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气象台:超11省份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

    强降雨的到来,缩小了南方高温天气的范围,也击退了高温预警,昨天(30日)18时,中央气象台解除了高温黄色预警。

    而在此之前,国家级高温预警已连续发布了41天。尽管高温预警解除了,但是干旱预警仍在持续,中央气象台昨天(30日)18时就继续发布了气象干旱橙色预警:监测显示,全国超11省区市部分地区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其中仍然包括重庆和四川大部。

    2022-08-31
  • 财政部:下半年将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申铖)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财政部表示,下半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部30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介绍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和下半年财政政策展望。







    财政运行经受疫情等因素冲击,预算执行总体较好;18455亿元退税款退付到纳税人账户,顺利实现留抵退税政策“大头落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已完成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5962亿元,同比增长85%;已发行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共支持超过2.38万个项目,其中在建项目约1.08万个,新建项目约1.3万个……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彰显上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根据报告,下半年,财政部将继续实施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认真研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督促地方加强政策配套,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支持力度,持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实施支出进度通报预警机制,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联动,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







    财政部表示,下半年还将加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可持续性,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2022-08-31
  • 凝心聚力 全力备战项目开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唐蒙东新能源事业部机关四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全面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工程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助力后旗光伏项目安全、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基建工作。

    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保障依法合规

    据悉,科左后旗100MW光伏治沙储能项目为通辽地区2022年唯一集中式并网光伏项目,也是蒙东新能源事业部2022年必投产项目,为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机关四支部指派两名党员同志常驻科左后旗盯办林地、草地、土地等手续报批工作,目前,林地、草地、土地均已取得自治区批复文件,项目具备依法合规开工条件。

    暴雨突降以身为尺制定详细措施

    近日,科左后旗突降暴雨,所有设备可进场道路均被雨水阻断,为保障项目按计划时间节点开工,项目人员积极克服现场诸多不便因素,“以身为尺”测量积水深度,召集项目人员研究排水对策,商讨排水修路的可行性方案,最终以引流、排水、掩埋等多项可行性方案,保障施工单到场后按时开工建设。

    凝聚力量发扬精神攻克项目难题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工程建设中的基石作用,该党支部在项目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24小时驻守项目现场,按项目里各个工程节点倒排工期,研究解决制约工期的主要矛盾,共召开技术联络会14次,解决了施工图纸、设备、材料供货周期等20项难题。(文/毕远见)

    2022-08-30
  • 二〇二二年版标准地图正式发布

    在全国测绘法宣传日到来之际,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了2022年版标准地图。

    今年8月29日是第19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当天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自然资源部举办了2022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活动周,现场发布了2022年版标准地图和参考地图,共计646幅。其中,标准地图20幅,包括中文版中国地图6幅、英文版中国地图14幅,参考地图626幅。自然资源部相关专家详细讲解了公开地图审核及使用要求,讲授了测绘法、国家版图知识及地理信息安全等相关知识。

    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可提供359幅标准地图、4套自助制图底图,803幅参考地图。各省级地区均已开通标准地图服务,共提供9860幅标准地图,全国共提供标准地图、参考地图11022幅。

    据介绍,参考地图是根据地图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现势性等特点,由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列入标准地图服务系统中。用户可通过自然资源部网站和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免费浏览、下载标准地图,在线自助制作个性化地图。

    国家版图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疆域,是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象征。地图是国家版图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反映国家的主权范围,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启动仪式。竞赛将通过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答题,普及地图、地理及自然资源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近年来,自然资源部持续组织国家版图意识“三进”(进学校、进社区、进媒体)活动,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近万次,全民国家版图意识显著提升。

    2022-08-30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20项举措支持积极生育

    人口生育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家事,更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事,但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却并不乐观。


    为应对生育率降低等问题,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对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同年8月施行的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也明确提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个子女。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等7个方面,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推出20项具体举措,落实优化生育政策相关工作。

