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人民论坛)——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②

    6个月,31.9万件。这是2022年上半年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获回应的群众留言数。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留言板”上有超过300万件群众意见建议获得回复办理。一块留言板,成为倾听人民心声、了解群众困难、吸纳百姓建议的沟通平台,促成解决越来越多群众关心的问题,这生动注解着中国式民主“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旨归,有力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也有完整的参与实践,避免了那种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弊端。可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与创新,是发展民主的首要,是实现民主的“总钥匙”和“总开关”。真民主、好民主,要做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小院议事厅”,到“屋场恳谈会”……在中国,国家各项制度都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运转的,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一言以蔽之,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民主。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人民意愿只能表达、不能实现,不是真正意义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关涉国家发展大事、社会治理难事、百姓日常琐事,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座谈、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老百姓通过村民、居民、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推动公共事务管理……在中国,人民的期盼、希望和诉求,从国家大政方针,到社会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落实有反馈。


    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墙上有一幅彩虹漫画,一头连着虹桥街道,一头通向最高立法机关。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截至今年6月,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完成67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覆盖万余人次,上报立法建议1363条。这是中国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奋进新征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定能在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实现民主新发展,让民主之树根深叶茂、永远常青。

    2022-08-04
  •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人民观点)——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经济思想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注重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充分吸收国外经济理论的优秀成果、借鉴各国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


    扎根中国大地,把握开放与自主的辩证法,实现“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的结合,就能更好“面向未来”


    展区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较首届增长25%;国际展区8万平方米,占参展面积80%;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个品牌参展……近日,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闭幕。中国成功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大型国际经贸盛会,展现了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的坚定决心,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开放性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博采众长、去粗取精,科学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精华,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验和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展现出强大的理论创新活力。


    在实践中守正创新,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发展完善。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强调“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不排斥国外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论述,无不彰显着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的理论品格。习近平经济思想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注重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充分吸收国外经济理论的优秀成果、借鉴各国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因而具有强大的实践引领能力,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


    今天的世界,每一秒钟都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时间”,开放是各个国家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从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拥抱世界、贡献世界,生动诠释了“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真正意涵。


    习近平经济思想融通各种思想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背后是高瞻远瞩的视野,更是观照世界的情怀。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人文情怀为旨归,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不仅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彰显了努力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博大胸怀。扎根中国大地,把握开放与自主的辩证法,实现“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的结合,就能更好“面向未来”,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真理的力量穿越时空,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今天,俯瞰神州大地,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中国在高水平开放的大道上蹄疾步稳。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以开放求发展、以合作谋共赢,新时代的中国定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美好未来作出更多新贡献。

    2022-08-04
  • 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新时代统战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重要的理论引领力、强大的实践指导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


    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新的飞跃。“十二个必须”作为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展现出勃勃生机。”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张伯军表示,民革将发挥民主党派的特色和优势,自觉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表示,将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不动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中提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孙大文说:“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以侨为桥、融通中外,做增进中外交流互信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陶智表示,作为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教育科技工作者,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岗位作贡献;同时,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做好学生的“大先生”。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表示,将及时把自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成果和观点以政策建议形式反馈到相关部门,立足本职,投身创新一线,施展才华和抱负。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叶青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期望,团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弘扬企业家精神,肩负民企责任、体现民企担当、作出民企贡献。


    西藏大学教授图登克珠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要认真学习体会,从中汲取力量。”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表示,将发挥自身优势,为统一战线工作引入年轻力量,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新、更强大的动力。


    澳门康泽工商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泽云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爱澳力量,增强澳门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对台统一战线”,提出“贯彻执行党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广泛团结海内外台湾同胞,发展壮大台湾爱国统一力量,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体现了“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必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心”。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吴晨说,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巨大优势。在新的征程上,将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问题发挥特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统一战线成员一致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团结奋斗、踔厉奋发,凝聚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2-08-02
  • 走进县城看发展|云南腾冲:新业态激活好生态

    青山环抱,溪水潺潺,盛夏的云南腾冲,目光所及皆是浓浓绿意。


    车行乡村公路,路两旁茂盛的行道树洒下阴凉,为行人遮挡暑气。进入腾冲市区,主干道翡翠路两旁,梧桐树郁郁葱葱。


    “几十年来,路宽了,楼高了,但小时候的梧桐树还在。”腾冲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绿化管理所副所长孙世宏说,“多年来腾冲历经几轮城市更新,应市民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将树木保留下来。城中593株古树名木全部挂牌重点保护。”2020年,腾冲市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背靠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城中便是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腾冲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腾冲木材储量居云南省第二位,早年间木材加工业发展迅速。”腾冲市林草局创森办主任李松辉介绍,从“十三五”时期开始,腾冲逐年减少树木采伐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森林覆盖率从2017年的73%增长到2021年的77.23%。


