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文安:一本教科书,一生教育

    郭文安


    1952年,郭文安成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华中师范大学前身)教育系第一届学生,与华师结缘。从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到2021年在桂子山上迎来他九十华诞,屈指算来,老人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69年。69年间,他甘为人梯,辛勤培育学生;他脚踏实地,认真做好科研;他笔耕不辍,一生精心编撰《教育学》教材。


    一部优秀的教材就是一座学术的丰碑。由王道俊领衔主编的《教育学》持续畅销近40年、共编印了7版、累计发行近800万册,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编写最早、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为深远、堪称经典的教育学教材。该教材先后荣获过第二届吴玉章奖金优秀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也许很少人知道,从上世纪60年代起,郭文安就开始参与《教育学》教材的编写与统稿工作。1956年,郭文安毕业留校,成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的一名教师,主要从事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方面的研究。教育学作为师范院校、尤其是教育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要性不言而喻。上世纪50年代末,在时任学校副教务长、教育系主任邵达成的发动与组织下,教育系成立了《教育学》教材编写组,开始推进编写工作。编写组克服了诸多困难,人员与分工也几经变动,最终在新任教育系主任常春元的领导下,于1962年出版。彼时还是青年教师的郭文安撰写了该书总论部分的两章内容。


    “据说那个时候,我国有五所师范院校同时编写《教育学》教材,号称‘五朵金花’。不过,这‘五朵金花’只开了两朵。一朵我们学校的,一朵是华东师大主编的。”郭文安回忆道,“如今看来,尽管这本教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却为我校教育系今后编写教育学相关教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并锻炼了编写人才。”


    1978年,郭文安与王道俊、董祥智一起,参与编写由河南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前身)、甘肃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前身)、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前身)等五所院校合编的《教育学》教材,俗称五院校《教育学》。“我开始的分工是撰写‘德育’这一章。后来,王道俊老师还专门叫我到北京参加该书的统稿工作。”


    1980年,五院校《教育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反响良好,几经修改,数次再版。彼时,我国教育学开始在反思基础上进行恢复与建设,大量有关教育的著作被翻译介绍到国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先进经验和教育科研成果纷呈,关于教育学的探索与思考日渐丰盈。


    郭文安记得,在五院校《教育学》出版后不久,大约是1982年下半年,学校又启动了《教育学》教材的新的编写工作。此次编写不是“小修小补”,而是随着教育学科的与时俱进,力争在教材质量上有显著提高。


    谈起这次编写,即便时隔多年,郭文安依然如数家珍。“刚开始要求我写‘德育(上、下)’与‘班主任’,共三章,大约一年多的时间,我就完成了任务。稿子交上去后,编委会又把‘教学(上、中、下)’三章交给我编写。这是一个比较复杂难写的章节,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因为对修订的要求很高,我也很想交出有质量的稿子,于是找了很多和教育相关的书来看,包括西方的一些教育学著作。看了之后,我有了新的感触与启发,除了理论上的充实与更新之外,希望在这本教材的理论阐释中恰到好处地融入相关的教学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读性,算是这本教材的特色之一。”


    郭文安笑言,“因为我边提炼理论边筛选案例,再加上还有日常教学工作,所以写作进度有点儿慢。王道俊老师看我拖了两年迟迟没有交稿,放心不下,还专门跑到我家里,问我写得如何。我就把自己写好的稿子给他看。王老师看了之后,就说你不要赶时间,继续安心写吧。王老师给我吃了颗定心丸。接下来我继续很认真地写。不光是我,其实王老师承担的‘教育目的’一章,写得比我还认真。书稿交上去以后,很快就通过了,负责的编辑说基本上找不到什么问题。”


    1989年,《教育学》出版,因为编写方式与内容较之以往有较大的改进,这本教材也被称为新编本,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从1989年的新编本到2016年的第七版,数十年间,郭文安一直把这本教材的修订放在心上,他与王道俊团队一起,不断在修订中更新学科进展,力求反映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新需求。其间花费的心血和精力可想而知。


    与学者个人著书立说相比,或许编写教材并不能算作“重量级”成果。对此,郭文安并不是不知道。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常常有人议论,花那么多精力去编教材,还不如多搞一些科研,写点文章、专著实在些……教材的编写要依据学科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其选编的内容有比较基础、成熟、精要、容易取得共识等不成文的严格要求,在编写格式上又讲究严格的规范,作为高校教材还必须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学科发展前沿与时代精神,这样就使教材编写有其特殊的复杂性与难度。说实话,要东拼西凑编一本讲义性教材也许比较容易,但要编撰出一本反映学科发展精粹和前沿,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自己特色的教育学教材实在是一件极其折磨人的艰难困苦之事。”


    即便觉得“极其折磨人”,郭文安依然愿意花很多功夫做好这件事情。他坦言,之所以投入这么多精力,是因为他觉得一本好的教材对于培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给《教育学》这本教材定义了两个功能,一是打基础,二是引入门。不少学生都跟我说过,郭老师,我是读你们编的《教育学》这本书入门的。我觉得这个定位很准确。教育学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但是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是必须掌握的,只要把基础打牢了,学科根基稳了,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进一步地提高、发展与创新。”


    郭文安不仅对《教育学》这本教材编写倾注了大量心血,身为教师的他也非常尽责。“我对学生是比较热情的。有时候他们拿着写好的文章来找我,请我帮着看看,我都会答应,不管是不是我的学生,我都会全心全意地提出些建议,告诉学生怎么修改。我性格比较温和,学生们还是挺愿意找我的。”当被问及这样是否会比较辛苦时,他坦然一笑:“当你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就不会计较那么多了。而且,跟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实际上也是教学相长。”


    2021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之际,郭文安获评为该出版社70位功勋作者之一,肯定了他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高校课程教材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也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再度合作,启动了《教育学》教材第八版修订工作,这本发行超800万册的经典著作即将焕发新生。已至耄耋之年的郭文安又开始为《教育学(第八版)》修订而忙碌。“这一次我是主编。只要身体允许,我会想方设法继续把这件事情认真地做下去。”(郝日虹)

    2021-09-16
  • 张钹:坚守三尺讲台逾一甲子 醉心AI创新超40年

    张钹近影





    张钹(左一)在实验室与博士生讨论。(1995年)





    参与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建设的科研人员合影。左一为张钹。(1985年)





    科学家寄语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战略重点之一,近年来获得长足进步,给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亮眼,已成为世界人工智能主要创新中心之一。根据《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在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数量和专利申请量等关键指标上,中国位居世界前列。这亮眼表现的背后离不开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作出的奠基性、开创性贡献。


    早在40多年前,张钹就开始投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发表了中国第一篇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论文、获得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国际重要奖项、领衔成立国内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培养了本土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博士毕业生,组建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第一”树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推动中国在此领域大踏步前进。


    从不被看好到刮目相看


    中年成功转型研究人工智能


    今天,“人工智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热词,但是在40多年前,中国科技界对该词汇还很陌生,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对该领域也知之甚少。1978年,已从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任教20年的张钹由于所在系调整而改变专业方向,进入一个全新研究领域——人工智能。


    张钹时年43岁,中年转型不仅知识结构上面临很大挑战,而且对人工智能领域国内知之甚少,求教无门。张钹回忆说:“当时国内科研人员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认识很有限,甚至相关资料也非常少。”当时,国际上人工智能已经有了约20年发展历程。随着国门打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兴起,张钹获得了与国际同行交往的机会。


    1980年初,张钹赴美访学。然而,抵达美国后,他就在与外国同行交流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尴尬和郁闷。“你们是从中国来的?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吗?”有外国研究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张钹很受刺激,立志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赢得外国同行的尊敬。


    在访学过程中,张钹率先发现数学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广阔前景。张钹说:“当时,我觉得人工智能要深入发展下去,提高算法效率,必须要很好利用数学这个工具。”于是,他选择跟数学出身当时尚在安徽大学任教的张铃教授合作,一起推进人工智能研究。


