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已有绿色商场13家 累计节约用电2500万度

    记者6月12日从省商务厅获悉,海南省积极推进绿色商场创建工作,促进绿色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家绿色商场。




    按照商务部办公厅等印发的《绿色商场创建实施工作方案(2020—2022年度)》要求,我省2020年初启动绿色商场创建工作。2020年至2022年,全省成功创建绿色商场13家,其中海口6家、三亚5家、万宁1家、东方1家,海南海岛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海口日月广场)等商场名列其中。这些绿色商场通过更换LED灯、智能感应灯等节能灯具,运用隔热镀膜、接入光伏设施、AI智慧能耗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降低能耗。

    根据绿色商场提供的数据进行测算,我省13家绿色商场累计节约用电2500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85万吨。此外,绿色商场企业主动担当起绿色宣传的排头兵,组织节能、节水、环保培训300余次,节能环保公益活动100余次,持续输出绿色健康生活理念。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海南省将持续推动绿色商场创建,促进绿色产品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商贸流通领域绿色转型发展。各市县将组织当地商场开展创建活动,引导和鼓励绿色商场进一步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和设备设施,完善供应链体系,开展绿色服务、绿色回收和节能环保宣传。

    2023-06-13
  • 为何要把能源“存”在地下?揭开地下储能的“面纱”

    为何要把能源“存”在地下?

    ◎实习记者骆香茹

    地下储能又被称为深部地下储能或深地储能,是指利用深部盐穴、采空区、废弃矿坑等深部地下空间,将石油、天然气、氢气及二氧化碳等能源或能源物质储存在深部地层中。利用深部地下空间进行大规模能源储备是国际能源储备的主要方式,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物资安全及“双碳”目标实现等具有重要意义。

    “深地储能是未来能源储备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解决传统石油战略储备、天然气调峰保安、可再生能源持续供给和未来氢能大规模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近日,香山科学会议第748次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在会上表示,“大力发展深地储能是实现中国碳中和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在此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多位院士、专家、学者聚焦地下储能领域的核心难点,梳理深部地下空间能源储备拟重点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瓶颈,形成了相应的技术路线图,为未来地下储能的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地下储能究竟是什么?为何要推动地下储能工业化发展?地下储能的技术难点又有哪些?

    揭开地下储能的“面纱”

    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介绍,地下储能又被称为深部地下储能或深地储能,是指利用深部盐穴、采空区、废弃矿坑等深部地下空间,将石油、天然气、氢气及二氧化碳等能源或能源物质储存在深部地层中。

    利用深部地下空间进行大规模能源储备是国际能源储备的主要方式,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物资安全及“双碳”目标实现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石油为例,目前的石油储存方式主要包括地面储罐、盐穴和硬岩洞储存,其中利用盐穴进行原油储存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的主要方式。

    杨春和介绍,在美国的多个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石油战略储备库中,共有盐穴60余口、石油储存能力超过7亿桶。这些石油储存量不仅保证了美国的能源安全,也奠定了美国在国际油价定价中的主导地位。

    德国的储备油品主要包括原油、汽油、柴油、重油等,其中原油主要储存在地下盐穴中。德国的石油储备库除了作为战略储备库使用以外,还会根据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利用剩余库容为客户提供储存服务。而法国早在1925年就以法律形式建立了石油储备制度,法国的石油储备库由1个地下盐穴库和遍布全国的地上储油库组成。

    为何各国地下储能都选择了盐穴?盐岩具有物性稳定、渗透率低、损伤自修复、易溶于水和分布广等特征,是大规模能源储备的理想地质体。利用盐岩地层储能是今后我国实施大规模能源储备的优先发展方向。

    我国盐矿地质赋存条件复杂,因此首先选择在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和优越的江苏金坛盐矿开展盐穴储库建设,立足自主研发,克服难溶夹层和地质非均质性等困难,突破了一系列技术瓶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初步构建了我国盐穴储库首个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了我国盐穴建库的“金坛模式”。该模式对盐穴储库场址建设、造腔目的层优选、造腔方式及注气排卤工艺改进等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工程示范。

    地下是储能的理想场所

    为什么要将能源“藏”在地下?是地面设备无法满足能源的储备需求了吗?事实上,地下储能的优势,恰好在于“地下”二字。

    当然,要理解地下储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必须先了解我国当前能源结构与能源储存现状。

    自2017年起,我国推动能源系统低碳改革的政策力度逐渐加大,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全面发展的供给体系。近年来,煤炭作为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保持不变,但其在能源消费的占比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以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构成的清洁能源占比增加显著,由2015年的17.9%增加到2022年的25.9%。其中,风能、光能、地热等非化石能源占比从2015年的11%增加到2022年的17.5%。

    杨春和表示,加快非化石清洁能源的利用,是全球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优先方向。然而,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等具有典型的地域性且不能连续稳定供给,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制约着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弃风弃光现象。

    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把弃掉的电能储存起来?为此,科学家想了许多办法,包括抽水蓄能、压气蓄能、液流电池储能等。然而,无论是压气蓄能还是液流电池储能,都需要较大的储存空间,具有体积大、可承受高压等优点的深部地下空间就成了储能的理想场所。

    目前,国外已有利用深部盐矿采空区开展液流电池储能实验的相关报道,为利用液流电池进行大规模储能提供了思路。

    当然,对于氢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储存需求,广阔的深部地下也是“来者不拒”。

    杨春和介绍,氢能是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氢气的分子量相比于天然气更小,这意味着氢气的存储需要更多的空间且存储空间需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因此,深部地下盐穴为大规模氢能储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另外,利用深部地下空间存储石油能够规避经济性差、安全性低、占地面积大等利用地面储罐储油的缺点,进一步保障石油的安全供给;加快地下储气库建设也能够保证长输管道天然气平稳供给,避免大规模“气荒”的发生。

