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我国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6433亿元

    本报北京8月1日电(记者王政、刘温馨)记者从工信部获悉:上半年我国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6433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639.6亿元,同比增长27.6%,利润总额增幅维持较高水平。

    从细分领域来看,信息服务领域企业收入小幅收缩,生活服务领域企业收入增长。上半年,以提供生活服务为主的平台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值得一提的是,网络销售领域企业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主要提供网络销售服务的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4%。

    根据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统计,截至6月底,我国国内市场上监测到活跃的APP数量为260万款。

    2023-08-02
  • 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投资破万亿元

    核心阅读

    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突破1万亿元,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突破1亿千瓦,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实现半年翻番……上半年,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有序。

    “突破”,成为上半年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几组上半年的数据:突破1万亿元,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3.9%;突破1亿千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新增发电总装机的77%;实现半年翻番,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上半年,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有序。

    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

    渤海亿吨级油田群日产原油突破8000吨,宁夏中卫“沙戈荒”基地一期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全容量投产……今年以来,我国能源生产供应平稳有序、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上半年,国内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稳步提高,同比分别增长4.4%、2.1%、5.4%;全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7.1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国际煤炭、原油、天然气价格明显回落,降幅在三至五成,我国能源进口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截至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

    总量在增加、布局在优化,可再生能源朝着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等方向高质量发展。具体看,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299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2189万千瓦、海上风电110万千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3746万千瓦,同比增长234%;分布式光伏发电4096万千瓦,同比增长108%。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各类调节性资源需求迅速增长,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装机规模快速提升。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上半年,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从投资规模看,根据测算,新投运新型储能项目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从技术路线看,目前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主导地位,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相对成熟的储能技术保持快速发展,超级电容储能、固态电池储能、钛酸锂电池储能等新技术也开始投入工程示范应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从地区分布看,截至6月底,华北、西北、华中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全国总量的80%。

    刘亚芳说,相比传统的抽水蓄能,新型储能选址灵活便捷、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功能特性和应用场景多元,方便在不同场景中解决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时带来的随机性、波动性与间歇性等问题。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也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近日,国家能源局出台行业标准《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明确了配置规模、技术选型、选址规划、建设布局与时序等内容。

    刘亚芳介绍,为保障在基地的新能源发电利用率不低于90%和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等条件下,输电通道能够稳定送电,基地需要配建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协调运行。《导则》首次针对新能源基地输电配置新型储能这一新生事物,回答了“新能源基地配置新型储能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新型储能配置的容量应如何测算”等关键问题。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

    去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当前,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稳步增长。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刚介绍,上半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265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61.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从交易范围看,省内交易电量21318亿千瓦时,跨省跨区交易电量5183亿千瓦时。

    “全国电力市场的基本规则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衔接省间、省内,覆盖全国范围、全时间周期、不同交易品种的市场体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省内市场的定位是通过优化省内资源配置,保障电力电量供需平衡和安全供电秩序;省间市场则在高峰期供需调节及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供需紧张的情况下,省间交易对各省电力电量平衡的重要性明显提高。

    继续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下一步还将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刘刚说,一是组织研究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梳理电力中长期交易、电力辅助服务、现货市场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相应工作举措;二是修订《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组织起草相关配套规则,促进全国电力市场规则在准入注册、交易组织、信息披露、计量结算、监管措施等方面全面规范统一;三是深化完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机制,加快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强化区域内省间互济协同保障能力,促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2023-08-01
  • 私募基金“去伪存真”,助力实体经济

    日前国务院公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这意味着行业进入到建新规的新阶段,“私募基金要更合规、科学地运行,以服务实体经济。”

    私募基金业正在经历一场行业“洗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发现,截至7月29日,今年以来已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共2027家,已超过去年全年总注销数量的九成。

    “政府监管比以前更严格,也更科学化,投入的力量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经营不善、合规性不强的机构就被及时清理了。”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教授武长海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2018年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以来,资管行业落后产能加快出清、机构各归主业,“可以说初步完成了金融业的供给侧改革,这其中也包括被纳入资管‘大家庭’的私募基金”。

    实际上,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为代表的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是推动我国创新型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力量。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20日,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支持民企股债融资合计4595.39亿元。其中,股权融资3437.92亿元,交易所债市融资1157.47亿元。

    “清旧账的下一步就是建新规。”武长海结合日前国务院公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说,这意味着行业进入到建新规的新阶段,“私募基金要更合规、科学地运行,以服务实体经济。”

    “十年磨一剑”

    对于近期多家“问题”私募注销的情况,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行业加强监管的表现。

    “过去人们对于私募基金不是那么关注,认为涉及的人数较少,公司制、合伙制私募基金的投资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股份公司制不超过200人。监管重点在于公募基金,因为公募基金涉及面广,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实际上私募基金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正是由于缺乏这种监管。”武长海举例说,尤其是2017年前后私募基金出现过很多“爆雷”现象,“一些机构并不是真正做私募,而是以多层嵌套的方式逃避监管,从事非法集资活动。”

