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 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

    二氧化碳封存工程示意图。


    中国海油供图


    地下岩层深处,不但有珍贵的油气资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海洋油气钻探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捕获伴生的二氧化碳,将其封存在海底?


    6月1日,距离广东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等设备依次启动,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后,通过二氧化碳回注井,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床之下800多米的咸水层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也意味着我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空白。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二氧化碳顺利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存储位置。中国海油的专家们找到了一个状似倒扣“巨碗”的地质构造,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实现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封存。


    位置选好后,就要钻一口垂直深度近900米、水平位移超3000米的大位移井,建立一条向“巨碗”输送二氧化碳的通道。如此大的水平位移,井壁摩擦力成倍提高,钻井时很容易被卡住,加上海底浅层土质松软,钻井时井眼容易垮塌和漏失钻井液。


    针对这些挑战,钻井专家定制了特制钻井液,既能抵抗酸性二氧化碳腐蚀,也能支撑井壁、润滑井眼,让二氧化碳回注之路通畅无阻。不仅如此,注气管柱还加装了光纤监测装置,每隔1米就有1个监测点,数千只敏锐的“眼睛”全方位观察管柱是否存在泄漏。


    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底层圈闭多,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封存潜力预测达2.58万亿吨,能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2023-06-02
  • 山东5部门联合发文:到2030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

    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节能减碳,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建设、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等方面细化22条具体措施,确保到2030年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


    《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山东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建设方式加快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绿色建筑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建造方式加速推广,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建设领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到2030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等。


    城市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方案》,系统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首先要合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稳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动“拆改留”到“留改拆”转变,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要加强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到2030年,全省各设区市的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提高城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到2025年,新增地下综合管廊120公里,设区市全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整县(市、区)制雨污合流管网实现“双清零”,5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模范县。同时,要增强城市绿化碳汇能力,系统推进多层级公园体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25年全省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


    在县城和乡村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强县城建设密度与强度管控,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县城内部道路红线宽度不宜超过40米,广场集中硬地面积不宜超过2公顷。要推广绿色低碳农房,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在乡村生活热水、供气、供暖、供电等方面的应用,到2025年力争9个非通道城市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


    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是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重要举措。《方案》提出要着力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面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十四五”期间,新增绿色建筑5亿平方米以上,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十四五”期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3000万平方米,力争到2030年具备节能改造价值和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实现应改尽改。在建筑用能方面,积极发展城镇分布式光伏系统、清洁能源供暖等,逐步建立以电力为主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到2025年,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55%。发展应用绿色低碳建材,到2030年,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70%。(方垒)

    2023-06-01
  • 青岛:税费红利让企业发展更添“绿意”

    青岛有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风貌,绿色低碳、青青之岛一直是这座城市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发展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任务,加快推动生产型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青岛市税务部门坚持以绿色税制践行低碳理念,让企业尽情畅享绿色健康发展新模式。


    如今绿色低碳已渗透青岛,成为城市底蕴,带动全社会向“绿”而生。


    以税“润绿”,下好税费红利“先手棋”


    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是促进生产型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不仅关乎企业发展质量与经济效益,更关乎企业发展运行的生命周期。


    “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是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观念。


    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循环再生为核心理念的生产制造企业,打造了现代化建筑废物资源化综合处置车间,致力于通过精细化处置和标准化利用,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园区零垃圾、零废水、零废气、零废热、零能耗“五个零循环体系”的零碳排放。


    据陈勇介绍,为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园区配置废水处理再循环利用系统,设计雨水收集渠进行节水生产;打造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与海水淡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无色无热无味烟气排放;采用光伏一体化设计控制能耗,解决生产和照明的用电需求……最终实现园区零碳能源系统建设。


    “目前,园区年处理建筑垃圾的能力可达到900万吨,节约天然骨料砂石47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50万吨。自环保税开征以来,税务部门宣传‘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征收原则,主动对接开展培训辅导,让我们充分享受到环境保护税减免红利,成为业内绿色环保生产经营的典范。”陈勇自豪地说道。


    以税“增绿”,提供税惠礼包“及时雨”


    绿色低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全民之力,久久为功。企业作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主要单位,只有策马扬鞭加速实现绿色转型,才能为绿色低碳这场“马拉松”蓄力赋能,而税收工作也是助力这场赛事成功的“加速器”。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标准逐年提升,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第五热力有限公司致力于“煤改气”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工作,旨在满足市民持续稳定供热需求的同时,加速推进自身由高耗能、高排放向低碳绿色经济转变。


    实施环保技改项目的初衷是不错,但大量的资金投入让企业犯了难。“今年年初,我们制定了加大‘煤改气’项目投入计划,投资金额约1.7亿元,新建两台116MW燃气热水锅炉及两套辅机,但由于投资成本较大,这让原本入不敷出的我们面临着更大的运行成本难题。”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第五热力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梅超表示。


    为解决热力公司的资金难题,确保环保技改项目顺利推进,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为企业输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精准解答涉税难题,指导企业申报获取留抵退税款359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技改投资压力。