    多措并举支持托育服务发展

    生了孩子谁来带?这个问题是困扰许多适育家庭的一大难题,尤其在双职工家庭中更为普遍。

    “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发展托育服务对于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明显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说,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大概有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现实中托育服务供给不足是一大短板。

    其实,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健全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介绍说,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托育服务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2020年以来,新修订和制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都增设或设立专门的条款,规定要发展托育服务事业。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达到4.5个。把小托育纳入大规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足见国家对发展托育服务的高度重视。

    在国家政策法规体系框架不断建立完善的同时,2020年至2022年,国家发改委、卫健委持续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各地也积极将托育服务纳入本地的政策法规实施方案、发展规划中,积极组织落实,取得了一定进展。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已达2.03个。

    但是,由于我国现代托育服务体系起步较晚,距离“十四五”期末要达到4.5个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为支持托育服务发展,《指导意见》重点围绕“基本、普惠、投资、收费、减负”这五大关键词提出了具体举措。基本,就是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突出对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普惠,就是要着力增加普惠性服务,发展公办托育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来投资,支持用人单位举办,建设社区服务网点,探索家庭托育模式,有效扩大普惠性的托育服务供给。投资,就是要加大投资支持力度,通过中央投资的支持引导,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投资力度,共同加强托育服务行业的能力建设。收费,就是要规范各类服务收费,明确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来制定,合理确定托育服务的价格。减负,就是要减轻机构经营负担,出台支持托育机构发展的一揽子政策。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住房是影响家庭生育意愿的另一个因素。

    《指导意见》提出,要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住房政策要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对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原因需要调换公租房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调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以《指导意见》出台为契机,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的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潘伟介绍说,近年来,住建部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通过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对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截至2021年年底,通过公租房保障帮助111.4万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6.9万三孩家庭、2.3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

    《指导意见》还要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以新市民和青年人为主要出发点,是因为他们是生育的主体,解决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有利于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潘伟说,“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870万套间,预计可以帮助2600多万新市民、青年人改善居住条件。

    生育保险覆盖灵活就业人员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女性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不仅保障了生育女性的基本权益,也起到了促进男女公平就业的积极作用。

    我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覆盖面不断扩大,2021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4亿人,是2012年的1.5倍。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生育保险依法覆盖用人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由用人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单位从业人员按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两项待遇。

    对于有稳定工作的群体来说,各方面保障相对完备,但社会上还有很多灵活就业人群,她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为更好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和生育保障权益,《指导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探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是出于多方面考虑。”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说,随着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灵活就业人员逐渐增多,由于没有固定用人单位,她们不在生育保险法定覆盖范围,因此,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有利于健全制度,充分体现政策的包容性。

    此外,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等原因,就业不稳定,生育期间收入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将其纳入保障范围,有利于缓解其生育的后顾之忧。

    “《指导意见》提出将由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政策。”刘娟解释说,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优化,地方在国家法定产假之外新设了一些生育奖励假,但各地假期时长不一、差异较大,在权益保障做法上也各有不同,容易造成地区间、人群间攀比,由国家统一规范能均衡地区间的待遇差距。

    2022-08-30
  • 二〇二二年服贸会抢先看——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陆续登场

    “复兴号”动车组等我国企业自主研发产品,针对奥密克戎的三代疫苗和特效药物……在国家会议中心一期、二期展馆,一系列服务贸易新技术、新应用正在陆续“上架”,2022年服贸会综合展区、环境专题展区、省区市展区等正在有序布展中。



    这是8月28日在服贸会媒体探营活动中拍摄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外景。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在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展馆,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副主任张皓成介绍,2022年服贸会综合展年度主题展区整体展览面积达21000平方米,优选服务贸易领域来自15个国家的129家国际、国内头部企业,围绕“服务合作促发展绿色创新迎未来”的主题,聚焦服务贸易热点趋势,重点展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领军企业和机构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

