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7个月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记者申铖)财政部1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2%。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44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754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7.6%。全国税收收入10266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3.8%;非税收入22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


    从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来看,今年前7个月,国内增值税2365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0.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2.3%;国内消费税106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企业所得税350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个人所得税90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18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关税168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


    财政支出方面,今年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7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84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


    此外,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338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9%;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40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8%。

    2022-08-18
  • 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完善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题: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完善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新华社记者李恒、顾天成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教育、住房、就业等生育支持政策上提出哪些具体举措?相关措施如何落到实处?国家卫生健康委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权威回应百姓关切。


    五大关键词聚焦托育服务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为2.03个,距离“十四五”期末要达到4.5个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介绍,指导意见重点围绕以下五大关键词在托育服务发展上下功夫:


    基本,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突出对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


    普惠,即着力增加普惠性服务。发展公办托育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探索家庭托育模式。


    投资,即加大投资支持力度。拓宽托育建设项目的申报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建设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性项目给予适当支持。


    收费,即规范各类服务收费。明确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来制订,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监管,合理确定托育服务价格。


    减负,即减轻机构经营负担。托育机构的水电气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建立托育机构关停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疫情期间的纾困政策。


    探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近年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21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4亿人,是2012年的1.5倍。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地方可以探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完善生育保险相关待遇保障,既要兼顾基金支撑能力,又要体现积极支持生育方向。”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说,这需要综合施策,共同构建积极生育支持体系。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等相关措施。


    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副部长洪莎表示,下一步,全国总工会将围绕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围绕职工关切,切实做好女职工休息哺乳室建设,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作用,帮助职工解决生育后顾之忧。


    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力度


    针对多子女家庭可能遇到的住房困难问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潘伟介绍,近年来,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其他住房收入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截至2021年底,通过公租房保障已帮助111.4万有未成年子女家庭、6.9万三孩家庭、2.3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


    潘伟表示,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从三个方面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力度,包括在配租公租房时,可根据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上给予适当照顾;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因家庭人口增加等因素产生需求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给予调换。


    推动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人口生育是一项涉及多重因素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郝福庆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从纳入发展规划、完善政策体系、实施专项工程三个方面将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融入各项工作。


    其中,将聚焦婴幼儿无人照料的关键痛点,不断完善土地、住房、财政、人才等方面支持政策,实施普惠托育专项行动;积极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与此同时,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家庭的心愿。“优生优育工作在减少婴幼儿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等方面肩负重要责任。”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说,根据指导意见,各省、市、县级均应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生殖健康服务模式。

    2022-08-18
  • 总理要求东部4省完成中央财政上缴任务,有何深意

    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李克强说,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挖掘自身政策潜力,保市场主体激发活力,保障物流主干道、微循环畅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稳经济也是稳财源。6省里4个沿海省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告诉第一财经,受疫情等影响,今年经济财政形势比较严峻,经济大省应该勇挑大梁,多措并举完成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任务,这对支撑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十分重要,支持欠发达地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体现经济大省担当。

    当前中国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采取分税制,来划分各级政府收入。经济大省财政收入规模高,中央财政相应从中获得的收入也更高,初次分配中,中央财政拿到全国近半财政收入(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但为了均衡区域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收入大部分最终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再分配给各省,其中又以欠发达的中西部、东北地区为主,有效地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目前地方对中央财政净贡献一般是以各省为中央财政创造的财政收入与中央返还该省份金额差额。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只能计算到2019年各地对中央财政净贡献金额。

    根据罗志恒计算,2019年全国只有六省三市对中央财政净贡献,其中广东以净贡献8307亿元居各省之首,上海以8202亿元紧随其后,北京以7310亿元位居第三。江苏(4091亿元)、浙江(3274亿元)、山东(2152亿元)、天津(2136亿元)、福建(427亿元)、辽宁(67亿元)也对中央财政净贡献。

    今年国务院十分强调财政强省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主力的作用,这跟当前经济财政形势有关。