    由于跨国电话资费昂贵,两人只能通过邮寄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对当年与张铃中美飞鸿、合作科研的往事,张钹介绍说:“当时,中美间一封航空信大概要人民币8角钱,寄给对方约10天才能收到,一来一回就要约20天。我们计算过,一封信如果超过5张纸,就会超重,须多付邮资。为了省钱,我们特意挑相对薄的纸,写非常小的字。”


    就这样,张钹跟张铃开始了一场跨越大洋的人工智能合作研究。约1年后,他们联手完成了一篇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于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这让张钹等中国学人颇为扬眉吐气,也增强了他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从少年郎到白发翁


    水木清华育人六十余载


    1982年初,张钹结束访学回国,着手进一步开拓人工智能研究。为了解产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张钹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深入从西南到东北的很多工厂调研,形成了基本判断:机器人将来会成为国内一项重大需求。


    根据上述判断,张钹领衔组建了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并着手购置重要试验装备。为此,张钹与同事们多方奔走、筹措经费,联系国内外相关厂家,进行洽谈协商。在有关方面的大力协助下,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成功添置了中国第一台进口机械臂。


    机械臂是高精度、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是人工智能的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典型。对于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而言,引入这款机械臂对于科研和教学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张钹对此非常期待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回忆说:“当我知道机器臂已经装上飞机,正在飞往北京时,那种兴奋真的难以言表。”机械臂运抵北京后,张钹亲自跟车到机场“迎接”,直到搬运、装车、运抵清华园,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关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张钹曾这样概括说:“我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读书,另一件就是在清华大学教书育人。”


    从毕业留校至今,张钹在清华大学的三尺讲台上坚守了超过一甲子。从不满24岁初登讲台的青涩年华到耄耋之年,他可谓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输送一批高科技专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据统计,他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近九十名。


    万事开头难。人工智能作为当时中国的新兴学科,科研和教学的条件都很艰苦。张钹介绍说,那时候,虽然他们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软硬件条件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很大,研究资料也不足,特别是专业、权威资料匮乏,更多是靠自力更生摸索。在那样的环境下,想留住优秀人才着实不易。面对徘徊在出国或留校读博士并向他请教的学生,张钹语重心长地说:“国外知名导师的科研、教学水平比我高,培养条件也比我这里好。你们选择出国深造和科研,我非常支持。但是如果你选择留下来,我会全心全意地培养你,绝不辜负。”肺腑之言感人至深,与他交谈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留下来,与他并肩奋战在人工智能领域并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


    从一片空白到创新中心


    中国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钹和志同道合者正视差距、风雨兼程,一路追赶着国际人工智能发展前沿,取得了丰硕成果。


    1983年是张钹人工智能科研的丰收年。当年,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在德国召开,张钹和张铃一起成为率先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论文的中国科学家。1984年,他和张铃摘得一项欧洲人工智能奖项,成为首次获得该领域国际重要奖项的中国人。1985年,他领衔成立了中国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1987年,他培养的中国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生毕业。1990年,他和同事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1994年,张钹出任国家“863计划”即高技术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专家,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2018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张钹出任研究院院长。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主要奠基者和发展推动者,40多年来,张钹矢志不渝致力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表或共同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出版系列专著。他获得了诸多奖项,其中包括ICL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和产业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创新应用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全球排名第一,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在第三代人工智能发展上,中国科学家今天与国际同行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已经摸索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正在向新的科技高峰继续攀登,我们有能力为造福国家和民族、造福全人类作出更多、更大贡献。”张钹表示。


    虽已经86岁高龄,但是张钹仍担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活跃在科研创新领域。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永远在路上,矢志不移、创新不止的科学家永远年轻。这是张钹的写照。(贺迎春丁亦鑫)

    2021-09-16
  • 北京“双减”进行时:接送难题如何“破”?课后服务能否“选修化”?

    有不少家长反映新学期中小学上课时间问题,目前要求小学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可能有些家长送完孩子上班就来不及了,这方面学校有没有一些弹性的安排,如果家长想早点送孩子到校可以吗?


    李奕:


    这一次的整体“双减”改革措施,实际上是一次系统变革的工程,校内、校外都有相应的系统变化。尽管有前期的制度设计和整体安排,但在运行过程中一定还会发现新的问题,特别是对我们北京这种特大型的城市,拥有不同类型的家庭,所以确实有部分家长遇到一些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北京市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要求,适度调整上课时间,其实最终目的是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尽可能让孩子早晨别太慌忙。但部分家长仍得提前一点把孩子送到学校,否则无法兼顾送孩子和自己上班的时间。


    作为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服务支撑,这其中包括解决家庭送孩子的实际困难。所以我们强调的是,严格落实教育部要求的上课时间的同时,各校将按照往常的时间敞开校门,为家长送孩子提供便利。


    如果确有需要在学校开门前送孩子到校,一定要和学校、班主任及时沟通,做好交接,而不是直接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接学生,也要委托学校的其他老师或门卫做好学生入校工作,保障学生安全。


    第二,在这项改革措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方协同努力。学校方面,要按照原来的时间点开门,同时安排好孩子送来以后到正式上课的这段时间,为孩子合理安排户外运动或户内阅读等任务。家长方面,尽可能地把上班时间调整好,让孩子晚一点起床,多睡一会儿。社会方面,希望用人单位能够理解和关怀有接送孩子需求的职工,在管理措施上体现弹性,让他们早上上班时间更宽裕。


    问题二:


    目前中小学每天课后服务至少开展2小时,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参加课后服务是否必须到5:30?一周五天必须每天都要参加吗?对于学生和家长在课后服务方面多元和个性化的一些需求,学校如何去做好统筹安排,家长该如何和学校做好沟通?


    李奕:


    我们要求学校提供覆盖周一至周五、下午3:30到5:30时段的课后服务,但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生理特点、年龄特点和家庭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并不是“一刀切”地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到5:30或者每天都要参加课后服务。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多元需求,学校在课后服务活动供给上也力求做到多元化。比如,学校每天会提供包括学科类作业辅导、体育类、综合素质类等丰富的、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内容。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自愿参加,不强制要求必须参加。


    当然,针对不同年龄段以及学段的学生,学校安排课后服务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开学两周后,不少学校做了充分的家校沟通甚至问卷调查,发现初中学生的家长对于学科类辅导的要求非常迫切,促使学校打破原来的班级划分进行分类辅导,在课后服务时间既能帮助部分学生把当日作业完成好,也能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高性的供给。


    目前,我们看到很多学校在引进其他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包括干部教师资源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特别是通过学区内、集团内干部教师的交流轮岗,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和吸引力。比如作为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试点的密云区和东城区,他们让孩子见到更多老师,享受到更多综合类、学科类、体育类的课程服务。


    与此同时,家长与学校保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学校的学科老师、班主任做充分的交流,先尝试在校内解决学科辅导需求。另一方面,希望家长借着交流机会,与老师一同细致诊断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哪些地方需要“扬长”,老师可以提供建议,比如该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参与什么样的活动,或者学校有什么适合孩子的社团;对于哪些地方需要“补短”,老师可以推荐学校哪几天有相应的课后服务,让孩子按时参加。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学校更清楚自己应该提供怎样的有质量和有吸引力的课后服务,家长也能更清楚孩子到底怎样学习最有效,参加哪些活动最有益。


    问题三:


    新学期参与交流轮岗的老师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展工作两周了,这些老师对于新岗位的适应情况如何,有没有给学校带来一些明显的变化?


