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氢能产业提质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动能源革命,有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稳步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变。其中,发展氢能产业将在我国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已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布局,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


    我国在清洁低碳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氢能产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在部分区域开展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十四五”末,我国将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以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为切实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健康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强氢能产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


    燃料电池在我国已呈现快速启动的态势,氢燃料电池轻型电车、家用社区用电池等各种氢的应用场景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当中。但从绿电制氢、氢气储存、运输到加氢站等各类用氢设施建设,以及各种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我国氢能产业还存在明显短板。应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材料攻关。未来氢能产业发展有六大趋势,包括替代柴油车的燃料电池;液氢、氢气管道运输;燃料电池工业发电;氢气储能;蓝氢、绿氢创新发展;在难以减排领域氢能的开发利用。要准确把握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项,围绕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着眼长远,加强产学研合作,夯实技术基础,以保障我国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氢是无色无味气体且极易燃烧,一旦泄漏容易发生爆燃、爆炸。因此,必须把安全性作为氢能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内在要求,坚持安全优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氢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针对氢能制取、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全产业链,强化重大安全风险预防和管控,提升全过程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氢能产业风险防控体系,要坚持“预防为主、本质安全、系统管控、防患未然”十六字方针。首先,要系统开展氢能安全技术研究,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社会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的氢能安全技术研究体制。其次,要修订和完善氢能安全国家标准,梳理我国已有和正在制定的氢能安全国家标准,从氢能安全管控的要求出发,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尽早形成系统完整的标准体系。此外,要建立健全氢能系统各种设备的检测检验机构。


    作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清洁低碳工业原料,氢能应用场景丰富。要坚持市场导向,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和拓展氢能在交通、工业、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探索形成科学有效的氢能商业化发展路径。

    2023-05-18
  • 两部门: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 提供多元化购买支持政策

    中新网5月17日电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县域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消费券等支持。加大农村地区汽车消费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





    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


    (一)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等的衔接,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合理推进集中式公共充电场站建设,优先在县乡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并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延伸,结合乡村自驾游发展加快公路沿线、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场所充电桩建设。


    (二)推进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共享。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既有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充电设施建设条件改造,具备安装条件的居住社区可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车位。落实新建居住社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推动固定车位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落实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管理机构管理责任,加大对居住社区管理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建立“一站式”协调推动和投诉解决机制。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应积极协助用户安装充电设施,可探索与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合作的机制。引导社区推广“临近车位共享”“社区分时共享”“多车一桩”等共享模式。


    (三)加大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公共汽电车场站和汽车客运站等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乡村级充电网络建设和输配电网发展,加大用地保障等支持力度,开展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增强农村电网的支撑保障能力。到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放宽电网企业相关配电网建设投资效率约束,全额纳入输配电价回收。


    (四)推广智能有序充电等新模式。提升新建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将智能有序充电纳入充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功能范围,鼓励新售新能源汽车随车配建充电桩具备有序充电功能,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鼓励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V2G)、光储充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在充电桩利用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建设提供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充电基础设施。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鼓励用户低谷时段充电。


    (五)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体验。结合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环境、电网基础条件、运行维护要求等,开展充电设施建设标准制修订和典型设计。完善充电设施运维体系,提升设施可用率和故障处理能力,推动公共充换电网络运营商平台互联互通。鼓励停车场与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创新技术与管理措施,引导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分区停放,维护良好充电秩序。利用技术手段对充电需求集中的时段和地段进行提前研判,并做好服务保障。


    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六)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针对农村地区消费者特点,通过差异化策略优化配置,开发更多经济实用的车型,特别是新能源载货微面、微卡、轻卡等产品。健全新能源二手车评估体系,对新能源二手车加强检查和整修,鼓励企业面向农村地区市场提供优质新能源二手车。


    (七)加快公共领域应用推广。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县乡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提高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公交、道路客运、出租汽车、执法、环卫、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支持力度。


    (八)提供多元化购买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县域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消费券等支持。鼓励有关汽车企业和有条件的地方对淘汰低速电动车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以旧换新奖励。鼓励地方政府加强政企联动,开展购车赠送充电优惠券等活动。加大农村地区汽车消费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


    强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宣传服务管理


    (九)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新闻报道、专家评论、互联网新媒体等方式积极宣传,支持地方政府和行业机构组织新能源汽车厂家开展品牌联展、试乘试驾等活动,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联合产业链上游电池企业开展农村地区购车三年内免费“电池体检”活动,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


    (十)强化销售服务网络。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下沉销售网络,引导车企及第三方服务企业加快建设联合营业网点、建立配套售后服务体系,定期开展维修售后服务下乡活动,提供应急救援等服务,缓解购买使用顾虑。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地区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保技术人员,提供汽车维保、充电桩维护等相关职业教育,将促进就近就地就业与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有效衔接。


    (十一)加强安全监管。健全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体系,因地制宜利用多种手段,提升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质量安全水平,严格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管理,引导充电设施运营企业接入政府充电设施监管平台,严格配套供电、集中充电场所安全条件,确保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强化管理人员安全业务培训,定期对存量充电桩进行隐患排查。引导农村居民安装使用独立充电桩,并合理配备漏电保护器及接地设备,提升用电安全水平。

    2023-05-17
  • 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继续执行现行电价

    原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改革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继续执行现行电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在严格成本监审基础上核定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进一步深化输配电价改革。


    《通知》强调,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用电继续执行现行电价政策。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由上网电价、上网环节线损费用、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系统运行费用包括辅助服务费用、抽水蓄能容量电费等,上网环节线损费用按实际购电上网电价和综合线损率计算。


    《通知》提出,执行工商业(或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用户,用电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下的,执行单一制电价;100千伏安至315千伏安之间的,可选择执行单一制或两部制电价;315千伏安及以上的,执行两部制电价,现执行单一制电价的用户可选择执行单一制电价或两部制电价。(记者顾阳)

    2023-05-17
  • 天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


    天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这款3月底面市的360吨重载自动导引运输车打破了我们保持3年的负载最重国内纪录,主要应用于海上风电。”厂房里,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志勇指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去年我们营收突破1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已达去年的一半,全年预计实现营收3亿元。”


    朗誉是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天津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出台《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


    4月20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在天津实现产业化制造。“通过海底节点采集的信息量比传统装备提升3倍,能够接收到比蚊子声还小150倍的地震波,有助于描绘高清油藏数据信息,是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装备。”中海油服物探装备研究所首席工程师阮福明介绍。