    以技术创新破解储能难题

    地下储能优势明显,因此推进地下储能技术创新就变得十分重要。

    多年来,我国在深部地下空间储能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储能库选址、建库、储存等环节上仍有一些问题待解。例如,深地储能介质与围岩体多尺度相互作用机理不清楚、深地储能库渗漏灾变时空演化机理不明确、深地储能库长期稳定性及库群相互作用机理有待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低渗围岩体多尺度渗透性测试技术亟待发展等。

    杨春和补充说,要利用中国层状盐岩进行大规模能源储备,亟须解决低渗介质多场耦合条件下多尺度渐进破坏、储能库渗漏灾变和长期功能劣化等关键理论研究难点;同时,需要开展层状盐岩多尺度渗透率测试、储能库智能建造、长期功能保障等系列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实施大规模能源储备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本次香山科学会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焕泉、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以及其他与会专家针对储能库建设、安全运维、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关键技术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梳理了现存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共同绘制了地下储能技术路线图。

    2023-06-13
  •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毛乌素沙地的“创绿者”

    作为国家“两屏三带”安全格局的关键地带,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久久为功,聚焦全市“三个四”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全面加强生态修复、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统筹盘活生态资源,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大力度实施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全力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伊金霍洛防线。


    守住“生态绿”





    在漫漫黄沙中,谋求绿色生存空间,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


    伊金霍洛旗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北边缘,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都曾经为当地的生态建设出了一道难题。在一代代伊金霍洛人的精心呵护下,一片片树林成长壮大,一座座沙丘后退消失,在人与黄沙的抗争中,伊金霍洛人从未停歇。


    “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谁都不能伤害它们。”从身强力壮的小伙,到两鬓如霜的老人,全国优秀护林员贾道尔计在护林守林岗位上一干就是38年。


    创新种苗培育技术、推广林业知识,参与实施全旗各类大项林业建设任务,参与打造“小霍洛万亩樟子松基地”,伊金霍洛旗国营霍洛林场场长、林业治沙专家许广重常年工作在治沙造林第一线,率先提出退化林分提质修复并进行试点取得成功。


    如今,大片的沙地柏、樟子松为毛乌素沙地披上了绿色,密密麻麻的沙柳和杨柴将沙土牢牢固定住,微风拂面,尽是清爽惬意。截至2022年底,伊金霍洛旗森林面积达到3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0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1%。先后荣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绿色名旗”“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示范县市”,并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无限风光背后,是伊金霍洛旗人守绿护绿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奉献与坚守。从漫漫黄沙到茫茫绿野,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伊金霍洛旗历届旗委、政府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积极带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战天斗地,科学编制全国首例县级《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规划》,先后实施退耕还林、“三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四区十线一新村”绿化、碳汇林、城防林等地方林业工程。“内蒙古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成功获批设立,成为全国唯一以沙地人工植树造林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主题纪念林植树等活动,累计造林50万亩。“伊金霍洛荒漠化治理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内蒙古经验”,伊金霍洛旗生态建设经验入选“建设美丽中国实践案例”。


    绿进沙退,山河巨变。沙区人的绿色梦,已然就在眼前。


    崛起“产业绿”





    从矿产开发到生态保护修复,从“家里有矿”到创造“绿色GDP”,产业低碳转型升级之路映射着伊金霍洛旗的绿色发展征程。


    悠悠白云、蓝蓝晴空、萋萋芳草、徐徐长风,站在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观景台上,4.2万亩巴图塔采煤沉陷区尽收眼底,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


    “这伙计可神奇了,给点儿阳光就‘来电’。”薛峰抬头望着4米多高的支架上一排排闪闪发亮的板材介绍道,项目于2022年并网发电,年均发电约9亿千瓦时,节约标煤3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4.1万吨。


    薛峰是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伊政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口中“神奇”的板材是光伏板,能瞬间将太阳能转化为绿电,通过电网系统输送到千家万企。更“神奇”的是,在光伏板的“庇护”下,阴凉处种植紫花苜蓿、蛋白桑等优质牧草,不仅绿了山头,也为后期发展养殖打下了基础。


    矿山生态修复了,绿色能源源源不断输出,农牧民由城返乡,造“绿”热情高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热潮无限涌动。


    无独有偶,走进蒙泰满来梁煤矿,煤堆高耸、煤尘飞扬、机械轰鸣这些印象中的传统采煤场景已成为历史。2021年1月,该矿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国家级绿色矿山,有什么不一样?


    蒙泰满来梁煤矿摈弃了常规的处理方式,运用科学手段和建筑艺术,将一座集餐饮娱乐、文旅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农牧养殖等于一体的“皇赏粮”田园农庄“镶嵌”在了矿山上。废弃矿坑华丽转身,变成了游客们流连忘返的“玩乐天堂”。


    “这样的煤矿,我们取名为‘庄园式矿山’。”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满赖村党支部书记秦岭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煤矿被赋予旅游的意义,还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增收,真的是两全其美。


    生态修复的底色是绿色,给矿区重新穿上“绿衣裳”是疗愈矿山伤疤的“特效药”。截至目前,全旗累计建成绿色矿山47座;境内17座露天煤矿到期复垦率达96.85%,复垦还地率达94.51%,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举好生态旗、打好生态牌、走好生态路。近年来,伊金霍洛旗积极落实“双碳”目标,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引进隆基绿能、远景科技、上汽红岩等一批500强企业,高标准建设全国首个零碳产业园,首创的零碳产业园模式已经“出口”海外,“风光氢储车”产业发展迅猛,迈上了绿色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结构脱“黑”向“绿”,产业布局由“地下”转为“地上”,地貌形态由“沉陷区”变为“风景区”。如今,站在高高的山脊上,极目远眺,“绿色”已成气候,微风过后,林涛声声。