    李奕:


    在北京促进“双减”工作落地的过程当中,干部教师“大面积、大比例、小位移”的这种学区内、集团内的交流轮岗,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实际上,我们对这一轮的交流轮岗更加注重的是后期的作用和效益的发挥。虽然开学刚刚两周时间,但我们在追踪的过程中已经看到,轮岗教师在教研组的活动质量和对作业的研究质量上,已经显现出可喜的效果。比如老师们在年级组的例会和教研组的活动中,积极调整教学结构,注入全新的课堂教学要素和内容。再如,老师带来的作业设计方案,运用了不同的作业素材和作业载体,让很多孩子明显感觉到作业量少了,大多在学校里就能够完成了。


    同时,我们要求交流轮岗的老师把重点任务放在如何打通课内教学和课后三点半的学科辅导,使其有机地融为一体。课内作业总量少了,但难度和对能力的要求尺度可能有所提升,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老师必然会发挥重要作用;还有一些变化则体现在优质教育服务的属性的流动上,这些变化抽象而细微,将随着教学不断深入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到。


    问题四:


    新学期开始,很多中小学生作业确实明显“少了”,但有些家长有点“慌了”,没有作业真能行吗,怎么检验和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课堂质量和效率提升靠什么来检验?有的家长甚至开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对一辅导了,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李奕:


    在“双减”过程中,对作业的要求是“减量提质”:减去那些机械、重复、无效的“繁难偏怪”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整体质量,让所留的作业具有诊断和学情分析的功能,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对老师来讲,可以选用新的作业素材和载体,并通过判作业环节把孩子的学习的状态“判出来”,从作业中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


    提高作业质量,需要提升学校整体的教研质量。在促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把一些骨干、特级教师流动到教研组的岗位上,目的就是要利用这些教师的经验去研究高质量、少而精的作业。目前,很多教师为新学校带来了新的课堂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方案,通过与教研组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学科类作业辅导的效果。


    学生作业“减量提质”,也离不开家校良好互动。作为家长,可以通过和科任老师充分沟通,掌握孩子学习情况,了解各科作业结构和完成时间,针对孩子的薄弱项,请老师给出专业建议,考虑是否需要调整作业类型,加强作业辅导、额外增加基础性作业等等。


    当然我们也关注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可能仍然存在焦虑情绪,想给孩子单独找老师辅导或者利用周中时间上网课。对此,我们建议家长一定要慎重,要优先保证孩子在校学习状态和夜间睡眠时长。如果家长真要采用此类措施,也建议先与老师沟通,听听老师的意见。我们反对“一刀切”或者简单地把时间交给某个培训载体,这样其实效率不高,孩子也未必能够获得很好的效益。


    因此,老师和家长基于孩子自身特点的沟通极为关键,这也是我们给家长提供的最重要的建议。


    问题五:


    现在很多孩子晚上和周末不上培训班了,前段网上还流传着小区好几个孩子一起在楼下玩游戏的照片,网友感慨有点童年的味道了。那对于家庭来说,该如何做好高质量陪伴,能否请您给家长一些建议?


    李奕:


    过去,我们经常看到令人痛心的场景:周末,家长匆匆接送孩子从一个补习班到另一个补习班,为了赶时间一家人挤在车里或者在路边吃快餐;而新学期开学后,大家终于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其实“双减”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把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还给孩子,并且要打破以往“全民上补习班”的现象。


    我们始终想强调一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社会、家庭都是他进行教育消费的领域,尽管消费的方式不一样,但都能提供重要的教育供给。其中,有一些宝贵的教育要素是学校给不了的,需要孩子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习得,如果孩子将校外时间全部花费在补习班上,而失去了学习真正本领的机会,无疑会对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合理规划周末和寒暑假时间,有意识地构建家庭教育的供给结构,比如培养健康的生活理念,周末和孩子一起健身、阅读,假期一起设计旅行路线等等,让孩子从家庭、社会中有所收获,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机配合。

    2021-09-16
  • 警校实习生日记:幽默记录派出所工作点滴

    工作中的许隆轩








    警校实习生许隆轩的日记


    近日,一份警校实习生日记火了!从“分到了派出所真没意思”,到“原来师父的白头发是熬夜熬的”……派出所“师徒”二人的日常幽默又有点心酸的工作日记,反映了基层派出所民警的酸甜苦辣、平凡工作、坚守和付出,感动了许多网友。


    记者了解到,写日记的这名实习生叫许隆轩,来自四川警察学院,今年8月来到四川绵阳江油市公安局实习;他日记中的“师父”名叫官熙糯,是江油市公安局太平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今年32岁。9月12日,记者联系上这对“警察师徒”。


    “小许性格活泼、开朗,作为警校实习生,他比较能吃苦,对工作很有热情和爱心,一起执行任务时也很勇敢。”官熙糯如是评价徒弟。


    “实习结束,就要返校准备招警考试了。我想成为像师父一样的好警察,如果有机会还想回到师父身边继续学习。”许隆轩表示。

    警校实习生日记走红


    记录派出所工作点滴幽默而温暖,引网友热议


    “今天实习第一天来公安局报到,说是给我分到了派出所,本来想去刑警队的,真没意思。认识了带我的师父,看起来比我大不了几岁,我说我20,他说他25,今年属虎。”


    许隆轩的第一篇实习日记写于2021年8月23日,这也是他到江油市公安局太平派出所实习的第一天。


    8月24日,许隆轩第一次跟官熙糯出警,调解家庭纠纷。当天的日记写得有点小幽默:“跟着师父调解纠纷,这两口子一直在吵架,我都插不上嘴,师父婚都没结,女朋友好像都没有找到,最后居然完美调解了???”


    8月26日,实习生许隆轩发现了师父的真实年龄,而且还发现师父的群众基础很不错。


    “师父今天带我下社区入户,街坊邻里的叔叔阿姨们对师父相当热情,还有几个竟然想让他当女婿,我这才发现他的年龄比我大一轮,而且25岁不属虎。”


    ……


    后面写下的实习日记,则反映了派出所的真实工作。9月4日的日记中,许隆轩记录了他和师父熬通宵加班,白天他睡觉师父继续加班。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就说嘛,他的白头发是熬夜熬的,根本就不像他说的那样,是我气出来的。”


    记者梳理发现,整份实习日记,不仅记录这对师徒之间温暖的日常,也反映了基层派出所的平凡工作、警察的坚守和付出,语言幽默又有点心酸。


    网友纷纷为这对师徒点赞留言:


    “太可爱了,可爱的人民警察,可爱的小徒弟。”


    “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看到了基层警察的辛苦与不易,向他们致敬。”


    “严谨工作中不失幽默,平凡生活中彰显伟大。”


    “先是觉得好笑,笑完又心疼一线的民警。”


    ……


    徒弟感动:


    派出所实习很受触动


    想成为像师父一样的好警察


    谈到自己的实习日记,许隆轩直言没想到会“火”。他本来想去刑警队,因为觉得破案有挑战,“还很帅!”。但在太平派出所实习了一段时间后,他才觉得派出所的工作简单又复杂。


    而一直想当刑警的许隆轩,跟了“有意思”的师父一段时间后,也觉得这里的工作变得“有意思”了:派出所工作虽然没有每天的热血炫酷,很多时候面对的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是老百姓对他和师父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可以让他们高兴好一阵子。


    后来,许隆轩了解到,师傅也是四川警察学院毕业的,学的治安学。在当警察之前,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到北京工作了两年后,辞职报考了江油市公安局。师父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东北,警校毕业后到江油市公安局工作,几年的磨练让师父的基层派出所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由于工作繁忙,官熙糯基本上一两年才能回东北看望父母一次,很不容易。带着感动和感触,许隆轩将自己的实习日记上传网络。


    对于徒弟许隆轩,官熙糯称,他一直把小许当成孩子一样照顾,但在工作出现差错的时候,也会对小许严厉批评。“小许性格活泼、开朗,作为实习生,他比较能吃苦,对工作很有热情和爱心,一起执行任务时也很勇敢。”他说。


    许隆轩表示,实习结束后,他就要回学校准备招警考试了,他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像师父一样的好警察。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回到师父身边继续学习。(岳波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汤小均受访者供图)

    2021-09-14
  • 如何避免把孩子养成“妈宝男”

