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井盖吃人”悲剧何时不再重演

    5月12日21时左右,在陕西西安未央区惠西村村口,一名3岁男童掉入下水道被冲走后失联。

    这样的窨井“吃人”事件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9年,全国因窨井施工、管理、养护不当致人伤亡案件就多达155件,其中,造成16人死亡。

    整治问题井盖,也是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事情。近年来,多位人大代表针对窨井安全问题进行调研,并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从依法严厉打击涉窨井盖刑事犯罪、加快数字化智能井盖服务系统全覆盖、推动统一窨井盖制造标准、建立完善窨井盖现代管理机制等角度提出建议,封堵“马路陷阱”,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井盖吃人”折射社会治理短板

    2018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孕妇任某某不慎掉入窨井身亡。

    2019年11月,湖南省娄底市,6岁男童掉进排污井被冲走,热心小伙在排污管里往返爬行400多米才将其救出。

    2020年4月,湖北省咸宁市,7岁男童放风筝时掉入下水道,经抢救无效死亡。

    ……

    近年来,“井盖吃人”事件屡屡发生。在一些全国人大代表看来,从表面来看,各类窨井盖存在的缺失、破损、下沉、凸出、松动等安全隐患,是导致“井盖吃人”的直接原因,但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问题——管理不当、责任缺失、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不足。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工程部新品试制装配工段工段长许燕妮直言,屡见报端的“井盖吃人”悲剧反映出社会治理和执法司法的短板。窨井盖治理涉及通讯、供水、排水、消防、电力、交通、物业、建设公司等多个权属部门。根据“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窨井盖权属部门应落实窨井盖的维修、养护和管理责任。但权属部门之间缺乏统筹、衔接不畅,“各事各办”“推诿不办”“标准不一”时有发生,责任落实存有“真空地带”。

    除了多头管理的问题,智能化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环境卫生管理所有偿服务大队副大队长林少群认为,数字化智能井盖服务系统全覆盖迫在眉睫,“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配套的通讯、供水、排水、交通等设施的不断完善,窨井盖已经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且数量庞大,难以实时获取窨井盖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快速解决问题”。

    检察机关督促整改隐患93万处

    井盖事关群众脚下安全,为更好解决窨井盖安全隐患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地方持续加大治理力度。

    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制定《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依法惩治盗窃、破坏窨井盖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失职渎职犯罪作出明确规定,指导司法机关准确认定涉窨井盖相关刑事犯罪。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建设,《意见》发布后,最高检紧跟着发出“四号检察建议”。这份检察建议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后,同时抄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能源局等相关单位。对此,最高检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指出,依法惩治涉窨井盖刑事犯罪,形成有力震慑,是推进窨井盖问题治理,促进检察建议刚性监督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使得群众脚下安全得到了切实维护。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检察机关持续落实“四号检察建议”,督促整改窨井安全隐患93万处,河南检察机关推动将窨井设施维护改造纳入全省十大重点民生实事。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和地方还通过开展窨井盖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出台窨井设施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窨井盖管理标准、将窨井盖数据纳入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等方式,解决窨井盖所关涉的公共安全问题。

    广东省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井盖设施管理办法》,对井盖设施的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维护管理责任主体进行了明确,并对井盖设施的日常维护、保护和应急处置全流程进行了规范。

    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和《2021年窨井设施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方案》,对年度任务进行了明确;编写了《河南省城市公共区域窨井设施治理提升技术导则(试行)》,为该省窨井设施治理提升和日常维护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川省大力开展问题窨井盖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动员管理人、产权人、使用人和属地相关单位,集中开展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缺失、破损、下沉、凸出、松动等各类窨井盖安全隐患和管理人不明等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进行集中整治。

    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到要切实扭转“重建设轻管理”观念,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应用,创新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充分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实现基于传感器和物联网的管理创新,提升窨井盖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建立城市数字化智能井盖系统

    “今年,希望我提出的提高井具标准要求的建议能够得到采纳。”在2020年全国人大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职工王润梅曾经许下了这样的心愿。

    王润梅在建议中提出,提高城市道路井具标准要求,安装智慧井盖防马路“陷阱”。城市内各行业之间井具应尽量统一规格,井具应具有防沉降、防盗窃、防响动功能,并安装井盖位移探测器、智能化监管系统等,逐步推进基于物联网的市政井盖管理系统。两年来,王润梅的这件建议得到了全国人大的重视,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对这件建议进行了答复。更让她高兴的是,这件建议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了落实,井盖规格从30多种降到了4种。

    全国人大代表、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副总经理、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东新也在关注窨井盖统一制造标准。从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王东新看到了检察机关对“小”井盖的“大”治理,“解决窨井‘吃人’问题后,下一步应着眼推动形成窨井盖统一制造标准”。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通过“智慧赋能”的方式解决窨井盖的安全隐患。

    “面对数量庞大的窨井盖,靠人工日常巡查和群众热线举报管理,难以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每个窨井盖的基本情况,在这种形势下,城市的数字化智能井盖服务系统急需全面覆盖。”林少群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惠英认为,要加快推动建立完善窨井盖现代管理机制,权属单位共同细化城市智慧管网、综合管廊建设逐步推进方案。完善日常巡查、定期维护、全程监控、应急处置等协调工作规范,健全各权属单位之间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机制,为群众脚下安全多加一层防护网。

    2022-05-24
  • 求职先查雇主底细 当年轻人开始对雇主“反向背调”

    当年轻人开始对雇主“反向背调”……

    专家认为,此举使人岗匹配更加精准,有助于求职者职业发展,是重塑职场生态的一股新风

    本报记者陈曦



    应届毕业生乔林刚面试了某大厂,凭借事先收集的“情报”,他全程应对自如。然而,意向部门的面试官让他印象不佳,多方调查后,他果然在一份“互联网行业领导黑名单”上发现了对方的名字:此人经常打压下属,团队氛围压抑,新人负责“背锅”。乔林果断放弃了这个offer。

    乔林的“避坑”经历并不鲜见。当下,大批主体意识强烈的00后步入职场,他们不甘于被动接受公司的选拔和背景调查,而是主动出击,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对雇主展开“反向背调”。记者采访发现,比起大厂“光环”,年轻求职者更在意“气场合”“被尊重”,更关注领导风格、企业文化等软性指标……反过来,这股新风也正在重塑职场生态。

    “反向背调”为何受年轻人青睐?他们怎样调查雇主底细?企业如何做出反应?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多维度为意向雇主“画像”

    将求职目标锁定在互联网行业后,乔林把闲暇时间都给了职场社交软件。“官方信息太空泛,鲜活的日常工作细节才有参考意义。”通过在职和离职员工的分享,他了解到哪些公司试用期待遇好,哪些公司晋升机制明朗,甚至还打探到一些企业架构调整的内幕。

    各种社交平台是他的“背调”神器。去年,一份名为《公司作息表》的共享文档广为流传,乔林从中了解到千余家热门企业不同岗位的作息安排,细化到午餐时间、有无周报等,他借此筛掉了两个加班严重的大厂团队,同时也补充了几条新数据进去。“以前这些只能听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描绘,现在大家互帮互助,让信息流动起来,有效降低了试错成本。”

    法律专业毕业生胡康,把实习看作最直观的“反向背调”。“企业文化渗透在每一件小事中,体验过才知道是否契合。”几份实习带给胡康的,还有一群履历相当的伙伴,以及灵活可靠的消息网络。每当“背调”遇到瓶颈,他总能在实习群中找到答案。“我曾想通过暑期实习进入某心仪律所,一位已经入职的姐姐透露,最近项目多才大量招人,但留用名额极少。我及时打住,以免白白浪费时间。”

    对于在某普通高校学习金融的楚越来说,天眼查等商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开展“背调”的主阵地,“被公开讨论的只有大企业,以我的学历背景很难进,而摸清小企业情况只能靠自己。”

    一方面,她会逐一分析注册信息、股权结构、投融资情况等资料,从而推测出公司规模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法律纠纷和行政处罚也是她关注的重点。“就像我们不会把黑历史写进简历,雇主也不会在公开宣传中自曝其短,‘反向背调’就是为了规避潜在风险。”

    从“被挑选”到双向奔赴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之下,“反向背调”何以日渐风行,甚至成为00后的求职标配?