    上海金融法院2022年发布的《私募基金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显示,近年来私募基金中规避合格投资者要求、变相资金池运作、刚性兑付等违规情形突出,行业风险逐渐显现。

    该报告对上海法院2016-2021年审结的涉私募基金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此类案件标的额大且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诉讼标的额主要集中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案件数量近6年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17年至2018年呈快速增长态势。

    “对私募基金来说,现在就是及时把监管这一步补上来了。”武长海说。2017年参加过《条例》立法专家咨询会的李寿双是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他撰文回忆说,实际从2012年修改《证券投资基金法》后就开始启动《条例》起草工作,“迄今已经有十年,名副其实的十年磨一剑,今天终于成功落地。”

    “在大力提倡繁荣资本市场,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发展、提升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之下,千万不能忽视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加强监管。”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研究员尹中立告诉记者,加强监管是为了让整个市场更好、更稳健地发展,这意味着要设置很多条条框框,业内与监管者之间的“博弈”往往会导致修改的时间跨越持久,“这一磨就是十年。”

    尹中立补充说,过去几年,市场一直处在波动之中,这也会导致监管部门对一些新规章制度的出台更加审慎。

    “《条例》立法专家咨询会后迟迟未见有效进展,后面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彻底改变了资管市场生态,私募投资基金无论从市场到监管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寿双说,外界当时不少人认为命运多舛的《条例》可能就此作罢。“没想到(后来)又能重回轨道并快速推出,总算是补上了我国私募投资基金法律体系的关键一环。”

    在武长海看来,《条例》被纳入国务院立法规划后的每一年,金融市场、监管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条例》也相应加入了新的内容。他说,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之一是高新技术“卡脖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利用资本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来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此次《条例》也将创业投资基金相关的规定单独列为一章,以鼓励创业投资基金促进高新科技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新。”

    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正名

    不同于此前由证监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等部门规章,《条例》是私募领域的第一部行政法规。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从行政法规的层面确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法律地位,为行业监管提供了更高位阶的法律支撑及依据。

    此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主要对私募基金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作出规定。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规范主要依赖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自律规则,监管执法依据和手段相对欠缺。

    “这很容易导致这个行业不知道该遵循什么,进而出现畸形发展的隐患。现在《条例》公布后,从业者至少知道目标是什么,知道哪些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尹中立说,但行业定位只是为今后长久发展确立起一个基本的制度规范,“不是说有一个制度以后,整个行业就会马上蓬勃发展起来”。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澳门国际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任涛也在分析文章中称,总体来看,《条例》强调了对私募行业突出问题的源头管控,并划定了监管底线,从严规范私募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各关键环节的相关活动,极大提升了私募违法成本,同时还对创投基金给予了倾斜性支持。

    对创业投资基金实施差异化监管,也被认为是此次《条例》的亮点之一。

    《条例》发布当天,司法部、证监会负责人就《条例》答记者问,强调以创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私募基金在“投早投小投科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促进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含创业投资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数量近20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超过11.6万亿元。自股票发行注册制试点2019年正式落地以来,近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和九成以上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获得过私募股权基金支持。

    上述证监会负责人介绍,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呈现典型的初创期、中小型、高科技特点,积极支持计算机、半导体、医药生物等重点科技创新领域和国家战略。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权基金累计投资上述企业近5万亿元。

    “《条例》在登记备案、资金募集、投资运作、风险监测、现场检查等方面,对创业投资基金实施差异化监管和自律管理,对主要从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投资基金在投资退出等方面提供便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韧告诉记者,这也是向创投行业释放政策红利的一种信号,引导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过去常出现的创业企业炒概念、炒主题现象。”

    顺应市场需求引金融“活水”

    事实上,多年前还是“小众行业”的私募基金,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在推动创新型民营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上述证监会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5月,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5.3万只,管理基金规模21万亿元左右。

    但这还不够。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仅为35%,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仍需增强。“股权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国创新的一个重要短板。另一方面,我国股权资金的持有期也低于全球水平。”全国社保基金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我国目前缺少股权性质的长期资金,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对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资本市场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实体经济也很难得到真正创新。”武长海结合数据说,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导,“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比较大”。

    “从平均数据看,国内单只基金规模、管理人平均管理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武长海分析说,一方面,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各个国家都面临着风险出清的过程。“监管部门加大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力度,有助于行业‘去伪存真’,并通过规范化引导,促使行业迈向市场化、法治化的新阶段。”

    在武长海看来,有法可依只是规范私募基金业健康发展的开始,未来更重要的是顺应市场需求,吸引机构长期资金,为科技创新领域引来更多“活水”。

    数据显示,目前,在A股上市公司中,有六成以上为民营企业。上述证监会负责人表示,私募基金所投资企业广泛覆盖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下一步,要拓展私募基金募资渠道,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丰富资金来源,逐步扩大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推进信息披露、电子合同、份额登记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投资者教育,拓宽退出渠道等。(记者朱彩云)

    2023-08-01
  •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1%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1%






    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逐月收窄,6月份明显改善





    本报北京7月27日电(记者刘志强)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8.3%,降幅较5月份收窄4.3个百分点。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6.8%,降幅较1—5月份、一季度分别收窄2.0、4.6个百分点,累计利润降幅自年初以来逐月收窄,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恢复。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今年以来,随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企业盈利逐月改善。

