋内书香缕缕。龙年春节假期刚过,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的护城河悦书房门前已人头攒动。如果说,这条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当涂县护城河是一串镶嵌在新老城区之间的项链,那么设计别致、沿河布局的城市阅读空间便是点缀在这项链上的宝石。

    走进一栋位于县城龙舟广场一侧的六角楼形建筑,记者看到,近300平方米的室内空间里,上万册图书沿着墙壁旋转排列着。“春节假期,我们书房照常开放,假期结束后读者人数正逐步回升。”悦书房工作人员吉静介绍。

    当涂县图书馆馆长魏斌说,2021年起,当涂县投入900万元建设城市悦书房,截至2023年底,当地已建成5个城市悦书房、9个阅读点,共14座阅读空间——其中,有4座阅读空间守护在美丽的护城河畔。

    “自从家门口有了这个悦书房,我几乎天天都要来泡一会儿。”在当涂县南营悦书房,77岁的市民刘延喜捧着一本象棋棋谱读得津津有味。

    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当涂县结合“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在公园绿地、居民生活区等区域新建、改扩建了一批社区悦书房,并按照所属区域的地域特色与生活风格进行个性化设计。当涂县正以每年新增4座阅读空间的速度,不断将优质文化资源向城乡接合部延伸。到2025年,当涂县将完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书香当涂的建设成果是马鞍山市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以来,马鞍山通过市县(区)两级财政投入资金,在全市范围打造“15分钟阅读圈”。截至2023年底,马鞍山所属的91个阅读空间共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100多场,累计服务群众200多万人次。


    “大小联动、城乡结合、就近布局”,这是当涂县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一大亮点。魏斌告诉记者,目前当涂的城市悦书房已与当地县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凭借一张读者证,本地市民可以在城区任何一家城市悦书房内借阅书籍。2023年,当涂县图书馆被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并获安徽省县级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第一名。

    2024-02-28
  • 油菜花开迎客来

    近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金鸡峰丛景区,近百万亩油菜花相继绽放,花海与远处的山峰相连,一个个村庄点缀其间,美不胜收。近年来,罗平县依托优质自然资源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以新业态新场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图为观光小火车在花海中穿行。

    2024-02-27
  • 江西省将建设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

    记者从江西省景德镇市获悉:江西省已经批复《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乐平、浮东、浮北、浮南、珠山、昌江六大重点保护片区,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协同实施、统筹推进。


    《规划》要求,构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好以传统手工制瓷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生活性保护,做好与陶瓷业相关的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以及传统技艺的挖掘保护。

    2024-02-27

  • 首 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