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化供岗 靶向式引才——湖北2023年“百县进百校”供岗超11万个

    6月28日,湖北长阳县人社局,走进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开展就业促进专项行动;6月27日,湖北监利市人社局,走进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宣讲“就业扬帆政策护航”;6月15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招才局,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百姓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湖北是科教大省,今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站上59万人的历史高位。自5月下旬以来,湖北省人社厅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开展2023年“才聚荆楚·百县进百校”就业促进专项行动。


    湖北省人社部门以专业对口、高效精准为原则,结合地方产业布局与发展需求,优先将专业匹配度高、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高校与对应县市区进行匹配。每个县市区结对联系至少一所高校,在结对高校至少开展一场线下公共招聘活动,确保全省县市区全参与、高等院校全覆盖,努力为高校毕业生精准化供岗,也为各地发展靶向式引才。


    6月中旬,武汉轻工大学先后与武汉东西湖区、孝感市等地人社部门,共同举办多场专场招聘活动。活动共邀请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与,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涉及食品健康、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现场还设有政策咨询、简历门诊展台,让企业与人才更好双向奔赴。


    各地带岗位、带政策、带诚意组团进校园,全力让人才在湖北立住脚、留住心、扎下根。据湖北省人社厅统计,截至6月底,全省各县市区已赴124所高校开展招聘活动,4686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就业岗位112321个,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2945个,达成就业意向16159人次。

    2023-07-03
  • 山东青岛市探索派遣制聘用模式 吸引年轻老师 服务老年大学(办实事 解民忧)

    核心阅读


    青岛市积极探索老年教育新思路、新模式。为稳定师资队伍,探索采用教师派遣制聘用模式,让中青年教师安心教学,用心服务;新增无人机航拍等特色课程,丰富课程体系,满足多元需求,让老年人了解新鲜事物、会用新技术新手段,让晚年生活更加舒适、丰富。


    山东青岛,前海一线,海天中心俯瞰岛城;市南老城,红瓦绿树,交相辉映,青岛市老年大学依山傍海。


    教学楼内,书画班、舞蹈班、智能手机班等教室坐得满满当当,讲台前,一张张年轻面孔活力十足。“这些年,我们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了,还有不少90后。”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市老年大学校长王青海说。


    今年以来,青岛市积极探索老年教育新思路、新模式,有效促进教学过程科学化、规范化,课程设置适老化、个性化。


    中青年老师为啥来?凭啥留?近日,记者走进青岛市老年大学一探究竟。


    派遣制聘用模式


    老师教学更安心


    上午9点,音乐铃声飘荡在走廊,书画教室内,翰墨飘香。案桌前,学员们眼戴老花镜,伏案挥笔。


    “叔叔阿姨们停一下。”讲台上,书法老师崔淼个头不高,轻声细语:“下面咱们先来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作品《胆巴碑》。”说完,她一边在大屏幕上播放,一边分析讲解。


    崔淼今年43岁,是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2012年来此任教。上班第一天就闹了个小误会。


    当时,车行至大门口,学校门卫走上前来:“外来人员不许入内。”


    崔淼探出脑袋,连忙解释:“我是学校的书法老师。”对方一听,脖子一梗,连忙摆手:“不可能!”


    “为啥?”“我没见过这么年轻的老师!”


    门卫凭印象办事,让崔淼哭笑不得。那时,学校的年轻教师确实太少,除她之外,其他老师年龄均超50岁。


    “这里学员8000余名,招生年年最愁的是师资不足。”王青海说。也不是没请过年轻老师,可是,年轻老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还没结课,往往老师就走了,学校只能被动应对,要么停课,要么调班。


    “老年大学的授课老师多是自由职业者,在这里兼职带课,按课时收费,课时费不高,年轻老师很难留住。”王青海解释。


    老年教师于是成为主力。青岛大学退休教师孙永志今年82岁,精神矍铄,已在老年大学任教20多年。虽然工资不高,但丝毫不敢懈怠:教师后备力量不足,一个老师停下来,全校压力倍增。


    老同志的热情感染着王青海,但是他也有担忧。随着老龄化社会现象加剧,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愿望日益旺盛,师资力量不足怎么办?老师年龄结构偏大,身体素质能否承受教学任务?教学研究如何提升专业化水平?无人机、吉他等新兴需求项目谁来教?


    一连串的问号,让王青海每天辗转反侧。思来想去,老年教育也需要人才,教师队伍稳定事关老年教育事业大计,他决定从这里破题。2019年9月,青岛市老年大学探索采用派遣制聘用模式,为优秀中青年老师解决后顾之忧,让兼职老师安心教学,用心服务。


    老师待遇保障足


    教学体系更系统


    “崔老师,你看,这个字我怎么也写不好。”


    “崔老师,这个撇是这样吗?”


