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月至今年9月中国检察机关起诉5000余人打击震慑涉文物犯罪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30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妨害文物管理犯罪案件1451件3192人,起诉1785件5020人,有力打击和震慑了涉文物犯罪。

    以“依法惩治文物犯罪赓续中华历史文脉”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30日在北京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罗庆东在会上通报有关数据,并表示,检察机关加大追捕追诉追缴力度,针对文物犯罪多呈现链条化的特点,围绕文物交易纵向深挖关联犯罪,上追盗掘、盗窃,下查倒卖、销赃、走私,深挖幕后老板,实现全链条打击、一体化防治。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国家文物局当日还联合发布一批依法惩治涉文物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李某某等16人倒卖文物,林某某等4人盗掘古墓葬,张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该案中,检察机关共计追捕11人、追诉7人,由最初的一案3人扩展到三案21人,查清文物盗掘、盗窃、倒卖、收赃等犯罪全链条,摧毁涉案文物犯罪网络,与公安机关联合追缴被倒卖文物41件、查获其他私藏文物1386件。


    在打击涉文物犯罪的同时,检察机关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向文旅、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提出整改建议。罗庆东举例说,针对地下文物交易活跃等新问题,及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拍卖行、古玩交易市场、短视频平台和二手交易网络平台等行业、场所、平台的监管力度,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提高古玩艺术品交易领域门槛的相关规定,逐步推进交易市场源头治理,着力清除相关领域乱象。(完)

    2023-10-31
  • “静音车厢”话题引发热议噪声污染防治再成焦点

    守护群众“耳边的宁静”有法治保障【“静音车厢”话题引发热议噪声污染防治再成焦点】

    核心阅读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百姓身边的噪声污染问题,推动噪声污染防治法修订发布、《“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实施,为解决百姓身边的噪声污染问题提供了法治保障和行动指南。

    近日,话题“12306推出静音车厢”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热议。

    早在2020年底就已试行的高铁静音车厢,最近突然爆火源自中国铁路官微近日发布的一则消息:京沪、京广、成渝高铁等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设置了静音车厢。这意味着这一新事物正逐步扩大覆盖的线路和车次。

    一时间,体验静音车厢成为时下热点,网友们点赞声不少。“这是一趟令人愉悦的旅途。”“这是非常合理、人性化的举措。”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认为静音车厢只能“静”到遵守规则的人,应设置分贝检测报警等,还有法律专家指出希望铁路部门细化相关管理规定,对严重违规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这一话题热度近日居高不下,其背后是公众对安静权的日益重视,是对噪声污染的明确抵制。近年来,有关噪声引发的纠纷和投诉越来越多。2022年6月5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对一些噪声污染现象开出了明确的“药方”。静音车厢也在其中有所规定,比如,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宁静小区、静音车厢等宁静区域创建活动,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百姓身边的噪声污染问题,推动噪声污染防治法修订发布、《“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印发实施,为解决百姓身边的噪声污染问题提供了法治保障和行动指南。

    噪声扰民投诉居高不下

    隔壁的装修声,楼下的广场舞,远处建筑工地的轰隆声,窗外店铺大喇叭的吆喝声……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噪声,都曾困扰过我们。而这些无形无味的污染,又伤害极大。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噪声污染下会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噪声不仅让人烦心,噪声污染更成了“看不见的杀手”。

    根据生态环境部每年发布的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连续多年噪声污染投诉占据环境投诉总量前列。以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为例。《报告》显示,从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网络渠道)来看,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举报的59.9%,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一位。

    从投诉类型来看,《报告》指出,2022年,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约303.8万件,占67.5%,同比升高9.6个百分点;建筑施工噪声次之,约113万件,占25.1%,同比降低8.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噪声约19.5万件,占4.3%,同比升高0.1个百分点;工业噪声约14万件,占3.1%,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

    2021年12月24日噪声污染防治法的通过,打响了治理噪声污染的第一枪。该法对噪声排放标准、噪声污染源头预防、噪声污染惩处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如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魏志勇所说,噪声污染防治法重新界定了污染内涵,不仅强调噪声排放超标的情况,还将“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界定为噪声污染。针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法条内容基本涵盖了当前投诉的热点领域,比如在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的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场所活动的规定,居民住宅区安装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共用设施设备的噪声限值应符合相关规定等。

