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大学副校长巩金龙——做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国家需要的事(奋斗者正青春)

    30岁回国任教,成为天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几年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迈入不惑之年,他又出任这所顶尖高校的副校长……在“牛人”众多的教育科研领域,巩金龙似乎总能比别人“快一步”,但他却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诀窍——即使有,那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做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国家需要的事。


    从事使命式科研:他选择做重要的、国家需要的事


    2010年,巩金龙回到母校天津大学工作。在确定研究方向时,他曾反复地问自己:到底是要把不那么重要的事做成功,还是只做重要但不一定能成功的事?


    “如果从价值上认同一件事必须要做好,这件事就会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巩金龙说,自己做科研是“价值驱动”。这份“价值”,来自他对“使命式”科研的深刻认识。


    从事能源化工应用基础研究,巩金龙将实现“清洁低碳的能源化工”作为自己的研究主线。在这根坚实的“树干”上,他又延伸出两个极具挑战又富有潜力的“树枝”:一是围绕低碳碳氢能源催化转化过程解决“卡脖子”问题,二是致力于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资源化利用。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丙烯生产工艺一度是我国化工领域的短板弱项。巩金龙以此为目标,围绕低碳碳氢能源催化转化过程,开展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和生产工艺研发。他提出了在微介观尺度上对催化剂电子和几何性质进行调控的系统性策略,揭示了合金化效应和界面效应对烷烃脱氢反应的作用机理,构建了高效、绿色、廉价的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体系。


    “在基础研究层面,我们的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当前,我们正在同国内领军企业进行合作研发,着力攻克工程技术难题。”巩金龙说。


    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资源化利用无疑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课题。巩金龙把目光聚焦到太阳能。他带领团队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绿叶,构建了“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发出一种被称为“人工树叶”的高度集成的光电化学器件。利用太阳光,“人工树叶”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就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醇类、烃类等重要化工原料。


    “不光是看眼前要做什么,更要弄清楚科研的规律,明确当前方位,还要做一个‘外延式曲线’,预测未来的技术怎么发展。我反对做‘跟风式、追热式’的科研。”巩金龙说。


    挑战世界公认的难题:他坚持长周期研究,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


    “人工树叶”是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连实验装备都要自己设计、组装、测试。“这条路径全世界都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大家都在尝试着做。一些设备图纸保密性很强,国外同行根本不会提供,论文中也不会呈现。即使是专利公开出来的参数,也是比较宽泛的。”巩金龙回忆,在“人工树叶”的研发过程中,既要面对同行的激烈竞争,又随时面临着失败的风险。


    他带领团队和时间赛跑。“不夸张地说,我们进行了上万次实验,失败、总结后调整方案,再进行实验。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都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着。”巩金龙说,在不懈努力下,他们距离“奇迹”的出现已经越来越近,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的选择性达到了90%以上。


    巩金龙介绍,虽然目前“人工树叶”已经达到国际清洁能源领域第一梯队的转化率水平——从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约为6%,但还没有达到商业化所要求的20%的门槛。他相信,随着研发不断深入,“人工树叶”有望像真正的树叶一样,用一种全新的“光合作用”造福人类。


    敢于挑战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离不开良好的科研环境。巩金龙所在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就有这样支撑长周期研究的氛围。“不仅是学校公共设备,包括学院和系里面的一些老师的设备,也愿意提供给我们使用,来支持年轻人的发展。”巩金龙说,自己在回国之初也面临一定的压力,“当时没有实验室,研究生也少,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无私的帮助。”


    致力于新工科建设:他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坚持因材施教


    天津大学是国内新工科建设的倡导者之一,巩金龙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大学既要为未来生产知识和孕育技术,更要为未来培养人才,以实现推动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目的。新工科建设一定要思考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以及深度交叉融合的问题。


    他的课题组既有从海外邀请来的志同道合的年轻科学家,也有从校内其他专业弹性引进的年轻老师,还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为了因材施教,课题组每年都延伸出新的研究课题,对所有人开放,而不是做“指定式”课题。他一直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一个团队不能只注重年龄的差距,还要注意学科专业方向的交叉融合。研发的整个链条、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业人士深度参与,而且还要有教育情怀,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提供优质条件和环境。”巩金龙说。