    这背后,是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崛起。


    日前,科技部发布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滨海新区以海洋油气装备、高技术船舶、海水淡化装备、港口航道工程装备、海洋能开发利用装备五大细分领域为依托,集聚海洋工程装备企业超4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50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13家,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7%,5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领先水平,2022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营收超1700亿元,成为引领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海洋强国的重要力量。


    今年4月,《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给予诸多支持政策,让企业“敢投资”“投好资”: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补足重点产业关键环节短板的重大工业项目,以及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竣工投产后按照设备、软硬件工具等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对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的发展给予最高1000万元专属支持;首次突破一定年产值,或是进入国家级、市级等相关名单,或是获评领航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的企业若满足一定条件,最高可拿到5000万元奖励。


    智慧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一汽富维本特勒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厂区,一排排电焊机器人挥舞着机械手臂,弧光四射、焊花飞舞。


    “我们2020年进厂服务时发现,电压细微变化可能引起机器人等精密部件误操作,而且焊接机器人属于冲击性负荷,极易引起厂区电压波动。”国网天津电力工作人员杨国朝回忆,“我们从设备负荷特性、电压敏感度、影响损失3个维度,为企业量身打造分级供电智慧用能系统,该系统能够智能感知电压细微变化,快速采取保护措施。”企业设备部部长袁义波介绍,3年来,机器人的焊接精准度提高5%,生产线成品率接近100%,平均每年减少产品损失约120万元。


    智慧用能系统不仅让生产更精准,还助力工厂智慧节能。厂房后院,空气源热泵、热水循环泵和多功能数据采集终端组成了智慧能源微网,保证用能经济性。“电力公司为我们安装了智能负荷识别装置,跟踪用能变化,每个季度送来企业用能能效账单,帮助我们及时调整用能策略,截至目前已节省近75万元。”袁义波说,企业还成功通过了绿色工厂认证。


    在天津市新天钢德材科技冷轧薄板有限公司,车间里各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自动运转,工人师傅只需坐在监控大屏前,观察设备、车辆、能耗等数据的实时变化。


    天津市新天钢德材科技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数字信息化部部长孙石说:“‘5G+智慧工厂’实现了园区内车辆、设备、能耗等各个数据的全流程实时监控,显著提高了工厂整体制造和管理水平,数据利用率提升超80%,能源利用率提升15%。”去年底,“新天钢冷轧薄板智慧园区创新应用”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名单”。


    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天津出台了《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支持8批近3000个项目,安排市区两级财政资金近百亿元,创建300余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补助各类智能制造项目3000余个。


    布局未来,提升数字经济驱动力


    3月底,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腾珑E2000芯片荣获2023年中国IC设计成就奖。“今年,公司计划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生态合作伙伴扩充至6000家。”公司总经理窦强介绍,自2014年成立至今,飞腾公司已逐步形成四大产品谱系,累计销售额超过50亿元。


    目前,天津市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以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为支撑的“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智能科技产业因其先导性、创新性而成为引领性产业,天津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说。


    5月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将在天津召开。7年来,天津借助这一平台,发挥智能科技产业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已实现一秒钟内百亿亿次的运算,每天超过1.5万项计算任务在这里执行。“算力高速运行的背后,是经济‘加速跑’的脉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孟祥飞说。


    推进数字产业化,天津培育信创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智能化应用场景。“目前我们已拥有从中央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到整机终端的信创全产品链条,具备信创整体方案供给能力。”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刚介绍。


    4月20日,天津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加快4.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4%,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41.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0%,引领带动作用明显。


    “今年,天津将培育1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力争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1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以上,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尹继辉说。(乔杨龚相娟靳博)

    2023-05-16
  • 数字化推动电力行业变革

    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依托高空带电作业机器人等开展配电网带电检修工作。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本版近期将连续刊发电力、建筑、汽车等领域应用数字技术提升生产效能、再造业务流程、创新经营模式的报道。


    覆盖10万公里架空输电线路、28万基输电杆塔以及地形地貌地物等数据,将真实电网在数字空间以数字孪生的方式,一比一三维立体还原和数字化全景呈现……今年年初,国内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通过采集输变电设施的物理数据,在网络云端构建了一张数字孪生电网,这也是全球首次对亿千瓦级负荷大电网进行全息数字化呈现。电网装上“千里眼”后,可全面提升智慧运检水平,将故障处理时间再缩短约10%,极大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


    数字技术的引入,将给能源电力行业带来深远变革。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电力、煤炭、油气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到2030年,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初步构筑、数据要素潜能充分激活,一批制约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服务绿色发展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近年来,数字技术与传统能源技术深度交叉融合,正在孕育影响深远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新形势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将是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统筹安全、经济和绿色发展要求的重要支撑。


    “数字化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关系,为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够成为破解能源转型中改革问题、发展问题、科技创新问题、企业经营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欧阳昌裕说。


    具体到电力领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肖晋宇介绍,全面提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能力,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面数据分析和快速智能决策,可达到对物理系统进行实时反馈和精准控制的目的,从而构建数字化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智慧升级,可实现“源网荷储”协调,促进多能互补和多元互动,服务电力绿色转型,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兴起,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能源行业进一步结合,成为引领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国际能源署预测,仅增加数字化需求响应就可以在2040年将欧盟光伏和风力发电的弃电率从7%降至1.6%,从而减少3000万吨碳排放。另有国际咨询机构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厂数字化比例将接近19%,帮助发电企业降低运营成本27%左右,从而降低全球发电行业碳排放量4.7%。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2022国内外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显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在能源中的贡献占比超过七成,主要原因在于电力行业拥有高比例电子设备的先发优势,需要充分利用该优势推动电力大数据、数字技术、数字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发电与电网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远大于上游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采掘行业。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要推动能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深度融合,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能源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现代化迈进。


    提高运维效率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具备较好的数字化基础条件。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和数字经济加速兴起,我国持续发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并针对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4月26日,在浙江湖州浔南110千伏金象变电站,10余名变电检修人员准时集结,为即将开始的综合检修做准备。与此同时,变电运维人员在主控室内进行远程倒闸操作,轻轻点击“一键顺控”指令后,相应线路的开关、闸刀即按照预设流程完成设备状态切换。


    “实现‘一键顺控’之前,我们需要去现场倒闸操作。遇到步骤多的任务,可能要来回跑十几趟,费劲不说,还会大大增加停电时间。”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周洪明说,将传统倒闸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的操作步骤固化到计算机程序中进行自动控制,不仅能实现远程操作,人身伤害和设备误操作的风险也更小了,运维操作效率显著提升。