    地方加快立法强化监管

    在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后,各地着力强化监管力度,查处并公布了一批噪声违法案件。这意味着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地方立法在紧密跟进。上海市、重庆市、广州市、潍坊市、平顶山市、柳州市等城市通过修订环境保护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福州市、厦门市、珠海市等17个城市印发了噪声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款部门工作职责清单,明确各部门噪声污染防治职责分工和执法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宁静小区”“宁静城市”的有关标准和规划建设也在地方上试水。10月11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日发布的地方标准《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宁静小区》等。针对小区常见的噪声污染源,该标准首次明确小区广场舞时间、音量及位置等管控要求。

    《深圳市宁静城市建设规划(2023—2027年)》近日正式印发实施,成为全国首个宁静城市建设规划。这是继去年出台《深圳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22—2024年)》后,深圳噪声污染防治的又一座里程碑,表明深圳在宁静城市建设之路上“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态度和决心。

    为守护人民群众“耳边的宁静”,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比如,在北京市东城区,聚焦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问题,东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严格夜间施工许可审批,压实企业噪声污染防治主体责任,通过发放施工噪声扰民补偿等,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夜间施工噪声投诉同比下降55.9%。

    在浙江省舟山市,聚焦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全市推广“广场舞一件事”应用。“广场舞一件事”应用依托“浙里办”App,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广场舞申请备案、投诉受理、实时监测和扰民处置全流程管理。2022年,备案广场舞团队39个,累计处置广场舞噪声投诉举报5695起。

    今年年初,由生态环境部等16部门制定的行动计划印发,从优化营业场所噪声管控、加强公共场所噪声监管、完善社区和邻里噪声管理举措三个方面提出了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管控措施,引人注目。

    发挥环评源头预防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在噪声污染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据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介绍,生态环境部对密切相关的声环境环评技术导则和机场工程环评技术导则进行了修订,将法律中防治噪声污染的总体要求细化为具体环评技术规定,更新了相关预测评价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环评领域落实法律规定提供了技术保障。

    严格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要求。在铁路、轨道交通、公路等项目环评审批中,针对线性交通工程噪声污染特点,推动优化选址选线,尽量避开居民房屋、学校等噪声敏感建筑物或采取隧道等无害化穿越方式通过;因工程地质原因,实在难以避让的,强化了声屏障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运用,明确了监测体系建设和跟踪监测要求,切实减轻对沿线群众的噪声影响。京雄城际固霸特大桥段的全封闭声屏障措施已经投入运用,这也是国内首个适用于时速350公里高铁线路的全封闭声屏障工程,效果显著;沈白铁路、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等项目全封闭声屏障措施正在按照环评要求实施。同时,针对机场噪声污染防治等问题,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

    推动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出台《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噪声》,完成排污许可平台相关功能开发,为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夯实支撑条件。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的通知》,要求“十四五”前工业噪声排污单位全部依法申请排污许可证或进行排污登记。

    刘志全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深化相关管理要求,充分发挥环评源头预防噪声污染的作用,切实守护好群众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法治日报》2023年10月27日第05版

    2023-10-27
  • 飞行途中吸电子烟一男子被拘

    内蒙古新闻网讯10月26日,记者从呼和浩特机场公安分局航站区派出所了解到,近日,该所值班民警接到机组报警称,由广州飞往呼和浩特的航班上,有1名男性旅客在洗手间内吸电子烟,触发烟雾报警器。

    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进入客舱向机组人员了解情况,并依法将违法行为人额某某口头传唤至呼和浩特机场公安分局办案中心接受调查。

    经查,额某某当日乘坐航班由广州飞往呼和浩特,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因烟瘾难耐,心存侥幸,便拿出随身携带的电子烟,躲到客舱中部卫生间吸电子烟,从而触发了烟雾报警器,严重影响到飞机飞行安全。


    额某某对自己在飞机客舱洗手间内吸烟的事实供认不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额某某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2023-10-27
  • 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舞钢分局  组织开展健康知识暨慢性病综合防治讲座