    装备制造业累计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1%,实现由降转增,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回升2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4.3%,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6.8和6.7个百分点。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加快回升。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发力显效,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多数消费品制造行业利润改善。上半年,在13个主要消费品制造行业中,有10个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一季度收窄或由降转增,占76.9%。

    2023-07-31
  • 上半年文化产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光明日报北京7月30日电(记者董蓓)国家统计局3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357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营业收入单季两位数增长。

    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进文化产业政策落地显效,持续激发文化市场供需潜能,文化产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文化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文娱休闲行业加速回暖。上半年,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07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7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比重为51.8%,占比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占比接近四成。上半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35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7个百分点,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9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39.7%,占比高于上年同期2.6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5.6%。

    文化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表示,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文化服务业企业经营较快恢复等因素影响,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5.4%,延续一季度增长态势。

    2023-07-31
  • 跨国车企首次对“造车新势力”增资,意味着什么?

    中新网7月2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葛成)大众汽车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奥迪与上汽合作落地等汽车领域消息引发关注。这是跨国车企首次对“造车新势力”增资。

    27日,多家“造车新势力”股价上涨。业内有观点认为,这代表国外车企对国内车企新能源车技术的认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田甜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技术出海,已经渐渐掀开了一道小口子。”

    跨国车企首次对“造车新势力”增资

    据媒体报道,本次增资后,大众汽车集团或成为小鹏汽车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次于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持股20.47%)和阿里巴巴(持股11.10%)。

    该笔交易完成后,大众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品牌还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的初期阶段,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

    双方均对这次交易表达了积极态度。

    大众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表示,我们正在加速拓展本土电动汽车产品组合,同时为下一步的创新变革做好准备。与小鹏汽车的携手,让我们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有了另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同时,我们还能优化合作各方的开发和采购成本。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文称,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高度互补的优势是双方长期战略合作的基础。期待大和小的携手,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全球。

    从市场换技术,到用技术换市场

    大众汽车集团财报显示,2022年其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的交付量达到318万辆,同比下降约4%,市场份额为15.1%。2023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交付145.19万辆汽车,同比下降1.2%。

    在电动汽车领域,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表现较为突出。2022年,大众纯电动ID.系列车型在中国销量实现了翻倍增长,旗下几款车型总销量为14.31万辆,同比增长102.9%。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压力。虽然其电动汽车销量在华增长显著,却很难单独依靠其自身实现盈利。与国内“造车新势力”相比,大众纯电动车并无明显优势。从商业角度看,在华寻求技术上的合作伙伴,亦在情理之中。

    “从市场换技术,到用技术换市场。”在田甜看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车企的必争之地。这次合作是一个“分水岭”式的时间节点,是我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重要标志。

    或起到“1+1>2”的作用

    除了增资小鹏汽车外,大众旗下豪华品牌奥迪也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

    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而据贝瑞德透露,大众汽车品牌将面向中型车市场,开发两款全新电动车型;奥迪品牌将凭借新的电动车型,开辟全新的高端细分市场。新车型将不会取代两个品牌的现有车型。

    大众汽车集团表示,两项协议均设想在未来联合开发用于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ICV)的全新本土化平台。有关未来电动车平台合作的细节,将由合作各方进一步协商。

    “双方技术合作的焦点将在智能网联、驾驶座舱等方向。”上述分析人士称,此前,大众旗下多款车型车机曾因“死机”频发引发关注,与小鹏、上汽等国内车企的深度合作,或有效改善这一现象。

    田甜认为,合资品牌在稳住中国市场的同时,进军新能源领域是需要经历市场周期的。因此这一过程中,用合作的方式去提升相应技术水平,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的合作,就起到了“1+1>2”的作用。

    在她看来,上述合作彰显了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博弈。“中国汽车技术出海,已经渐渐掀开了一道小口子。”(完)

    2023-07-28
  • 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收入达1442.63亿元

    中新网上海7月27日电(王笈)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27日在上海举行。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会上发布《202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并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



    7月27日,《202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在上海发布。王笈摄

    报告显示,今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规模为1442.63亿元,同比下降2.39%,环比增长22.2%,市场回暖趋势明显。用户消费意愿及能力在1-4月尚未恢复,5月后市场收入出现较大增幅。按此趋势运行,预计下半年将会出现较为强劲的触底反弹。

    同期,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6.68亿人,同比增长0.35%,达到历史新高点。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217.84亿元,同比下降2.25%,环比增长24.5%;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82.06亿美元,同比下降8.72%。报告称,海外主要市场中,用户消费意愿和能力同样受到经济下行影响;国际冲突、汇率波动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海外市场营销成本明显升高。

    根据报告,今年1-6月,美、日、韩仍为中国移动游戏主要海外市场,占比分别为31.77%、19.65%、8.50%;德、英、法三国合计占比已接近10%;中东、拉美、东南亚等海外新兴市场继续保持上升势头。海外市场收入排前100位的自研移动游戏中,策略与角色扮演类占比合计超过50%,射击和休闲类占比分别为8.79%和8.44%。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解读报告。ChinaJoy供图