    受疫情散发、大规模退税减税降费、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包括中央财政在内的全国财政收入罕见出现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0.5万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不过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3.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4.8万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2.7%。

    地方上除了山西等几个资源型省份收入出现大幅增长外,大多数省份收入也出现下滑,其中受疫情等冲击较大的东部发达省市,收入受到明显冲击。

    为了给企业纾困和保民生,今年中央财政动用万亿级“家底”,来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约10万亿元),但要完成这笔巨额转移支付规模,离不开财政大省对中央财力净贡献。

    7月7日,李克强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表示,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时间点。东南沿海5省市(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

    李克强要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努力稳增长稳财源。

    此次会议则进一步明确,6省里4个沿海省(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目前官方尚未披露财政净上缴中央的省需要完成上缴任务具体金额。施正文认为,这可能是在各地去年净上缴金额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计近9.8万亿元,规模为历年来最大;从增幅来看,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增幅为近年来最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73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下降0.5%,按自然扣除同比下降11.4%;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8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增长4.2%,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6.2%;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6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下降5.8%,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17.9%;山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95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增长6.3,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8.2%。

    随着增值税留抵退税减收因素逐步减小以及经济稳步复苏,专家预计,上述东部省份财政收入降幅持续缩窄,收入稳步增长,这为完成中央财政净上缴任务奠定基础。

    施正文表示,东部经济大省经济韧性更强,抗风险能力更大,“家底”更厚,回旋余地更大,因此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努力完成任务,保障全国财力稳定。

    除了财力净贡献省份努力完成任务外,专家认为,其他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省份也应多措并举,努力做到财政收支平衡。

    会上,李克强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已基本下达,各省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加大财力下沉,保障基层“三保”尤其是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基层工资发放。

    2022-08-17
  • 鼓励生三孩,17部门联合发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今日(8月16日)发布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意见》要求,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各省、市、县级都应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加强高质量产科建设,全面改善住院分娩条件。推动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策略,健全“县级筛查、市级诊断、省级指导、区域辐射”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强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诊断。

    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扩大分娩镇痛试点,提高不孕不育防治水平。预防非意愿妊娠,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

    《意见》指出,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

    《意见》指出,加强0—6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儿童保健门诊(儿童保健室)标准化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从事儿童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生配备水平。“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开展10个左右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

    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鼓励地方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扩大家政企业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托育机构与家政企业合作,提供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通过家长课堂、入户指导等方式,提高婴幼儿照护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意见》指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意见》明确,2022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带动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和社会投资。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十四五”时期,拓宽托育建设项目申报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支持力度给予建设补贴。落实社区托育服务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各地要落实疫情防控期间托育企业纾困政策。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依法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深入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加强托育岗位人员技能培训。

    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

    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促进公平就业和职业发展。要结合实际完善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相关各方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假期待遇。

    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险基金安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未就业妇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保障其生育权益,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意见》指出,强化住房、税收、金融等支持措施,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意见》指出,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对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原因需要调换公租房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调换。

    《意见》明确,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实施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建立对依法保障职工生育权益用人单位激励机制。向提供母婴护理、托育服务以及相关职业培训、消费品生产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意见》指出,“十四五”期间,将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农村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短板。

    《意见》指出,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有质量可持续发展。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依法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和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降低学生就学成本。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政策。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规范培训机构收费行为。

    鼓励实行灵活工作方式解决职工育儿困难

    《意见》指出,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关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特殊劳动保护。

    2022-08-17
  • 两部门拨付2亿元支持受灾地区抗旱救灾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15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会同水利部认真研究,及时调度各地耕地受旱面积、因旱临时饮水困难的大牲畜数量等情况,于8月12日下达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8省区水利救灾资金2亿元,对受灾地区水利抗旱调水、兴建救灾所需抗旱水源等给予补助。


