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锁”黄沙

    绿“锁”黄沙



    我国北部沙漠的“植物活沙障”


    扶苗填坑、提桶浇水,牧民们两三人一组相互配合,不断弯腰起身,在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缘种下“植物活沙障”。

    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日前在这里全面开工。“今年计划完成林草生态保护建设任务551.6万亩,将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黄河‘几字弯’片区形成防沙固沙绿色屏障。”阿拉善盟林草局局长图布新说。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在这里盘踞。

    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多年来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治理工程,逐步形成飞播造林种草、围栏封育、人工造林种草“三位一体”的防沙治沙生态屏障建设方式,呈现绿“锁”黄沙景象,不断增强生态承载力。

    图布新说,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阿拉善盟森林覆盖率由2.96%增加到8.37%,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提高到23.18%,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积雪尚未完全消融,天气还有些寒冷。记者看到,沙地榆、黄柳、羊柴等乔灌木一片连着一片。地上偶有一串修长且成角状的小脚印,据当地人说是狍子留下的。

    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5766万亩,其中有1278.3万亩在正蓝旗境内,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2000年以来,正蓝旗坚持把自然修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累计投入10亿余元,治理面积达535.14万亩。

    在正蓝旗桑根达来镇一处草木丛生的治理区,林草工作者仔细查看着黄柳长势,为几天后的平茬抚育作准备。

    “这里十多年前是寸草不生的流动沙丘,如今不少黄柳长到一人多高。”正蓝旗林草局副局长呼斯楞说,“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就像看着孩子茁壮成长,很欣慰。”

    从最初的按行种植到网格式种植并辅以飞播草种,沙漠治理者们不断探索改善种植方式,提高治理区的生物多样性,治理效果也更加明显。

    指着远处一片草木稀疏的地方,呼斯楞对记者说:“那里有1000多亩沙地今年要治理,这几天我们整理、清点冬储的黄柳条,等沙土一解冻就开始机械化种植。”

    正蓝旗还通过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等工作,引导牧民以草定畜、科学放牧,保护和修复沙地草原。

    上都镇黄旗嘎查牧民额日和木承包3600多亩草场,对家里70多头牛采取8个月舍饲圈养、4个月草场放养的方式,实现草畜平衡,有效保护了草场。

    额日和木把草场划分为1000亩打草场和2600多亩放养场,还将放养场划分为4个区域轮牧,“根据草的长势和状态精准放牧、打草,既能喂饱牛,又能让草原得到休息”。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2年,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治理区植被盖度由不足20%提高到65%以上,草群平均高度由不足15厘米增长到21厘米。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今年将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现治沙、发绿电、促进群众增收。

    鄂尔多斯市林草局治沙造林科科长格希格图说,全市将规划建设库布其沙漠400公里“光伏长城”和毛乌素沙地风电光伏“一廊多点”工程,实现库布其1200万亩沙化土地、毛乌素300万亩裸露沙地全面治理。

    “实施光伏治沙后,我们将引导周边农牧民,通过出租沙地、维护光伏板、参与板下种植养殖项目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林草局林草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杨金耀说。


    内蒙古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2023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950万亩,今年计划防沙治沙1500万亩以上。

    2024-03-15
  • 内蒙古10年义务植树5亿多株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获悉,最近10年来,内蒙古共有1.1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总量超过5亿株,新建、扩建义务植树基地300多个。

    2024-03-14
  • 阿拉善盟拉开全年防沙治沙国土绿化序幕

    3月12日,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全面开工暨2024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启动。

    在活动主会场植树现场,1000多名干部职工分工协作、有序配合,扶苗填坑、提桶浇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当天计划种植15000穴、200亩梭梭。

    作为国家防沙治沙主阵地,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的全面开工,拉开了阿拉善盟全年防沙治沙、国土绿化的序幕。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总投资26.4亿元,建设规模621.3万亩。

    “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主要布局在沙漠边缘地带、重要道路两边、重点城镇周围。项目主要采取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种草、工程固沙等综合措施开展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造林种草选用的是花棒、梭梭等耐旱抗风沙的乡土灌草种,确保治理成效。”阿拉善左旗科林草局副局长胡胜德说。


    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高阿拉善盟防风固沙能力,降低沙尘暴的强度和频度,显著增强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024-03-14
  •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当仁不让