    电网作为能源系统的核心环节,其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整个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绿色低碳水平。近年来,电网公司以数字电网为关键载体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通过对物理电网的厘米级高精度建模,让无人机高精度自动驾驶巡线,大幅提升了输电线路巡线效率;通过数字孪生建模,借助智能巡视和智能控制技术,让庞大、复杂的变电设施实现了可靠的“无人值守、远程操作”。


    火电方面,各大电力集团公司均开展了火电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人员定位安全管理、行为与故障视频识别、三维可视化等大量新技术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风电与光伏方面,各大能源企业利用互联网思维整合行业大数据,逐步提高在设计制造、建设开发、运维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水电方面,已广泛应用监控、保护和监测等自动化系统。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郑厚清表示,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基础设施和已有业务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转型管理体系逐渐形成,生产经营升级效果持续体现,数字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据要素治理机制逐步构建,数字新业务新生态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开拓广阔空间


    电力系统是最复杂的人工系统,需要借助测量、通信、控制、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监测和管控,并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动信息技术进步。随着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深入融合,数字智能技术向电力行业更多业务领域扩展。


    电动汽车停稳后,充电机器人伸出机械臂对准充电口,自动充电、结算,这种看似科幻的场景正变为现实……不久前,能链智电推出一款自主研发的充电机器人,具备自动寻车、智能充电、自动结算等功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移动充电需求。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无人驾驶充电机器人将成为必要的基础设施,电动车充电的智能化、无人化会带来全新的充电体验,开启巨大的智慧补能市场。


    在肖晋宇看来,未来电力数字化技术将发挥强大的信息互联能力,连接电力系统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实现产业链各环节及各业务链之间的数据贯通,为生产、销售、管理以及社会治理全面赋能。


    立足当下,受限于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外部环境、路径依赖失效的内部治理机制等因素,能源电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思想认识、制度保障和传统业务转型等方面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多数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加注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能源电力企业多为重资产运营,转型的重要基础为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生产、运行、维修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因此主要转型投入集中在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方面,而在数字业务创新领域还处于初期投入建设阶段,经济效益尚未显现。


    郑厚清表示,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着高投入与低产出、高风险之间的矛盾和挑战,面临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多,部分能源电力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有所减弱。因此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和跨界融合,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夯实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专家建议,电力行业要加大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制投入与良性产业生态的构建,加强数据治理、强化数据管控,完善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王轶辰)

    2023-05-16
  • 藏粮于技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取得突破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取得突破整体技术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


    藏粮于技


    初夏五月,正是“轻风摇细麦,浅水出新秧”的好时节,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农业生产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强国必先强农,强农方能强国。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科技这个重要支撑。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取得突破。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各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0%。


    数字农业改变传统农耕模式而且更加高效低碳


    立夏后的江南,风暖昼长。在地处“浙北粮仓”浙江省嘉善县的西塘镇祥符荡畔,由浙农集团和阿里云联合打造的长三角地区首个低碳智慧示范田,400亩的小麦正值灌浆期。


    5月9日一上班,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殷铮便打开“祥符荡稻田数字孪生平台”,点击查看5公里之外的小麦虫害情况。屏幕上显示着气象实况、农事统计、告警预警、生长记录等具体信息。


    祥符荡稻田数字孪生平台,以稻田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场景为基础,通过软硬一体和人工智能服务,将农场、作物、环境、种植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感知互联和数字孪生,沉淀生产经营数据,同时通过数字化模型精准管控监控、灌排系统等智能化硬件设备,实现稻田远程监控和操作。


    “进入平台界面后,在各个设备的标识中,选择设置在田块四周的田埂上的农业害虫智能测报灯,点击即可查看根据前沿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分析捕捉到的虫害情况。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平台对虫害的特征进行确认提取,并对虫害进行测报和智慧诊断。我们随即根据诊断结果,比照虫害的类型,对症下药,在保证小麦产量的前提下从源头减少施入田地的农药总量。”殷铮介绍说。


    智慧不止于此。为减少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中的能源消耗及化肥、农药用量,这块农田“装备”了包括气体排放在线监测站、土壤墒情站、多参数专业气象站、排水闸、进水阀、水位仪等在内的约150套设备,每套设备都与平台相连,只要在手机或者电脑上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多个场景的智能控制。


    农场的无人机通过光谱识别采集的低碳作业数据,在每块田块上都会有详细的各类分析数据,通过光谱分析可以实现粮食生长差异化数据采集,依托变量施肥数字模型,指导进行最小6平方米区块精准施肥。同时根据大数据作业指令,无人机可以通过北斗导航和数字模型,进行自动巡航、精准施肥。


    “我们的设备可以实时观测农田小气候,提供温湿度、降水、水质、温室气体排放等数据的观测,这些数据都会汇集到平台里。”阿里云工程师史同鑫介绍,平台还集成了水、气、土三个在线自动检测体系,由“云·数字化”系统来指导小麦、水稻等粮食种植工作。


    按照农时节点,再过一个多月,这片农田将种上水稻,水稻的灌溉怎么利用平台实现呢?“我们通过构建水稻生育和灌溉同步的模型,研发了基于水稻长势和土壤液位的双向传感器,还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水稻生长模型。”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丹英说,稻田数字孪生平台可以精准“调动”每一块水稻田,查看它的水位线状况并进行精准灌排。


    以前,400亩稻田的灌溉至少需要四名男工人工巡田、手动操作防水,现在只需要根据水稻生长阶段设置好相应的水位线标准,平台就可以发出指令,自动调整每块田的进出水。目前,智慧示范田的亩均用水量已从原先的400方左右降至230~240方。


    “我们以粮食生长、精准灌排等模型为大脑,探水探气探土等设备为千里眼,依靠北斗导航技术的厘米级高精准定位为顺风耳,电动阀、自动闸、无人农机等作业系统为机械手,真正做到‘数字种田’。”殷铮自豪地说道。


    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示范田项目实施后,已建设核心农田400亩,辐射农田4000余亩,平均每亩可增收130元左右,全年增收40余万元。


    有了“金种子”农民不仅少花钱还能多打粮


    5月9日,河南省浚县金种子经销门市部内站满了来咨询购买种子的种植户。善堂镇陈村村民孙国全经过认真了解,选购了一种名为“豫花37号”的高油酸花生。“去年我把家里的地承包给别人种高油酸花生,说是不仅出苗快、抗病性强、产量高,而且收购价也比市场高,算下来,每亩能增收600多元,效益不错。今年我干脆把地收回来,打算自己种这个品种。”