    巩金龙还特别关注产教融合问题。他说:“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教育链与其他链条融合,既要加强对工科专业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了解前沿业界需求,也要鼓励企业的卓越科学家、工程师来大学当教师,把他们的工程经验反馈到教学科研当中。”

    2022-09-08
  • 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论坛)——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首都北京,西南三环与西南四环之间,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北京丰台站。自今年6月20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这座有着127年历史的火车站,已成为城市新地标。从向外国人借款修建,到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从低矮砖瓦房,到高速、普速列车首次“重叠”停靠,北京丰台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的沧桑巨变,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写下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历史是现实的源头。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他在书中渴望自己的祖国“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实现这样的目标,谈何容易?中国向何处去?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现代化”从18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已经有200多年,迄今让30多个国家、约10亿人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而当西方国家率先登上现代化列车,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其余世界”的大门,所谓“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就开始笼罩在地球上空。然而历史反复证明,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中国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勃勃生机,在终结了“历史终结论”的同时,展现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可能,给了更多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以信心勇气和现实借鉴。


    人间正道,文明新篇。越走越宽广的中国道路,愈来愈耀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深刻重塑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格局与趋势。这是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路,超越扩张掠夺、“国强必霸”旧逻辑的文明新形态。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经贸盛会,为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提供机遇……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这是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开展创新实践、积累新鲜经验、贡献中国方案的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时代的开创性探索、超越性实践,为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性、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2022年1月4日,在第五次实地考察冬奥筹备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北京冬奥会成为世界感知中国发展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映照出的,是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光明前景。砥砺奋进再向前,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2022-09-08
  • 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康更有保障(人民观点)——身边变化看十年

    十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民健康提供了可靠保障


    我们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维护人民健康的范畴从传统的疾病防治拓展到影响健康的各个领域


    在福建三明,如今乡村医生为村民看病抓药的时候,会一次开出“三张处方”:药品处方、生活运动处方、饮食处方。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每一份处方都列了10余条注意事项,对患者的生活起居、健康管理等提出了建议。过去重视“治”,现在还注重“防”,得益于医改的持续推进,三明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疾病预防的关口在不断前移,给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健康红利。三明的变化,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缩影,是全民健康更有保障的具体体现。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202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8.2岁,10年提升近4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可以说,这十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突出成绩、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


    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基石。这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大考: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病毒不断变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我们亲眼见证的成绩:沙眼曾是我国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经过长期努力,2015年5月,我国宣布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根治致盲性沙眼的要求,沙眼不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疟疾曾是我国流行历史最久远、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十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成效显著,有力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这十年,一方面,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今天,许多群众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满足日常就医需求,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挂号缴费,足不出户就能在线复诊开药,点击手机就能查看检查化验结果。另一方面,医保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异地就医跨省直接结算等便民惠民举措持续实施,医药价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越来越多的常用药、救命药纳入医保目录,居民就医负担不断减轻,看病贵的问题也逐步得到缓解。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由2012年的34.34%下降到2021年的27.7%。十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民健康提供了可靠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健康需要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人民群众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这十年,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到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从突出抓好中小学健康促进,强化肥胖、视力不良等儿童重点疾病筛查干预,到建立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从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们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维护人民健康的范畴从传统的疾病防治拓展到影响健康的各个领域,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织就了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


    “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一定能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2022-09-07
  • 从政治高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首要任务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从政治高度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两个确立”科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政治原则


    确立和维护坚强的领导核心,创立和发展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论述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重视领袖权威和科学理论指引,从而锻造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以前,工人运动虽然也曾风起云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坚强的领导力量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国际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始终强调领袖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曾生动地比喻:“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恩格斯也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并以大海航行的例子说明权威核心的极端重要性。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时,马克思深刻指出革命胜利后组织新政权、维护新政权、建设新政权都需要权威,恩格斯则明确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实践者,列宁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刻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在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更加深刻地揭示了领袖权威的极端重要性。他鲜明提出,“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主张选出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袖担任最重要职务。正是因为有列宁的坚强领导和列宁主义的科学指引,俄国十月革命才取得成功,社会主义才开启了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崭新篇章。而在苏共执政后期,由于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丢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旗帜,最终上演了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