    课堂练习环节,崔淼一刻不得闲,但她耐心地逐一解答。任教11年,她的课备受学员们喜爱。


    咽炎是老师中的常见病。有一年冬天,崔淼上课咳嗽不停。下课后,竟收到十几条消息,都是学员们发来的咽炎秘方,顿时让她感动得红了眼眶。“他们既是学员,也是长辈,我们亦师亦友,一直留在这里,也是因为这份情谊。”她说。


    老年大学筛选首批派遣制老师时,9人入围,崔淼是其中之一。


    派遣制老师有啥不一样?“他们有了基础工资,而且在福利待遇上也有保障。”教务负责人郭萍说。


    崔淼看到合同,感到满意。她说:“学校待我不错,安心在这儿干了!”


    以前一周能上几堂课,老师说了算,现在,派遣制老师需保证每周至少能上3堂课,还要参与教学教研和学校活动。


    青岛市老年大学正式成立教研组,成员多半是派遣制老师,从备课到演练,教学体系逐步完善。


    以前学书法,学员“点菜”老师教。但是,书法需要系统教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利于领悟要领。现在上课,导课、讲评作业、传授技巧、欣赏作品,崔淼有一套系统的教学计划,基本功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如今,崔淼的学员中,近20人进入老年大学书画院,具备专业水准,还有不少经过培训,走上讲台,加入老年大学教师队伍。


    目前,青岛市老年大学共有143名老师,其中50岁以上的102人,40—49岁的16人,40岁以内的25人。


    “我得好好干,争取在这里教到退休,也来当学员。”崔淼笑着说:“到时就学古筝,我早就想好了!”


    丰富课程体系


    满足多元需求


    来到2楼,走廊尽头,一扇木质门没挂牌子,推门而入,学员们专心致志,守在电脑屏幕前,按照计算机老师侯海宁的提示,一步步完成图片制作。


    侯海宁个头高大,浓眉大眼,颇有耐心,早年学计算机专业,做过维修,对电脑基本操作很熟悉。


    那时,随着时代发展,电脑、手机普及,老年人对学习使用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青岛市老年大学顺势而为,想开设相关课程。但是,教务处工作人员直挠头,学校缺乏这方面的老师啊,都不会,谁来教?


    于是,学校紧急招聘电脑老师,经过层层选拔,侯海宁脱颖而出,一干就是10年,还顺利签约派遣制,这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了,更要把课上好。”他说:“帮助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很有成就感。”


    眼下,他每周有6节课,既教电脑,也教智能手机。在他的课堂上,老年人用手机打车、购物、订外卖,不在话下。“时代进步了,不学不行。这里的课程太有意思了!”一名60岁的学员说。


    如今,新兴事物层出不穷,老年人个性化学习需求爆发。王青海时常思考:“新鲜事物不能落下老年人,新技术新服务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大有帮助啊!”他说,“但是,离开年轻人的帮助,不行。这方面的教育培训,需要大批青年人才加入进来,我们要给他们创造广阔舞台。”


    去年秋季,青岛市老年大学教务处忙着招老师,新增无人机航拍、小提琴、油画等特色课程,丰富课程体系,满足多元需求。


    眼下,青岛市老年大学还将服务社会融入教学内容,引导老年学员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公益服务,在关爱青少年、服务文化旅游活动中,随处可见银发身影。


    伴着悠扬的铃声,学员们三三两两走出校门,掏出手机,操作几下。不一会儿,一辆辆网约车停在门前,老人们挥手告别,期待下一次的相会。

    2023-07-03
  • 教育部对多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专项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教育部于6月底至7月初面向多省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调研。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赴内蒙古、山西实地调研,要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快促就业政策落实,全力做好离校前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翁铁慧、王嘉毅、陈杰和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承文分别对江苏、云南、河南、湖北、福建、贵州、甘肃等7个省份开展实地调研,并以其他方式对浙江、天津开展深入调研。


    教育部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地方和高校要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到位,推动人才资源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


    教育部强调,当前高校已进入毕业生离校阶段,要抓重点、攻难点、防风险点,采取务实有效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一要抢抓工作冲刺期,加快组织政策性岗位招录,就业政策宣传要“进企业、进园区、进高校、进社区”,推动政策红利尽早释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支持,更好激励企业拓岗积极性。二要真正用心用力用情,落实落细就业指导服务,持续开展访企拓岗和招聘活动,做好困难群体和弱势专业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三要坚决维护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细致入微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和部门间服务接续,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四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2023-06-30
  • 多举措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计划”),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多措并举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介绍,这份文件对学生的压力来源进行了细分,强调了要加强压力源头管理,同时从学业角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此次发布的“专项行动计划”相较2021年有关文件既有延续又有补充。陈祉妍表示,“专项行动计划”中的一大创新亮点就是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即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