    细分市场中,今年1-6月,国内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067.05亿元,同比减少3.41%,环比增长29.2%,回暖势头强劲;国内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9.43亿元,同比增长7.17%,这一增长得益于头部电竞和二次元游戏的稳步走强,以及有更多游戏新品采取了移动端与PC端同步发行方式;国内网页游戏实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1.87%,整体规模为23.85亿元,延续下滑走势;国内主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7.47亿元,同比下降15.16%。

    张毅君表示,在全球游戏市场整体低迷背景下,我国游戏产业正逐渐走出低谷,呈现上升态势;面对充满挑战的下半年,仍需提振行业信心,完善生态布局,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忠实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极应对国际竞争中的各种挑战,推动我国游戏行业迈向规范化、精品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新高峰。(完)

    2023-07-28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制造业城市的农业“突围” ——天津市走实走好质量兴农、科技兴农之路

    小站稻、沙窝萝卜、京采6号西红柿、七里海河蟹、茶淀葡萄……这些绿色、优质、安全,让老百姓大饱口福的农产品,都来自天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天津充分利用现代都市的科技、人才、市场优势以及山水林田湖草齐备的自然条件,准确把握现代化大都市“三农”工作定位,明确将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走质量兴农、科技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

    让城市居民吃上更新鲜、更健康、更优质的农产品,同时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让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农耕文明得到传承,农业技术创新拥有源头活水……天津,正聚力谱写都市农业发展的美好图景。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农民把秧苗放置到插秧机上。新华社发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邓永卓在丰收的玉米地里。资料图片















    农业科研人员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创新基地大棚内为番茄试验苗浇水。新华社发


    攥紧“芯片”种业振兴持续推进

    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耕地494.34万亩,作为一个人口千万级的超大城市,天津耕地面积紧张。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获得量更多、质更优的农产品?天津找到了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特别是种业科技创新,形成了“小农业,大种业”的天津特色。

    小站稻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天津种业振兴的重头戏。其兴起于一千多年前,兴盛于清朝盛军屯垦时期,南运河水和漳河水带来的有机肥注入到盐碱地中,以甜刷咸,化碱成腴,加上近200天的无霜期,形成了一季只丰收一次的优质稻米,在清末声名远播,成为“贡米”。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主任金汇江说:“从1875年淮军将领周盛传小站练兵、屯田种稻算起,天津小站稻的种植历史有近150年了。”1999年,“小站稻”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域性证明商标。后因种种原因,小站稻走向没落,最低谷时全市小站稻种植面积仅11万亩。

    2018年,天津市启动小站稻振兴计划,大力发展小站稻种子产业。天津科技大学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参与小站稻的品种选育,食品学院副教授王芳作为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种质创新岗)专家,主要负责小站稻候选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米的成分检测以及稻米储藏、基因功能研究。她向我们介绍:“原来在盐碱地种植农作物,要加入含有增效剂、活性剂、稳定剂的功能性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还要使用有机肥增加稻田的有机质、平衡氮磷钾等,增加了许多附加成本。现在在育种阶段就筛选培育耐盐碱、对病虫害有抵抗力的水稻品种,农民种植这样的品种,省钱省力。”

    目前,天津小站稻育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抗逆、特用品种,包括“津原E28”“津原47”“津稻179”“津川1号”“津育粳18”“津原89”等,水稻旱种、水稻旱育稀植、水稻耕前配方施肥、水稻节水栽培、水稻基质育秧、杂交粳稻育种、整穗育秧法种子繁育技术均走在全国前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天津牢牢攥紧这一“芯片”,农作物育种成为优势所在,为粮食安全提供了硬核支撑。种质资源是推进种业创新的基础,2022年底,一座占地约2020平方米、贮存能力达40万份的种质资源库建成投入运行,标志着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入新阶段,种业振兴行动得到新赋能,天津市现代种业持续发展有了更强大的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撑。

    “过去,种质资源分散在育种机构、农民或企业手中,有不少面临遗失风险。比如,今天做‘体检’的种子虽然口感很好,但产量不高,很可能被弃种。把它们妥善保存起来,可以开展基因研究,为选育‘好吃又高产’的新品种打下基础。”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王璐介绍,“资源库建立了较完善的软硬件设施,确保珍贵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可满足天津未来50年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战略需求。目前已保存种质资源52418份,主要包括粮食类、经济类作物、蔬菜类、牧草绿肥在内的28个科79个属共计117种。”

    水产育种方面,天津的成绩同样突出。2022年,天津鲤鲫鱼水产种质资源场建成投入运行。享有“水产界的袁隆平”美誉的金万昆说:“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在鱼池边研究鱼。”年逾九十的他,仍然坚持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到车间看鱼。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金万昆始终致力于淡水鱼类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创新、良种推广等工作,育成11个“国审”水产新品种,12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研究发明的“粘性受精鱼卵自然脱粘装置”更是打破了鱼苗现代化、批量化生产瓶颈,被誉为“北方家鱼人工繁育第一人”。“不管是种庄稼还是养鱼,没有良种绝对不行。袁隆平搞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几亿人吃饭问题,还是那块水田,收的粮食更多更好,鱼类育种也是如此。还是那池水,养的鱼更多更好。这就是良种的价值,也是育种人坚守的意义所在。”金万昆说。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天津持续推动落实《天津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统筹财政资金约1.3亿元,推进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