    可见,是否拥有权威的政党领袖和科学的指导思想,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两个确立”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政治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信。


    “两个确立”高度凝练了百年大党最宝贵的政治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创造历史伟业的成功密码。“两个确立”是党深刻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得出的最重要的政治经验,体现了我们党坚定的历史自信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党中央权威。但由于党处于幼年阶段,在较长一个时期内没有形成成熟的党中央,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也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党的事业曾遭受重大挫折。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延安整风,党的七大正式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对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具有决定性意义。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成功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全党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南。此后,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分别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成功捍卫、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能力、强烈的使命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当之无愧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在长期实践中、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形成的,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盼和实践的锻造。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党和人民的郑重选择。


    “两个确立”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这是我们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最大感受。


    “两个确立”彰显了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中国才得以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和做到“两个维护”,有利于彰显党的领导的最大制度优势、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制度效能,更好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


    “两个确立”校准了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廓清了思想迷雾,澄清了模糊认识,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校正了党和人民事业的航向,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全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两个确立”为全党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标看齐树立了根本指针,为全党上下勠力同心、团结奋斗指明了正确方向。


    “两个确立”维护了政治稳定。曾经有一段时间,管党治党宽松软导致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斗争、力挽狂澜,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我们党成功走出了一条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政治基础。


    “两个确立”增强了政治保障。十年来的砥砺奋斗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强国之路的开创者、民族复兴的领路人、亿万人民的主心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当前,世界变局和复兴全局相互激荡,有形斗争和无形较量复杂交织,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暴露,更加需要坚强领导核心与科学理论指引。有了“两个确立”,全党全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和定盘星,“中国号”巨轮就有了掌舵人和指南针,面对惊涛骇浪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两个确立”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最基本的政治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严峻,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坚强核心掌舵领航,越需要科学理论指引方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迫切要求全党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这个最基本的政治遵循落到实处。


    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学之愈深,知之愈明,信之愈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只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追本溯源、融会贯通、学思践悟,自觉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时代、把握规律、指导实践,才能在波谲云诡的时代变幻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要阵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全讲准、讲深讲透,教育引导学员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领会其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精神修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坚持多读原著、勤学原文、深悟原理,引导和组织学员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力求常学常悟、常悟常新。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做好宣传阐释,用心用情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展现领袖的思想风范、卓越才能、真挚情怀,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核心就是灵魂、就是力量,理论就是旗帜、就是方向。要治理好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领导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使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要坚定不移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到办学治校各方面和全过程,教育引导学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好把“两个确立”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行动自觉,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断强化维护意识,提高维护能力,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坚决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


    切实提高政治能力。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体现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到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关键是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断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切实提高政治能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作为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学员强化政治意识,自觉从政治上观察和思考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讲政治的要求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过硬本领,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2022-09-07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9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一步步走深走实,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也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本版从即日起将连续推出4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专版,倾听国内外专家评说,盘点共建项目进展,讲述建设者的故事。


    9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发展规划对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有力促进了共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给共建国家人民带来福祉。如何评价这些成果?


    伊沃娜·拉杰瓦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方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将各国视为平等伙伴,开展互利互惠合作。如今,共建“一带一路”项目遍布全球,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国家都将本国的发展规划与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这是一个开放的倡议,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能加入进来;这是一个务实的倡议,契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意愿;这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倡议,相关合作正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斯蒂芬·恩德格瓦: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世界发展进步。以肯尼亚为例,中方帮助肯尼亚建设了许多道路、电站和通信设施,促进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推动肯尼亚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放眼整个非洲,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人员和物品的流动,推动了整个区域的互联互通。从世界范围来看,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在24个沿线国家建设了7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43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34.6万个就业岗位。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1.6万亿元人民币。这些惊人的数字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有力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