    “这笔资金来得真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我们已经将这笔退税款及时投入到环保技改项目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在维持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约4万吨,较燃煤时降低80%左右。如果没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我想企业绿色低碳之路难以走得如此顺畅。”梅超激动地向记者坦言。


    以税“护绿”,推出增值服务“连环招”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离不开企业自身观念的转变,更离不开税收工作的引导和支持。越是难以推进的,越需要耐心跟进引导;越是正在推进的,越需要细心呵护辅导。


    提到税务增值服务,青岛建一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史玉亭有话说:“去年,为保证绿色特殊性能混凝土研发生产顺利推进,税务辅导团队第一时间进企业普及研发费加计扣除事前裁定制度和相关优惠政策,帮助我们节省了200多万元。”


    为保证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把税收红利实实在在送到企业口袋里,李沧区税务局通过远程辅导、“专”线直连、建立“首席税务联络员”服务机制等方式,在政策落实上再加力、在纾困解难上再添力,持续快捷地为企业健康发展“充电续航”。通过推出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不仅让企业享受到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等税费优惠礼包,更让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兼具竞争力和内生动力。


    “税务局心系纳税人缴费人,主动送政策上门、助企纾困解难的暖心举措,拉近了征纳双方的距离。同时,这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信心和活力,激励我们在技术研发、转型升级、减排降耗等方面变得更加主动自觉。”史玉亭坚定地表示。(杜倩)

    2023-06-01
  • 《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

    科技日报北京5月29日电(记者李禾)在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公报》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年度改善目标已完成,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两个“向好”,海水水质、土壤、城市声环境和自然生态状况的四个“稳定”。


    蒋火华说,2022年,我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十三五”以来已实现七连降,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3年稳定达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实现“十三五”以来七连升,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公报》显示,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近岸海域海水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为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农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6%、86.6%,同比分别上升0.6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属于良好,与2021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尽管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但要清醒认识到,“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仍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


    监测是客观评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依据。蒋火华说,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成效最显著的10年,实现了监测网络“全覆盖”、数据质量“大提升”、监测信息“快、实、新”。


    据统计,国家直接组织开展监测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等环境监测点位达1.1万余个,实现了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重点流域全覆盖、省市交界全覆盖、管辖海域全覆盖。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水里有监测船,地面有走航车,构建起守护祖国绿水青山的‘监测天网’。”蒋火华介绍,下一步,将根据“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工作主线,提升监测基础能力、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应急监测能力“三个能力”,深化碳监测、水生态监测、新污染物监测、智慧监测“四项试点”,做好空气、地表水和海洋、地下水和土壤、生态、噪声“五大监测”,努力实现“美丽中国哪儿美,监测数据告诉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监测力量。

    2023-05-31
  • 交通与能源“牵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我国首个全路域交通能源融合示范项目。本报记者王延斌摄


    能源与交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交通是能源的最大负荷领域之一,能源的绿色发展则是交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交能融合,即交通行业与绿色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推动交能融合发展,可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围;同时,新能源的不断发展,也让一些新型交通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高速公路旁的斜坡上,一块块光伏板延伸向远方。而在看不见的地下,太阳能电力正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千家万户。


    5月26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枣菏高速公路金乡服务区的我国首个全路域交通能源融合示范项目——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该项目由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总承包建设。来自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的专家告诉记者,该项目首创性地将交通与能源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交能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为何要将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此次国内首个全路域交通能源融合示范项目建设有何难点?该项目对于推动交能融合发展有何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能源技术发展使交能融合成为可能


    能源与交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交通是能源的最大负荷领域之一,能源的绿色发展则是交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交能融合,即交通行业与绿色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推动交能融合发展,可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围;同时,新能源的不断发展,也让一些新型交通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部与能源部门充分考虑燃料、电力及绿色能源等输送特点,在新型交能设施统筹布局规划建设中不断探索,将共建共享理念融入交能基础设施,一方面提高交通设施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随着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以及各种新材料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输电以及储电方面的成功应用,交能融合逐渐成为可能。交能融合设备或成为交通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2022年12月,2022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召开,会议主题为“交能融合·绿动世界”,与会专家共商交能融合发展方案,绘制交能融合发展蓝图。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论坛发布了交能融合领域首个综合性报告——《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报告2022》,为推动交通与能源绿色融合发展、绿色转型给出了系统解决方案。


    5月11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记者注意到,本次大会对外发布了《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总结了交通行业面临的“供电难”“伪低碳”两个突出问题,指向了交通与能源融合的现实难题,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便是该方案落地的典型样本之一。


    据介绍,上述项目利用服务区、路侧边坡等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潜力,就地开发新能源,设置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等设备,产生的电能自发自用,余电还可上网。“该项目将新能源、高速公路两个行业的系统相互融合,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和车路能云一体化,为基础设施和运输车辆持续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技术负责人高抗说。