    加强攻关“米袋子”拎得更稳

    “小站稻焖出的米饭,黏黏的,上面一层油脂,干吃白米饭都香得很。饭盛出来后,沾在锅底上的饭锅巴,撒上一层红糖或者白糖,吃到嘴里脆甜脆甜的。”在老天津卫的记忆里,小站稻代表着幸福和甜蜜。

    “小站稻全生育期175.8天,株高110厘米,穗长20.6厘米……整精米率71.6%,垩白度1%,直链淀粉含量16.4%,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学硕士张建芳说,“老一辈人都说小站稻好吃,我得让大家知道,小站稻为什么好,怎么好。”小站稻营养丰富、口感好是有科学依据的。天津宁河四季分明,年日照达4000小时,比其他地域一季稻多45天日照。把自己定义为“新农人”的张建芳,把科学思维模式用在现代农业上,推广天津小站稻。

    在天津宁河区东棘坨镇,57岁的市优农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于福安三天两头到地里“数稻子”。这里是以“津原89”为基础创建的吨粮田百亩试验区,不同区域插着竹竿,两个竹竿之间是检测点,每个点位10穴稻秧。稻田“管家”、技术员李志强每天来记录水稻长势。这天,见到于福安时,于福安打着赤脚,刚从田里出来。

    “那有一溜黄的。”于福安朝李志强指了指近处,“拖拉机作业轧的,肥料跟不上。撤水后弄几粒肥,像撒芝麻盐似的,哪儿黄撒哪儿。”这批水稻从育苗到成熟预计178天,生长动态需要时时掌握。“研究水稻就和作画、制瓷一样。”于福安打了个比方,“科研人员下的就是长期润色、打磨的功夫。”

    “水稻产量由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要素’决定,任何一个要素提高都意味着产量提高。过去研究重点主要是提高穗数,穗粒数当然也研究,但粒重很难突破,一般水稻也有大粒的,但品质很次。”于福安团队历经29年研究,育成优质、抗逆、超高产高水平统一的新品种“津原89”,千粒重30.8克,品质国优1级,成为京津冀主栽品种。眼下,团队继续朝着超高产、高端香稻两个育种方向发力。

    “坐得住”是记者走访这家国家级水稻原种场最深切的感受。原种场办公楼前一片地被分成了一块块试验田,10株水稻一列,一列一牌,有直叶的,有弯叶的。“每年育种材料3000多份,符合育种方向的我们才会进一步栽种试验,每年实际研发稳定的大概剩几十个,有价值的才能参加区试,再试验几年进一步验证能不能推广,可能选着选着就淘汰了。”于福安说,水稻育种是“万里挑一”。

    除了加强优质小站稻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拎稳“米袋子”、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天津市明确,“十四五”期间,将提高小站稻、强筋小麦和鲜食玉米种植比例,积极推进强筋小麦发展,适度扩种高端小麦品种,将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和静海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小麦生产重点区。到2025年,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保持在90.5%以上。

    插上“翅膀”“菜篮子”亮点纷呈

    “天津地处海河流域,拥有广袤平原,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条件优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一流、口感上乘,吃过的都说好!‘津农精品’中有很多叫得响的好产品。”金汇江告诉记者。

    金汇江口中叫得响的好产品,就包括沙窝萝卜。“沙窝萝卜赛鸭梨”,作为天津的特色农产品,沙窝萝卜由原产地得名,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沙窝萝卜的重要产地——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种植户郭芝振可是村里的“网红”。有着三十多年种植、销售沙窝萝卜经验的郭芝振,目前种了110多亩沙窝萝卜。说起种沙窝萝卜的“注意事项”,郭芝振打开了话匣子:“沙窝萝卜的种植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8月到10月中旬,这段时间气温高、光照足,是萝卜充分吸收养分并增加产量的重要时期。而到了10月中下旬,特别是霜降以后,气温走低,萝卜种植迎来扣棚保温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如果大棚设施启用不及时,萝卜受冻变糠,对我们农户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损失!”