    为增强干部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大家的健康生活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10月25日下午,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邀请舞钢市妇幼保健院党组书记、健康专家郭晓午同志,为全体干部职工带来一场健康知识暨慢性病综合防治讲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姬遂东,副科级干部刘凌燕与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郭晓午围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注意事项、预防措施,以及小儿支原体肺炎和狂犬病等紧急救护等内容,详细讲解了如何正确实施自救、互救方法。先后列举了大量从医病例,指出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让大家懂得什是合理膳食,如何通过饮食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同时,强调了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重要性。另外,还提醒大家,只有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有效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全面,对于大家进一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健康的体魄、充足的精力,积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10-26
  • 新华视点丨聚焦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

    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为什么要成立国家数据局?国家数据局的职责是什么?成立国家数据局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围绕上述热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10月25日,市民从刚揭牌的国家数据局前经过。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国家数据局的职责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外公布。方案明确,组建国家数据局。

    根据方案,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组建国家数据局,将有力促进数据要素技术创新、开发利用和有效治理,以数据强国支撑数字中国的建设。

    方案明确,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职责划入国家数据局。

    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朱诚说,本轮机构改革成立国家数据局,是优化数据管理机构和职责体系的重大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开创了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局面。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张向宏说,以国家数据局成立为新起点,我国将形成以数据要素制度为基础,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数据基础设施为载体的新格局,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成立国家数据局意义重大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位居全球第二位。

    怎样让海量数据要素更好发挥生产力作用?国家数据局应时而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将有利于强化数据要素制度供给,构建数据流通体系,激活数据生产力,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从制度体系角度来说,国家数据局成立,将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规划和建设。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提出20条政策举措,初步搭建了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国家数据局的履职,有利于更好增强“建”的能力,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国家数据局的成立,能够更好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融合,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整合,是抓抢数字经济发展先机、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局长代小红说,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设立国家数据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形成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数据工作格局,对于统筹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管理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家数据局今后的发力点

    “我国是首个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数据要素化尚处起步探索阶段,国际上亦无先例可循。数据要素化在资产地位、权属确权、流通交易、利益分配和安全隐私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说。

    破除这些障碍,离不开国家数据局今后的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企业表达了对目前数据的流通共享难、定价和收益分配无章可循、数据平台的虹吸效应和垄断行为带来收益失序等问题的忧虑。

    张立认为,国家数据局应该从“明规则”的角度着重发力,健全数据产权制度,形成完善的授权使用和权益保护机制,构建数据流通交易制度,围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交易过程监督、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等细化规则体系,促进数据合规流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长远来看,国家数据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2023-10-26
  • 权威解读增发万亿国债:为何发、怎么用、如何监管

    第一财经消息,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为什么要增发国债,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资金具体如何分配,万亿国债资金如何监管?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










    积极带动国内的需求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抓紧补短板、强弱项,体系化全面提升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综合考虑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资金需要,以及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和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务院提出了增发1万亿元的国债来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朱忠明说。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方案,这次增发2023年1万亿元国债以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

    朱忠明解释称,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也会积极带动国内的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根据安排,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朱忠明表示,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当前已进入四季度10月下旬,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能够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落实。

    这次增发国债的资金规模比较大,所以做好资金分配使用工作尤为重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布置地方做好项目申报,要求各地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的支持范围,全面做好项目的梳理和筛选储备工作,及时按程序上报项目需求,经工作机制审核后形成项目清单。

    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在吹风会上表示,此次国债优先支持\"十四五\"规划,国务院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复的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以及地方重点规划中明确的项目,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实际需求,避免超标准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在做好规划编制和落实的同时,还要压实有关部门责任,细化工作要求。

    罗国三介绍,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应符合此次国债资金支持范围,精准聚焦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优先支持建设需求迫切、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坚决避免安排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此次国债主要安排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项目,更要高度重视前期工作质量,在开工前对地质条件、生态风险、工程难度、建设方案、群众需要等研究到位,避免仓促上马,导致建设实施中遇到重大困难问题,造成资金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工期,甚至影响经济社会效益等问题的出现。\"罗国三说。