    当孩子过于依赖母亲,便会失去成长和成熟的机会,也就不能真正独立面对世界。


    “妈宝男”是当下网络流行词语。根据知乎网友们的定义,“妈宝男”一般指在妈妈的溺爱下长大的男人。他们非常听妈妈的话,什么事情都要问妈妈的意见,表面看是孝顺,实际却是懦弱,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没有责任心。


    在网友列举的几种不能嫁的男人中,“妈宝男”与“出轨男”“家暴男”并列其中。由于“妈宝男”在婚姻中不会去体谅妻子,不会分担家务,不懂得规划生活,婚后仍然让妈妈干涉自己小家庭的决策,例如经济支出,育儿方式等,因而会导致婚姻关系出现严重问题。


    “妈宝”的概念对于部分女性也同样适用,有些被父母宠坏了的女孩,对妈妈过于依赖,不会独立生活,没有自主思想,也被叫作“妈宝女”。


    “妈宝男”是否与原生家庭教育有关?哪些不良的养育方式容易造就男生形成“妈宝”的性格特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


    “妈宝男”与儿童成长


    陈祉妍说,“妈宝”的性格特点可以从儿童成长中找到原因。儿童会在成长中逐渐走出自我中心,越来越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也越来越能够理解各种社会规范。


    然而,心理的成长需要恰当的养育环境。健康的家庭结构与秩序是保护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要素。其中不可忽视的是父母之间亲密的感情联系。如果夫妻关系出现严重问题,女性可能会把对丈夫的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会把在丈夫那里得不到满足的情感需求转向孩子。于是孩子被母亲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而丈夫则位居其次。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仿佛拥有了特权,缺乏管教和引导,进而对社会规则的遵从和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都会出现偏差,成长也会出现问题。


    陈祉妍解释说,一个人在成长中,需要意识到自己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一个综合体,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才能完成走向成熟的过程。但是迈向心理成熟的这一步,对于“妈宝男”来说会很困难。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因为有母亲的呵护,“妈宝男”会感觉如鱼得水;但是当他步入社会时,就会感到困难重重。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培养出“妈宝男”


    “妈宝男”的形成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最常见的情况是,夫妻感情存在问题,女方在工作、爱情、精神生活和孩子的关系之间出现失衡,把生活中的很大权重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全部寄托。母亲的角色压过了女性的其他角色,女性的愿望和感情不是通过自己的生活,而是通过孩子去实现和满足。


    此外,还有部分女性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把所有情感和期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孩子的发展干预过多。这类母亲在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会希望孩子永远依赖自己,因为她们依赖于从孩子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中获得满足,会跟孩子在情感上有着强劲的绑定。当孩子过于依赖母亲,便会失去成长和成熟的机会,也就不能够真正独立地去面对世界。


    陈祉妍指出,家长对孩子寄予积极的期望,在很多方面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重视与孩子有深厚的情感,这些都是正常的行为。但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不能因为孩子而失衡。生活里不能只有孩子,还需要有其他重要的人,比如自己的父母、亲密的朋友等。即使是单亲家庭,家长也应该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人。


    此外,家长还需要把自己的人生问题与孩子区分开来,不要用孩子取得的成就去弥补自己的人生遗憾,也不要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去弥补自己人生中的情感缺失。“比如,当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时,家长需要做的是处理婚姻关系,或是修补自己的婚姻,或是结束一个不幸的婚姻,追求另外一段感情,而不是把自己没有被满足的情感需要转嫁到孩子身上。家长需要首先认识到自己的人生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去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即使没有找到好的处理方式,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是哪部分出现了问题,不要假装看不见,回避这些问题,然后试图用孩子的成长以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去填补自己人生其他方面的缺憾。”陈祉妍说。


    溺爱的背后是恐惧


    好的养育方式,是家长给予孩子健康的爱。


    什么是健康的爱呢?陈祉妍说,健康的爱就是爱和管教兼顾,对孩子既有关怀和照顾,也有管教和引导,两方面缺一不可。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家长难以平衡爱和管教的关系,或是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是管教过于严厉。陈祉妍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只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没有管束和控制,其行为根源并非是对孩子爱得过分,而是出自某种恐惧。“比如,孩子小时候生过重病或者面临过生命危险,于是家长降低了养育期望,觉得只要孩子活着就好,开心就好,这其实是因为家长对过去的恐惧还没有消化;还有的家长担心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出于内疚,或是对自己的怀疑,不敢做任何让孩子不高兴的事。”陈祉妍说,“出于类似的种种原因,我们有时会看到家长对孩子溺爱的表象,看到孩子很能折腾,一旦要求不被满足,就会大发脾气,而父母却会容忍孩子乱发脾气。这其实是因为父母内心感到恐惧,他们对自己的家长身份不自信,对自己能否教育好孩子有着担忧和怀疑。”


    与溺爱孩子的父母相反,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管教过分严厉。陈祉妍分析,这些家长有的是自己的情绪控制有问题,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让有些家长产生了挫败感和愤怒感,而他们会通过管教孩子去释放自己的这种负面情绪。有些父母则是因为内心对孩子怀有嫉妒、愤怒等负面情绪,但又不能直接表达出来,也不能自己消化掉,于是会借管教之名发泄出来。陈祉妍指出,嫉妒孩子,是父母经常会有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孩子拥有很多父母不曾拥有也不可能再拥有的东西,比如很多父母让孩子学钢琴而孩子不够用功时,他们会批评孩子:“我小时候想学钢琴,但没有条件,你现在有条件还不好好珍惜。”这其实就是家长内心嫉妒孩子的情绪。


    “所有的亲密关系里都有各种复杂的情绪,包括各种消极的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陈祉妍说。


    陈祉妍指出,爱和管教兼顾,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过分溺爱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爱别人的能力;而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完全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和意愿,孩子在长大之后很可能变得没有主见,缺乏责任心。


    每个人都需要迈出独立的一步


    在现实生活中,“妈宝男”可能并不会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有问题,或者自己在某些方面过于幼稚。然而,只要与母亲保持紧密的关系,“妈宝男”就不会主动迈出独立的一步。


    在陈祉妍看来,“妈宝男”的成长需要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由于生活的变化而与妈妈的关系拉远,这是“妈宝男”迈出独立的重要一步;其次是“妈宝男”要开始承担责任,要自己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去反思自己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情绪化地去处理问题,不加思考就做出反应;第三是保护性的因素,“妈宝男”在经历挫折时,需要有家人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引导,为他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他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让他不至于在挫败面前怀疑自我。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关于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会经过很多层的蜕变。陈祉妍说,“妈宝男”保留着原生家庭中妈妈灌输给他的世界观,他对自己、家庭和世界的看法都是妈妈的版本。而当妈妈的版本远离他,不再能影响他,他用妈妈的版本解释不通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就会寻找新的版本。


    其实这个过程不只是“妈宝男”需要经历的,陈祉妍指出,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每个人最初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是透过父母的眼睛,都带有主观偏差。而当一个人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力量,心理真正成熟之后,他便不再认同父母灌输给自己的一切,他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会发现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这就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妈宝男”需要摆脱的是母亲的影响,但其实每个人都会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迈出独立的一步,学会尊重事实,调整看待世界的角度,就会成为一个成熟的人。”陈祉妍说。

    2021-09-14
  • 这张思政试卷,医学生如何作答

    从事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工作的35年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学院副院长鲁雯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视作有故事、会聆听的“知心朋友”。


    课堂上,她口授的专业知识从不枯燥。以医学影像设备中的关键部件X射线管为例,她从早年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的艰难,讲到近几年国产品牌的创新崛起,以此为学生树立对国产医疗设备的信心。课堂外,她策划系列讲座,将专家、优秀校友“请进门”,授课内容涵盖论文撰写、心理健康、医疗器械技术进展等方面。


    “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我们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是培养医学生面对生命的尊重及奉献精神。通过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思政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及人文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鲁雯说。