    这段时间,西青区气象局的工程师们异常忙碌。每年8月上旬,是沙窝萝卜种植户高度紧张的时刻,种子播下去但还没出芽的那几天最怕碰上雨天。一旦下雨,出苗的概率大幅降低,意味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白费了。自2016年开始,西青区气象局的工作人员持续在沙窝萝卜园区开展小气候观测和田间墒情监测,分析沙窝萝卜在不同生育期的服务重点,并以试验研究为基础,量化萝卜关键生育期气象指标、灌溉指标、关键气象因子及管理等,形成了沙窝萝卜标准化气象服务模式。

    “沙窝萝卜的生长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太大了,气象部门近年来的服务越做越准、越做越细,成为田间管理的重要依据。”郭芝振说。

    这只是一个缩影。当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科技的加持下,越来越多农产品的品质得到提升,继而打出品牌、闯出市场。

    再过不久,玫瑰香葡萄将大量上市。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街,玫瑰香葡萄已有60多年的栽培历史。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让茶淀玫瑰香葡萄受到很多市民喜爱。近年来,茶淀玫瑰香葡萄不仅被列为天津“津农精品”市级农业品牌,还入选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打好这块金字招牌,天津市农业部门和质量监管部门还联合建立了溯源系统,只有同时满足在原产地种植、依标生产、品质达标、农残合格等多项标准的葡萄,才能贴上溯源二维码。

    崔庄冬枣、抬头西瓜、七里海河蟹……“津农精品”里的“科技含量”不胜枚举。绿色发展、设施高效,让“菜篮子”更丰盈、更亮眼。近些年,天津“菜篮子”重要农产品稳步增产,自给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2022年,天津蔬菜播种面积达到83万亩,产量达到256.5万吨,同比增长7.5%。

    在充满希望的田野,天津走实走好质量兴农、科技兴农之路,现代化都市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徐徐铺展!

    2023-07-27
  • 两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王聿昊、张辛欣)记者2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修订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旨在为车联网产业提供框架更完善、内容更全面、逻辑更清晰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作为《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8版)》的继承、延伸与完善,2023版指南充分考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深度融合和跨领域协同的发展特点,设计了“三横二纵”的技术逻辑架构,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规范、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应用,构建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产品、试验标准等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制定,通过标准引导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7-27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水平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水平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进入暑期和旅游旺季,一些热门旅游景区出现预约难等问题,影响了游客体验,景区服务与人民群众对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期待还存在差距。为切实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旅游需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化预约管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景区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优化预约措施,实施科学管理,不搞“一刀切”,实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需求。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畅通预约渠道,简化预约程序,合理设置在线预约时间,提高预约操作便捷性。针对中小学生、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要保留线下购票渠道,不断提升旅游便利化服务水平。

    二、强化弹性供给

    指导旅游景区结合暑期旅游特点,因地制宜强化弹性供给,有效满足游客需求。要提前做好应对,引导旅游景区提前开园,延长开放时间,符合条件的旅游景区要增加夜间游览项目,丰富游览内容,提升景区容量。要积极整合资源,在旅游景区及周边增设备用停车场,增加临时性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推动旅游景区增加旅游交通车辆,增派现场管理人员,增设智慧导览设施,切实解决暑期旺季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三、推动产品创新

    进一步挖掘潜力,创新旅游供给,及时推出新产品新场景,发布旅游消费指南。充分利用城市休闲街区、乡村民宿等,拓展旅游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古迹遗址、工业遗产、红色基地等各类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体验。要强化消费引领,引导休闲、度假、研学等多元旅游消费,减轻传统观光旅游景区压力。

    四、提升服务质量

    引导旅游景区提升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指导旅游景区加强现场服务,耐心细致做好游客咨询,及时回应游客需求。要加强服务保障,备足防暑降温设施和物品,做好特殊天气的游客关怀。畅通游客沟通渠道,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投诉。

    五、实施错峰调控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宣传、交通等部门的协作,强化工作联动,提升区域综合调控能力。加强交通疏导,根据需要协调相关部门采取交通管控等措施分散客流,避免游客在旅游景区周边聚集滞留。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公布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信息,引导游客提前规划行程,错峰出行。加强区域统筹,整合区域旅游产品,增设旅游线路,实现区域游客分流,缓解热门旅游景区的接待压力。

    六、规范市场秩序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加大对“黄牛”、第三方平台违规囤票、倒票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完善旅游景区门票分销系统,有效防止“黄牛”挤占票源。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监管,严查欺客宰客等行为,维护景区游览秩序,净化旅游消费环境。会同发展改革等部门加强价格监管,严格查处价格违法行为,保障游客权益。

    七、严守安全底线

    进一步压实旅游景区安全责任,推动旅游景区提高安全生产的主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严防安全事故发生。指导旅游景区强化汛期防范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风险区安全防范。要加强旅游景区内设施设备管理,坚决防止“带病运行”。做好人员密集区域的秩序管理,严防出现因人员拥挤造成人员踩踏等伤亡事故。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有针对性做好恶劣天气应对预案,切实保障游客安全。

    八、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旅游提示,提醒游客增强安全意识,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引导游客安全出行,文明旅游。积极宣传优化预约和便利预约的新举措,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争取游客的理解和支持。要建立健全舆情处置和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网民关切,为景区开放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特此通知。

    2023-07-26
  • 奥特莱斯为啥越来越火?



