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木斯富锦市:旧貌换新颜 百姓笑开颜

    2021年,佳木斯富锦市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投入力度,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程。





    富锦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恩华表示:“住房保障中心从2020年底,积极谋划项目,依据省市老旧小区改造精神,优先对居民改造意愿强、主动出资的楼体进行改造。2021年共涉及改造楼体69栋,居民2654户,目前工程进度已完成90%,力争在十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项目,为全市居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富锦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将以群众满意作为改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居民需求、物业管理、争创文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在楼体改造、违建拆除、管线整治改造及小区环境整治等方面下大功夫、下硬功夫,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持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1-10-15
  • 留住落叶 留住秋色

    市民在儿童公园赏秋。





    儿童公园红枫。





    落叶不扫待游人。


    随着天气转凉,秋意渐浓,哈尔滨市各大公园也披上了秋季独有的浓丽色彩。记者从市园林绿化中心获悉,为留住冰城绚烂的秋色美景,全市各级园林部门将对各大城市公园绿地里的落叶暂缓清理,让公园成为展示冰城秋色美景的T台秀场。

    2021-10-15
  • “海岸卫士”红树林

    一群白鹭在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海边的红树林上空飞翔(10月3日摄)。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我国红树植物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广西现有红树林总面积约9330公顷。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红树林保护和修复,红树林面积增至2.9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海岸卫士”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

    2021-10-14
  • 中国壮锦:传统工艺推陈出新走向世界

    “织壮锦是检验女孩子勤劳和心灵手巧的一种方式,过去我们壮家姑娘出嫁要有壮锦陪嫁物。”76岁的壮族大娘李艳芬说,每天清晨,她都会在家中织一段壮锦。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李艳芬所在的村子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织锦历史悠久。2016年,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在板池屯建立了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吸引近60名女性村民参与。


    壮锦技艺从传统手工艺走向现代纺织艺术,不断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妇女增收致富。李艳芬说,现在自己每月有上千元的稳定收入。


    2019年12月,意大利米兰时装设计师莫西受邀来到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实地考察当地壮族织锦技艺,同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壮锦品牌。“壮锦漂亮,织娘的织锦技艺很好,我在现场也触摸了材质。”莫西说,他感受到了壮锦技艺以及壮族的人文魅力,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将中国的民族文化推荐给更多外国人。


    身处异国的两个团队克服语言与时差问题,保持密切联系,开视频会议确定图案、款式、面料、打样等事宜。目前,首批设计的产品已经过两轮打样,进入有序生产制作环节。


    莫西说,壮锦在欧洲市场前景很好,团队将用现代设计理念把壮锦背后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呈现给西方消费者,推动壮锦文化产品进入欧洲市场。(

    2021-10-14
  • 车行沃野 丰收在望

    9月22日,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动车组列车从稻田旁驶过(无人机照片)。


    秋日,广西柳州市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动车组列车从稻田旁驶过,与村庄、山峦等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2021-10-14
  • 走进稻田 感受丰收

    10月1日,志愿者和小朋友在农田里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


    当日是国庆假期首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在乐山村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进德镇的志愿者带着当地小朋友走进稻田,与农民一起收割水稻,让小朋友了解农事知识,感受丰收的喜悦。

    2021-10-14
  • 固镇刘集镇: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走进安徽固镇县刘集镇九湾居,道路平坦整洁,两侧花树掩映,文化墙融合村貌,蓝天碧水,相映成画。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中,刘集镇持续抓好环境整治、促进产业发展、推进乡风文明,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美丽乡村。固镇刘集镇供图

    碧水蓝天,绘乡村美景之画

    “道路变宽了,路灯整亮了,乱堆乱放不见了,危房圈舍拆除了,垃圾桶附近也干净了……”九湾居村民何振华看着眼前村庄的变化,脸上笑容满溢。

    为全面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刘集镇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加快推进土地复垦项目,恢复耕地800亩,进一步改善农耕环境;全面完成渔船拆解,禁止电捕鱼,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广泛开展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六乱”整治活动,24个行政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