    眼下,团田乡林下种植的600余亩多花黄精和滇黄精即将迎来丰收。“林下有机质让土壤更肥沃,药材品质比原来更好了。”当地种植大户黄子章说,黄精成熟后将直接进入当地中药材加工产业园,加工成中药制剂等产品。


    “好生态才能种出好药材。”腾冲市农业农村局中药材办副主任张彦昌介绍,“森林有遮阴、保湿、增加腐殖土、抑制杂草等作用,林下种植中药材,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可以提升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不仅是团田乡,通过加强示范基地建设,腾冲市重点培育专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林农从一家一户的“松散型”发展模式向“公司+基地+农户”集约化模式转变,带动农户增收。近年来,腾冲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集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腾药产业园内以腾药制药、东方红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企业超过20家,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目前,腾冲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2万亩,实现农业产值13.8亿元,加工产值27.7亿元。


    在固东镇江东村,每年深秋,村里3万多株银杏树仿佛金色的海洋,游客纷至沓来,赏银杏树,吃银杏羹。作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江东村拥有天然连片的银杏林1万余亩。“我们引进腾冲旅投公司对全村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通过发展生态民宿和农家乐,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4000多元,增长到如今的1.5万多元。”江东社区党总支书记黄超金介绍。


    包括和顺古镇和江东村在内,目前腾冲共建成42个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0亿元以上,被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除了山水观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气候条件为腾冲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奠定了基础。99座火山,88处温泉,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以火山热海、玛御谷温泉为代表的温泉养生基地正成为腾冲森林康养的精品项目。目前全市共有103个森林康养基地,年产值达11.5亿元。

    2022-08-02
  • 中央宣传部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2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汇聚强国兴军强大力量,激励广大官兵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2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张泽斌、王道彬、李新、陈松、李维、余海龙、何贤达、唐武祥、周飞虎、平志伟、易仕和、杨友刚等12名官兵,是全军部队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他们中有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基层政治教导员、聚焦备战打仗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的舰艇政治委员;有一心一意谋打赢的机关参谋人员、实战实训练精兵的合成营营长、保障高效联合作战指挥的专业技术军官;有坚持为战育人、加快国防科技创新的院校专家,有立足本职争当“砺剑尖兵”、坚守国防施工岗位默默奉献的优秀军士长;有敬佑生命奋战救治一线的人民军医,还有扎根雪域高原守护平安的武警忠诚卫士……他们牢记初心使命、担当强军重任,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充分反映了人民军队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赤胆忠诚,展现出全军官兵奋斗强军、岗位建功的昂扬风貌。


    广大官兵表示,要学习“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事迹和精神,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锻造绝对忠诚品格,抓实备战打仗工作,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以奋斗奋进的姿态扛起使命责任,奋力把新时代强军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

    2022-08-01
  • “八一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

    杜富国





    钱七虎





    聂海胜


    杜富国——


    忠诚使命、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


    “你退后,让我来”,6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这是“感动中国”给杜富国的颁奖词。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生死瞬间他下意识向战友方向侧身,遮挡住爆炸冲击波和弹片,用身体护住战友,自己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12年的军旅生涯中,杜富国有过3次重要选择:第一次是参军来到云南某边防团,他原本可以一直当一名优秀的边防战士,但他却选择参加扫雷;第二次是来到扫雷队后,队长发现他炊事技术不错,有意让他当炊事员,但他选择到一线扫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险时,他选择让战友退后。


    扫雷兵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是和平年代离死神最近的人。杜富国明知这一次次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但他为什么义无反顾?


    答案写在杜富国的请战书上。2015年6月,他在给连队党支部递交的请战书上这样写道:“正如我5年前参军入伍时一样,那时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唯一衡量的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


    面对生死雷场,杜富国刻苦训练扫雷技能,仅3个月就熟练掌握10余种排雷方法,以优秀成绩拿到扫雷“入场券”。3年间,他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实现了从“戍边尖兵”向“全能雷神”的转变。


    杜富国受伤后,生命垂危,两个手掌当场被炸飞,双眼球破裂,内容物溢出,右眼球造成脱落,大腿根部至面部创伤面积达90%以上……


    身负重伤、严重致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杜富国有着超人般的意志,这也是英雄特有的品质。


    三天三夜连续5次大手术,从“鬼门关”冲出来的杜富国,恢复知觉后第一反应是询问战友情况如何,提的第一个要求是:“赶紧治好我的伤,我还要去扫雷!”