    加强资金全流程监管

    万亿规模的国债资金,如何管好用好?朱忠明介绍,财政部将加强资金的全流程监管,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全部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发现的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

    在常态化资金监管方面,财政部将充分发挥各地监管局属地优势,组织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专门制定监管方案,明确监管任务要求,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此外还将压实地方监管责任。财政部将督促各地将国债资金使用情况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重点,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

    2023-10-25
  • 2024国考报名截止最热岗位竞争超3500:1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24日18时,2024年国考报名通道关闭。截至报名结束,本次报名竞争热度最高的岗位,报录比已超过3500:1。本次国考报名数据呈现出何种形势?资格审查通过后,考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资料图:国考考生们在查看考场安排表。中新社记者刘力鑫摄


    报名后期热度攀升

    报名总人数或创新高

    本次国考计划招录规模达3.96万人,同比增加0.25万人,扩招约6.7%。网上报名从10月15日8时开始,24日18时结束,报名资格审查将延续至26日,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6日举行。

    由于招录人数增多,本次国考报名热度也较高。粉笔教育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报名结束,报名系统中有超290万人提交报名申请,超258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超32万人待审。

    从报名职位来看,截至报名结束,报名人数最多的职位为外交部地区业务司“理工类”一职,该职位招考人数为18人,报名人数达5772人。其次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审查部门(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该职位招考人数为2人,报名人数达4892人。在本次国考报名中,以上两个热门职位均受到广泛关注。

    从报名增长数据来看,截至23日上午10时,报名人数相比22日同时段增长44万人,众多考生选择在报名结束前扎堆提交报名申请。






    资料图:考生进入国考考点。中新社记者武俊杰摄


    最热岗位竞争超3500:1

    最热岗报录比较往年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报名结束,竞争热度较高的前十个岗位报录比均超1700:1,最热职位报录比达到3572:1,这个职位为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3)”,它在本次国考中仅招考1人。该职位招考专业广泛,包含9大类专业,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对于政治面貌、基层工作年限、服务基层项目等均无限制。在本次国考报名中,该职位因一直较高的报录比受到广泛关注。

    据中新网此前报道,在2023年国考报名中,截至报名系统关闭前半个小时,青海省税务局曲麻莱县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三)”一职报名审查通过人数达5872人,报录比近6000:1。广东省广州市“广州海事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二十九)”一职有4193人通过报名审查,报录比超4000:1。

    而在2022年国考报名中,截至报名通道关闭时,西藏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报录比接近“两万选一”。

    整体来看,在2024年国考报名中,热门岗位最高报录比相较于往年有所下降。






    资料图:考生进入国考考点。中新社记者韦亮摄


    通过资格审查后需注意这些

    据国家公务员局此前发布的消息,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10月28日8:00后登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需提供该序号。

    此后,可于11月1日0:00至11月6日24:00登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逾期未完成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于11月20日0:00至11月26日15:00期间登录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


    根据招考公告,本次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1月26日上午9:00—11:00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11月26日下午14:00—17:00进行申论科目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11月25日下午14:00—16:00。(完)

    2023-10-25
  • 透视我国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的深意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2023年国债目的何在?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理?











    为何增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必要之举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同时,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这些重点工作离不开“真金白银”的保障。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年初预算已经安排了相关常规救灾和防灾减灾资金,但难以满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需要。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看来,叠加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三保”支出等因素,地方通过自有财力大幅增加相关领域资金安排的余地较小。

    “增发2023年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也会在年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预算调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说,根据今年我国的灾情,中央财政增发国债、调整预算,是务实之举,体现了财政加力保障重点支出的导向。

    如何使用:增发国债将于四季度发行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

    据了解,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中央财政将于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中央财政增发国债,但具体资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这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石英华说。

    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次资金使用安排跨越今明两年,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资金使用方向兼顾了当下和长远,在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保障民生的同时,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长期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石英华说。

    此次增发的国债将在今年四季度发行。“我们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目前,财政部已对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作出调整,为增发国债留出空间。”这位负责人说。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审核把关,尽快将资金落到具体项目。财政部还将及时下达国债项目预算,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也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刘怡说。