    河南是花生种植第一大省,浚县善堂镇地处豫北黄河故道,有着悠久的花生种植历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为了提高花生的质量和产量,善堂镇结合当地生态特点,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培育出一种名为“豫花37号”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这种花生油酸含量高达79.2%~79.5%,符合出口要求。短短几年,以“豫花37号”为代表的高油酸花生就在浚县实现了大面积推广,一个个高油酸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了起来,并配套全苗培育、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等技术,推动花生生产走向高质高效。


    都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好种产好粮,优良的种子是农作物高产的关键。不仅仅是花生,鹤壁市作为河南省的产粮大市,近年来以良种选育为重点,培育了一批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良种。5月4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公开推介主导玉米品种11个,其中就有鹤壁市农科院选育出的2个玉米品种“永优1573”和“浚单1618”。


    鹤壁市农科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王小星告诉记者,“浚单1618”是由市农科院绿色高效玉米研究组历时七年培育出的优良品种,技术人员在田间和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先后攻克了黄淮海玉米脱水速率慢、成熟期晚等一系列难题,未来市场前景看好。


    农作物育种就是一门精细活,别看鹤壁市农科院近十年来培育成功的良种有数十种之多,但实际上,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有着上百次、上千次的失败。“选育种子最考验人的耐性,因为一个优良品种的培育过程中,有99%的情况都是失败的。”王小星说,“但失败也是有价值的,我们通过失败过程中反馈的信息来鉴定出哪个品种的亲本和性状比较好,再把这些好的性状都聚合在一起,优中选优,进行下一轮的改进调整。”


    据介绍,为了增加成功概率,鹤壁市农科院努力通过技术手段对整个过程进行提升改良,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提升各项环节的精准度。“比如,虽然种子从外观上看差别不大,但不同种类、不同组合的基因信息却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选育过程中,需要对每一种育种材料和组合加贴标签。过去,这些标签都靠工作人员手动更新,很容易出错。现在我们都改为计算机系统出具二维码,这相当于给每一袋种子加盖了一个身份证,只要扫一下二维码,这个种子从田间收获到在实验室中经过哪些环节都一清二楚。”王小星表示,近年来,国家对选种育种工作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金种子”出现,让种田农民能花钱少还能多打粮。“现在良种技术的发展,让种子对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了。就拿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来说,十年前,亩产达到800公斤就属于很高的产量了,超过1000公斤的纪录极其少见。但现在一亩地产七八百公斤玉米很常见,1000公斤的产量也明显增多,而且产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智能农机设备打造无人“稻田工厂”


    农忙时节,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峪街道新阳村无人农场的水稻田内却看不到农民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现代化的农机在田间忙碌。农场负责人肖定自豪地介绍:“这里是我们于2021年创建的全国首个全程无人操作的机械化双季稻无人农场示范园。靠着现代化的农机设备和背后的北斗定位以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农场耕、种、管、收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作物生产过程实现了实时全监控和智能决策精准作业。”


    无人驾驶旋耕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收获机、无人驾驶喷雾机……在无人农场示范园内,各式各样的高科技装备分工明确,尽显科技范儿:北斗旋耕机负责翻耕,可以按照设计路线自己前行,走得精准笔直;插秧机、抛秧机、撒播飞机负责种的环节,作业既精准又高效;无人驾驶喷雾机和直升机负责施药和施肥,视频监测设备有着“火眼金睛”,苗情、虫情、地情等全都尽在掌握之中;到了收获的季节,无人驾驶收割机与无人驾驶运粮车携手合作,自动装卸,一天下来能收割60多亩稻田。


    作为新一代农人,80后的肖定有着一个“稻田工厂”的梦想,在“稻田工厂”里,农民只要坐在家里就可以种地、管地,田里不仅有各种机械化设备,还要有智能化系统。如今,随着无人农场示范园的一步步建设,肖定的“稻田工厂”梦也在逐步变为现实。据肖定介绍,无人农场包括高标准农田、智能农机、智能灌溉、农情精准监测系统等四大块建设内容,稻田内采用的是袁隆平院士团队的水稻良种,选用了知名农机生产企业的先进农机装备。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农场实现了节约灌溉用水20%以上,节约肥料投入30%,减少农药投入30%,减少田间用工70%以上,核心示范区增产10%以上,整体效益提高20%以上。


    “过去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一天最多能犁二亩地,耕种200亩的水稻田,至少需要20个人,现在只要2到3个人就够了。”肖定说,无人农场追求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更多,更重要的还有种植方式的更加绿色化。以往,南方水稻种植在施肥环节大多为人工抛撒施肥,化肥只能停留在地表,不仅利用率低而且容易流失,进而污染环境。这种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诱因之一。而如今,在无人农场,无人机等设备可以进行精准施肥,减少了不少化肥的浪费和污染。此外,无人农场还建设了智能灌溉系统,实行排灌分离和智能管控。系统能够基于气象等条件,结合作物的生长期规律进行精细化灌溉,减少输水损失,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020年,肖定作为种粮大户代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的基层代表座谈会。几年过去了,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肖定继续在绿色的稻田里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如今,无人农场的稻苗长势良好,株高比去年同期明显增高,绿油油的禾苗预示着新一轮的丰收。(本报记者王雅婧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3-05-15
  • 4月份产销同比均增长 新能源汽车延续良好表现

    本报北京5月14日讯(记者刘瑾)伴随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回暖,汽车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3.3万辆和21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6.8%和82.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延续良好态势。


    对于4月份产销同比大幅增长,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这是由于去年4月份新冠疫情导致生产供应基本停滞,同期基数相对较低。今年累计产销实现由负转正,前4个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5.5万辆和82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6%和7.1%。





    但也要看到,3月份车市非理性促销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4月份产销环比分别下降17.5%和11.9%。“当前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动力仍然偏弱,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释放。”陈士华表示,目前消费者进店量快速增长,但成交率较低,存在观望态度。加上商用车行业复苏速度不及预期,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4月份产销较3月份有所下降。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4月份汽车销量实现了超强增长,1月份至4月份基本形成明显向上的走势。


    新能源汽车延续良好表现,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4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万辆和63.6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9.5%。1月份至4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到27%。“随着新车型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下半年的市场表现有望超过上半年。”陈士华表示。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分析,协会年初预测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900万辆,比去年增加200万至300万辆,这肯定会对燃油车造成一定压力,其市场份额会逐渐被新能源汽车取代。