    在今年的综合展区,多个企业带来自主研发产品,如我国中铁集团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列车“复兴号”动车组,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厦门远海5G智慧码头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前沿技术正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AR、VR等沉浸式体验技术的不断升级,让服务贸易数字化解决方案得以生动呈现。今年的综合展区全面增强了展览展示的互动性、体验性和行业引领性。在展会上,观众将有机会感受河图AR虚实融合技术展现的栩栩如生的敦煌壁画、高通“元宇宙”VR眼镜一体机带来的身临其境观赛体验,以及英特尔为冬奥会开发的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系统“黑科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创新技术的跨界融合促进医疗、消费等产业不断迭代升级,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更加充分和全面的实现路径,深刻影响着个人的生活体验。在综合展区里,观众可以现场体验东方甄选“知识型带货直播”,先睹国药集团全球首发的针对奥密克戎的三代疫苗和特效药物,感受在科技进步中崛起的中国服务力量。

    爱普生智能人脸识别无接触式认证打印技术、阿里巴巴绿色低碳云计算服务器、亚马逊ESG碳足迹计算、英特尔“绿色个人电脑”、太平洋保险全流程绿色建筑风险管理服务……综合展各企业围绕绿色创新展示全球服务贸易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场景。不仅如此,综合展地下展区特别展出了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内的10余家国内外顶尖环境研究机构、清洁能源企业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检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服务及技术案例,面向全球服务,实现互惠共享。

    此外,综合展区还聚集了来自金融、供应链、医疗、能源、商务服务等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头部企业,集中展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智慧康养的先进服务案例,与世界共享中国智慧。

    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展馆,环境服务专题展是今年服贸会的新亮点,展览面积共计16700平方米,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30%。

    “环境服务专题展是今年第一次设展。”首都会展集团服贸专班展览组项目经理张彤表示,环境服务专题展紧扣行业热点趋势,以“双碳赋能·焕发创新动力”为主题,设立低碳能源、气候与碳经济、碳中和与绿色技术、创“双碳”示范城市、环保产业五大专区,集中展示全球环境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

    2022年服贸会期间,环境服务专题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赋能产业发展、碳交易、绿色城市等热点话题开展论坛会议近30场,包括气象经济高峰论坛、2022绿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碳市场与碳金融峰会等。

    环境专题展区与省区市展区紧邻。“同馆展出,可以有效实现展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张彤表示,城市作为“双碳”目标实现的最大应用场景,开展绿色低碳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面开展“双碳”战略的强有力推进方式。环境服务展区为各省市“双碳”目标和实施路径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各省市为环境服务展区带来高质量的需求,实现合作共赢。

    2022-08-29
  • 羽毛球世锦赛收官 国羽获2金1银2铜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电2022年羽毛球世锦赛28日在日本东京迎来收官之战。中国队在三个项目上晋级决赛,最终陈清晨/贾一凡、郑思维/黄雅琼分别获得女双、混双金牌,女单陈雨菲1:2不敌日本名将山口茜,获得银牌。再加之男单和混双两枚铜牌,中国队共获得2金1银2铜,成绩排名所有参赛队伍首位。

    女双赛场,头号种子、卫冕冠军陈清晨/贾一凡状态火热,她们在与韩国组合金昭映/孔熙容交手中,以22:20、21:14连下两局获胜,继2017年、2021年后,第三次夺得世锦赛女双冠军。

    当天比赛首局局势胶着,陈清晨/贾一凡赛后表示,在心态上出现了起伏。“对手打得很好,让自己很难受,拿下首局后第二局就打得更为轻松,每一分都在全力去争取。”

    混双赛场,世界排名第一的郑思维/黄雅琼直落两局轻取日本组合渡边勇大/东野有纱,两局比分分别为21:13、21:16。这是两人继2018年和2019年世锦赛夺冠后,第三次夺得世锦赛混双冠军。

    去年东京奥运会决赛不敌队友王懿律/黄东萍后,郑思维和黄雅琼曾短暂拆对,本赛季两人重新搭档再战国际赛场,世锦赛前已豪取六项赛事冠军,到如今世锦赛夺冠,这对组合已经取得了各项赛事35连胜,展现出超高的竞技水平。

