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部门发文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定期组织上门回收

    2月1日,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对外公布。通知提出,设置废旧家电家具暂时存放点。定期组织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家电家具销售企业上门回收废旧家电家具。

    通知围绕完善回收网络、培育回收主体、创新回收模式、规范回收行为等四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培育一批回收龙头企业,推广一批典型经验模式,形成一批政策法规标准,全国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废旧家电家具规范化回收水平明显提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当天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于畅通更新消费循环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家电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每百户居民拥有空调、冰箱、电视均超百台,一些家电使用时间较长,更新换代需求和潜力很大。

    通知提出,加强社区回收网点建设。扎实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设置废旧家电家具暂时存放点。定期组织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家电家具销售企业上门回收废旧家电家具,并为回收车辆进出提供便利。鼓励有条件的居民社区利用闲置房屋设置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临时存放场所,方便居民装修、搬家。


    通知还提出,支持回收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回收企业以连锁经营、协议合作等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形成一批回收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对较为分散的前端回收主体的引导。支持家电家具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建设。指导回收企业与家电家具品牌企业联动,设立废旧家电储运货场、家具回收中心仓,提升废旧家电家具回收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2024-02-02
  • 扫码消费不应成为“单选题”

    强制关注公众号、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消费者认为——






    扫码消费不应成为“单选题”(法治聚焦)


    点餐、结账、缴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扫码支付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近年来,这一本应提高消费效率的方式,却因“强制关注公众号”“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消费者带来困扰。有消费者认为,扫码消费不应成为“单选题”。

    前不久,安徽合肥市民余先生与好友一起到当地一家烧烤店聚餐。“刚坐下,服务员就示意我们可以通过桌上的二维码扫码点餐。由于我不太习惯这种方式,便提出需要纸质菜单。”余先生说,服务员称店里没有纸质菜单,只能扫码点餐。

    余先生告诉记者,扫码后,系统提醒“网页需要获取个人信息才可使用完整服务”,操作后页面又弹出一个二维码,提示“扫一扫加好友”“添加好友后弹出菜单”“点击链接点餐”,一连串操作后,余先生才在店家的企业微信中找到菜单。“原本一张纸质菜单就能解决的事,结果耗费了好几分钟。”余先生说。

    记者调查发现,余先生的遭遇并不少见。与之类似的还有一些停车场只能扫码缴费,一些商店结账只能扫码付款;更有某三甲医院在领取CT片和拿药时,患者只有先到专门的取袋机上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取袋。

    除了强制扫码关注外,一些消费者更担心扫码后出现的广告推送与隐私泄露问题。

    前不久,安徽亳州的戴先生因为汽车充电需要,扫了小区楼下充电桩的二维码,关注相应公众号后,可在上面实现交电费、查找附近充电桩等功能。

    “有一天公众号突然发消息提示,称我账号里有20多万积分即将清零,请立即兑换。”戴先生以为是自己充电积累下的积分,不承想刚点进去,系统就跳转到一个购物网站,上面展示着各种烟酒,还标注着特价优惠。“实际上,所谓的优惠价与正常价无异,那20多万积分,更是子虚乌有。”戴先生说。

    由于工作需要,戴先生经常出差住酒店,在开发票时,有时会遇到前台拒绝提供人工服务。“扫码开票,除了提供发票抬头和税号外,公众号还会让你填手机号、邮箱等信息。”戴先生说,这加大了个人隐私的泄露风险。