    在乘用车市场整体恢复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也趋于稳定。4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9.9万辆,同比增长81.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5.2%,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如果去掉去年4月份的特殊情况,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整体依然处于上升阶段,未来也有望保持这一趋势。”许海东说。去年4月份,合资车企生产销售受上海、吉林疫情封控影响较大,中国品牌乘用车月度占比较高,今年恢复到正常轨道。崔东树认为,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7%上升到55.2%,已成为中国品牌强势崛起的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出口延续强劲态势。4月份,汽车企业出口37.6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1.7倍。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31.6万辆,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2.2倍;商用车出口6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41.6%。新能源汽车出口10万辆,环比增长28.6%,同比增长8.4倍。


    在整车出口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上汽出口量最大,达8.2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总出口量的21.7%。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1.5万辆,同比增长15.5倍。


    对于汽车行业下一步走势,陈士华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恢复性好转,但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普遍偏大,加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汽车工业稳增长任务仍然较重,需要相关政策持续提振信心,全力促进汽车消费潜能释放,推动汽车产业稳定运行。

    2023-05-15
  • 新型家电引领消费升级

    当前,我国家电市场消费新潮涌动,一方面存量特征明显,另一方面新型家电渐成新宠。积极扩大市场需求,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帮助用户构建和谐美好“未来家”正成为驱动家电产业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日,2023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作为全球三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之一,此次展会以“智科技、创未来”为主题,千余家国内外企业踊跃参展,展示全球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前沿创新成果。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执行理事长姜风表示,本次展会成功举办,凸显了我国作为推动全球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增长的主引擎作用。


    产品更新换代提速


    对于家电及消费电子行业来说,2023年是扩大市场规模、加快结构调整的重要一年。行业领军企业以硬核实力和创新举措,展现了行业努力走出低迷、开启新一轮增长的信心和力量。


    各大彩电品牌围绕OLED、MiniLED、激光显示等前沿技术竞相发力。TCLMiniLED电视峰值亮度突破5000尼特,海信带来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


    为了满足用户大屏沉浸式观影的需求,海信9年前率先推出具有大屏震撼、健康护眼、绿色节能等差异化优势的激光电视。2022年,海信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占有率高达53.5%。此次展示的8K激光电视LX,可清晰呈现4平方米巨幕上的3300万个细节。“在产品革新的路上,我们永不止步。”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刘显荣表示。


    长虹在5G+8K赛道上积极布局,2022年领跑国内8K电视市场。随着5G网络速度的提升,高刷新率已成为未来显示领域主流趋势之一。长虹发布的国内首款支持全程288赫兹显示的超高刷系列电视,为用户提供性能升级的场景式解决方案。


    众多家电厂商聚焦品质生活需求,强化新风、洗烘、除菌、适老等产品功能创新,为用户带来新体验。高端家电品牌德国美诺展示了衣物护理、洗碗机、嵌入式厨电等系列共计100余件产品。


    英宝纯带来的空气环境机系列产品在传统空调单一功能基础上实现迭代升级,集空调、新风、消毒、净化、控湿、检测于一体。其开发的新技术可从空气温度、湿度、含氧量、洁净度等多维度调控室内空气环境,更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境的需求。


    家电家居一体化


    在新兴数字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家电及消费电子厂商正全面打通客厅、厨房、卧室、卫浴等生活场景,并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为用户提供具备主动智能且不断升级的智慧家居体验。


    海尔搭建“四大场景盒子”全场景智慧样板间,依托智家大脑打造娱乐、洗浴、睡眠等多种个性化场景。海尔智家副总裁、全屋智慧总经理邓邱伟表示,数据与智能的融合带来了家电产品的体验升级。海尔已形成专业的家庭知识图谱,并应用于“智家大脑”。“智家大脑”依托自感知、自学习模型算法,能够深入了解用户和家庭需求,从而打造更智慧更便捷的全屋数字化自适应体系。


    “消费需求的变化促使家电与家居的交集变得更加密切,使两者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京东家电家居事业部负责人表示,京东今年将以家场景为核心,构建新的家电家居消费生态,为用户提供场景化、套购化的家电产品。同时,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链,改造线下门店布局,激发下沉市场潜力,推动趋势品类和新品发展。


    在家电家居一体化趋势下,产品与家居环境的适配程度日益受到家电业重视。各冰箱品牌在新品开发中,不光以新的科技成果满足智能、健康生活需要,还在美学与实用性结合上大做文章。拥有超薄机身的海信真空璀璨503冰箱,可让食材处于低压低氧的真空保鲜状态,并且通过真空技术外置化,为用户的食材保鲜提供更多便利。


    嵌入式家电渐成新时尚。新亮相的容声无边界系列冰箱,通过底置散热系统,冰箱两侧与橱柜无需留出缝隙,能够实现完全嵌入橱柜的效果。


    品牌向高端迈进


    在产业端,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历来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在本次展会举办的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围绕数字智能深度融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作为我国家电行业头部品牌,海尔集团在家电行业耕耘39年,在向实创新方面进行独到探索。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表示,海尔探索高质量发展是向实创新的内核,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对外,海尔坚持奉行三级品牌创新战略,从高端品牌到场景品牌再到生态品牌;对内,海尔进行数字化深度变革,提高用户体验和企业效率。


    打造高端品牌是我国家电业的重大课题。海尔的高端品牌打造从2006年“家电下乡”开始。当时,业界同行普遍以最低价格占领市场,海尔则创立了卡萨帝高端品牌,并用10年时间探索高端品牌。“创立一个高端品牌,不是把名字取得有多高端,而是要有扎扎实实的研发、制造工艺以及协同发展的人力团队作为后盾。尤其是市场团队,高端品牌不只是把产品品质做好,还需要传递理念,传递好的生活方式。”李华刚用数据说话,2022年卡萨帝的营收已突破200亿元。


    国际化发展是中国家电巨头迈向世界一流水平的必由之路。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TCL电子首席执行官张少勇用两个关键词概括了TCL品牌成功走向世界的秘诀,即“灯塔模式”和“铁三角模型”。在他看来,这不仅提升品牌全球化的战略韧性,而且可以高效持续打开新局面。所谓“灯塔模式”,即每个区域选择一个重点国家深耕市场,把市场做好后,再以此为基础覆盖其他国家的市场。“铁三角模型”则是先搞定渠道,之后在当地建立工厂,再在当地建供应链。“到现在为止,这样的‘铁三角模型’已经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复制。”张少勇自豪地说。


