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长斗: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保障国家安全

    依法公正化解重大舆情事件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今年以来,全国网信战线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行业监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速发展过程中,网信部门服务党中央最直接,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是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领导和指导机关,必须走在前列、当好表率,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为党委政府工作保驾护航。


    01


    开展主题教育,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巅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担负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网信战线推动主题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把理论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网信事业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善于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力量,善于在读原著学原文中汲取智慧,善于在总结经验中找到工作路径,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推进网信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脱贫攻坚、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发展质量,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在政治方面,根据《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争得民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命题,作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引领和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辟新境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二是在经济方面。我们党遵循上述《共产党宣言》的原则,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原则,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奠定了日益强大的经济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全面提升,人均国民总收入实现新飞跃,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三是在文化方面。我们党遵循《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共产主义革命“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思想,“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建设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显著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四是在社会方面,《共产党宣言》作出的预想,我们党有的早已实践,有的正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消除绝对贫困,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坚持生命至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社会长期稳定。


    这四个方面,是党的执政基础稳如泰山、坚如磐石的力量所在。我们网信干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工作理念,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确保我们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02


    提升管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依法治网技术管网的发展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我们亟须进一步夯实依法治网和技术管网的发展基石。


    治网之道,法治为本,技术能力为先。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净化网络空间,必须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为互联网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法与时转则治”,根据网络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一是作为从事互联网舆情管理的同志,要知道网络发展态势的关键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们既要知道基础技术发展趋势,又要明白通用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既不能盲目乐观,又不能自暴自弃,要对我国高端芯片、核心器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关键网络设备、高端服务器等关键软硬件设备的创新投入协作助力攻关,全力夯实技术管网的发展基石。二是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博弈能力,跟上新时代步伐。互联网舆情管理人员既要懂人防,还要懂技术反制,力争在互联网违法违规信息内容调控管控技术上早日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确保网上天朗气清。三是要培育互联网安全可控的舆情管理生态体系。我们要引领搭建自主可控的互联网舆情管理生态体系,要坚持开放合作,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参与我们的互联网舆情管理生态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我们在互联网综合管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塑造力。加快形成技术建网、人才管网、法规治网的机制,构建起陆海空立体覆盖的互联网内容管理体系,形成应对服务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


    03


    聚焦核心重点,始终服务保障国家安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内容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国家安全,重点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要提高网络舆情政治决策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运用网络舆情大数据促进党委政府各方面工作精准管理,提高互联网违法违规信息内容调控管控成果的资源利用。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解决网上网下实际问题,切实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变化和成效。把督促指导进一步引向深入,对标中央部署要求,围绕推进互联网内容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严督实导,以导带督,不折不扣完成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各项任务。二是依法依规消除各级党委政府“不良舆情干扰鸿沟”让舆情管理更好地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进一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面对10.51亿人上互联网的局面,加强网络治理,需要形成合力,各个方面都要担当尽责。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敢于亮剑;互联网企业要压实主体责任,互联网行业要加强自律,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扰乱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要调动网民积极性,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画出最大同心圆,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三是要完善不良舆情处置责任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管机制。为网络舆情加快进入党委政府施政决策和企事业发展创造服务保障条件,提升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在核心重点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围绕地方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网络舆情管理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通过互联网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以推动互联网舆情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把检视整改进一步引向深入,坚持把“网下管什么、网上就要管什么”工作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实事求是深入查摆问题,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扎实开展专项整改,充分发挥地方网信部门职能职责,指导相关单位部门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始终服务保障国家安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04


    重大舆情事件处置,要依法依规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当前,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发生整体重塑,加强网络内容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新挑战。如何准确把握互联网传播和舆情管理规律,推动网络媒体高质量发展,依法科学净化网络空间,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网上舆论氛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是重大舆情事件化解关乎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营造良好网上空间,关键是在重大网络舆情监管处置上,依法依规公正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重大舆情事件涉及国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经济、民生等敏感案件。关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对事实认定或者法律适用存在较大争议,有些新类型案件具有首案效应和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首先,重大舆情事件是可能会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类的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等特征,社会公众对其极易产生“未知性”恐惧,这种恐惧是谣言等负面舆情传播的温床。其次,它具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不明真相的群众极易被卷入舆情漩涡。除此之外,还涉及公众身心健康、国家社会稳定、人文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内容,极易引发舆情热点,其舆情类型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影射政治型舆情、危害社会型舆情、影响经济发展型舆情、民众探讨型舆情、网民认知错误型舆情等。


    二是重大舆情事件风险管理前置机制建设至关重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相关的舆情主体往往难以避免,它受客观因素影响太多。为防患于未然,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相应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够让涉事主体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快速进入紧急“应战”状态,有序进行舆情引导处置,另一方面还能做到风险管理前置,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完善,提升社会治理或企事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制订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应急预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规范流程,要明确责任,要能落地可持续。预案征求多部门意见后,再由主管领导把关,由单位负责人审核确认,各主体单位结合职能权责和监管范围依法依规依程序落实。同时,随着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特点的转变,预案还需动态更新。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基础建设、机制建设和引导处置方案等构成要件。


    1.基础建设包括机构优化、能力建设、专家库建设以及舆情工具建设等四个方面;


    2.机制建设主要包括领导机制、预警机制、研判机制、引导机制、辟谣机制、处置机制、复盘机制等七个方面;


    3.引导处置方案作为应急预案“可落地”的主要呈现形式,全面展现网络舆情处置与舆论引导的具体流程和关键要素。引导处置方案重点是人员配置要专要强,一般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实体处置部门、宣传网信公安部门、第三方舆情专家等,要全面科学保证预案的实用性。基础建设决定机制建设和舆论引导处置方案执行的能力和水平,机制建设则如同重要桥梁,能将基础建设的资源盘活,并让引导处置方案充分发挥作用。