    陈文玲:9年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共商共建共享,已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和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共建“一带一路”主要在4个方面作出了重要且独特的贡献:第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历史性贡献。世界银行有研究报告指出,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将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的收益,占全球GDP的1.3%,其中90%的收益都由伙伴国分享,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受益最多。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第二,为各国开展合作和处理国际关系作出开创性贡献。中国已为共建“一带一路”投资了近1万亿美元,并带动相关国家投资。第三,为推动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作出引领性贡献。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中国和共建国家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第四,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作出独特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回应了时代命题,贡献了中国理念,体现了中国格局和中国担当。


    扎法尔·马赫默德:在巴基斯坦,民众在炎炎夏日吹上了电扇;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当地中国公司找到了工作,掌握了新技术;畅通宽阔的道路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民众的获得感是共建“一带一路”得到广泛支持的最根本原因。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实现了基础设施的联通,更促进了人与人的联通、国与国的联通,共建“一带一路”成果越来越深入人心。


    王志民:总的来说,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可以用“三通”来概括:“硬联通”方面,“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不断完善;“软联通”方面,中国标准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技术支撑。最新统计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有超过1/3采用中国标准;“心联通”方面,近年来,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在沿线国家发起“光明行”“幸福泉”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沿线国家民众的幸福感。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何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合作与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方面发挥的作用,它为何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支持?


    罗建波:共建“一带一路”为新型全球化提供了新理念,促进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新动力,激活各国市场需求,释放各国发展潜力,探寻产业发展新趋向,为各国及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路径,为各国携手发展搭建了新平台,为各国增进互信架起了连心桥,为解决全球治理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提供动力;共建“一带一路”也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纽带,通过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等各领域人文合作,推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推进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扎法尔·马赫默德:巴基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坚定的参与者:在巴基斯坦北部的群山峡谷间,一座座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水电站先后落成,大大缓解了长期以来缺电对我国经济和民生发展造成的困难,助推能源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巴基斯坦南北部电力发展不均衡问题,巴中建设者克服万难共同修建了一条横穿大片沙漠戈壁滩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贯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大动脉”公路贯通,让巴北部丰富的农产品得以畅通出口,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南部沿海的瓜达尔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遇向这里汇集。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更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坚实付出。


    斯蒂芬·恩德格瓦:非洲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无法摆脱落后的窘境,对发展有着极强的渴望,共建“一带一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中国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共建“一带一路”做到了这一点,提升了非洲国家的内生动力。以肯尼亚为例,今年刚开通运营的内罗毕快速路连接起机场与市中心,能为人们节约几小时的出行时间,也缓解了交通拥堵。肯尼亚在中国帮助下建设的蒙内铁路、拉穆港等,不仅为当地增加了就业、吸引了投资、拉动了经济,还极大地促进了整个东非地区的互联互通。在其他非洲国家、其他大洲,类似的项目不胜枚举,共建“一带一路”正在让这些发展中国家发生实实在在的改变。


    伊沃娜·拉杰瓦茨:塞尔维亚和中国的合作是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两国在双多边框架下不断深化合作。中国有句俗话:“要想富,先修路”,这清楚地说明了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视察塞中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时也引用过这句话。塞尔维亚是内陆国家,许多老旧的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近年来,中国企业参与承建的匈塞铁路、黑山南北高速公路等项目是泛欧走廊的组成部分,部分路段已经落成,这不仅极大方便了民众出行,也改善了塞尔维亚交通状况,加强了内部联通以及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


    王志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它突破了传统的“中心—外围”格局,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产业融合和工业化进程,构建了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科技实力差距很大,但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了沿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9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合作领域和内涵不断拓展,如何看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变化和新内涵?