    在高速公路沿线布局光伏发电设施


    高速公路的封闭性以及独特性,决定了其对能源的依赖性。然而,目前国内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高速公路项目很少。引入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可以缓解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能源压力,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大力推进光伏发电的技术创新,为新的光伏项目提供落地环境,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目前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主要应用,大多集中在中小型负荷设备,如照明、监控、检测设备、小型发电机等。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未来光伏发电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不过,在高速公路沿线布局光伏发电设施并不简单。


    有交通专家在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立项之前曾担心:在高速边坡施工会对边坡稳定性、边坡植被等产生不利影响,太阳能光伏板的光反射可能会干扰驾驶员视线,一旦发生车辆冲出隔离护栏的事故,路边的高压电设施可能会对驾驶员造成二次伤害。


    2020年,交通运输部出台意见,鼓励在服务区、边坡等公路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与市电等并网供电。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看到了从高速公路开展交能融合项目的潜力。


    在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新能源公司负责人李彬看来,山东太阳能辐照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间超2000小时;枣菏高速沿线地形平坦开阔,且有充足的路域资源可供使用,开发光伏电站较为适宜。


    为消除安全隐患,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葛洲坝交投公司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进行安全性评估论证。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模拟不同的坐姿、行动曲线、眩光角度,历经1年时间,经过100多次反复实验,最终用一份安全性评估报告消除了所有人的顾虑。


    高抗向记者强调:“这个项目实施可提高公路清洁能源自给率,实现交通电动化和电力去碳化。”而且这是国内首次在高速公路路侧布设太阳能发电项目,不但实现了金乡服务区的100%供电,富余电力还可以上网。


    智慧平台一体化调控源网荷储


    在金乡高速服务区,缕缕阳光汇集在光伏车棚、垂直轴风机、屋面光伏板上,整个服务区实现了100%“绿电”供应。记者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桌上,一会儿便能“满血复活”;无人超市里,只需拿着商品在机器上扫码、付款即可;十多分钟,电动汽车便充满了电。


    据了解,当阳光充足时,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的零碳电力在随发随用之外,还会被储存起来,按需取用。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硬核’的应用。枣菏高速交能融合一体化智慧平台才是交能融合的‘智能大脑’。”高抗说,它可以对能源网、交通网和数字网进行信息融合和智慧调控。


    枣菏高速交能融合一体化智慧平台的一个核心功能是源网荷储一体化调控,可以对高速全域的光伏、储能、用电负荷和电网进行统一协调控制,使“绿电”优先在高速全域内部消纳利用。


    着眼未来,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研究院院长崔培强踌躇满志:“目前我们公司投资建设管理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2700公里,为探索交能融合业务提供了载体。此次金乡段并网发电是企业交能融合项目的第一步,未来3至5年,我们将完成能源管理与智慧交通的深度融合,系统规划、建设冷链仓储物流、氢能中心等。”


    “作为交能融合领域的先行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目前在绿色公路、近零碳港口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针对交通与能源领域下一步的发展,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认为,应围绕绿色低碳、数字智慧“两化”转型,全力构建交能融合生命共同体,同时做强新平台,全力攻克交能融合技术装备难点堵点,拓展交能融合场景应用范围,并完善交能融合政策标准体系。(本报记者王延斌)

    2023-05-31
  • 统筹治理“绿肥黄瘦”——防沙治沙的内蒙古担当

    今天,再到库布其沙漠时,很难把它与“死亡之海”“生命禁区”联系在一起。


    是的,绿色已成为这片沙漠的主色调。树木葱茏,水草摇曳,牛羊成群……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治沙实践被写入联合国宣言,被巴黎气候大会树立为“治沙样本”。


    今天,当被问起是否知道白独贵湾时,很多年轻人都会摇头。


    是的,在乌海市的卫星图上,那片几乎没有生命迹象的浑黄之地早已被绿色取代;在行政区划上,这个曾代表着“不毛之地”的地名,已经被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替代。近3万亩滚滚流沙变绿洲,“消失”的白独贵湾,成为乌海治沙史上值得铭记的独家记忆。


    绿进沙退,沙魔止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区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这样的绿色奇迹在内蒙古大地不断上演。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但同时也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护青绿,战黄沙,内蒙古义不容辞——


    系统谋划,制度保障。自治区党委、政府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13—2020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和规划,对防沙治沙作出系统部署。把防沙治沙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配套制定实施自治区防沙治沙规划、水土保持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规划等。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生态保护建设和防沙治沙,同时从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完善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沙区逐渐呈现出“绿肥黄瘦”的景象。


    技术创新,科学防治。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同时,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植被的行为,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8个,封禁面积18.35万公顷。在此过程中,探索形成了种子改良、节水抗旱、封沙育林等一大批适宜不同沙化类型地区的技术模式,全面推动人工造林向机械化造林转变,极大地提高了防沙治沙效率和质量。


    产业治沙,绿富同兴。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树立市场化、产业化思维,切实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培育发展了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林纸一体化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沙漠景观旅游、节水灌溉和风能太阳能利用等六大类型沙产业,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逆向拉动防沙治沙,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人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


    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


    成就的背后,是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是苦干实干的不懈奋斗。一代又一代治沙人与沙魔抗争,向荒凉宣战,在茫茫大漠种下绿色希望。