    “此前我们经常强调体育、美育、学校环境等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恰恰忽视了主科学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全面渗透到我们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每个老师的行为和言语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陈祉妍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侯金芹也认为,“五育并举”的提出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区别开,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思想教育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是绝对不能画等号。我们以‘五育并举’促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可以反哺五育,由此体现出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理念。”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全面,需要各方联动共同解决。侯金芹表示,从发文主体机构上看,与2021年教育部发文相比,“专项行动计划”是教育部联合十七部门共同发文,这也是一大里程碑式的改进。“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不单单是教育的问题,需要多部门参与协同。”


    “此外文件中明确提到要‘组织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落到社区,也是有效促进家校社协同的一个落脚点。”侯金芹说。


    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专项行动计划”中的另一大亮点,是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响。“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教师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校进行了调研,分析数据后得出的结果证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质量远比数量更重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很关键。”陈祉妍表示。


    “专项行动计划”同时明确,“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研制度,县级教研机构配备心理教研员”。


    侯金芹认为,能够设立心理教研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学校都处于边缘状态,如果能设立专门的心理教研员,相当于给了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个明确的发展空间,畅通了他们的职业成长渠道,让更多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愿意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中来。”


    陈祉妍还倡议,每一科的教师都要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当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素养整体还需提高。曾经我们向一些老师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抑郁症案例,其中仅有不到30%的教师能够准确识别出案例中的学生患有抑郁症,而大部分老师则认为案例中的学生只是压力过大。在现实中,这可能会贻误挽救一个学生的机会。”陈祉妍表示。


    此外,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陈祉妍认为,如果一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很糟,生活悲观,这些压力和情绪一定会从他日常教学的言行中渗透出来。如果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很多认识误区,也会在教学中不自觉地把这些错误的认识传达给学生。


    “仅仅靠教材和课程,是无法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只有拥有足够心理健康素养的老师才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有益的活动,真正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陈祉妍说。

    2023-06-29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访客量超19.2亿人次

    本报北京电(记者吴月)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已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浏览量达260亿次,访客量超19.2亿人次,访问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于2022年3月28日正式上线。上线以来,平台不断丰富内容资源、拓展领域、升级迭代,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支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一系列动态专题,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深走实。上线“北京冬奥精神”等专题,《走进冬奥会》等进入高等教育平台十大最热课程行列。上线“树人课堂”专题,为广大学生提供涵养文化自信、夯实思想根基、拓宽人生视野、陶冶志趣情操的课程体系。推出“学习二十大云课堂”,持续丰富思政教育等内容,动态集纳和积淀各领域优质资源。


    支撑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中小学平台汇聚优质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开设多种应用模式,帮助农村地区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有接近55%的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运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学场景,解决实习实训难题。高等教育平台开设“慕课西部行”专栏,为725所西部高校提供优质慕课资源。


    支撑“双减”政策落实。近日,中小学平台上线“基础教育精品课”“数字化精品课堂”“实验教学精品课”“实验教学说课”“科学公开课”“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等优质资源,满足广大师生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多样化的需求。设置“专题教育”“课后服务”等板块,开设党史学习、爱国主义、科普教育、家庭教育、体育锻炼、文化艺术、劳动教育等栏目,有效支持校内教学提质和课后服务增效,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


    支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22年,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共享岗位1370万个,举办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专场招聘会83场,上线“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111期、累计观看3.2亿人次,通过平台就业的毕业生占比从2021年的24%增长到2022年的31.6%。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先手棋和重要抓手,全面优化优质资源供给服务,支撑教育重大改革任务实施、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今年6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

    2023-06-29
  • 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公布 1075所学校榜上有名,建设周期为2年

    本报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黄超)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学校自主申报、各省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专家组审核、网络公示基础上,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确定1075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建设周期为2年。


    通知明确,健康学校建设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系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地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学校建设路径,全面推动近视防控、肥胖防控、预防脊柱侧弯、心理健康、急救教育等重点工作取得成效,提升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通知要求,各地要统筹资源,提供条件保障,对健康学校建设予以政策、经费支持和倾斜,建设优质健康教育资源,加强管理人员、校医和教师培训,组织学校间协作交流和共建共享,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健康素养、学校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学校建设成果展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023-06-28
  • 考古学:冷门专业逐渐“热”起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考古学资料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考古工作将成倍增加,会对田野一线的考古工作人员有更大需求。考古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可期。