    此外,财政部、水利部还于8月12日下达辽宁省水利救灾资金8000万元,支持辽宁省做好暴雨洪水应对、水毁灾损水利工程设施修复等相关工作。

    2022-08-16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超预期增长,充电桩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充电桩行业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扩张。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也开始显现,“里程焦虑”可以说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最大问题之一。充电桩市场还有巨大空间并且远未成熟,未来两三年还会进一步洗牌,有望突破行业杂乱、企业盈利困难的瓶颈状态。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充电桩行业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扩张,多家上市公司正持续推进在充电桩市场的布局。


    前不久,蔚来汽车宣布在全国已经累计布局超过1万根充电桩,遍布269座城市。无独有偶,7月底,广汽集团宣布投资成立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围绕充换电网络建设及运营等业务,预计2025年将在全国300个城市建设2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


    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对于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超预期增长,充电桩产业链有望迎来风口,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竞相入局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达80%左右,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以上,到2025年销量有望接近千万辆。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大。面对行业发展的无限潜力,多家公司正在持续推进在充电桩市场的布局。不仅有蔚来、广汽等整车企业,电池厂商和传统石油巨头近日也均在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


    近日,中石化福建石油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合作建设的首个“光伏充检”加能站项目投入运营。该站是集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电池检测等多项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型加能站。此前2021年4月份,中石化就已经宣布与蔚来合作,于2025年前在中石化全国网点中建成5000座蔚来换电站。


    不仅仅是中石化,英国石油公司于近日与阿维塔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加速中国超快速充电网络的发展。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6月,我国新增充电桩130万台,是去年同期的3.8倍。截至今年6月,我国已累计建成充电桩392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充电桩相关企业24.9万余家,其中今年前7个月新增注册企业5.4万余家,增速达41.9%。


    盈利难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也开始显现。“里程焦虑”可以说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需要出远门的情况下,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凌晨四点起床抢充电桩等现象遭到消费者吐槽。可以说驾驶新能源汽车,充电是绕不开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完善,面临着部分私家车因住所限制未能随车配桩、公共充电场站利用率低、充电难充电慢等诸多挑战。同时行业的壁垒较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压缩了行业的盈利空间,盈利问题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2014年,国家放开充电桩市场,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到2017年,国内充电桩生产商和运营商达到300多家。


    但从2018年开始,行业开始洗牌,充电桩市场竞争失序,价格战频繁。多个城市均出现过充电桩平台拼低价抢用户的现象,“大降价”“免服务费”“大额优惠”等促销活动不断。陆续有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支撑不住而退出,到2019年底仅剩100多家,这些企业中大多数都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


    据了解,目前充电桩运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充电服务费,企业的收入完全由客户的充电量需求决定。同时前期过高的投资建设成本、充电桩布局不合理、运营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导致运营商投资成本回报周期长、短期难以盈利。


    迎来风口


    业内普遍认为,从政策驱动上看,充电桩的投资建设作为“新基建”系列,有望成为2022年基建促增长的重点领域之一,获得政策支持适度超前发展,充电桩产业链有望迎来风口。


    国元证券分析称,在2030年车桩比1:1的目标约束下,预计2020年至2025年充电桩累计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充电桩市场还有巨大空间并且远未成熟。充电桩数量的缺口和明确的政策指引也将吸收更多不限于传统运营商的新玩家入局。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充电桩行业,市场竞争加剧,未来两三年,充电桩行业还会进一步洗牌,有望突破行业杂乱、盈利困难的瓶颈状态。


    在此环境下,企业需要完成相对完整和成熟的商业布局。在这个重资产的行业,资金实力较差的企业极易被市场淘汰,兼具实力与资本的企业才有望成为最终的胜者。


    有业内专家建议:“尽管绝对数量快速增加,但从消费者的便利性角度看,我们的充电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现有充电基础设施,有大量的创新工作要做。”新玩家需要学会从应用场景倒推所需资源,然后结合自身优势进入各细分领域,促使运营格局和行业生态不断发生变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22-08-16
  • 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临时纳入医保报销

    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临时纳入医保报销

    参保患者使用阿兹夫定片时医保基金可按规定予以支付

    昨日,国家医保局表示,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可临时性纳入医保报销。

    国家医保局指出,按照基本医保有关规定,为更好保障诊疗需求,凡被列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药品,可以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8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印发通知将阿兹夫定片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因此参保患者使用该药时医保基金可按规定予以支付。

