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出台方案有序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

    本报石家庄2月15日电(记者邵玉姿)记者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近日,《河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制定出台,健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强化技术标准支撑,全面提升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质量,稳妥有序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


    《方案》提出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开展绿色低碳社区、住宅建设,提高建筑绿色低碳水平,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等任务。其中包括,推动社区管理机制建设,到2030年设区城市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达到60%以上。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到2025年,全省城镇竣工绿色建筑占比100%,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以上。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2030年前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83%节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8%节能要求。推进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2030年前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65%以上,到2025年全省市县平均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


    《方案》提出完善农房建设标准导则,引导《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河北省绿色农房建设与节能改造技术指南》等标准图集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房能效水平。鼓励就地取材和利用乡土材料,推广使用绿色建材。持续推进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太阳能、空气源热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冬季取暖、供电、供气等方面的应用。

    2023-02-16
  • 谱写新时代“黄河故事”宁夏篇章

    2022年3月,宁夏代表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议》。建议中提出,希望国家将宁夏作为全方位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的先行区,支持宁夏推进高效节水先进灌溉设施更新改造;建立跨省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际间合作,推动沿黄省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这一建议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当年4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解读该实施方案时表示,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有利于通过政策先行先试为黄河流域其他地区积累可复制经验,以点带面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通过制度创新增强黄河流域生态绿色发展活力,书写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黄河答卷”。


    当年6月,财政部就代表建议向宁夏代表团发来答复函,表示将积极支持宁夏建立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同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对黄河上游地区给予适当倾斜。当年8月,水利部向宁夏代表团发来答复函,表示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目前水利部已将该工程纳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及2022年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清单,支持推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方向目标越来越聚焦、路径任务越来越清晰、战略战术越来越明确、政策举措越来越完善、项目工程越来越充实!”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李郁华表示,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担当使命任务,聚焦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全面落实国务院支持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一河三山”为重点,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抓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先行区建设牵引美丽新宁夏建设工作局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蹚出新路、创造经验,书写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宁夏答卷”:先后研究制定了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16个规划方案,争取11个部委出台7个支持性政策文件,在沿黄9省区率先颁布实施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六权”改革开题破局,研究建立先行区评价指标体系,从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夯实先行区建设的“四梁八柱”。


    宁夏在推进先行区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率先在黄河流域开展“四水四定”专题研究,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做到“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制定出台“十四五”用水权管控指标方案,建立以深度节水控水制度体系。同时,宁夏树牢“一盘棋”思想,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近年来,宁夏不断加快推进沿黄省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建成投运银西高铁、中兰高铁、银百高速等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协同推进黄河“几”字弯特高压外送通道和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联合打造全国现代煤化工产业集聚区,夯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基础。去年,宁夏成功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际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系列活动,加强省际间互鉴互学;携手沿黄省区共同保护母亲河,主动探索融入黄河流域全境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有效路径,与沿黄省区签订河湖管理和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推动黄河流域省际横向生态补偿开新局。(记者尚陵彬)

    2023-02-15
  • 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快速 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人民网北京2月14日电(王绍绍)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就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答记者提问。她表示,国家能源局锚定双碳目标,大力加强新型储能行业宏观引导,促进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带动技术创新多元化,为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宝贵经验。


    刘亚芳表示,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储能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风电、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现有电力系统要接受和消纳大规模高比例波动性强的风电、光伏发电,亟需大力发展各类储能以弥补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缺口。


    近一年多来,支撑技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刘亚芳介绍,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开发建设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初步建立了全国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统筹推动全国新型储能试点示范,为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建设新型储能积极性高涨,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刘亚芳表示,各地加大新型储能发展研究力度,制定专项规划或者在相关能源规划中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通过开展省级试点示范、制定补贴政策等方式大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能源企业、社会资本等各种投资主体对于新型储能的投资热情高涨,加快了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和落地进度。全国所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均已不同程度开展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研究。


    此外,技术突破和经济性提高,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刘亚芳还介绍,近年来,国家新型储能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大幅提升,安全防控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十年前提高了一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约50%,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发展迅速。尽管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增长,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流的储能电池系统成本仍呈下降趋势。新型储能行业整体处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的过渡阶段,并逐步形成产业化体系。