    如何在医学生繁重的课业学习中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同一张思政试卷,医学生如何写?对此,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所有课程都有德育功能”。近年来,这所医科大学深挖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培育示范性课程,开发课程链、课程群,培养教学名师和团队,延伸思政教学阵地,打造特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入心入脑。


    从“门外汉”到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并深受同学们欢迎,该校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副教授王虹用了4年时间。在她看来,这也是教学相长的4年。


    她借用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的招式,将自己的思政教学经验归纳为8个特点,包括:挖掘思政元素、强调爱国精神与人生观、培养申辩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等。同时,她给自己划定两条“红线”:完全脱离现场情境的思政内容不用,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用。


    出乎王虹意料的是,崭新的教学思路犹如一股新风,让课堂氛围变得分外活跃。屠呦呦事迹、我国近20年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中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涉及药品安全的“缬沙坦风暴”……经过精心设计的事例被穿插到《医用化学》的课堂上,背后关涉的医风医德养成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讲台下的医学生。


    一份有93名学生参与的课堂调查显示,98.92%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活必不可少、非常重要”,98.93%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感受到“激励自己进步和学习的动力”。


    除教学方式的创新外,这所高校尝试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学生评价和实践教学环节。


    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淼讲授的《医学遗传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她看来,“这门课作为跨医学基础和专业之间的桥梁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研究遗传病的科学素养,又要塑造遗传病诊治医师的职业精神”。


    在教学中,郭淼将家国、关爱、敬业元素巧妙设计,并探索“科教产融合+科普社会实践”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创建“遗传咨询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社会服务和学生实训平台和开展科普活动,让遗传学教学对接社会需求,同时增加学生临床实践机会。


    事实上,这种思政教学不仅未削弱专业知识的传授效果,反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查显示,参加过思政教学的学生的知识掌握、科研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此外,该校科教产融合社会服务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均得以提升。近年来,郭淼负责的遗传学课程组发现上百例异常核型,指导学生获得相关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实验技能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30余项。课程组近5年组织及参与系列健康科普活动40余场,直接服务约14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校的本科教学研究项目中,课程思政被单独立项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用于资助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方法、模式等探索与实践。此外,全校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培训等活动,促进教师间交流,提升育人效果。


    在浓厚的思政育人氛围中,该校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进行有创操作时,关心、提醒病人身体不适时及时告知……这些彰显医学人文关怀的细节,给现场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在今年5月闭幕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刚考上本校硕士研究生岳晏如和5名队友为母校捧回了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金奖。


    “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手术室里,每位课程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都无私分享多年从医的经验心得,甚至包括种种教训。我看到了真正的好医生应该如何和病人打交道,更坚定了自己救死扶伤的信念。”岳晏如感慨。


    “医学技术过硬、人文素养跟得上,一直是学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初衷。为此,学校始终把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韩金祥说。

    2021-09-14
  • 限制未成年人网游时间,网络保护迈出坚实步伐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前5个月,网游的负面舆情占比最高,占比达到53.49%。另据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江苏全省消保委系统受理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42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虽然相关部门敦促各家游戏公司、视频网站、直播平台对“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进行多次升级,但依旧形同虚设,孩子们有一套破解之法。家长对于现有“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不满意,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成为社会、厂商、家长、学校多方的关注焦点。基于此,国家新闻出版署发文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84亿。其中,12岁到16岁的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游戏成瘾的患病率约为27.5%。这个数据,令人触目惊心。2019年12月,千名家长联名写信,强烈要求国家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设置“网络保护”专章,专治网络保护不到位等问题。


    特别是,2019年11月,国务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方面,网络游戏相关内容被专门提及。文件中明确,要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等。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发挥监管作用,净化网络游戏空间,认真落实“网络保护”专章,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应针对国内游戏产业在线网络游戏严格管理,内容包括引入预防性技术措施限制在线时间、强化登录身份认证、开发有效游戏指导和管理系统等,进一步治理未成年人网游沉迷问题。


    限制未成年人网游时间,迈出了网络保护的第一步。解决未成年人网游沉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治理合力。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网游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要注重与孩子加强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理性的时间管理能力。


    再者,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网游沉迷对生活、学习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适度上网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游戏企业应开发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戏,并通过技术手段设置游戏规则,限制青少年游戏类型、时长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张西流)

    2021-08-31
  • 北京将为校外培训机构改行人员推荐新工作

    近段时间,北京市不断深化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在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中,部分培训机构盲目扩张带来的深层次问题也相继浮出水面。相关从业人员面临转岗改行已成为一个躲不开、绕不过,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


    据了解,北京开展教育“双减”工作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就开始全面部署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人员的就业服务保障工作。有关部门通过对社保参保缴费人员数据摸底发现,北京属地内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员工90%以上是“35岁及以下”人员,且80%以上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


    目前,北京已经为需要转岗改行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储备了充足的岗位资源,明确了教学教辅类、技术支持类、运营职能类、市场销售类四大类岗位储备方向,有针对性加强典型岗位的储备工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北京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经为需要转岗改行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储备相对适宜岗位1.03万个,还将联合相关社会和企业机构优先筛选一批待遇高、福利好的优质岗位信息,促进供需有效对接。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陆晓播透露,随着北京教育“双减”工作的持续推进,北京还将动态监测学科类校外培训头部机构用工风险,提早对接机构开展就业服务。相关部门将主动对接重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用工情况摸底,组织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保障,精准推送政策和服务信息。


    北京还为需要转岗改行的相关人员举办了专场招聘会,拉开持续3个月乃至半年的“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序幕。


    在北京,凡是需要转岗改行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人员,都将获得北京市联合有关企业共同推出的“3个一”服务——一个教培人才服务季,一个人才服务专栏,一个求职服务礼包。其中,礼包内容包括职场资讯推送,薪资查询服务和5个适宜岗位的推荐。


    此项政策将为有就业意愿的人员提供求职登记、专门职业指导、匹配推荐、跟踪回访等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并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应聘校外培训机构的情况进行重点关注。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向记者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北京市将全力做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人员的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并将他们视为北京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本报记者董城)

    2021-08-30
  • 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巨大 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银发产业”

    在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做了4年治疗师后,90后河北省女孩李阿花决定转行,告别自己服务了好几年的老人,离开自己热爱的康复专业。


    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找到一家价位适中、有专业医护团队的养老机构而自责不已。


    两个颇为无奈的年轻人背后,折射出一个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受到家庭规模小型化、文化多元化、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等因素的冲击,功能被逐渐削弱,但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供给程度并未达到大众预期,特别是对一些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护理照料满足不了需求。


    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现实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要让政策更好地落地实施,必须先打破养老行业人才壁垒。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银发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巨大


    张欣一家的平静生活在母亲突发脑溢血丧失自理能力后变得忙乱。


    在老家经营果园的父亲把果园承包出去,全职照料起了妻子。张欣则放弃了原本要去外省工作的想法,定居济南市,利用假期“来回跑”。没多久,张欣的父亲也生病了,这让她身上的担子骤增。


    她把父母接到济南市住院,同时,又找来老家的一位叔叔做看护。但依靠亲戚朋友始终不是办法,医生也表达了“母亲最好转介康复机构”的建议,张欣只能四处托人,打听当地的一些养老机构。


    反馈回来的信息不算理想——大多数机构不愿接收像张欣母亲这样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少量愿意接收的,收费又远在她的承受能力之外。


    万般无奈下,张欣将母亲送到老家的一所养老院。


    “院里住着20多位老人,只有1个主治医生,3个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看护,偶尔还有个有点残疾的小伙子做帮工。”张欣说,原本她就觉得这家养老院人手太少,但就在母亲入住期间,还有1个看护以“活儿太累,自己年龄大了干不了”为由辞职。