    阡陌交通,建乡村宜居之所

    当前,刘集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精心规划农村整体建设。不断提高乡间小道、农田作业道路硬化率,持续拓宽通村道路,新建公共停车场,让村庄交通畅通无阻;在全面推进农村旱厕改造的同时,为各村新建现代化公共厕所,不断健全公厕管理、维护、卫生保洁等制度,让农村公厕善治善用;增加路灯设备,不断提高村庄道路亮化覆盖率,为村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整洁的村容村貌。固镇刘集镇供图

    民富村强,扩产业发展之路

    为实现民富村强这一目标,刘集镇狠抓兴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旅融合项目等招商工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层次和水平,以农文旅融合项目为重点,进一步策划整合镇文化节、农旅节等特色活动,着力打造特色旅游村,走出美丽乡村与乡村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细化网格,行乡村管理之责

    为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刘集镇推行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划分为1个镇级网格、24个村级网格、137个组级网格、497个四级网格。其中,四级网格员由各村“一组一会”成员和村民代表担任。各级网格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任务分工,统筹做好各自网格内党的建设、疫情防控、应急管理、信息传递、风险预警等工作,全覆盖、全方位为村民做好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志愿服务,点乡村文明之灯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整洁的村容村貌、完善的基础设施,更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滋养群众的精神家园,让群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物质丰裕和精神富足的双层叠加,达到11>2的效果。

    “整治村庄环境、服务疫苗接种、劝导交通安全、宣传移风易俗、创建美丽庭院、慰问乡村孤老、关爱特殊儿童……”只要是群众需要的地方,总能看到刘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理念,筑牢一座座精神家园,点亮一盏盏文明之灯。

    截至目前,刘集镇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积极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评选活动。“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陈秋瑾周鹏)

    2021-10-13
  • 盐城滨海:示范引领作表率 美丽乡村展新颜

    “你看,我们一家不仅分了新房,我还被介绍到小区附近的富川生物科技公司上班,真可谓是安居又乐业啊!”说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盐城市滨海县界牌镇周庄村村民李从清喜不自胜,新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位于科技产业园附近,园区内有10多家企业,可吸纳周边居民200余人进厂务工,既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又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蔡桥镇四层村新型农村社区,一幢幢崭新的农房白墙黛瓦,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绿化生机盎然,一派和谐景象。“我们村将农房改善与特色产业有机结合,注重挖掘古黄河文化、海盐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文化底蕴,精心编制新社区规划,保留苏北民居风貌。”据了解,滨海县坚持系统谋划农房改善工作,提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在提升农房设计建造、公共服务配套品质和促进产业发展培育、社会治理创新上精准发力,让广大农民群众“搬得进、留得住、能致富”。

    “我们按照市党代会要求,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做好示范引领,一体推进农房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积极改进乡村治理模式,更大力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滨海县把农房改善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对标对表抓项目,示范引领建精品,去年新建扩建新型农村社区34个,改善农房5586户,超额完成市定任务,4个新型社区被评为“省特色田园乡村”,获评“全省农房改善先进县”。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滨海县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推动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努力让居民既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又拥有诗意田园生活。在该县天场镇杨庄村,新修的村道四通八达、社区楼栋整齐,一幅垂柳依依、闲庭信步的如画村貌。“现在我们村非常漂亮,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改造让村里的路更宽敞了,随处扔垃圾、杂草丛生的现象也不见了,村庄全面亮化美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谈起村里的变化,党员嵇为军高兴地说。近年来,滨海县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实施道路、自来水、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绘就了美丽乡村新画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旗帜。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滨海县确定界牌镇周庄村、八巨镇前案村、天场镇天场村、通榆镇刘簖村、坎北街道长法村等5个村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点,实行以点带面,坚持融合发展,努力打造特色鲜明、自然宜居、留得住乡愁的秀美村庄,具有滨海鲜明特点的乡村振兴路子越走越清晰。目前已完成新建新型农村社区45个,近万名农民喜迁新居,取得了全省农房改善先进县、全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体制改革唯一试点县等喜人成果。(盛伟为滨宣)

    2021-10-13
  • 武汉美丽乡村“健康跑”跑出新时尚

    近日,“迎国庆!2021武汉美丽乡村健康跑”在湖北武汉新洲区仓埠古镇的项山村开跑。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市体育局、市财政局、新洲区人民政府主办,巨石(武汉)体育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活动旨在以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展现武汉美丽乡村风景。