    怎样管理:中央预算相应调整增发国债资金纳入直达机制

    在增发国债之后,2023年中央预算也作出相应调整。

    据了解,2023年中央本级支出不变,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年初预算增加5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相应增加5000亿元,支出增幅由5.2%提高至7.4%。

    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也相应增加。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高至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近年来,中国政府负债率低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刘怡看来,当前我国政府具有增发国债的空间,此次增发后风险整体可控。

    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好用好?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支出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测,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我们还将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这位负责人说。

    2023-10-25
  • 别让“脑补”和“歪楼”模糊了女童被咬事件的焦点

    成都烈犬咬伤女童事件又有了新进展。据新华社消息,昨(23)日,被狗咬伤女童已转出ICU,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行后续治疗。但好消息传来的同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网友催促女童家长公布筹款花费明细,并质疑其筹款动机,散布各种关于小女孩家庭条件的传闻。另据中国慈善家杂志报道,截止10月23日晚,已有1300余名爱心网友向轻松筹平台申请退款,退款金额接近5万元。

    自女童被咬事件发生以来,女童的生命安危一直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据媒体此前报道,事发后,女童家属在轻松筹平台上发起筹款,短短5个小时,就有8.7万名网友捐款200余万元。网友自愿捐款是出于爱心,是对女童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是对女童生命安危的关心,希望她能尽快康复。

    但由于筹款金额较大,以及与实际支付金额有出入等问题,自女童家属发起筹款以来,也引发不少质疑。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3日上午11时,华西医院人工缴费窗口收到预交金共计22万元,目前已使用近6万。针对网友质疑,受伤女童代理律师表示,对于募捐款的使用,轻松筹机构承诺只用于孩子治疗,任何人都无权挪作他用。至于捐款金额,也是“出于对孩子后续治疗及未来康复费用的考虑”。同时,轻松筹平台也表示,筹款用不完是退还给大家还是如何处理,会跟各方协商,网友想退款也可以随时退。

    捐款出于自愿,想退也可以退,此事争议本不该如此大。人们关注善款去向,一是希望“钱可以花在刀刃上”,二是不希望自己的爱心被利用。网友的爱心当然需要呵护,从公众的角度来说,治疗费用以及善款去向确实需要公开透明,平台方也表示后续会公布,那么,公众就不妨多给一些时间,不用急着下判断。因为对当事人一家来说,现目前最迫切的还是救治孩子,而不是处理各种公关问题。不能让受伤女童及其家属承受不必要的指责与压力,更不能让质疑谩骂甚至是谣言模糊了事件焦点。

    回到事件本身,现下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小女孩的身心康复,并希望她能够尽快恢复。与此同时,借由此次事件,我们更应该审视与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城市养狗问题:城市里到底该如何养狗?如何对宠物狗以及饲主进行约束管理?如何平衡好爱狗人士与其他人群的利益冲突?但如今,各种“嘈杂”的声音逐渐让网络舆情变了味,甚至出现了一些对立情绪,这都是本不应该发生的。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女童被咬事件,一是出于最朴素的同情心,二来也是因为类似事件挑动了大众有关个人安全的敏感神经。面对这样的热点事件,有关注,有审视,有质疑,这些都正常,但我们也呼吁公众能够更加理性一些,不要让个人情绪在热度中被过分放大,一些歪楼的讨论和脱离实际的脑补,既容易给当事人造成困扰,还不利于推动事件的良性解决。