    “00后心目中‘好工作’的标准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分析称,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新生代求职者思想特征鲜明,崇尚宽松自由的环境,追求更具创造力的岗位,而这些“非传统因素”只能靠“背调”去印证。“在大数据的加持下,这个目标可以凭借强大的信息检索能力来实现。”

    虽然早就听说过“反向背调”,但乔林一直有些不解。在他看来,求职是一场“双向奔赴”,背景调查也无需区分“正向”和“反向”。

    除了筛选公司,充分的“背调”还让楚越在面试中化被动为主动。在一家民企接受总裁面试时,她着眼于该公司刚开拓的一项新业务,抛出一个角度巧妙的问题,让对方眼前一亮。

    胡康觉得,“反向背调”的过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起初职业规划是模糊的,在先后体验了各大律所、法检系统、公司法务之后,我才渐渐明确自己想做一名律师。这段经历让我学会结合自身特质去衡量一份工作,也让我真正走出象牙塔,开始为自己负责。”

    “‘反向背调’的兴起,是就业市场更加成熟的表现,这将进一步提升双向选择的效率和成功率。”王霆说,对企业来说,求职者基于“背调”做出的理性选择,使人岗匹配更加精准,降低了招聘成本。从长远计,无论对于年轻人的职业发展,还是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反向背调”都大有裨益。

    推动职场环境进一步完善

    重视自身权益、不迷恋大厂“光环”、旗帜鲜明反对无效加班……以“反向背调”为起点,年轻求职者正用个性化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期待,重新塑造职场面貌。

    据胡康回忆,实习时他曾碰到一位热衷于搞团建的领导,但所谓团建实则把大家拉到酒店变相加班。实习结束前最后一次团建,当公司统计参与人数时,一位实习生在群内明确拒绝,其他人纷纷附和。后来该公司秋招时,同期的二十几名实习生都没有再投简历。

    “从取消大小周到告别996,改变正在发生。”某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高桐桐向记者介绍,为回应求职者的“反向背调”需求,不少企业也在主动打破屏障,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例如,通过“企业开放日”,邀请应届生提前感受公司氛围;在宣讲会上,请刚入职的员工分享工作状态,并组建校招微信群,由人事专员解疑释惑。

    “‘反向背调’十分必要,但求职者也要审慎把握。”王霆提示,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匿名信息真假难辨,很多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甚至是单纯的情绪宣泄,如离职员工的负面吐槽。求职者要提高甄别能力、扩充信源,不能照单全收。

    王霆建议,在“背调”过程中,不能被海量信息牵着鼻子走,要抓住关键。“首先应关注雇主的品牌,以及背后体现的价值观,如是否重视人才,是否有社会责任。在价值观一致的基础上,再依据所掌握的可靠信息,对未来的发展预期和职业通道做出推断,而不是单纯以薪资水平、工作强度来衡量一个岗位。”

    2022-05-23
  • 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中新网5月20日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0日8时36分在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北纬29.67度,东经102.48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2022-05-20
  •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全民医保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5月10日,李牧注射了第四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虽然已经被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折磨”成了重度残疾人,但他依然很庆幸,自己在还有能力坐在轮椅上时,用上了这款曾经的“天价药”。

    几个月前,李牧伸手去拿桌子上的一瓶矿泉水,感觉那瓶水忽然变重了。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去拿那瓶水,试了两三次,瓶子可以挪动,但就是拿不起来,直到那瓶水掉到地上滚到了一边,坐在轮椅上的李牧够不着了。

    李牧知道,自己的手部肌肉退化了,从此连一瓶矿泉水都拿不起来了。当时的李牧看着滚远的矿泉水,他想了一下自己以后因为肌肉萎缩,吃饭困难,甚至不能呼吸该怎么办?事实是,没有办法,他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病,由基因突变引起。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是这个病的主要表现。脊髓性肌萎缩症被称为2岁以下儿童致死性遗传病“头号杀手”。孩子们的死因多为呼吸肌肉无力导致的呼吸衰竭。

    李牧1岁多的时候检查出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当时的他摇摇晃晃走一两步就会跌倒,诊断的医生告诉李牧的父母,这个病无药可治,孩子可能活不到成年。李牧的妈妈听到这句话,当场就晕倒了。

    12岁之前,李牧不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当时还有些胖,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能跑跳而已。12岁之后,李牧开始脊柱侧弯。9年过后,李牧的脊柱已经弯成了一个大大的字母“C”,背部高高隆起,坐轮椅也只能斜着坐。由于肌肉萎缩,李牧全身可以动的地方屈指可数:头部,上身可以挪动一点,左手的手指和右手。右手的力量只能拿起手机或一把勺子。

    对于脊髓性肌萎缩症,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我国上市的首款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这款药物在使用时第一年需要注射6针,此后每年3针,终生用药。因为在美国每针售价12.5万美元(人民币约85万元),它也被列入“全球最昂贵的十种药”。2019年,这款药在中国上市,每针售价约70万元。

    李牧是在和病友聊天时知道了这个药,当得知一针70万元,他们的聊天就戛然而止了。李牧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我当时算了一下,我们一家人不吃不喝,7年才能攒够一针的钱。7年的省吃俭用,一针就没了。然后我就把打这个针治疗的想法抛诸脑后了。”

    直到2021年的12月,一条“灵魂砍价”的新闻火遍全网,李牧的希望再次被点燃。

    国家组织集采已节约费用超2600亿元

    2021年12月3日是李牧的21岁生日。当天,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新调整的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曾经70万元一针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收录其中!李牧在群里看到了这个消息,感觉上天给了他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

    随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谈判视频在网上公布,医保谈判代表、福建省医保局药械采购处处长张劲妮的一句“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感动了无数网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发病率仅为1/6000-1/10000,这个病的患者是名副其实的小群体。作为一名重度残疾人,李牧平时几乎不出门,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些小群体似乎没有被看见,但是国家医保惠民政策正在让他们收获更多获得感。

    时间回到4年前,2018年5月31日,国家医保局在北京市西城区挂牌成立,我国医保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药品集中采购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不久后就开始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2018年11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全面部署试点有关工作。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解释说,作为医药服务最大的支付方,国家医保局依托全国统一的市场,充分发挥战略购买优势,创造性开展了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工作。两项工作是一套“组合拳”,国家医保局充分运用需求引导供给的经济杠杆,引领药品领域供给侧改革,有效保障百姓用得起、用得上优质价宜的“过评药”和创新药。