    共享“城市绿”





    夏日夜晚,华灯初上,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与延伸数百米、外立面亮化了的楼宇相映成辉,各色灯光巧妙点缀于公园林间草中,居民或漫步水上栈桥,或流连在林间小道,健身、散步、赏花、观景、戏水……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动人图景。


    昔日的黄沙腹地一座城,生态脆弱,缺水少绿,曾是发展的桎梏。


    可是,在全旗境内的74座煤矿下,每年涌动着9760多万立方米的疏干水。除煤矿自用外,有达4760万立方米的富余水量不知该何去何从。


    城市“水从哪里来”和矿区“水往哪里去”,这是一对矛盾,却同时催生了伊金霍洛旗建设全旗生态水系的战略构想。


    为此,伊金霍洛旗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统筹调配、综合利用,让城市因水而活,因绿而美。以乌兰木伦河、掌岗图河、柳沟河、东红海子、西红海子“三河两湖”工程为“轴心”,通过分离市政用水和居民用水,疏干水为主,中水补充,应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三位一体”的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模式,做足水循环、水利用、水经济文章,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的滨水环境和“自然氧吧”。


    而其背后,是对“青山绿水”的殷殷守望。截至目前,矿区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全面建成,每年将净化达标后的4760余万吨疏干水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业、农业灌溉用水,降低生产成本,补充河湖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推进,2022年完成林草生态修复27万亩,东西红海子、红碱淖等湿地水域成为更多候鸟的迁徙“驿站”,形成了北方干旱地区少有的湿润多雨、生态和美的“小气候”。“三河两湖”内外循环的环城生态水系全线贯通,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管护面积由最初的2017万平方米增长至68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2.61平方米,位居内蒙古103个县级行政区第一,同时,建有各类公园、广场32处,建成开放式水景8处,建设城市慢行步道绿道71.7公里,先后荣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


    如今,穿行在阿勒腾席热镇街头,人们亲水而居、逐绿而行,幸福感扑面而来。


    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景色旖旎、苏泊罕大草原一望无垠、红海子湿地公园碧波荡漾……山水林田湖草沙在大美绿城伊金霍洛相融相契、美美与共,构成万物和谐的生命共同体。


    伊金霍洛,这个毛乌素沙地的“创绿者”,将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多彩答卷。(郝媛渊)


    来源:伊金霍洛旗委宣传部

    2023-06-09
  •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 能源行业加大环境保护与低碳转型发展

    初夏时节,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汤逊湖鱼翔浅底,水清岸绿。多年前,这里是另外一番景象。作为亚洲最大的城市内湖,由于种种原因,从2014年起,汤逊湖水质为Ⅴ类至劣Ⅴ类。








    如今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汤逊湖风景如画。受访者供图


    2020年5月,汤逊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我们创新应用EHBR(强化耦合膜生物反应技术)膜,吸附和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汤逊湖子湖红旗湖湖面人工浮动湿地上,种有多种沉淀颗粒、吸附‘氮磷’的水生植物,并种植刺苦草等沉水植物,抛养食藻虫,进一步净化水质。”三峡集团长江环保集团总经理助理、湖北区域公司总经理李向明介绍,在汤逊湖长达122.8公里的湖岸线上,所有排口都安装上了“智慧”分流井,对污水进行“精准识别”,截住直排湖内的污水。


    2022年7月,汤逊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成验收。“如今的汤逊湖变得越来越美,我们在这里经常看见飞鸟成群、水鸟遨游的景象。”汤逊湖附近居民高兴地说。


    这只是能源企业以绿为底,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中国三峡集团2022年环境保护公报》显示,2022年,三峡集团推进“五水共治”系统治理,探索以管网为核心的“水管家”模式,全年累计新增污水处理规模147万吨/日,新增管网长度5700公里,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2022年,中国石油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和过程管控,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炼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同比分别同比下降7%、21%、7.1%和3.5%,国内单位油气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同比下降4%,甲烷排放强度同比下降了11%。”《中国石油2022年环境保护公报》指出。


    《中国海油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实施节能减排改造项目233个,实现节能量38.8万吨标准煤,减碳量112.2万吨,购买使用绿电3.05亿千瓦时。


    “2022年,隆基使用了超过42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从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间,隆基生产的光伏产品达290吉瓦,累计输出的清洁电力超过1148287吉瓦时,相当于减少了5.36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隆基绿能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


    在加大环境保护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能源企业加大低碳转型发展,加快绿色产业布局,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塔里木油田且末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受访者供图


    2023年5月31日,塔里木油田且末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将每年为当地群众供应绿色电力2.1亿千瓦时,改善当地电力结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保障;截至2022年底,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台核电机组累计上网电量236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70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2亿吨,相当于植树造林53万公顷;2022年中核集团在运核电机组发电量1858.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4726.38万吨……


    “2022年,中国石油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标准煤/年;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006万平米,建成风光装机规模超120万千瓦,新增高纯氢产能1500吨/年;在吉林、大庆等油田实施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年二氧化碳注入量突破110万吨,油气热电氢多能互补新格局雏形初显。”《中国石油2022年环境保护公报》显示,2022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产量14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比例为66.8%,国内天然气产量在公司国内油气产量当量中的占比为52.5%。


    《中国海油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实现公司油气总产量1.2亿吨油当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天然气同比增产27亿立方米;天然气发电量218亿千瓦时。10年来,中国海油锁定长期LNG资源合同量约3400万吨/年;江苏盐城“绿能港”等一批绿色低碳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示范项目、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投产,启动“气化长江”“气化珠江”等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业内人士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低碳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能源企业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各环节绿色低碳发展,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23-06-09
  • 写在“6·8世界海洋日”之际:把“生态答卷”写在碧海蓝天上