    又是一个春天,内蒙古大地春风浩荡,生机勃发。

    位于乌审旗的毛乌素沙地,一垛垛沙柳枝条整齐排列,伴着阵阵轰鸣,拖拉机、打坑机、铲车等大型机械正在忙着造林整地、运送沙柳枝,广袤沙地上一派繁忙景象。2023年取得日均治沙一万亩骄人成绩的鄂尔多斯,早已经厉兵秣马,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2024年第一战。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西部荒漠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对苗木枝条科学修剪,一批批网围栏运输至项目区,为封育做好准备工作。据了解,磴口县计划在5月底前完成1.2万亩灌木造林和1.5万亩梭梭退化林修复及封育建设任务,并启动西部荒漠综合治理二期6.25万亩建设任务。

    在赤峰市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新能源基地(一期)工程施工现场,机声隆隆,钻孔机、打桩机穿梭往来,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110兆瓦光伏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作为翁牛特旗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竣工,发电与生态治理同步完成。

    开年即开工,开工即冲刺,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内蒙古全速奔跑在春天里。

    2023年,是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并亲自部署了“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

    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部署的7个方面主要任务中,第一个任务就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此后,国家林草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出台举措支持内蒙古生态领域高质量发展。

    深情嘱托如山关怀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在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的时代征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土绿化实现突破。“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打响,全区累计完成造林556万亩、种草1817万亩、防沙治沙950万亩,防沙治沙面积较2022年增加100万亩以上。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1.33万户,完成97个重点河(湖)入河排污口排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全区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4%。

    生态产业发展提质提效。围绕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和林草中药材四大优势产业链,整合安排产业资金3.13亿元进行集中扶持,全年林草产业总产值为835亿元,较2022年增加232亿元。

    时光,镌刻下一往无前、奋勇当先的奋斗足迹。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组织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内蒙古如何推动生态保护治理,让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不可破?来自内蒙古的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要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力度,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技术支撑。”作为一名生态环境科研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路全忠对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有着深入的思考。

    路全忠认为,要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力度,研究制定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及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科学依据。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聚焦自治区能源、冶金、化工等支柱产业,开展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和深度脱碳等技术研究,探索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创新。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制约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守牢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李彬说,要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强化地下水超采区综合管控,对不合格地区严格限审限批。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重点工程,助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肩负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内蒙古要做到‘全’和‘新’。”内蒙古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欧阳丽娜说。

    欧阳丽娜介绍,“全”即努力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区域优化功能,促进生态修复实现全域。重点攻坚协同治理,促使生态治理实现全域覆盖。“新”即建立保障生态安全“新”体系。首先是要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其次,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为主要着力点,建立保障生态安全“新”体系。通过建设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等,建立一个科学、立体、动态的生态安全体系。


    在春天启程,蓝图已经绘就。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内蒙古正以饱满干劲再创绿色奇迹!

    2024-03-08
  • 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稳中有升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我国活动的主题是“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大数据+物联网、物种AI识别等数字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有效强化了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所列物种进出口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了野生动植物日常巡护及监测保护效率,阻击了互联网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拉近了公众与野生动植物的距离,推进了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现在的6群、37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加到万余只。亚洲象野外种群从150余头增加到300多头。高原精灵藏羚羊野外种群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6万至7万只恢复到30多万只。野生攀枝花苏铁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3.4万株增加到目前的38.5万株,成为欧亚大陆自然分布纬度最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群落。同时,持续开展德保苏铁、杏黄兜兰、报春苣苔、猪血木等206种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对华盖木、云南蓝果树等多个物种实现了回归后的管护与监测。华盖木从6株增加到1.5万多株。被发现时仅存3株的百山祖冷杉,目前已野外回归4000余株。被发现时仅存1株的普陀鹅耳枥,目前已培育人工苗数万株,野外回归4000余株。

    下一步,我国将继续推动建立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以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支撑,以本底数据、生境数据、保护数据为核心的元数据集成,建立全过程、一体化的智慧保护体系。


    2013年12月20日,第六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3月3日设立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的全球主题是“连接人与地球:探索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数字创新。”这一主题旨在提高人们对数字技术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贸易中的最新应用以及数字干预对世界各地生态系统和社区影响的认识。