    高考刚刚落幕不久,紧张刺激的志愿填报环节又将到来。选择什么专业,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不久前,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的浙江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新时代考古学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浙江大学正式宣布成立考古学本科专业。今年将招收首批考古学本科学生,共15人。这意味着浙江大学的学科门类更加齐全,考古学本科培育体系更加完善,为国家文物考古事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多地都在推动文物考古相关专业建设,在大众眼中有些神秘、“冷门”的考古学,如今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多地推动考古学专业建设


    考古学顾名思义,是指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质资料,考察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学科。


    为了促进我国考古学专业进一步发展,培养更高层次的考古学人才,2022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通知》聚焦我国考古事业对现代考古领军人才的迫切需求,以为我国考古事业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为目标,划定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13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6个联合培养单位,开展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该专项将采取包括资金支持、招生计划支持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措施,为实现我国考古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浙江大学作为入选高校之一,自《通知》发布以来,积极开展工作,主动谋划,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6家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聚焦科技考古、石窟寺与宗教考古、文物保护与管理、旧石器时代考古四大方向,创新协同育人模式,为我国考古事业培养和储备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文科领军教授林留根介绍。


    日前,山西省教育厅等5部门联合发文,2023年山西省继续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招生工作,免费培养的文物全科人才由山西大学试行招生,计划招生130人,招生专业为考古学(文物全科),专业方向分为考古学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这进一步推动了山西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文物保护和考古队伍建设。


    此外,为推动文物事业发展,河南、山东等地都在加强文物考古相关专业建设,培养文物考古相关专业高水平人才。


    “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众对考古学的认知都较为浅显。但随着学科的发展,考古工作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野外调查和发掘,对科研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林留根告诉记者,如今的考古学其学科内涵已变得更为丰富。


    考古学人才就业机会增多


    在加快培养我国高层次考古学人才的背后,是我国考古学领域长期存在的人才缺口问题。


    林留根介绍,从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成立开始算起,我国考古学专业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虽然历史悠久,但考古学专业一向被认为是“冷门”专业。“过去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就业面较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水平偏低,与其他行业缺乏良好互动,这都对考古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林留根说。


    但如今,考古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明显增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杜正贤对考古学专业的就业形势颇有信心,“考古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应该是非常好的,考古方面的人才是奇缺的,全国一年考古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仅2000人左右。全国考古学专业机构的人才需求量远大于这个数字。”杜正贤说。


    根据浙江大学考古学相关招生说明显示,考古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将能胜任各级政府考古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研究、管理、保护、策划、宣传、咨询等工作,或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林留根同样认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考古学资料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考古工作将成倍增加,会对田野一线的考古工作人员有更大需求。“聚焦考古人才缺口,浙江大学在2019年成立艺术与考古学院,2022年批准设立考古学研究所,2023年获批成立考古学本科专业,目前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全通路培养体系,并通过校内外双导师制,切实推动考古学教育教学,加快考古人才的培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虹向记者介绍。


    科技赋予考古学新的意义


    “考古学的发展史充分证明,把现代自然科技应用于考古工作,将极大推进考古学的发展。”林留根表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这就决定了它的科学属性。而随着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手段的不断结合,研究者能够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展更加细致入微和丰富多彩的研究。


    面对考古的新兴领域,应对考古的新兴问题,必须将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以此来研究人类文明、历史、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林留根表示,目前考古学已经与自然学科逐渐融合,形成了具有交叉性的学科方向,产生了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分子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等,并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我们在考古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了‘考古科学’模块。其中的课程内容多是将自然科学手段与考古学问题相结合。”林留根相信,通过对现代自然科技手段的学习运用,学生将拓展获得考古资料和古代社会信息的渠道,并运用各种先进科技方法对大量古代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掌握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面貌及其演变、揭示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技能。


    陈虹也告诉记者,目前浙江大学已建成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并且已获得考古发掘资质。未来将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路径,努力为推进国家高层次考古人才培养提供“浙大方案”。


    考古学是“致广大、极精微”的学科。林留根表示,“致广大”就是要借助高校人文学科力量,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结合所揭示的人类文明演进规律;而“极精微”则要充分开展文理交叉,努力从考古学中获取尽可能多的古代社会信息,探赜索隐,丰富历史细节,活化历史场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2023-06-28
  • 填志愿,怎样看待专业“冷热”

    2023年高考结束,考生们即将进入同样紧张的填报志愿环节。记者调研发现,考生对热门专业仍跟风追捧、冷门专业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时有发生。当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步伐逐渐加速,当下所谓的冷门、热门专业是否还应成为高考志愿填报的参考标准?本报邀请专家学者一起谈谈。


    经过优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学科专业,不能简单用“好”或“热门”去定义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中出现的新专业是否都是“好”专业?是否会出现这些新专业成为新的热门专业,而以往的热门专业不再热、冷门专业愈加冷的情况?