    海风阵阵,在绵延的海滩上螃蟹进进出出,白鹭在觅食嬉戏,成片的红树林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日前,人民网跟随自然资源部走进浙江温州,探寻温州建设的人海共生、陆海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温州好,别是一乾坤。近年来,温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握“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持续推动“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深耕海洋生态保护,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为深入开展海洋强国建设、推动蓝色海湾整治的生动注脚。


    蓝色海湾整治让黄沙变“金沙”





    东岙沙滩风景。人民网欧阳易佳摄


    瓯江流日夜,百岛涌涛声。山海兼胜,风光施洞头。


    傍晚时分,在洞头东岙村,家家户户都支起了餐饮帐篷,做起了民宿生意,实现了在家门口赚钱的梦想。“这片沙滩的生态修复好了,环境好了,游客越来越多了。”东岙村民笑着说。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成为全国首批蓝色海湾整治试点单位之一。据介绍,蓝色海湾一期项目落地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总投资4.76亿元,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涉及17个村2.5万人。通过治理,洞头完成清淤疏浚157万平方米,修复沙滩面积10.51万平方米,建设海洋生态廊道23公里。


    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副局长张海环表示,借助实施整治项目的契机,当地利用生态“杠杆”撬动了产业崛起、海岛振兴,走出了一条彰显海韵、留得住乡愁的绿色发展道路。


    张海环介绍,2019年4月,洞头再次成功入围新一轮蓝色海湾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4.51亿元,通过修复受损退化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沙滩和周边的生态廊道环境,实施“破堤通海”,打造“十里湿地”,开展“退养还海”,全力复原沙滩岸线,共修复了10个被过度挖掘、侵蚀蜕化的砂砾滩,面积达15万平方米,累计修复岸线22.76公里。


    “蓝色海湾整治提升的是环境,带来的是发展新动能。”张海环说,“如今的洞头,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的美丽景象再度重现,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蓝色海湾整治让村民奔向共同富裕。”


    蓝色海湾,点沙成金。截至2022年12月,洞头形成15个民宿村集群,共有民宿594家,民宿村户均年收入超15万元。近5年来,落地开工亿元项目30个、百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达449亿元,GDP年均增长8.2%。


    “未来,洞头还将持续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做好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文章,助推‘海上花园’建设,努力将洞头打造成为海岛生态修复的全国样板。”张海环说。


    生态修复让红树林变“金树林”








    红树林郁郁葱葱。人民网欧阳易佳摄


    芒种过后,湿润的海风拂过脸颊,苍南沿浦湾上千亩整齐排列的红树林枝叶随风舞动,一片生机盎然,为海岸线筑起一条“绿色堤坝”。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保护红树林的紧迫意识被唤醒。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明确要求浙江到2025年要新营建红树林200公顷。


    近年来,温州一直在推广种植红树林,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截至2023年6月,累计投入7400万元,处置互花米草5500亩、新营建红树林2500亩,红树林总面积达6000亩,占全省75%以上。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海岸潮间带或海潮能达到的河流入海口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堤岸、净化水质、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副所长蔡景波介绍,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主要有净化海水水质的功能,有着“海洋绿肺”的美名。


    红树林的蓬勃生长,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也不断优化。蔡景波介绍,红树林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林下的淤泥是蟹类、鱼类、底栖生物的家园,为众多动物提供觅食、避难和栖居场所,为海洋动物的产卵繁殖、幼鱼的发育提供丰富的饵料和避难场所。


    “现在滩涂环境好了,跳跳鱼都比之前多,一斤能卖70多块钱,一年下来赶海收入多了不少。”当地村民郑敬赶海归来,尽管身上还有着淤泥也难掩脸上的笑意,腰间的竹篓里装满了跳跳鱼。


    苍南县沿浦镇农办主任陈诗凯表示,为实现生态和经济两手抓,苍南县提出构建“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即在红树林种植区周围设置大型生态养殖区,建设千亩滩涂大型底栖生物增殖与开发利用基地等。提高了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提升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同时也反哺了养殖品质,实现互惠双赢。


    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点绿成金。陈诗凯介绍,红树林的种植促进了沿浦湾生物资源的增加,提高了物种多样性,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每年能为当地村集体增收约20%近1400万元的养殖收入。


    “同时,红树林具有碳储量高、碳汇潜力强的特点。”蔡景波补充,红树林能够捕获与储存大量二氧化碳并永久埋藏在沉积物里,是地球上固碳效率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把蓝碳转换成碳交易产品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保护红树林是我国增加碳汇能力的重要发力点,积极探索优质生态资源的价值变现,对持续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023-06-08
  • 激发能源经济新动力——牢记嘱托,推动高质量发展内蒙古答卷系列报道④

    核心提示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更是内蒙古必须履行好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内蒙古能源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殷殷嘱托,重如千钧;使命在肩,笃定前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内蒙古紧紧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牢牢立足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优化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构建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绘就出一幅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2年,内蒙古能源经济多项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煤炭产量达到12.2亿吨,电力总装机达到1.73亿千瓦,新能源建成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煤炭保供达到9.45亿吨,外送电量达到2640亿千瓦时,对外输电能力达7000万千瓦。内蒙古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尽显担当。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攀升,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链,充分发挥煤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块黑色煤炭,一瓶白色聚丙烯颗粒,一卷透明保鲜膜,在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一字排开,直观呈现出煤炭“由黑到白”的“蝶变”。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双碳”目标下,盛产煤炭的鄂尔多斯把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到资源转化升值上,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攀升。