    如何把真实伤情告诉杜富国,部队领导和专家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预方案。然而,这些方案一套也没有用上。得知真实伤情,杜富国沉默了几秒钟,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安慰领导和医生:“我知道了,你们放心吧,我会坚强起来的!我不能扫雷了,但我还可以给人们讲扫雷的故事。”


    2019年7月31日,习近平主席为杜富国佩挂英模奖章、颁发证书,同他合影留念。他举起断臂,向统帅敬了一个特殊军礼。他用这样一种坚强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是一名军人,都会以奋斗的姿态奔跑逐梦。


    杜富国以惊人的毅力闯过一道道难关。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就让人扶他下床走路;一个半月,他就在病床上支起双肘做平板支撑。他要跑步,在反重力跑台上,一跑就是10公里;他要写字,用残肢夹着特制的笔,一笔一画地练;他要播音,从吐字、发声开始,跟着教学课件一字一句地学……


    凭着乐观向上的心态、永不言弃的韧劲,杜富国战胜了伤痛和残缺,他能自己穿衣、洗漱、叠被子、开门、跑步、用盲杖走路、用机械手吃饭。


    “冲!向前冲,冲啊……”临近终点,在战友提示下,穿着作训服的杜富国,奋力挥动断臂、步伐稳健地在操场上奔跑,额头上渗出晶莹的汗珠。冲过终点后,他像孩子一样笑得很开心。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南陆之声。晚上8点,陪伴每一个身穿迷彩的你……”2020年3月8日,“富国陪你读好书”系列广播节目依托南部战区陆军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为增强播出效果,杜富国放弃了由他人领读、自己复读、再后期剪辑的制作方式,坚持独立全文背记。


    这几年,杜富国以实际行动助力曾经战斗过的麻栗坡县脱贫攻坚;担任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外辅导员,给失明的孩子带去无限光明和力量。


    杜富国先后赴北京大学、陆军边海防学院等军地单位,开展宣讲30余次,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话初心、谈感悟,讲述强军故事,传播“让我来”的精神,激励更多新时代追梦人奋勇前行。


    钱七虎——


    科技强军、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


    刚参加完某项目鉴定会,钱七虎院士又拎着行李箱,踏上出差的旅程。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0多岁老人的生活。作为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在许多人早已退休的年纪,钱七虎还像“空中飞人”一般奔波。这样的生活,他并不觉得累,而是感觉“活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60多年前钱七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读时,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观教育课。


    奋斗一甲子,投身强国梦。参加工作以来,钱七虎始终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战斗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国之需要,我之理想。


    初心,是时代镌刻在钱七虎心中永恒的烙印。20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那一年,钱七虎受命为空军设计飞机洞库防护门。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经过深入调查思考,钱七虎大胆决定采用刚刚兴起的有限单元法,但这涉及大量的工程结构计算。


    当时,国内大型计算机设备紧缺,为了求取最科学的方案,他来回奔波于北京、上海,利用节假日和别人吃饭、睡觉的空隙打“时间差”蹭设备用。


    两年后,他研究的当时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通过成果鉴定时,他却患上了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勇于攀登的人脚步从不停歇。紧接着,他又趁热打铁开始“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的研究攻关。长期的劳累又诱发了痔疮,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疼得不敢坐,就趴在床上写专著,该专著问世不久就获得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当时,我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威胁,在钱七虎看来,如果说核武器是对付敌对军事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


    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别是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精确制导钻地弹,给防护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胁。


    “‘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面对一项项世界级国防工程的防护难题,钱七虎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了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从单体工程到工程体系防护、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防护等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制定了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2019年,钱七虎获得我国科技领域最高奖项——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钱七虎在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地下储备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重大咨询建议。退休后,仍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建设前沿,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


    “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谈及自己的人生历程,钱七虎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信念。


    “把更好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是钱七虎的育人理念。2009年,他主动放弃自己被提名的机会,推荐年轻学者冯夏庭出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世界岩石力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冯夏庭年轻有能力、有梦想。”最终,冯夏庭成为目前为止担任该学会主席的唯一中国专家。


    “一辈子搞了那么多课题,但我感觉培养人才始终是我最大的课题。”聊起未来,钱七虎充满对人才辈出的殷殷期盼。


    数十年来,钱七虎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防护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2019年,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助贫困学生,帮助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


    “虽然我已经80多岁了,但我总觉得还有很多事要做。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钱七虎表示,有生之年他将继续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不懈冲锋。


    聂海胜——


    矢志报国、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员


    1996年,聂海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层层选拔、脱颖而出,1998年光荣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24年来,他始终牢记“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听从召唤任挑选”的军人本色,坚持刻苦训练、时刻准备,先后3次受命备份、3次领命出征,圆满完成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聂海胜位列首飞梯队,却与飞天梦擦肩而过。面对提上日程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他暗下决心:继续努力,绝不放弃!随后争分夺秒全身心地投入选拔训练,他几乎没有踏出过北京航天城,夜里12点前没有睡过觉,在模拟舱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连周末和节假日都不放过;历经无数次训练,对成千上万个数据了如指掌,熟练掌握了所有飞行程序及操作规程。在备战任务的关键阶段,聂海胜母亲突发脑溢血昏迷,组织特批他回家探望,他仅去了3天就返回投入训练,用行动诠释了“宁可愧对家庭绝不愧对祖国”的大爱情怀。在不久后的单项考核中,聂海胜考出了整个考核中难得一见的满分,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六号乘组。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与同乘组航天员踏雪出征、首战太空,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