    南开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招生办主任金柏江认为,《方案》强调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因此,经过优化改革而出现的新专业或是应当下需求而产生,或是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不能简单地用“好”或“热门”去定义。


    “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看,学校对传统的工科、农科、医科和文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可能会增强这些专业的适应性与实用性。但这些新专业是否一定是大众心里的好专业,一定是热门专业?也未必。”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乔锦忠表示,专业的本质是课程组合,可以也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调整优化。在他看来,讨论专业设置调整应区分办学层次与类型。一般而言,对于研究型大学,文理基础学科中设置的专业尤其应保持相对稳定。基础性学科对应的专业尽管就业面窄,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冷门专业,但这些专业对于完善知识结构、对于学科生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金柏江认为,传统专业往往具有成熟的教学培养体系,培养出的人才经过用人单位检验,特别是基础学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经久不衰,并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不断生发出新的方向,培养了一批批适应性极强的人才。


    “新专业能否成为热门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乐于选择的专业,既取决于人才培养的适应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也取决于学校专业的办学实力。一定程度上,新专业很可能成为热门专业,但是,专业、行业的发展是有周期的,一味追新设立的专业也可能在行业周期中变成下行态势。传统专业结合时代需要,复合新的元素,也可能成为热门专业。最主要还是看所培养的学生步入社会时,能否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能否为学生储备未来20年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素养,支撑学生的长期发展。”金柏江说。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培养处处长何志巍表示,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发展前景、岗位附加值和职业生命周期。她举例说,中国农业大学在专业设置上秉承着“四象限”原则(将水平向右的横轴定义为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将垂直向上的纵轴定义为产业兴旺就业前景好),位于第1象限的是学校优先发展的专业,第2-4象限依次为限制发展、淘汰发展和适度发展、那些会被淘汰的专业,都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符合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的学科专业。“由此来看,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专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新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一定是适应国家需求、时代潮流、科技发展的一批专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出现‘热火朝天’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受欢迎’的新专业。同时,一些人们心中曾经的热门专业也会逐步降温。”


    但她也提醒,“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也不一定就会愈加冷门,比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日益重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农学类专业正在逐步升温。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为例,考生喜爱程度明显上升,录取分数近三年逐年提升。同样,随着‘强基计划’的逐步深入,一些曾经不被考生、家长所关注的基础学科、冷门专业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逐渐‘回暖’,形成新的热门。”


    大学专业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冷热”之分,以任何单一指标去评判专业“冷热”都不可取


    乔锦忠表示,专业“冷热”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状况有关。“比如在工业化没有实现之前,可能在公共部门就业相对较好。在工业化过程中,在科技含量高、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和部门就业相对较好。伴随着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学由原来的冷门专业正变得越来越热。哪些专业能成为热门,要看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是产业结构状况和收入分配状况。”


    金柏江认为,目前来看,专业的所谓“冷热”更多是人为制造定义的产物。舆论轻易定义专业“冷热”,主要是将特定专业的岗位收入、工作环境、社会需求等因素,简单等同于专业的“冷热”“好坏”,忽略了专业自身的学科特性、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学校自身实力等因素,更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价值取向。一味地计较世俗的“冷热”,收获的可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份尚可的收入,但失去的可能是个人的热情与价值。“尽管我们所看到的某些专业的‘热’或‘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家与社会对于特定专业的需求,但是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样具有周期性。随着时间推移,当下学生们竞相追逐的专业,在就业时也许会面临人才饱和,‘热门必选’反变为‘红牌预警’。相较于考虑一时的专业‘冷热’,学生更应该将目光转向自身,结合个人志趣与自身所长,追寻内心的热爱。”


    何志巍认为,大学专业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冷热”之分,以任何单一指标去评判专业的“冷热”都是不可取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国家的发展,需要各个行业共同发展,需要各个专业都有可用之才,不是仅仅需要某几个热门专业的人才。如果一定要说专业有‘冷热’,那么一定是在某种前提条件下提出的,比如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观点等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把眼光放长远,从纵观历史的角度出发,就会看到没有永远的热门专业,也没有永远的冷门专业,更没有对每个人都适宜的热门专业。”


    同时,她还提到,报考的专业热门不一定该专业的就业就热门,反之亦然。如地质、气象、勘探、考古等在大众观念中认为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小,但事实上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对口单位用人需求突出,在就业市场上常常十分抢手。以中国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专业为例,在报考时由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对其不够了解而相对“冷门”。但是这个专业依托的是国家A+学科,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科实力、科研平台,学生在升学深造、就业创业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在就业市场上十分抢手。