    “鄂尔多斯已构建起煤制油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多条产业链,煤炭在这里被‘吃干榨净’‘由黑变白’,实现资源型产业的纵向梯度增值,现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能1925万吨,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鄂尔多斯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家底”的写照。“十四五”时期,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煤炭消费将逐步减量替代,煤炭工业的发展重点在于提升发展质量、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制高点上放眼未来,煤炭大区内蒙古煤炭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意义显而易见。


    如何实现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内蒙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煤炭高效利用的创新发展之路。


    以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目标,近年来,内蒙古坚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加快煤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现代煤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逐步化解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节能降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炭保有储量、产能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的内蒙古,从“挖煤卖煤”到能源革命,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走出了一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全区煤制烯烃、甲醇产量已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已建成投产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省区。全区煤矿现代化开采水平、千万吨级现代化煤矿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单矿平均产能增至260万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全区年转化煤炭增至1亿多吨,形成以煤制油气、煤制烯烃和精细化学品制造等为主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体系,建成国内门类最全的煤基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2022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11.7亿吨,位居全国第2位,占全国原煤产量的26.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对全国原煤产量增长贡献率达29.1%,高于第二位山西省0.9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煤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氢”装上阵,“风光氢储车”一体化协同推进,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提供澎湃有力的动能引擎


    初夏时节,万物竞秀。


    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腹地,三峡蒙能库布其基地项目先导工程建设现场,上百台推土机正开足马力平整土地,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为“光的海洋”,化为“经济绿洲”,建成“生态样板”。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和全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和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改扩建先进高效煤电装机40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4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对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中环产业园展厅,闪闪发亮的单晶硅棒、晶莹剔透的石英坩埚分外引人注目。


    中环产业园自2009年投资建设,目前入园企业16家,建设完成光伏单晶一期至五期项目及配套设施,总投资近400亿元,光伏单晶晶体年产能达85GW,光伏单晶晶片年产能达25GW,建成了全球质量最优、单体规模最大、门类齐全、工艺技术先进、制造方式和人均效率全国领先的光伏单晶硅材料研发与制造中心。


    “大干快上”推进新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内蒙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最优选择。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发展新能源产业,内蒙古优势独具。


    “大干快上”推进新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更是全国能源一盘棋指导下内蒙古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的“双碳”目标,为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深刻的背景、更为深厚的内涵、更为清晰的方向。


    近年来,内蒙古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以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新能源产业高地为目标,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推动内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努力为国家提供更为稳定、更加安全、更加绿色的能源供给。


    ——印发实施“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及可再生能源、油气、技术创新、氢能、能源数字化转型等多个专项规划,制定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新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意见等系列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搭建起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


    ——聚焦“风光氢储”4条重点产业链,一体推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22年,全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完成投资620亿元,为年初计划的1.3倍,呼包鄂通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初步成形。


    ——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6类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为新增负荷配置相应规模新能源,实现新能源自发自用和能耗总量、碳排放、用能成本下降。2022年,全区批复实施6类市场化新能源并网项目112个,总装机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


    能源体系“四梁八柱”搭定,产业项目“雕梁画栋”写意。加快推进能源经济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内蒙古用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实干作答。


    目前,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超过6500万千瓦,在建和拟建的新能源规模超过1.3亿千瓦,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大约是过去20年全区新能源建成规模的2倍,庞大的建设需求带动了上游原材料、中游装备制造、下游运维服务的市场增长,将至少贡献万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工业内蒙古”,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提供了澎湃有力的动能引擎。


    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氢”装上阵,“风光氢储车”一体化协同推进,内蒙古新能源产业跑出加速度,站上新高度。按照规划,今年,内蒙古将继续抢抓国家新能源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预计年底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超过9000万千瓦,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逐“绿”前行、向“新”进发,内蒙古坚决履行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勇做能源保供“压舱石”,扛起能源保供“硬”担当


    130米深井下,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上湾煤矿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一派繁忙。伴随着采煤机巨大滚筒的持续旋转,一块块黑黝黝的原煤顺势落下。


    上湾煤矿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也是世界上第一个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通过应用设备在线点检、专家智能诊断、油脂集中润滑等28项智能化检修系统,以及三维实时数字孪生、惯性导航、全景拼接等42项智能化操作系统,形成“自主割煤+无人跟机+远程干预为辅”的开采模式。


    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成智能化煤矿126处;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27个,比2020年增加12.6倍。其中,25处露天煤矿开展无人驾驶试验,无人驾驶车辆达233台,比2020年增加12.7倍;82处煤矿井下应用矿山机器人、103处煤矿实现井下固定场所无人值守。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到2023年底,内蒙古力争所有具备条件的240处正常生产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


    在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下,煤炭先进产能不断释放。2022年,内蒙古完成煤炭保供任务9.45亿吨、居全国首位,其中,外送煤炭达到7.2亿吨,占全国跨省外送煤炭的1/3,在保障自治区煤炭稳定供应的同时,有力保障了全国29个省区市的用煤需求,内蒙古煤炭温暖了大半个中国。


    作为国家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自1993年第一条外送华北50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以来,内蒙古电力外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为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内蒙古在电力外送量10余年稳居全国第一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新能源电力外送规模。目前,内蒙古新能源电力外送范围覆盖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实现了电力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2022年,全区电力总装机达到1.73亿千瓦,新能源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外送电量达到2640亿千瓦时,外送电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内蒙古电力点亮神州万家灯火。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进一步夯实煤炭煤电‘压舱石’,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增强能源供给韧性,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内蒙古坚决履行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勇做能源保供“压舱石”,扛起能源保供“硬”担当。今年,内蒙古将继续扛牢能源保供的重大政治责任,持续夯实能源工业保障基础,全力推动在建煤矿建成投产,加快自用和外运煤电项目建设,到2023年底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2.5亿吨,电力装机突破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达到9000万千瓦、比重达到45%以上。