    280位来自省市区各行各业的跑友,从项山村村民委员会出发,途经金家湾、周大树、细项湾、细李湾、靠山小镇,最后由原路返回到达终点项山村村民委员会。沿途经过的仓埠街项山村风景优美,徽派房屋如画,乡村新貌让人沉醉其中。最终,宋汉彪和周宏春并列获得男子组冠军,桂敏斩获女子组桂冠。

    “参加这样的户外活动,对身体非常好。”桂敏说,自己平时就很喜欢运动,如跑步、瑜伽等。这次健康跑的体验另有一番滋味,“在美丽乡村里跑步,赛道两旁风景很好,人就像在画里穿行,身心都是一种享受。”

    据了解,健康跑是健康乡村建设的活动内容,旨在展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展现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增强农民群众健身意识,培育新时代乡村新风尚,弘扬文明乡风,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美丽经济”,实现农体结合、农旅融合,提升农村健康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通过美丽乡村健康跑,一方面展示武汉美丽乡村的示范样板,同时,丰富农民朋友文体活动,提升农民朋友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处负责人介绍说。

    2021-10-13
  • “活水”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福山行政村张什一自然村连片沟塘清淤整治工程一角。

    含山县林头镇——

    “活水”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现在村边的沟渠水塘比以前漂亮了!看着就很舒心,村民都喜欢外出散步。”10月9日,在含山县林头镇福山村张什一自然村,说到环境变化,村民戚志莲深有感触。她说,以前沟渠里杂草丛生,环境不好,大家都不愿去,如今建设得非常好,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活水”示范建设,勾出美丽画卷。金黄的稻田旁是一条清澈的沟渠,一米多宽的青石板小径与沟渠并行,还修建有仿古护栏。沿着青石板小路走过,是别具一格的田野深处,环绕一圈后再通往村庄,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我市以生态优先为切入点,推进环境整治、加快产业发展、推动农旅结合。含山县林头镇福山村结合含山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福山田园综合体规划,积极在全村范围内广泛开展农村沟塘清淤、水系贯通工作,加大河塘沟渠管护力度,努力改善河塘水环境,提升水质量,更好地为村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福山行政村张什一自然村连片沟塘清淤整治工程是今年市、县重点扶持推进的一项工程。该项目总投资360万元,按照“五个一点”的要求,林头镇积极争取市、县两级的项目资金,加上镇政府配套部分资金以及村里的自筹资金,该村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征求村民意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村民自愿出工出劳,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

    在福山行政村活水示范片建设中,清淤沟塘4口,清理塘体面积3280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沟塘长期淤积、水系阻隔、水藻、芦苇蔓延整个水面等问题。同时,还对村内1200米长的排水渠道适时砌筑、修缮,建设塘边漫步道1500米,植物修复420平方米,不但改善了村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还让村民在清晨、傍晚有了休闲活动好去处。

    福山行政村张什一自然村是省级美丽乡村,含山县第一个党支部张什一党支部就坐落于此。

    近几年来,林头镇党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红色旅游,通过建设塘边休闲漫步道与张什一党支部陈列室串联,并与该镇红色旅游线路连接贯通。游客可以通过漫步道沿途游览乡村风光的同时,接受红色教育和精神的洗礼。

    结合实际情况,福山行政村将环境整治提升和活水靓村结合起来,探索集“水利、景观、旅游、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治水之路,不仅让村里的沟塘脱胎换骨,实现“旱可浇、涝可排”的农业生产条件,更让美丽乡村多了份人水相亲的独特韵味。

    村民张卫真说:“我们村的河道整治了、道路清洁了、绿化搞好了、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仅这一两年的发展就已经看到了显著成效,相信我们的家乡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下一步,林头镇将立足青龙村韦庄、小余庄、隐龙村赵河等自然村的自身特色和优势,着力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含山县林头镇党委书记马恒生介绍说,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帮助和引导村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营造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统筹兼顾自然村田园风貌和自然肌理,突出乡村特色,体现乡土味道,打造出“一村一景”的示范村庄。

    2021-10-13
  • 安徽黄山:波斯菊开 扮美秋日

    10月8日,游客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四月乡村”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的波斯菊花海游玩。