    正如张劲妮在谈判中说,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和中国政府为患者服务的决心,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可能在全球再难找到这样的市场。这场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谈判,最终将70万元一针的“天价药”降到了3.3万元以下。

    李牧说,他对这个视频印象深刻,“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这款曾经的“天价药”在医保报销后,李牧每针只需支付2000多元,“当看到报销后的金额,我发自内心深处地开心。”李牧说,自己打游戏的收入再加上国家的各项补贴,这2000多元基本可以自己支付。对于一位穿衣服、上厕所,甚至睡觉翻身都需要家人帮忙的重度残疾人而言,可以自己支付治疗的费用,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让他脆弱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好的抚慰。

    李牧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以下简称“罕见病诊治中心”)注射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该院2021年11月1日成立的罕见病诊治中心,是国内唯一一个罕见病病区,病区负责人吴志英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没进医保之前,病区只有两位患者打过这个针,今年1月,医保可以正式报销后,已经有20多位患者来病区打了针。

    截至2021年12月,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涉及25种罕见病的40余种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吴志英说:“这实际上让所有的罕见病病人都看到了曙光,会增加病人的信心,不然很多病人觉得没药可用或者药特别贵、用不起,他们就自暴自弃了。当然,另一方面也让病人看到了国家对罕见病的重视和国家的经济实力。”

    罕见病患者的用药是我国医药集采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2月,国家已经组织开展了6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采购234种药品,药价平均降幅53%。3年改革累计成果显示,国家组织集采节约费用2600亿元以上。这期间,总体药品价格水平呈稳中有降的趋势,国家医保局开展的药品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1年药品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年均降幅7%左右。

    集采工作不断将好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优质药品可及性显著提升。国家医保局每年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4年累计调入507种、调出391种,目录内药品数增至2860种,拓展定点零售药店作为供药新渠道,救命新药获取更快、更价宜、更便利。

    除了药品以外,我国的集采工作还扩展至高值医用耗材。其中,心脏支架平均降幅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降价82%,有力挤压了虚高价格空间。集采直击虚高药价的软肋,实现降低药品价格、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等多重效应。更重要的是,集采在为医保减负增效的同时,为规范医疗行为、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创造了条件。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4月16日,中共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发表在《求是》杂志上的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党中央正确决策组建国家医保局,擘画改革蓝图,推动医保事业加速发展。

    “我们用较短时间建立起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目前参保人数超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为80%和70%左右,基金年收支均超2万亿元、惠及群众就医超40亿人次,对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医保局成立两个月后,2018年7月,《我不是药神》上映,电影还原了贫困癌症患者用不起救命药的残酷现实。1个月后,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在随后的集采工作中,《我不是药神》中的抗癌药伊马替尼也被纳入医保目录。集采工作使需要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得到了充分的用药保障。

    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告知李牧,国家医保局成立于2018年时,他惊讶地说:“那成立5年不到啊!”紧接着他说:“那我们也算是非常幸运了,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

    2018年8月24日,国家医保局成立不到3个月时,国新办举行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情况吹风会,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通报,截至2018年上半年,经国家平台结算的跨省异地就医人次达到48.6万(含新农合3.5万人次),发生医疗费用118.3亿元,基金支付70亿元。

    3年后,2021年12月10日,国新办举行了一场相同主题的吹风会,李滔再次出席。她对3年前通报的那组数据进行了更新:截至2021年10月,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和门诊结算分别突破了1000万人次,二者加起来突破2000万人次。其中,2021年1-10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63.68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880.35亿元,基金支付510.34亿元;全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700.03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7.52亿元,基金支付9.62亿元。

    相隔3年的两组数据的对比,有力地说明了我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结算工作取得的成绩。这3年变化的背后,国家对相对弱势的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18年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研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问题,也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要将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全部纳入直接结算的范围。

    跨省异地就医的程序方面,需要参保人先在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登记,“提交一个很简单的备案表,主要目的是按照参保地的经办机构知道参保人员要去哪个城市,便于下一步我们和参保人员居住或工作的城市进行医保间结算。”李滔解释说。

    为了方便农民工在外地看病就医,国家医保局在2018年10月底之前简化备案程序,取消了所有需要就医地经办机构或者定点医疗机构提供证明或盖章的要求。此外,农民工在外出打工之前,可能还不知道接下来的工作地、居住地,对于这样的情况,国家医保局采取“补充证明”的方法,就是这些农民工可以先备案,等到了工作或者居住的城市,取得相关的材料后再来补办。

    除了这些可以立竿见影的短期措施,国家医保局还着眼全局,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进跨省异地就医工作。令人欣喜的是,在2021年12月10日的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李滔表示,截至目前,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接入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29万家,基本实现定点医院全覆盖以及每个县至少有一家联网定点医院的目标。

    与此同时,门诊跨省异地就医工作也全面启动。李滔介绍说,2021年年初,在全面打通京津冀、长三角、西南5省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新增了山西等15个省份作为国家门诊试点省份,进而实现了门诊跨省异地就医的全面推开,已经覆盖了97.6%的统筹区和12万家定点医疗机构,91.7%的县都有一家以上的联网定点医疗机构。

    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来回跑很多趟办手续,是老百姓的一大痛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医保局优化备案管理,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装在口袋里的医保营业厅”“搬到家里的医保服务点”:国家医保服务App、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的国家医保服务网厅。

    以前进行跨省异地就医结算需要持实体的社保卡。现在多了一个介质——医保电子凭证,这意味着,除了社保卡以外,参保人就医前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者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多种渠道激活使用个人医保电子凭证。

    此外,还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的亲情账号功能,帮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后,参保人在入院手续、出院结算或者门诊收费窗口结算时,展示医保电子凭证二维码,就可以实现扫码跨省直接结算。

    中共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在《求是》上发表的文章总结道:“历经百年奋斗,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建起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这一先辈口中‘不敢想的奢望’已经变成人人享有的基本福利,以相当于2%左右国内生产总值的医保投入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有效保障,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40岁增长到当前的77.3岁,中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进步得到了国内外的充分肯定。”

    (应受访者要求,李牧为化名)

    2022-05-19
  • 文旅部: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娱乐场所

    中新网5月17日电据文旅部网站17日消息,近期,文旅部印发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修改〈娱乐场所管理办法〉的决定》,对《娱乐场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办法》修订了与上位法不符合的条款。例如,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娱乐场所”的规定。

    《办法》的实施,为规范娱乐市场秩序、促进娱乐市场繁荣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娱乐市场的发展变化,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如取缔难等具体问题,需要修订《办法》赋予监管手段与措施。同时,国家出台或者新修订了一批与娱乐场所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消防、环保等方面改革也在逐步深化,需要《办法》与之衔接,将“放管服”改革红利落到实处。

    本次《办法》修订,明确由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外商独资娱乐场所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审批,进一步推动《条例》关于外商投资娱乐场所的政策全面落地。《办法》还明确外商投资娱乐场所申请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审批层级,取消提交商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相关要求。目前,允许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娱乐场所,没有投资比例限制,申请材料、设立条件和程序与内资一致。另外,港澳台投资参照此政策执行。