    略显遗憾的是,东京奥运会女单冠军陈雨菲不敌东道主名将山口茜,错失首度登顶世锦赛女单领奖台的机会。当天比赛中,山口茜以21:12先下一局,随后陈雨菲加强攻势以21:10将大比分扳平,决胜局山口茜发挥稳定,打出一波8:1的进攻潮,多拍相持中陈雨菲未能追回比分,以14:21落败。

    这是陈雨菲职业生涯首次进入世锦赛决赛,最终获得亚军创造了个人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这也是陈雨菲在本赛季收获的第六个亚军头衔,遗憾未能为国羽夺回失去了11年之久的世锦赛女单桂冠。

    陈雨菲赛后表示,世锦赛每名选手都会全力以赴,每一场球大家都拼尽所有,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日后会继续完善技战术能力,争取有更多新的突破,让自己的打法更加全面。

    男单赛场,丹麦名将安赛龙以21:5、21:16完胜泰国新秀昆拉武特,时隔5年再夺世锦赛冠军,也是他继东京奥运会夺冠后再度获得重磅级男单世界冠军。

    男双决赛上,马来西亚组合谢定峰/苏伟译以21:19、21:14战胜印度尼西亚组合阿山/亨德拉夺冠。(完)

    2022-08-29
  • 强化超警河流堤防巡查防守

    水利部继续指导辽宁


    强化超警河流堤防巡查防守


    光明日报北京8月24日电(记者陈晨)受强降雨及持续高水位影响,辽宁省绕阳河盘锦市曙四联段堤防于8月1日发生溃口,经过全力抢险,溃口于8月6日18时20分成功合龙。水利部24日发布通报,截至8月23日,累计排水量7804万立方米,淹没区排水工作基本结束。


    水利部加强对辽宁省绕阳河险情处置和淹没区排水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针对辽宁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坚持每日会商研判,滚动开展洪水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将降雨预报及洪水预警信息直达一线。密切跟踪绕阳河汛情险情发展动态,针对性作出安排部署,派出3个工作组、专家组指导协助地方做好险情处置和淹没区排水工作。辽宁省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省水利部门制订绕阳河淹没区排水方案,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投入移动排水设备203台,移动和固定排水设施最大日排水能力1287万立方米,全力做好排水工作。


    8月24日8时,辽河支流绕阳河杜家、淤河盖河段水位分别超警0.07米、0.31米,预计8月底退至警戒水位以下。水利部继续指导辽宁省强化超警河流堤防巡查防守,及时排查消除防汛隐患,确保防洪安全。

    2022-08-25
  • 抓好抗旱救灾,保障国计民生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多地旱情快速发展,叠加高温热害,给多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日前,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有关地区毫不放松抓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打赢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保卫战,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广辟抗旱水源,加强对江、河、湖、库等水源的科学调度管理,努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渴”不容缓,保障群众用水是重中之重。让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是脱贫攻坚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外,俗话说:“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严防秋粮减产,就要全力抗旱,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此前,水利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已对受旱地区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情况展开全面摸排,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力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困难,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综合各方消息可知,很多地方也都迅速行动起来。从蓄水保水,到补充水源,再到分片分区轮流供水及应急送水,为的就是保障群众用水。此外,从开辟新水源,到分时供水,再到拉水送水,各地相关部门还因地制宜,推出有针对性的举措,尽可能减少干旱影响。


    有的实施人工增雨,给土地“解渴”;有的“井井有条”抗旱,“大井、小井、深井、老井一起上”;还有的动员科技人员关键时刻显力量,比如农技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帮助种植户利用井、河、塘、渠等水源补水灌溉、及时追施穗肥,并加强虫害防治监测等。抗旱保丰收,措施得当,综合发力,就能见大效。