    时代大潮奔腾向前,责任使命催人奋进。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将继续牢记嘱托、踔厉前行,推动现代能源经济逐“绿”前行、向“新”进发,全面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为端稳“能源饭碗”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康丽娜)

    2023-06-08
  • 守护绿水青山,加快低碳转型——安徽用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薛家洼变了——过去是“滨江不见江”,如今成“城市生态客厅”。


    夏日清晨的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绿意盎然。清风拂过,裹挟着草木清香。就在几年前,这里还聚集着众多“散乱污”企业、码头、固废堆场,生态问题突出。


    关停污染企业、修复岸堤、植树复绿……2019年起,马鞍山市以薛家洼为突破口,开展长江岸线综合整治,薛家洼变身市民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


    安徽省近年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好山好水保护好作为重要任务,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傍晚,落日余晖,巢湖之上,金波荡漾。岸边,鲜花烂漫,绿树成荫,游人如织。


    巢湖也变了——水质从10年前劣Ⅴ类好转为Ⅳ类、国考断面全面达标、出湖入江水质保持Ⅱ类;已连续两年实现无蓝藻异味。


    巢湖之变,得益于合肥市近年来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和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大力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守护绿水青山,既要久久为功、持续努力,也要积极探索、创新突破。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是安徽省内的第三大水系,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年均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入库水量70%。


    多年来,由于上游水质不稳定,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受到很大影响。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启动实施,经过三轮试点和多年治理,最终形成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新安江模式”,并在13个流域、18个省级行政区推广。


    今日新安江,生态效益显著。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连续多年达到皖浙两省协定的生态保护补偿考核要求,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千岛湖水质实现同步改善。


    天朗气清、山清水秀,成为安徽的新常态。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哨兵介绍,2022年,安徽全省PM2.5连续两年达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状况保持良好,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6.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92.8%,连续3年超90%。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番茄和水泥,可以产生何种联系?在位于芜湖市的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有了答案。


    走进白马山水泥厂的智能温控室,一排排无土栽培的番茄引起记者的注意。走近一瞧,番茄底下是一根根白色空心管道,伸手一摸,能感到有气体吹出。


    “吹出来的是气肥,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当白天日照强烈时,管道里吹出的二氧化碳会增多,来满足光合作用需要。”白马山水泥厂负责人卢叔敏解释。


    二氧化碳从何而来?这得益于海螺集团的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它能把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水泥窑烟气,变为农业生产中的气肥,再通过管道输送到温控室。


    水泥行业是排碳大户,如何有效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成为企业减少对环境影响,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关键。“利用气肥帮助番茄种植,正是我们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有益尝试。”卢叔敏说。


    海螺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永波说:“我们还在筹备将捕集纯化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或化学品,实现更大规模的资源再利用。”如今,海螺集团三碳(安徽)科技研究院已经联合南开大学开展“二氧化碳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将二氧化碳还原制备为“合成气”作为水泥窑烧制替代燃料。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陈永波说。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安徽坚持源头发力,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快,持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组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工作专班,2022年共推动落地项目1682个,总投资11940.8亿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在安徽十大新兴产业专班招商引资统计监测结果中居第一位。

    2023-06-06
  •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黄河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母体和发端的地位与意义,既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阐发、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可以为文化认同提供坚实基础,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将为着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为世界文明刻下鲜明的中国烙印,引领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境内的黄河上游尖扎段风光。新华社发


    1.阐发黄河文化,为文化认同提供坚实基础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5000多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精神特质,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和蚩尤,在黄河流域开创了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开辟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道路。


    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历史上,黄河一直被誉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国的主体,并长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科技文明等,都是在这一区域内产生和发展的。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分布着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从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到“邦国”文明的诞生,到作为文化基因的正统观和“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到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在中国古代文明的长期发展中,黄河文化不仅以其高度发达的文明长期居于多样文化的领导地位,成为当时多样文化的凝聚中心和中华古文明当之无愧的代表,并且不断地给予周围的文化以深刻的影响,最终以自己为核心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中华文明。黄河文化独特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赋予了它流域文化地位的同时,还兼具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与中央文化,中华文化中的根源文化、核心文化、主干文化的地位。


    黄河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是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核心,是众多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与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可以说,黄河文化是维系中华文化脉络的主干,是中华民族心理认知的最基本参照坐标。它纵向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横向凝聚了全球炎黄子孙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寄托。黄河文化的存在表明,中国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历史共同体。中华民族要复兴,需要依靠文化认同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力量。深度阐发黄河文化,将最大限度形成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情感,促使全体中华儿女手足相亲、人心相聚,让中华民族在复兴路上走得更坚定、更团结、更自信。


    2.传承黄河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向前深入推进。黄河文化不仅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还因其本身具有的文化特质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坚实文化基础。传承黄河文化,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黄河文化,将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黄河文化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承,造就了刚柔并济的民族精神内核,涵养了厚德载物的民族性格,锤炼了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都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回应大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挑战,为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追求美好梦想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体现着中国人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基本起点。传承黄河文化,可以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统一思想、形成广泛共识的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凝聚自然天成的磅礴历史动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相匹配的文化赋能和文化力量的支撑。民族标识总是通过文化来确立的,没有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无所谓民族的特点。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交流碰撞,我们应在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黄河文化,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的文化标识。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价值理念,塑造着世界文明的中国特色。