    2011年聂海胜晋升少将军衔,此时的他早已获得众多殊荣,但他一次次将成绩清零、荣誉深藏,参加乘组选拔。他常说:“飞行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无论将军或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2013年6月,聂海胜凭借过硬的素质、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光荣入选神舟十号乘组、担任指令长,带领两名新战友再次出征太空,手动控制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交会对接,同乘组航天员开展太空授课,用航天人特有的方式让全国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两度飞天归来,初心始终如一。作为航天员队伍里最年长的聂海胜,正常情况下人的生理功能都在衰退,他却用坚定的信念和超常的训练对抗着“自然规律”,和其他年轻航天员一样参与着共同的训练科目、挑战着相同的训练难度,身穿160公斤左右的水下训练服在深水里一练就是6个多小时,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承受8倍于自身重量的压力,面部肌肉严重变形、呼吸异常困难,圆满完成以空间站基础理论、出舱操作、故障处置为重点的8大类100余项训练,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谢、心肺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2021年6月,57岁的聂海胜三入太空,面对空间站任务在轨飞行时间更长、操控难度更大、挑战考验更多的情况,他和乘组其他同志密切配合、精细操作,顺利完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严密组织2次累计13小时空间出舱活动,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空间站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夺取了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重大胜利。


    聂海胜用二十四载造就了三度飞天的壮举,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他“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的庄严承诺!面对艰巨繁重的空间站运营阶段各项任务,他坚定表示“我的初心是出征太空,我的使命是圆满完成任务,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义无反顾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接受挑选,为祖国出征太空”。

    2022-08-01
  • “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统一战线工作纪实

    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一系列重要法规文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指明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各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统一战线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举旗定向:“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2021年11月11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


    “通过!”


    如潮掌声中,《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诞生。


    这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文献,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党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百年壮阔党史,初心始终不渝。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行进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一程,统战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审视国内,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复杂性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


    放眼国际,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统战工作越来越成为国际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有力的话语举旗定向:“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


    这是旗帜鲜明的正本清源——


    在2015年5月18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统战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重视统一战线。一些同志产生了轻视或忽视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的问题”;


    “不会做统战工作。统一战线有其特点,做好统战工作不容易。现在,有不少同志不熟悉统战工作的特点,不善于团结党外人士,拿着海龙王的法宝不会用”。


    直指其弊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找出症结、端正思想,积极加以克服。”


    这是高瞻远瞩的宏阔布局——


    正是在这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


    两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和涉及统一战线工作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部署、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研究统一战线重大问题,向党中央提出建议。


    2018年,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统一管理宗教工作、侨务工作,将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并入中央统战部,对外保留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牌子。这进一步加强了党中央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通过一系列顶层设计,统战工作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实现有效对接、精准契合。


    这是守正创新的思想擘画——


    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


    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修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同年12月21日,条例发布。


    修订后的条例,突出特点是通篇贯穿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领导,守住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同心圆的圆心,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首要原则。


    以圆心为基点,画出最大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创新论断——


    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在民族工作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宗教工作中,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中,强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强调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


    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源于中华文化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要不要统一战线、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怎样建设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汇聚合力:“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


    “来了,总书记来啦!”


    2012年12月24日全天和25日上午,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即冒着零下10多摄氏度的严寒,一一登门走访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进门时,与每一位同志紧紧握手;深情回顾同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交往的情景,积极回应各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走访结束时,嘱咐大家外面冷,要注意身体……习近平总书记情深意切。


    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坦诚交流、寄予希望;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欢聚一堂、诚挚问候;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共商国是、畅叙友情……习近平总书记身先示范,为党交肝胆相照的党外朋友。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今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考察中,当习近平总书记对师生、对村民、对社区居民们讲起“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话音未落,现场千百个声音不约而同地响亮回答:“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民族地区,留下了一个个温暖瞬间——


    在大凉山腹地的彝族村民家,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火塘边,谋划精准脱贫之策;


    在黑龙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


    在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按照当地习俗,敲响三声木鼓: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


    …………


    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2021年7月22日,在西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拉萨西郊的哲蚌寺。


    “宗教要和顺、社会要和谐、民族要和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这是世界宗教发展传播的普遍规律。


    4个多月后,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的三个“没有变”,为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给全体在德留学人员回信,勉励他们秉持崇高理想努力报国为民;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当面听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做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


    今年6月30日至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喜庆时刻,带来全国人民的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在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为香港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为“一国两制”伟大事业行稳致远指明航向。