    2024-03-04
  • 我国加快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我国加快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随着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通过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大数据+物联网,物种AI(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效强化了管理,提升了野生动植物日常巡护及监测保护工作的效率,拉近了公众与野生动植物的距离,推进了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2024-03-04
  • 播撒绿带“锁黄龙”

    巴林右旗30年防沙治沙路






    播撒绿带“锁黄龙”


    早春的巴林草原,积雪与群山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朦胧的雪景画卷。

    驱车从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城区出发,一路向西,便是大板镇浩饶沁嘎查万亩沙障区。“历经30年的防沙治沙,如今浩饶沁沙地已变成绿洲。”原巴彦尔灯苏木(现已并入大板镇)副苏木达宝音说。

    俯瞰巴林右旗1万多平方公里沃土,双翅横展,状若蝴蝶。作为治沙的一大创举,“网格化沙障固沙法”见证和记录了巴林右旗各族干部群众战黄沙的智慧和勇气。

    “黄沙滚滚、荒丘肆虐、路断人稀”,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巴林右旗浩饶沁沙地附近牧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时,全旗沙化土地面积达402.76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6%,沙区人饱受风沙之苦。

    沙地,必须治理。怎么治?20世纪90年代,巴林右旗首创“网格化沙障固沙”模式挑战“黄龙”,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993年秋,原巴彦尔灯苏木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苏木5000多名各族干部群众手拿铁锹、肩扛树苗,向浩饶沁沙地宣战。在经历沙地“直种树苗”和“沙障带治沙”方法治沙遇阻和树苗成活率不足40%后,原巴彦尔灯苏木林工站提出沙障与沙障相连接的“网格化沙障固沙法”,即采用长度1米以上的柳条、锦鸡儿条和杨树枝等,在树苗四周埋设长宽各4米的正方形沙障。

    网格化沙障有效阻挡了风沙对树苗的侵袭,到1995年,浩饶沁沙地的树苗成活率超过90%,沙障里的踏郎条全部生根长叶形成再生沙障。

    “黄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巴林右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修广成说,全旗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造林与封育相结合,着力实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等系列生态工程,助推全旗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巴林右旗累计完成营造林172.54万亩,实施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项目5.6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0.45万亩,实施森林抚育26.16万亩,实施人工种草26.2万亩……

    2023年10月24日,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为主题的防沙治沙实践活动在西拉沐沦苏木迫毛都嘎查的沙地上拉开帷幕,吹响新一轮防沙治沙的号角,70余家单位的1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其中。

    “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工程固沙6万亩,规划退化林分修复27万亩,重点区域绿化1.75万亩,锦绣海棠经济林建设0.3万亩……”巴林右旗委书记靳江波用一段数据擘画“十四五”防沙治沙“作战图”。


    寒来暑往,日夜兼程。巴林右旗将凝聚起防沙治沙强大合力,全力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应有贡献。

    2024-02-28
  • “久久为功”的民勤治沙实践

    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有一片绿洲,镶嵌在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之间。这片绿洲,便在民勤县。

    民勤生态,极其脆弱。多年来,年均降水量113毫米,年均蒸发量超2600毫米;全域总面积约1.59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约占九成。

    民勤生态,关系全局。若民勤生态屏障失守,两大沙漠在此“握手”,河西走廊将受流沙冲击,进而影响西北生态安全。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久久为功”的政绩观,考验着历史耐心、战略定力。

    民勤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防沙治沙取得有史以来推进速度最快、综合治理最优的成效。

    正确把握潜绩和显绩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是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结下的硕果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引人深思。

    西北大地,高天流云。大大小小的湖泊,宛若瀚海明镜。微风吹过,一丛丛芦苇尽情摇曳。忽而,一群水鸟振翅掠过湖面。这里,就是石羊河的尾闾湖——青土湖,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这里被隔开。

    这片水草丰茂之地,曾经干涸了半个多世纪。据记载,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水资源过度利用,1959年,青土湖干涸。从此,这里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正确把握当前和长远、潜绩和显绩。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

