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头市53个项目成功纳入自治区生态环保项目储备库

    经自治区严格把关,逐级评审,包头市共有53个项目成功纳入自治区生态环保项目储备库,项目入库率为67%,项目申报总数及入库总量居自治区前列。

    其中,大气治理项目入库35个,入库率为18.8%;固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入库3个,入库率为15.78%;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入库11个,入库率为10.89%;应对气候方面项目入库1个,入库率为14.2%;地下水防治项目入库3个,入库率为5%。

    2023年包头市财政项目枢纽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以来,该市财政局与部门联动,组织申报各类生态环保专项资金项目79个。

    下半年,继续依托“包头市财政项目枢纽综合服务平台”,包头市统筹项目管理,加快推进已入库的项目组织实施,确保专项资金下达后能够及时落地见效。加强后续项目储备和动态更新,同时,提升项目质量,严格项目审核把关,推进生态环保项目储备扎实开展。

    2023-08-02
  • 一个西南山区县的“污水垃圾治理”调查

    “一时干净”变“时时干净”,“一村美”变“村村美”

    一个西南山区县的“污水垃圾治理”调查

    几年前,污水遍地、垃圾乱扔、虫蝇乱飞、气味难闻;现在,水泥路进村、房前屋后干净清爽、污水得到处理、各类景观相映成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的村村寨寨实现了“美丽宜居”的蝶变。

    近年来,地处山区的牟定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以党建为引领,实施“五五做法”,发动群众全员参与、全域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如今,全县各自然村焕然一新,一个个秀丽祥和、宜居宜业的和美村落点缀在青山绿水间。

    党建引领创新环境整治“五五做法”

    来到牟定县蟠猫乡碑厅村委会村民小组丫口村,映入眼帘的是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沿路次第排开,房屋周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面墙上张贴着“美丽乡村建设投工投物公示榜。”榜上记录着:普文翠投工15天,投物木头15棵;普宗华投工15天,投物瓦缸2个、木头15棵……

    “为维护村容村貌,我们常开展义务劳动,村民投工投劳的积极性高,争当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正带着村民擦拭路边围栏的村民小组长普成富说,村里提倡多一点就地取材,少一点花钱购买;多一点自力更生,少一点对外承包。

    “脏乱差!一言难尽!”提起村子前几年的样子,普成富连连摇头。现在,“让每一个村庄都美丽宜居起来”已成为牟定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当地实施的“五五做法”让广大山村实现美丽宜居。

    干净之“干”,就是没有污水,没有泥坑;干净之“净”,就是没有“污物”,没有垃圾。这是牟定县委书记李明峰眼中乡村的“干净”样子。“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五长治县’,整合县、乡镇、村组各级组织和干部力量,发挥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作用。”李明峰说,落实村(社)长、林(山)长、河(湖)长、田(地)长、路(街)长“五长”工作要求,实现“山、水、林、田、路、村”的综合治理。

    环保设施不足、环保意识薄弱等是老问题,提升人居环境需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牟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主任徐承文介绍,以全县727个自然村污水治理为例,采取县级财政统筹整合筹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管材询价统购和组建土专家“施工队”承建的方式省一点、发动村贤能人和爱心人士捐一点、农户投资投劳投一点的“五个一点”筹措方式,用2.1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8.7亿元的治理项目。

    资金到位后,农村污水治理还要因村施策。“全县727个自然村,按与县城距离、人口规模等要素分为县城集中、乡镇集中、小型设备、村庄集中、一户一池处理五类,详细编制具体的污水‘五类处理’方案,保障工作有序推进。”楚雄州生态环境局牟定分局副局长钟锡彪说,目前牟定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和行政村污水治理率都达100%。

    另外,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牟定坚持“全领域、全动员、全参与、全周期、全受益”的“五全治理”,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通过勤劳的双手收获美丽宜居的家园。

    在戌街乡碗厂村委会白铜厂自然村,村民定期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确保干净整洁。村民还在巷子里自发种上绿植,走过巷子,能看到绿植、闻到花香。“现在的生活环境比过去好多了,污水进入管网、垃圾丢进垃圾箱,房前屋后是绿水红花……一点一滴都有村民的参与。”白铜厂村村民刘人才说,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已经成了村里新风尚。