    三是重大舆情事件要分类处置有力有效落实主体责任。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处置,不是宣传和网信部门一家的事,必须落实好“网下管什么,网上就管什么”要求,地方党委政府要从3个方面推动重大网络舆情风险化解工作,推动“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落实。


    1.持续强化监督考核执纪。一要查一查部门、单位和企事业主要负责人,思想认识是否与时俱进提高。全面理解中央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刻认识网络舆情处置的紧迫性、严峻性、复杂性,敢于“照镜子”“自画像”,树立问题导向,更加精准、有效、科学推进工作创新。二要查一查“两个责任”是否层层传导到位。“一把手”要带头履责,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共同负责。同时,层层传导责任,切实防止责任压力层层递减。三要查一查工作漏洞和不正之风是否得到有效治理。认真查摆“不严不实”问题,实事求是面对干部和员工,坚决减少“问题风险”存量、遏制“问题风险”增量,努力打造忠诚担当、自律自强的队伍。四要查一查工作机制举措是否更加精准有效。认真贯彻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监督考核执纪的要求,与时俱进探索更加得法、有效、管用的工作方法,推动网络舆情风险化解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2.持续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主体责任是一种政治责任、政治担当,是各级党组织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各项工作,要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指导上搞清楚。一是搞清楚为什么要负责,这是党章的要求,也是在管党治党中体现问题导向的要求。二是搞清楚负什么样的责,要按照“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清单内容,知责明责尽责。三是搞清楚怎样负好责,既要扩大责任共同体,又要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四是搞清楚如何问责,充分运用监督考核执纪规定,坚持精准化问责,让严肃问责成为履行主体责任的“利器”。


    3.持续强化用好巡视“利剑”。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巡视全覆盖,注重提高精准度,切实提高有效性,强化成果运用,发挥好意识形态巡视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要切实把基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解决好。把开展民生监督工作作为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常抓常新,肃纪正风,以“抓早抓小,防患未然”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切实把“制度铁笼”和“数据铁笼”打造好。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使“制度铁笼”和“数据铁笼”成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有力保障。


    (作者系法学博士、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专家,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平安英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奖20多次)

    2023-07-17
  • 中国女排获得2023世界女排联赛亚军

    中新网7月17日电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于北京时间今天清晨在美国阿灵顿展开了最终决赛的争夺。中国女排1:3负于土耳其女排,获得亚军。四局比分为:22:25、25:22、19:25、16:25。这是自2018年世界女排联赛举办以来,中国女排在该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继续加油!

    2023-07-17
  • 田径亚锦赛收官日 中国队再添两金

    新华社曼谷7月16日电(记者林昊)在曼谷举行的2023年田径亚锦赛16日落幕,中国田径队在最后一个比赛日收获女子20公里竞走和女子铅球两枚金牌。


    当天早上进行的比赛中,中国队的杨柳静在女子20公里竞走中以1小时32分38秒的成绩夺冠。王凯华以1小时25分30秒获得男子20公里竞走银牌。





    7月16日,杨柳静(左)、王凯华在颁奖仪式后合影。新华社发(拉亨摄)


    女子铅球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宋佳媛以18米88的成绩夺得冠军。她在比赛中优势明显,从第一投就开始领先,在第五投中将成绩提升为18米88,最终轻松夺得冠军。





    宋佳媛在女子铅球比赛中。新华社发(拉亨摄)


    男子撑杆跳决赛中,黄博凯以5米51赢得铜牌。女子200米决赛,李玉婷以23秒25为中国队赢得一枚铜牌;男子200米决赛,谢震业因身体原因明显未全力冲刺,排名第四无缘领奖台。


    中国队最终以8金8银6铜的成绩结束本届亚锦赛,位居日本队后排名奖牌榜第二位。

    2023-07-17
  • 商务部等16部门: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家政企业

    中新网7月13日电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近日,商务部等16部门印发《2023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其中提到,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家政企业,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保补贴。


    方案提出,要拓宽就业渠道。


    ——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支持就业。引导各地组织信誉良好、运作规范的家政企业,把握节假日、农闲等时间节点,赴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县(乡、镇)举办现场宣讲会、见面会、招聘会等供需对接活动,重点做好就业政策、企业品牌、人才需求、岗位前景、服务流程、工作生活场景等内容的宣传、讲解,吸纳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当地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从事家政服务。发挥家政劳务输出基地作用,加强中心城市家政企业与中西部市县对接,进一步畅通家政服务供需对接渠道。


    ——举办促消费活动带动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优秀家政企业“进商圈”“进社区”,拓展家政消费场景,提振家政服务消费,创造家政就业机会。鼓励开展劳务精准对接,帮助愿意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直达社区服务网点就业。鼓励家政企业与产业链、供应链关联企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出适合社区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消费。


    ——利用信用信息平台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作用,支持家政企业等主体在全国和地方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上免费发布岗位供求信息。提供节假日期间供需对接服务,帮助家政企业高效匹配人力资源。


    ——鼓励就近就业。充分挖掘县域就业资源,鼓励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成立社区家政企业,组织搬迁群众在县域内提供家政服务,提高务工收入。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安置区建设家政服务实训基地,按规定给予场地租金和管理费减免、水电费用优惠等扶持。


    ——开展招聘季活动。组织开展线上“家政服务招聘季”活动,利用短视频平台创新供需对接方式,组织家政企业带岗直播,拓展对接渠道,提升对接效率,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


    方案要求,提升就业质量。


    ——盘活培训资源。实施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依托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利用现有培训资源,为家政服务员提供免费线上培训,并将培训时长和考核结果纳入其信用档案。以“工会家政就业技能培训项目试点”和“工会家政专业阳光暖心项目试点”为依托,鼓励引导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开展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


    ——提升培训针对性。开展农民工家政服务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养老护理、婴幼儿照料等家政服务紧缺工种,开设一批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针对收纳整理、上门烹饪、家装美化等新兴工种,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家政服务人才。