    “青土湖治理,再难也要啃下这个硬骨头。”民勤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兴斌说,这是民勤人民的夙愿,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防风治沙并重,调水节水兼顾,青土湖复活了!10年来,形成了百余平方公里的湿地,再次守护着民勤绿洲的生命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勤县持续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2.08%上升到现在的18.28%。据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与第五次监测结果相比,民勤县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0.93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1.06万亩。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是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是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结下的硕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一部民勤志,半部治沙史。回溯历史,飞沙走石满穷塞,万里飕飕西北风。新中国成立后,民勤开始有组织地开展植树造林。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需求量成倍增加,民勤绿洲再遭过度开发。

    生态破坏之痛,民勤人刻骨铭心:1993年5月5日,民勤遭遇特大黑风暴,风沙过处,掀砖揭瓦,折树摧苗;2010年4月24日,民勤县遭遇特强沙尘暴,瞬时风速28米/秒。

    防沙治沙,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民勤人民锲而不舍,一代接着一代干,谱写了一曲曲战风斗沙的壮歌。薛百镇宋和村党支部原书记石述柱,带领群众栽植防风固沙林7500亩;党员邱佳美和妻子胡凤莲,耗费毕生心血建设林场;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姜莉玲,二十五年如一日,扎根沙海中,芳心护绿洲……

    2007年12月,国家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拉开了大规模治理的序幕;2011年6月,国家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和生态恢复工程》,得益于国家顶层设计和大力支持,民勤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取得显著进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民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有了思想指引,正确政绩观越树越牢,规律性认识越来越清,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治理蓝图更加明晰——高标准编制《民勤县新时代防沙治沙10年规划(2018—2027年)》《民勤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2020—2025年)》,形成荒漠化综合防治一张蓝图。

    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按照“从急到缓、由外向内、分步实施”的步骤,以“三北”工程、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等国家重大工程为依托,构筑了“外围封育、边缘治沙、内建林网”的生态治理体系。

    治理手段更加科学——加快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和推广应用,与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等联合开展技术探索实践,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遵循科学规律。

    防风治沙,成效如何?在民勤绿洲东端、腾格里沙漠西缘的沙咀墩治沙造林示范区,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沙丘上,覆盖着无数个草方格,环环相扣,牢牢缚住片片黄沙。

    沙咀墩治沙造林示范区,是“十四五”时期“三北”工程科学绿化试点县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22年开始实施。“我们因地制宜,对区域内流动沙丘、沙地和草地进行精准治理。”国营民勤县邓岔苗圃林业工程师叶文峰说,截至目前,沙咀墩示范区已完成工程固沙6.5万亩,人工造林15.5万亩,封沙育林(草)13万亩。

    沙海绿洲,生生不息。目前,民勤县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已建成300多公里的环绿洲锁边防护林带,216处风沙口均得到有效治理,构筑起捍卫绿洲生态安全的立体防护体系。

    科学调整生产与生态

    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到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也为民勤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提供了科学指引。

    沙葱成畦,状若青韭。大坝镇八一村的沙葱产业园内,村民们正忙着收割、装袋,丰收的喜悦,藏不住。

    为什么选择种沙葱?八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甄作军说:“种植成本低、用水总量少、产出效益好、营养价值高,清炒、凉拌、烹调,样样都不赖……”

    小沙葱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沙葱播种一次,可连续采收10年,一年可采收5茬。露地沙葱亩均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温室沙葱棚均收入可达10万元。如今,八一村种植沙葱5000亩,大棚500座,沙葱产业园已成为西北五省(区)最大的沙葱产销基地。

    产业兴,民生改善才有保障,乡村振兴才有动力。大坝镇创新“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园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立足资源优势,把准消费需求,有效解决了群众“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

    “10年前,坐等客商上门收购或者是跑到外面推销,多少钱一斤,我们说了不算。现在,沙葱品牌打出去了,根本不愁卖。”靠着种沙葱、收沙葱,八一村村民甄荣文的日子越过越好。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民勤县立足实际,着力构建起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西渠镇的蜜瓜软糯香甜,建成了千亩高效节水出口西甜瓜种植示范基地;昌宁镇的蔬菜绿色健康,通过冷链运输,第一时间供应粤港澳市场……

    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到一方水土既能育一方产业也能养一方人。在民勤县委书记李万权看来,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找准经济规律,坚决摈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

