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战疫中的异乡人:从“滞留者”到“志愿者”

    图为杨建江用自己的车帮助运送抗疫物资。张林虎摄


    (抗击新冠肺炎)呼和浩特战疫中的异乡人:从“滞留者”到“志愿者”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20日电题:呼和浩特战疫中的异乡人:从“滞留者”到“志愿者”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暴发以来,无数个逆行者在抗疫战场上散发着星火般的光与热,用平凡故事书写着不平凡的战疫故事,340余万青城人民用不同方式助力抗疫。


    与此同时,为支援呼和浩特抗疫,不仅有苏、浙、冀、津、黑、陕、渝、粤等外地援呼医疗团逆行而上,还有一些滞留在当地的异乡人,主动报名加入到战疫中,成为寒冷抗疫中的暖心力量。





    图为杨建江(左)和志愿者在卡点执勤。张林虎摄


    “我有车,我也想加入!”


    34岁的杨建江是陕西宝鸡人,9月20日是他第一次来呼。“这里有点工程,我带了两个工人过来,原打算安顿好就回去,结果突发疫情被滞留。”杨建江说。


    “不给政府添麻烦!”为配合呼和浩特防疫工作,身为党员的杨建江选择留在当地,按时参加核酸检测。“在等待做检测时,身边一直有志愿者陪伴着,他们热情而细心的服务感动了我。”


    经过几轮核酸检测,杨建江一切正常,他萌生了当志愿者的想法。“既然已留在这里,为何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呢?我的车能拉货,我也能当志愿者。”经层层报批,杨建江一行3人加入了志愿服务队。


    志愿者的第一站,杨建江和64位小伙伴支援了方舱医院建设。“男的负责搬运床、垃圾箱、床头柜,女的负责铺床、打扫卫生。”杨建江说,从10点集合到22点回家,他们当天共为方舱医院铺床数百张。


    从方舱医院回来后,杨建江3人开始在祥和三区卡点执勤,他任组长,负责给5个卡点运送物资。“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3个人一班,主要送防护服、手套、口罩、手消以及棉大衣等等。”


    尽管被疫情所困,但杨建江切身感受到了青城人民的热情,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居民看我们辛苦,拿苹果给我们吃,拿水杯让我们喝热水,志愿者更是对我们很照顾,感觉很温暖。”


    “疫情过后,我再来好好逛逛这座城市,呼和浩特加油!”杨建江说。








    图为郭佳煌在酒店参加疫情防控。郭佳煌供图


    从“受助”到“帮助”


    10月1日,刚刚大学毕业的贵州小伙儿郭佳煌满怀对大草原的憧憬,从贵阳踏上了北上的列车,10月2日抵达了呼和浩特。


    独自北上的郭佳煌在途中遗失了装有部分证件和御寒衣物的行李箱,更让他不知所措的是,下车后就遇到了突发的疫情。


    郭佳煌服从防疫安排,来到酒店进行隔离管控。办理入住后,已经过了早餐时间,得知他没吃早餐,酒店工作人员为他送去了牛奶和零食。“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呼和浩特的‘温度’。”郭佳煌说。


    隔离期满,郭佳煌选择成为酒店防疫志愿者,工作时间是12点到24点。“中间有4个小时休息,我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有意义,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团结起来,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郭佳煌说。


    郭佳煌的经历在网上流传,许多人纷纷为他提供资金、衣物、食物等,这让郭佳煌第二次感受到呼和浩特的“温度”。


    郭佳煌说,从前,他对呼和浩特的了解大部分都源自想象,幻想着草原,幻想着策马奔腾。来了以后,给他感受最深的却是感动,这让他越来越热爱这座城市。


    “这座城市很美,现在它有困难了,大家共同面对,希望她早点好起来。”郭佳煌说。








    图为杨皓在方舱医院运送物资。张林虎摄


    守护青城蓝焰同行


    国庆倒休,包头市消防救援支队石拐区大队副大队长杨皓回到呼和浩特。结婚9年来,他一直与家人分居两地,原本计划利用假期陪陪家人,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


    看着每日上涨的病例,身为“北疆蓝焰”志愿服务队队员的杨皓开始筹划做点什么。“妻子也在抗疫一线,我要是也参加,孩子只能送到老人那,但我真的做不到袖手旁观。”和妻子商量后,杨皓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中。


    上岗首日,杨皓主动请缨到任务最重的高风险社区进行消杀,从6点一直到18点,他和其他志愿者使用4台消杀机器对3个高风险小区进行消杀,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








    图为杨浩和妻子的抗疫合照。张林虎摄


    因为防疫经验足,杨皓之后被派到多个高风险社区开展消杀、防疫物资配送、秩序维护、信息录入等工作。


    此后他被派到方舱进行室内设施安装和物资配发,这是他第一次进方舱工作。“看着大家不知疲惫的工作,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守得云开见月明。”杨皓说。


    抗击疫情,需要和衷共济。与他们一起的异乡人,还有陕西的周李宝、邱鹏飞,通辽的“IT男”张会鑫,鄂尔多斯的退役军人马斌……他们从“滞留者”变身“志愿者”,不仅是身份的转变,还是炽热温暖的传递,体现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完)

    2022-10-21
  • 一些国家推动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国际视点)