    方案还要求,加强跟踪服务。


    ——完善就业档案。积极引导家政服务员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上建立就业档案,主动申报就业信息。加强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与培训、教育、就业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的信息共享,有效反映家政服务员技能水平和就业状况。


    ——创新就业评价。推动平台企业建立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服务评价互动系统,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服务评价体系,并及时向家政企业反馈评价情况,督促其妥善处理相关问题。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对家政服务评价数据的跟踪分析和综合挖掘,及时发现行业的堵点难点。


    ——加强就业引导。重点关注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进展,引导其在家政服务业实现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布家政服务员薪酬价位信息,引导家政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推广使用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样本,保障家政消费者、服务员和企业合法权益。


    方案还提出,完善配套政策。


    ——落实稳岗返岗政策。引导家政企业优先留用脱贫人口,对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按规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社会保险补贴等。对跨省从事家政服务的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每个年度可按规定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助。


    ——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鼓励运作规范、信誉良好的家政企业、家政培训机构开展校园招聘,为年轻人才提供更多就业选择。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家政企业,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保补贴。鼓励龙头家政企业积极吸纳青年实习见习,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家政服务职业教育,按规定享受资助政策。


    ——强化输入地权益保障。督促指导家政企业依法与来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从事家政个体经营的,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引导家政服务员加入工会组织。


    ——强化输出地权益保障。鼓励家政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乡、行业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施家政兴农。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家政服务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家政服务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落实县城取消落户限制的政策,确保稳定就业的家政服务员便捷落户。


    ——加大公共资源倾斜力度。鼓励将具有品牌优势的家政企业、家政培训机构吸纳脱贫人口就业项目纳入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抓住国家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机遇,加大金融支持家政兴农工作力度。同等条件下,鼓励公共机构优先从聘用脱贫人口的家政企业购买服务。


    ——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挖掘先进典型,总结经验,支持家政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支持参与家政兴农工作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申报“五一巾帼奖”“巾帼建功标兵”“青年文明号”等荣誉,提升家政兴农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家政服务员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2023-07-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出台《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建立健全“十四五”规划实施机制的意见》,制定“十四五”规划年度执行计划,推进年度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新型业态与消费模式加快发展。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突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圆满收官,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非遗在全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协调推动长江、长城、长征、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行,深度拓展对外和对港澳台工作,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机构和人员


    2022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1.40万个,比上年末增加0.19万个。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单位6.81万个,增加0.28万个;从业人员72.49万人,增加1.45万人。


    二、艺术创作演出


    2022年,文化和旅游系统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81台优秀剧目完成158场线上线下精彩演出,展出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1000余件,超过3.5亿人次在线参与。组织实施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等创作工程顺利推进实施,推出一批艺术精品。精心搭建展演展示平台,举办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多项展演展示活动。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一批优秀剧目演播取得良好反响。持续推进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推进美术馆、画院专业化建设,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等。


    2022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739个,比上年末增加1369个;从业人员41.5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81万人。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1934个,占9.8%,从业人员10.71万人,占25.8%。


    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166.07万场,比上年下降28.6%;国内观众7.40亿人次,下降6.6%;演出收入80.95亿元,下降28.4%。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大力发展线上演出和展播,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开展线上演出展播7.63万场次。


    2022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3199个,比上年末增加106个;观众坐席数246.83万个,减少2.6%。其中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场馆1052个,比上年末减少23个,全年共开展艺术演出4.35万场次,比上年下降13.5%;艺术演出观众人次1424.16万人次,下降8.8%。


    2022年末,全国共有美术馆718个,比上年末增加36个,从业人员6415人,增加166人。全年共举办展览7544次,比上年增长0.2%,参观人次3588.92万人次,增长2.1%。


    三、公共服务


    2022年,文化和旅游系统围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推动公共服务效能有效提升。开展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推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探索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举办2022全国公共文化产品云上采购大会和区域性“文采会”。完成第一、二批63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推出91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典型范例。深入推进“春雨工程”“文化悦老”“文化筑梦”“文化助残”等志愿服务行动。创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九届群星奖评奖活动,评出群星奖30个获奖作品,举办展演活动1.8万场;举办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1.2万场,参与群众达1.18亿人次。推动旅游公共服务稳步发展,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和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旅游厕所电子地图手机APP标注率达96%。修订《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国家标准。


    (一)公共图书馆


    2022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比上年末增加88个;从业人员60740人,增加143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850人,占12.9%;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9103人,占31.5%。


    2022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209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9.6%;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35959万册,比上年末增长7.8%;阅览室坐席数155万个,增长15.4%。


    2022年末,全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48.61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3.1平方米,全国人均图书藏量0.96册,增加0.07册;全年全国人均购书费1.67元,增加0.1元。


    全国公共图书馆累计发放借书证12229万个;总流通人次78970万,比上年增长5.8%;书刊文献外借60719万册次,增长3.4%;外借人次24894万,增长4.6%。全年共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21.23万次,比上年增长4.8%;参加人次13495万,增长13.5%。推动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二)群众文化机构


    2022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5623个,比上年末增加2092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3932个,增加1408个。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95826人,比上年末增加581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7868人,占4.0%;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8262人,占9.3%。


    2022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529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6.5%;业务用房面积3668万平方米,增长3.7%。年末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375.25平方米,增长6.6%。


    全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70.73万场次,比上年增长7.4%;服务人次95922万人次,增长15.2%。全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组织开展线上群众文化活动280.96万次。


    2022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9322个,演出10.32万场,观众5442万人次。由文化馆(站)指导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46.36万个。