    智能技术的发展,构成了家电产业产品创新、场景发现、模式重构的新基座。彩电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拥抱新兴“屏世界”。海信集团董事长、总裁贾少谦表示,以前提到海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海信显示产品,但在此次展会上,9大生活场景空间的亮相成为海信的门面担当,也折射出海信内部业务架构的新走向。依托场景为核心,海信希望帮助用户“尽享品质生活”。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海信发挥其在显示技术上的传统优势,以屏幕为介质,打造出连接生活的新业务增长触角。


    近年来,老板电器展开了对厨房场景的数字化研究。该企业发现,未来用户厨房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是一个“AI烹饪助理角色”,并由此发布了老板电器厨房智能系统数字厨电这一全新烹饪解决方案。“我们的智能厨电与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老板电器总裁任富佳表示,数字厨电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厨电产业的想象空间,帮助企业重构用户与产品、用户与企业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在给企业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为企业营收增长提供了新红利。(记者周雷)

    2023-05-12
  • 上海: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就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深刻论述:“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白山黑水到雪域高原,新时代中国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今日起,光明日报开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以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调研报道,充分展现各地区各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生动实践和探索经验,生动呈现百姓身边可知可感的新变化、实实在在的新收获。


    什么是未来产业?


    咖啡拉花、焊接、皮带拉力检测、车灯除尘……在上海市的一家机器人科技公司里,一排排“科技味儿”十足的机械臂正在忙碌着。“我们正陆续将一万多台机器人供往全球。这些机器人灵活高效地服务于汽车、电子等行业的生产线,同样也在众多领域从事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服务工作。”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AI互动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走进上海某文化科技公司,记者大开眼界:人机交互、裸眼3D、全息影像、AI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手段,被巧妙应用于政务服务、文化体验、数字展示、文化旅游、新零售体验及数字艺术消费等众多领域,只有想不到,没有见不到。


    …………


    伴随数字技术成为驱动产业形态演进的重要力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呼啸而来。未来产业是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影响未来竞争能力的颠覆性产业、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战略性产业。


    “未来产业具有典型的‘先手’优势,能够构筑包括技术、人才、知识产权、产品标准等完整的产业生态壁垒,与后进入者之间会形成难以逾越的隐形鸿沟。”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作为中国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2022年,上海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涉及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方向16个细分领域的未来产业。


    目前,已有一批未来产业在上海进行探索。记者获悉,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正牵头研发“纤微机器人”,目标直径1毫米以内。在如此小的尺度内,既要集成驱动、传感、影像等功能,又要在人体狭小腔道内能“行走”、弯曲、感知,是巨大的挑战。据介绍,目前“纤微机器人”在磁共振兼容脑电极方向已开发了原理样机,并开展了初步动物实验,有望在接下来的3年发展期内涌现阶段性成果。


    为了保障未来产业方案落地,上海正在推动六大计划落地生根——


    “筑基计划”瞄准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加强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领跑计划”瞄准载体建设和集群打造,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携手计划”瞄准主体培育和团队挖掘,分层次建设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创新型企业、领军团队等创新梯队;“开源计划”瞄准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实施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加快研发产业化进程;“雁阵计划”瞄准集聚人才第一资源,整合各类创新平台,面向全球“揭榜挂帅”;“雨林计划”瞄准要素高质量供给,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政策和合作平台。


    由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重点产业构成的“3+6”,是上海产业的“今天”;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四大新赛道和未来健康等五大未来产业,构成了上海产业的“明天”。据悉,到2030年,上海计划在五大未来产业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前沿产业集群。


    上海经济新动能正在加快成长: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五型经济”全面发力,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加速布局,2022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3%,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


    上海,未来已来。

    2023-05-12
  • “煤都”变“暖城” 产业转型促“升温”

    鄂尔多斯,正在全力打造“暖城”品牌。


    也许,许多人对鄂尔多斯的印象停留在“黑色的煤都”或是柔软的羊绒衫上。毕竟,在全球,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穿着鄂尔多斯“出品”的羊绒衫;在中国,有25个省市区用的煤产自鄂尔多斯……


    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但鄂尔多斯不止于此。从草原牧区到大漠沙梁,从地下的现代化采煤现场到地上的一流生产车间,从直通齐鲁大地的一条条输电“银线”到“风光氢储车”的全产业链条……记者多视角、大广角、沉浸式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实践的蓬勃脉动。


    发展致远,产业先行。鄂尔多斯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每年全国六分之一的煤炭、四分之一的天然气、800多亿度电都产自鄂尔多斯。虽身处能源富集的“舒适区”,但鄂尔多斯并没有“躺平”“吃老本”,而是主动出击、思辨笃行,围绕“双碳”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下好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一盘棋,让“黑金”生绿,让产业变“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正在打造的暖城形象以更高“颜值”、更足“内涵”示人。


    在鄂尔多斯,“双碳”不是抽象概念,以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为轴心,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生态已经形成,以能源结构转型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有效延伸传统能源产业的长板,补齐新能源产业的短板,为着力稳定煤炭生产供应、着力优化新能源供给、着力推进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拓展“绿”空间、增加“清”能量,切实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的资源,还壮大了“金山银山”的资本。


    被科技赋能的滚滚乌金,从“煤”到“布”的演变奇迹,广受青睐的超细羊绒,还有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迎风舞动的“大风车”、遍布沙漠的“光伏板”……这些加速流动的“镜像”,都是鄂尔多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开辟新赛道、积蓄新优势的有力实践佐证。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以“四个世界级产业”为引擎,鄂尔多斯正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暖城”注入更多活力和温度。

    2023-05-11
  • 预制菜到底有多香

    预制菜到底有多香


    ——湖北荆州市发展预制菜产业调查


    预制菜、庭院经济、吨粮田、即时零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写入了不少新产业新业态,也有多个新提法。这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状况如何?有啥新机遇?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多个有特点的区域展开行业探访。





    你吃过预制菜吗?不少人的答案是肯定的。火爆了许久的预制菜,今年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这股热潮再添把火。记者深入正在切入新赛道的湖北荆州市采访,摸摸这一新产业的发展门道。


    如今,国内预制菜赛道持续升温。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4196亿元,全国相关企业从2018年的8000家增至近7万家。预计未来3年至5年,预制菜产业每年增速将达20%至4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为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又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地抢抓风口加速布局,发展如火如荼。湖北省荆州市也积极切入这条新赛道,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时期末形成500亿元级产业集群,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预制菜到底有多香?一起去荆州找找答案。