    2023-10-24
  • 最高检发布防范金融投资诈骗风险提示

    中新网10月24日电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金融投资诈骗案件频频发生,犯罪分子利用花样繁多的金融产品、金融科技手段等名目,以所谓“稳赚不赔”“保本保息”“高额利息”为诱饵,借助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网络媒介的放大效应,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金融诈骗,且二者相互交织,不仅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还对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造成严重破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检察办案看,金融投资诈骗犯罪分子通常利用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欠缺、投资获利心切、风险意识淡薄等弱点,编造“高大上”的投资名目,营造周边人员普遍获利假象,烘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氛围,将社会公众一步步诱骗引入诈骗陷阱。社会公众防范金融投资诈骗,关键是要不断提高自身防骗识诈的意识、能力,履行好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第一责任”,不被“高收益”所惑,不给诈骗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为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识别防范金融投资骗局,此次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七件典型案例,涉及基金、外汇、股票、期货、保险等主要金融业务,有的假冒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名义,在网络上进行虚假宣传,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投资者注资;有的利用虚假炒外汇、股票、虚拟币平台,虚构投资盈利、操控涨跌,诈骗被害人财物;有的虚构股评大师以提供投资指导为名,诱骗股民高位接盘;有的以转让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为名非法集资;有的以提高投资收益为诱饵,诱骗被害人高价购买金融服务或软件。上述案件表现形式虽各有差异,但实质上是犯罪分子将传统诈骗犯罪包装在各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平台之下,诱导金融投资者投资,通过犯罪手段攫取广大被害人的巨额财富。

    金融投资骗局花样不断翻新,但套路基本相同。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从案例中了解常见金融投资诈骗手法,从他人上当受骗的经历中汲取教训。提醒广大金融投资者开展任何金融投资活动:

    加强金融知识学习,熟悉投资的业务,不盲目相信他人的营销推介;

    坚持理性投资,提高风险意识,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项目;

    提高对非法集资、诈骗等非法活动的警惕和识别能力,选择正规的投资公司和渠道,警惕各类社交平台的推荐活动,谨防通过来源不明的网站下载APP或投资相关产品;


    谨记金融投资必然伴随风险,坚决抵制“保本保收益”“高收益无风险”等噱头诱惑。

    2023-10-24
  • 公安部:前九月全国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同比均下降

    中新网10月24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4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副部长王志忠在会上表示,1至9月,全国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9%、1.2%。

    王志忠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主题主线,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公安机关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抓好反渗透反颠覆反邪教斗争和网上斗争,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依法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持续推进源头治理,强化反恐国际合作,反恐怖反分裂斗争主动态势不断巩固。

    公安机关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部署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依法严打涉枪涉爆和“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打掉黑恶犯罪组织116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1381名;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办案件68.9万起;严打遏制严重暴力犯罪,现行命案破案率保持在99.9%。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侦办相关案件5.5万起,营造了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1至9月,全国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9%、1.2%。

    公安机关全面强化公共安全治理。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持续加强铁路、民航、港航、地铁和公交等运输线路安全防范。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专项工作,公路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8%和21.7%,连续45个月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公安机关有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1至9月侦办经济犯罪案件11.4万起,挽回经济损失183.7亿元。深入推进“国门利剑”行动,侦办走私犯罪案件4600余起,涉案总价值1129.9亿元。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侦办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5.3万起,其中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4800余起。聚焦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研究制定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集中出台一批便民利企新举措,惠及亿万群众,仅交通管理方面的系列便利措施就为群众企业节约办事成本超过200亿元。持续开展“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58.2%的业务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36.9%的业务办理实现全程网办。

    公安机关纵深推进“四个铁一般”公安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改革强警战略,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快智慧公安建设,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有力提升公安工作整体效能。严格队伍管理,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大监督执纪力度,统筹开展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推进全警实战练兵常态化,落实爱警暖警各项措施,进一步凝聚了警心、激励了斗志。


    王志忠强调,公安部成立“长江大保护”领导小组,从2020年开始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平安长江”等专项行动,共侦办各类涉渔刑事案件2万余起,查缴涉案渔获物90万余公斤、涉案船舶3500余艘,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态势初步显现。深入推进打击长江非法采砂犯罪专项行动,健全完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机制,长江河道规模性非法采砂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2023-10-24
  • 生态环境部:从未与生态环境监察网有任何形式的联系

    中新网10月23日电据生态环境部公众号10月23日消息,近日,有地方反映,有组织和人员以生态环境监察网“生态环境监察员”名义,到企业开展所谓的检查活动,在此,生态环境部严正声明:


    生态环境部从未与生态环境监察网有任何形式的联系,从未授权或委托“生态环境监察员”开展检查活动。生态环境部已发布专门的生态环境执法标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入企检查须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标识、证件样式见下图。请各地方和单位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已造成损失,请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案件线索。我部保留采取相应法律手段的权利。










    图自: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2023-10-23

  • 首 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