    四、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


    2022年,文化和旅游系统科学精准做好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结合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优化措施”,及时调整活动、场所、人员等管理措施,及时对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站)、旅游景区、旅行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剧院等演出场所、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现场考级活动等8项行业防控指南进行修订。联合有关部门,从减税降费、稳岗拓岗、社保缓缴、金融支持、房租减免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比例提高至100%,暂退、缓交保证金96亿元,批复同意海南等14省(市)开展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改革试点工作。举办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地集中推出800余项服务活动和惠企举措。


    文化和旅游部持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开展“延期办”工作,推进“好差评”制度落实,建成文化和旅游市场电子证照管理系统。修订部门规章2部、行政规范性文件30个,不断规范演出经纪人员、营业性演出、娱乐场所、乡村民宿、剧本娱乐活动等管理。发布导游专业素养研培要点、旅游景区文明引导工作指南,印发星级饭店从业人员三年培训计划,完成全国特级导游考评工作。规范网络直播、明星广告代言,规范网络主播行为。做好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日市场以及汛期、暑期旅游安全工作。


    2022年末,全国通过统计直报系统报送的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共计20.28万家,从业人员134.00万人,营业收入14106.44亿元,营业利润2349.97亿元。


    2022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32603家。旅行社填报数据显示,全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1601.56亿元,营业利润亏损68.87亿元。


    2022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8365家,其中7337家的经营数据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审核。根据填报数据显示,全年全国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177.68亿元,平均房价318.48元,平均出租率38.35%。


    2022年,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3万余名执法人员统一配发制式服装和标志,完善执法人员资格证件管理,29个省(区、市)印发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个省(区、市)编制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扎实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保障行动,做好北京冬奥会期间执法监管。加强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清理涉劣迹艺人文化产品,开展净化艺术品市场环境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旅游管控工作,深入推进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专项整治行动。组织3轮暗访评估,访查29个省(区、市)1200余家经营单位。常态化开展网络监测,清查问题线索5.4万条。全面完成电话热线整合任务,高效处置文化和旅游市场举报投诉信息3.1万条。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931万人次,检查各类场所333万家次,办结案件3.6万件。举办以案施训、师资培训等线上线下培训,覆盖执法人员1.3万人次。


    五、资源开发和利用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加强规划和制度引领,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和保护规划,编制实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杭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等规划,完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方案,发布新版《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出台十四部门关于露营旅游休闲的指导意见。不断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23个省(区、市)开展旅游资源普查,新评定1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1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出首批53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14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品质,推出第四批29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发布“乡村四时好风光”系列主题线路369条。广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推出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推出《山水间的家》《正大综艺—不看不知道,山河真美妙》节目。开展“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国内旅游推广活动,实施“跟着季节游中国”“城市巡游记”专项推广,开展第二届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作品遴选展播。发布《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指南(试行)》,开展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开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工作,举办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达1.1万余场次,覆盖大中小学生4700万人次。


    2022年末,全国共有A级景区14917个,直接从业人员147万人,全年接待总人数26.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8.5亿元。


    2022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5.30亿,同比下降22.1%。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04万亿元,同比下降30.0%。


    六、产业与科技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启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实施“文化产业园区携行计划”,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公布第二批12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助企惠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动5G、超高清等技术广泛应用,推动国有文艺院团开发《抗战中的文艺》线上演播、《只此青绿》数字艺术品等项目。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培育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联合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申报工作。在江西景德镇组织举办“多彩中国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陶瓷文创专题)。联合日本经济产业省、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举办第15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支持举办东亚电竞交流活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修订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统计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举办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建立产业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文化和旅游企业“白名单”等政策措施,争取基础设施政策性开发性贷款支持,推送30余家文化和旅游骨干企业、171个重点项目。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纳入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范围,1237个项目纳入备选名单,项目总投资2461亿元。完成2021年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拟激励地市推荐工作,由我部推荐的10个地市纳入国务院办公厅激励地市名单。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3860亿元,比上年增长5.3%。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认定12个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资助14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推进实施文化和旅游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定发布“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建筑可阅读”——上海文旅融合创新实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新实践等三项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推动出台舞台装备、旅游厕所、旅游度假区、旅游民宿等国家标准4项、立项1项,发布演出安全、出境旅游领队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7项、立项30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重大项目立项18个、年度项目立项219个,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立项51项。实施“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系统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计划”项目36个。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共建工作。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入选115个项目。举办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招生54人。实施西藏、新疆基层文化人才共建培养项目,招生24人(本科)。


    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2022年,推动完善顶层设计,高规格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确定“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动出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意见》,修订实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新突破。推进夏文化、高句丽等18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旧石器考古与人类起源研究、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等17项重要成果。加强基本建设考古勘探管理,23个省市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组织建设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评定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推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常态化,29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启动流失海外文物数字复原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圆满收官,16个省份完成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主题宣传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等节目反响良好。


    2022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1340个,比上年末增加795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663个,占23.5%;文物系统管理的国有博物馆3782个,占33.4%。年末全国文物机构从业人员19.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8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2757人,占6.7%;中级职称24129人,占12.7%。


    2022年末,全国文物机构藏品5630.43万件,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4691.61万件/套,占文物藏品总量的83.3%。


    2022年,全国各类文物机构共举办陈列展览32357个,比上年减少848个。其中,基本陈列17399个,减少198个;临时展览14958个,减少650个。接待观众63973万人次,比上年减少24.4%,其中未成年人16004万人次,减少19.6%,占参观总人数的25.0%。文物系统管理的国有博物馆接待观众45647万人次,比上年减少22.8%。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修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研究制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通知等文件。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推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验收工作。持续推进“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深入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启动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推进非遗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开展非遗宣传展示,组织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举办“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全国共开展非遗活动达6200多项。举办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茶和天下共享非遗”等主题活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非遗里的中国》。各地累计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覆盖450余个脱贫县和8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末,全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共有在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33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42个,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425个,从业人员17716人。全年全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举办演出57762场,比上年下降3.3%;举办民俗活动13664次,增长4.2%;举办展览18107场,与去年基本持平。