    “解决了干净的问题,还要实现好看。”李明峰说,“十四五”期间,按照“前年净化、去年亮化、今年绿化、明年美化、后年文化”的“和美乡村”建设步伐,把田地整理好看、把庄稼种植好看、把树木栽种好看、把房子修盖好看、把庭院管理好看、把山水治理好看。

    因村施策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以前,大部分村庄没有实施污水管网收集项目,农村户厕污水多数采用“池满清掏,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处理。部分以外出务工为主业的家庭,对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需求不高,化粪池清掏成为负担。久而久之,出现厕所“池满外溢”的现象,甚至出现“卫生厕所干净了自家庭院,熏臭了村庄”的极端情况。“下雨天,我家厕所的污水就从化粪池里往外涌,路面上脏兮兮的,还不到跟前就闻到臭味。”丫口村村民普连乾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都不舒服。

    为根治农村污水问题,牟定县在项目资金的支持和专业技术指导上下功夫,全县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处理的方式,开展“污水”治理工作。

    “2022年初,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启动,蟠猫乡立即在每个行政村组建乡、村、组三级工作队,到农户家开展工作。”蟠猫乡党委书记罗军说,工作队队员根据山形地势、房屋布局、空闲地远近等来确定厌氧发酵池和氧化塘选址、管网的布局优化和检查井的最佳位置,又根据村民家人口数、家禽牲畜数来确定化粪池、雨污分流池和沉淀池的容积。

    丫口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对该村67户产生的污水进行自动化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记者看到,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水为黑色,有刺鼻气味,而出水接近透明,基本闻不到气味。工作人员介绍,经该系统综合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标准的一级A标,旱季可回收灌溉果园农林。

    “我们家也完成了改造,屋内建起分离池、沉淀池,生活污水一个管道、雨水一个管道……”普连乾一一介绍家里的污水处理设施。他说,污水不会外溢,看着干净,闻着不臭。普连乾还在院子里种上石榴、桃子、香樟。2023年初,他家被评为村里的“美丽庭院”。

    县城周边3公里以内15个村庄,污水在村内收集后接入县城污水管网处理;乡镇集镇周边的18个村庄,污水在村内收集后纳入集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对远离县城、乡镇集镇和非生态环境敏感区的582个村庄,由群众户内收集,污水分户后进入管网,厕所尾水和畜禽粪污使用小三格化粪池氧化后收入管网,村内主管网统一收集纳入村庄厌氧发酵池,再进入生态氧化塘,最后还田还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做到就地消纳处理;对居住分散的96个村庄,采取“一户一池处理”,单户使用小三格化粪池收集氧化后直接还田还地处理……李明峰说,通过分类施策的模式,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实现收集全覆盖,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93.3%,缓解农村林田灌溉用水压力。

    分类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每周六18时以后,蟠猫乡古岩村委会铜厂箐村废品收购点就会迎来村民,他们将积累了一段时间的垃圾送到这里出售。收购点墙上分门别类地写着每一种垃圾的回收价格。

    48岁的高晓静是该收购点的工作人员。2022年7月,铜厂箐村废品收购点成立,她就在这里工作。“一年来,村民们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能卖钱的东西都会送过来,而不是随手乱扔。”高晓静说,每隔一段时间,她又会把收到的垃圾送到县里去卖,一个月可挣1000元左右。

    在一些村民家,记者看到院子摆放两个垃圾桶,一个装“可回收垃圾”,一个装“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的垃圾要集中放到村里大的垃圾箱,可回收垃圾就卖给收购点。铜厂箐村村民李天才说,乱扔垃圾的人显著减少。

    现在,牟定县围绕“户减量、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思路,对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全收集全处置。“大部分农村垃圾可通过自然化处理,或进行资源化利用,真正需要收集转运到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的垃圾其实不多。”李明峰说。

    为引导村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处置,有关部门将农村垃圾归为“土、草、木、石、纸、金、塑、玻、布、水”10类。其中,“土、石、草、木”在农村不是垃圾,可回归自然;“金、塑、玻、纸”是资源,统一回收,资源化利用;“水”通过污水专项治理,“布”是各家各户无法处理的各种包装布料等固体垃圾,通过“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进行处置。截至目前,全县7个乡镇已建成垃圾中转站7座、建立自然村废品收购站535个、配置智能垃圾箱1200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治理率100%。