    本该方便的扫码服务,为何给大家的生活添了麻烦?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方面,一些商家通过扫码服务,可节约人工、时间,并可向用户精准推送广告,减少获客成本;另一方面,一些公众号、小程序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存在转卖信息非法获利的可能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北京德恒(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敏认为,商家拒绝提供人工服务等,实质上是变相强制消费者选择扫码消费,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从个人信息保护角度来看,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条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扫码的目的仅是点餐或结账,商家通过二维码和公众号过度收集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这些行为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如果遭遇强制扫码,消费者有权予以拒绝,并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协进行举报投诉。”黄敏说,消费者也可选择以侵害个人权益或个人信息等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未经互联网用户知情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订阅关注其他用户公众账号。中国消费者协会也于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以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合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营者不得强迫或诱导消费者关注经营者公众号,推送营销信息的,应当提供退订或拒绝选项。经营者提供扫码消费服务的小程序,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前应当以弹窗或其他显著方式向消费者提示隐私政策,不得默认勾选同意或仅提供同意选项。


    合肥市消保委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扫码停车、充电、开发票等扫码消费场景的行政合规指导,通过宣传、监管、执法等方式规范经营者设置二维码、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

    2024-02-01
  • 我国将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打造百家领军企业,开拓百项典型应用场景,制定百项关键标准,培育百家专业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意见提出,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重点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构建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意见明确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等重点任务。意见提出,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打造未来产业瞭望站,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面向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2024-01-31
  • 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

    记者29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网上氛围,中央网信办即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春节期间网民常用的平台环节和服务类型,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生态突出问题,切实净化网络环境。

    专项行动重点整治6方面问题,包括:宣扬猎奇行为、违背公序良俗问题;散播网络戾气、煽动群体对立问题;炮制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炒作问题;色情赌博引流、网络诈骗问题;鼓吹炫富拜金、无底线追星问题;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


    其中,针对炮制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炒作问题,重点整治利用年终盘点、返乡见闻等形式编造不实内容,渲染极端情绪;炮制传播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交通出行等领域谣言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方面,重点整治利用“网红儿童”违规牟利、攻击恶搞,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突破青少年模式关于时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要求,向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变相提供诱导沉迷的产品功能等。

    2024-01-30
  • 中国和泰国签署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

    据外交部“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代表在泰国曼谷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泰王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协定将于2024年3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中方持公务普通护照、普通护照人员和泰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入境对方国家从事工作、学习、新闻报道、定居等须事先批准的活动以及拟在对方国家停留超过30日的,须在入境对方国家前办妥相应签证。

    2024-01-29
  • 年味来自亲情深度而非压岁钱厚度

    龙年春节越来越近了,大量人口从城市返回乡下欢度春节,在外打拼一年的年轻人带着孩子回家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于孩子而言,年味的一个重要范畴是除夕之夜或大年初一,他(她)们会收到来自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压岁钱。近日,关于压岁钱的一则消息登上了热搜,说的是过年给孩子红包的攀比现象严重,部分地方涨到了最低200元,这对部分农村老人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换言之,压岁钱可能还没发挥给孩子“压岁”的作用,就先要“压”垮老年人了。

    众所周知,压岁钱的本义是每逢新年,家里的老人或长辈会给孩子一点钱,用以表达对孩子新一年的美好祝愿与祈福。多年来,压岁钱金额水涨船高,从我小时候的5元、10元、20元,涨到了现在的200元、300元,甚至上千元。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当然是一个客观背景,但部分人的攀比心态,同样也是压岁钱变“压力钱”的重要因素。一些当父母的年轻人觉得,老人们只是过年期间才见到孙子,老人给孩子的压岁钱太少,他们会觉得老人不懂事、不会做事;部分孩子觉得,别的同学收到了自己爷爷给的几百上千元的压岁钱,我爷爷却只给我20元,难道是我爷爷不爱我吗?有的老人觉得,我一年到头难得见我孙子一面,想见也没有多少机会,怎么表达我作为长辈的关心呢?我只能多给一点压岁钱,让孙子知道我是爱他的。

    孩子们收到压岁钱,事后难免与玩伴进行信息交换,你收到多少,我收到多少。这会给孩子根植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即将压岁钱的多少等同于长辈们对他们的爱的多寡与分量,继而对亲情形成一种认知误区,将亲情物质化或货币化。