    在人类历史上,运河为促进农业、商业和工业文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据统计,全球目前有1000余条运河,沿线坐落着4000多座城市,占全球城市数量的近30%。运河城市在促进贸易、发展经济、支持灌溉和排涝的同时,也在为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许多运河的角色更加多元化。面对运河所蕴含的丰富的经济和文化资源,一些国家积极探索遗产保护、城市发展和水资源利用,寻求经贸发展与生态多样化之间的平衡之道,努力推动运河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古老的运河焕发新的生机。


    泰国曼谷——


    保留老城历史人文气息


    运河是曼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782年曼谷建城起,当地政府和居民陆续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开挖了众多运河,让本就水网密布的曼谷增添数百公里的大型运河网络。


    曼谷市内运河纵横交错,沿岸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传统市场、百年老宅等历史建筑散布在运河沿岸,使运河社区成为泰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乘着轮渡在不同的运河漫游,游客可以直观感受当地悠久的风俗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深度体验泰国民众的生活。“沿着运河,我们走进了真正的曼谷。”英国游客吉布森告诉记者。


    依托运河沿岸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近年来,曼谷市政府积极开展运河沿岸基础设施改造、旅游资源开发等工作,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方式。


    在曼谷翁昂滨河社区,一条长750米的观光廊道沿着翁昂运河向前延伸。廊道两侧,200余间店铺和摊位依次排列,音乐表演、街头艺术展览随处可见。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河水污染严重、违章建筑众多。从2015年开始,曼谷市政府对该地区进行彻底整治,拆除违建、清理疏浚河道,并邀请城市景观设计师对周边社区进行改造升级……当地政府还重新修缮了人行道,在运河两岸安装节日彩灯,并邀请多名艺术家在墙上挥洒创意,打造街头艺术走廊。历经数年治理之后,这里成为集居住、商业、文化、观光于一体的滨河社区,并获得联合国人居署和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等机构共同颁发的2020年度“亚洲都市景观奖”。


    除了旅游,运河网络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便捷的水上交通,公共轮渡仍然是许多曼谷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更好保护和利用市内河道,泰国政府致力于协调好航运交通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运河轮渡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11月,泰国第一条电动轮渡线路在曼谷空帕敦坤卡盛护城河上开通,电动轮渡船全部采用玻璃钢为制作材料,每艘船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用于船只照明及备用发电。


    “对于曼谷来说,运河在促进贸易、发展旅游以及灌溉和防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推动运河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曼谷正展现出新的活力。”曼谷市市长查察表示。


    荷兰布雷达——


    优化布局打造城市名片


    荷兰南部城市布雷达临水而建,运河网络四通八达。近年来,布雷达围绕运河着力打造城市名片,优化城市布局,让古老的运河城市焕发新生机。


    建城约千年的布雷达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荷兰语中,“布雷达”的意思为“宽阔的河道”。该市坐落在马克河与阿河交汇处,宽阔的水道与著名的荷兰水道相连,可直达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大大小小的水道串联起古朴的老城街区,走进布雷达市,随处可见人们在水面划船、赛艇、骑水上自行车……运河已经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


    布雷达运河河道密集,城市历史悠久,区位条件、水上交通、人文环境都得天独厚,但是在运河发展与维护方面也走过弯路。上世纪60年代,因水质差、交通压力大,通往布雷达市中心的水道被填平。近年来,布雷达恢复了这条历史水道,将其命名为“新马克河”,并在市中心建设了休闲码头。老城区餐馆、咖啡馆林立,各式商店密布,现代生活方式与诸多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有机融合,成为富有魅力的综合旅游区。同时,布雷达在市中心以北的运河两岸全新规划了工业和商业用地,已经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新城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通过恢复运河与规划新区,布雷达运河体系得到恢复、水系更加完善。新城开拓了城市发展空间,城市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好支撑。布雷达市市长保罗·德普拉介绍,该市充分运用运河资源,促进绿色发展,在新旧城区建设了大面积绿地,既美化环境,也保护生态。


    随着运河全面疏通,四通八达的河道为市民和游客泛舟游览、开展水上运动项目提供了更大空间。目前,布雷达已经开拓了10多条精品游船旅游项目。游船在运河穿梭,人们既可以欣赏中世纪建筑的韵味,也可以穿越新城区感受现代运河港口文化。此外,布雷达依托运河特色,举办嘉年华、音乐节、狂欢节等文化活动,以及运河赛跑等体育赛事,进一步擦亮了运河城市名片,提升了知名度和吸引力。


    “布雷达的一大特色就是运河,运河历史悠久,保存了城市记忆。”布雷达应用科技大学教授莫尼克·霍弗表示,重新疏浚之后,运河给布雷达增添了文化韵味,也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巴拿马巴拿马城——


    保护水源推动绿色低碳


    不久前,巴拿马运河迎来建成108周年纪念日。巴拿马运河贯穿整个巴拿马,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自1914年通航以来,上百万艘次船只由此通行,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汇。巴拿马运河不仅是一条跨洋航线,更是一种文化和环境遗产。近年来,巴拿马城采取多项举措,保护运河的基础设施,保障水资源安全,推动运河航运业绿色发展。