    陈文玲:9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内涵不断丰富,在“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体框架下,共建“一带一路”朝着立体化、多维度方向推进。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冰上(北极航道)全方位、立体化推进,进一步发展了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能源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等。


    罗建波:共建“一带一路”除了传统合作外,还有三大新增长点:数字技术、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一个个“小而美”的项目落地,提升了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获得感。以能力建设为例,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能力。泰国、巴基斯坦、印尼、南非、肯尼亚等国纷纷开设鲁班工坊,借助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当地年轻人掌握了新技术新技能,提升了就业竞争力。能力建设还包括治国理政经验交流,通过政党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推动沿线国家开展经验互鉴,共同探索适合各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伊沃娜·拉杰瓦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目前,中国企业正帮助我们建设污水处理厂、疫苗工厂和医院等,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基础设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展,与其他国家的需求不断适应,焕发出蓬勃生机。


    斯蒂芬·恩德格瓦:9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相信中方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未来能够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在跨境电商、智慧城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加强合作,不断为共建“一带一路”赋予新的内涵。


    王志民:共建“一带一路”的领域和内涵不断扩展。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需求大幅上升,中国向众多“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提供抗疫援助,向多国派出医疗队,毫无保留地分享抗疫经验。同时,中国暂停77个发展中国家债务偿还,积极为世界卫生组织捐款,为发展中国家的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提供支持。迄今,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向20多个国家转让技术并合作生产疫苗,在海外形成了10亿剂的新冠疫苗年产能。这些举措为稳定全球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何看待共建“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前景?


    扎法尔·马赫默德:21世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为破解全球长期以来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为世界指明一条携手共谋安全、发展、繁荣的道路,这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相呼应。9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带给世界的发展机遇和带给民众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是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的注脚。放眼未来,共建“一带一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必将为全球民众共享新时代发展机遇作出新的贡献。


    陈文玲:共建“一带一路”给全世界筑就了一条通向合作共赢、全球共同发展的道路。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共建“一带一路”必将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希望之路、世界和平发展的希望之路、人类共同追求幸福和进步的希望之路。期待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运作,更加注重小而美、惠民生的项目,让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民众。


    斯蒂芬·恩德格瓦: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始终坚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声,坚持守护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不让任何一个伙伴掉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一些国家大搞“疫苗保护主义”之时,中国积极分享抗疫物资和经验技术,许多国家都感到中国是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共建“一带一路”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为维护更公平的国际秩序提供了新的选项。


    罗建波: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可期。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将为全球治理凝聚国际共识,推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打造新型国际关系新范式;另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体系更加均衡多元发展。

    2022-09-06
  • 建设平安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人民观点)——身边变化看十年

    十载春华秋实,十年不懈努力,平安中国建设惠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老百姓更安心、放心、舒心,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前不久,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黔江区公安局警务指挥中心警官冯雅文分享了一个故事。去年4月15日,指挥中心接到劝阻线索:黔江籍女子田某被境外诈骗分子实施诈骗,可能正在转账。接到线索后,指挥中心一边第一时间联系田某,保持通话尽力稳住当事人,一边通知反诈中心立即开展劝阻工作,并指令户籍地派出所民警到其老家,联系其家属共同劝阻,同时,又协调联动当地银行争取时间。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资金在转出前被成功拦截。得益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向深走实,越来越多群众的“钱袋子”得到了守护。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国家反诈中心推送预警指令1.45亿条,紧急拦截止付涉案资金5518亿元,成功避免1.09亿名群众受骗。这是平安中国建设成效的生动写照,也是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的有力印证。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平安”来源于安宁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环境、安定的社会,意味着充满内心的安全感。在今天的中国,行走在城市街头,可以看到24小时警灯闪烁的警务站、风霜雪雨巡逻不停的治安民警;来到广袤乡村,随处可见打通农村警务“最后一公里”的驻村警务室。不断织密的安全网、持续拧紧的安全阀,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数字是最客观有力的证明。当前,我国是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十年来始终保持高位;2021年全国“两抢”案件和盗窃案件与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96.1%、62.6%,21.8万个小区实现了“零发案”……一组组数据,展现着一个14亿多人口、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交出的令世界瞩目、人民满意的平安中国“成绩单”,注解着“中国之治”的十足成色。今天的中国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社会治安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平安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生命财产安全,上升到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等各方面,内涵外延不断拓展,标准要求更新更高。这十年,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到防范和打击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以及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从依法开展网络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网络和数据安全,到连续5年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专项行动;从开展货车非法改装、超限超载治理,到持续严厉整治醉驾酒驾……十载春华秋实,十年不懈努力,平安中国建设惠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老百姓更安心、放心、舒心,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建设平安中国,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与建设者。这十年,从北京的“小院议事厅”到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再到苏州“协商议事室”,一项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实践,成为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让利益得到协调,矛盾有效化解,促进了基层稳定和谐。这十年,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让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这十年,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沈阳义勇”“杭州义警”“苏州蓝盾志愿者”“厦门百姓”“深圳深众”等一大批群防群治品牌,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整体防控格局。社会治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的初步形成,让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不断夯实。