    压岁钱是春节期间长辈对晚辈祝福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本质是亲情的代际传递。很多农村老人此前主要倚靠务农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种不动地了,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很难倚靠自己获得收入。他们平日里勤俭节约,为的是过年期间有更多压岁钱给到孙子或孙女。对于一些年迈且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而言,他们给出压岁钱的来源主要是子女给他们的赡养费。所谓“压岁钱”,只是经过了孩子的手转了一下而已。

    透过压岁钱,我们当让孩子们知晓亲情的可贵:“爷爷奶奶当初养育爸爸非常不易,现在爷爷奶奶老了,自然轮到爸爸照顾与赡养爷爷奶奶了。”从前,我养育你;现在,你回报我,这就是亲情的回馈机制。换成一个真正懂事的孩子,他或她不仅会婉拒爷爷奶奶的压岁钱,反而会说,“爷爷,您现在不能做事赚钱,我不能要您的压岁钱,我把过去一年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给我的奖励给您,祝您和奶奶龙年吉祥,身体健康”。我估摸着,全家人会被孩子这番暖心的话所感动,因为浓浓的亲情在流淌,满满的报恩心在荡漾。

    总之,真正的年味来自亲情的深度,而非压岁钱的厚度。对于绝大部分常年在外工作学习的大人及孩子,亲情绝不止于过年那点压岁钱,而是平日里的嘘寒问暖。大人们有空不妨多带孩子回家看望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让老人给孩子们讲述家乡的来龙去脉,讲述从前的那些经历,讲述乡下的节庆与习俗,让孩子们懂得尊敬老人、报答老人。

    2024-01-26
  • 累计发售春运车票6108万张铁路迎来春运节前售票高峰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1月23日,铁路12306开始发售2月6日(腊月廿七)车票,全国铁路共发售车票1893.7万张,进入春运节前售票高峰,此轮售票高峰预计持续到1月26日。自1月12日铁路春运售票启动以来,已累计发售火车票1.9亿张,其中春运期间车票6108万张、同比增长159%。铁路12306单日最高售票量1893.7万张、单日最高访问量达629.2亿次。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客运段担当乘务的沈阳北至北京朝阳G1222次动车组职工热情服务旅客。陈明摄


    从目前预售情况来看,2月3日至6日,深圳至贵阳、深圳至南宁、深圳至武汉、深圳至重庆、广州至重庆、广州至贵阳、广州至武汉、北京至哈尔滨等方向的车票较为紧张。预售期内,广州至成都、广州至南昌、上海至武汉、上海至北京、上海至青岛、北京至长春、北京至沈阳、北京至济南、北京至大同、北京至呼和浩特等方向部分车次仍有余票,旅客朋友可及时购买。








    锦州南站服务台工作人员解答旅客问询。陈明摄


    据了解,春运期间旅客出行相对集中,部分地区和时段运能较为紧张,尤其在一些热门方向的线路上,始发、终到时刻点好、全程旅行时间较短的列车,更受旅客朋友青睐,车票更为“抢手”。为提高购票成功率,铁路部门建议旅客朋友可选择错峰出行,或使用铁路12306候补购票功能,提报多个“日期+车次+席别”组合的候补订单,延长候补兑现时间。铁路部门也将根据候补情况,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尽最大可能满足旅客购票需求。同时,铁路12306提供了中转购票功能,没有买到直达车票的旅客朋友,可以选择此功能购买分段车票实现中转换乘出行。

    此外,为应对春运售票高峰、提升旅客购票体验,铁路12306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出了购票需求预填、起售时间提醒、学生和务工人员预约购票专区等新功能,优化升级了候补购票功能,扩大车票改签范围,加大非紧张时段、方向列车的票价优惠力度。同时提前对铁路12306进行系统资源补强、网络带宽扩容升级,加强日常巡检和安全监控,精准拦截恶意“抢票”软件,有效应对单日最高629.2亿次的超大访问量,确保售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024-01-26
  • 2月9日起,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