    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深入库布其沙漠考察防沙治沙工作时指出,治沙漠要多算生态账,守住底线;治沙地要多算经济账,创新治理模式。在从头至尾考察黄河内蒙古段大保护大治理情况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并指出,要在荒漠化地区大力推广沙柳、柠条等种植,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科尔沁沙地西缘的敖汉旗,无数人与黄沙鏖战正酣。五六级的大风卷起漫天黄沙,第一天卸下的用来扎草方格的草捆,第二天就被黄沙掩埋。沙子打得脸生疼,但没有人退缩、叫苦。大家背着草捆、树苗,爬上十几米高的沙梁,扎下草方格,并种下一棵棵树苗。就着沙子吃过午饭,治沙牧民斯琴毕力格躺在刚栽下的不到20公分的柠条边,太阳没遮没拦地照在身上。“三年后就能有树荫了,不仅如此,还能平茬,加工成饲料喂养牲畜。”斯琴毕力格憧憬着。


    在毛乌素沙漠,“治沙女王”殷玉珍建起了生态园,不仅种庄稼,还种起了玫瑰。在过去近40年间,殷玉珍和丈夫在毛乌素沙地筑起了一道7万亩的“绿色屏障”,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海里甚至有了鸟儿筑巢。近年来,她还带动周边农牧民发展起了旅游业,生产的小米等也成了她的新名片,她先后获国内外各类奖项100多项。


    致力于防沙治沙的亿利资源集团,正在库布其浩瀚沙海里掀起一场场绿色革命。光伏治沙示范基地采用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治沙新模式,率先实现了产业多层化、生态多样化、效益多元化。集团创立的“微创气流植树法”和“螺旋钻植树法”,种下一棵树的时间不超过10秒,解决了沙漠里种树的难题。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的南岸,建起了长约170公里,宽度约1—3公里的锁边林带,有效阻挡泥沙入黄。


    ……


    成绩令人瞩目,但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仍然任重道远。唯有接续奋斗,才能持续书写新的绿色篇章。(记者霍晓庆)

    2023-05-30
  • 小牙刷在绿色转型中开拓大市场

    小牙刷在绿色转型中开拓大市场


    ——小物件藏着大创新①


    “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杭集生产的牙刷。”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的中国牙刷博物馆里,这句话吸引了来来往往参观者的目光。


    杭集,这个面积只有4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万人的小镇,却是全球最大的口腔护理用品和洗护用品产业基地。年产75亿支牙刷、年产值达130多亿元、全球每三支牙刷就有一支是“杭集制造”,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牙刷之都”。


    杭集生产的牙刷,不少是供应酒店使用的一次性用品。过去,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杭集牙刷不得不靠拼价格、拼数量赢得市场,一度陷入了“一毛钱一支”的低价泥潭。随着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深入人心,对最高使用周期不过两天、与绿色环保理念背道而驰的塑料一次性牙刷进行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杭集人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用绿色发展理念带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依靠创新找准绿色转型的密码。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彰显绿色转型的魄力。随着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敏锐的杭集人及早作出产业发展调整,处处可见“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的紧迫感。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同时明确一次性物品“应当有利于保护环境”。杭集的牙刷企业随即设计推出可拆卸刷头的一次性牙刷。牙刷使用后,食品级的塑料刷柄可回收用于制作塑料板凳、垃圾桶等。让牙刷“一分为二”的小改造、微创新,发挥了促进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大作用,也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空间。


    立足国内资源禀赋,坚定绿色转型的底气。2021年,阿联酋迪拜的多家高端酒店都开始使用一款兼具环保和美感的竹柄牙刷,这种牙刷就来自杭集。竹柄牙刷看似简单,如果选材不当会手感粗糙、容易折断,影响使用体验。我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杭集充分用好丰富的竹资源,寻找适当生长环境、适当生长年份的竹子,生产出光滑且有韧性的刷柄,受到市场欢迎。以竹代塑的材质更新,不仅是发挥优势打开局面的务实之举,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依靠自主创新技术,提升绿色转型的实力。杭集一家牙刷厂与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历经10个多月研发出一款环保牙刷。这款用甘蔗炼糖剩余的秸秆料制作成的牙刷柄,可实现100%降解,成功进入德国、瑞典等国家的牙科诊所。正是依靠自主创新、修炼“内功”,这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老厂成功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开辟出一条高端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


    小小一支牙刷,反映出绿色发展的长远考量,浓缩着创新驱动的技术含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绿色消费新趋势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当越来越多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把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在各自领域创造绿色消费新体验、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一个全民共建共享的美丽中国正渐行渐近。(许晴)

    2023-05-30
  • 开展健康评估、支撑加固、有害生物防治等,各地多措并举——科学守护古树名木(美丽中国·关注古树保护)

    甘肃省崇信县的“古槐王”。


    崇信县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阅读


    一株株古树沉淀着历史,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岁月。近年来,各地严格落实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及时实施复壮,持续强化监管执法,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日,记者在甘肃崇信、河北正定、湖北武汉探访各地如何科学管护古树名木。