    “新型储能特性与传统的储能技术形成优势互补,使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有更多的选择。”在刘亚芳看来,较之于传统的抽水蓄能,新型储能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应用场景多元,与抽水蓄能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在不同的场景中解决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时带来的强随机性、高波动性等问题。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长提速。根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上报的数据,刘亚芳介绍道,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分省域来看,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山东155万千瓦、宁夏90万千瓦、广东71万千瓦、湖南63万千瓦、内蒙古59万千瓦。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89万千瓦,山东89万千瓦,湖北53万千瓦,湖南50万千瓦,内蒙古33万千瓦。


    “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刘亚芳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2.0%、液流电池储能1.6%、铅酸(炭)电池储能1.7%、其他技术路线0.2%。从2022年新增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新增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3.4%、2.3%,占比增速明显加快。此外,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

    2023-02-15
  • 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从国家能源局1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带动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国家能源局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供给,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呈现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利用水平高、产业竞争力强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绩。


    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1.25亿千瓦,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截至2022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二是水电建设积极推进。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三是抽水蓄能建设明显加快。2022年,全国新核准抽水蓄能项目48个,装机6890万千瓦,已超过“十三五”时期全部核准规模,全年新投产88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化程度高,各类市场主体多、竞争充分,创新活力强。技术进步推动成本大幅下降,陆上6兆瓦级、海上10兆瓦级风机已成为主流,量产单晶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3.1%。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分布式发展成为风电光伏发展主要方式,2022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58%以上。


    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减排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我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记者张翼)

    2023-02-14
  •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

    “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在2月13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


    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在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中,风电3.6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3.9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1亿千瓦、常规水电3.68亿千瓦、抽水蓄能0.45亿千瓦。


    王大鹏表示,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其中风电新增376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874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334万千瓦、常规水电新增1507万千瓦、抽水蓄能新增880万千瓦。


    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来看,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王大鹏说,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减排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


    对2023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拟推动的重点工作,王大鹏提到,将进一步推动风电光伏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建立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围绕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在工业、交通和住建等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等。

    2023-02-14
  • 两部专门法律意义重大——流域治理与保护进入新阶段

    大江大河,浩浩汤汤,奔涌不息。治水,关系国泰民安,关系岁稔年丰。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护一江清水,保大河安澜,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期盼。


    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的“江河战略”就确立起来了。


    作为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重要成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两部流域专门立法,将党中央的治水之策上升为法律,推动流域良法善治。这不仅是制定新法、完善治水法律制度体系,更是我国江河治理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江河治理从观念、策略、制度各方面全要素的转变,标志着流域的治理与保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贯彻依法治水,继续做好保护治理母亲河这篇文章,进一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如何理解流域专门立法对江河治理的意义影响?立法成效怎么样?下一步法律实施面临哪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调研。


    法治引领流域治理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印发。4年后,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为长江保护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用两年时间完成起草审议工作,其中2次向社会公布草案全文征求意见建议。这部法律共有9章96条,明确规划与管控、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


    法律实施以来,依法治江护江兴江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21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1%,长江干流水质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标准,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印发。间隔仅1年,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法律进一步明晰了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举措。


    黄河保护法通过11个章节122条,基本覆盖了黄河保护治理中的焦点难点问题,科学构建起了黄河流域治理保护的法律体系。该法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立法始终,对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立法为名,引领推进流域治理格局变革。“流域保护的立法,由于涉及范围广、协调难度大,属于过去没有制定和难以出台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说,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这两部流域保护法律的制定,一方面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量身定制突出特色


    大江大河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流域立法需要统筹协调上中下游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法律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不仅国内没有先例,与国外相关流域立法相比更是大不相同。


    长江保护法中不乏制度创新和突破。基于实践经验,长江保护法植根流域特性,超越现有的行政区域管理范围,作出系统性、针对性制度规范。这有别于以往其他法律的垂直立法模式。长江保护法中的“长江流域”也并非地理概念,而是指由长江干流、支流和湖泊形成的集水区域所涉及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


    针对长江保护中面临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等体制和机制问题,长江保护法坚持系统观念,加强规划、政策和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在法律层面有效增强长江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从“分河而治”到“共同治理”。


    “强化流域立法是着力解决江河流域特殊突出问题的紧迫需要。”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孙佑海说,以黄河为例,具有裹泥卷沙、河道摆动、地上悬河等特点,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水害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治理黄河历来是事关治国安邦的大事。


    孙佑海表示,目前黄河流域治理还存在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管控措施需要强化,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刚性约束、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制度有待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黄河保护法予以一一回应。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在解读黄河保护法时表示,黄河保护法明确法律适用范围,完善管理体制,强化规划与管控,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黄河安澜无害、促进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出针对性规定。