    虽然沟通两洋,但巴拿马运河是一条淡水运河,除了航运功能,还承担着为55%的巴拿马民众提供淡水的任务。尽管巴拿马降雨量丰沛,境内有约500条河流,有着优良的水资源禀赋,但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和全球气候变化仍给巴拿马运河的水资源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为保证运河水资源供给,巴拿马政府出台了2015—2050年“人人享有水”国家水安全计划,并成立国家水务委员会监督和保障国家水安全。巴拿马政府计划加大水资源投资,通过制定全面的保护战略,提升水资源恢复能力,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确保运河能够获得持续的水源补给。此外,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在运河沿岸地区种植了9000多公顷森林,并对私人农场约2000公顷森林采取保护措施,保护运河水源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提升运河沿岸土地的涵养能力。


    促进运河航运业朝着更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也是巴拿马政府的努力方向。为如期达成在2030年前实现运河碳中和的目标,从2013年起,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开始加强对运河日常运营中碳排放的分析监测,并开始测量过往船只的碳足迹;自2016年起,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开始实施拓宽工程,让更大、吃水更深的船舶能够从巴拿马运河通行。


    通过缩短航程、提升通过量,巴拿马运河帮助通行船舶节省了燃料,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显示,这一举措仅2020年就实现减排13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为减少经过运河船只的碳足迹,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还对产生较高碳排放的船舶收取更高的“通行费”。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计划采取的脱碳措施还包括鼓励船只使用清洁能源,推广光伏和水力发电等。

    2022-10-20
  • 【央视快评】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定位,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必将激励我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不断提升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战略思维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国稳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看世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观国内,我国正处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已明显减弱,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贡献日益凸显。唯有持续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要求我们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扎实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布局上,要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数字经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使之成为赋能发展、决胜未来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武器。


    在人才支撑上,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党同志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善谋大势、善做大事,以守正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的韧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让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创新动能更加澎湃,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2-10-20
  •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宣示了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我们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领导制度上,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国体和政体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根本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等。这些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充分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新的时代要求相结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揭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作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等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余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要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许多新的重大课题。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五个必由之路”。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022-10-19
  • 这十年丨突破的中国

    当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更高台阶,新的追求是什么?


    当要素投入难以带动经济增长,新的动能在哪里?


    当全球竞争日益激烈,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即将到来,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答案是,创新。


    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从跟跑到并跑进而领跑,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过去十年,从发展理念到发展路径,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持续攀升,从2012年到2022年,由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牵引着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


    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中国发射了多颗高分卫星,可以观察到国土的细微变化。这是过去十年里,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最大的区域之一——深圳前海。


    2012年的前海还是一片泥泞的滩涂。十年之间,一座座蕴藏着创新密码的建筑物,从土地中生长出来。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创新中心、人才驿站、创业学院,创业者能享受从公司注册到上市的全流程服务,601家团队在这里完成创业孵化,其中香港团队331家。


    距离梦工场不到两公里,就是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启用不到一年,签约入驻的金融机构已达到195家,为创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在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平均每个工作日有近500件专利完成申请,办理的专利受理、转化运用等相关业务超过6000件。


    如今的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85项,其中80多项在全国得以复制推广。


    当我们将视线从前海扩大到全国,会发现创新已经无处不在。


    如今,在导航软件上搜索“创新”两个字,会得到总数超过5万个目的地。过去十年里,它们从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加速向中西部延伸,现在已遍布全国各省区市。


    翻阅近年来国家科技领域的五年规划,我们发现,“十二五”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从“十三五”起,名称变成了“科技创新规划”,从发展到创新,一词之变,两字之差,不仅是对“创新”的空前强调,更折射出全新的发展理念。


    我们收集了31个省区市的“十二五”“十三五”科技规划,对62份文件150多万字的文本进行了数据分析。“改革”一词的出现频率从“十二五”的244次,猛增到“十三五”的748次,“创新”这个词的出现频率从“十二五”的3484次猛增到“十三五”的7793次;“基础研究”出现的频率从184次增加到300次。


    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羲和激光装置,科研人员采用多项创新方案,获得了当前国际最高亮度、最低能散电子束。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王文涛:基于这项研究,可以将光子大科学装置压缩到桌面尺寸,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在湖北武汉,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和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在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科研团队研制出国内最高精度的空间惯性传感器。


    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负责人白彦峥: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成功进行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天琴一号”卫星等多次在轨试验。


    点燃创新引擎,激发无穷动力。


    2015年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共提出了143项重点任务,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施工图上,一项项任务渐次点亮,到2021年已全部完成。


    创新的动能如何持续保持强劲?从最近十年各项生产要素的流向中,我们继续寻找答案。


    我们对近300家中国“独角兽”企业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创始人身上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点。他们中的74%,拥有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学历;他们中的76%,拥有技术专业背景;他们中的三分之一,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在创办企业时,平均年龄只有38岁。


    青年人才正在成为中国创新主力军。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31岁,“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


    在全球800多万科研人员当中,仅有不到1%能发表被高频次引用的论文,他们因此被称为“高被引科学家”。2021年中国内地获此殊荣者935人,这个数字是2014年的7倍,研究领域涵盖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