    八、文化和旅游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举办欢迎北京冬奥会国际贵宾文艺演出、“欢乐春节”庙会、“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欢乐冰雪旅游季”品牌推广等活动,发布“筑梦冰雪相伴冬奥”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等,精心组织主题文化宣传。


    实施共建“文化丝路”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杭州,举办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发现中国之旅”“东亚文化之都”等活动。联动开展“中国影像节”全球展映活动、“海外中国旅游文化周”“非遗减贫展”。组织举办2022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策划“经典文化”“魅力冰雪”“乐享生活”三个版块14个文化和旅游精品线上项目,境外浏览量超过6261万人次。


    召开中俄文化和旅游部长级会议,举办中俄文化大集等活动。参与爱丁堡国际文化峰会、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组织参加东盟-中日韩、中国-东盟、中日韩等合作机制,召开文化和旅游部长会。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与阿根廷等12个亚非拉国家举办建交庆祝活动,参与第14届达喀尔非洲当代艺术双年展、第14届哈瓦那双年展,办好非洲国家人力资源培训班。举办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和旅游部长会议。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22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


    文化和旅游部坚持培根铸魂,深化对港澳台工作。举办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典礼,支持香港举办“亚洲文化合作论坛”。开展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支持澳门举办中国(澳门)创意产业大会、澳门旅游博览会。推动港澳18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举办“情系三江源·大美青海情”联谊活动、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参加台北夏季旅展、高雄旅展。举办“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港澳青少年内地云游学”“情系青春”等活动。


    截至2022年末,在全球设有45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0家驻外旅游办事处。此外,在香港设有亚洲旅游交流中心,在台湾设有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台北办事处、高雄办事分处。


    九、资金投入


    2022年,稳步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建设,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央歌剧院剧场工程竣工运营,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项目启动施工,“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顺利推进。


    2022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202.89亿元,比上年增加70.01亿元,增长6.2%;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85.20元,比上年增加5元,增长6.2%。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6%,与去年基本持平。


    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中,县以上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44.29亿元,占45.2%,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文化和旅游事业费658.61亿元,占54.8%,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42.53亿元,占45.1%,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302.56亿元,占25.2%,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328.09亿元,占27.3%,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2023-07-14
  • 旅游高峰将至 北京开展暑期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整治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暑期来临,游客出行热情加速释放。数据显示,北京作为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将迎来旅游高峰时段。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开展暑期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整治,全力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广大旅游者来京旅游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介绍,此次集中整治行动从7月初持续至8月底,主要采取线下与线上同步查、源头与末端一体查、专项整治与联合执法协同查等手段,每日派出两个督导检查组,以天安门广场、故宫、国家博物馆、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热门景区和景区内购物、演艺场所为重点,整治非法“一日游”、不合理低价游和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突出问题,依法打击虚假宣传、诱导购物、强迫自费、擅改行程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夏季“研学游”、非法老年团和在线旅游平台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推进暑期首都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据统计,今年以来,总队针对旅游市场累计检查旅游企业4448家次,立案178起,作出行政处罚142起,罚没款112万余元,有力震慑和打击旅游市场不法行为。


    针对近期涉旅投诉举报反映的突出问题,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提示广大游客:


    一要选择正规旅游渠道报名参团。广大市民和游客通过直播平台、APP旅游攻略留言、网站推广等线上方式选择和购买旅游产品的,务必查验旅行社《营业执照》《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旅游产品前端宣传提高警惕性,坚决抵制虚假宣传和招徕,不参加不合理低价游。


    二要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游客在缴纳定金或团款前,务必要认真阅读合同行程具体内容和条款;出行前,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规范旅游合同、索要团款发票,确保自身合法权益。


    三要文明出游、理性维权。行程中要尊重他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文物古迹。遇有服务质量纠纷和强迫自费、购物等违法问题时,注意保存证据材料,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做到依法理性维权。


    四要科学安排行程。密切关注景区预约信息,合理安排行程,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当前北京市已进入防汛关键期,部分偏远山区景点存在洪涝灾害风险,要关注预警信息,强化风险研判,确保行程安全。(完)

    2023-07-12
  • 专家:2023年或成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中新社西安7月11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有关专家11日在西安提出,目前全球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未来厄尔尼诺现象还将进一步加剧,2023年或2024年将打破2016年记录,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嬴11日在西安举行的“迈向COP28:全球气候适应行动的中国贡献——早期预警与适应气候变化”主题活动上说,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刚刚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此外,在刚刚过去的6月,也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六月,全球的海温达到新高,南极的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并且随着厄尔尼诺的发展,未来极端高温天气或将再创新高。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周泽宇提出,今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目前全球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未来厄尔尼诺现象还将进一步加剧,2023年或2024年将打破2016年记录,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根据WMO报告,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受到了非常强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和人为温室气体引发的变暖的“双重打击”。WMO在5月份的一份报告中预测,未来五年中至少有一年,以及整个五年期,有98%的可能性为有记录以来最暖,并将打破有异常强厄尔尼诺的2016年创造的记录。


    张兴嬴表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极端高度脆弱的环境中,未来气候变化的危险将进一步加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给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适应气候变化是减少气候风险和脆弱性的重要措施,主动增强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完)

    2023-07-12
  • “避暑、研学、康养”领跑暑期文旅市场

    坐索道观美景、纳凉玩水、住星空民宿、乘冷气十足的摩天轮……连日来,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推出主题丰富的夏日消暑旅游路线,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出游。


    7月5日-7日,由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主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承办的2023武陵文旅大会举行。这是本月重庆召开的第二个全国旅游盛会。7月2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


    根据途牛旅游网数据,今年暑期用户出游距离、出游天数增长趋势显著。出游距离方面,国内长线游出游人次占比为61%。其次为周边游和出境游,占比分别为19%和20%。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旅客不断提升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热门避暑地正积极探索新经验,拓展文旅数字经济、智慧旅游、文化演艺、研学旅游等经济业态,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推动多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遛娃”研学成为消费增长新动力