    初夏时节,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关河村的“华夏古槐王”傲然挺立。它高26米,树冠东西宽34.2米、南北长37.7米。经测定,其“年龄”达3200多岁。


    实现古树名木精准识别、精准管理,落实管护责任


    如今,这棵饱经风霜的古树依然生机勃勃,遒劲的枝干上寄生着杨树等9种植物。崇信县林草局局长张继珍介绍,该县已确认登记的古树名木共有222棵,其中一级古树52株、二级古树47株、三级古树123株;按树种划分,国槐102棵、侧柏27棵,榆树、柳树、皂角、核桃、枣树等共93棵。


    古树名木是承载文明记忆的“活化石”。近年来,崇信县把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开展资源调查,加强科技保障;另一方面完善政策机制,落实管护责任。


    崇信县成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专门文件,建立了古树名木“一树一方案、一树一档案、一树一责任人”的“三个一”工作责任制清单。


    为摸清全县古树名木底数,崇信县林草局联合各乡镇,通过走访了解、现场测算等多种方式,先后3次对境内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名木进行摸底调查,对树高、树龄、经纬度、海拔高度等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张继珍介绍,为实现古树名木精准识别、精准管理,林草部门还为古树名木量身定制了“身份证”,标明了树种、编号、科属、保护等级、管护单位等内容。


    同时,崇信县督促各责任单位为已确认“身份”的古树名木安排了管护志愿者,明确了管护责任,实现了一树一人、精准管理。


    在黄寨镇茜洼村,管护员李右军正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一棵古国槐的长势。古树主干上挂着一块记录树种、高度、编号等信息的保护牌。“现在,古树也有健康档案,为了保护古树,铭牌都是用绳子挂上去的,不允许钉在木头上。”李右军说,这棵国槐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镇上重点管护对象。


    当地要求,管护员要对古树开展定期监测和随机监测,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踏查,认真开展病虫害监测防治,并根据天气、时令、季节等情况,认真落实除雪、防冻等管护措施。张继珍告诉记者,遇到大风、暴雪等极端天气,管护员要对有折断风险的侧枝进行保护性加固,及时清理树上积雪,确保树体安全。入冬前,还要在树干上涂刷石硫合剂或石灰水,防止害虫侵害。


    “古树树龄越大,越容易有健康问题,因此要针对性做好施肥浇水、喷施农药、清除杂物等保护工作。”崇信县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站站长朱琳说,根据专家团队研制的复壮方案,还要为树干树冠失衡、树体倾斜的古树设置支架;对主干中空的古树用水泥、石块或混凝土进行填充。


    规范化保护古树名木,留住乡愁


    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政府广场,一棵高大的古国槐映入眼帘。据悉,这棵树已有600多年树龄。粗壮的树干至少要两个成人才能合抱过来,繁茂的树冠如同一把撑开的大伞。


    “我小时候常和小伙伴在树下玩。”正定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王玉花如今负责这棵古树的保护工作,每天都要仔细为它“体检”。


    为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管护工作,近年来正定县科学化、规范化推动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生长时间较长,根系分布广,水分与养分的疏导距离过长,运输效率降低,易招致病害。”王玉花摸着树干上交错的沟壑说,古树的“体检”像人一样,是对树木健康状况的全面检查,包括树体稳固性评估、地上树木长势评估、地下根系活力以及影响根系生长的土壤质量评估等。通过检测不仅可以准确判断树木的健康状况,了解其是否存在健康隐患,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古树高效保护与复壮提供依据。“古树保护从‘体检’到日常维护都有着详尽的措施,一旦发现问题,就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护。”王玉花介绍。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自查工作,确定专门管理人员对责任范围内古树名木进行动态管理和定期巡查,确保古树名木不被破坏,健康生长。”正定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松松介绍,正定县为全县古树名木资源建立了详细、规范的信息档案,对古树名木的树种、具体位置、树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环境等做了详尽记录。在正定县隆兴寺,戒坛前的两棵古槐树均有千年以上树龄。目前,在这对古树周边架设了围栏,以减少游客触摸;增加了支撑,避免树枝过重而折断。


    正定县自2003年起陆续为古树名木设置了标志牌,显示名称、编号、科属、树龄、管护单位、监管单位及电话,作为古树名木的“身份证”,既便于公众了解古树名木信息,也能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此外,近年来,石家庄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先后制定了《石家庄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石家庄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努力形成司法保护与行政监管合力,提升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水平与公众保护意识。目前,正定县挂牌保护的槐树、椿树、紫藤等古树名木共计65棵,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


    “一树一策”采取保护措施,科学进行养护复壮工作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上的黄鹤楼,历史悠久,黄鹤楼公园也是古树名木比较集中的地方。公园南门附近的鹅池边,一株紫薇只剩下半边树干。工作人员介绍,这株紫薇树龄有360余年。据生活在附近的年长市民回忆,这株紫薇曾经遭受过雷火,后又恢复生长。现其树芯部分已经年老腐化,但工作人员精心养护,对留存的木质部进行了防腐处理,古树依靠着树皮的韧皮部依然维持着良好长势。