    十年间,高速铁路、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为人类科技进步正在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三角、珠三角,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土地空间如此稀缺的区域,如何用创新的指挥棒,集聚要素资源?如何提高用地效率,更好地支撑新兴产业成长壮大?各地在不断探求破解之道。地处长三角的安徽,将目光投向了那些低效和闲置的存量建设用地。


    作为合肥经开区创新转型升级办公室负责人,李正茂最近的工作重心在围着土地转。合肥经开区被称为“安徽工业第一区”。但随着园区规模不断扩大,成长的烦恼却日益凸显。


    合肥经开区创新转型升级办公室主任李正茂:我们肯定要发展一些附加值高的、新兴的产业,但这又是一个矛盾,为什么,没有地了。


    一面是大量加工型企业利润越来越薄,一面是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无地可用。如何跳出产业在中低端徘徊的泥潭,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合肥经开区创新转型升级办公室主任李正茂:我们当时举棋不定,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了之后,提出了科技创新,所以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最终大家决定,我们先试水。


    2017年,合肥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经开区开始探索“产业+科创”模式,对土地精打细算,区内企业按亩均营收、利润、研发投入等多项指标进行分类,实行差异化用地政策和财政政策,倒逼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有724亩土地原本属于一家建筑机械企业,因长期闲置被收回后重新规划为智能科技园。机器人研究院、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以及新能源汽车总部相继落户,牵引起多条千亿级产业链。地还是那块地,但每亩土地的效益已经从2013年的15万元提高到37万元,翻了一倍还多。


    我们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对长三角、珠三角所有城市每个月招拍挂出让的土地分门别类加以汇总,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代表新增土地的不同用途。蓝色代表工业用地,黄色代表住宅用地,绿色代表其他用地,每一张便利贴对应着1个百分点。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工业用地在新增建设用地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43%提高到2021年的49%,多了6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占比基本保持稳定。过去10年间,我国建设用地总量增加了26.5%,但同期创造出的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


    从卫星上看中国,经济结构之变清晰可见。


    在江苏苏州科技城,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成长壮大,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高精尖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有40多家。


    在四川天府新区,2022年,天府新经济产业园四个园区全部建成投用,已落地数字经济重大项目超过120个。


    2017年,河北雄安新区设立。2022年,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正在加快建设,统筹中科院16个院所、高校的创新资源,推动集成创新和关键技术落地转化。


    十年之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3个增加到23个,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33万家。


    钱往哪里去,也是观察经济的一个风向标。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每天,数以亿计的资金在股市中流动。


    2012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19个行业大类中,企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2021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增长了一倍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上升至第二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从原来的13家增加到97家,进入前十名。


    资本市场风水轮流转的背后,是新旧产业的进退与更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在科创板上显露得更明显。


    从2019年科创板开市到2022年上半年,短短三年时间里,429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募资总额超过6100亿元。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达到了10.3%,十年来,制造业、科技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不断扩大,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高水平循环正在打通。


    新时代的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用科技创新破解增长瓶颈。


    在广袤的国土上,超200万个5G基站星罗棋布,在这个全球最大的通信网络上连接的,除了有数以亿计的手机,还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就是工厂。


    夜晚来临,智能工厂里闪烁的灯带提示着生产正在火热进行。200多个高清摄像头、8000多个传感器实时收集着生产数据,机器通过分析数据自主感知,传递和诊断问题,完成全自动化生产。


    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着数百万家数字化工厂,联网设备总数超过7000万台套。按照每台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我们将联网机器最多的15个省份打印在胶片上,同时,将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15个省份打印在另一张胶片上,当两张胶片重叠在一起时,发现这些省份基本重合。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对冲人口红利变化带来的影响,让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创新不仅重塑了工厂,也再造了农田。


    根据数万台农业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我们生成了一张数据图,可以看到一簇簇光团随季节更替,出现在从南到北的农业主产区。进入9月,光影开始朝着新疆聚集。


    天山南麓,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年日照达到3000小时以上,地球上最适合棉花生长的土地之一。


    2021年,这片古老而广袤的棉田上多出了一些年轻的身影。


    两个“90后”小伙子、4架农业无人机、300多套智能设备,完成3000亩棉花试验田从种到收,这是一场从没有过的挑战。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艾海鹏:其实刚接手到两个人挑战3000亩“超级棉田”这个项目的时候,第一感觉很兴奋,看看能不能用我们的科技,再给农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尽管乡亲们都不相信,但艾海鹏和凌磊两人干劲十足。凭借高精度导航和自动驾驶技术,无人播种机在大地上拖出笔直痕迹,很快,棉花幼苗就破土而出了。


    然而就在他们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风灾突袭了农场。


    一场8级的大风,让原本长势喜人的棉花苗被吹死一半,在研发团队远程支持下,智能机械设备马力全开,高效完成了补种工作。春去夏来,无人农场渐入佳境。过去需要人工搅拌的肥料,日夜守护的泵房,一百多个手工转动的阀门,几十吨扛在肩上喷洒的农药,现在一个小小的平板电脑就能搞定,无人化作业率达到60%,而且每亩地成本降低了几百元。秋天,采棉机的歌声涌向天边,望到最远的地方,分不清是棉花还是白云。一年的艰苦努力都在这一刻化为了丰收的喜悦。