    在一些村子里,街边摆放了容量7立方米的智能垃圾箱,箱子平时保持关闭状态,有人靠近时就开盖,既方便,又减少异味。智能垃圾箱装满后,乡里的垃圾中转站就会派出车辆,将装满的垃圾箱运回中转站,同时放置空箱。记者在蟠猫乡垃圾中转站看到,从各村子收集到的垃圾,在这里用压缩机压缩打包,然后送到县城的垃圾回收公司。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各乡镇都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蟠猫乡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出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将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干部绩效考核挂钩;建立“周二村庄清洁日”制度,形成村民自主打扫为主,保洁员定期清扫为辅的机制;坚持每月评比,每季度兑现奖惩,各村委会建立村组评比红黑榜,形成维护村容村貌“比拼争先”的浓厚氛围。

    厕所革命稳步推进,“十四五”18490座改厕目标提前实现,还动员部分农户对外开放自家的厕所,打造一批“爱心公厕”,解决自然村公厕覆盖率不足、外来人员如厕难的问题;727个自然村每村种植林果树100株以上,3.3万农户每户种植林果树20株以上,林果大户再种植20万株以上,实现春天看花、夏天赏叶、秋天吃果、冬天品枝……“经过两年的整治提升,牟定村庄实现由‘一时干净’向‘时时干净’、‘一村美’向‘村村美’转变。”李明峰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把宜居美丽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生产、生态之中,精心打造处处有景、村村是景的全域旅游示范县,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记者王长山丁怡全王安浩维)

    2023-08-02
  • “城管随手拍”随时解决潮河身边事儿

    本网讯(记者弓盛舟通讯员王莹)

    为引导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8月1日,郑州市经开区潮河办事处城管办在蝶湖沙滩公园组织开展“城管随手拍”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在公园人流量大的地方,同时开展“城管随手拍”、文明养犬治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整治、再生资源回收站、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手持“随手拍”宣传彩页,向市民随手发放,并详细讲解“城管随手拍”的使用方法、案件处置流程及其重要作用,通过“随手拍”,市民群众游玩期间,可以及时上报身边发现的不文明养犬行为、道路交通不畅、车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引导市民参与“城管随手拍”活动,营造共治共享的宣传氛围。

    与此同时,为全力提升辖区环境卫生质量,城管办与各社区进行爱国卫生相关工作对接,依托“城管随手拍”,围绕爱国卫生整治标准对全辖区路段、空地等进行巡查,现场发现卫生死角、垃圾堆积问题及时记录,明确下一步整改提升措施和目标任务。

    下一步,潮河办事处将持续开展“随手拍”城市管理宣传活动,不断完善市民参与机制,全面推广“随手拍”举报监督机制,让市民参与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关键环”,倒逼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辖区市容质量。

    责任编辑:延菁菁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8-02
  • 协力前行 共绘美丽中国更新画卷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研究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课题组(执笔:樊阳程、吴明红、张连伟。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一般项目“新时代‘五位一体’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研究”[2022JZDZ021]阶段性成果)

    编者按

    生态兴则文明兴。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必答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在今后5年这个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如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期推出研究报告和学者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在7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为总结步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更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课题组从生态文明建设现实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等维度着眼,对全国总体情况及各省域具体情况展开量化评价研究,以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最新数据为支撑,形成本报告,力图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现实参考和对策建议。





    山西运城全面停止盐湖范围内的工业生产活动。近年来,千年盐湖正在向生态保护、风貌重塑、产业转型、全域旅游的绿色发展转变。新华社发





    辽宁省凌海市翠岩镇前田屯村,群众在植树。新华社发





    湖北宜昌西陵峡风光。新华社发

    发展现状十年之功成就非凡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纵深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环境领域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整体进展: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但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的关键期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战略地位得到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新时代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党和国家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2012年至2022年,我国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长至2.31亿公顷,增长率达18.46%;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I-Ⅲ类)水体比例由68.9%提升至87.9%。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由2013年第一阶段74个监测城市的平均值60.5%提升至2022年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值86.5%。我国生态基底不断夯实,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突出矛盾依然存在。生态系统保护成为部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一些省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缩小,生态空间存在被挤占情况,生态基础较为脆弱、生态承载力不足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扭转。突出环境风险依然存在,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绝对量仍在高位运行,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尚未彻底脱钩。

    ■绿色生产: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三大产业全链条各环节,但区域城乡发展水平不一