    新《办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减材料、减证明,取消了原本要求提交消防、环保、商务等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或者备案证明等材料,做到互不前置。

    本次修订坚持“放管”结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解决“黑场所”处罚难取缔难等问题,明确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可以采取责令关闭等方式予以取缔,有违法所得的,依照《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予以没收,赋予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处罚的手段与措施,进一步保障了市场公平竞争。

    新《办法》进一步强化信用管理,要求符合严重失信主体情形的,依照《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规定》规定予以认定并实施相应信用管理措施。此外,新《办法》统筹发展与安全,明确娱乐场所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2022-05-18
  • 高考进入倒计时,滞留外地的考生怎么办?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如今,距离2022全国高考还有三周时间,近日多地密集公布了今年的高考防疫举措,不少地区要求考生在考前14天进行健康监测,滞留外地考生须在规定日期之前按要求返回报考地备考。



    高考生,这些考前时间点必须注意

    2022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当前,全国疫情多点散发,为做好今年高考的防疫工作,近日,多省份密集发布了高考防疫举措,这其中,各地特别强调了因学习、培训等各种原因滞留在外省、外市的高考考生尽快返回报考地准备考试。

    按照各地通知,山东、天津、浙江、广西等多数地区,要求考生在考前14天(5月24日)前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备考。

    此外,湖北要求考生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须于5月18日前返回考点所在地。辽宁省招考办提醒,仍滞留报考所在地以外省(区、市)或本省外市的考生,5月21日前返回报考所在地,从高考前14天(5月24日)到高考结束前,应减少外出,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

    河南多地也明确了滞留外地考生的返回时间点。郑州要求在省外考生须及时关注郑州最新防疫政策,尽快返郑,在省内其他地区考生须于5月24日前返回郑州,商丘、安阳、兰考等地要求在外考生要在5月17日前返回。

    滞留外地考生返回要注意啥?

    对于滞留外地的高考考生,各地都有相应的核酸证明要求,多数省份要求滞留考生返回考点所在地至少要持24小时或48小时内核酸证明。

    天津要求滞留外省考生返津高考要做6次核酸,滞留考生应分别于抵津前1日、前3日和前5日,以及抵津后第1日、第3日、第7日,共进行6次核酸检测,同时须将抵津前和抵津后共6次核酸检测证明及时上传至“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考健康监测小程序”,以备核验。

    对于从中高风险区返回的考生,一些地区也明确了相关措施。例如,宁夏要求,滞留考生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宁,须进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考生要务必于5月17日前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

    河南兰考要求,省外人员入豫赋黄码,省外和省内发生疫情地市的返兰考生提级管控,由属地乡镇(街道)安排车辆闭环转运至县级集中隔离关爱中心进行集中隔离,实施14天集中隔离,在第1、4、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

    不少地区还明确,由于考生个人原因,未主动报告目前状态、信息造假、拒绝配合考点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完成信息摸排,导致不能按时参加高考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前14天,考生要做些什么?

    临近高考,各地均要求考生在考前14天进行严格的健康管理,不少地区要求考生保持居家学习或者闭环管理。

    北京要求,考前14天,考生须在京且保持居家或家校两点一线,按学校(报名单位)要求进行健康状况监测,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并如实报告。

    湖北明确了考生在考前2天到21天各阶段的防疫要求,考前1-2天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考前14天(5月24日开始),每天坚持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并将监测情况向所在学校或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报告,考前21天,无必要不社交、不跨区域流动。

    对于滞留外地考生返回后的健康监测,广西要求,考生返回后原则上不再跨区流动,与共同生活居住人员一并做好考前连续14天两点一线的行程管理,有条件的考生可住校闭环管理。

    内蒙古要求,考生返回报名地后至高考结束前,考生及共同居住人应注意个人防护,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同时,考生及共同居住人还要做好健康状况监测,每日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完)

    【编辑:房家梁】

    2022-05-17
  • 大桥大道畅通、5G覆盖山乡 独龙江“一步跨千年”

    初夏,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担当力卡山上的积雪消融,汇入碧绿如玉的独龙江。独龙江两岸,绿树成荫,掩映着一座既古朴又现代的小镇——这里是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独龙族的聚居区。

    独龙族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无路无电的原始穷山乡。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昆明专门会见了独龙族干部群众代表;2018年,独龙族成为我国第一个整族脱贫的少数民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族群众回信,勉励乡亲们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近,独龙江乡又迎来两件喜事:5月11日,南方电网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彻底结束了独龙江地区孤网运行的时代;五一前夕,独龙江乡唯一的金融机构——独龙江信用社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从勉强温饱到家家户户有产业,从没有一寸公路到大桥大道畅通,从与世隔绝不通水电到5G+数字化小镇,近年来,独龙江乡不仅摆脱了贫困,更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现代化振兴发展。

    从没见过银行卡到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

    “家家户户都有了产业”

    从独龙江乡政府出发,走10分钟,就来到独龙江东岸,岸边有座颇具当地特色的黄色小楼,这里是独龙江乡唯一的金融机构——贡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独龙江信用社,全部员工只有四人。

    别看信用社小,它可是全乡创业致富的重要金融支撑。自2010年挂牌成立以来,截至今年3月,信用社已累计为当地群众发放“农家乐”贷款472万元、独龙牛养殖贷款378万元、草果种植贷款5548万元、独龙鸡养殖贷款508万元、政策类小额创业贷款1352万元。

    巴坡村的王世荣是巴坡村第一个在乡信用社贷款的人。2015年起,王世荣先后向独龙江信用社申请了三次贷款,用于扩大香料作物草果的种植。

    在王世荣口中,草果不叫草果,是“金果果”。这个40多岁的独龙族汉子如今种了40多亩草果,去年一年纯收入9万多元。王世荣说,“以前,我们住山洞、睡草屋,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家家都有草果地,去年全村光草果年收入就达到640万元,户均收入2.5万元,收入最高的农户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不少村民都买了新车,添置了新家电。”

    草果,是独龙江乡的一大支柱性产业。靠着金融支持和本地生态优势,独龙江乡近年来发展起林下产业和生态旅游业,除了草果,还有羊肚菌、黄精、重楼、灵芝等名贵中药材种植以及独龙蜂、独龙鸡、独龙牛养殖等。

    靠着特色产业,2021年,独龙江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在信用社,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可2012年时,独龙江乡群众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足2000元,更谈不上有存款。谈起乡里的变化,独龙江信用社主任和滇感触颇深,2000年左右,独龙江还是一个原始村落,过江靠溜索,出山攀“天梯”,村里人靠种点苞米等勉强糊口,不通水不通电,没有任何现代化设施。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2012年后,这里陆续贯通了公路隧道、跨江大桥、村组公路,盖起新居。但要致富,没有产业不行。发展产业,哪来的资金?信用社就是这么建起来的。

    “信用社成立之初,别说贷款,村民都没见过银行卡!”和滇说,信用社见证了独龙江的迅速发展。“2019年,独龙江乡整乡建档,1403户独龙族群众有了自己的经济档案,同时,独龙族成为全国首个‘整族授信’民族,家家户户都可以获得金融服务,贷款额度也大幅提高、程序也更便捷。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去主动寻求符合自己生产发展的金融产品。”

    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白忠平是乡献九当村村民,2019年,他顺利地贷到15万元,用来建起客栈“辛梦缘”。独龙江生态优美,这几年随着村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便捷,颇具民族特色的小镇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观光,乡里索性发展起生态旅游。

    白忠平说,他是在2014年独龙江新隧道打通后开始做起农家乐,当时还只是空房里摆了几张床。随着来玩的人越来越多,地方就不够用了。现在,白忠平的农家乐占地4亩多,有11间客房,还有20多间木楞房准备建,一年收入6万元左右。“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只要踏实干,日子是越过越好的。”白忠平说。

    最晚进入现代社会的民族进入5G时代

    村民得病可连线省城专家诊治

    “独龙江乡也上云了!”