    专业选择本质上是能力、意愿与职业之间的匹配,填报专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读大学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会思考、能创造,能够在提升自我中逐渐认识和拓展未来的发展之路。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一定可以、也一定需要超越原本所选所学专业的‘冷热’。大学专业的选择确实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绝不是意义的全部。选择任何专业,都不影响你在大学期间探索未知的世界,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人生的视野。”何志巍说。


    她认为,学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专业的“冷热”可能适合别人,但不一定适合自己。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不要先考虑专业的“冷热”,而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个人爱好、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结合国家发展趋势,科学地作出选择,才可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专业。“提升面向未来、拥抱未来的能力,不仅是每一个学生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金柏江表示,目前,各高校基本走上了大类招生培养之路。所谓大类招生培养,通常是指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1~2年时间内通过专业大类的通识培养,初步了解所在大类、所属学科的大致内涵,在此基础之上,学生逐渐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大类招生培养,推迟了学生实际选择专业的时间,从高考录取时直接进入专业,转变为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再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除了转专业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双学位、辅修、微专业等制度,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多加了解,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他提醒,考生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该所大学的学科专业构成,是否有宽松的转专业政策,是否有足够丰富的复合学习机会,是否能够提供充分发展可能。


    “专业选择本质上是能力、意愿与职业之间的匹配。从理想的角度看,应尽量摒弃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选择擅长且喜欢的专业更有利于发展天赋才华,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实际上专业‘冷热’对个人是相对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热门专业竞争很激烈,在冷门行业如果做得好,收入和价值感也不一定比热门专业差。另外,学业规划应从长计议。从长期看,在本科阶段选择基础学科,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应用型和职业性学科,更容易形成基础宽厚、专业精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更有利于未来长远发展。”乔锦忠说。

    2023-06-25
  • 浙江大学生毕业返乡做“莓”创客 新技术服务“土”产业

    傅昊韦在种植园里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杭州6月20日电题:大学生毕业返乡做“莓”创客新技术服务“土”产业


    作者童笑雨徐凯阳


    走进6月的浙江杭州建德杨村桥镇绪塘村“空中草莓”农业园,草莓的香甜气息扑鼻而来。种植大棚里,刚从宁波财经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的傅昊韦正和他的师傅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各样的仪器。


    从调节喷灌水雾流量到调整水肥配比参数、模拟自然环境土壤温度,傅昊韦驾轻就熟,他已经在建德当“莓”创客4年多了。


    “在校求学时,我就坚定了回乡创业助农的决心,希望学以致用,反哺家乡草莓种植业,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傅昊韦说,他的家乡有40多年的草莓种植历史,自己家从事草莓种植也有27年,但草莓却常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影响,收益难以稳定。





    傅昊韦种的草莓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用新技术服务“土”产业?


    2019年,傅昊韦开始了“莓”创客之旅。但“新农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光是引进技术、筹办设备就一波三折。有些村民也不太理解:怎么读了大学还回来种地?你学的是计算机不去大公司反而来当农民?


    诸如此类的质疑声不断,但傅昊韦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投入到草莓的“智能”种植中。


    “大棚内的空气湿度、土壤温度都能一屏显示,灌溉、光照都可以自动调配,让我们有了以一当十的本事。”傅昊韦说,种植园引入了先进的农业信息装备,可以通过软件实时检测大棚内各项参数,并实现部分自动调控。“这样一来,上百亩的草莓棚,两个人管理就够了。”


    虽然室外温度早已超过三十度,但在草莓棚里却凉爽如空调房。“我们利用温控系统模拟出最适宜草莓生长的环境,这也是我们能够延长草莓生长周期的秘密之一。”傅昊韦说,他们还借鉴国外技术,引进了最新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产销一体化联合。


    在他将软件技术应用到生产后,村民们感受到了科技对农业的改变。合作社的草莓种植户说:“摘得不累,温度湿度都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再也不用起早贪黑钻大棚了!”


    除了学习先进的草莓种植技术,傅昊韦还尝试利用自己的专业为家乡的草莓种植添砖加瓦。工作之余,他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草莓品质化生产平台”APP的设计研发上。


    “学校老师的助力,让我在鲜果出入库登记、溯源查询等软件系统设计上进展迅速。”傅昊韦说,宁波财经学院智能机器人工作室的教师王景丽在传感器适配、软件编写等方面给了他许多技术指导,让他在软件验证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凭借草莓品质化升级的技术,傅昊韦带着村子加入了长三角草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帮助农户获得了首届“长江杯”优质草莓擂台赛银奖。


    据悉,多年来建德市杨村桥镇积极推动科技进乡村、引导青年回农村。如今,该镇不仅提供设施齐全的草莓种植标准地,而且还提供草莓种植技术指导、创业资金补助和借贷优惠,农创客们可以直接“拎包创业”。