    3.弘扬黄河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又被冠以“善淤、善决、善徙”六字。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是一部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的奋斗史,也是一部生动的治国史。黄河文化内蕴着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与精神力量。新时代弘扬黄河文化,不断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回应人类实践的大逻辑,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把握时代、塑造时代和引领时代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黄河文化浸润着中国政治与社会文化中发达的制度要素,蕴含着我国自古以来治国理政的深厚智慧。黄河流域是我国礼仪与礼制文明产生最早的区域,黄河文化饱含着德治的传统思想理念,影响了仁礼并举、忠孝节义等治国理政思想的产生。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漫长的治河历史高度凝练了黄河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基本态度。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大同制度,大禹治水“身执耒臿,以为民先”所示范的责任情怀,西周“敬德保民”的礼乐制度,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探索并实践制度建设的悠久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国家治理能力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5000多年中华文明内秉着中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黄河治理历史反复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超大疆域、多民族、超多人口的大国,要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就一定需要一个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权和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充满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其生生不息的密码深藏在不断革新的历史实践中。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绝对不能割断历史脉络,而要把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读懂、读深、读透,既契合我国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大一统的文化传统,又吸收现代政治文明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自觉掌握、传承发展黄河治理文化体现出的管理机制、动员体制、政府行为规律等制度文化要素,方能为当前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和重要借鉴,方能让黄河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23-06-06
  • 探秘全国首座“双零”建筑






    本报记者颉亚珍


    在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全国首座钢结构+全幕墙系统“双零”建筑——副中心规划展览馆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


    “双零”即零能耗、零碳。该馆建筑面积7583.78平方米,年耗能31.5万千瓦时,全年发电量达90万千瓦时,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100%;全年碳排放量约为370.73吨,年均总减碳量达724吨(约等于1811亩森林年固碳量),建筑整体实现“碳中和”。那么,是什么样的技术保证了“双零”目标的实现呢?近日,记者走进现场一探究竟。


    屋顶上设“超级充电宝”


    规划展览馆的坡屋面铺的不是传统陶瓦,而是犹如古代铜器一样呈现磨砂般深褐色质感的光伏瓦,平屋面则设置了网点状的咖啡色玻璃基光伏板。记者了解到,光伏建筑一体化正是实现“双零”建筑的首个关键词。


    “光伏瓦不仅安装方便,还可以保温、隔热、发电,同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冲击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160地块项目经理许有越介绍,展览馆所在的160地块共铺设了约6000平方米的光伏设备,年发电量可达150千瓦时/平方米。光伏发电技术就像“超级充电宝”,把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光伏瓦产生的电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整体实现“零碳展览馆、低碳办公区”的目标。目前,光伏屋面已集中展开焊接挂瓦作业。


    外部“充电”的同时,高性能保温材料和气密性8级、水密性6级的高性能绿色防水隔气膜,给规划展览馆戴上了“围脖”,让展览馆“冬天冻不透,夏天晒不热”。“外墙保温材料的厚度一般为100毫米到130毫米,而我们把展览馆岩棉板的厚度做到了210毫米,保温隔热效果更好,可使展览馆的年耗能由61.38万千瓦时降低为31.5万千瓦时,相比基准建筑67万千瓦时的年耗能,建筑本体节能率达53%。”生产经理唐金齐说,在光伏“超级充电宝”与“围脖”的共同作用下,展览馆的综合节能率达到100%,填补了国内零能耗建筑体系的一项空白。


    “搭积木”式盖房绿色环保


    在规划展览馆的施工现场,地面的绿色防尘网上,装配式幕墙玻璃石材堆放有序,施工现场干净整洁,看不到材料切割四射的火花,也见不到成堆的建筑垃圾,与传统印象中的工地完全不同。许有越说:“展览馆采用的是装配式建筑工艺,有效减少了现场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


    装配式建筑工艺正是实现“双零”建筑的第二个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工艺即提前在工厂模块化定制切割,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搭积木”式组合安装,工艺简便、绿色环保,但对预制构件的误差和现场施工的精度要求很高,“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误差往往以厘米计,而我们的装配式建筑工艺实现了精度控制由毫米级向丝米级的提升”。


    “双零”施工技术可复制


    “智慧大脑”则是实现“双零”建筑的第三个关键词。副中心规划展览馆项目创新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硬核智慧技术,以技术赋能建筑智慧化,打造出智能建造的“超级大脑”,保障了该馆在设计、施工、维护和运营全生命周期的“双零”运行。


    “为了高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数据储存,我们自主研发并应用基于区块链的精细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建筑+区块链’的‘零’的突破。”许有越介绍,在区块链管理系统中,通过物联网、三维扫描仪、放样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采集上传的所有数据和项目文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一经存储就不能篡改,保证项目数据的安全、真实、可靠;系统内嵌的专家库,可为项目形成专项解决方案。楼内物联网技术和智慧能源柔性管理模式,可实现温度湿度控制和天气环境智慧联动、楼内环境和人性化需求智慧联动,体现了智能建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创新理念。而且,技术人员深度开发持续优化AI智能算法,AI逐步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系统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将随之持续提升。


    目前,项目外立面幕墙已完工,这座地上地下各三层的“双零”建筑初具雏形。“副中心规划展览馆以方正典雅、质朴大气的建筑形式展示了副中心的文化底蕴和特色。这座‘双零’展览馆对标国际一流,更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零碳建筑形式!”唐金齐表示,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双零”建筑施工技术、经验不断积累且具有强大的可复制性,可为“双零”建筑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023-06-02
  •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 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

    二氧化碳封存工程示意图。


    中国海油供图


    地下岩层深处,不但有珍贵的油气资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海洋油气钻探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捕获伴生的二氧化碳,将其封存在海底?