    前不久,中国移动100套“云桌面”系统运达贡山县城,落户独龙江乡中心学校。有了这套系统,学校可以通过教学管控平台实现集中管理,还能对学生进行人机交互测试。

    别看独龙江乡地处偏远,拥有“云”这个新鲜事物却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全乡各村各寨安装了200多个“平安乡村”摄像头,摄像头与云南移动“云监控”平台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在高清大屏上实时查看村里的情况,避免紧急情况发生;远在外地工作的村民,也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了解家中老人和孩子的情况。

    云平台对网络的传输速率、质量等都有较高要求,独龙江乡能上“云”,一个基础是2019年这里成为云南第一个开通5G网络的乡镇。

    “大山深处有了5G网络信号,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曾任贡山县县长的高德荣至今记得,2004年,他从独龙江乡拨出了第一个电话。当时全乡只有一个基站,很多村都收不到信号,有电话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村里通知开会,甚至要靠放炮传信,一声炮代表一般会议,两声炮则代表紧急会议。而如今,全乡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移动支付在村寨的大小商店也已经普及。

    70多岁的迪政当村村民李文仕如今已经习惯了用手机微信的生活。村里的大事小情,主要通过微信来获知。闲下来还会和在外地读书的孙子视频通话。2015年,李文仕曾有幸作为代表在昆明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见,当时,她曾用独龙语唱了一曲感恩歌谣:“独龙江这么偏远的地方,总书记都挂念着。”那一年,村里修通穿山公路隧道还没多久,去昆明,是她第一次坐车出远门。

    在偏远的大山深处修建5G基站,非常不易。在独龙江群众眼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会做这样利益人民的事”。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让这个昔日最晚进入现代社会的民族率先进入了5G时代,“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电商”等在独龙江乡纷纷落地,带动了当地的发展。

    别看白忠平平时是个腼腆的小伙子,可做起直播来,一点都不拘谨。白忠平有个短视频平台号叫“独立松”,2018年注册的,如今已经有近3万粉丝量,获赞40多万。对于云南最边远闭塞的独龙江来说,这个数字有很大的意义。

    “以前没有乡亲做过新媒体,我就想尝试做一做。”白忠平说,他主要发布一些独龙江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内容,同时也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草果、坚果、独龙毯、蜂蜜等特产,通过互联网营销的模式卖出去。乡里有个叫“彩云优品”的电商平台,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做起了互联网生意。

    除了电商,数字化建设在独龙江乡其他领域也逐步推进。独龙江乡政府以及部分村委会建起了电子政务平台,提高了办事效率。村民以前到乡里办个事,经常一天还办不完,现在只要到村里几分钟就办妥了。乡里的医院也连入了医疗网络,村民得了病,可以在乡里连线省城的专家诊治。

    森林覆盖率高达93.1%,彻底告别刀耕火种、砍树烧山

    “我们捧上了绿饭碗”

    最近,独龙江进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这些日子,龙元村党总支书记吕正华运来鹅卵石和水泥,准备把房子周边改造一下,再种些花栽些树,打造一座鸟语花香的美丽庭院。

    日子富起来,也要美起来。贡山县委常委、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文宝说,独龙江乡把整治农村环境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最近,乡里正在实施创建“美丽庭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动,家家建庭院,户户忙种花,由乡里提供水泥,发动群众自己规划设计,就地取材装修自家庭院。

    吕正华说:“独龙江这几年的变化翻天覆地,就我们龙元村来说,以前在整个独龙江乡是村容村貌最差的一个村,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居房。修道路、改厕所、清垃圾……经过一系列改造,现在村里道路干净整洁,院子收拾得整整齐齐,杂物不见了,到处都是花,颜值高了,自己住得舒坦,还能吸引游客,收入来源又多了一项。”

    依山傍水的独龙江乡,江水清澈碧绿,山林茂密青翠。依托独特的生态和文化资源,独龙江乡建起旅游景区。月亮瀑布、森林小镇、生态漂流吸引了大批游客。生态旅游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也让越来越多人了解到什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前,独龙族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不仅破坏生态,而且难以解决温饱问题,一些村民只好靠砍伐树木、猎捕野生动物去换粮食。如今,独龙江乡已经全面禁止狩猎和盗伐,并聘任村民为护林员。目前,独龙江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3.10%,全乡70%以上面积被划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里人说,我们捧上了绿饭碗,不砍树不烧山也能致富。

    清晨,在独龙江乡迪政当村,全国“最美生态护林员”获得者李玉花与其他护林员一起,走进茂密的山林,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从事生态护林员这份工作,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李玉花说,“既能保护好山林,还能享受国家补贴,增加家里收入。”

    “你们生态护林员的补贴每个月能按时收到吗?”“都按时收到了!”李玉花说,贡山县纪委监委的干部每次来村里,都会向村民了解生态护林员补贴的发放情况,自己心里特别踏实。

    贡山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监督保障护林员补贴发放是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四个不摘”政策落实的重要方面。在贡山县,产业扶贫项目从立项、实施到产生效益,全过程都有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监督保障。

    2020年11月,贡山县委巡察组在巡察易地搬迁点期间,收到护林小组长的反映:“护林员每月返回原户籍地巡山两次,增加了经济负担。”经过深入了解,巡察组发现部分护林员从其他乡镇搬迁到易地搬迁点后,工作责任区还在原来所在的乡镇,不但给护林员的统一管理带来困难,还增加了护林员的支出。将问题转交县林业部门后,贡山县出台了《贡山县易地搬迁安置点护林员管理办法(试行)》,重新划分了护林小组,解决了易地搬迁护林员“来回跑”,工作和生活分离的问题。

    2022-05-16
  • 从玩物丧志到玩物丧德,严查披着雅好外衣的权钱交易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管筱璞报道“对古玩的痴迷,完全是由一个‘雅趣’,最后变成了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不知不觉这个枷锁越套越紧,自己也走向深渊、走向灭亡。”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委披露了宜宾金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晓龙受贿详情,其在职期间收受贿赂达1000余万元,先后收藏古玩700多件,花费500多万元。

    古玩、邮票、奇石、字画……这些看似高雅的收藏品来路不正,其实质乃是权钱交易,其所有者中不少更是所在单位的“一把手”。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日常监督,强化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坚决查处享乐奢靡行为,对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等深挖严治。