    河流是天然的水系整体,流域保护治理要素具有不可分割的特点。同时根据不同流域特点“量身定制”立法,有利于增强保护和治理的制度刚性约束。例如,围绕黄河流域“水土沙”的特殊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强调保水节水、固土治沙来完善全流域举措和制度,注重整个流域的规划管控和生态保护与修复。


    促进保护协同发展


    保护治理大江大河,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流域含“绿”量体现了含“金”量。


    长江保护法首先是一部生态环境的保护法,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据统计,2021年至2022年财政部累计安排长江保护相关转移支付资金4407.75亿元,2022年较上年度增加11.26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至2022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500亿元,支持长江保护相关重大项目建设。


    对于沿江企业来说,长江保护法的实施看似是“泼冷水”,实则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更高要求。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国璋是长江大保护的实践推动者之一。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提出了关于加大对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支持力度、支持美丽长江生态长江建设的建议,并推动兴发集团在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中率先实施。


    兴发集团为保护长江所做的努力,在沿江化工企业中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据了解,湖北省长江、汉江、清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于2021年6月全部完成“关改搬转”。


    一江一河,既要一心一意谋保护,也要齐心协力促进保护和发展协同。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中,各地反映对于法律中一些概念的配套规定不够,影响法律实施。比如,适用长江保护法的县级行政区还不够明确,“一公里”“三公里”范围如何划定还不够清晰,“化工项目”“沿河湖”“生产性捕捞”等有待细化,“二级以下支流”是否属于法律适用范围在实施中还存在争议。一些地方和部门提出,由于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渔业法实施细则、自然保护区条例等行政法规先于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存在法律概念界定不统一、相关规定衔接不畅等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已经提出了废止和修订相关法律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计划,目前尚未全部完成。


    流域保护立法为综合治理和协同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王灿发表示,流域保护立法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法律的执行和遵守,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江河流域的企事业单位各尽其责,依法落实法律相关规定。同时,要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监督和环境资源司法审判的保障作用,以公正的绿色司法促进江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法律实施,孙佑海建议,要充分发挥江河流域治理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都规定,国家建立江河流域的统筹协调机制,全面指导、统筹协调流域生态保护等工作。各相关省(区、市)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的流域生态保护等工作。“建议有关部门按照法律的规定,全力履行职责,通过协调机制的高效运行,为强化流域治理提供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记者李万祥)

    2023-02-13
  • 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

    核心阅读


    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需要对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另一方面,需要对养殖业、小企业进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全链条治理能力,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多措并举,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建设美丽乡村,宜业宜居同等重要。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的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环境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其中,总磷主要表征多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比如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等。


    在采访中,专家和读者表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必须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管理,尽快形成齐抓共管、持续推进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加快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也是重中之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刘学军介绍,近年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各项计划对遏制污染发挥了积极作用。“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化肥用量减少了13%、农药用量下降了14%左右;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高,均超过40%。不少乡村的生态环境都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刘学军说,但要实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难度仍然较大。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发布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调研发现,为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一些农村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加大投入力度,突出表现为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大肥大水”现象。虽然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也导致农药、化肥等用量居高不下。还有一些农户在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也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研究人员发现,近几年,有些农村的土地质量下降很快,“地都被种坏了”。究其原因,是在农业转型过程中,种植结构和经营过程发生了变化。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一些农户常年单一种植某种高经济效益的作物,弱化了原本通过多样化种植模式抵御病虫害的优势。而长期“大肥大水”模式形成的增产效应也不断降低。


    “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及部分农药、化肥质量差,导致土壤肥力减弱。”东北石油大学教授李绍萍表示,一些农户过分注重提高作物单位产量而忽视产生的污染。


    “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通过使用有机肥、测土配方、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科学方法,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河南驻马店市读者杜先生说,有些地方培育扶持了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取得很好效果,建议尽快总结推广。


    统筹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兼顾环保要求与群众需求


    陕西商洛市洛南县网友去年8月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邻居在院子里养了十几头猪,粪便等就直接倒进河里,“河边不远处就是村民日常取水的水井,下游就是张坪水库,是洛南县的水源地,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查处。”