    在昌宁镇铧尖村村民姜忠燕家,记者一进院门,就闻到满院香气。掀开厨房门帘,姜忠燕正在做烤馍。不一会,冒着热气的烤馍就端了出来。

    屋里亮堂堂的,沙发上、小板凳上坐了七八人,一边吃,一边打开了话匣子。“那些年,大风一起不见天,一茬庄稼种三年!这些年,上风向的四方墩种上了成片梭梭林,帮了周边村民的大忙。”姜忠燕感慨,好生态带来了好生活。

    记者驱车进入茫茫大漠,突然,连片的绿跃入眼帘。路边立着的指示牌,提醒正前方就是“四方墩生态林基地”。

    四方墩与巴丹吉林沙漠的东侵部分接壤,区内流动沙地、戈壁纵横交错。2010年开始,依托“三北”工程等项目资金,对四方墩进行治理。自2016年开始,环保组织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义务承担了四方墩治理任务,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治理机制。

    “儿时,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很多年轻人外出谋生路。”青梭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马俊河,出生在夹河镇国栋村,紧挨着腾格里沙漠,深知当地人的艰苦。

    “与黄沙掰手腕,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马俊河借助互联网平台,从全国邀请志愿者、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压沙植树,带动5万多人投身荒漠化治理。

    这片是“杭州林”,那片是“班级林”……这样的公益造林点有153个。每一片公益林背后,都“站着”一群关心、支持和深度参与民勤荒漠化治理的志愿者。

    生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只有想办法让居民增收,破解荒漠地区居民生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才能减轻土地荒漠化的压力。

    为此,在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下,马俊河发起电商帮扶计划,与152户农民签订包销协议。至2020年底,累计销售农产品5117.5万元,信息化惠农帮扶农户2600多家。通过产业化反哺生态治理,走出一条产业治沙与志愿服务相互促进的可行之路。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民勤的保护与发展之路,路径更加清晰,前景更加壮阔。

    统筹安排开源与节流

    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从修复生态,到泽被民生,把水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量中

    “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民勤广大干部群众深有体会。

    山水林田湖草沙,“水是命根子”。一部民勤治沙史,也是一部百折不挠的治水史。

    倾进千顷碧波,倒出万担米粮。在民勤,说起水,就绕不开红崖山水库——县域境内唯一的地表水源调蓄工程。红崖山水库支撑着民勤绿洲的生存与发展,对维系流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水库大堤,只见一汪碧水连天,几行水鸟翔集,秀美宛若江南。水库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16字治水方针,赫然醒目。

    曾经,由于石羊河上游来水量锐减,大规模超采地下水,红崖山水库泥沙淤积,调蓄能力严重不足。水资源危机,逼向民勤大地。得益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2016年,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水库库容由0.99亿立方米增加到1.48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上游来水和灌区需水间的矛盾。

    涓涓清流润民心。从修复生态,到泽被民生,统筹兼顾开源与节流、时间与空间,把水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量中,体现的是对规律的尊重,也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

    全流域,一盘棋,从黄河引水——

    为解决石羊河下游缺水的困境,利用景电二期工程向民勤引调黄河水。景电工程是一项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电力提灌工程。

    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到武威市民勤县,一条条输水渠纵贯大地,助推黄河水奔腾260余公里,汇入红崖山水库。截至2022年,调水工程已累计向民勤调水超17亿立方米,红崖山水库累计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3.8亿立方米,青土湖重现碧波,也为石羊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变机制,定指标,向观念要水——

    从干涸到重生,青土湖用了50余年。民勤人清楚地意识到“要引水,更要节水”。近年来,民勤县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探索水资源管理新模式。根据可用水总量、产业结构、种植面积等因素,确定用水指标,将水权水量逐级明细到用水户,并发放实名制水权证,确保水资源得到科学高效利用。

    记者看到,田间地头的机井上,都装上了“水表”——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刷卡才能用水。机制一变,观念一新,节水已然成为民勤人日常生产生活的自觉行动。

    调结构,深节约,用科技兴水——

    去年9月,走在薛百镇宋和村村道,大片玉米长势良好。地里黑色的地膜引人注目,地膜下整齐排列着一根根手指粗的水管。

    “这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将‘浇地’变为‘浇作物’,不仅可以提高灌溉效率,还可以让肥料溶在水中,精准配给到庄稼根系。”薛百镇党委书记张新红介绍,采用这种灌溉方式,每亩可节约用水110立方米左右、省肥30%以上。