    这导致张欣母亲的看护状况变得更加糟糕,看护们一旦忙起来,就会把这位“不能说话不能动”的老人忘掉,“喂饭不在点上,身上的褥疮也没有断过”。


    张欣一家的遭遇并非个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然而,《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4102人。国内养老服务行业正在面临全线“用人荒”,年轻护理人才更是奇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也已达到500万人之巨,其余各类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人才也同样缺乏。养老行业对大学生等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2020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走访陕西省某县基层养老院时了解到,这家供养着42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机构,护理员以两班倒的方式工作,以保证老人们得到24小时饮食起居的全程照顾,很是辛苦。记者注意到,该养老院10多名护理员全是40到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一个年轻员工也没有。


    而前不久,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同样发现,截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仅有5300多人,其中养老专业护理员2400多人,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60%,人均1:6的养护比,远低于人均1:4的全国平均水平。尤其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康复保健和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缺口问题比较突出。


    即便在养老服务行业总体发展水平较高,规范性、标准化较好的上海市也存在养老护理员素质不高、数量严重不足、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一份2018年发布的《上海市养老机构评价报告》显示,从护理员总数看,被调查养老机构的护理员从业人数达12918人,护理员与养老床位比为1:6.48。依据《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DB31/T685-2013),被调查养老机构总体需要约18417名护理员。可见,养老护理员需求数量上存在很大缺口。上海市护理员队伍中女性占比为91.2%;从年龄结构看,51岁及以上占比为59.88%;从学历结构来看,初中及以下占比为87.27%。




    留住年轻人不能只靠理想情怀


    养老服务行业由于需求快速增长,被视作朝阳产业。但这样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不仅不在年轻人心仪的就业范畴内,还有大量年轻人在入行后产生“离开”的念头。


    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老年人托养中心担任护理员的袁春云护理学“科班出身”,做过11年护士,进入养老行业4年,是整个机构里最年轻的护理员,日常需要和3名同事负责11位老人的托养、康复理疗、居家护理工作。


    11位老人中,有独居老人、偏瘫老人,还有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表现出认知障碍的老人,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92岁。这就需要护理员付出更多爱心、细心和责任心,要观察每一位老人的举动,通过聊天、鼓励,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变化,就像管理一个“老年幼儿园”一样。


    这让袁春云的“生物钟”比其他人早了好几个钟头。早上5点半到岗后,她要准时喊老人起床,把牙膏挤好,带他们去洗浴间洗漱,带老人分餐,喂饭。之后,再给老人监测血氧、血压,并为患有高血压、脑梗等疾病的老人分药、服药。对于有吞咽困难的老人,必须要将药片磨碎。接着,她还要带老人做手工、手指操、看电视、康复运动直到午饭。


    下午2点多,午休的老人起床了,护理员得第一时间帮他们洗漱,清理大小便,消毒房间,整理床单。


    到了夜班,还得每两小时巡房一次,督促、帮助老人大小便,观察老人的呼吸脉搏情况,看看老人有没有蹬被子,空调温度是否合适,老人有没有乱按遥控器,排查很多小细节。


    工作内容繁杂只是一方面,有时候护理员还得面对一些委屈,因为一些小的差错被老人及其家人训斥。袁春云坦言,这份工作有辛苦、有辛酸,而工资拿到手却只有4000多元。目前支撑她继续干下去的可能是一份情怀。“当你全身心投入进去,也能享受到这份职业的乐趣和获得感,老年人其实很可爱,你对他好,他也真心对你好,把你当家人。”


    然而,一个能够长远健康发展的行业,不能只靠理想情怀支撑。为此,更多年轻人会在踏入这一行业后选择“抽身而出”。


    记者注意到,日前,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的养老护理专业“双选会”上,毕业生被企业一抢而空。甚至有养老机构的负责人找到学校说,“你们毕业多少人,我全都要了!”但在当天举行的“天津市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又有一些用人单位直言,“有的年轻人来到这里,要从头开始教,可他学会本事很快就走了”。


    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麦可思对该行业的“高流失率”问题做的一次追踪调查显示,从全国养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学生到岗第一年流失率可能达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70%甚至更高。


    两大因素阻碍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从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后,李阿花一度对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感到兴奋不已。


    李阿花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帮助更多的人,面对枯燥繁重的工作,她从没退却过。有单位、社区联系其所在机构为老人提供上门康复服务,她经常主动报名。但每月到手为数不多的工资,以及医院内部制订的从“初级治疗士”到“首席治疗师”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是让这个年轻人时常觉得前途渺茫。


    最终,是手腕经常屈曲位用力造成的炎症、疼痛,让李阿花萌生了转行的想法。虽然有些愧对个别治疗才进行到一半的爷爷奶奶,但她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了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重、易受气受委屈、缺乏上升通道是年轻人离开养老服务行业的主要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2019)》是我国第一份专门针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3189名大学生中,40.41%的人期待薪资在5001元至7000元之间,还有568人希望薪资在7000元以上。


    前不久,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2020年度养老护理员税后工资收入监测值为:高位数7735元/月、中位数4846元/月、低位数2854元/月、平均数为4985元/月。而2019年上海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达12.79万元,相比之下,养老护理员的收入着实有点儿低。这是导致该行业难以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职业上升路径不明晰是养老服务行业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健康学院院长杨蕾认为,首先,我国老年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专业性不足。在日本,养老护理员可以考一、二、三级监护证,这个证书非常专业,在全世界都能得到认可。相比而言,我国的老年护理员证书考试专业化水平不高,很多内容都是从护士资格证考试里借鉴的,没有体现养老行业的特色。


    其次,职称体系不完善也制约了毕业生的发展,他们难以凭借养老护理资格证考取事业单位编制,也就没有职称爬升路径。尽管民营机构占据了养老行业的大半壁江山,但编制是行业的“风向标”,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的收入、晋升渠道和社会认可度等方方面面。


    她举例说,学院里有个学生在国家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学校将其推荐到上海市某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就业,并希望该单位能留出一个事业编制。尽管单位很欢迎这名学生前去就职,但最后问题还是卡在了编制上。


    “如果人社部门不放编制,毕业生即使去一些公立养老机构工作,也会在锻炼两三年之后跳槽去民营机构,事业单位就这样沦为培养人才的‘跳板’。”杨蕾说。


    人才匮乏将长期制约行业的发展,使大多数社会养老机构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况中——老人们只要在自己家里还能维持,就不愿意去养老机构;而真正对养老机构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又会因养老机构专业人才缺乏,只能提供一般的生活照料、不能满足自己康复护理的需求而将其排除在外。供需不匹配影响着养老机构的经营运转,导致服务经费不足、设施不完善、机构养老作用有限,老龄化社会低水平运行等诸多问题,让本想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使得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让年轻人看到银发产业的上升空间和行业希望


    尽管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各地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开创性的做法开始陆续出现。


    目前,我国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逐步构建了从技工院校、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到本科学校立体化的专业教育体系。2020年,全国首个独立设置的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批,首批招收33名学生。在这里,学生将接受全周期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将课堂从教室扩展至企业、养老院和社区。


    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提升待遇、加强培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为养老服务行业留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2020年,北京市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共18条内容,其中首次将岗位补贴与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挂钩,设立养老护理岗位奖励津贴,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岗位奖励津贴。


    为了引导更多生力军加入养老服务行业,该《办法》还设立毕业生入职奖励,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


    前不久,安徽省民政厅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培养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省内遴选10所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省级培养基地,遴选5所养老护理员省级实训基地,加大养老服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力度。


    甘肃省兰州市民政局于2019年和2020年,联合市总工会连续举办了两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有6名选手被省总工会授予“甘肃省技术标兵”的称号。


    除了政府部门的引导,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一些从业者正在主动寻找破解人才问题的方法。


    例如,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起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这不仅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参与到养老事业中,还将养老服务的范畴扩大至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各方面,为年轻从业者创造出更大的提升空间。