    “距我上次到香港来,已经过了5个春秋。这5年,我一直关注着香港,挂念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终同香港同胞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话语真挚。


    把海外侨胞等力量凝聚起来,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2020年10月,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具有潮汕侨乡特色的侨批文物馆。时任馆长林庆熙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介绍了写批、寄批、送批、回批的具体流程,以及一封封“侨批”背后的感人故事。


    “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事业同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受感动,“华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国爱乡。他们在异乡历尽艰辛、艰苦创业,顽强地生存下来,站稳脚跟后,依然牵挂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有一块钱寄一块钱,有十块钱寄十块钱。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心。”


    民主党派、无党派、民族、宗教、民营经济、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海外……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下,数亿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团结奋斗:“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


    携手并肩而行,擘画未来蓝图,统一战线不断凝聚共识——


    上海兴业路76号,一幢石库门楼房,见证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浙江嘉兴南湖,一叶红船,摆渡了曾经暮霭沉沉的中国。


    2021年6月5日,各民主党派中央主席、常务副主席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来到上海、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并举行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和领路人。我们将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一位民主党派主要负责同志说。


    今年1月29日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引导广大成员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凝聚和传递正能量。”


    统一战线成员贯彻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聚焦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民主党派巩固深化“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成果,部署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多党合作事业稳中有进;全国工商联推进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促进共同富裕,“万企帮万村”行动圆满收官,“万企兴万村”行动成功启动……


    厚植精神沃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战线不断凝聚人心——


    群舞《中国梦》磅礴大气,歌伴舞《站在草原望北京》热情似火,好来宝、三句半等语言类节目朗朗上口。今年7月12日,“石榴籽同心筑梦”农牧民文艺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道本恩格尔嘎查开演。


    近年来,兴安盟成立1088个覆盖盟旗乡村四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等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持续增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指导宗教界广泛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润物无声的工作,使宗教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行动自觉不断增强。


    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建言献策支招,统一战线不断凝聚智慧——


    今年上半年,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围绕“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主题开展考察调研。


    从种植一线到企业园区,既有理论探讨,也有经验分享,更有对未来发展的畅想。无党派人士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建言献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分子是生产力的开拓者、文化的创造者、知识的传播者,必须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统一战线优化建言献策专家组、国情考察服务团等平台载体,引导党外人才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开展服务;持续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在49个实践创新城市打造3批150个全国实践创新项目,组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以及28个分团和3个行业分团,推动统一战线成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前行向未来,统一战线不断凝聚力量——


    “‘文化小大使’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对我的激励”“文化传播就在生活中的每个点滴”……在以“筑梦冬奥相约北京”为主题的2021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文化小大使”活动颁奖典礼上,30名中外青少年获得“文化小大使”称号,以青春之朝气,为促进世界和平注入新力量。


    今年5月,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希望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秉承宋庆龄先生“永远和党在一起”的信念,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时代,统一战线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不移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持续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广泛团结海内外台湾同胞,稳步推进反“独”促统工作,厚植支持和追求国家统一的民意基础;坚持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开拓新局。


    聚人心、筑同心。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战线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久久为功的定力和日日做功的毅力,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大团结,凝聚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2-07-29
  • 习近平在参观“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时强调 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7月27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引领全军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英雄的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续写了新的时代篇章,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再过5年,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梅常伟)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7日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他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引领全军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英雄的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续写了新的时代篇章,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下午4时30分许,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步入展厅参观展览。展览聚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安排8个单元展区,设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重整行装再出发”、“砺剑铸盾奔向一流”、“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爱我人民爱我军”、“深情励三军奋进新征程”等重点展项,通过1400余件文物实物、630余张照片、近百套武器装备模型以及大量图表、视频、艺术作品、互动项目等,生动展示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壮阔历程和伟大成就,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的昂扬风貌。习近平不时驻足观看,认真听取讲解,询问有关情况。


    习近平指出,再过5年,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张又侠,中央军委委员魏凤和、李作成、苗华、张升民参观展览。

    2022-07-29
  • 相关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全国到店餐饮线上交易额比6月同期增长20.2% 餐饮“烟火气”持续回归

    “刚走进商场就感觉人气回来了。”7月23日中午,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李佳和朋友约在朝阳大悦城聚餐,只见6—8层餐饮区人来人往,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转了一圈,几乎每家饭店门口都有人在等位。”


    小程序提前下单,有序排队,等待取餐……在几家饮品店门口,顾客都排起了长队。“6月我们店的销售额环比增长61%,7月首周销售额较6月首周增长170%。截至目前,门店经营已全面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奈雪的茶朝阳大悦城店店长陈玲玲说。


    今年5月,因疫情防控需要,北京餐饮企业暂停堂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现金流。苏帮袁朝阳大悦城店店长李文坡感慨:“在这期间收入减少,但员工工资、租金、供应商货款等都需要支付,非常担心现金流断裂。”