    在生产方式转型方面,全国绿色生产发展整体向好,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资源效能、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2022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2年的129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的53立方米。产业结构转型持续扎实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推动工艺升级、更新改造用能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不断下降。2021年与2012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1.8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我国区域、城乡绿色生产发展水平仍然差距较大,绿色生产相关支撑体系仍待完善、作用仍有待提升。东部地区绿色生产整体水平相对领先,科技创新驱动绿色生产转型动力强、活力足;中西部地区省份绿色生产转型速度快、势头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共进任重道远。此外,绿色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监管体系、科技研发体系、标准认证体系等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绿色生活:低碳生活渐成时尚,绿色生活方式仍待深入推进

    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绿色宜居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绿色出行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2年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92条,运营里程超过9500公里;公交专用车道从2012年的5256公里增长到2022年的1.99万公里。截至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超过全球保有总量的一半。2012年—2021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22年底,我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82.5%,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较大提升。2022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1%左右。

    同时,也要看到生活资源的节约化利用水平、生活废弃物排放减量化等仍有待提升。在水资源利用方面,2022年全年生活用水总量905.7亿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64.15立方米,均比2012年有较大增幅。2012年至2021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增幅大大高于同期城镇人口增幅。

    ■国际比较: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基础水平提升空间较大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是全世界的共同期盼。步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帮助共建国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海洋和森林资源保护等合作。坚定不移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如既往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继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大挑战作出中国贡献。

    然而,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及其他金砖国家相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速度较快,但基础水平还有差距;与发达国家比较,环境质量尤其是空气质量仍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明显短板,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和潜力。

    对策建议统筹协同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未来5年,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上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此,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等五对重大关系。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以下方面重点统筹,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基础与支撑协同:夯实生态本底基础,统筹制度安排、机制设计

    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和资源可持续供给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依托,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和根本保障。为继续夯实生态本底,应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内在规律为科学依据,把握好生态系统修复中自然恢复和人工干预的平衡关系,坚持保护优先,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保护措施。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力度,增强生态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划定和严守生态红线,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严格保护并科学修复生态环境,明确自然资源产权归属,高效利用资源,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与稳定性。

    ■布局与结构协同:城乡区域联动共进,提升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能力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建设水平、发展速度不均衡等问题,坚持系统观念,善用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紧抓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协同并进。推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各自主体功能的增强优化,使城镇空间成为人口集聚地,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业保障能力,保障农民收益,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升农业空间专业化水平与效率。优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和实现推进机制,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此外,国土空间布局要与产业结构转型、资源要素流动紧密结合起来,以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为依据,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以京津冀、长三角、黄河流域、粤港澳大湾区等绿色发展为先导,探索区域一体化绿色协同发展经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绿色一体化发展。针对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提升的要求,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要求,重点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提升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水平,针对河流、大气、自然保护地等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治理,加强部门、区域、政策协同,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要素治理、科学规划布局,提升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能力。

    ■生产与生活协同:产业升级生活提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保护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绿色低碳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能够为高水平保护提供减少物质资源消耗、转变发展模式的有效路径。高质量发展要求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和生态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协同共进的良性循环。在生产方面,利用环境资源税、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调节机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打造发展的新引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推动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能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成能源消费总量早日达到峰值,严格落实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坚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导向,以绿色低碳优质生态产品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态环境需求。在生活方面,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将绿色生活理念普及推广到衣食住行游用等方面;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着力点推进农村绿色生活创建,让每一个人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掉队、不落后。

    ■国内与国际协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绿色发展凝聚建设美好世界的更大力量

    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当前,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找到适合自身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保持战略定力;又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科技创新、决策管理制度方面的优秀成果,避免走弯路。为此,一方面,激发绿色经济内生活力,形成国内绿色发展大循环主体,同时提高经济对外发展的绿色水平,降低出口产品的能耗、排放,提升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深度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绿色技术、能源、装备、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环境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继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3-07-28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权威部门话开局)

    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系统部署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润秋表示,这次大会系统部署了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黄润秋认为,五个重大关系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理论概括,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黄润秋表示,今后5年,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

    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黄润秋说,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等手段,为高质量发展把好关、守好底线;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环境标准提升,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倒逼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开发绿色金融、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工具,推动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从而助力高水平保护。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方面,生态环境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强化项目环评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健全生态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加强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项目盲目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

    二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实施结构减排。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从近50万台降低到目前不足10万台,减少燃煤使用量4亿多吨。北方地区完成农村散煤治理3700万户左右,减少散煤消费量7000多万吨。全国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6.8亿吨钢铁产能完成或正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老旧及高排放机动车超过3000万辆。