    特色是优势


    荆州人的一天,从一碗早堂面开始。早堂面味道鲜美,汤汁浑厚,饭馆常门庭若市。作为楚菜发源地,荆州东连吴越,西接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使得楚菜博采众菜之长,不仅有清甜的洪湖莲藕,还催生了沙市豆瓣酱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调味品。


    如今,荆州已拥有荆州鱼糕、洪湖莲藕、沙市早堂面、荆沙财鱼、松滋鸡、公安牛肉、笔架鱼肚、监利小龙虾、洪湖清水蟹等知名菜式和优质食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荆州味道。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小龙虾。荆州年产小龙虾超过46.3万吨,中国人餐桌上的小龙虾每4只就有1只来自荆州。凭借产地优势,荆州已成为小龙虾预制菜的大本营。


    这些都是荆州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底气。2022年,荆州市拥有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69家,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总产值120.76亿元。


    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文锦看来,预制菜行业火爆,看上去偶然,实则必然。一方面,我国冷链物流技术逐步完善,生产企业已做好进入新赛道的准备;另一方面,“宅经济”、快生活节奏等多重因素推动了预制菜需求加快增长。


    “荆州发展预制菜产业具备食材、厨艺、物流、美食文化、技术研发、政策等优势。”荆州市委书记吴锦说,荆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以荆州为中心,500公里半径辐射66个地级市、3亿人口,1000公里半径辐射208个地级市、约10亿人口,目标市场广阔。


    “优势与短板并存。”吴锦坦言,荆州农产品产量大、质量优,但整体看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薄弱。荆州意识到了症结所在,2021年出台《荆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按照“一县一园区、一县一主业、一县一龙头、一县一品牌”发展思路,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3年倍增计划,推动龙头企业突破性发展,加工业产值大幅增长。


    2022年,荆州市将“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提上日程,编制一个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一套预制菜产业扶持政策、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区等多项议题陆续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为增强预制菜产业整体竞争力,荆州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800万元至10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业品牌培育和宣传工作。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的触角最为灵敏。“荆州是湖北优质农业资源的核心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优质的产品资源是荆州抢占预制菜赛道的‘杀手锏’。”上海麦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喻安告诉记者,麦金地集团在进驻荆州2年时间内,着力打造以中央厨房为抓手的配套食品产业园区,提供源头可溯源、加工可监控、安全可保障的餐饮全产业链保障服务。


    聚合全要素


    位于洪湖经济开发区产业园的安井预制菜生产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今年8月份冷库将投入使用,年底就能正式生产。”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蔡志坚介绍,洪湖安井预制菜生产建设项目投资10亿元,建设计容面积18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淡水鱼、调味小龙虾、肉制品、水生蔬菜四大系列预制菜肴,年底投产后预计年产量达20万吨,产值30亿元。


    瞄准预制菜产业新蓝海,越来越多企业正向荆州汇聚。去年,在荆州举行的首届华中预制菜之都招商大会上,荆州吸引了安井食品、锅圈集团、中膳国际等行业头部企业签约落户,签约总金额556亿元。


    中膳集团与荆州市文旅区签订协议,计划总投资20亿元,打造集央厨智慧产业园、智慧中央厨房园区、智能前置仓、订单智慧农业基地于一体的保供体系;锅圈实业集团总投资50亿元,将新建年产10万吨级别水产类预制菜(华中总部)生产基地;麦金地集团签约25亿元,布局中央厨房和华中淡水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产业链配套企业也闻风而至。中和国元(湖北)辐照技术有限公司荆州辐照中心已投入运营,每天可为80吨至120吨预制菜产品提供电子束辐照灭菌服务,已与多家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为打通预制菜产业发展瓶颈,荆州提出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预制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原料的流通交易和产品的冷链物流很容易成为两个‘堵点’,如果前端末端不畅通,会直接影响预制菜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荆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刚说,“打造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是荆州建设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也是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根据空间布局和区域承载能力,荆州提出“一核二翼多点”市场布局,计划在高新区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在公安县、监利市各建1个分中心,在石首、松滋、洪湖等地打造多个区域性农产品交易集散支点。


    一张预制菜全产业链网络正在形成。


    荆州高新区是华中唯一、全国第3个以农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荆州国家级农产品交易和集散基地的核心区。在这里,两湖绿谷农产品智慧物流园、锦欣水产批发市场二期、栗满多全国连锁供应链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正加速推进。中国供销·荆州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投资40亿元打造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全国冷链物流骨干网节点。


    在公安县,占地500多亩的公安县农副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基地、湖北水链农科预制食品产业园两大项目正在施工。冷链物流基地将主要建设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和农副产品、水产交易集散中心;水链农科项目将建设农副产品和水产品加工厂、高低温冷库、配套包装生产线等配套工程,补齐公安县仓储配套及冷链物流短板。


    “项目建好后,将打通公安牛肉等预制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公安县优质农副产品可以挺起腰杆议价了。”公安县产城集团荆运冷链物流公司总经理胡庆明说。


    监利市引进华中农商城项目打造现代化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涵盖农产品交易、农机、农资批发、大型冷链四大板块,并配套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电商展销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等平台,目前已吸引1500多家商户入驻,年交易量达23万吨。


    “过去缺乏平台和渠道,监利的好鱼好虾好大米,长期‘藏在深闺人不识’。”监利市副市长石团方说,近年来,监利加快推进华中商贸城项目,并在朱河镇打造水产品、预制菜交易集散基地,在新沟镇打造粮食交易集散基地,不断完善加工、电商、物流等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荆州其他县市区也在努力凸显特色。往东,洪湖市将突出水产主导品种,打造荆州连接武汉、辐射全国的交易集散支点;往南,石首市将突出肉类家禽及果蔬主导品种,打造荆州连接湖南、辐射华南的交易集散支点;往西,松滋市将以现代农博城为主体,打造辐射鄂湘边地区的一站式农贸专业市场等,形成多个区域性农产品交易集散支点。


    做足水文章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是长江流经荆州时的别称,河道“九曲回肠”,滔滔江水造成荆州历史上洪灾泛滥,但也造就了江汉平原沃野千里、湖泊众多。三峡大坝建成后,高峡出平湖,荆州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全国的预制菜有鸡鸭牛羊肉菜,品种丰盛,但总感觉缺点什么。”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欧阳金旭告诉记者,早在荆州发展预制菜产业前,山东的诸城、寿光,广东的湛江、肇庆,重庆的梁平,四川的乐山等,都已声名远扬。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出来?欧阳金旭表示,荆州发展预制菜将突出特色,做足“水文章”。