    为帮助餐饮企业渡过难关,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密集出台。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出台若干政策,针对餐饮业提出了7项纾困扶持措施;5月国务院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部署对餐饮住宿等困难行业给予更大力度支持;近日,商务部等部门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从6个方面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


    “朝阳大悦城发挥央企责任,加快推进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租金减免落地。”北京朝阳大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税费减免、房租减免、金融扶持、社保延缴等一系列帮扶政策落地,给商场里的企业带来了实惠。”李文坡说。


    “参与活动领卡券,进店就餐享优惠。”商场工作人员向顾客介绍着最新推出的消费促销活动。端午假期后,朝阳大悦城启动“马上堂食自由”满399返300活动;7月2日,“大悦消费季”活动拉开帷幕,联动场内近60家餐饮商户发放消费补贴,首个周末客流就比上周提升25%。


    “门店无法堂食的时候,我们苦练内功,提升经营能力,大力发展外卖,重新对店员排班,保障外卖制作,做好消毒防护,联合各外卖平台启动无接触配送服务,让消费者放心消费。”陈玲玲说。还有商家在暂停堂食期间,开通了短视频平台直播,发力线上销售。随着北京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餐饮业“烟火气”正快速回归。


    超八成餐饮老字号上线外卖服务,带动经营情况好转——


    广州传统门店探索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贺林平


    “拿外卖了!”下午5点多,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悦汇城4楼电梯口,外卖员刚放下电话,店员便从对面的新兴饭店(悦汇城店)走出来,将一份外卖快速交到外卖员手上。此时,在下面几层逛街购物的市民,也开始陆续向楼上的餐饮门店聚拢。


    在悦汇城边走边看,各家店里,大的圆桌、小的方桌已经基本坐满了,顾客们一边喝着茶,一边悠闲地点菜、聊天,享受一天繁忙工作后的相聚。


    在很多餐饮商家看来,如今的人气来之不易。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这栋大型商业体曾一度短暂关停,如今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商场的人气也有所恢复。


    外卖、堂食并行不悖,在新兴饭店已习以为常。新兴饭店是一家“百年老字号”粤菜馆,转型线上销售,是饭店数字化负责人李嘉欣努力争取来的——4年前,她从一家跨国公司辞职后回来店里帮忙,第一件事就是推动老店上线外卖服务。“餐饮数字化已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方式,老字号也需要在‘云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悦汇城这家新店是去年5月开的,一年多遭遇了好几次周边散发疫情。李嘉欣坦言,这种持续反复的意外状况,确实影响了堂食经营和店内客流,“外卖成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渠道,让店内员工有工可开,一定程度上可以稳住他们的心理。”


    主动转型加上疫情倒逼,新兴饭店旗下的3家门店都接入了美团外卖平台,老店还开拓了主营外卖的子品牌,整体外卖单量如今已占到店面营业额约20%。


    最近,新兴饭店开始尝试在外卖平台上向消费者发放线下体验券,利用线上流量反哺堂食。据了解,在线上线下带动下,新兴饭店6月的营业额比5月增长8%,7月上半月与6月上半月相比增长27%,老店正从疫情影响中逐渐恢复。但是,营业额与以往生意好的月份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但如果不上线外卖服务,可能更困难。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广州已有超过八成餐饮老字号上线外卖服务,带动经营情况好转。老字号“陶陶居”成功走出广州,在北京、南京等地开起了线上和线下分店;老店“孖记士多”线上化之后,来店里吃饭的人比以前更多了……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认为,老品牌也需要具备新活力,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的流量载体的出现,线上化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和分销路径。目前,外卖已经成为餐饮数字化的重要渠道。


    多措并举促进餐饮业回暖恢复(点睛)


    杨柳


    当前,国内疫情多发散发,部分地区餐饮堂食乃至外卖阶段性停摆,给行业带来重大挑战。从近两月的情况看,随着居民外出消费逐步增多,餐饮等服务消费明显改善,降幅明显收窄。建议从3个方面发力,推动餐饮业持续发展。


    用足纾困政策,凝聚发展动力。为促进餐饮等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近期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商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抓好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从加快出台相关补贴措施、落实好社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融资担保增信功能、发挥好商业保险支撑作用、支持老年助餐消费等6个方面扶持餐饮业复苏,为餐饮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餐饮业要争取用足各项纾困措施,缓解企业现金流短缺问题。


    用好自身优势,激发发展活力。餐饮业要立足自身优势,继续在市场保供、技术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快速适应到店堂食和外送外卖协调融合的趋势,做好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抓住市场新机遇,满足消费新需求。通过修炼内功、积极自救,在内部管理、产品创新、智能化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考虑销售“预制菜”产品,发挥“预制菜”前端连接着农业生产、后端连接着消费市场的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用活社会力量,形成发展合力。目前,随着各地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往昔餐饮业的繁荣正在逐步回归。各地政府在财政允许范围内,可通过地方性消费补贴,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相关协会也可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多种美食节、购物节等活动,进一步带动消费人气。