    三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大力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项目开发(EOD)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去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2万亿元。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四是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健全优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共保联治的良好格局。

    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

    2013年到2022年,我国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今年上半年全国PM2.5浓度上升了6.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今年以来气象条件极为不利,排放有所增加。

    “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的PM2.5浓度仍下降了15%,优良天数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总的趋势呈明显改善。”黄润秋说。

    下一步,将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并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严控增量。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和水路。

    二是减排存量。加快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公转铁”、“公转水”等重大工程,以更大减排量冲抵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不确定性。

    三是继续加大监督帮扶力度。今年以来,针对重点地区和空气质量改善压力比较大的城市,抽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骨干累计2400多人,组织“专业组+常规组”两支队伍,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围绕排放大户和重点领域专项任务深挖细查,共发现各类涉气问题3.2万个,地方已经整改完成2.6万个。

    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截至今年6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明确的3294项整改任务,总体完成率超过97%;第二轮督察明确的2164项整改任务,已经完成超过64%。两轮督察共受理转办群众信访举报28.7万件,到目前为止,已办结或阶段办结28.6万件。一些重大突出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将紧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任务,谋划开展好新一轮督察。”黄润秋说。

    2023-07-28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权威部门话开局】

    光明日报记者张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7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了各界关切的问题。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第一个就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黄润秋认为,要把生态环保工作放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大局中考量。“首先,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应有之义——离开绿色环保的发展,既不符合新发展理念,更谈不上高质量;其次,高水平保护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这样一些手段,为高质量发展把好关、守好底线;最后,高水平保护可以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环境标准提升,推动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倒逼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开发绿色金融、推出生态补偿机制这样一些政策工具,推动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从而助力高水平保护。”

    “下一步,我们将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黄润秋表示。

    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域覆盖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部将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黄润秋表示。

    据悉,在研究部署方面,该部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持续研究美丽中国建设的指标体系,锚定到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的目标,分阶段作出战略安排。在典型推广方面,突出以“美”为核心导向,将系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和“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为导向,宣传、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在地方实践方面,专门出台关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江、福建、山东等省份均在努力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模式。

    “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将着力打造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省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域覆盖,营造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生动画面。”黄润秋表示。

    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黄润秋介绍,标志性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我国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成为引领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力量。我国还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启动和稳定运行全球最大碳市场,这些都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二是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中国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具有历史性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启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篇章。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还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是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这些年,我国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属世界第一。我国向全球提供了5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件设备——正是由于这样一些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大规模应用,大大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

    四是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我们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培训了120多个国家3000多人次的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同时,开展‘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9个共建国家签署合作文件,通过援助气象卫星、光伏发电系统帮助他们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是加强对海外项目的环境管理。“我国企业在承建海外项目的过程中,引入先进环保理念。比如,加纳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在建期间,建立了‘海龟孕育中心’,孵化放生1万多只小海龟;为保护象群的生存家园,中老铁路建设时多次延长隧道、以桥代路。”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黄润秋表示。

    2023-07-28
  • 《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 中国净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趋势

    科技日报北京7月26日电(记者刘垠陆成宽)26日,《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牵头编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估了全球和主要国别的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情况,在证实当前主流科学认知的同时,取得了系列新发现,为中国应对气候谈判与碳盘点、服务碳中和评估提供重要科学数据。

    报告显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过去1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约千分之六的增长速度持续升高,即便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趋势仍未显著放缓。过去40年,全球森林的加速损毁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平均每年产生约3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实施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工程,土地利用变化为净碳汇效应,每年固定近4亿吨二氧化碳,有效降低了全球土地利用碳排放。基于卫星的同化反演结果表明,过去10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平均每年吸收13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吸收了13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十分之一。全球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也呈逐渐增加趋势,过去40年全球土壤每年吸收约13亿吨二氧化碳,中国实施了大规模保护性耕作和生态管理举措,土壤固碳速率最高,约占全球四分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天院院长吴一戎指出,这份监测报告表明,一方面,中国积极的节能减排措施成效显著,我国最近10年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中国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护性耕作等积极生态管理措施,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持续增强。卫星监测也发现中国净碳排放在近10年呈现降低的趋势,表明我国碳中和目标取得了重要进展。

    吴一戎指出,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是全球碳循环高精度、精细分辨率监测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组织正大力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核查支持能力,发展我国自主的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能力刻不容缓。