    近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四月乡村”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连片的波斯菊花竞相绽放,绚丽灿烂,游客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近年来,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业等资源,融合文化、旅游和农业多要素,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10-12
  • 遇见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丨“春城”万物生

    七彩云南,万物家园


    从自然到人文


    从城市到乡村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捞鱼河湿地公园(2020年1月19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在昆明捞鱼河湿地公园


    这里种植了3万余株中山杉


    流水潺潺、曲径通幽


    游客可以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


    感受多彩的自然景观





    宝珠梨(2021年8月20日摄)。新华网发(肖建华摄)


    已有200多年种植历史的宝珠梨


    为呈贡的生物多样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宝珠梨脆嫩、汁多、味浓甜


    还是适合烹饪的水果菜原材料


    梨园八大碗、梨膏等美食在这里流传开来


    迭代发展的宝珠梨产业


    改变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果农





    航拍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资料图)。新华网发(晋宁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晋宁区


    蓝天白云下,艳阳和风中


    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熠熠生辉


    湖水浩渺,碧波荡漾


    各种植物相间,俯仰生姿


    目前,晋宁已建成近2万亩湿地


    构筑起了良好的湿地生态链


    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消失数十年的彩鹮、青头潜鸭等濒危物种开始群落出现





    黄牛肝(2021年7月13日摄)。新华网发(晋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野生菌生于山林,长于山林


    晋宁区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有着符合野生菌大量生长的条件


    新鲜肥美的菌子,香气四溢的菌汤


    是大自然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馈赠





    2021年9月4日拍摄的海洪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滇池大海般的气势和韵味


    让昆明多了几分美丽动人


    波光粼粼,白帆樯影


    油画般的美景引人入胜





    红嘴鸥(资料图)。新华网赵普凡摄


    西山区滇池之畔


    红嘴鸥每年都会如约到访


    作为昆明人的老朋友


    它们已连续30余年来这里越冬


    这些可爱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


    感受着春城的温暖





    2021年3月21日,航拍视角下的东川红土地。新华网发(崔永江摄)


    红色土壤成片地覆盖在蜿蜒起伏的山地上


    人们耕作繁衍


    这里是东川区


    四季轮回


    小麦、油菜、土豆、荞麦陆续收获


    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景致


    在东川区板河口湿地


    钳嘴鹳时而在天空中滑翔


    时而在田间驻足、觅食


    俨然一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靓丽风景





    在昆明市东川区牯牛山下,李子沟村种植的开花洋芋迎来丰收(9月18日摄)。新华网徐华陵摄


    在东川区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金疙瘩”——开花洋芋


    李子沟村出产的洋芋


    质地酥松、表皮粉糯、口感极佳


    煮熟后的洋芋像绽开的花瓣


    每到开花时节


    漫山遍野的洋芋花海蔚为壮观


    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航拍玫瑰花田(摄于2020年4月28日)。新华网发(潘越摄)


    安宁,地如其名


    每年四五月


    总会有一批游客至八街街道


    赴一场“浪漫之约”


    这里盛产食用玫瑰


    玫瑰盛开之时


    让人饱了眼福,也让人饱了口福


    鲜花饼、玫瑰糖、玫瑰酱等产品


    畅销省内外


    鲜花变食材,玫瑰花变“致富花”





    杨武山黄杉林(资料图)。新华网发(安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花开幸福来


    远处杨武山上的黄杉林越来越葱茏


    上世纪80年代


    山中仅有400多株黄杉


    到现在


    已发展到6000多株


    野猪、麂子、狐狸和猴子


    成为了黄杉林的“常客”


    安宁黄杉种群的发展


    对保护滇中生物多样性意义深远





    轿子山景色(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昆明市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金铁锁、西康玉兰、中国豺、黄喉貂……


    这里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


    是一座巨大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轿子山作为一道生态屏障


    为昆明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


    提供了自然条件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的攀枝花苏铁(9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攀枝花苏铁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在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


    其种群数量逐年提升


    从2016年的338株到现在的3565株


    这个“植物活化石”


    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





    看不尽的多彩云南


    数不清的多样物种


    来云南,领略生物多样性之美!

    2021-10-12

  • 首 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