    洛南县委督查办公室接报后,责令该养猪场立即关停,清理粪便,三日内将周围环境卫生整洁到位。同时对其污染环境问题上报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这两年井水的口感明显变差了。”去年12月,辽宁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毛秦营子村村民王先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说,由于当地养猪的村民较多,一些养殖户没有对污水等进行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里。


    记者调查发现,被投诉的多为中小型养殖场,大多采用传统养殖方式,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法律知识,或者在养殖废弃物处理上投入少,甚至根本没有环保设施,因此造成环境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去年11月召开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会,要求统筹畜牧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继续组织开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核查,推动提高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水平。同时,加快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畜禽粪肥科学还田利用指导服务,促进养殖户与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


    在一些地方,村办小企业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安徽亳州市涡阳县陈大镇前于楼村村民反映,当地一家养猪场、两家工厂违规排污,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涡阳县生态环境分局会同陈大镇开展现场检查发现确实存在扬尘、噪声、污水等问题,于是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其中一家企业停业停工、清理原料、拆除设备、填埋渗坑,不得再进行生产;养猪场需要定期喷洒除臭剂,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刘学军表示,养殖业和小企业的污染问题,大部分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进行污染物排放控制而产生的管理问题,核心还是经济利益驱使。“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但这也会挤占养殖户和企业的利润空间。环境治理应兼顾环保要求与群众需求,可以考虑采取分阶段治理的方式。一方面做好前期环保论证,包括对厂址与居民住宅距离的设定;另一方面做好日常监督和环境评估,保护周围村民的合法权益。”刘学军说。


    构建起全链条治理框架,实现全过程监管


    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有专家认为,目前的治理难点在于如何构建制度化、系统化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规划,从源头到末端实行绿色生产和污染物达标排放,不留漏洞。而且还要更加重视环保教育,做好宣传、科普等工作,逐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无论何种降低污染的生产方式,都需要农民认可并自觉选择,才可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以秸秆焚烧为例,各地采取不少措施,有的地方还动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监测,但依然屡禁不止。有农民说,烧秸秆可以给土壤增肥,还能灭虫灭菌、减少病虫害,而就地粉碎发酵处理有可能残存虫卵。


    对此,农业农村部多次发文要求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指导服务和宣传引导。不仅要求各地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加强指导培训,推动技术集成示范应用,还要求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科普宣传,分层次、分环节、分对象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强化示范带动,引领提升各地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秸秆还田生态效益逐步显现、秸秆市场化利用加快突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些年,农民种植蔬菜增加了收入,但大量废旧地膜却造成了污染,影响了村容村貌。”甘肃兰州市榆中县读者叶先生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关部门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但成本相对较高,农民使用率并不高。


    可降解地膜、高效低风险的绿色农药、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污染小、效率高的绿色农资产品并不少见,但由于成本、使用条件等因素限制,推广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建议有关部门从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不断加强规划管理力度,大力推进农资产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实现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绿色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读者刘先生在来信中说,比如针对农膜污染问题,应落实严格的农膜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市场监管,禁止企业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地膜,同时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处置水平。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解决当前主要问题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构建起全链条治理框架,推动形成从污染产生源头到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控制,再到末端减排治理的制度化、机制化。”刘学军表示,“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实现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的目标。同时联合多部门协同治理,实现从源头控制为主逐渐向全过程管控的转变。”(记者孙立极)

    2023-02-13
  • 节后“用工热”助力就业“开门红”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1月29日上午,浙江宁波申洲集团公司十分繁忙,“欢迎返岗宁波”的横幅格外醒目。接员工返岗的大巴车从全国各地陆续抵达厂区,员工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下车,他们将在休整后投入火热的复工生产中。


    招聘启动早、市场供需旺、就业“开门红”,成为今年节后就业用工市场的突出特点。从今年年初开始,为全力做好节后企业生产用工服务保障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红”,各地人社部门、企业推出招聘“春节不打烊”系列活动,线上线下招聘持续开展,跨省招人忙个不停,返岗招工补助政策不断,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


    1.用工热度折射经济温度


    今年45岁的刘婕,家住重庆市万州区,新年愿望是找到一份“家门口”的工作,能够多陪伴父母和孩子。在年初的招聘会上,她逛了不到两个小时,就签下一份家政工作。


    在江苏苏州,早在春节假期,10家重点企业就登上了跨省招聘专车,前往数百公里外的河南信阳招工。“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企业一季度订单都很好,劳动者需求也大。”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谭国明介绍说。