    吴一戎介绍,我国将于2025年发射下一代碳卫星,可以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国产卫星在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人为源碳排放、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的监测能力,为全球碳盘点和我国“双碳”目标提供中国自主的科学数据。

    2023-07-27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长江源生态向好 见证城区“人獭共生”

    穿行在嘈杂的玉树市区,沿着巴塘河和扎曲河检查布设的红外相机,找寻欧亚水獭的踪迹……这样的工作,赵翔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干了7年多。

    玉树市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境内巴塘河和扎曲河穿城而过,最终汇入长江上游干流通天河。近年来,欧亚水獭在当地河道频繁现身,已成为著名“网红”。

    赵翔是民间自然保护机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长期在三江源地区进行野外实地调研。刚发现欧亚水獭的时候,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欧亚水獭被视为河流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对水质清洁有极高要求,在人流密集的市区发现欧亚水獭,这本身就极其罕见。”赵翔说。

    2016年起,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玉树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巴塘河、扎曲河流域布设近500台次红外相机,进一步研究当地欧亚水獭种群数量和生活习性,目前已独立拍摄欧亚水獭影像4200多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玉树市及周边水域有二三十只水獭个体,种群密度和生存状况良好。



    这是2021年12月17日在玉树市内扎曲河拍到的欧亚水獭。(韩雪松摄)

    为何在闹市区有数量众多的欧亚水獭?赵翔解释,巴塘河与扎曲河水质好,鱼类资源丰富,有着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这对于以鱼为主食的欧亚水獭而言,是再好不过的天然栖息地。同时,当地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以前我们在欧亚水獭粪便中发现过小块塑料,这些年随着河道生态环境整治,垃圾几乎看不到了,大家都行动起来自觉保护欧亚水獭。”赵翔说。

    玉树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玉树市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先后实施巴塘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工程、巴塘河(结古污水处理厂)入河污染物削减治理项目,搭建巴塘河沿线“监控+监测”平台,通天河、巴塘河等主要河流出市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及以上。



    2023年5月3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布设人工水獭巢箱。(朱大鹏摄)

    看到生态的变化,桑宝心中说不出的高兴。桑宝今年49岁,家住玉树市巴塘乡,从小与水为伴,巴塘河的变化牵动着他的心。

    “小时候乡里有人偷偷猎捕欧亚水獭,用水獭皮做衣服,还有人往河道倾倒垃圾,慢慢地,河里的欧亚水獭越来越少,一些鱼类也消失了。”说起以前,桑宝不住地叹气。

    后来,桑宝主动报名成了一名渔政协助巡护员,负责巡护巴塘河约8公里的河段。植被绿化、全域禁捕、禁塑减废……一项项保护工作逐步落实。桑宝看到,一些消失多年的鱼类重现河道,越来越多的欧亚水獭也定居了下来。“以前生态恶化把动物逼走,现在生态好转把它们引来,你说这变化大不大?”桑宝说。



    2022年6月20日,渔政协助巡护员在玉树市仲达乡尕拉村通天河段巡护。(永丁朋措摄)

    如今,在玉树市,饭后沿着巴塘河步道散步成了不少人的习惯。欧亚水獭或在水里游泳消暑,或捧着鱼大快朵颐,大家拿起手机“围观”欧亚水獭的生活日常,它们已“见怪不怪”。

    “人们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使得长江源头不同的流域之间能够很好连通起来,这里也因此有望成为欧亚水獭在中国最大的连片栖息地。作为明星物种,我们也希望对于欧亚水獭这一种群的持续保护能够让更多人关注到长江源头的水生生态系统。”赵翔说。

    2023-07-27
  • 1—6月内蒙古新开工绿色建筑面积984.69万平方米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全力推进城乡建设领域减污降碳增绿协同增效,助力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上半年全区新开工绿色建筑面积984.69万平方米。”这是记者从7月25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7场——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场上获悉的。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在办好实事上下功夫,在破解难题上见真章,在实抓快干上出成果,为完成好两件大事贡献住建力量。

    统筹推进全区绿色建筑向“绿”向“新”发展。该厅大力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推动出台相关实施方案。今年上半年,全区竣工绿色建筑面积612.09万平方米。呼和浩特市“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示范项目和乌海市“近零碳未来社区”试点项目深入推进,引领全区建筑业向节能低碳方向转型发展。