    相信通过政府纾困扶持、协会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餐饮“烟火气”将持续回归,迎来更好的发展局面。

    2022-07-28
  • 不断把握规律 积极运用规律(人民观点)——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②

    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逻辑、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正确指引,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


    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澎湃活力: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我国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9.95万亿元增长到19.91万亿元,规模翻了一番;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大约34%,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的装机容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位居世界第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背后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其科学性品格集中体现在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分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客观规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中,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到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习近平经济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矢”射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之“的”,深刻回答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深入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构建起科学完备、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逻辑、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正确指引,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


    从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到要求“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正是因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分析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我们才能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深入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比如,强调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指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风雨不动安如山,赖有砥柱立中流。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更好地按经济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回顾过去,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展望未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国经济航船定会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2022-07-28
  •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一年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一年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号角吹响,足音铿锵。“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取得重要成效,教育部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调查显示,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均有效减轻,学生的睡眠、运动、实践时间普遍增加,家长更加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提质增效,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夏日的阳光,映照着孩子们花儿一般绽放的笑脸。


    在江苏盐城市景山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嘉蔚和同学们来到学校“爱心暑托班”,参加橄榄球社团训练;河北滦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学生张一冉在家中学习制作美食,完成劳动作业……今年暑假,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于“题海”、奔波于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在更具特色的暑期作业、更加丰富的教育活动中收获成长。


    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一年来,各地各部门推进校内教育提质增效,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一年来,教育部门坚持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各学校精准分析学情,强化作业设计研究,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


    落实“双减”要求,优化作业设计。浙江嘉兴市海盐县沈荡中学强化年级组、学科组联动,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的比例结构;山东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为学生量身定制“配方作业”,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基础类、拓展类、创新类三类作业。


    ——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挺直腰板,手持毛笔,宣纸上晕开墨迹……陕西榆林市绥德实验中学学生马子涵经常在学校国学社团教室练习书法。实行课后延时服务以来,该校社团活动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一次增加为每天下午一节课,还聘请了多位校外教师。


    如今,在“全覆盖、广参与”政策基础上,教育部推动课后服务“上水平、强保障”,统筹用好社会资源,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引进28万名科技人才、文艺工作者、体育教练员等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推动大部分县区落实课后服务经费。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确保学生学足学好。


    一年来,教育部深入实施国家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遴选了2422节部级精品课;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工作;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截至7月中旬,已有课程教学等十大板块优质资源3.4万条。


    “落实‘双减’要求,需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介绍,学校将国家课程标准分解细化到每堂课,精准化设置学习目标、学习路径,对接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未来,要继续完善学校育人模式,进一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刘希娅说。


    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浙江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俞正强对“双减”后的转变深有感触:“以前,很多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补习数学,这样的‘超前’学习让校内课堂教学开展困难,扰乱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如今,‘双减’让学科教育回到了正轨。”


    “过去,孩子周末奔波于语数英补习班。现在,孩子的空余时间增加了,可以发展兴趣爱好,我也经常带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北方重工第六小学学生家长王莉说,如今,孩子双休日不再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培训乱象是顽瘴痼疾。如今,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


    一年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等部委全面强化学科类培训监管。“围绕学科类培训压减的目标任务,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期完成‘营转非’、‘备改审’、实行政府指导价三项重点任务,实现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大压减。”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介绍。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对实行政府指导价、预收费监管、上市公司清理整治、培训材料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规定,形成“1+N”政策制度体系。细化具体要求,为地方执行“双减”政策提供了依据。


    监管执法持续强化。教育部构建了全流程监管体系,组织各地于今年4月至6月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累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7.2万个、材料24.3万份、人员40.5万人,推动完成了4614个问题机构整改。同时,深化数字监管,建成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2.0,基本实现校外培训机构全覆盖,逐步健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体系。


    各地也积极行动,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安徽省建立健全隐形变异培训排查整治机制,严厉打击“线下转线上”“众筹私教”“一对一”“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等违规培训行为;


    河南省多部门联合出台校外培训收费政府指导价、“营改非”、“备改审”等政策文件58份,构建全过程、全链条的制度体系;


    陕西彬州市管控校外培训广告,建立广告发布审核制度,将校外培训广告治理纳入“网格”管理职能中,线上线下齐发力,净化育人环境。


    与此同时,教育部坚持非学科类与学科类培训治理同部署、同推进,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落实分类管理,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非学科类培训的市场主体进行甄别,协调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出台规范非学科类培训的专项管理文件;严查恶意涨价,联合发布公告,约谈头部非学科类机构,指导行业自律;加强价格调控,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206家采价监测点,将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纳入全国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价格总体平稳。