    今年1月以来,各地外贸企业纷纷奔赴海外抢订单。春节前后,订单增加、工人返乡,市场用工需求迫切性提升。位于浙江诸暨市的浙江实利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有迫切用工需求的企业。“开年接到很多订单,目前已经排到年底,我们对市场前景很乐观,现在公司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尽全力保产能。”公司总经理张志成说。


    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服务部副部长申强表示,今年以来,快递、居民服务修理、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用工需求居高不下,一些制造业企业也加大了用工需求。“我们明显感受到企业招聘下手提早,表明市场主体对未来的预期转好。”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用工热度折射经济温度,人力资源市场回暖释放了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重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表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和稳经济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实,交通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逐步恢复,持续释放就业岗位,交通运输业招聘岗位数量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74%。“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节后就业市场,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都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情况,特别是服务业的恢复和发展,对于节后就业市场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健康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赵文指出,当前服务业恢复发展的关键是消费复苏。从居民收入来看,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略有回落,居民储蓄明显增加,部分消费需求有待释放。从春节期间餐饮、影视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数据来看,消费回升态势非常明显。零售、住宿、餐饮等接触型服务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冲击最大,现在供需两端同步改善,因此也是目前恢复最快的领域,必然带动就业岗位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月份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经济预期明显恢复,特别是服务业景气程度恢复明显。“现在,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各方预期经济有望好转,就业势必较快恢复。”赵文说。


    2.跨省招聘力保用工平稳


    1月28日一大早,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浙江宁波市人社局的招聘“小分队”就踏上了赴外驻点招聘和劳务协作的征程,积极组织企业前往贵州、云南、四川、安徽多个省市参加当地招聘会。


    “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春节的年味儿还未散去,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多地保障企业用工需求的“抢人大战”已悄然打响。为缓解企业用工问题,不少用工大省春节前夕就“先人一步”,将招聘会搬到了农民工家门口,通过现场摆台、“直播带岗”,让招工更快捷、就业更方便。


    怎样发挥跨省招聘最大效力?宁波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年前我们开展了全市企业用工调查,充分听取企业意见,精心策划招聘地点和路线,确保招工活动精准有效。”据介绍,春节后,宁波共组织43支“小分队”、超200家次优质企业,携超3万个岗位需求,分赴12个省份的劳务输出地密集开展赴外劳务招聘行动。


    为保障企业用工、帮助务工人员尽快返岗,节后用工大省和劳务输出省份密切合作,加强农民工出行服务。


    春节后,云南省迅速组织开展大规模、成批次、“点对点”一站式转移输出。截至2月2日,已开行1465趟“专车、专列、专机”等“点对点”运输服务,有组织输出4.9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从正月初六起,重庆已经为110万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出行服务,主要前往广东、浙江、四川、福建、湖北等地。后续还将开通超500次“直通车”,为务工人员返岗提供便利。此外,广西、甘肃、贵州等多地均发出返岗复工服务专列,其中不少是根据务工人员返岗需求定制加开,有力保障了企业节后用工平稳。


    高校毕业生也是重点就业群体。202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勇于尝试新兴职业及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并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能。农民直播销售员、植保无人机驾驶员、农业职业经理人、民宿主理人、乡村导游等“新农人”群体不断壮大;“双碳”经济快速增长,碳排放管理员,节能评估师、垃圾分类工程师等新职业方兴未艾;伴随养老产业扩容,相关新职业需求增加,陪诊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养老规划师等新职业不断涌现。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继续增长,各种新职业、新工种的不断涌现,为新毕业大学生、新农民工等带来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认为,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既定就业政策,大力拓展新的就业形态和就业空间。


    3.“春风行动”强化就业服务


    1月31日,江西万载县在工业园区开办了2023年“春风行动”兔年招聘会,组织74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江西万载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李书文介绍:“招聘现场还为参会人员提供创业贷款、失业保险、职业培训等各类政策咨询,达成就业意向3200余人。”


    2月3日,“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节后首场招聘会在北京市昌平区火热开启。北汽福田等40余家区内重点企业参会,提供生产制造业、民生保供及高端电子研发领域等岗位1400多个。在现场,云端招聘直播活动也同步开播,线上提供岗位607个,让求职者体验“企业展示+岗位介绍+线上答疑+在线提交简历”四位一体的新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保障用工,由人社部等11部门联合部署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正在全国开展。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6000场,发布岗位1000万个,“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40万人。