    还应该看到,应对这场大旱,单靠个体力量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各地农民自发行动起来,不等不靠,精神可嘉。但是,还要抱团抗旱,特别是有关部门应组织精干人员,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巨大而持续的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形成抗旱成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科学抗旱,把钱花在刀刃上、把力量用在紧要处。


    抗旱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多部门联动。4部门此次下发的紧急通知,就体现了这一点。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江、河、湖、库等水源的科学调度管理,应急部门要预置应急处突力量和防汛抗旱物资装备,气象部门要向干旱重灾区及时调运作业飞机,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抗灾夺丰收的技术指导意见,各自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互相搭把手,加强联动,才能更好地应对此轮旱情。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的国家,在长期抗旱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面对这场并不多见的严重旱灾,不可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应该承认,做好干旱预警,以及加强风险管理并不容易,但是也不意味着人类只能束手无策。我们要强力补短板、堵漏洞,并提升抗旱能力,用最大力量优化抗旱手段,引入先进技术,有效减少旱情带来的危害。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旱情就是命令,我们既要在战略上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也要在战术上全力刷新更有效的“打法”,提升抗旱效果,全力保障国计民生。

    2022-08-25
  • 保供水·保丰收·防旱涝急转——来自防汛抗旱部门关于长江流域抗旱的最新讯息

    今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快速发展。当前,抗旱工作有哪些新进展?如何做好旱涝急转防范准备?记者23日采访了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等部门,了解长江流域旱情及抗旱工作的最新讯息。


    3大水库群向下游补“救急水”19.6亿立方米


    水利部统计显示,截至8月22日,长江流域10省市耕地受旱面积4848万亩,有340万人、58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





    鄱阳湖水位下降,湖区的落星墩完全展露出来(8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处长王为介绍,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水利部从8月16日12时开始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累计调度长江上游水库群、洞庭湖水系水库群和鄱阳湖水系水库群向下游补水19.6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上中游3大水库群的应急供水,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累计引水灌溉耕地5158万亩,农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300多万人。


    科学抗旱保秋粮丰收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8月24日起,南方地区高温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步缓解,但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降水仍将偏少。


    高温干旱已经成为影响长江流域秋粮丰收的最大威胁。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地处赣北的九江市为应对旱情,水利等部门实行“抗旱蓄水”“工程保水”“应急供水”,积极打好防旱抗旱主动战。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四部门8月22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有关地区毫不放松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全力以赴打赢抗高温干旱夺秋粮丰收保卫战。


    通知强调,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江、河、湖、库等水源的科学调度管理,努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新辟水源、临时架泵、错峰轮灌等措施。应急部门要及时启动调整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拉水送水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气象部门要向干旱重灾区及时调运作业飞机,备足增雨火箭弹等物资。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长江中下游流域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粮形成严重威胁,要紧抓近期抗灾减损窗口期,把防范高温干旱保秋粮丰收作为首要任务,发挥各级各方面农业科技人员作用,强化灾情调度,分区评估灾害影响,分类落实救灾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据介绍,如今在丘陵岗地和“望天田”等缺乏灌溉条件的地区,一些地方在千方百计调度抗旱水源。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则抓住水稻抽穗扬花关键阶段,通过小水勤灌、以水调温、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中稻正常结实、晚稻正常孕穗,努力稳产稳收。


    做好旱涝急转应对准备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要求,盯住保群众饮水安全和保秋粮灌溉,及时下拨救灾资金和物资装备,消防救援队伍要主动配合地方应急拉水、送水。同时,预报近期有降雨过程的部分地区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严防旱涝急转。


    长江防总8月22日会商分析,根据水文气象预测,23日,长江流域基本无降雨过程;24日至25日,嘉陵江上游及汉江石泉以上有中雨;26日,金沙江下游有中雨、局部地区大雨;27日至28日,嘉岷流域及汉江上游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暴雨的降雨过程。