    随着暑假开始,四川达州的张先生带着孩子来到美心红酒小镇研学游。“我们自驾过来的,孩子放假了,带他来这里遛弯。”张先生说,10岁的孩子喜欢在水上乐园耍水清凉,在光影与音乐交织的水上电音节冲浪,感受音浪、水浪与人浪合一,在灯火阑珊的湿地公园,观赏水的光影流,感受古镇千年历史文化……


    近年来,研学游逐渐步入大众视野,暑期成了研学市场强劲复苏的大好时机。携程数据显示,7月研学游产品订单量环比6月增长四倍。在高温加持下,今年重庆的暑期亲子游也呈现出一些变化,追求“凉爽”“刺激”的水上项目花样百出,带娃避暑成了出行首选,研学游市场也呈现强劲复苏势头。


    “遛娃”需求成为消费增长新动力。从旅客结构看,去哪儿平台上18岁以下、34-43岁这两个群体占比最高,两者相加超过五成,其中儿童占比达到10%。


    近日,重庆市研学旅行产业研究院成立仪式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行。在华文未来创始人余一途看来,研学游受追捧的原因在于教育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单纯的课程辅导并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全面发展需求。研学游则可以提供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避暑旅游需求强劲


    连日来,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已多次发布高温预警。


    记者从涪陵区文旅委了解到,作为“不夜重庆生活节”的一个系列活动,美心红酒小镇将不定期开展趣味玩水嘉年华、水上音乐节、趣味啤酒节等主题消夏旅游活动。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全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指出,中国避暑旅游及相关市场规模已达1.2万亿至1.5万亿元。持续的高温下,避暑游正成为中国“夏日经济”的新增长点。


    泼水、漂流、露营、采摘……2023重庆市夏季旅游4日正式启动。该市今夏推出20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70余条旅游线路、80余项惠民措施,让民众“解锁”夏日欢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重庆市民的避暑旅游需求潜力约为550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25%左右,直接带火了贵州、湖北、四川等周边省市的避暑经济。其中,去年暑期,重庆前往贵州的游客就达568.49万人次,占贵州暑期旅游接待总量近10%,居全国入黔游客的首位。


    “经过近十年的培育,避暑旅游已经完成了概念导入期,正在步入政策促进和商业实践的新阶段。”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为满足旅客不断提升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西南、西北、东北等热门避暑目的地正积极探索经验做法。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秦定波7月9日对记者说,今年夏季,重庆各区县围绕“水”做文章,将推出泼水、漂流、水上嘉年华等“清凉”玩法。


    与“热”俱进寻找“诗和远方”


    “打飞的”跟着演出去旅行、“夜经济”点燃烟火气、“清凉商品”销售火爆……随着来势汹汹的高温到来,全国各地文旅消费,同步升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盛夏之时奔赴“诗和远方”。


    在渝出席会议的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向记者介绍,在这个暑期,避暑、研学、康养三大细分市场值得重点关注。“面对全国普遍高温的天气,人们的避暑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劲,各地针对避暑旅游推出的服务也都更加完善。而备受关注的研学旅游市场不仅仅涉及山水自然风景,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也要跟上。”他说。


    近年来,重庆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地域有旅游企业9.4万余家,其中成立于1-5年的企业占比达44.6%。


    “亟须加强公司现有产品营销宣传整合力度,发挥现有门票、索道、酒店、演艺产品优势,建立产品、网红和自媒体三大体系,精耕重点市场和人群有效营销,确保旅游人数增长和公司整体效益提升。”重庆武隆仙女山集团公司负责人说,为了降低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公司在巩固传统主业基础上,加快“一张网”“一台戏”“一营地”孵化,积极拓展文旅数字经济、智慧旅游、文化演艺、研学旅游等文旅经济业态,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推动公司多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称,今年7、8月份,各地将举办超3000项、约数万场次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涵盖戏剧节、消夏节、展览季、美食露营、非遗展演、主题市集等多种活动形式,为居民和游客带来好玩有趣的假日文旅体验。

    2023-07-11
  • 民政部:2022年度彩票公益金16亿投入老年人福利类项目

    民政部日前发布《民政部2022年度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公告》显示,民政部2022年度彩票公益金预算总金额为335332万元,主要用于老年人福利类、残疾人福利类、儿童福利类和社会公益类项目。


    《公告》显示,2022年度民政部下达补助地方项目资金335082万元,其中老年人福利类项目资金165867万元、残疾人福利类项目资金52775万元、儿童福利类项目资金52775万元以及社会公益类项目资金30157万元;乡村振兴衔接专项资金33508万元,用于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区开展老年人福利类、残疾人福利类、儿童福利类和社会公益类项目,其中用于老年人福利类项目的资金不低于55%。


    (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李玉梅)

    2023-07-11
  • 业界盛会来了!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大幕将启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将在湖南长沙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记协、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会以“融合十年笃行致远”为主题,包括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内容创新论坛、国际传播论坛、社会责任论坛、技术应用论坛、“媒体+”论坛、省级融媒创新论坛等6场平行论坛,“马栏山时间”文创活动、中国新媒体技术展等4场主题活动。

    2023-07-10
  • 天气热,暑期旅游更热!这些地方再不去就涨价了

    文/刘文文


    尽管近日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但人们暑期出游的热情更高一筹。


    随着各地大中小学生陆续放假,暑期档旅游持续升温。近一周以来,随着旅游度假、探亲访友、学生出行需求逐渐释放,多地机场和火车站出现人流“井喷”。


    根据携程旗下FlightAI市场洞察平台数据,暑运前五日国内机场客运量近900万,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14%。去哪儿数据显示,7月3日-9日暑期机票预订进入首个高峰期,提前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七成。