    沉迷古玩,差使老板“为爱好买单”;痴迷集邮,违纪违法所得绝大部分用于购买邮票

    “人家是玩物丧志,我是玩物丧德。”梁晓龙对古玩的喜好由来已久,钱币、金锭、银锭、玉器,均有涉猎。

    熟悉梁晓龙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交往应酬中总爱带上古玩藏品,席间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吹嘘藏品价值不菲。“他这么做,一方面为掩饰其赃款去向,另一方面是向行贿人暗示,要对方投其所好。”宜宾市叙州区纪委监委办案人员说。

    这项“烧钱”的爱好,推着梁晓龙在违纪违法道路上越走越远。任金农集团董事长期间,梁晓龙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转分包、资金款项划拨等方面大搞权钱交易,用于古玩的受贿金额就高达600余万元。其中,直接安排管理对象支付的资金达300余万元。

    然而,梁晓龙冒着违法犯罪风险购买的所谓“古董”,多数为造假仿古工艺品,实际价值并不高,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2022年2月,梁晓龙被“双开”,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方寸之间包容大千世界,小小邮票是不少人的心头好。重庆市南岸区公路养护管理中心原主任罗常平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发烧友”。

    “他是营业厅的老集邮客户,每年都会在我们这里预定和购买很多邮票及邮品。”据中国邮政巴南片区分公司集邮营业员何某回忆,渐渐熟悉后,2015年至2019年,其为罗常平代理买卖邮品达450余万元。

    办案机关从罗常平处起获14箱邮票。据罗常平供述,案发时家里的邮票、明信片、连号小额人民币等收藏品,价值80万元左右;西邮商城账户上另有20余万元市值,其中6万元为他人所有。后续调查发现,罗常平违纪违法所得66.97万余元绝大部分用于购买邮票。

    由于邮票市场行情波动剧烈,出现巨额亏损后,罗常平在抵御不法商人的“围猎”时毫无招架之力。经查,罗常平违反廉洁纪律,因私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12万元,案发时仍未归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规设立、使用小金库,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某大学下属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桥隧检测项目返点费,收受某公司好处费30万元。

    2019年11月,罗常平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那14箱被他视若珍宝的邮票,最终被法院拍卖,所得款项用于归还其违纪违法退缴缺口。

    从“破心”“破纪”到“破法”,既暴露对“一把手”教育监督不力,也暴露个别单位经营管理、职能履行中存在漏洞

    从“破心”“破纪”,再到“破法”,梁晓龙的堕落既暴露出对国企负责人教育监督不力的问题,也暴露出少数国企经营管理中存在党的领导弱化、体制运行不畅、制度执行不力、监督监管缺位等漏洞。

    集团党委不开展民主生活会、不举行中心组学习会议、不参加党内活动已成为常态,党组织严重软弱涣散,党委有名无实,致使梁晓龙脱离党组织管理和监督,最终堕入违纪违法犯罪的深渊。

    除任集团董事长外,梁晓龙还兼任下属6个子公司的董事长,权力过分集中,大事小情一把抓。同时,单位内部体制机制不完善,部分重要部门如审计、风控等未设置或工作不力,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再看罗常平,专横独断方面与梁晓龙并无二致。其担任养护中心主任期间对于重大事项从未经相关决策程序,经常搞“一言堂”,甚至不开任何会议,直接口头决定关键事项。

    罗常平为什么对邮票情有独钟?据办案人员分析,一是认为集邮既能娱乐、陶冶情操,又能增值赚钱,一举多得;二是将集邮作为人生价值“支点”,动用大额资金买卖、炒作邮票,甚至不惜采用抵押房屋贷款、网络小额贷款、民间借贷等方式,孤注一掷、深陷泥潭,每月偿还各类借款在3万元以上;三是玩物丧志、走火入魔,甚至在被留置期间还在琢磨出狱后要让亏损的邮票彻底翻盘。

    必须厘清雅好与公权的关系,坚决抵制借雅好之名行腐败之实的“雅腐”

    透过现实案例不难看出,领导干部一旦有所“雅好”,行贿送赃者即可窥见“门径”。浑然不觉中,个别领导干部就实现了“由好而贪、由雅而腐”的转变。

    据梁晓龙自述,2018年下半年,他发现了传说中的明代以前的五十两大银锭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赶紧找钱,拿下并收藏”的想法便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于是,在这一年启动的泥溪高铁客运站及站前广场道路、横楼大桥等诸多项目中,他以收受礼金、债务转嫁等手段,多次接受老板的利益输送。“贪欲战胜了理智,雅趣变成了绞索,加上老板们有的吹嘘他们有关系、有的吹嘘他们有骨气、有的吹嘘他们有预案,我就心存侥幸地笑纳了。”

    事实上,无论是直接接受“雅贿”,还是收受财物用于“雅好”,本质都是权钱交易,附庸风雅的“艺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输送。古玩、邮票、玉石、字画变现手段隐蔽多样,调查难度大,更容易逃避监管,“雅腐”的隐蔽性引得一些人趋之若鹜。爱玉成痴的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就曾坦白:“玉石、字画比现金高雅、文明、隐蔽,更能掩人耳目。”

    如果喜欢收藏,就硬要获取价值不菲的名人字画、珍品孤本;爱好摄影,非得置办数套专业装备,动辄远赴名山大川、风景名胜采风;雅擅丹青,就得出版个人书画集,或送或卖……如此这般,一旦超出公职人员的正常消费水平,与其收入和身份不符,必然会有人投其所好,主动“买单”,逐步将其拉下水。

    专家建议,必须加强监督力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减少权力寻租空间,规范权力运行。领导干部必须厘清雅好与公权的关系,坚决抵制借雅好之名行腐败之实的“雅腐”。

    2022-05-13
  • 国家移民管理局严把“三关”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成效显著

    中新网5月12日电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官方微信12日消息,2021年以来,国家移民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把出入境证件签发管理、口岸拦查劝阻、边境巡查堵截三道关口,深化专项治理打击行动,共侦破偷渡出境参赌涉诈案件1.1万起,查堵非法出境涉赌人员1.5万名,打掉组织偷渡出境从事赌博活动团伙290个,发现并劝阻9万余名出境参赌嫌疑人员出境,有效整治了跨境赌博“人员链”,有力遏制了境外不法人员针对我公民招赌吸赌的猖獗势头,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化跨境赌博专项治理打击行动,国家移民管理局立足职能任务,严把出入境证件签发管理关,强化询问核查,对涉赌犯罪嫌疑人等具有法定不准出境情形人员,依法不予签发出入境证件,对一批跨境赌博人员依法宣布其所持出入境证件作废,最大限度将参赌涉赌人员管控在境内。严把口岸拦查劝阻关,强化对出入境人员检查,严密甄别核查可疑人员身份背景,及时排查发现出境参赌涉赌人员,会同公安机关加强教育劝阻工作。严把边境巡查堵截关,大力推动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科学设置封控值守点和巡查力量布防,推进边境重点区域物防技防人防融合,严密防范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始终保持对跨境赌博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阻断非法出入境渠道,有效维护出入境管理秩序,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

    国家移民管理局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出国出境“淘金”“暴富”信息,犯罪团伙、犯罪分子承诺的免费往返机票、提供食宿等只是为诱骗出境编造的谎言。如发现招揽组织出境从事涉赌活动等情况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或拨打国家移民管理机构12367服务平台举报。

    2022-05-12
  • 帮忙跑官、捞人消灾……拿捏问题官员,骗子有几招?