    正大集团慕“水”而来,投资30亿元,发展水产预制菜产业链项目。正大水产(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洪军说,“荆州水资源丰富,水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荆州鱼糕、洪湖莲藕等佳肴声名在外”。


    鱼糕是荆州一带的传统名吃,在荆州有“无糕不成席”的说法。以前,鱼糕因工艺复杂、保质期短很难走出当地。如今,工厂化、标准化生产让荆州鱼糕的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记者走进荆州依顺食品公司,企业负责人刘婷正在调度工人生产一批荆州鱼糕订单。“85后”刘婷是荆州鱼糕荆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爷爷手工制作的鱼糕让她记忆深刻。但机器生产、流水线作业能重现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吗?起初,刘婷也有些不肯定。经过多年摸索,她发现决定鱼糕味道的,除了原材料等因素外,最关键的便是机器生产时对主配料的调和打浆。她说,“为了呈现最佳味道,我们一次次试错,最终确定了鱼糕机器生产的配方和机器搅拌打浆的最佳速度”。


    如今,工厂里鱼糕基本实现了机器化生产,产品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刘婷告诉记者,工厂满负荷生产一天可消耗约100吨草鱼,生产近10吨鱼糕。公司还开发出了中餐类、火锅类鱼糕等10多款单品,远销北京、上海、重庆等地。


    依顺公司工厂化生产的成功探索,让不少企业看到了希望。目前,荆州市已有10多家鱼糕工厂化加工企业。为推动鱼糕产业发展,荆州市还成立了鱼糕加工产业协会,注册了“荆州鱼糕”公用品牌商标。


    一曲洪湖水,莲藕天下知。清洗、分拣、杀菌、煨汤……在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十万级净化智慧车间内,洪湖藕汤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历时3年,华贵公司将洪湖藕汤制作成预制菜,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以年销售额3亿元的爆款产品藕汤为例,我们联合科研机构,选育出口感粉糯绵软、适宜煲汤的莲藕品种,从熬煮温度到藕汤调味,试验了上万次,用掉了十几吨莲藕。公司还花了3000多万元购买设备同时进行了升级改造。”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福源说。


    在北京工作的洪湖女孩吕丹,以前难以喝到正宗的洪湖藕汤,“现在网上下单藕汤预制菜,第二天就可以送到家。加热10分钟,撒上葱花,一碗充满家乡味道的洪湖藕汤就做好了”。


    据了解,莲产业已纳入湖北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荆州已有多家企业加入到研发和销售洪湖藕汤预制菜的行列,年综合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


    洪湖市委书记魏朝东介绍,洪湖市预制菜覆盖水稻、水产、水生蔬菜、水禽等系列产品及其衍生产品,采用工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工,研发出了洪湖藕汤、洪湖小龙虾、洪湖清水蟹、洪湖生态鱼等预制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丰富菜盘子


    清晨6点,地处公安县新建街的东南醇牛肉馆早已食客如织。店里麻辣鲜美的牛肉火锅来自湖北东南醇清真牛肉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郭卫华说,东南醇先后开发了罐装牛肉火锅、早餐牛肉、速冻牛肉火锅3大系列50多个品种的预制菜产品,将公安牛肉由过去餐馆的一道菜,变成了一个品类丰富的工业加工食品。


    “我们的牛肉都来自江汉平原的水牛。”郭卫华介绍,为确保食品安全,东南醇建有肉牛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年出栏优质肉牛1万头,配套建有年产5万吨的生物有机肥厂,是国家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公司还建有年屠宰2万头肉牛的屠宰厂,配套建有500吨冷库,鲜肉及产品可配送至省内外多个销售点。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荆州将成立华中预制菜之都产业研究院,整合政府、高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资源,通过共建专业、共设基地、共组团队、共享资源、共创成果、共育人才,探索预制菜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机制。


    一批荆州本土成长起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正不断丰富预制菜产品品类,提升产品品质,成为全国预制菜市场主力军。


    “菜品研发对于公司发展非常关键。”杨福源告诉记者,为了锁鲜和还原菜品口感,公司自主研发出一条拥有藕带保脆保色工艺专利技术的生产线,组建了1个研发中心和4个科研中心,与武汉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开发水生蔬菜和淡水鱼虾蟹类新产品。“接下来,公司将在产品供应稳定化、标准化、统一化上下功夫,让想吃不会做、想做做不好、能做不好吃的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空间。”杨福源说。


    “我们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投资4.5亿元建设东南醇清真食品产业园。”郭卫华说,其中一期工程将用于生产东南醇系列罐装牛肉罐头、速冻牛肉火锅、午餐牛肉、牛肉休闲食品等熟食制品;二期工程将用于肉牛屠宰、生鲜配送、预制菜生产车间等配套产业;三期将用于淡水鱼加工、休闲食品等生产线,并增设电子商务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等。


    荆州本土品牌小胡鸭,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开发新品,并与院校、科技企业合作,在产品杀菌环节引入新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秀容说:“现在产品的口感好,消费者的体验好,我们的销量也大大增加。”


    近年来,各类代表“荆州味道”的预制食品声名鹊起,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陆智峰介绍,荆州即将出台预制菜产业10条扶持政策,从壮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平台、构建监管体系、培育示范企业、培养产业人才、加强仓储冷链物流建设、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加大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力度等方面综合发力,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


    建设华中预制菜之都的“路线图”也已明确。《荆州市预制菜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2023—2027年)》提出,经过3年至5年努力,力争荆州市预制菜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预制菜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将预制菜产业发展成荆州加快建成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支柱产业。(记者柳洁董庆森)

    2023-05-11
  • 5月零售业景气指数达51.1% 连续5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中国商业联合会近日发布5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51.1%的数据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数据显示,零售业全面复苏态势正在形成,企业经营信心进一步提高。





    从行业分类看,5月份商品经营类指数为50.8%,较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租赁经营类指数为52.2%,较上月微升0.3个百分点;电商经营类指数为51.2%,较上月小幅上升1.2个百分点。从分指数可以看出,随着上半年线上消费旺季来临,电商经营者信心逐步增强,线下客流增长较快,商品经营类和租赁经营类客流量指数均达到去年5月以来的年度峰值。


    分析认为,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旅游和餐饮等消费同比大幅增长,加上“五一”小长假的推动,人员流动和商品流通日趋活跃。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连续稳定增长表明,零售业发展呈现上升态势。(记者王珂)

    2023-05-10

  • 首 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