    在暑期旅游氛围愈发浓厚之时,旅游花样也层出不穷。


    “出境游”需求高涨


    携程数据显示,暑运前五日国内机票订单达到历史新高,出境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倍。长线游成为暑期一大热点。根据携程数据,截至7月5日,暑运前5日周边游、长线游订单环比6月增幅分别为29%、64%,假期直接推动了旅客出游半径、出游天数的拉长。


    出行热潮也带动旅游产品价格出现一定幅度增高,从携程机票订单看,6月国内、出境机票订单含税均价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9%、14%,从7月前5日数据看,国内、出境订单机票含税均价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1%、22%。


    暑期出国是不是比国内游还便宜?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谢晓青表示,由于暑期国内长线游需求旺盛,不少长线热门目的地机票价格较2019年也高出不少,同时随着跨境运力逐步恢复,票价也向疫情前水平回落,签证宽松的一些出境目的地是很好选择。


    根据FlightAI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跨境市场客运量已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4%,恢复率在第一季度基础上实现翻倍增长。跨境市场运力稳步恢复,6月航班架次已恢复至疫情前的42%。


    “清凉游”需求大增


    多地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由此催生的避暑需求让“清凉游”成为今夏主题,纳凉、戏水、游船、冲浪是暑期热门游乐方式。


    随着气温上升,“哪儿凉快去哪儿”已经成为广大游客的新共识。去哪儿数据显示,6月全国避暑类景区门票销量环比5月增长近五成。依山傍水靠海的景区,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


    酒店方面亦是如此。在去哪儿平台上,气温较为舒适的贵阳、烟台、秦皇岛、北海、大连酒店预订环比上月暑期预订增幅较高。与此同时,北京、西安、上海、青岛、成都、重庆、长沙、大理、威海、广州暑期酒店预订也较为火热。


    由于避暑需求旺盛,多个纳凉胜地旅游订单呈现明显增长。携程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目的地为承德、西宁、伊春、昆明和贵阳的暑期旅游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70%、77%、71%、63%和57%。草原游也是十分受欢迎的避暑旅游主题,截至7月3日,预订暑假期间草原团队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55%。


    “夜间游”供需两旺


    当前游客需求愈发多样,能够延长消费时间、拓展消费空间、创造丰富消费场景的“夜游风”逐渐兴起。


    中国旅游研究院夜游课题组近日发布的《消夏夜游的市场特征与发展路向》研究报告显示,户外消夏休闲需求不断高涨,加速了夜间消费活力释放,夜间旅游成为消夏休闲和避暑旅游的重要方式。


    截至7月5日上午,在同程旅行平台上近一周以“夜游”为关键词的搜索量比上月同期上升了161.5%,其中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和湖北等地用户对“夜游”最为关注。各大城市商圈、夜游景区以及夜游船等,是人们夜游的热门选择。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夜游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暑期都是各大城市夜游消费旺季,今年暑期夜游消费呈现出供需两旺态势。在供给端,夜游核心业态全面回归,从景区、主题公园的夜游到夜间演艺、秀场,再到各类夜间文化节庆活动,数量大幅增长,同时在品质上也有比较大的突破;需求端,暑期出游人群对于热门景区、目的地夜游项目的参与热情高涨,长线夜游需求旺盛。同时,周边及本地周末夜游需求全面回归,对城市夜经济及消费复苏形成了很好支撑。

    2023-07-10
  • 迎峰度夏 电力保供在行动




    秦皇岛港,煤炭码头正在作业。






    河北港口集团供图


    今夏,部分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左右,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近日,记者来到河北、四川等地电力保供一线,看各地如何多措并举,确保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平稳有序供应。

    ——编者

    河北秦皇岛港——

    提高响应速度保障电煤运输

    本报记者张腾扬

    “请求支援!”

    近日,一封抢运电煤“告急函”转到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皇岛港”)九公司,公司随即调整作业计划。

    “‘凯航发展’号优先靠离泊901泊位,同时启动配煤作业,确保最快速度完成装船。”公司业务部部长张金丰紧急调度各环节,“清攒垛效率再提高”“作业过程保障安全,注意投用雾炮减少扬尘”……最终,经各部门密切配合,港口用17个小时完成6万吨电煤装船任务,“凯航发展”号提前两小时顺利离港驶往浙江。

    在港口“出口”紧锣密鼓装船运输的同时,在“入口”处,一列列满载电煤的列车自大秦(大同—秦皇岛)铁路飞驰而来,陆续抵达卸车机房。卸车部运行丁班司机王涛坐在屏幕前,轻点按钮,系统自动控制列车进行定位、翻转等动作。只见大型自动化设备“抱”紧一组三节车厢同时翻转,滚滚电煤瞬间被倾倒在落料斗内。抑尘装置同步喷出的高压水雾,抑制煤粉飞扬,使卸车机房保持干净整洁。随后,电煤被带式输送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堆场,堆场煤炭再经取料机取料、带式输送机传送至码头后,由装船机装运进码头停泊的货轮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坚持科技赋能,秦皇岛港建设特大型煤炭枢纽全流程自动化码头,全面提升电煤运输效率。目前,秦皇岛港已实现全天候高效作业、全工况实时监控、全流程一体化作业,夯实能源通道的设备保障基础。

    近期气温攀升,各地用煤需求呈增长态势。秦皇岛港作为大秦铁路出海口,是我国陆上“西煤东运”到港口“北煤南运”的重要节点。目前,秦皇岛港强化矿、路、港、航、电等各运输环节沟通协同,积极保障电煤运输:优先安排重点矿企到港货源接卸,全力保证港口电煤库存充足稳定;优先安排电煤列车进港,不断提高电煤进港作业效率。据统计,今年1至5月,秦皇岛港煤炭船舶平均待泊停时同比压减14.4%。