    多地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均表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于元宵节后迎来高潮。为此,专项服务活动将持续到3月末,将集中为农村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以及用人单位进行就业帮扶,继续密集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集中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助力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此外,为了更好地解决返岗人员的后顾之忧,各地还通过补贴、解决居住问题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就业后服务。


    北京市2月6日正式推出惠民租房服务平台,开展“惠民租房在行动之春归计划”专项服务,组织提供了适配房源53万套(间、床),推出免押金,租金、佣金打折等系列优惠,保障春节后返京工作人员住房租赁需求。


    深圳市还发布了关于实施阶段性鼓励用工有关举措的通知,预计投入2.7亿元,通过发放一次性用工补贴、初次就业补贴、一次性返岗交通补助,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生产、帮助员工稳定就业。


    赵文指出,当前,随着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1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56.4%,建筑业景气提升明显,有利于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就业重点群体中,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因此,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青年上。


    基于此,赵文建议,要坚持扩大内需,稳住经济,拉动就业,关注重点。应该尽快利用消费回升的机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以此恢复和带动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质量的提升。(本报记者邱玥)

    2023-02-09
  • 首次 成都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集体“上新”

    ▲制图申娟子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日前,成都市各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相继对外公布(详见各区(市)县官网)。为什么这些规划会在此时集体“上新”?这个大动作又将给城市发展和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呢?


    这是一个什么规划?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此批进行公示的规划,与之前的总体规划相比,在名称上首先就不同,加上了“国土空间”四个字。那么,这是怎样的一个规划呢?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类规划的基础上,融合、优化、创新形成的,更加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的空间规划。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纲领,强调全域全要素的规划管理,既注重保护也注重发展;既关注自然资源,也关注人文资源;既要继承原有规划好的做法,也强调规划技术与方法创新;既要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也要守住底线、发挥管控约束作用。因此,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能够更好地体现综合性、战略性、协调性、基础性和约束性。”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轮规划将带来什么?


    从今年1月到目前,全市多个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公示。为什么会在此时集体“上新”呢?该负责人表示,按照自然资源部、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工作部署,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市级和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目前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由省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各区(市)县政府按照规划事权也在加紧完善本辖区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现正处于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公示阶段,下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按程序报市政府、省政府审查审批。


    那么,新的规划又会带来哪些变化呢?据介绍,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成都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细化落实上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对本行政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具体安排,更加侧重实施性。本轮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格落实国家、省重大战略部署和成都市相关要求,以及国家级、省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了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更加科学地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突出耕地保护和底线约束、突出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突出全域统筹和城乡融合、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和宜居宜业环境品质提升、突出内涵式发展和精明增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生态安全底线,落实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要求,在保护公园城市生态本底,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路径和举措,为推动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规划建设及“三个做优做强”等提供重要规划支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袁弘李世芳

    2023-02-09
  • 内蒙古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57493辆

    记者从自治区工信厅获悉,自2016年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截至2023年1月31日,全区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57493辆,累计行驶17.71亿公里,累计充电8.50亿度,替代燃油2.21亿升,减少碳排放110.30万吨。





    近年来,内蒙古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从加大重点领域推广力度、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方面部署,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在政策措施推动下,内蒙古新能源汽车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2022年,全年共推广新能源汽车29214辆,同比增长196%。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2023年,内蒙古将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有序淘汰国Ⅲ以下柴油老旧车辆,引导推广新增和更新车辆使用新能源重卡,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车辆新能源车辆占比不低于85%,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不低于1600辆。(记者康丽娜)

    2023-02-07
  • 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地方加快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

    新春伊始,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型储能等绿色产业项目投资建设火热开局,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从地方“两会”、新春“第一会”,到多地近期出台的重要文件来看,不少省市正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壮大和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建设热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

    春节以来,宁夏石嘴山市不少新能源企业一刻没有停歇。即便是在大年初一,石嘴山市惠农区的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建设工地上,仍有900多人在安装设备。

    “为了确保今年3月底进行生产调试,我们在春节假期也坚守岗位、加班加点。目前项目3000多名现场施工人员已全部到位,培训、施工、生产调试等工作全面展开。”该企业多晶硅项目总经理助理宋帅兵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作为2023年宁夏重点项目,该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300亿元,解决约1万人就业。

    石嘴山市发改委副主任杜海亮对记者表示,为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今年石嘴山市全力布局新型储能、氢能等绿色产业赛道,依托润阳硅材料、晶体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建设,积极推广工业尾气制燃料乙醇等先进技术应用,探索开展制氢、储氢、输氢、氢能综合利用等技术攻关,通过实施资金、人才、税收等政策,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加快构建“领军企业+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绿色能源产业格局。