    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目前,全区城镇集中供热总面积达9.8亿平方米,集中供热管网达4.1万公里,城镇清洁取暖率达91%。2021、2022年,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先后被列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试点城市。全区旗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供热锅炉已全部淘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城市建成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供热锅炉已全部淘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开展供热计量试点工作。

    协同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减污减排行动。全区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1.23万公里,再生水管网3131公里。全区13条23.46公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达到国家治理目标要求,城市河道“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水质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增绿扩绿行动,持续改善城乡绿色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截至2022年底,全区城镇建成区绿地率38.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47平方米,已创建国家园林城市10个、国家园林县城13个,自治区园林城市18个、自治区园林县城45个,自治区园林城镇4个。积极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和绿道建设,2023年拟建城市“口袋公园”150个,城市绿道120公里。截至6月底,全区开工新建城市“口袋公园”131个,新建城市绿道124.9公里。(记者李永桃)

    2023-07-26
  • 不断擦亮良渚遗址“文化金名片” 保护古城遗址 赓续灿烂文明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城景色。







    良渚文化文创书签。







    工作人员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城墙遗址剖面开展修复工作。







    良渚博物院外景。







    以上图片均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夏日,漫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流水潺潺、鹿鸣呦呦。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明确指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2016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杭州市深入做好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不断擦亮良渚古城遗址这张“文化金名片”。

    保护好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河流、城墙、祭坛、宫殿、墓葬、玉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丰富的遗址和文物,见证着5000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

    “每年有上百万游客到访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厚重底蕴,感受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东峰说。

    本世纪初,良渚遗址则是另一番景象——山石裸露,满目疮痍,茫茫荒野上,尘埃漫天飞扬,几十家矿场的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

    保护好良渚遗址,让良渚回归宁静,青山从此还绿。严重影响良渚遗址的石矿场被关停,取而代之的是对遗址更精准的保护、发掘和研究。设立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实行“城市发展反哺遗产保护机制”、将良渚遗址区外城市开发所得的部分财政收入用于遗址保护……余杭区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针对土遗址可能出现的开裂、坍塌、微生物病害、表面粉化等情况,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与浙江大学、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高校院所合作,持续开展多学科研究,实施土遗址保护工程。“我们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良渚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孙海波说。

    除了古城和水坝等重点遗址区域外,良渚遗址保护范围还涉及24个村(社区)。良渚街道港南村是距离良渚遗址城址区最近的村庄之一。“村民建房之前,必须经过省文物部门前置审批。”港南村党委书记康宏果说,“作为这方水土上的居民,我们更应该好好地保护它、爱护它。”

    讲好良渚故事,让世界遗产“活”起来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宫殿巨型木构”复原展示区,探坑内静躺着的6根“良渚木作”,皆为利用数字模型1∶1精准复原而成,无论是摆放位置还是视觉外形,几乎和发掘时的原件一模一样。

    为更好保护遗址,良渚古城在发掘后进行了回填保护。“看不到真实的遗址面貌,普通人很难凭空想象5000年前良渚古城的宏伟。”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晓萍介绍,良渚古城遗址采取“现场+场馆”结合的展示体系,运用绿植标识、考古模拟展示、小品雕塑、数字演示、场馆展示、场景再现等手段,科学、立体、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特征、价值内涵。

    目前,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实现5G全覆盖,2020年开放的数智体验馆推出“神王之国”3D宣传片、“人水家园”50米数字长卷、“本色良渚”实景VR影像,基于5G技术的实时8K高清直播,以及“AI数字人”、5G+VR和5G+AR等人机交互应用。

    丰富的数字化手段,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走进良渚古城遗址数智体验馆,50米长的数字长卷“人水家园”生动再现“洲渚伐木”“阡陌稻香”等古代良渚人民生产生活场景;借助5G、VR、AR等科技手段,人们不仅能亲眼看到良渚先民的生活场景,还可以“重回”5000年前,与先民们一起狩猎捕鱼、参与祭祀。

    良渚博物院还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采用黄铜镂空镀金工艺的良渚文化书签套装,精致还原了良渚时期的神徽、鸟纹等典型纹样;良渚遗址考古中发现的各种“简笔画”刻画符号,而今跃然“伞”上;以良渚先民为原型的盲盒玩偶、以出土玉器为创作灵感的首饰配件等,受到游客喜爱。