    6月1日,距离广东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等设备依次启动,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后,通过二氧化碳回注井,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床之下800多米的咸水层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也意味着我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空白。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二氧化碳顺利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存储位置。中国海油的专家们找到了一个状似倒扣“巨碗”的地质构造,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实现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封存。


    位置选好后,就要钻一口垂直深度近900米、水平位移超3000米的大位移井,建立一条向“巨碗”输送二氧化碳的通道。如此大的水平位移,井壁摩擦力成倍提高,钻井时很容易被卡住,加上海底浅层土质松软,钻井时井眼容易垮塌和漏失钻井液。


    针对这些挑战,钻井专家定制了特制钻井液,既能抵抗酸性二氧化碳腐蚀,也能支撑井壁、润滑井眼,让二氧化碳回注之路通畅无阻。不仅如此,注气管柱还加装了光纤监测装置,每隔1米就有1个监测点,数千只敏锐的“眼睛”全方位观察管柱是否存在泄漏。


    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底层圈闭多,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封存潜力预测达2.58万亿吨,能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2023-06-02
  • 山东5部门联合发文:到2030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

    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节能减碳,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建设、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等方面细化22条具体措施,确保到2030年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


    《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山东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建设方式加快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绿色建筑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建造方式加速推广,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建设领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到2030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等。


    城市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方案》,系统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首先要合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稳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动“拆改留”到“留改拆”转变,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要加强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到2030年,全省各设区市的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提高城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到2025年,新增地下综合管廊120公里,设区市全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整县(市、区)制雨污合流管网实现“双清零”,5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模范县。同时,要增强城市绿化碳汇能力,系统推进多层级公园体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25年全省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


    在县城和乡村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强县城建设密度与强度管控,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县城内部道路红线宽度不宜超过40米,广场集中硬地面积不宜超过2公顷。要推广绿色低碳农房,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在乡村生活热水、供气、供暖、供电等方面的应用,到2025年力争9个非通道城市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


    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是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重要举措。《方案》提出要着力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面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十四五”期间,新增绿色建筑5亿平方米以上,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十四五”期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3000万平方米,力争到2030年具备节能改造价值和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实现应改尽改。在建筑用能方面,积极发展城镇分布式光伏系统、清洁能源供暖等,逐步建立以电力为主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到2025年,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55%。发展应用绿色低碳建材,到2030年,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70%。(方垒)

    2023-06-01
  • 青岛:税费红利让企业发展更添“绿意”

    青岛有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风貌,绿色低碳、青青之岛一直是这座城市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发展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任务,加快推动生产型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青岛市税务部门坚持以绿色税制践行低碳理念,让企业尽情畅享绿色健康发展新模式。


    如今绿色低碳已渗透青岛,成为城市底蕴,带动全社会向“绿”而生。


    以税“润绿”,下好税费红利“先手棋”


    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是促进生产型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不仅关乎企业发展质量与经济效益,更关乎企业发展运行的生命周期。


    “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是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观念。


    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循环再生为核心理念的生产制造企业,打造了现代化建筑废物资源化综合处置车间,致力于通过精细化处置和标准化利用,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园区零垃圾、零废水、零废气、零废热、零能耗“五个零循环体系”的零碳排放。


    据陈勇介绍,为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园区配置废水处理再循环利用系统,设计雨水收集渠进行节水生产;打造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与海水淡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无色无热无味烟气排放;采用光伏一体化设计控制能耗,解决生产和照明的用电需求……最终实现园区零碳能源系统建设。


    “目前,园区年处理建筑垃圾的能力可达到900万吨,节约天然骨料砂石47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50万吨。自环保税开征以来,税务部门宣传‘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征收原则,主动对接开展培训辅导,让我们充分享受到环境保护税减免红利,成为业内绿色环保生产经营的典范。”陈勇自豪地说道。


    以税“增绿”,提供税惠礼包“及时雨”


    绿色低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全民之力,久久为功。企业作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主要单位,只有策马扬鞭加速实现绿色转型,才能为绿色低碳这场“马拉松”蓄力赋能,而税收工作也是助力这场赛事成功的“加速器”。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标准逐年提升,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第五热力有限公司致力于“煤改气”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工作,旨在满足市民持续稳定供热需求的同时,加速推进自身由高耗能、高排放向低碳绿色经济转变。


    实施环保技改项目的初衷是不错,但大量的资金投入让企业犯了难。“今年年初,我们制定了加大‘煤改气’项目投入计划,投资金额约1.7亿元,新建两台116MW燃气热水锅炉及两套辅机,但由于投资成本较大,这让原本入不敷出的我们面临着更大的运行成本难题。”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第五热力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梅超表示。


    为解决热力公司的资金难题,确保环保技改项目顺利推进,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为企业输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精准解答涉税难题,指导企业申报获取留抵退税款359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技改投资压力。


    “这笔资金来得真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我们已经将这笔退税款及时投入到环保技改项目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在维持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约4万吨,较燃煤时降低80%左右。如果没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我想企业绿色低碳之路难以走得如此顺畅。”梅超激动地向记者坦言。


    以税“护绿”,推出增值服务“连环招”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离不开企业自身观念的转变,更离不开税收工作的引导和支持。越是难以推进的,越需要耐心跟进引导;越是正在推进的,越需要细心呵护辅导。


    提到税务增值服务,青岛建一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史玉亭有话说:“去年,为保证绿色特殊性能混凝土研发生产顺利推进,税务辅导团队第一时间进企业普及研发费加计扣除事前裁定制度和相关优惠政策,帮助我们节省了200多万元。”


    为保证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把税收红利实实在在送到企业口袋里,李沧区税务局通过远程辅导、“专”线直连、建立“首席税务联络员”服务机制等方式,在政策落实上再加力、在纾困解难上再添力,持续快捷地为企业健康发展“充电续航”。通过推出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不仅让企业享受到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等税费优惠礼包,更让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兼具竞争力和内生动力。


    “税务局心系纳税人缴费人,主动送政策上门、助企纾困解难的暖心举措,拉近了征纳双方的距离。同时,这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信心和活力,激励我们在技术研发、转型升级、减排降耗等方面变得更加主动自觉。”史玉亭坚定地表示。(杜倩)

    2023-06-01

  • 首 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