    四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

    能源灵活互济提升供电能力

    本报记者李凯旋

    在平均海拔达到300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山峰间天色暗沉,细密的雨滴落下来,雨水汇入雅砻江,水电机组运转,转化为电力。这是去年3月投产发电的两河口水电站,总库容达108亿立方米,是四川省内库容最大的水库电站,在迎峰度夏关键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局长王金国介绍,汛期两河口水库水位升高,除正常发电用水需求外,多余水量便成为积蓄的能量。水库蓄水后,通过科学调度、补偿调节,还能给雅砻江中下游、金沙江下游和长江干流上的电站累计增加两河口自身3倍的发电量,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力“丰余枯缺”的结构性矛盾。

    来到地下厂房,值班人员正对各区域的设备逐一巡视检查。据介绍,两河口水电站现已完成全部投产以来首轮机组检修维护工作,发电设备稳定性、可靠性得到极大提升。“目前机组处于最优工况,具备大发满发保障能力。”王金国说。目前,两河口水电站还成立了迎峰度夏专班,制定汛期大发电保障方案;同时,电站防洪度汛方案、应急预案及专项事故预想一一落实,应急队伍、物资均已准备妥当。

    阳光洒下,被百万块光伏板覆盖的山岭犹如身披银甲。6月25日,同在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通过延绵50公里的输电线路,光伏电力将接入两河口水电站“打捆”送出。“靠天吃饭”的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先天不足,具有充足调节能力的两河口水电站通过优化调度和水电机组快速灵活调节,可将其调整为平滑、稳定的优质电源,提升迎峰度夏保供能力。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集控中心副主任缪益平介绍,今年6至10月迎峰度夏关键时期,以两河口水电站为重点的雅砻江梯级水电站保供能力预计为494亿千瓦时,比去年增发23亿千瓦时。加上今年陆续投产的柯拉光伏电站等新能源电源,同期发电量预计还将增加9亿千瓦时。

    福建榕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

    应用智能巡检全面排查隐患

    本报记者施钰

    7月的八闽大地,烈日当头。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大湖乡新塘村的榕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里,更是热浪滚滚。走进站内设备区,眼前铁塔林立,耳畔传来变压器运行和特高压输电导线发出的声音。

    作为福建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的主通道,榕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是福建省在运的唯一一座特高压变电站。在这里,来自发电厂的电能通过1000千伏的输电线路送往浙江。

    国网福建超高压公司变电一次检修人员吴凯越头戴安全帽走进设备区,只见他推动手中的遥控杆,操纵无人机升空至30米高,设定飞行轨迹,通过遥控屏幕检查变压器等设备运行情况。“这次巡检重点关注往年产生问题的点位,查看设备顶部是否出现渗油、异常发热、螺栓松动、金具挂点锈蚀等情况。”吴凯越介绍,过去检修人员只能用手持设备,在地面检查设备高处情况,存在视觉盲区。如今借助无人机,检修人员能更详细检查设备,巡检效率也大大提高。

    在吴凯越身边,一个及膝高的白色机器人正沿着设定的巡视路线行驶,识别道路两边设备表计上的各项数据,并上传至远程智能巡视系统。与此同时,变电站值班室内的工作人员已经坐在电脑前,在系统中查看实时传回的各项数据。“如果设备数据出现异常,值班人员会立即前往现场核实,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变电运维人员杨政煜说。

    6月15日,福建电网主网正式进入迎峰度夏保供电状态。按照电力部门预估,今年夏季,福建全省最高用电负荷比去年夏季最高负荷增长5.9%。此外,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福建预估向华东输送电量超43亿千瓦时。榕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运维班班长齐孝辉介绍,用电高负荷期间,变电站将进行每周一次的全站测温,重点项目巡视周期也将从两天一次缩短至一天一次甚至一天两次。同时,变电站已按照检修计划,完成了红外精确测温、特高频局放检测等各项带电检测检修工作。

    安徽淮北谭家变电站——

    源网荷储一体参与智慧调峰

    本报记者李俊杰

    走进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的35千伏谭家变电站,整齐排放的逆变电源仓和蓄电池仓引人注目。谭家变电站运维人员刘婧岩介绍:“这是一台10兆瓦/10兆瓦时的磷酸铁锂储能装置,用来储存由周边分布式光伏电站生产但就地消耗不完的电能。如今,淮北谭家变电站不仅仅是一座变电站,更是一座集源网荷储于一体的能源枢纽站。”

    何为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枢纽站?刘婧岩介绍,原来的谭家变电站仅有网、荷两种功能,即通过上级220千伏杨柳变电站接入大电“网”获取电能,并为周边2.85万户村民和1.7万亩高标准农田灌溉用电负“荷”提供保障。升级改造后,谭家变电站接入了383户村民家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源”,同时新增“储”能装置,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枢纽站由此形成。

    临近中午,谭家变电站主控室内,电话铃声响起。“将1号、2号储能并网功率设置为负2000千瓦。”电话那头,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传来调令。

    负的并网功率,意为储存无法及时消纳的电能。刘婧岩解释,有了储能装置,通过设置并网功率,白天可以把周边分布式光伏电站生产的多余电能存起来,保障新能源消纳;等到晚间用电高峰时,再将储能装置内的电能送入村民家中,保障电力供应。

    前不久,安徽省市县三级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协同,还顺利完成了对谭家变电站储能装置充放电的远程调控。“未来,随着省内类似谭家变电站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枢纽站越来越多,由本地调控中心点对点调度的方式会渐渐淡出,省市县三级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根据地区负荷情况,可以对储能装置进行实时自动调节。目前,针对储能装置实现与省地调主站AGC(自动发电控制)联调,安徽谭家变电站还是首座,这对储能参与区域电网调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淮北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季坤介绍,截至目前,谭家变电站已参与区域电网调峰54次,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42万千瓦时。

    2023-07-07

  • 首 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