    “对于这棵古树,我们养护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存活。”黄鹤楼公园园林基建科副主任王臻说,由于古树年龄大、中部空缺,树的重心压在两侧,遇到刮风下雨可能会弯折、倾倒,经过养护人员反复商议,依照现场环境,决定在树下搭架子、做支撑,加固树体,并用钢丝绳、橡胶垫将两侧枝干连接起来,以确保树形的稳定。


    日常养护方面,黄鹤楼公园为这棵紫薇安排专人专管,每天巡查,定期开展松土、浇水、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由于生殖生长会消耗较多养分,养护人员会在紫薇花谢时将果子疏剪掉;待到冬天叶子落完,又会对树枝进行一次整形修剪,保持树的平衡,留续养分以供来年生长。


    “我们根据古树的树种、年龄、生长状态、生长环境等具体情况,‘一树一策’采取保护措施。”武汉市古树名木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红文介绍,古树树种不同,生长习性千差万别,有些古树树干发生倾斜,就需要做支撑;有些古树生活在雷电比较活跃的地区,就需要设置防雷设施。


    在黄鹤楼公园的东区,一株高大的银杏巍然耸立,其生长的平台上环绕了一圈一人高的铁护栏。王臻介绍,过去一些市民喜欢在树下锻炼,长期踩踏易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古树根系生长。2016年公园立起这圈栏杆,在旁边另辟一块活动场地提供给市民,这样既保护了古树,又满足了市民的锻炼需求。同时,由于这棵树根系范围比较大,养护人员还特意为古树扩大围栏范围,增强土壤的保水、保湿和透气性,方便根系更好地呼吸,减少土里养分散失。


    2017年4月,《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规范明确,古树名木应以养护为主,复壮应在养护的基础上进行。古树名木养护可采用补水与排水、施肥、有害生物防治、树冠整理、地上环境整治和树体预防保护等技术。生长重弱、濒危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古树名木应进行复壮,复壮可采用土壤改良、树体损伤处理、树洞修补和树体加固等技术。


    近年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部门开展全市古树名木普查、古树名木后续资源调查与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等工作,全市登记入册的古树名木数量已达1771株。年复一年,在“一树一策”等针对性措施的保护下,江城的古树名木生长得愈加青翠动人。

    2023-05-30
  • “小份菜”引领节约新风尚(说道)

    提倡“小份菜”,归根结底是提倡文明消费、低碳环保。倡导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从你我做起


    餐厅里、外卖平台上,“小份菜”的选择丰富了起来。2022年,某外卖平台的“小份”一词日均搜索量超13万次,已有超过90万家餐饮商户提供超过560万种“小份菜”,销量较2020年增长114.5%。


    “小份菜”的分量通常为标准量的1/2—1/3,价格也相应下调。一方面,“小份菜”满足了消费者灵活点餐与适量用餐的需求,让消费者能以更合适的价格买到更多样的菜品,又避免了因单份菜品分量过大而产生浪费;另一方面,一些商家从“小份多销”中尝到了甜头——某餐厅上线“小份菜”后,订单量增幅超过300%。同时,有研究显示,平均每售出一份“小份米饭”,就能减少约92.4克碳排放。


    提倡“小份菜”,归根结底是提倡文明消费、低碳环保。食材在生产、加工、运输和烹饪的过程中持续消耗能源,释放温室气体。对食物的不合理需求与浪费,是对有限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在整个食品链中,减少餐饮浪费不仅可以降低农业和工业生产带来的直接碳排放,还能减少食物加工时因外购能源产生的间接碳排放,以及废弃食物运输和处理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所以,在节能减排方面,“小份菜”正是一次从“舌尖”出发的积极探索。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生活中,餐饮浪费情况仍不罕见:食堂里,一碟碟剩菜被倒入垃圾桶;点外卖时,为了“满减优惠”超量点餐却无法吃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规范就餐消费行为,树立绿色生活新风尚,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从严格明码标价、减少宴会餐饮浪费、倡导节俭风尚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许多餐饮服务单位在“小份菜”之外,尝试推行“一人食”“绿色点餐制”,引导消费者适量取餐、饭后打包,劝阻食品浪费行为,取得了良好成效。


    “小份菜”,新风尚。倡导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从你我做起。

    2023-05-29
  • 高质量发展看现代化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创新发展调研行 内蒙古鄂尔多斯:抢抓“双碳”机遇 开辟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

    两分钟,智能化龙门吊的吊臂将重卡上的煤炭集装箱实现空重换装,整个装卸过程看不见有煤渣粉尘散落;五分钟,司机在充换电站用手机扫码,新能源重卡便实现自动化换电,282度电可供车辆续航140公里;4.7公里长的气悬浮传送带,建成后将连接纳汇煤矿到万利陆港,煤炭直达陆港,代替车辆短倒……