    近日,上海青浦百联奥特莱斯内人气火爆,商家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吸引市民前来购物消费。李立真摄(人民视觉)



    北京燕莎奥特莱斯一角。王亚哲摄

    提起奥特莱斯,你会想到哪里?是英国比斯特购物村、法国巴黎河谷购物村,还是天津佛罗伦萨小镇、上海青浦百联奥特莱斯?如今,除了国际大都市、国内超大城市,一些三四线城市和小县城也逐渐拥有自己的奥特莱斯。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2-2023中国奥特莱斯行业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奥特莱斯行业的销售规模增速为8%,高于其它零售业态,未来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又“好”又“省”

    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每到节假日,全国多个奥特莱斯人潮涌动,停车位“一位难求”,店铺门口排起长龙。“我们端午节去了趟北京八达岭奥特莱斯,排队进停车场花了一个半小时”“热门店铺都得提前在小程序上预约,不然进不去”“即使到了晚上八九点,奥莱里还是很多人”……采访中,不少消费者都说起奥特莱斯的火爆。

    从数据看,今年端午节期间,佛罗伦萨小镇中国大陆地区6个小镇总营业额及客流量较2022年同期均增长近20%;天津市奥特莱斯累计实现销售5200万元,同比增长64.6%,客流量10.7万人次,同比增长69.9%。“五一”假期,首创奥莱全国十五城创造了5天超4.1亿元销售额,吸引了近180万客流;王府井旗下奥莱销售同比增幅达93%;5月1日当天,青浦百联奥莱销售额创下开业17年来的最高纪录。

    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消费者对性价比和消费体验的更高追求,既“好”又“省”的奥特莱斯正好满足了这样的消费需求。

    “随着年龄增长,不再单纯追求款式,更加看重质量。”今年30岁的消费者小程告诉记者,性价比已经成为他购物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奥特莱斯里大部分为国际知名品牌,品质有一定保障,再叠加奥特莱斯的优惠机制,经常能买到价格实惠、品质上乘的商品。”

    “我第一次逛奥特莱斯是在英国伦敦的比斯特打折村,买了不少打折的名牌包、鞋和衣服。后来听说上海和苏州也开了比斯特购物村,特地去逛过,也是收获满满。”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的裴女士告诉记者,随着奥特莱斯在中国越开越多,逛奥莱已经从“囤货”变成日常购物,往往远离市中心、需要开车前去的奥特莱斯成为周末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消费者爱逛,奥特莱斯在中国屡屡刷新销售纪录。例如,武汉首创奥特莱斯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2021年至2022年,武汉首创奥特莱斯分别实现营收7398.1万元、8216.2万元。今年1月更是实现了1.5亿元销售额,创下开业以来销售单月新高。

    奥特莱斯业态2002年首次进入中国,20多年来在促进内需增长、实现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白皮书》显示,全国现有在营奥特莱斯项目226个,销售额约2100亿元。2022年全年新开业奥特莱斯项目23家,店数增长11%,在所有零售业态中是店铺增长比例最高的。未来3年左右,中国的奥特莱斯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大城市到小县城

    奥特莱斯布局更广

    6月,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迎来了奥特莱斯落户。总投资12亿元的奥莱商业综合体项目已顺利开工。一座小县城竟引来了全球知名品牌的折扣店进驻,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奥特莱斯正逐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白皮书》指出,随着一二线城市奥莱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趋于饱和,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和奥莱品牌项目开始向三四线等下沉市场转移,下沉市场购买力逐步提升。2022年新开业的23家奥特莱斯中,有10家在三四线城市,占比近半。

    “这是整个行业的一种新趋势,随着奥特莱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布局的完成,它一定会朝着一些县级的行政区包括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去延伸。我相信这种覆盖会对传统商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奥特莱斯(中国)董事局主席李忠民说。

    《白皮书》指出,从行业发展的国际经验看,中国奥特莱斯市场处于有利的发展环境之中。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需求和品牌意识是奥特莱斯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而这一业态所具有的高性价比、强目的性购物等,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在中国市场,也逐渐形成了成熟市场所具有的商业、地产、资本、品牌共生的生态体系。因此,在2022年零售行业发展承压的大环境下,奥特莱斯业态逆势增长。同时,这也与高端消费境内为主、行业规模基数较小、中等收入群体支撑、下沉市场购买力提升等息息相关。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奥特莱斯行业呈现出集中度提高的趋势。一是连锁化率高,连锁项目占到市场总量的七成左右。二是头部企业在运营门店数量多,砂之船、王府井、首创、百联、佛罗伦萨等几家企业的门店占34%。三是头部企业开店数量仍在加快。四是头部企业的重点门店销售能力强,年销售额在30亿元以上的奥特莱斯项目大多属于头部企业旗下门店。

    集中度提高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更是奥特莱斯企业取得行业竞争力的需要。集团企业在拿地立项和物业开发、品牌组织和供应链控制、运营管理和效率提升等方面都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头部企业通过直接开店、并购重组等方式,将会进一步提高集中度。单体奥特莱斯则需要以鲜明特色比如良好的环境、卓越的体验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从零售场转变为社交场

    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虽然奥特莱斯行业的销售规模增速高于其它零售业态,但也面临着消费分流、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专业人才缺口加大、创新力不足等问题。

    消费分流是奥特莱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白皮书》分析:一是同业分流,同质化竞争加剧。连锁化的奥特莱斯集团具有更强的品牌资源以及供应链能力,品牌的层次和丰富度明显优于单体奥莱项目。二是电商分流,大型电商平台纷纷拓展奢侈品经营,成为其重要增长点,同时奢侈品牌也在自建线上渠道。三是出境消费分流,疫情防控放开后,出国旅游快速复苏,部分国内消费可能会流失。