    “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离不开高水平的医疗康复及护理人才队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相城区渭塘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庆华说,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机构通过提供基本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保障了辖区内养老机构的运行。但从长远来看,基层卫生人才资源薄弱,收入水平较低,尤其缺乏专业的老年医学知识。他建议,卫健等相关部门可以设立养老医学专项基金,奖励基层卫生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加入医养结合服务中去,还要多创造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出更多老年医学综合性人才。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也提升了年轻人对于养老行业的关注度,让这份“夕阳事业”自带“朝阳气质”。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记者就看到,调度指挥中心的话务员能根据屏幕上显示的老人信息和服务项目进行派单,加盟企业随即派出工作人员,赶到老人家中服务,既满足老人对家的眷恋,又实现了在家养老的愿望。


    打造这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幕后功臣就是几名80后。软件开发方负责人刘名哲边操作手机App边介绍说,这个手机客户端包括家政、餐厅服务、一键通、政策指引、老年电子商城等功能,惠及120余家加盟企业。


    “帮助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帮助明天的自己”逐渐成为当代青年的共识。一种年轻人先帮助老人,并将这些志愿服务时间存到“时间银行”里,等到自己年老后再“取出来”的新型养老模式也在多地落地生根,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养老“新循环”。


    但养老服务行业要彻底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采访中,安徽省六安市乐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六安市养老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邵子宏建议,社会大众应对护理员岗位多一些理解和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应该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建立常态化、动态的联系,以解决人员不足、年龄偏大的问题;校方在学校就应该强化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让他们明确职业定位;地方养老护理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作用,和政府、院校、企业对接开展专场招聘会、技能大赛、培训会,并形成合力,找出行业共性问题,提交报告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细化对行业的监管,以构建“社会认可、部门许可、院校支持”的人才培养格局。

    2021-08-27
  • 秋季开学 97.1%受访家长关注学校防疫措施是否到位

    8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演练。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暑假所剩无几,各类学校都在全力做好开学准备工作。既要保证秋季学期教学进度,更要保证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对于学校的防疫工作,家长关注哪些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538名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1%的受访家长关注学校防疫措施是否安全到位。对于学校做好开学防疫保障,69.9%的受访家长建议严格控制校外人员出入,67.7%的受访家长认为要严格落实每日健康检测。


    受访家长中,孩子读小学的占36.4%,读初中的占25.2%,读高中的占17.2%,读大学的占21.2%。


    此次秋季开学,58.1%受访家长表示心里更有底了


    调查中,97.1%的受访家长关注学校的防护措施是否安全到位,其中52.3%的受访家长非常关注。


    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家长程杉,孩子开学三年级了。最近她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量体温,在班级微信群接龙填表。8月16日,班主任发了一则通知:“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和北京市秋季开学返校要求,所有学生及家庭成员都要做好开学前14天的健康监测。”


    看到这则通知,所有家长马上开始接龙填表。个别家长忘了填,老师会在群里一一点名,还会打电话提醒。“被点了名的家长都挺不好意思的,觉得影响了整个班的进度。为了顺利完成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大家都把健康监测当作最重要的事”。


    北京某事业单位员工李云(化名)的孩子即将上初中。从7月15日开始,老师每天都会在班级群里发接龙,让大家报告孩子当天的体温情况,自己及同住家人是否离京。


    她感到,班主任非常辛苦,从7月中旬到现在,每天早上7点多都会发群,到了中午如果有哪个家长没接龙,还会单独提醒这个家长,“感觉老师围绕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在准备。防疫工作关系到孩子返校的安全程度,家长也都非常理解和配合老师”。


    对于学生返校,75.6%的受访家长关心学校监督管理措施是否到位,73.6%的受访家长会关注食堂等公共场所消杀、防疫举措。


    李云觉得,学校的防护措施还是很到位的。孩子9月要上初一,前段时间打了疫苗接种的第一针,打疫苗的工作是学校组织的。她觉得学校在防护方面做得特别严密。比如说,在打疫苗前几天出过京,包括家人出过京,就必须要提供北京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的证明。她还注意到,等候打疫苗时,每个人的位置都隔得很远。“你能看出学校真的付出了很多努力,把风险降到最小”。


    天津某高校辅导员俞龙表示,今年秋季开学,他所在的高校围绕防疫作了完备的安排。首先是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把返校要求准确通知到每个学生。其次,学生返校还是按照申请制,由学生自主填报返校申请,上传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及健康码等信息,由辅导员和学院领导层层审批。学生进校时还会有由辅导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进行测温、消杀、查验等多重进校检查。


    66.0%的受访家长关心学生能否自觉做到自我防护,62.4%的受访家长在意有无经过专业培训的防疫人员,50.2%的受访家长觉得防疫物资保障到位比较重要,41.9%的受访家长关注是否建立有效应急预案。


    与2020年秋季开学相比,俞龙感觉心态更踏实了一些。他回想起去年开学,形势比现在严峻,同学们也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现在大家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了,我们的工作也更好开展”。


    辅导员梁晶晶也感到,不那么慌张了,经验丰富了,很多工作做起来更顺利更熟悉。但她也明显感到,今年秋季开学比之前要严格,例如学校会统一梳理出不可返校的名单给各学院,进行相应工作安排,工作也更加细致。


    此次秋季开学与去年相比,58.1%的受访家长表示,心态感受上更有底了。仅19.7%的受访家长会更不放心。22.2%的受访家长表示没什么变化。


    69.9%的受访家长建议严格控制校外人员出入


    对于学校做好秋季开学防疫保障,69.9%的受访家长建议严格控制校外人员出入,67.7%的受访家长认为要严格落实每日健康检测,67.6%的受访家长希望严格把控食堂食品安全。


    北京一年级学生家长王均均感觉,孩子还很小,要靠他自己去防护,可能不太现实,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孩子来说,最需要的可能就是老师的明确要求”。从学校制度层面,建立应急预案很重要。除了学校,还有校外机构,防疫保障是否完备,都是需要关注的地方。


    对于秋季返校,李云最关注学生能不能自觉做到自我防护。刚开始孩子是很注意的,“但我感觉人的心态有点像橡皮筋儿,绷的时间长了,就会有点儿疲劳,防护就不是特别到位”,她希望,学校的监督管理措施比家里更加严格。


    俞龙关心学生在返校途中能否做到严格的自我防护。因为在学校里的防疫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但在返校途中,你很难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严格自我防护,也就增加了一些隐患。


    调查中,61.0%的受访家长建议保持合理课桌间距,注意室内通风,53.8%的受访家长认为要采用封闭管理等严格措施,52.0%的受访家长建议每日进行无死角专业消杀。


    俞龙觉得,防疫常态化下的开学,学生最需要的可能是心理上的安抚,因为情绪的冲击,加上种种不便,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开学的焦虑。我们在关注学生防疫措施是否到位的同时,也需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李云看来,最需要让孩子知道的,是怎么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常地开展学习、生活。对于做好秋季开学防疫保障,最重要的,是把一些已有的措施严格落实到位,“这毕竟是我们经过无数次战‘疫’得到的宝贵经验,只要把这些做好,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调查中,45.6%的受访家长认为学校要建立有效应急预案,35.7%的受访家长期待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校医。(黄冲王九龙)

    2021-08-26
  • 秋季学期开学在即,开学焦虑症应该如何应对?