    近年来,民勤县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压减高耗水、低效益作物,扩大高效节水作物种植面积,全面普及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2022年全县农业灌溉节约用水1亿立方米,降幅达20%。

    …………

    做什么、怎么做,考验的是政绩观,也是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民勤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谋划工作、指导实践,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民勤县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全力打好两大沙漠阻击战,为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作出民勤贡献。

    2024-02-23
  • 以林为伴以山为家 处处青绿山村如画

    腊月二十五一大早,护林员徐满和队友身着工作服,带好防火工具,骑上电动三轮车来到管护区域。他们踏雪而行,开启一天的护林工作。

    徐满是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利民村护林员,他和队友们常年以山为家、以林为伴,脚下没有一成不变的路线,心中却是始终如一的坚守。截至目前,突泉县共设立林草长制公示牌205个,整合生态护林员、公益林管护员、聘任护林护草员等1800余人全面加强林草资源管理。

    为进一步筑牢生态防线,突泉县多年来加大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根据第6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报告显示,突泉县沙化土地面积4.4万亩,与第五次相比沙化土地减少了1.09万亩。2023年全县完成营造林2.861万亩、嫁接0.88万亩,退化林修复0.1万亩,特色经济林及林下经济项目6.2万亩,培育文冠果林木良种265万株,栽植果树、金叶榆、花灌木等1.4万余株,绿化长度达到4万延长米。


    2024年,突泉县将继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林草沙资源,推动实现林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推进碳汇产业交易、林果、林药、林菌间种产业、光伏治沙等项目,不断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024-02-22
  • 绘好防沙治沙用沙“作战图”

    作为治沙的一大创举,“网格化沙障固沙”模式见证和记录了赤峰市巴林右旗战黄沙的智慧和勇气——






    绘好防沙治沙用沙“作战图”


    仲冬的巴林草原,积雪与群山相映成趣,流露出安然素美的意境。

    驱车自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城区出发,一路向西,便是大板镇浩饶沁嘎查万亩沙障区。“30年防沙治沙路,浩饶沁沙地已成绿洲。这条路夏天绿植成阴、绿色满眼,周边锦鸡叠翠,柠条丛丛。”原巴彦尔灯苏木(现已并入大板镇)副苏木达宝音说道。

    上世纪90年代初,巴林右旗沙化土地面积达402.76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6%,沙区人饱受风沙的危害。

    沙地必须要治理,怎么治?巴林右旗原巴彦尔灯苏木林工站提出了采取用长度1米以上柳条、锦鸡儿条和杨树枝等,在每个树苗四周埋设长宽各4米的正方形沙障,沙障与沙障相连接的“网格化沙障固沙法”。此方法有效阻挡了风沙对树苗的侵袭,1995年树苗存活率超过90%,沙障里的踏郎条全部生根长叶形成再生沙障,截至1998年秋,浩饶沁沙地累计锁沙12000余亩,牧民群众终于告别“出门吃沙”的艰苦生活。巴林右旗首创的“网格化沙障固沙”模式挑战“黄龙”,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

    沙地锁得住,植绿也要跟得上。在巴林右旗黄花治沙林场,成片的樟子松已成规模,筑起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这片面积4054亩的樟子松是“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森林650号林,属于公益造林项目,共有30万株。经过3年的精心管护,樟子松成活率高达98%,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45%以上。

    “这片樟子松不仅挡住了风沙,还调节了小气候,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巴林右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修广成说。

    “黄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修广成说,全旗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造林与封育相结合,着力实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等系列生态工程,助推全旗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巴林右旗累计完成营造林172.54万亩;实施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项目5.6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0.45万亩;实施森林抚育26.16万亩;实施人工种草26.2万亩......