    2022-09-06
  • 建设美丽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观点) ——身边变化看十年

    新时代的标志性成果,在日新月异的神州大地上随处可见,既反映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身边的变化最真切、最动人,也最能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的奋进图谱。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一起从具体而微、可感可知的变化中,感悟新时代这十年的壮阔历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星轨,是恒星持续移动产生的轨道。在北京,以前拍星轨往往需要去郊区;而近段时间,有摄影爱好者在首钢园就拍到了星轨。过去在郊区,现在在城区,拍摄星轨的位置之变,真真切切地展示着北京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去年为例,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8.9%,比2013年增加112天;重污染天数降至8天,比2013年足足减少50天。看得见的变化,生动体现了新时代1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来到位于锦州市小凌河和女儿河交汇处北侧的东湖森林公园,考察当地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情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北京的大运河、上海的苏州河、天津的海河等,改造后都很好,群众都很欢迎。像这样的公园要多建,给老百姓建、给大众建,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十年,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民生之要、百姓之盼。遥想多年以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脏乱差一度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随着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集中攻克。在上海,住在杨树浦港旧址旁的市民,曾经苦于工厂轰鸣、污水横流,人们盼着推开窗户不再有刺鼻臭味,经过艰苦治理,现在江岸美景重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面积986亩的薛家洼,过去集聚着码头、固废堆场、“散乱污”企业、养殖场、危旧民居、渔民住家船和作业船等,“滨江不见江”,经过综合整治,如今变成了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和城市“生态客厅”。日益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质、清丽的山川,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污染防治好比是分子,生态保护好比是分母,要对分子做好减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分母做好加法扩大环境容量,协同发力。”这十年,从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到全面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到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成就非凡,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徐徐铺展,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享受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福建长汀河田镇芦竹村村民蓝晓红有一张珍藏了十几年的老照片,照片里,“山是秃头山,水是黄泥水”——那是她家鸡场最初的模样。要养鸡,先种树。通过人拉树苗,肩挑溪水,树一棵一棵栽,绿一寸一寸长,7000多株桂花、1000多株红豆杉、300多株罗汉松和500多株红叶石楠陆续在红土里扎根。生态向好,换来的是养殖场的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去年的销售额近1000万元。熟食包装纸盒上,一句话格外醒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当地群众的心声,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放眼神州,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一个个旧貌换新颜的生态故事,生动地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曾一度受到严重污染,经过持续治理攻坚,“汾河晚渡”如诗如画,汾河景区成为太原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站在汾河岸边,听到汾河逐步实现了“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点头称赞:“真是沧桑巨变!”这是对成绩的肯定,也是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盎然绿色必将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生态必将日益成为幸福生活的常态。

    2022-09-05
  •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这些重大问题

    2022-09-05
  • 人民日报整版阐述: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10年,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今天起,观察版围绕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进行阐述。本期主题是: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编者

    在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陈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对新时代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刻总结和科学定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刻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波澜壮阔,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格外璀璨绚丽的篇章,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之后,在党的光辉历程上树立的又一座里程碑。

    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是我们党能够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赢得战略主动,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关键。

    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使当代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紧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的突破性进展。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并夺取了全面胜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同时,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等等。