    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协定将于2024年2月9日(农历除夕)正式生效。届时,双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从事旅游、探亲、商务等私人事务,停留不超过30日。入境对方国家从事工作、新闻报道等须事先批准的活动以及拟在对方国家停留超过30日的,须在入境对方国家前办妥相应签证。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57国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与44个国家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与包括新加坡、马尔代夫、哈萨克斯坦等22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此外,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便利。中国公民出境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中国护照“含金量”将越来越高。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中方推出了一系列便利人员往来措施,这充分彰显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我们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来华旅游、经商、投资、学习。希望中外朋友尊重当地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双边协定,共同维护好中外人员往来秩序。

    2024-01-25
  • 官宣揭牌!筹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

    近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召开学科学院调整优化部署会议,成立航空宇航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和自动化学院,并举行揭牌仪式。

    学校领导指出,五大学院的成立是学校党委顺应时代发展、体现郑航人使命担当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布局,是筹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的重要一环,必将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4年是筹建航空航天大学的决胜之年,全校上下要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在会上,学校强调要对标航空航天类大学,集中解决理工类学院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不平衡等制约发展的首要问题,加快调整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优化理工类学科学院布局,推动学校内涵式快速发展。另外,要认真瞄准河南省“十大战略”和“28条产业链”,对标航空港区“十大产业”,主动融入本省产业发展,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结构,推动新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再者,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发平台,进行有组织科研,研究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筹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部分消息

    早在2019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召开工作会议时就提出了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获得博士授权、更名大学的既定目标。

    2021年,河南省下发《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其中就提到要组建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

    2022年,学校召开工作会议,再次重申:2022年是学校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实现更名航空航天大学的关键一年。

    2023年9月12日,河南省副省长宋争辉到郑州市、航空港区调研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建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宋争辉指出,筹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是落实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的重要举措。

    2024年1月12日,河南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海涛实地调研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项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关于高校布局指示精神,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为航空港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简介


    学校始建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时称平原省立财经学校。1964年全国16所航空学校调整,更名郑州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专科学校,1984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198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学校隶属关系发生转变,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管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河南省为主的办学体制。2009年,通过硕士单位立项建设评审,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高校。2017年12月,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河南省博士学位一般立项建设单位。

    2024-01-25
  • 公安部部署2024年春运保安全保畅通工作

    1月22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开春运交通管理工作视频部署会,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全力做好保安全、保畅通各项工作,坚决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为群众欢度新春佳节、安全顺畅出行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会议指出,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大,自驾出行占比更加显著,长距离跨省自驾出行大幅增加,能源、民生、春耕备耕等物资运输需求旺盛,加之恶劣天气叠加影响,存在各类安全风险,春运交通安全管理面临严峻考验。会议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以最佳状态投入春运交通安保工作中,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要高站位推进春运工作,全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见效。

    又电(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铁路公安局日前召开2024年铁路春运安保动员会,要求各级铁路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强秩序维护,严守车站前沿阵地、列车主要阵地、线路纵深阵地,强化治安管控,积极化解旅客矛盾纠纷。要依法依规开展督导检查,推动铁路企业加强安防建设、及时整改隐患,不断健全完善安保制度措施。要加强治安打击整治,全力维护旅客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2024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同比增长37.9%。面对今年的大规模客流和近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较为频繁等情况,公安部铁路公安局要求强化方案准备、强化应急调度指挥、强化对极端恶劣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认真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2024-01-24
  • 破解“四少”问题 儿童用药再迎政策利好

    近日,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补齐儿童用药短板。

    近年来医药研发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对来说,儿童用药研发处于短板状态,国内儿科临床长期面临品种少、剂型少、规格少和特药少的“四少”用药现状。如何破解儿童用药难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行业从业者。