    “治沙”取得成效,“用沙”再获机遇。在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防沙治沙中引进先进产业项目,使当地农牧民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实现了生态受保护、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在西拉沐沦苏木胡日哈嘎查耕地储备库项目区,去年的葵花种植让“不毛地”成功蝶变“聚宝盆”。

    “这曾经是一片4000亩白茫茫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华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总经理张景振说,在防沙治沙过程中经过科学调研探索种植葵花,每亩地年产量400斤左右,为老百姓大约增收1000元左右。

    除此之外,西拉沐沦苏木还引进了麻黄草种植项目,麻黄草根系发达、抗旱耐寒,能够在沙性土壤中生长,是优良的固沙作物,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麻黄草根系最高能达到七八米深,去年第一期种植500亩,今年第二期预计种植2000到3000亩。”内蒙古青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之源说。该项目采取农牧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建设,每亩地10%的产值给农牧民分红,农牧民每年每亩土地可以分到至少500元。

    去年深秋,“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号角在巴林右旗吹响,70余家单位1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力争带动全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防沙治沙工作中来,坚定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信心决心。

    “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工程固沙6万亩,规划退化林分修复27万亩,重点区域绿化1.75万亩,锦绣海棠经济林建设0.3万亩......”巴林右旗旗委书记靳江波用一段数据擘画“十四五”防沙治沙用沙“作战图”。


    俯瞰巴林右旗一万多平方公里沃土,双翅横展,状若蝴蝶。作为治沙的一大创举,“网格化沙障固沙法”见证和记录了巴林右旗战黄沙的智慧和勇气,也让巨型“蝴蝶”破茧振翅飞。

    2024-02-22
  • 科右中旗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开年“第一枪”

    2月19日,新年伊始,兴安盟科右中旗召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誓师大会,打响开年“第一枪”。

    为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科右中旗成立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指挥部,设置6个战区,并建立周调度、旬督查、月通报,工程验收,长效管护,专款专用,奖惩考评等工作制度,确保科右中旗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打得赢,生态新成果稳得住。

    科右中旗是兴安盟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全旗上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123457”治理方案,即以霍林河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线,将全旗治理工程分为南三苏木“三生融合治理区”和中北部生态综合治理区两大治理区,按照因地制宜,以水定绿的要求,将南部打造成牧草(饲草料)种植带、中部打造成木本油料为主的经济林带、北部打造成乔灌草综合治理带,采取禁牧禁垦禁伐禁占四禁措施,争取中央投资、地方财政、社会组织、市场主体、民间投资形成五方投入机制,发展草产业、林产业、碳汇产业、现代农业产业、现代肉牛产业、生态旅游产业、风光新能源等7大生态产业,计划实施林草、水利、农科、乡村振兴、自然资源、新能源6大类168个项目。


    2024年,科右中旗将通过开展“灭黄、治白、增绿”攻坚战,采取“灌木+”模式,歼灭全部539块图斑、5.9万亩裸露化沙地。

    2024-02-22
  • 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十年来,PM2.5年均浓度降六成、水环境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



    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0日,记者从北京市深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1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繁星无影、河水黑臭,到蓝天常在、清水绿岸,蓝天碧水从“奢侈品”变成“常见品”……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三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达六成左右;重污染天数大幅削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三地水环境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其中,北京市密云水库、怀柔雁栖湖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逐步融入市民生活。

    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不断拓展深化。10年来,京津冀三地先后签署实施《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十四五”时期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框架协议》,健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流域联保联治、信息共享、执法联动、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环评会商、信访举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10余项协同工作机制。三地还联合成立京津冀生态协同专题工作组,制定实施两批次共44项走深走实措施清单,三地生态环境、水务、园林绿化等九部门携手联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大气污染一直是率先突破的最重要一环。三地持续深化合作,大力推进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结构优化调整。同步出台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为协同治理移动源提供坚实有力的法制保障。制修订《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坚持精准、科学、差异化管控,与周边城市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有效削减污染峰值、减缓污染积累。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10个远郊区与毗邻市区县聚焦交界地区严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现“一地吹哨、三地响应”。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重污染天数分别较2013年减少50天、37天和69天,而且污染程度明显减轻。2023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3年分别增加95天、87天、121天。

    水环境联保联治。京津冀区域同属海河流域,互为上下游、左右岸。京冀两地政府先后签署两轮次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门头沟区和张家口市、承德市共同组成“保水共同体”,形成了保护者和受益者的良性互动。聚焦“空间管控、总氮削减”,共同制定实施《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2019—2025年)》,统一规划携手保上游好水、送下游清水。落实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提升环境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


    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三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共同研究编制《低碳出行碳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推动区域碳普惠项目互通互联。北京市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者企业、气候友好型区域和气候投融资等试点,发布了全国首个面向车用氢能领域的碳减排方法学,2023年在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评估中排名第一。

    2024-02-21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