    十年之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57%提高到72%以上,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率分别超过85%、90%和97%,有力支撑了中国粮食18年连续丰收。科技创新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力度推动农业迈向现代化,这是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从没有过的新突破。


    数字化浪潮还重塑了社会分工。十年间,我国对199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了两次修订。在最新公示的职业分类大典中,首次出现了数字职业标识,数量高达90多个。“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从这些新职业名称可以看出,如今数字职业从业者已分布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覆盖了一、二、三产业。


    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数字化浪潮也带来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加速提升。


    在国家统计局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核算了过去十年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从2013年到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8%,速度快于GDP6.6%的年均增速。


    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创新正推动中国经济发生着历史性突破。


    更高,十年之间,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在珠穆朗玛峰6500米前进营地开通,信号覆盖珠峰峰顶。


    更深,十年之间,载人深潜器从7062米向11000米进发,探索深海奥秘。


    更远,十年之间,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祝融号”在4亿公里外的火星上留下印记。


    一座座车水马龙的城市,一个个欣欣向荣的乡村,一家家生机勃勃的企业,还有无数个努力奋斗的中国人,正汇聚起一个持续前进,不断突破的中国。

    2022-10-19
  • 北京医院第二住院部科护士长齐晓玖——“既要专业、细心,更要有热情”(奋斗者正青春)

    说话爽快、做事耐心,这是记者对齐晓玖的第一印象。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护理领域工作近20年,齐晓玖一直坚守在临床护理岗位,先后在北京医院担任护士、带教老师、内科科护士长、第二住院部科护士长。她曾赴湖北武汉抗疫前线,获得2020年“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荣誉称号。


    “患者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医护工作者既要专业、细心,更要有热情。”齐晓玖说。从毕业分配至呼吸科以来,齐晓玖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在重症监护室里。


    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要有很强的专业判断和应急处理能力,护理任务格外繁重。齐晓玖利用空余时间研究监护仪、呼吸机的参数和模式,学习掌握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日复一日,她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得到同事们一致认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听到医院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的消息,她主动请缨:“我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多年,有一定的应急处理经验。而且,作为一名党员,我理应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驰援武汉两个月,齐晓玖主要负责感控工作。在污染区与清洁区间的通道中,在穿、脱防护装备的环节上,她严格把关,筑牢第一道防线。


    一次,齐晓玖听到对讲机里喊“一名护士身体不舒服,要出污染区”。她赶忙仔细穿好防护装备,接队友回到清洁区。“虽然从缓冲区到清洁区的距离不足5米,但这个区域对队员的安全至关重要。”齐晓玖说。


    工作之余,她还发挥专科优势和管理职能,参与制定各类护理文书模板、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并承担起呼吸治疗、重症监护技术的培训,在抗疫一线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护士工作并不只是打针输液,也需要不断学习深造。”齐晓玖说。为了将专业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工作,她还攻读了研究生。


    多年来,齐晓玖一直在推动呼吸治疗专科护理建设。她兼任中华护理学会呼吸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培训基地负责人,致力于培养呼吸专科护士,并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中华护理学会呼吸领域多项标准的编写。

    2022-10-18
  • 吉林省抚松县建设特色产业,推进农旅融合 守护青山 绿色发展(走进县城看发展)

    眼下,正是采参的时节。跟着参农,进山爬坡,泥土小路边满是滚圆的山核桃、小橡子,不时还要伸手扶树稳稳脚步。“土里长着金娃娃呢,今年一株山参能卖一两千元。”吉林白山市抚松县沿江林下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杰说。


    沿江乡山林纵横,水土条件优渥,参苗喜凉,树木就是天然遮光棚。20多年前,吴杰回乡拉着几位村民办起种参合作社。“现在,不仅人参值钱,甚至参叶也能卖钱。”2018年,在乡政府支持下,吴杰在村里建起人参粉、参叶茶两条加工产线。去年,企业又建起人参溯源编码,手机一扫,山里条件、种参采参情况一目了然。2021年,合作社销售额累计突破千万元。


    地处长白山脚下,抚松县种参历史悠久,是长白山人参重要产区。如今,这个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1万的小县城里,4.5万人直接从事人参产业。这里还拥有全国知名的人参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占全国人参交易总量的80%。好山好水带来的独特产业,如何跟上时代,接续发展?


    抚松在全产业链发展上寻找破题之路,制定了人参加工技术规程等19项行业标准,招引30余家加工企业入驻人参产业园区,从整根销售到人参滴丸、参叶茶、人参面膜……抚松现有人参精深加工产品600余种。2021年,人参全产业链产值达190.93亿元。


    再往山里走,一栋十几平方米的小木屋映入眼帘,这是吴杰为村民准备的临时“宿舍”。近几年,吴杰雇用合作社村民巡山劝阻偷参伐木,每人每年工资15000元,“大家一起赚点钱,而且想靠山吃山,就得靠山护山。”


    如今,抚松县木材总积蓄量达8500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5.76%。然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抚松还是国家木材采伐基地,10多年时间里,就外输了近100万立方米木材。2015年起,响应国家号召,抚松县全面禁止商业砍伐,开始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守护青山,绿色发展。抚松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林长制责任体系,截至目前,202名各级林长和240名护林员累计巡护总里程超8700公里。