    另据报道,8月11日,复星医药宣布,公司联合真实生物响应各地政府需求,紧急调配抗新冠肺炎小分子口服药物阿兹夫定片驰援全国多地,近日已陆续运抵河南、海南、新疆等地。按照各地医保挂网价格,阿兹夫定片定价每瓶270元,每瓶35片,每片1mg。

    7月25日,复星医药宣布与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发并由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复星医药将持续密切关注此轮疫情态势,并已作出相应商业化部署,携手合作伙伴,全力保障药品生产和供应,切实满足疫情防控一线需求。

    据了解,阿兹夫定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物。支持其上市申请的Ⅲ期注册临床试验显示,阿兹夫定片可以显著缩短中度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比例,达到临床优效结果。

    在抑制新冠病毒作用方面,阿兹夫定可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另从安全性来看,阿兹夫定片总体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阿兹夫定组与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未增加受试者风险。

    2021年7月20日,国家药监局已附条件批准本品与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2022年7月25日,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增加新冠肺炎治疗适应症注册申请,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8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发布通知称,根据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的审批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方案,经研究,将该药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根据《诊疗方案》,阿兹夫定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用法用量为空腹整片吞服,每次5mg,每日1次,疗程至多不超过14天。

    此次为附条件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

    2022-08-15
  • 我国将进一步推进“时空信息新基建”

    我国将进一步支持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时空信息新基建”,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

    国家自然资源副总督察陈尘肇11日在此间召开的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说,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地理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部将继续大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六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针对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应收账款增长较快、被拖欠情况增多,将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清理拖欠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账款有关工作。

    从人员定位到手机地图、汽车导航,地理信息构成社会日常运转的一大基石。地理信息产业通过“数实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服务、新业态,成为各界看好的“时空信息新基建”。今年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即以“推进时空信息新基建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为主题,旨在推动产业链服务链不断延伸。

    2022-08-15
  • 新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发布 不得提供规避杠杆约束的通道服务

    为促进保险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银保监会对2004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进行修订,发布新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旨在改革保险资管监管制度的滞后性、适应性,落实“资管新规”(即2018年4月27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规定。

    《规定》共七章八十五条,包括总则、设立变更与终止、公司治理、业务规则、风险管理、监督管理和附则。《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

    规范重要资管公司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资产管理公司,与受托者形成一种信托关系。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强力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具有私募基金公司的属性。私募基金公司名称多样,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因为是由境内外保险集团(控股)公司或保险公司发起成立(此前要求发起人出资75%、《规定》要求发起人出资50%以上),主要资产来源于保险资金,因此名称中应有“保险资产管理”字样。作为一种长期机构投资者,这类公司以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为目的。

    当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并非只有保险资金。据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肖东介绍,依据《规定》第四十八条规定,这类公司管理的资产还有受托管理其他资金及其形成的各种资产。而这里的“其他资金”则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基金、职业年金基金等资金及其他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境内外合格投资者的资金。这些资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居民财富的增长,也与日俱增。

    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晓宇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一样,同受“资管新规”的规制。在“资管新规”施行后,资管业务实现净值化转型,依照“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打破刚性兑付”的理念,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应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但同时也要求委托人应审慎投资,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

    《暂行规定》中并没有“资管新规”关于买者自负的相关内容,这是出台《规定》的原因之一。同时,按照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居民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的不断增长,相关监管制度的滞后性、适用性等问题愈发突出,亟须对《暂行规定》修订完善。

    事实上,在发布《暂行规定》后,2011年和2012年,监管部门还先后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的通知》《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但这些规范性文件对《暂行规定》的修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短缺的问题。