    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砥砺前行,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领路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谋划国内外大局,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及时果断提出重大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任务,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面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赢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爱戴,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在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提供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指引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实践中充分显示出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必须不断增强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真正做到情感上衷心爱戴核心、思想上高度认同核心、政治上绝对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紧紧跟随核心。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进一步证明,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应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新时代新征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观察者说)

    王世谊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把全党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去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取得了重大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今天,“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人心,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空前提升,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事业发展具有更加坚强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要义。建党之初,由于没有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没有形成全党的团结统一,党和人民事业屡遭挫折甚至面临失败的危险。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因为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党才能始终坚强有力,我们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旗帜鲜明提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从根本上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等一系列重大论断,确保全党自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团结奋斗。制定或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此外,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党内存在的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等问题,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重中之重、要中之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的十九大把“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全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必须始终坚守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每年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为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供了有力保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郇雷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也是自身建设史。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同时强调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将党的建设称为“新的伟大的工程”。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什么时候党的建设抓得好,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并不断取得胜利;什么时候党的建设抓得不好,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开放以后,党清醒认识到,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打铁必须自身硬。新时代10年,我们之所以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关键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并且强调伟大工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指出“从严治党要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各方面”;总结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阐明这个总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来自五个方面的“现实需要”;着眼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强调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等;强调“以党组织功能是否增强、党员干部素质是否提高、党的建设各项部署是否落实、党的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作用是否明显、人民是否满意为尺度,全面检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为此,我们党不断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决反对“四风”,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我们党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认识提高到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新境界。

    新时代10年,我们党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纯洁、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这在党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尽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对于百年大党而言,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新征程上,我们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022-09-02
  • 李克强对2022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在市场竞争中锻就中国质量 培育中国精品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9月1日,2022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事关民生福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要加强政策引导,深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弘扬工匠精神,落实主体责任,走以质量取胜的路子,着力依靠创新推进质量攻关,打造集质量、标准、技术、品牌等于一体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锻就中国质量、培育中国精品。要聚焦民生关切,创新监管方式,坚持对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开展质量惠民行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要提升服务效能,广泛开展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助力企业不断增强质量发展能力。各方面共同努力,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22-09-02
  •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

    本报北京8月31日电(记者冯春梅)十三届全国政协第6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3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举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形有感有效抓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各项工作,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下坚实思想文化基础和经济社会基础。

    9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120余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大家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影响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因素仍然存在,政策落实上还有不少难点堵点。

    委员们建议,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鼓励民族地区群众到东中部地区学习参观、工作生活,支持东中部地区群众到民族地区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志愿帮扶。要坚持“硬件”和“软件”同步提升,帮助民族地区补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条件。要提高城市民族工作质量,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鼓励流出地和流入地构建顺畅的工作机制,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在城市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加强探索,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要整合资源力量,加强考核评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要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从祖国大好河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记忆、新中国辉煌发展历程等元素中提炼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充分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用鲜活的感人故事、励志故事、好人好事打动人、激励人、凝聚人。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马飚、李斌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作主题发言。全国政协委员陈倩雯、多杰热旦、杨洋、蒋建国、阿拉坦仓、陈旗、杨远艳和专家学者严庆、熊远明发言。中央统战部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负责人作了协商交流。

    2022-09-01
  • 深刻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纲要》相关章节全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双碳”工作,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时间窗口偏紧,技术储备不足,碳排放法律法规、交易机制尚不健全,技术、标准、人才等基础支撑薄弱,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相当艰巨。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双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有的放矢推动“双碳”工作取得实绩、发挥实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准确把握“双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但也应清醒看到,我国是在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开启降碳进程的,降碳任务之重、时间之紧前所未有。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还应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同时,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碳关税、碳投资、碳义务等手段增加我国减排责任,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博弈依然激烈。这些都是我们推进“双碳”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应对的挑战。

    深入推进“双碳”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坚持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等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以系统观念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系统观念贯穿于“双碳”工作全过程,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凸显。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基本扭转。实践证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双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掌握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进一步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一是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同时,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汇聚起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强大合力。二是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着力提高利用效能。三是进一步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因地制宜明确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四是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集中力量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运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把握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的调整和优化,大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2022-09-01

  • 首 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