    万利新能源数字陆港里,正在充换电站进行换电的重卡。人民网记者赵梦月摄


    位于鄂尔多斯市的新能源数字陆港智慧物流项目,将燃油重卡替换为新能源重卡,同时将传统的散装运输方式转变为集装箱运输,避免了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让煤炭运输更加环保、高效、节能、智能。





    新能源重卡采用集装箱运输。人民网记者赵梦月摄


    作为产煤大市,2022年鄂尔多斯市产煤8.4亿吨、占全国的1/5,以一市之力解决了全国25个省(区市)的燃煤之急,以一市之力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然而,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空间日益受限,绿色转型成为摆在鄂尔多斯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鄂尔多斯市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把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以能源结构转型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全力打造“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集群,为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开辟新路径。








    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人民网孟佳澍摄


    在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巴日图塔村,阳光照耀下,光伏发电板铺就的“海洋”,让原先的4.2万亩采煤沉陷区焕发光彩。


    这就是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伊政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峰介绍,项目将采煤沉陷区土地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在生态修复完成后实施“光伏+”项目,配套发展农业观光、特色果蔬等旅游产业。建设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








    光伏板下种植的蛋白桑。受访者供图


    据悉,“十四五”期间,伊金霍洛旗将以光伏项目为试点示范,试点先行、全面铺开,规划建设600万千瓦“绿色矿山+新能源+现代农牧业融合发展基地”,推动产业布局由“地下”转为“地上”,推动产业结构由“黑色”变为“绿色”,推动地貌形态由“沉陷区”变为“风景区”,力争将伊金霍洛旗打造成全国生态修复示范区和全国智能光伏产业示范区,引领支撑当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同在伊金霍洛旗,鄂尔多斯市携手远景集团首创零碳产业园于2022年4月建成投产。园区打造零碳产业园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新型电力系统、基于国际标准的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为践行“双碳”提供样板。


    “我们做到了100%的零碳能源供应,其中园区内实现80%且稳定的零碳能源直供,但风、光发电存在波动性,园区通过与电网的合作可保证100%的绿电供应。”远景北方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开发经理菅梦宇介绍。








    菅梦宇介绍零碳产业园规划布局。人民网记者赵梦月摄


    目前,园区建立运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风光氢储车”绿色产业集群,紧抓快上了一批技术领先、集聚能力强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北方地区产能最大的远景动力电池工厂正式投产,全国单体最大的隆基单晶切片厂房成功封顶,全区首套氢燃料电池电堆正式下线,中成榆光伏全产业链一期项目点火运行,华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上汽红岩新能源重卡、捷氢燃料电池厂房顺利落成,初步形成储能、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四条产业链。








    鄂尔多斯市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氢燃料电池。人民网记者赵梦月摄


    氢能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而且来源丰富,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零碳产业园里,鄂尔多斯市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着氢能燃料电池电堆和氢能商用车动力系统集成的生产。该生产线不仅是西北首条,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石墨板电池电堆及系统生产基地,它配备了全国智能化程度最高、设备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鸿途H240系统是我们去年4月8号发布的新品,是全球功率最大、效率最高的氢能动力系统,额定功率240千瓦,满足重卡等重载车辆功率需求,主要应用在矿车、大型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鄂尔多斯市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罗伟介绍。


    氢能重卡以氢为主要能量,氢气输入到燃料电池中,“吃”的是氢,“排”的是水。“原则上来讲,氢能汽车排放出来的水,都可以饮用,真正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罗伟说。


    如何高效制备绿氢?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内,一台代表着国内最高制氢水平的机器给出了答案。


    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的工程师陈浩庭讲到,“我们的清华先进电解水制氢装备,可以代表国内最先进的电解水制氢水平。采用碱性电解水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纯度达到99.99999%,生产一立方氢气的成本为0.6元。”


    同时,据介绍,鄂尔多斯把清华大学的魏飞老师团队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芳烃引入到准格尔旗久泰集团,项目已于2022年6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规模为1万吨/年。该项目通过风力、光伏等发电方式产生绿电,通过利用电解水制氢设备来产生绿氢,将绿氢同化工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反应来制取芳香烃。该项目主产品为均四甲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市场上每吨价格达到了8000元左右。








    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内的制氢设备。人民网记者赵梦月摄


    在“双碳”背景下,2021年9月7日,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自治区首个双碳研究机构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揭牌成立。成立伊始,已与北京大学签署协议共建“北大—鄂尔多斯碳中和联合实验室”,与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共建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锦囊”。


    以碳中和研究院为平台,鄂尔多斯市将推动成果转化,为低碳发展赋能,构建推动构建低碳绿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新一轮能源革命扑面而来,鄂尔多斯的能源转型按下“快进键”,2022年实施新能源项目726万千瓦,是“十三五”时期新能源项目规模的4倍还多,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将超过50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50%。“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头部企业纷至沓来、布局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将形成产业最聚集、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集群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2023-05-29
  • 浙江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5月24日至5月25日,全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现场会在宁波召开,浙江、上海、山东、四川等地进行了经验交流。记者从现场获悉,浙江省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产能已提前实现100%,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超过30%,居全国前列。