    新增公司治理专章

    《规定》在篇章结构和条款内容方面对《暂行规定》进行了大幅修订。

    刘晓宇说,《规定》与《暂行规定》相比,新增“公司治理”专门章节,并将“风险管理”作为专门章节,全面增补了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要求、内控审计、子公司风险管理、关联交易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从主要内容来看,前者与后者的不同,是取消了限制外资保险公司持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股份的比例上限,规定境内外股东拥有统一适用的股东资质条件。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机构,首先需要遵守的就是公司法一般规定。比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加强公司治理,建立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清晰、制衡监督有效、激励约束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管理结构规则,加强股东、高管管理等。在王肖东看来,《规定》新增“公司治理”专章,是根据公司法规定作出的最为合理的制度设计。

    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不是一般只受公司法制约的公司,它还同时受到银保监会的监管,受保险法、“资管新规”的制约。

    刘晓宇认为,《规定》对保险资管公司的特别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明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其开展主营业务应当建立资产托管机制,并由委托人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聘任符合银保监会规定的商业银行或者其他专业机构作为托管人;二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得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不得提供担保,严禁利用受托管理资产和保险资管产品资产为他人牟利、不得承诺受托管理资产或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资产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等;三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应当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内、外部审计制度等。这些特别要求,有利于促进保险资管公司的市场化稳健运作以及差异化发展。

    据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增的“公司治理”专章,主要是结合近年来监管实践,从总体要求、股东义务、激励约束机制、股东会及董事会监事会要求、专门委员会设置、独立董事制度、董事监事履职、高管兼职管理等方面明确了要求。

    增补监管手段机制

    《规定》坚持从严监管导向,细化监管要求,明确违规情形,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制约和惩处力度。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加大惩处力度方面,《规定》主要是明确了分类监管思路,在增补监管评级、违规记录、财务状况监控等监管手段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发挥信息披露、外部审计和自律组织管理作用,推动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如今保险资管公司已成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核心管理人、资本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力量。自2003年以来,我国已先后设立了33家保险资管公司,目前各类保险资管公司通过发行保险资管产品、受托管理资金等方式,管理总资产超过20万亿元。公司众多、规模巨大,监管从严必须跟上。

    事实上,近年来的监管惩处并不严厉,保险资管公司受到处罚并不多见。据刘晓宇介绍,在行政处罚方面仅一家“轻轻”受罚。2015年2月,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未谨慎处理投资计划事务,构成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的违法行为,被处罚款10万元。

    在行政监管措施方面则更为“温和”。2018年,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因境外投资业务违反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被要求整改;同年,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存在违规开展通道类业务、让渡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管理人职责、未有效履行受托管理人职责等问题,被要求整改,3个月内不得新发行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6个月内不得新增受托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2017年,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在股东股权、“三会一层”运作、关联交易、合规与内控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被要求整改;2019年,百年保险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在向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报送监管统计数据时,漏报“受托管理非保险资金”科目数据,被要求整改。

    2022-08-15
  • 北京:驾照期满换证不必再交纸质体检证明

    8月1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交管局获悉,北京交管部门持续在群众办事的申请材料、环节、流程上做“减法”,针对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中的不便之处,积极推进体检信息网上传输,纸质身体条件证明免提交,进一步方便市民朋友在线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节约群众出行时间,提升窗口服务效能。

    据了解,目前,全市备案的驾驶人体检医疗机构(相关信息可在“交管12123”APP和交管局官方主页查询)已全部启动网上传输体检信息,可不再出具纸质身体条件证明。

    市民朋友到备案医疗机构完成驾驶人体检后,无需再持纸质身体条件证明前往车管服务窗口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可直接通过“交管12123”APP或“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线办理换证业务,避免市民朋友多次排队、多次往返、长时等候。

    同时,北京交管局提醒,70周岁以上驾驶人提交身体条件证明、“容缺办”补交身体条件证明等业务均可按照上述方式直接在线办理。

    期满换证在线办理详细操作

    市民朋友在全市已备案可以网上传输体检信息的驾驶人体检医疗机构完成体检后,登录“交管12123”APP,可以在线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

    第一步进入业务中心,选择“驾驶证补换领”。

    第二步勾选“期满换证”,阅读业务须知,确认驾驶人信息。(对于不存在有效驾驶证照片的,按照系统提示引导,在线提交驾驶证照片后继续办理。)