    近日,广东多所高校陆续公布新老生分批返校报到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与往年相比,学生秋季开学时间有所延迟。


    今年暑假叠加多地疫情影响,造成学生和家长旅游休闲活动受限,被迫居家或在小范围内活动,学生因游戏成瘾或作息颠倒等造成的情绪问题较为常见。对此,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范长河建议,学生开学前一到两周可模拟正常的学习生活作息,重启社交,新生更要提前接触新环境,以减轻因开学不适应带来的焦虑情绪。


    范长河表示,由于学生假期中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容易出现作息颠倒、过度使用网络、游戏成瘾等情况,亲子冲突和负面情绪明显增加。


    “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与青少年本身的心理素质基础有关,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临时性应激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疫情就是一个大的环境因素。”范长河提到,在近两年疫情环境之下,包括情绪障碍、自杀自伤、睡眠障碍、亲子关系冲突、游戏成瘾等在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得非常突出。


    以游戏成瘾为例,他介绍,游戏成瘾的青少年会对游戏产生类似物质成瘾的症状,打游戏时间不断增长,明显超出正常的使用时间,他们会感觉一天不打游戏就浑身难受,将玩游戏变成一切活动的中心,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和社交。


    如果青少年出现上述症状,达到了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比如影响学习、人际关系、生活作息,或出现情绪症状,范长河建议学生和家长应尽早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由医生评估后确定调节或治疗的方法。


    秋季学期开学在即,开学焦虑症应该如何应对?范长河表示,新学期都有一个适应过程,特别是新生面临环境改变,可能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一些性格比较敏感的学生还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或者睡眠问题,带来心理不健康的情况。


    他建议,新生在开学前可以跟父母聊聊学习的目标,憧憬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父母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聊聊新生上学后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等。有可能的话,新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前在网上认识新同学,了解新环境和新老师,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面对新环境有一点不适应的感觉是很正常的,不要过度担心适应不了的情况。要保持规律作息,脑力和体力活动交替进行,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同时,容易精神紧张、焦虑的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方法。”范长河说,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可以通过父母、老师的疏导和专业的心理辅导来进行。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于心理健康的普遍关注,就诊率和识别率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似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范长河认为,要避免出现心理问题,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健康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掌握心理卫生知识等因素相关。


    同时,学生要学会管理好压力和刺激。家长也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寻求解决办法,通过改变环境、给予更多心理支持、重新调节关系等方式,帮助孩子保持心理状态健康稳定。(南方日报记者余嘉敏通讯员朱健)

    2021-08-25
  • 90后海归女孩连续10年到湘西山村支教

    近日,一位连续10年在湘西大山支教的90后女老师在网络走红。她硕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专业,从2011年起就利用假期回到家乡给乡村地区的孩子们上课。同时,她还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温哥华等全球30多个城市开展“一美元”募捐公益活动,号召更多的留学生回乡支教。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这位女孩,她叫龙晶睛,来自湖南长沙,1993年出生。她说:“孩子们的笑容很治愈,总能够让人获得力量。作为一名‘山二代’,我想用年轻人的方式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带来帮助。”


    一堂好课


    大自然的诗歌课在网络走红想引起更多人对乡村孩子的关注


    近日,一位美女老师带着孩子们上的一堂“大自然的诗歌课”引起很多网友关注。视频里,老师和孩子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一边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一边开动脑筋即兴创作诗歌。不少网友留言点赞:“诗歌其实就是感受,有了感受才能有表达,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很有意义。”


    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视频中的美女老师,她叫龙晶睛,来自湖南长沙,1993年出生。对于自己的意外走红,她笑着解释说:“当时是在给孩子们上课外的诗歌课。平时在教室里,我会带着孩子们进行诗歌鉴赏、介绍诗歌写作的形式、题材以及语音规范,但放学后,我想通过在室外的实践课,鼓励孩子们不受这些规范的限制,自由地表达,迈出诗歌创作的第一步。”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29日,龙晶睛与伙伴们还在湘西凤凰县夯卡村打造了一场山谷里的梦想音乐节。除了邀请专业歌手们为孩子们歌唱演奏,山里的孩子们也为他们表演了《同手同脚》《听我说谢谢你》两个节目。这场音乐节的视频在长沙地铁车厢内播放,引起更多人对乡村孩子的关注。


    龙晶睛告诉记者,活动结束后,一名小男孩抱着一位音乐人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厉害!”龙晶睛说:“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看见榜样,萌生梦想,而我们后续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守护他们的梦想。”


    龙晶睛说,自己的理念正被更多人接纳,团队也从当初的一个人,变成现在一群人,“我会和同伴们一同坚持下去,用年轻人创新的思维去助力孩子们逐梦。”


    十年支教


    连续10年在湘西大山支教在和孩子的接触中互相成长


    为什么会想到去湘西大山支教呢?龙晶睛说:“因为我爸爸是在山里长大的,每次听爸爸说起小时候的事情,就被爸爸的勤奋刻苦所感染,他是我学习的榜样。”龙晶睛自称是一名“山二代”,她从爸爸的成长经历中看到了山里孩子的不容易,所以在小时候就埋下了帮助山里孩子的心。上小学时,龙晶睛常常会参加学校举办的为山区留守儿童捐书、捐物的公益活动,她当时就经常想,山里的同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成长经历和自己有何不同?


    2011年,17岁的龙晶睛出国留学,暑假回到家乡支教。因为当时山路还没有修好,她和其他支教队员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才到达支教的小学——湖南省凤凰县好友村小学。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里,龙晶睛发现他们都特别坚强懂事。有一次,她带村里的一个小女孩滑雪,用山中的竹子做滑雪板。小女孩踩到冰上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竹子直接戳到小女孩的下巴,流了血,但是她没有哭。龙晶睛带她去上药的时候,小女孩没有喊疼,却看着龙晶睛的眼睛说:“姐姐,我记得你,几年前你来过我们这里。”


    龙晶睛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到来给这个小女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她又回到美国读书。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去滑雪,龙晶睛因为不熟悉雪场环境冲进了灌木丛,摔得鼻青脸肿。在特别无助的时候,她脑海里全是小女孩滑雪受伤的场景,“我想起小女孩坚强的眼神,突然有了力量爬起来,走出灌木丛。”


    龙晶睛支教的十年里,感动她的故事还有很多。凤凰县高岩村的凤玲、凤娇两姐妹始终令龙晶睛牵挂。在一次家访的时候,她发现姐妹俩的母亲吴女士节衣缩食,为她们添置了玩具钢琴,原来这两个孩子特别喜欢音乐。龙晶睛知道后,2016年把颇具音乐天赋的凤娇带到长沙,为她和另外一位小朋友举办了一场与众不同的音乐会。


    “城里的妹子来到山里,也不嫌弃村里的环境,特别喜欢帮助孩子们。”吴女士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女儿凤玲的身体一直不好,龙晶睛知道后,请来医生帮忙看病。吴女士说:“小龙这个留洋的大学生这么关心山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学习,让人特别感动。她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还给孩子精神上的呵护。”


    后来,凤玲、凤娇特别懂事地和龙晶睛说:“我们长大以后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听了这句话,龙晶睛触动很大,虽然见面的时间并不多,但能成为她们人生中的榜样,是非常幸运的。


    一百万建校


    在海外开展“一美元”募捐公益号召更多留学生回到乡村支教


    2011年,支教团队里的一名志愿者拍了一张湘西女孩抱弟弟上学的照片,传到了网上,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并且有公益基金为孩子们募集到100多万元重建了这所学校,并给孩子们提供免费午餐。


    此刻的龙晶睛才意识到,虽然自己的力量很渺小,但可以成为一个发声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更多的人一起帮助这些孩子们,“可能我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但说不定别人就能够给孩子们带去很多他们需要的东西。”


    回到学校后,龙晶睛开始酝酿并发起自己的第一个公益计划——“一美元”募捐公益活动。2012年4月,龙晶睛号召了一群在美国读高中和大学的小伙伴用鞋盒做募捐箱,也做了一些展板展示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到时代广场寻找爱心人士捐赠一美元。


    她表示,“一方面是希望乡村孩子的情况受到大家关注,另一方面也想展现留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很热爱祖国,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到更多人。”


    龙晶睛和团队成员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温哥华等全球30多个城市开展“一美元”募捐公益活动,并用善款购买学习用品,暑期支教时送给大山里面的孩子。


    近年来互联网募捐平台开放后,龙晶睛很少再到街头募捐了,而是转为网络募捐。同时号召更多的留学生利用假期回国到山区支教,至今已召集支教志愿者1500余人。目前,龙晶睛已经全职从事公益事业,“想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实现梦想,孩子们的笑容很治愈,总能够让人获得力量。作为一名‘山二代’,我想用年轻人的方式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带来帮助。”(紫牛新闻见习记者闫春旭笪越)

    2021-08-24

  • 首 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