    看完人参,下山路上,抓把山里的野果,唠起采完参有啥打算。吴杰笑得爽朗:“现在咱村民钱袋子鼓了,有时间的话,我想去别的山头转转。”


    不再伐木,面对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抚松县在广袤森林里寻找经济转型振兴的答案。除了发展林下经济,做足一二产业文章,青山也蕴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


    山上采的野菜、自家小院的大白菜、再去市场买点笨鸡干豆腐……在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木屋村一处民宿里,61岁的于艳霞忙着为明天来的旅行团计划菜单。


    锦江木屋村,这里的村屋用木头和黄泥搭建而成。村落有特色,硬件却不足,“以前,土路一踩一脚泥,游客来了,很多人都不愿意下车。”


    近年来,抚松县争取省级资金3385万元,推进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漫江镇等地被评为省级特色小镇。村里通了水泥路、修旧如旧的老木屋、扩建后的蓄水池……不少村民瞅准时机经营起农家餐饮、民宿的旅游生意。


    去年,村里接待游客约5万人,村民年收入大幅增加,村里吃上了旅游饭。“听说,今年冬天,村里还要增加冰雪项目。”于艳霞说。


    好风景还需规划好,才能带来好前景。长白山机场通航,抚长高速、鹤大高速和宇松铁路相继通车;累计投入资金超10亿元,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在吉林省率先启动编制《抚松县国土空间规划》,规定每年建设用地70%以上用于全域旅游……抚松县统筹协调,完善配套设施,以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抚松县接待游客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8亿元。全县绿色产业增加值82.5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0%以上,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2-10-18
  • “中国的发展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许多参加大会报道的外国记者表示,中共二十大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绘就蓝图,也为世界注入强大正能量。


    “中国人民自豪并努力地建设着自己的国家”


    “今天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回顾10年来取得的成就,我非常有感触。”墨西哥电视6台记者弗朗西斯卡·马丁内斯近期参加了中共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的参观采访,“中国在各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就令我非常吃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自豪并努力地建设着自己的国家。”马丁内斯已经做了多篇关于中共二十大的报道,还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她在中国采访的见闻,通过各个平台向墨西哥观众分享大会的重要内容。


    伊拉克新闻集团记者、播音主持萨米·阿卜杜勒埃米尔·阿布德也参加了参观采访活动。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长征五号火箭模型、雄安站模型等展品令他目不暇接。“我对中国在科技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十分敬佩,这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力和强大治理能力。”


    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在中国工作多年的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驻华记者阿斯加尔表示:“中国的发展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我们乐见中国的发展进步,因为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成果。”阿斯加尔去过中国北京、上海、深圳、昆明、兰州、义乌等很多地方,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就拿生态环境治理来说,北京亮马河的水越来越清澈了,空气也越来越好,城市中的绿色越来越多。中国通过自身努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切实感受到中国对脱贫攻坚的巨大投入”


    “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人民’,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民生。”从15日的新闻发布会到16日的开幕会,迪拜中阿卫视记者蔼霖娜都在现场,在中国已经工作生活了4年的她十分关注中国的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话题。她表示,自己曾前往云南省怒江州考察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了解相关项目。“当看到那里的山区通了高速公路后,我切实感受到中国对脱贫攻坚的巨大投入。”


    马丁内斯表示:“中国脱贫攻坚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中国在农村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高度重视教育扶贫,不断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与教育支持服务,持续优化社区服务。”在采访中她感受到,中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过去几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多重挑战,中国共产党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成功。”阿斯加尔表示,实践证明,中国的防疫措施是有效的,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萨米·阿卜杜勒埃米尔·阿布德对二十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我希望将这种发展模式介绍给更多人,让更多国家从中国的创新发展中汲取经验。”


    “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证明,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肯尼亚《星报》记者布莱恩·奥蒂诺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蒙内铁路在蒙巴萨和内罗毕之间建造了472公里的标准轨距铁路,将肯尼亚两大城市之间的平均旅行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5小时。这是肯尼亚迄今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直接和间接地为当地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萨米·阿卜杜勒埃米尔·阿布德对此也有切身体会,他说:“中企积极推进同伊拉克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石油资源,有效提高了伊拉克的能源生产效率。此外,中企还帮我们建设了数量众多的校舍、住宅楼等,帮助我们改善民生。”


    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让蔼霖娜感到振奋,她表示,这再次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有利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进一步深化合作。


    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的第一年。印尼安塔拉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伊乐凡表示,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印尼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印尼与中国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期待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2022-10-17
  • 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在我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重要使命的体现。中国在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等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各国的发展和繁荣也需要中国。在短短数十年里,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奇迹”,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例子。今天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的辛勤付出和创造能力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加深了对中国实现发展进步原因的认识和理解。这部著作系统、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这些经验是无价的,可以为许多国家提供借鉴。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了这一伟大学说的真理力量。


    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友好关系,我们对此感到无比自豪,并十分珍视这种友好关系。访华期间,我们有机会学习有关党和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中国经验。这些经验对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弥足珍贵。我们感谢中国共产党的支持,愿继续深化两党合作。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和倡议,有利于为世界和平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对促进世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实现和平、发展、繁荣的理想,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近年来,摩中两国合作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技术和能源领域。今年2月,双方签署中国援助摩尔多瓦太阳能发电站项目政府间交接证书。我们对中方的帮助与付出表示赞赏和敬佩。