    开年即开跑。眼下,全国多地以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契机,推动绿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围绕节能环保、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一批项目加紧推进。

    2月4日,沈阳市集中签约了494个项目,投资总额达5329.39亿元,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项目占比近65%,其中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占比达27.8%。此前数日,总投资超47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在常州市签约落户。据悉,常州今年将推进储能规模化应用,推广建设“光储充检换”一体化充电示范项目。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部规划院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表示,地方通过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用绿色转型倒逼升级,能够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共进。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锚定绿色发展地方加快转型布局

    不负春光开好局。从近期多地释放的政策信号来看,一系列着眼于中长期的部署正在扎实推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布局“环渤海”“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规划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2023年清退低效煤电机组200万千瓦……山东在深化能源革命道路上纵深推进。“山东能源行业将以更大力度系统织密能源保障网,保障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山东省能源局局长栾健表示。

    不只山东,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成为多地部署重点。河北提出,2023年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安徽表示,要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

    与此同时,广东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内蒙古未来五年将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海南将继续推进各项绿色金融措施,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不少地方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完善相关配套举措。

    提升落地成效政企需形成合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绿色转型正是其中重要一环,后续政策、企业应形成合力,在提高政策制定实施精准性、科学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产业链低碳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研究员毛涛表示,绿色发展是以最小生态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发展。从中央及地方规划来看,加快布局绿色项目,不仅有助于推动当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绿色投融资机会,为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谈及如何在稳增长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董战峰建议,应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政策创新力度,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如,加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信用、绿色金融等政策联动,提高政策制定实施的精准性、科学性。

    此外,针对当前部分产业链存在的下游新兴产业与上游传统产业的联动不够,以及产业链条的绿色转型步伐较慢等问题,毛涛认为,应重点发挥光伏、电动汽车等绿色产业中行业领军企业的作用,带动产业链上钢铁、铝等传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低碳转型,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配套协作、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产业发展态势。同时,积极引导这些核心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从注重“制造绿色”转向“制造绿色”和“绿色制造”并重,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记者向家莹郭倩于瑶)

    2023-02-07
  • 放大冬奥效应 赋能河北高质量发展

    2月4日,我们迎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河北省第四届冰雪运动会也将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开幕。


    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已定格成永恒。乘冬奥东风,一年来特别是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河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和文旅产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的意见》,成立省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做好冬奥后半篇文章,后奥运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持续推进冰雪运动发展


    雪场人头攒动,冰场笑语喧哗——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河北省各地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申办北京冬奥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快速进步,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


    河北省高度重视冰雪运动发展,自2016-2017冰雪季起连续举办“健康河北欢乐冰雪”系列活动;自2019年以来,在全国首创举办省市县三级及大中小学冰雪运动会,以冰雪运动会为龙头带动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截至北京冬奥会前,河北省参与冰雪运动群众已超3000万人次。


    北京冬奥会这一场冰雪运动盛宴,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激情。河北省还出台《河北省冰雪运动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实施方案》,制定扶持政策,采取政府扶持一点、工会补贴一点、场馆优惠一点、市场投入一点、个人承担一点的方式,常态化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持续推进后奥运群众性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


    为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加快建设冰雪运动强省,河北省今年继续举办第四届冰雪运动会。自2022年7月以来,各市县第四届冰雪运动会、省第四届冰雪运动会预选赛有序推进。2月4日至8日,由省政府主办的省第四届冰雪运动会将在张家口市举行。本届运动会延续北京冬奥会的办会理念、办会经验,用好场地、人才等北京冬奥遗产,场地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部分竞赛场地达到国际标准,国家级、国际级高水平裁判明显增加。在项目设置上,增加了陆地冰球和跳台滑雪2个分项、16个小项,参赛群体覆盖面更广,必将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冰雪运动上水平、扩规模、可持续。


    与此同时,第九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暨第七届河北省“健康河北欢乐冰雪”系列活动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举行,347场丰富多彩的冰雪赛事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冰场、雪场,尽享速度与激情。