    “有了好政策,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强人员培训、扩大育种研发,引进更多国际先进技术,打造建德草莓金名片。”傅昊韦说:“再学几年,我也打算建立自己的品牌。我看好家乡的草莓产业,想让我们建德的草莓走得更远。”

    2023-06-25
  • 教育部:坚定不移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新华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李伟、宋立崑)记者20日从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的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中获悉,截至16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浏览量已达到260亿次,访客量超过19.2亿人次,访问用户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要把握发展规律,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近年来,教育部推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作为重要抓手,集合全国优势和力量,推进平台建设,将其作为推动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和落脚点。


    怀进鹏表示,公平和质量是教育的永恒追求,面对当下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存在分层和区域差异等现实情况,教育部计划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进一步建成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智能中心、发展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切实做到赋能学生、赋能教师、赋能管理、赋能研究并走向国际化。


    据悉,目前,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经积累了4.4万条资源,总量覆盖各年级、各学科课程,涉及30个教材版本;智慧职教平台汇聚了1300多个专业教学数据库和7100多个在线精品课;智慧高教平台汇集了2.7万门优质慕课,覆盖了13个学科门类和92个专业类型。

    2023-06-21
  • 来中国留学 架友谊之桥(“留学中国”故事)

    2018年5月12日,第五届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北京)现场。


    朱兴鑫摄





    2021年7月20日,米莱(右)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巡检司村红枣林体验农耕。


    受访者供图





    2022年9月10日,黄朝钦(左)在中国电建工程项目现场。


    受访者供图





    2015年4月20日,大卫·海纳在云南省梁河县大邦幸小学支教。


    受访者供图





    2023年6月4日,来华留学生在“邂逅中国乡村·美丽贵州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参观中国天眼科普基地。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供图


    “留学中国”正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吸引着各国青年人。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3名曾在或正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请他们介绍在中国留学的所学、所得、所感。


    “把中国的脱贫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留学让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津巴布韦小伙米莱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脸上洋溢着极富感染力的笑容。他说,传承非中友谊、促进民心相通如今已经是他不懈的追求。


    米莱在津巴布韦东北部乡村长大。有一次,他到叔叔家里玩,通过电视第一次了解到了遥远的中国。“我在电视上看了中国电影,还有不少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对这个东方国度产生了无限向往。”2017年高中毕业后,米莱决定来中国留学。他先在浙江科技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学习,后进入浙江大学攻读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专业硕士学位。


    “刚到中国时不会中文,生活中也遇到不少困难,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让我很快适应了一切。”米莱说,他和同学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讨论,课外大家一起踢球、划龙舟、做志愿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中国的教育环境和学科水平,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留学生的目光。”


    学习之余,米莱总是寻找机会参加社会实践,特别喜欢到中国的乡村去看看。中国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秘诀是什么?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是什么?中国的经验能否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借鉴?带着这些问题,米莱走访了浙江、江西、山西、广东、江苏等省份,有时在村里一待就是一个月。


    “浙江丽水市缙云县投资成立品牌建设办公室,打造富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金名片’;山西吕梁市兴县沙壕村基层干部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谈及在中国乡村的所见所闻,米莱如数家珍。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是中国乡村振兴源源不竭的动力。


    带着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米莱随浙江科技学院和浙江大学师生走进企业、校园,进行主题巡回宣讲,分享他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米莱表示,“中国的实践向世界证明,现代化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新范式,即从自身实际出发,适合本国国情,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我自己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要把中国的脱贫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的人也能富起来。”


    今年秋天,米莱将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谈及未来,米莱表示:“生活在中国,学习在中国,成长在中国,我珍惜在中国的每一天。学有所成后,我将为推动构建非中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留学中国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古宁安地区是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著名的商务区,中国电建印尼代表处就在商务区内。代表处市场开发经理黄朝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求学在中国,工作在电建,发展在印尼。自己身上体现着中国与印尼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时时感受着中印尼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擘画了广阔的合作前景。在大学择校时,我和家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国的大学。现在回头看,留学中国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黄朝钦说。2014年,黄朝钦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习。在中国留学的4年间,黄朝钦不仅学有所成,也对中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作为一名留学生,我能切身感受到什么是‘中国速度’,中国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总让我感到心潮澎湃。”黄朝钦说,“我乘坐过京沪、京津高铁,在快速且平稳的列车上,窗外掠过的风景赏心悦目,就连高铁本身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中国企业正在承建雅万高铁,中国正助力印尼铁路开启‘高速时代’。”


    2018年春,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同时方便外国留学生实习、就业与创业,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了“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当时读大学四年级的黄朝钦正面临毕业,招聘会为他提供了难得的就业机遇。招聘会上,黄朝钦向中国电建投递了个人简历,并经过层层选拔,成功收到了录用通知书。