    《白皮书》显示,中国奥特莱斯发展历史较短,但增速很快,造成企业知识储备有限、人才缺乏,除头部企业销售规模较大外,部分项目业绩并不十分理想。随着项目越来越下沉,三四线城市的机会与挑战并存。下沉市场的竞争相对较弱、经营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部分奢侈品牌不愿进入、消费能力不足、缺乏专业运营人员等原因,一些单体项目运营明显吃力。

    奥特莱斯下一步应如何发展?从零售场转变为社交场是方向之一。

    举办夏日音乐会、主题市集、宠物活动、艺术展览,近年来奥特莱斯的功能更多样,社交属性逐步增强。业内人士分析,要想成为社交场,除了项目位置适宜、交通便利,还需要打造舒适的购物环境,包括适合的餐饮、亲子、娱乐等项目,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李忠民介绍,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的奥特莱斯项目结合山西老陈醋发源地的在地文化,以“醋城好市”为主题。“区别于过去的模式,未来我们希望在每座城市都能打造一个独特的品牌,把项目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不仅仅是卖世界名品,还要让消费者体验当地文化。”他说。

    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奥特莱斯行业呈现出营销活动推陈出新、场景体验多元细分、数据化赋能等特点。例如,各大奥特莱斯通过微信公号,定时推送优惠和活动信息;部分商家推出小程序商城,成为销售渠道的重要补充;在购物过程中,电子会员卡积分返现等活动也有助于增强消费者黏性。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范君表示,未来5年中国奥特莱斯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500亿元。在零售数字化时代,行业需要在全渠道购物体验、商业空间的场景打造以及提升精细化运营等方面投入数字化转型研究,助力奥特莱斯适应市场的变革和发展。(记者徐佩玉)

    2023-07-26
  • 优化限购管理、支持更新消费……政策密集推出提振汽车产业

    优化汽车限购管理,鼓励限购地区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



    近段时间,支持汽车发展的政策密集推出。来自供需两端的扶持举措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产业发展。

    汽车产业是稳工业、稳经济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在稳步恢复的同时面临压力和挑战,以汽车为抓手稳定消费、畅通供需循环,对激发市场需求、保持工业持续复苏意义重大。

    从搭载毫米波雷达到应用红外遥感技术,从具有抬头显示功能的大屏到智能辅助驾驶汽车……第20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新车型、新技术、新概念让参观者目不暇接。在AITO问界展台,热门车型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咨询。“我们参展的新款车型是问界M5智驾版,希望借此进一步拓展北方市场。”AITO问界吉林省营销经理杨洋说。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在一季度汽车产销同比下滑的情况下,二季度明显恢复。在各项促消费政策、汽车营销活动等共同拉动下,上半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到22409亿元,同比增长6.8%。

    今年“618”,超过7200辆五菱汽车通过快手电商进入家庭,销售额总计超过3亿元。“这个数字超出我们预期。”快手电商汽车行业负责人杨为松说,五菱汽车和快手电商对五菱宏光MINIEV等车型提供了双重补贴,消费者可以选择送车上门,也可以到线下4S店提车,新模式为促进汽车消费起到积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汽车消费复苏态势稳中向好,但仍有进一步挖潜提质的空间。《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更加务实的举措。比如,在优化限购管理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限购地区,结合实际,鼓励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实施城区、郊区指标的差异化政策,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加快投放的进度;鼓励各地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老旧车辆退出,并对取消二手车限迁、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等已出台政策进一步加强督促落实等。

    在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成本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推动居民小区内的公共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居民电价,推动对执行工商业电价的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等。

    “聚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举措,进一步释放更多区域和人群的消费潜力。”蔚来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蔚来汽车已为超110个品牌提供充电服务,将进一步推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参与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稳定和支持汽车生产的政策同步推出,从供给端为产业发展助力。

    位于襄阳市襄城经济开发区的湖北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条磷酸铁锂生产线全部进入量产。这个项目计划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及5万吨磷酸铁,将填补襄阳新能源汽车锂电材料的供应链空白。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襄阳市看准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努力打通上下游。

    在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一排排机械手精准地焊接车身,加快数字技术应用,生产效率提升。贵州推动“数实相融”,通过智能制造项目牵引,带动实体产业特别是汽车制造提质升级。

    从延链补链到借“数”赋能,各地因地制宜推出务实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赵志国说,提振汽车产业是当前稳工业的重中之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紧制定实施汽车行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

    推动产业向绿色、智能方向提速。不久前召开的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搭载魅族车机系统的领克08车型对外展示。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CEO沈子瑜表示,星纪魅族将与更多汽车品牌合作,向用户提供智能数字座舱体验,并通过智能汽车与消费电子的融合,为车辆提供算力、数据、硬件、生态等能力共享。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支持重点大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参与,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加快高精度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并将推进功能安全、网络安全等标准的制修订,通过标准引导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升级,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发展动能。

    2023-07-25

  • 首 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