    健全机制,广泛汇聚各方合力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涉及众多部门职责。由党委和政府高位统筹、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确保各项举措切实落地。”采访中,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谈道。


    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需要健全工作推进长效机制。


    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各地党委政府一道,紧紧围绕“双减”目标,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深化部门联动,教育部牵头建立由20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加强会商研判,优化责任分工,形成了横向联动、高效互动的工作合力。同时,通过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等,持续开展通报、调度和督办,根据工作重点调整通报指标,层层压实地方党政责任。


    实现“双减”工作目标任务,需要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记者获悉,为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条件,各地努力配足配齐教师、落实课后服务经费。江西省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合理安排教师任务,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双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福建省晋江市开展关心关爱教师行动,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按规定发放劳务费,对课后服务成效明显的教师予以表扬肯定。


    “双减”工作的落地,离不开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协同配合。


    重庆市打造“双减”社区工作坊,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服务项目,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海南省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在山东济南市,1343所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在线服务,为家长提供咨询辅导……一年来,家校社协同机制不断完善。教育部门积极宣传正确教育观念,制作“双减”明白卡、宣传片及系列短视频,播出假期公益广告,指导各地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分析认为:“‘双减’正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格局的整体性变革。推进‘双减’,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提高政府的教育治理效能,必须坚持多元合作共治。‘双减’工作涉及政府、学校、家长、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校外培训从业者等多方利益主体,要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共同行动。”


    “双减”一年来,改革实践已充分说明:让教育回归良好生态,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双减”一年来,一个共识已然形成:“双减”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显示了党和国家坚决治理教育乱象的决心和信心。


    攻坚克难,任重道远。“‘双减’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基础教育体系、教育生态和育人格局,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校外培训治理成果需要巩固深化,校内教书育人需要提质增效,社会协同格局需要统筹完善。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巩固成果严防反弹,找准问题消除盲点,强化治本提升水平,化解风险确保稳定,用心用情用力写好‘双减’这篇大文章,确保‘双减’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2022-07-27
  • 二〇二一年度绩效信息公开范围更广、力度更大 中央部门晒出收支“明白账”(政策解读)

    近日,102个中央部门集中在本部门网站和财政部网站、中国政府网,公开2021年度决算情况,接受全社会查询。


    自2011年中央部门首“晒”收支账本以来,到今年已经连续12年向社会公开决算。今年的决算公开有哪些新看点?记者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和财政专家。


    全面推进绩效评价信息公开,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今年有102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决算。较之以往,今年中央部门绩效信息公开范围更广、力度更大,项目绩效自评结果、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公开数量继续增加,并首次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评价情况进行说明。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随同中央决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的项目绩效自评表的数量增长到586个,比上年增加93个。财政部聚焦科技、文化等重点领域,对72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3万亿元,项目数量和资金规模大幅增加。同时,首次将中央本级基建投资项目、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等纳入评价范围,新增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今年财政部选择36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随同2021年中央决算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参阅,报告数量比上年增加7个,涉及资金6000多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认为,经过连续多年向社会公开,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性要求,“从发展趋势看,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内容更为细化,越来越有针对性,是增强财政透明度,构建规范透明预算制度的重要环节,也将为地方部门决算公开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增加决算公开内容,扩大绩效评价信息公开范围,能更加充分地展示预算资金的产出和效果,及时反映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有利于促使各部门重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助力当前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说。


    根据《国务院关于202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要求,将对绩效评价较低的项目和考核结果较差的部门,在安排2022年预算时按照一定幅度分档压减,同时推动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


    加大政府采购透明度,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今年是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连续第七年向社会公开,往年仅公布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企业金额,以及小微企业合同额度占政府采购支出金额的比重;今年,为推动各部门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还增加公开了货物支出、工程支出和服务支出授予中小企业的占比。


    比如,广电总局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度政府采购支出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62.8%,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16191.03万元,占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的23.8%;货物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货物支出金额的85.1%;工程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工程支出金额的53.1%;服务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服务支出金额的55.9%。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政府采购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也有类似要求,但执行情况尚不乐观。”汪德华认为,部门决算公开信息中细化相关内容,有助于引导推动各部门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有助于社会各界分析相关政策领域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领域相关制度设计,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2021年,中央部门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中央本级支出继续负增长,节省的资金用于增强地方民生财力保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


    比如,国家能源局2021年“三公”经费预算数921.49万元,决算数291.62万元,完成预算的41.1%;财政部2021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2283.74万元,支出决算为514.41万元,完成预算的22.5%。


    各部门对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说明:一是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二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工作未按计划开展。


    “财政部门在建设有为政府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开源节流,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明轩说,通过公开决算,让老百姓看到政府部门带头“过紧日子”的明白账,以及厉行节约、共度时艰的实际行动,可以促进全社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起到带头示范效应。

    2022-07-27

  • 首 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