    正在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擘画中国新的发展蓝图,这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我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相信这次大会谋划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实现。

    2022-10-17
  • 冰雪热情“不打烊” 河北续写后冬奥时代发展新篇章

    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


    走进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的马兰村,循着动听的歌声,踏着“音乐城堡”的台阶,拾级而上,希腊语《奥林匹克颂》的歌声由远及近,倏忽之间,仿佛穿越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推门而入,梳着马尾辫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成员杨子蕊甜美而又自信的笑容深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通过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表演,我改变了很多,增强了自信心,也更热爱我的家乡了。我要把北京冬奥会的拼搏精神融入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争取各方面都做到最好。”五年级的她,在寻找着自己的热爱,不放松学习的同时兼顾声乐和舞蹈训练。


    伴随着阵阵歌声,历经着春去秋来,北京冬奥会已成为历史画卷中靓丽的一笔。但在燕赵大地上,此次盛会为河北地区发展注入的强大动力,历久弥新。


    “河北省体育局印发《加快推动后奥运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全省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500亿元,冰雪旅游和冰雪装备制造发展成效显著,张家口‘冬奥城市’品牌凸显,崇礼成为国际冰雪高端赛事聚集区和冰雪运动休闲胜地。”河北省体育局经济处处长李奇介绍说,要实施后奥运群众冰雪运动推广行动,将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将轮滑、滑冰等项目纳入省市县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


    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滑雪小镇合影留念。周大伟摄


    从“一季”走向“四季”全季运营助推产业链延伸促发展


    在位于河北北部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北京冬奥会的拼搏呐喊声渐远,但时光带不走的是这里的人来人往与热闹非凡。


    近期刚刚结束的岩羊杯太舞山地车速降邀请赛暨GDL山地车系列赛京津冀站,就在崇礼区的太舞度假小镇举行,来自北京等地的选手们在秋日的山谷中释放运动激情。


    “今年夏天,我们开展了山地越野赛、自行车速降赛、飞盘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北京周边京津冀的客源,太舞单日客流突破1.2万人次,周末出现住宿一房难求的现象。”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滑雪小镇常务副总裁李永太说,度假旅游市场的复苏,不仅给企业带来活力,增强了信心,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崇礼,因冰雪而声名远扬。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崇礼、感受崇礼,这里独具特色的生态魅力也得到进一步凸显。崇礼区在做大做强冰雪旅游的基础上,持续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打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何时来到张家口,都是人间好时节”的四季旅游胜地。


    “夏季平均气温18.4摄氏度,几乎天天都是蓝天白云。晚上睡觉不用开空调,开窗就能大口呼吸,还有很多适合亲子游的项目,是最佳的避暑胜地!”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王女士一家谈起崇礼之行,感受颇多。


    从崇礼区出发,一路向南,在保定市涞源县七山滑雪度假区,冬日里银装素裹的雪道此时正绿草如茵,碧空如洗。


    不同于崇礼的“冬季游”变“四季游”,涞源县将“夏季游”变为了“四季游”。随着涞源华中温泉、七山滑雪场等旅游新业态的相继建成,该县形成了“登白石奇山、滑七山粉雪、泡矿质温泉、赏滨湖灯会”的综合性旅游体验度假圈。


    “有间客栈”是一家精品民宿,位于涞源县城内,据老板赵东海介绍,今年夏季房间预订量大,几乎天天爆满。现在他正在收拾客栈的小院和房间,为冬季旅游旺季做好准备。


    “现在七山滑雪场的造雪规模已达70万平方米,建设有初级、中级、高级、特色滑雪道共计16条。拥有四季跳台群和跳台滑雪风洞实验室,方便国家运动员在此训练。”七山滑雪度假区总裁王晓虎说。


    向全季运营转变,是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的重要一步。今年,七山滑雪度假区还高标准谋划开发了夏秋旅游项目,设置研学、赛事、山地运动、康养度假、医疗养生、大众休闲等板块。“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更多人了解到冰雪运动,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王晓虎说,“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如何将冬天的滑雪运动延伸到四季,满足更多初学者、爱好者的需求,助力冰雪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从“寒冷”转向“火热”北京冬奥引领冰雪运动走进千家万户


    北京冬奥会的到来,让冰雪运动的种子得以在河北各地播撒;北京冬奥会结束后,这些种子开始在燕赵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为涞源当地小有名气的轮滑运动员,保定市涞源县第一小学学生李思涵2020年参加保定市第二届冰雪运动会速度轮滑比赛,获得少年女子乙组300米、500米、3000米3项冠军。在2021年河北省第三届冰雪运动会上,李思涵获得省速度滑冰项目少年组1500米第三名的好成绩……


    而这,得益于涞源县第一小学大力实施的冰雪运动进校园基础工程。该校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组织体育老师外出培训学习,聘请县轮滑协会的专业教练来校指导。目前,学校组建了轮滑、滑雪、冰蹴球、陆地冰球、冰壶等多个运动队,培养出多名具有潜力的青少年冰雪运动苗子进入保定市队和河北省队。