    浙江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主要涵盖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等12个细分领域77家企业、202家数据中心。“数量不多,但占比不小,重点领域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省工业能源消费量的24%。”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一场“能效论英雄”的行动在浙江省迅速展开。在宁波镇海炼化,2#乙烯装置装上了“中国心”,设备国产化率跃升至99.17%,不仅摆脱了进口设备技术壁垒,更提升了节能降耗水平;在万华氯碱,用电量高达90%以上的离子膜电解槽成了改造重点,通过实施电解槽阴极涂层改良等措施,电耗大幅下降;在宁波钢铁,2号高炉进行了一场绿色智能化技术改造,大幅降低主要工序能耗,预计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34万吨。


    为了让重点用能企业及时掌握用能情况,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节能降碳数字化治理体系,建成“节能降碳e本账”重大应用场景。该平台能有效支撑重点领域企业用能预算管理、能耗在线监测、用能权交易、碳金融等节能降碳需求。如今,3854家1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用能信息已接入平台,接入率达98.3%。


    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启动以来,浙江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

    2023-05-26
  • 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乌兰察布市植绿护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最美人间四月天,植树添绿正当时。5月16日,乌兰察布市传来喜讯:涉及该市3个旗县、项目区全长180多公里、绿化造林实施面积3799亩的呼张高铁客运专线乌兰察布段绿化工程项目,经过2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已顺利完工,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种苗总站2天的抽检,苗木质量均达标。


    合力植绿护绿


    乌兰察布市全市拥有林地1046.39万亩,草地5138.4万亩,湿地49.1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11.72%,2016年被评为建在玄武岩上的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乌兰察布市林长巡查工作制度》,建立了“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协同工作机制及林长巡查资源清单和重点工作清单,做到了以“清单制”推动“林长制”。


    按照“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要求,该市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制,横向打通19个市直部门,纵向凝聚11个旗县市区、140个苏木乡镇场、1429个嘎查村的工作合力,各级林长和林长制协作单位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全市共设各级林长副林长4794名,配备12514名护林(草)员;目前,林草资源保护合力已经形成,林长制在林草生态建设中的引擎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形成绿色有人护、百姓有收益的良好局面。


    5月12日,记者来到兴和县察尔湖旅游景区,湖面波光粼粼,环湖的群山满目绿色;通往景区的旅游路就是一条园林景观路,油松、花灌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随行的兴和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孙江指着满山的树木,高兴地介绍道:“这些都是碳汇林,是本田公司在我们县栽植的针叶树,15年共种了2.1万亩。”


    随后,来到该县林长制办公室,推门就被文化墙吸引,以绿色为底色、用艺术图文展现的“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草原保护遏制草原退化”等内容吸引眼球;其中一幅“兴和县林长制责任区域分布图”格外显眼,各乡镇林草面积、辖区村的数量、乡镇村所有林长等基本信息全集中在图上,一目了然。


    孙江说:“以前林草工作只是我们林草部门的工作,现在全县一盘棋。自林长制实施以来,没发生过火灾,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除了防控,还免费为祭奠者提供鲜花,现在人们已形成鲜花祭奠的习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在我县得到体现,全国闻名的苏木山林场就在兴和县,这几年,我们的旅游业发展非常快。”


    迈向生态富民


    初夏时节,驱车来到2022年荣获“自治区森林乡镇”荣誉称号的察右前旗乌拉哈乌拉乡,处处植被繁盛、绿树成荫,只见道路岔口、村镇居住地都立有林长制公示牌,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可以看到林长责任和全旗林草资源视频。


    乌拉哈乌拉乡林长制办公室副主任何瑞军感慨地说:“我就是这儿的人,上世纪90年代,这地方盖房全是一出水房,不能开后窗。风沙大,几天沙子就能堆至房顶。通过实施‘进退还’战略和‘三北’防护林建设、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才有今天这样的好景色。去年,我们乡被评为自治区森林乡镇,‘林长制’立了大功!”


    目前该乡有耕地4800公顷,林地7356公顷,草地7672公顷,全乡森林覆盖率30%,位列全旗第一。被当地人称为“万亩滩”上有8万亩的柠条资源,不仅见证了这几年的绿化成绩,也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居住在“万亩滩”中的该乡联丰村村民闫粉梅说:“我们这里有丰富的柠条资源,我家养了200多只羊,喂羊的饲草料60%都来自柠条,节省了不少钱。加上其它牲畜,我们的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以上。”


    功到自然成!目前,该市完成林草生态建设和保护修复任务219.1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11.2%;深入推进“科学化”造林、“精细化”管理,规划上报造林绿化空间293万亩,新增造林面积23.46万亩,开展营林抚育40.42万亩,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实现“双增长”;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4处、1.7万亩,人民群众成为国土绿化最广泛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完成草原生态修复、人工种草及草原改良128.26万亩;创新开展“裸露草地+雾冰藜”抗旱修复等多种模式修复退化草原2万亩,草原生态持续向好,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根基越来越牢。(记者皇甫美鲜海军)

    2023-05-26

  • 首 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