    考虑预见期降雨及水库调度,预计三峡水库在28日以后将有一次涨水过程,丹江口水库在27日以后也将有一次涨水过程。


    会商会议指出,当前流域干旱形势仍在持续发展,但预报26日前后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要密切关注流域水情、雨情变化趋势,加强风险研判和预报预警,做好旱涝急转和局地山洪灾害防范应对,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

    2022-08-24
  • 中国科协认定首批194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温竞华)为深化“科创中国”建设,动员更多人才和创新资源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协23日公布了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认定名单,共194家单位入选。获得认定的创新基地进入建设阶段,建设周期为2022年至2024年。


    创新基地是中国科协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合作载体、“科创中国”各类资源下沉汇聚的承接平台。今年5月,中国科协制定印发《“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实施与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化管理、规模化推进“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根据办法,创新基地依托创新型企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创业孵化园区等开展建设。


    本次共遴选出132个产学研协作类创新基地、46个创新创业孵化类创新基地和16个国际创新合作类创新基地。其中,产学研协作类创新基地重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组织团队集聚攻关,探索产学研可持续协作机制;创新创业孵化类创新基地重点聚焦孵化优质科创企业,营造区域良好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国际创新合作类创新基地重点聚焦国际合作研究、国际技术转移,引入境外科技人才团队和成熟度高、具有实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技术成果。


    中国科协表示,力争通过2年时间,在高校、园区、企业等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合作建设一批促进跨界、跨域、跨境集聚配置创新资源的服务平台。同时,创新基地也将成为赋能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节点。

    2022-08-24
  • 努力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重庆引水抗旱一线见闻

    “这么热的天,乡亲们的用水可千万不能断!”这几天,寻找新水源成了重庆涪陵区焦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帮玺的头等大事。为弥补镇上夏季供水能力不足,当地选择了10多公里外的麻溪河作为应急补充水源地。经过连日紧张施工,应急补水工程在8月21日抢通供水,焦石镇1万多名群众的用水有了保障。





    重庆涪陵区焦石镇应急补水工程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李松摄


    今年7月以来,重庆市遭遇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约五成,部分中小河流断流,一些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用水困难。当地及时启用抗旱应急水源,通过延伸管网、新建水源、车辆送水,尽力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用水。


    揭开南川区水江镇大顺村部分村民家的水缸盖子,里面存有不少干净水。前段时间,因为天气晴热,当地部分群众一度出现用水难问题。水江镇组织了40多人的送水服务队,近1个月来为1600余户缺水群众送去生活用水3000多吨。当地还调配一批5立方米的储水袋,在把村民家的水缸装满后,再为村民储存一部分水,以解日常用水之急。





    重庆南川区综合应急救援队调配储水袋进村送水。甘昊旻摄


    眼下正值秋播育苗、分株繁殖的关键期,连日高温少雨使不少农田受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穿行在田间地头,开挖水渠、新打水井、架设水泵等抗旱保供水场景随处可见。


    重庆合川区是产粮大区,粮食总产量连年全市第一。在龙市镇海惠村,当地加班加点为农田布设给水管道,经过提灌站抽水,1000余亩晚熟水稻“喝”上了水。为满足农户灌溉用水需求,今年7月以来,合川区各中小水库累计开闸放水灌溉700多万立方米。


    “混有尿素的营养水要注到地下的根须层,一棵柑橘树20多斤水就够了,注水后还可以铺上玉米秸秆、杂草,减少水分蒸发流失。”在重庆丰都县龙孔镇楠竹村,10多名柑橘种植户围坐在果园树荫下,认真听县农技服务中心专家刘国瑞讲解抗旱保水技术。刘国瑞告诉记者,七八月柑橘种植用水需求大,楠竹村有数百亩灌溉渠系覆盖不了的台地,推广节水技术有助于果农保住这一季的收成。


    包括刘国瑞在内,重庆市近期组织了1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基层落实抗旱技术措施,帮助农户尽量减轻旱情带来的损失。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一周,重庆将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抗旱保供水工作仍在继续。

    2022-08-23

  • 首 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