    截至2021年底,河北省注册青少年运动员已达4.7万人。从今年7月开始,河北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新一年的中小学冰雪运动教师培训。今年河北省将有60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分批次接受冰球、陆地冰壶、轮滑、速滑等项目的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20期、5000人。同时,河北省还启动了新一年的农村中小学配备轮滑鞋计划,安排50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轮滑鞋采购、配发工作,现已完成采购方案报审。


    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如今,冰雪运动已经逐步打破地域和季节限制,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一种生活新风尚——


    邢台市体育局依托冰雪协会、冰雪体育俱乐部,邀请高水平人才执教,组织开展体育教师、冰雪运动爱好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22期,培训冰雪项目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0多人,充实了冰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成为群众参与真冰真雪运动的践行者、领路人;


    张家口市今年以来已举办京津冀冰球联赛、速度轮滑城市联赛、越野滑轮挑战赛等冰雪赛事活动759场次;


    沧州市将地方民俗、传统项目与冰雪元素深度融合,推出吴桥冰上杂技、运河区冰上舞龙、沧县冰上舞狮等特色活动,打造冰雪运动亮点,今年以来,已举办冰雪赛事活动逾700场次……


    “在建成室内滑冰馆202座、滑雪场馆62座的基础上,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河北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马金亮表示,河北省今年将继续建设可移动冰场,还将试点推进14个冰雪运动体验和培训中心建设,让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更加便捷。


    从“赛场”变“网红”场馆转型赋能河北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登上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如意”)顶峰俱乐部俯瞰,整个场馆被青山翠岭环绕,绵延起伏的山峦与蓝天相接,令人心旷神怡。不少游客专门来到这里,与这座独具意义的场馆合影拍照。


    今年7月16日,2022(第二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启动仪式和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开园仪式在“雪如意”举行,这标志着张家口冬奥场馆正式开启赛后运营。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和张家口市的城市新地标,“雪如意”成了夏季旅游“网红”打卡地。“游客高峰期为7—8月,正式开园起累计接待人数5万余人次。”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运营发展部经理冀嘉娇说。


    据了解,以世界级“体文旅”融合目的地为定位,根据初步运营规划,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将打造现代科技综合馆——顶峰俱乐部,包含顶级会展举办地、品质演出举办地和顶级典礼举办地、体育文化用品生活馆、体育主题科技体验区、奥运文化展示区;打造网红运动打卡地——滑道区和看台区,在保留跳台滑雪功能外,增加夏季跳台滑草功能,平日开发为冒险运动游乐场地;打造馆前娱乐体验商业街——如意广场和冰玉环,开展亲子娱乐、度假休闲等活动,与长城遗址遥相呼应,打造“长城脚下的浪漫居所”。


    优美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便利的交通触手可及。“在这里见到最多的是京牌车辆,从这里到北京直线距离仅为150公里,沿京礼高速自驾只需2个小时。”冀嘉娇说,时间更短的是京张高铁,大约是一个小时的车程,不少北京游客前来“打卡”,也为打造京津冀旅游圈注入新动力。


    冬奥场馆的华丽转身产生了更多新业态,也不断为后冬奥时代河北省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赋能。


    今年,河北省印发《河北省“体育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大力发展后奥运冰雪产业。7月15日,2022年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峰会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举办。


    不仅如此,今年,河北省体育局会同京张体育和文旅部门推出118项“全季体育燃动京张”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同时推出了52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包括“十佳精品体育赛事”“十佳体育旅游线路”“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和22个“京张体育研学目的地”。


    现在,河北正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和文体旅游产业,使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下一步,河北省将紧紧围绕冬奥场馆后续高效科学利用,积极承接专业高端赛训,推动场馆向体育、文化、休闲娱乐和旅居康养等综合功能拓展延伸,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河北,不断提高经常性参与真冰真雪运动群体规模,巩固提升全省“300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和质量,续写后冬奥时代发展新篇章。

    2022-10-14
  • 栗战书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二十六次委员长会议

    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王比学)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二十六次委员长会议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10月26日至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


    委员长会议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的议程是: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继续审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黄河保护法草案、畜牧法修订草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预备役人员法草案的议案。


    委员长会议建议的议程还有: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摩洛哥王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厄瓜多尔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制止与国际民用航空有关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涉外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关于检查外商投资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分别提出的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审议栗战书委员长访问俄罗斯、蒙古国、尼泊尔、韩国并在俄出席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情况的书面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审议有关任免案等。


    委员长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就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安排作了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副秘书长,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和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人就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议题等作了汇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出席会议。

    2022-10-14
  • 为“中国之治”夯实法治根基(人民论坛)——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④

    截至今年6月,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30余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3.4万件,法治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个个数据,彰显了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必须立足长远来统筹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形成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十年来,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领导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提高国家机构依法履职能力,全面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着眼全局、统筹兼顾,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整体发力、协同发展,为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2018年3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制”到“治”,一字之变,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生态奇迹;面对疫情冲击,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防控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事实证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之治”夯实法治根基。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法治中国的目标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立法反映人民意愿,到司法改革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再到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法治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法治信仰。事实有力证明,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之中的创造伟力,使全面依法治国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法治中国的根基必将更加坚实。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面向未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2022-10-13

  • 首 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