    在工作中,黄朝钦主要负责与印尼政府机构和当地企业联系,帮助中国电建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并开发当地市场。由于工作勤奋,黄朝钦进步很快,得到同事们的肯定。“我很高兴能成为中国企业的一名员工,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既充满挑战又激动人心。”黄朝钦表示,中国企业讲求高效协作,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大家为了完成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这种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我。”


    黄朝钦说,印尼正努力加快基础设施、能源、水资源和矿业等领域发展,这为印尼和中国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扎根印尼,为印尼发展创造了宝贵机遇,也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黄朝钦表示,他将立足本职工作,为推动印尼与中国的友好交往贡献力量。


    “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架起友谊之桥”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是我和中国故事的起点。”大卫·海纳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热爱中国文化、熟悉各种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如果不是面对面交谈,很难想象这个小伙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哥伦比亚人。海纳表示,当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让还在上中学的他深深着迷,“当时我就想,未来有机会一定去北京看看!”


    2009年,海纳就读的新格拉纳达学校开设了哥伦比亚第一所孔子课堂。“在那里,中国老师不仅耐心教我说中文、带我了解中国文化,还为我介绍中国发展现状,鼓励我前往中国求学,并帮我准备相关留学材料。”多年过去,海纳对此仍然感激不已,“中国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让我迈出了留学中国的第一步。”


    2012年,海纳前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求学。5年后,他又被清华大学政治学专业录取。“哥伦比亚是我的祖国,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在中国,我感觉安心也开心。”回想起在中国的时光,海纳表示,中国高校国际化程度高,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对外国留学生也非常开放包容,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在学校里就能真切地感受到。


    “我刚到中国时,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少问题和挑战。当时我中文不好,不知道怎么坐地铁去学校,也不会网上购物,更不晓得如何去医院看病。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会伸出援手。”海纳说,老师们不仅指导他提升学术水平,还鼓励他勇于接受挑战、坚定追寻梦想。时至今日,海纳还和老师们保持着联系,经常向他们诉说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喜悦和困惑,征询他们的建议。


    2019年获得硕士学位后,海纳带着在中国的所学所感,回到哥伦比亚开办了一家咨询公司。他把日常对中国的观察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向更多人介绍中国的现状和哥中关系的发展前景。海纳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哥伦比亚企业想要进入中国市场,许多中国企业也来到哥伦比亚投资兴业,“通过开办咨询公司,我可以让更多哥伦比亚企业和机构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中国,也让想来哥伦比亚投资的中国企业更快适应哥伦比亚市场,帮助双方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以前,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倾向于去欧美国家留学;现在,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咨询去中国留学和旅游。”海纳说,在他的推荐下,许多朋友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并对他的推荐表示衷心感谢。“今年下半年,我计划回一趟中国为自己充充电,了解中国的最新发展变化。中国的良师益友们为我架起了一座了解中国的桥梁,我也要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架起友谊之桥。”海纳说。

    2023-06-21
  • 专业“上新”促人才“出新”(纵横)

    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如何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热点话题。不久前,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新增1641个专业、撤销925个专业。高校专业既有“上新”也有“下架”,引发广泛关注。


    因势而变,高校加快专业“新陈代谢”步伐。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近5%,“新陈代谢”力度不可谓不大。高校跟上社会发展节奏,通过专业调整贴合现实需求,考生和家长也应跟上高校专业调整节奏,为志愿填报和未来人生规划做好功课。


    专业求新求变,助力相关产业升级。近些年,高校专业设置更加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一些“上新”专业具有当下热度高、行业领域优势明显、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等特点。今年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数字”“智能”成为高频词。全国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有77所,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59所。比如,针对“学车辆工程的不懂感知决策,学自动化的不懂车辆”现象,东南大学新增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直面行业发展实际。专业“上新”,培养人才“出新”,将为产业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此次调整中,全国925个本科专业被撤销,原因之一为不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这说明,高校专业设置应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以“岐黄国医”为代表的长学制教育体系,就是“做优特色学科专业”的有益尝试。围绕各自重点关注领域、利用拥有的优质资源、开设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兴专业,高校人才培养体现学校鲜明特色,优势“上新”才能有效“招新”。


    当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应过分追逐热点,要避免对冷门专业“不屑一顾”。一些事关民生福祉、文化传承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只看市场热度,还要基于时代责任、人文关怀等考量,保留相关专业,加大对学科发展的支持。再者,专业设置只是手段,高校最好的口碑和名片仍是毕业生质量。不管设置什么专业,加强学科建设,引导学生练好“基本功”,都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不二法门。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一定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欢迎。

    2023-06-20

  • 首 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