    第三步选择取件方式。如自取,选择取件网点;如邮寄,填写收件地址。

    交管部门对通过互联网传输机动车驾驶人体检信息的医疗机构实行备案管理,备案后即可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传输驾驶人体检信息。

    目前,全市完成备案的驾驶人体检医疗机构共计252家,覆盖全市多数街道及乡镇,方便市民朋友就近办理驾驶人体检,相关信息在“交管12123”APP和交管局官方主页进行公示。医疗机构开展驾驶人体检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请您提前通过电话等形式进行咨询。

    交管部门特别提示,凡通过“交管12123”APP办理业务后,取件方式选择“网点自取”的,需提前关注相关网点的办公时间,在办公时间内前往自取。

    2022-08-12
  • 内蒙古开启“刷脸”就医新模式

    “真是太方便了,来医院看病再也不怕忘带医保卡、想不起密码了……”不用医保卡不花现金,不需要在窗口排队,8月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智能服务终端,通过“刷脸”几秒钟便成功挂号缴费的杨女士对医保便捷服务赞不绝口。

    按照国家医保局深化便民服务应用相关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医保服务,医保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参保群众就医购药更加方便。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作为全区首家医保信息平台深化应用试点医院,率先开通了医保“刷脸”服务和医保移动支付功能。过去参保群众在进行医保结算时,必须到窗口刷医保电子凭证或刷医保卡才能支付个人费用。开通“刷脸”功能和移动支付功能后,医保账户缴费环节实现了“刷脸”支付和随地实时在线支付,既提升医保结算服务效率,也让就医购药过程更便捷。

    据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我区将不断丰富电子凭证应用场景、提升电子凭证激活率及实际使用率,年底前,全区所有三级医院将全部实现电子凭证全流程及移动支付应用,推动更多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医保“刷脸”结算,让更多参保群众享受到“刷脸”就医购药的便利。

    2022-08-12
  • 抗击台风“木兰”一线直击



    8月10日,居民在海口港查看停航提示。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新华社海口8月10日电(记者刘邓严钰景)正在全力防控新一轮疫情的海南岛,受今年第七号台风“木兰”影响,重要物资保障通道琼州海峡于9日14时停航。



    8月10日,海口市民和游客在风雨中排队做核酸。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海南省气象局副局长蔡亲波说,台风“木兰”给海南疫情防控带来的最大困难是海上大风天气造成琼州海峡停航,对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的调运、储备、供应造成一定影响,此外,风雨天气影响户外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大核酸采样、道路临时管控工作的难度。

    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陈武介绍,目前海南所有渔船都已在安全区域避风,同时结合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做好工程设施、危房、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点等的隐患排查,及时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到安全区域。“目前没有发生相关次生灾害。”陈武说。



    8月10日,海口市民和游客在风雨中排队做核酸。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记者10日在海口港看到,客船和货船都静静地停泊在港口内,前些天滞留的出岛车辆和人员已经疏散。在海口、文昌等地,市民和游客在风雨中排队做核酸,一线疫情防控人员和志愿者也全员上阵,不曾因风雨后退。

    记者了解到,琼州海峡停航后,海南省应急、商务、交通等部门和海口市启动了重点民生商品价格和煤电油气等能源的日监测报告制度,启动建立了台风极端情况下应急保障工作,加大了民生物资调配力度,较好地保障能源等保供企业生产不间断。



    8月10日,海口市大润发超市水果储备充足。新华社记者刘邓摄

    记者在海口市旺豪、大润发、旺佳旺等多个超市看到,各超市果蔬、肉禽蛋奶、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我们有个仓库,瓜果蔬菜等都储备充足,琼州海峡停航没有造成太大影响。”海口旺豪超市居然店店长助理张太原说。

    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杜建伟告诉记者,已采购足量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各类病毒采样管、核酸提取试剂等医疗物资,台风不会对防疫物资供应造成太大影响。

    2022-08-11

  • 首 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