    “良渚遗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创意,将历史文化素材和现实艺术不断融合,讲好良渚故事,让世界遗产‘活’起来。”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说。

    实现遗址保护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双赢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瓶窑古镇、安溪古镇、“余杭纸伞”非遗项目……良渚文化大走廊沿线,一个个文化地标被点亮。

    2022年底,余杭区提出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今年2月,这一设想被写入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这条位于余杭北部、横跨东西的文化廊道,将5000年的良渚文化、2000多年的运河文化、1000多年的径山文化、苕溪文化和现代数字文化等串珠成链。

    “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带来的基础设施投入、公共服务配套提升等,不仅能优化城市界面、让区域发展更加‘有血有肉’,也将有效带动沿线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余杭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今年6月底,位于余杭区瓶窑镇的羊山公园全面完工。这座城市公园建设用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严格遵守《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建设而成,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成为广大居民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又一城市“绿肺”。

    抓住良渚遗址保护和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的机遇,当地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人气高涨。作为毗邻古城的乡村,港南村顺势发展起乡村旅游。2020年5月,手划船项目在港南村正式上线,给村里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村民收入因之增加。“我们正在思考结合遗址保护发展乡村产业,让村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康宏果说。

    “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保护第一’原则,推动修编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出版相关学术著作,让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散发更加独特的魅力。”余杭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2023-07-26
  • 学习语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逐步构建,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悟。

    要强化法治保障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2023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

    ——2023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支持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

    ——2023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要加强科技支撑

    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

    ——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2023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2023-07-25
  • 中国“化工城”创新“加减法” 解开绿色发展新题

    雨后初霁,千余名工人及各式机械又忙碌了起来,多个乙烯装置桩基平稳地“插”向土地。自去年以来,已有几十块类似的工地在吉林省吉林市陆续开工。截至目前,作为关键环节的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桩基施工已完成96.2%。

    吉林市是著名的“化工城”。“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石化公司坐落当地,这是“一五”(1953-1957年)期间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掀开了国家发展化工事业的序幕。

    上述围绕炼油化工的工地,正是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的一部分。穿行于占据半城规模的工业区,可见“粗壮”的工业管道沿街路延伸,化工装置“高入云霄”。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均诞生在这里。





    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现场。张恩辉摄


    吉林化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牛爱民介绍,乙烯、燃油、丙烯腈等传统产品曾被运往全国各地,最终变成衣物、防雨布、雨靴、汽车零部件等民生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化工产业具有高耗能属性,如何实现“双碳”转型,是所有化工城市都要面对的时代新题。“我们的主要办法是既做‘减法’,也做‘加法’。”牛爱民介绍。

    距离城区工地几百公里之外,不停运转的风电、光伏等装置正源源不断地为吉林市提供着绿色能源,这个投资逾300亿元的转型升级项目,使得这座“化工城”大大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数据显示,吉林市现已成为吉林省绿色能源的使用大户。2022年,仅吉林石化公司便采购绿电4亿多千瓦时。今年1-5月,绿电交易占全省交易电量的25.8%,绿电配比位居全省首位。





    工人正在吉林石化公司乙烯厂内的项目工地忙碌。张恩辉摄


    与此同时,化工企业已建成的装置也在不断做“减法”,持续挖掘“降碳”潜力——炼油厂加热炉优化改造;使用高能效变压器、电动机等节能设备……这些项目实施后,将实现碳减排量29.18万吨/年。

    “加法”方面,吉林石化公司生产的ABS、乙丙橡胶等新产品,助力产业链下游的汽车轻量化、小型家电产品多样化。吉林市官方预计,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全部投用后,当地将拥有一批世界级规模的化工装置,步入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轨道。

    近些年,吉林市还崛起了新的千亿元级支柱产业——碳纤维。目前,当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

    碳纤维材料具备重量轻、强度高、耐高温等特点,在风电、光伏、氢能源储存领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记者走访吉林市的碳纤维企业看到,车间正在抢抓生产进度。

    “我们的产品占全国市场的近八成,风电企业的排单已经到年末。”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处管理员王壮介绍,中国的风电行业正在推动材料替代,碳纤维正在夺取玻璃纤维市场。

    今年,吉林市碳纤维企业与下游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长达百米的风电叶片陆续被运往海岸和沙漠,并在那里完成装机。“化工城”的巨大产能正助推中国增加绿电装机量。(完)

    2023-07-25

  • 首 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