    儿童用药市场缺口大存在“扎推”开发现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0-14岁儿童人口超2.5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7.95%。尽管人口占比不小,但与成人用药相比,儿童用药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卫生法学教授邓勇对记者说,儿童用药主要集中在OTC零售市场,比如抗生素类、感冒发热类、胃肠道类和营养类,用于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用药少。

    “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儿童高发罕见疾病、新生儿危重症等可选药品更是有限。”邓勇说,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只有10多家,儿童用药市场缺口巨大,“供不应求”成市场痛点。

    “在一些适应症领域,如祛痰、抗过敏等,存在‘扎堆’开发现象。儿童用药在剂型和规格仍待丰富,口感差、入口难的问题也影响了患儿服药的依从性。”邓勇说。

    进一步加强政策协同鼓励儿童用药研发

    儿童健康的发展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希望,儿童专用药匮乏问题,根本上需从药物研发、生产上解决。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组建“中国儿童药物研发与产业化联盟”,发布《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等,鼓励、支持儿童用药研发和生产。

    聚焦儿童用药短板,《意见》提出,加大对儿童用药品种及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补齐儿童药物适宜剂型、规格不足等短板。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教授郑稳生表示,这是对儿童药物研发方向的进一步细化,同时也是对企业加快研发儿童用药提出的新要求。

    “《意见》要求充分运用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对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这无疑是推动国内儿童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一步。”郑稳生分析。

    邓勇说,10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协同效应,未来儿童用药难题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随着国家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度提升,社会和家庭规范用药意识增强,我国儿童用药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郑稳生说。

    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药企向记者反映,儿童用药研发投入成本高、口感和辅料安全风险高、预期收益不明朗等因素,影响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儿童临床试验的复杂性也拖慢了药物研发的步伐。

    针对儿童用药领域风险高、投入大、市场回报不足的问题,邓勇建议,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利用财税、药品注册优惠等措施,减轻企业研发投资压力;通过优化专利链接、数据保护制度设计,完善儿童用药采购和医保准入规则,提升市场回报。

    与成人相比,儿童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儿童药物研究和临床试验有其复杂性。郑稳生建议,创新临床研究,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临床资源;对临床数据实行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开发儿童用药的积极性;加强公众教育,提高民众参与儿童临床试验的意愿。

    作为儿童专业制药企业,达因药业总裁杨杰表示,随着国家对儿童用药的日益重视以及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儿童用药短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相信随着《意见》的发布,能够进一步改善儿童用药问题。

    同时,杨杰提出,儿童用药仍面临很多问题,希望未来能够在临床数据保护、市场独占期、医保准入、药品定价、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立法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以鼓励企业提高生产研发的积极性。

    葵花药业相关负责人建议,单独设置儿童用药DRG/DIP付费分组,充分考虑儿科疾病的特点、权重和分值,破除准入壁垒,推进创新药临床合理应用,提升企业儿童用药研发的积极性。


    “我们一直坚持深耕的儿童用药赛道正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葫芦娃药业集团董事长刘景萍表示,将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等资源,服务于儿童用药研发和生产等各环节的创新发展。

    2024-01-23
  •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新数据新看点)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新数据新看点)



    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图:蔡华伟


    记者日前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工业生产企稳加快。重点行业生产整体向好,十大重点行业平均增速超5%。电气机械器材、汽车等行业生产实现两位数增长,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行业复苏加快,电子行业全年增长3.4%。

    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各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绝大部分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省份增长面较2022年增长近20%。

    工业投资稳中有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自2023年8月以来呈加快态势,汽车、电气机械器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后劲充足。

    企业效益稳步回升。截至2023年11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连续5个月回升,利润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为企业扩大创新投入和再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场预期稳中向好。截至2023年11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48.3万户,较2022年底增加3.2万户,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自2023年10月连续3个月上升,制造业企业发展信心稳定恢复。

    2024-01-22

  • 首 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