    号称有领导背景,能让人提拔重用;谎称认识为领导服务的“老中医”,可以疏通关系,对被调查官员网开一面;还有的冒充纪检干部,表示可以帮忙打听案情,甚至“捞人”……社会上,有一类骗子游走于体制内外,善于拿捏问题官员的软肋进而行骗,有时甚至“戏精附体”,让这些官员对其深信不疑,以至于步入骗局难以自拔。

    透视问题官员被骗子拿捏的过程,受访纪检监察干部认为,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任何违纪违法人员都应清醒认识到,找关系、耍伎俩没有出路。唯一的出路只有迷途知返,及时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讲清问题,避免在违纪违法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官迷心窍”,不信组织信骗子

    落马的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原县长江忠汉向办案人员交代,他为了当上县委书记,曾经人介绍向所谓有“能量”的老板王某某跑门路、递“投名状”。王某某则打着认识一些领导干部的幌子,答应给他帮忙,做空头人情。直至被留置后,江忠汉方才醒悟。

    这样的干部不只江忠汉一人。上饶市原副市长祝宏根也是因升官心切而掉入骗子圈套。他曾结识社会骗子饶某某,并试图通过其搭上上层关系,实现升迁梦。饶某某看准机会,利用祝宏根求官心切的心理,精心设计骗局,谎称有关系能帮他升迁。

    “实际上,饶某某根本没有所谓的上层关系,他利用祝宏根的升迁欲望,下了个诱饵,让祝宏根一步步上钩,进而不断索要钱财。”相关办案人员说。

    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人分析,部分问题官员官迷心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门心思琢磨拉关系、跑门路,企图靠“捷径”实现升迁梦,这才着了骗子的道。这些骗子投其所好,编造出自己认识上层领导、有能力找关系帮忙跑官的谎言,给“官迷”开出晋升的“空头支票”。

    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提醒,党员干部千万不能权迷双眼,企图靠关系走捷径,那样只会掉进陷阱之中。

    “病急乱投医”,视骗子为救命稻草

    还有部分问题官员深知自己违纪违法问题严重,便到处花钱请托,妄想靠关系逃避审查调查。骗子利用他们“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诱导他们以金钱开路谋求“重罪轻判,大罪小判,小罪不判”,达到“假帮忙真骗钱”的目的。

    “身为公司‘一把手’的周才柬,完全丧失理想信念……一再拒绝组织挽救,挖空心思、企图通过疏通关系对抗组织审查。”2021年11月,江西建工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才柬被“双开”的消息公布,纪检监察机关专门在通报中指出他想逃避组织审查调查的做法。

    江西省纪委省监委办案人员介绍,周才柬打探到组织在对他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调查后,便到处找人帮忙,希望搭上“天线”摆平问题。一名绰号为“胖子”的人告诉他,只要拿出1500万元活动经费,就可以找到为领导服务的“老中医”来疏通关系,让他的问题按“只给处分,不用免职”的结果解决。

    被恐惧支配的周才柬毫无鉴别力,先期支付骗子500万元活动经费。没不久,周才柬就被留置调查。

    几乎在周才柬“落马”的同时,江西建工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前湖也被调查,而那时他已经退休约一年时间。和周才柬一样,他同样想找关系以逃避组织审查调查。黄前湖经人介绍找到了在北京工作的管某某,希望通过他找关系摆平问题。

    得知对方来意后,管某某便“戏精附体”,他让黄前湖回避一下,表示自己要打个电话。10分钟后,管某某煞有介事地对黄前湖说,已经打电话给领导,不会对其留置。可是,黄前湖不久后就被留置。此时他才知道,管某某根本不是什么领导干部,也不认识所谓的领导,他只是个坐过牢的商人。

    “不思向组织投案自首,坦白交代,还妄想找关系摆平,以逃避组织审查调查。在高压反腐的大势下,这种想法何其幼稚和荒唐。”痛定思痛,黄前湖在自己的剖析材料里悔恨不已。

    “角色扮演”,骗局请君入瓮

    伴随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被赋予更多职责使命。有的骗子便谎称在纪检监察机关有熟人,可以帮问题官员的亲朋好友打听案情,甚至“捞人”。有的甚至直接“角色扮演”,伪装成纪检监察干部招摇撞骗。

    不久前,江西宜春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破获了一起涉嫌以帮助打听案情为由实施诈骗的案件。经查,犯罪嫌疑人聂某某得知陈某某被宜春市监委留置后,向陈某某家属谎称其在宜春市纪委市监委有熟人,可以帮助打听案情,甚至可以通过一定代价“捞人”出来。在骗得陈某某家属6万元后,聂某某将其中绝大部分金钱用于日常花销及偿还个人债务。

    在另一起案件中,骗子张某某则涉嫌冒充纪检监察干部行骗。他向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的吴某某宣称,自己在江西南昌某国企纪委工作,还在南昌市纪委借调过,可以帮忙打招呼,为他在工程项目承包、人事安排等方面提供帮助,由此骗得吴某某100多万元。

    “纪检监察机关有严格的内控机制,制定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机制,细化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等方面的流程规定,严防以权谋私。如果发现有人冒充领导干部,称可以摆平事的,要及时向组织报告。”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2022-05-11
  • 国家发改委: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

    中新财经5月10日电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0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助力疾病早期预防,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开发多联多价疫苗,发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治疗性疫苗,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

    文件明确,推动基因检测、生物遗传等先进技术与疾病预防深度融合,开展遗传病、出生缺陷、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早期筛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

    文件还提出,提升疾病诊断能力。推动生物技术与精密机械、新型材料、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大力开发分子诊断、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即时即地检验等先进诊断技术和产品,发展高端医学影像等诊断装备,促进装备向智能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功能集成化发展。强化中医疗效判定与机制研究,推动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

    此外,文件提出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发展微流控芯片、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推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多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生物药发展,鼓励推进慢性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原创药物研发。拓展智能手术机器人、数字疗法、粒子放疗等先进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对开展临床应用的干细胞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医疗新技术制定完善技术规范,科学开展临床评价。把优秀传统理念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协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完)

    2022-05-10
  • 疫情下的全国高考进入30天倒计时,哪些方面需关注

    2022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5月7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研判形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动员和部署做好2022年高考工作。

    在高考倒计时30天之际,各地针对高考防疫提出了哪些要求?目前滞留在外地的考生怎么办、能否就地高考?近日,澎湃新闻结合各地最新政策要求、以往相关经验举措梳理发现,上述这些问题都有“参考答案”。

    2022年全国高考6月7日—8日举行

    当下,2022年全国高考相关情况备受社会关注。

    5月7日下午,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称,2022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今年高考工作的决策部署,5月7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研判形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动员和部署做好2022年高考工作。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会上强调,要勇担政治使命,落实“六个严”的要求,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一是严防死守,坚决打赢组考防疫攻坚战。周密制定组考防疫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做到“应考尽考”“安全平稳”。二是严阵以待,牢牢守住考试安全底线。全力保障试题试卷安全,全面加强考场管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严厉打击助考犯罪活动,着力提升应急反应能力。三是严实作风,强化考试招生队伍建设。严格选用标准,加强工作培训,落实工作保障,全面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四是严谨细致,全面做好考生服务工作。细化优化教学安排,切实加强心理辅导和诚信警示教育,加强综合保障和考生服务。五是严密及时,切实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精准开展宣传解读,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公示、权威发布和政策解读,健全沟通回应机制。六是严肃认真,坚定维护招生录取公平公正。严格执行政策,严格监督管理,加大违规查处力度,确保高考公平公正。