    冰雪运动兴,冰雪产业旺。


    张家口建设了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宣化冰雪产业园,全市冰雪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已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20项、落地93项、投产54项;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雪上运动学院项目一期工程在保定市涞源县开工建设;廊坊、沧州、石家庄等地魔毯、仿真冰、旱雪企业稳步发展……致力于打造冰雪产业强省,河北省冰雪装备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冰雪全产业链初步建成,产业集聚效应初现。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提速,推动文旅产业长足发展


    “雪如意”、张家口颁奖广场、云顶滑雪公园……1月24日,农历正月初三,北京游客陈晓磊来到崇礼旅游度假。“‘打卡’冬奥场馆,体验冬奥‘同款’雪道,真是不虚此行!”陈晓磊高兴地说。


    北京冬奥会留下了丰富的场馆设施等遗产,不仅大大改善了河北省特别是张家口市的基础设施,更为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增添了优质资源、金字招牌。


    省委书记倪岳峰在张家口市调研时特别强调,全省上下特别是张家口市干部群众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切实抓好冬奥场馆和设施赛后利用,培育壮大赛事经济和冰雪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春节假期,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举办的北方冰雪艺术雕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去年7月16日,包含“雪如意”“冰玉环”等多处冬奥场馆设施遗产的该公园正式开园。公园定位为世界级“体文旅”融合目的地,除接待游客观光外,大力推动赛事、会议、典礼、演艺、展会、研学、度假、康养等八大业态发展。


    眼下正值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冰雪季。此前,“崇礼·冰雪之约”——张家口崇礼冬季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分别在上海、深圳举办,诚邀长三角、珠三角游客前来张家口赏冰乐雪。


    一流的雪场,丰富的活动,引得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数据显示,1月21日至27日,有15.69万人次在崇礼滑雪旅游过大年。


    加强赛事活动策划组织,切实抓好冬奥场馆设施赛后利用,崇礼冬奥场馆设施越来越“火”。2022年,张家口市利用冬奥场馆承办举办国家、省级专业赛事31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嘉年华、全国全民健身日等活动23场。


    放大冬奥效应,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加速推进。


    省委、省政府印发《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建设规划》,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沽源库伦淖尔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成运营,泥河湾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2年,张家口共实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重点项目139个,全年完成投资180.44亿元。


    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需要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去年7月启动的第二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京冀两地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118项“全季体育燃动京张”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推出了“万里长城·穿越京张”等文化体验旅游线路,52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以及22个“京张体育研学目的地”。


    河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旅产业具有明显优势。河北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加强全域旅游创建,相关部门创新旅游营销宣传,加快推动文旅市场活起来、火起来,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河北。“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正在成为休闲度假新时尚。


    首都“两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倾力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绿色是北京冬奥会的美丽底色,张家口赛区打造了“海绵赛区”;竞赛场馆和冬奥村均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以原生树木扮靓;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全部场馆使用100%绿色电能;清洁能源车辆使用占比达到历届冬奥会最高……


    在绿色办奥基础上,河北将首都“两区”建设作为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向纵深推进,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坝上地区退耕还草轮牧,并加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力度,倾力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冬日的官厅水库,灰鹤、丹顶鹤、大鸨等大批越冬鸟类憩息、觅食,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张家口强力推进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湿地综合治理面积35.4平方公里,栽植各类乔灌木960多万株,出库水质基本达到Ⅱ类。”怀来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董建勋说。


    张家口市接续实施“蓝天、碧水、增绿、净土”四大行动,纵深推进“首都两区”建设。2022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1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位首次挺进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十;完成生态补水4.12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9平方公里,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3.3%;新增营造林108.8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0.7万亩。


    不只是张家口,华北豹再现驼梁、东光县油坊口村600多年的古井重新涌水……这些生动的事例印证着河北的生态之变。2022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6.8微克/立方米;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84%;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4亿立方米,生态补水53.5亿立方米,完成营造林636万亩、退化草原治理44.6万亩;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400万千瓦。


    与生态环境之变相向而行的,是发展理念之变、产业结构之变。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张家口以大数据存储为牵引,逐步形成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园区,建成秦淮数据16个数据中心,累计投入运营服务器124万台,其中2022年新增24万台。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已初步建成包括制氢、储运、加氢站及燃料电池、氢能整车制造业在内的氢能全产业链,“氢能张家口”成为城市发展新名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河北将建设新型能源强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之一。聚焦建设清洁高效、多元支撑的新型能源强省,河北省将实施绿色能源替代行动,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协同发展光伏、风电、氢能,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海上风电,构建稳定可靠、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记者王峻峰)

    2023-02-06

  • 首 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