    时值高考倒计时30天之际,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期出现过疫情的吉林等地区,目前整体形势已向好,正在为今年6月7日高考开考进行各项工作部署。

    此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自4月28日起开始有序“解封”。目前,吉林省正在按如期举行高考做准备。

    5月5日,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吉林省2022年普通高考考生防疫提醒》,其中提醒道,“所有考生(或同住人)应从考前14天(5月24日)开始,完成‘行程卡’和‘健康码’注册,并填写《吉林省2022年普通高考疫情防控考生承诺书》和《2022年普通高考健康状况和旅居轨迹监测记录表》。在6月6日熟悉考场时,所有考生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近日,河北、四川、辽宁、贵州等多省份也发布高考考生防疫相关提醒,请目前仍滞留在外省、外市的考生,须不迟于高考前14天(5月24日)返回报考所在地。

    4月28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北京义务教育入学、中高考等各项重要的入学和升学安排,不受疫情影响、不会改变。

    李奕说,“我们有过去两年积累的丰富的精准防控和应对方案,能够确保相关的安排不受影响不耽误。”他称,针对毕业年级已有一套随时可以启动的线上教学方案、学习方法等,确保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影响总体进度。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各学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辅导的专门方案,确保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且有针对性的考试方案。

    今年全国高考防疫有哪些要求?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防疫是每年高考都格外重视的一件事。2022年高考防疫有哪些政策要求?

    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近年高考组考防疫工作经验,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要求,将高考组考防疫列入当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重点,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防疫工作方案。合理安排有关特殊类型招生考试时间,积极采取线上等非现场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强化命题制卷、考点考场、评卷等场所防疫举措,深入细致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考试招生场所消毒、防疫物资与场地配备等各环节工作,原则上安排接种过疫苗的人员担任考务工作。按要求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加强考生与考务工作人员防疫知识和操作培训,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坚决守住不因组织考试引发疫情传播的底线。考前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加强疫情形势的分析研判,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相关组考防疫措施,稳妥做好考试组织工作。

    澎湃新闻注意到,不管是对考生和工作人员的防疫要求,还是考点考场消毒与防疫物资准备,或是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等举措,这都与前两年高考防疫工作要求相似,可借鉴前两年高考防疫工作经验。

    滞留外地的高考考生怎么办?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传播能力强、症状轻不易被发现,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目前全国仍有些地方在“战疫”。

    在高考进入30天倒计时之际,滞留外省市的高考考生怎么办?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期多省市已发布对高考考生、尤其是滞留外地的高考考生的防疫提醒。5月5日,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提醒,考生须于5月16日前主动向属地考试招生机构报告滞留状态,遵守各地防疫要求,及时返回考试所在地。考前14天(5月24日)至考试结束期间,考生原则上不得离开考试所在地。

    同时,吉林所有考生(或同住人)应从考前14天开始,完成“行程卡”和“健康码”注册,并填写《吉林省2022年普通高考疫情防控考生承诺书》和《2022年普通高考健康状况和旅居轨迹监测记录表》。考前3天,从省外返回考生要向所在学校或考试招生机构上交从省外返程的证明(车票、机票等,日期和姓名需清晰)扫描件或照片。

    自4月底以来,辽宁、四川、河北、贵州等地也向滞留在外的高考考生发布了提醒。辽宁省要求考生在4月28日15:00前主动向报考所在地的招考办报告滞留状态,遵守各地防疫要求,须不迟于高考前14天(5月24日)返回报考所在地,并向报考所在地招考办报告。

    四川要求滞留考生分别于4月28日、5月8日、5月15日当天15:00前主动向报名点中学或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报告滞留状态,按要求做好返程安排。

    河北廊坊、秦皇岛、邢台、定州等地也发通知,要求目前因学习、培训等各种原因仍滞留在外省、外市的高考考生,尽快返回高考报名地备考。考生最迟应不迟于考前14天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已在报名地的考生,考前非必要不离开报名地。

    贵州5月6日通知要求:滞留外地的考生分别于5月8日、5月15日当天12:00前主动向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报告滞留状态,按要求做好返程安排。考生从中高风险地区返黔,现阶段按照“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12次核酸检测”进行管控。考生需根据自己当前所在区域的疫情风险等级,提前安排返黔。

    确有特殊困难无法按要求返回报名所在地的滞留考生怎么办?

    四川要求考生立即向报名点中学或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报告。5月22日起,每天15:00前主动向报名点中学或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报告滞留状态。

    辽宁提醒,滞留在外省的考生确有特殊困难无法返辽的,须提前向报考所在地招考办报告,能否在滞留地完成考试需待报考所在省与滞留所在省招生考试机构协商后确定。

    此外,多省、市提醒:因滞留考生未主动报告滞留状态、滞留信息造假、拒绝配合报名地中学或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完成摸排信息,由此不能按时参加高考的后果由本人承担。

    高考遇突发情况后怎么考?

    高考牵动着千千万万考生和家长的心,需要做好各种预案。若考前、考中遇突发情况,高考怎么考?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近年来,多地已证明,在高考预案下,遇特殊情况也能顺利完成高考相关工作。

    2020年临近高考时,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其中提到,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另外,考试过程中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由考点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未出考点)所耽误的时间,经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批准予以补齐。

    2020年,为做好高考防疫工作,北京将每个考场考生由以往的30人减为20人,考点校内还设置了临时观察点。武汉除了对考场和公共卫生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外,还为全市高考考生统一配备了专用口罩。

    2021年高考全国共设考点7200余个、考场46.6万个,其中含备用隔离考场2.6万个。当时,广东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广东的安排是,密接和次密接考生在隔离考点进行考试,原则上密接考生一人一考场,次密接考生四人一考场。

    据广州日报报道,2021年广州有16名滞留在荔湾的外市考生要参加高考,广州全力保障外市滞留考生平安高考。“这16名考生中,有7人在中风险区居家备考,将安排在市一中初中部考点;9人在高风险区居家备考,安排在金道中学考点。对于这16名考生的保障措施,全部与本地考生相同:转运专车保障,专人专车专司机,分别成立考点学校、学生、家长、专车司机4人小组,进行多对一服务。”

    2021年高考还在病房设置高考考场,为广州2名新冠肺炎阳性考生提供考试服务。广东所有隔离考生在隔离考点正常参加考试。

    去年高考还有部分地区遭遇了地震。2021年高考季,青海果洛州、云南漾濞县发生较强地震,且直至高考来临尚有余震。为保障高考顺利进行,云南漾濞县不仅在县一中高中部设了1个考点13个考场,还按照应急预案,搭建活动板房设置了13个备用考场和3个备用隔离考场,确保在发生意外险情时,高考学生能够立即转移到备用考场。青海果洛州将考点设在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露天运动场,共设有35个帐篷考场,每个考场60平米。考点还设立了临时避震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2021年6月7日两地共计1100余名考生顺利开考。

    2022-05-09

  • 首 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