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参与者

    12月11日,记者从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获悉,近日《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发布。数据显示,青海省2022年度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要素更加完备,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参与者。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成立省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顶层设计高位推进,统筹全省资源,全面加快创新型青海建设。青海省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能力不断增强。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青海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28位,虽仍处于第三梯队创新追赶地区,但得分十年间提升8.41分,达到49.09分,距进入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第二梯队(50分)仅一步之遥。同时,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显示,青海省排名较上年提升6位,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二,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中跃升至21位,在西北五省区排名第二。一级指标中,青海省创新环境综合指标排名全国第11位;二级指标中,每万名研发人员发明专利授权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国内技术成交金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外部支出等指标排名处于全国前列,青海省科研论文、企业设计能力、创新基础设施、金融环境4项综合指标进入全国前10名,专利、科研论文、科技合作等方面的效率指标排名上升明显。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指出,近年来,青海省立足资源禀赋,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基础研究和特色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硕果累累,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未来,青海省应继续围绕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维持与修复、碳达峰和碳中和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盐湖资源保护利用、绿色储能、生态农牧业等国家重点创新平合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2022-12-21
  • 鞍山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日前,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岫岩满族自治县,被正式命名为辽宁省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长期以来,岫岩县立足生态优势,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成功签订了30万吨碳汇交易协议,实现东北地区首笔碳汇交易。同时,大力推进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岫岩县的发展不仅是鞍山市“两山”转化路径的成功探索,也是鞍山市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生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鞍山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两山”基地创建步伐,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推动“钢都”向“绿城”转变,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鞍山市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围绕12条产业链和4个产业集群,持续推动产业延链建群,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把绿色低碳要求全面体现到一、二、三产业发展中,推进以鞍钢为主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统筹推动鞍钢和地方企业节能减排,加快钢铁、菱镁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鞍山市还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着力推进三峡风电、龙潭抽水蓄能等项目,分步有序推进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同时,加快形成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节能降耗推动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2021年,鞍山市PM2.5平均浓度为38.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319天,优良率为87.4%;与2015年相比,PM2.5浓度改善了45.1%,优良天数增加了86天。全市累计投入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资金达5.2亿元,修复治理总面积达655.84公顷,成功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2022-12-20
  • 北京:核心区告别燃油锅炉 实现清洁供暖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李博)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从2021年起,北京市全力推进核心区燃油锅炉能源清洁化改造,经过两年“攻坚”,在2022年采暖季前,核心区72座燃油锅炉全部改为更清洁的天然气,或拆除后采用电取暖或并入城市热网。至此,北京核心区告别燃油锅炉,实现清洁供暖。

    能源清洁化改造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举措。从1998年起,北京市开展煤改清洁能源工作。2013年以来,北京市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大规模开展了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燃气锅炉降氮改造和民用散煤清洁能源替代三项工程性减排,大力推进清洁供暖。到2018年供暖季,平原区已基本实现无煤化。在这个过程中,东、西城清洁供暖步伐从未停止。

    北京市结合核心区燃油锅炉现状,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首都功能核心区能源等市政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2022年底前实现核心区燃油锅炉基本“清零”的目标任务。北京还将核心区燃油锅炉能源清洁化改造列入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行动计划,作为重点任务持续推进。按照“电力改造优先、并入城市热网优先”的原则,“一点一策”确定最优改造方式,并组织开展具体实施。

    经过两年攻坚努力,北京核心区72座燃油锅炉全部实现清洁化改造,其中有超过一半通过“油改电”,其余采用“油改气”或并入热网供暖,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的供热保障,也同步缓解了燃油频繁配送运输给市政交通和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

    东城区某驻区单位及家属区多年来一直由燃油锅炉供暖,经过30天外线施工和锅炉改造,“油改气”供暖终于成为现实,可满足附近1.6万平方米的供暖需求。“现在屋子和以前一样暖和,再也闻不到油子味儿,更环保也更干净了。”居民王先生说。

    燃油锅炉清洁化改造也带来了环境效益,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相关人员介绍,核心区通过燃油锅炉能源清洁化改造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2715吨,氮氧化物每年可减少排放近5吨,二氧化碳每年可减少排放近7000吨,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让供暖更加绿色低碳。

    2022-12-20
  • 江西:从“穷守青山”到“喜见金山”

    偏远山区的空气“卖”出了好价钱,“不砍树”的小县城成了全国最大的家具制造基地,外来老板凭进山种植的作物就可获得银行贷款……林业资源大省江西以改革思路和大胆做法激活“沉睡”的山林,山区百姓逐步实现“穷守青山”到“喜见金山”的转变。

    给“林老板”放贷,银行为何大胆了起来?

    在江西崇仁、资溪等地种了4万多亩灵芝的聂国军,前不久靠一本证书获得资溪县农商银行300万元授信贷款,年利率最低3.8%。此前,他曾在两个月内跑银行20多趟仍贷不下款,无奈找民间借贷借了300万元给员工发工资。

    从连吃“闭门羹”到银行“送上门”,困扰无数“林老板”的难题,以今年6月资溪颁发的全国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得以破题。

    “以前银行宁愿把钱贷给林和地都权属关系明晰的林农,也不愿给能创造亩产利润2万元的企业。”资溪县金融办主任金建华说,只靠一纸租赁合同,确实证明不了灵芝收益权在法律上属于聂国军,而证书的作用就在于此,这也是银行敢贷的关键。

    在聂国军的“林下经济收益权证”上,写明了林地租赁年限、灵芝生长周期和面积。但光有证还不够,为打消顾虑,资溪以财政担保搭建收储平台“两山银行”,如出现坏账,由平台代偿并收储运营相关林业资源。

    “县里为平台托底,能让银行敢放贷、企业能发展。”资溪县委书记吴淑琴说。当前在资溪设立生态支行或生态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已有10余家,截至8月底,林业相关贷款余额达32.62亿元,占全县贷款余额四成以上。

    “改革成为撬动资本愿意进入深山老林的杠杆,让无形的山林经营权成了有形的资本。”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韦秀长介绍,截至今年9月,江西全省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超5200亿元,同比增长44.54%。

    好空气“卖出”好价钱,“空壳村”有了厚“家底”

    半年前,江西赣州崇义县麟潭乡龙峰林场独石村,这个靠财政转移支付摘掉“空壳村”帽子的村集体,拥有了一笔1500万元的“家底”。去年底,江西省林科院的专家进山评估,核算出林场未来10年有30万吨空气可以“卖”钱,独石村老支书黄德顺当时还以为遇到了骗子。

    今年6月,民生银行南昌分行召开年中会议,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骆明根据参会人员交通、食宿,以及使用的纸张、矿泉水等消耗品计算碳排放量,通过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每千克0.05元的价格买了2.5吨碳汇,卖家就是独石村。

    龙峰林场占地3.8万余亩,林子虽大,但过去林业收入不到大伙收入的1%,约九成村民从中没有收益。“除了3位每月拿1500元工资的护林员,大多数人认为林子长得好不好,和自己没啥关系。”黄德顺说。

    为让山里的好空气从林间走向市场,江西探索建立自愿减排市场,挂牌交易包括崇义在内的3个试点县的林业碳汇。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董事长刘超说,集团会同林业和环保部门,按照当前碳汇交易市场行情和企业减排成本,商议出每千克0.05元的林业碳汇交易价格。截至目前,已完成林业碳汇交易121万余宗。

    江西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63.1%,居全国第二。好空气虽“多”,也不能“贱卖”。实际上,过去两年老区的好空气已出现涨价态势:两年前每吨预估值35元左右,如今每吨50元。“这背后不仅是交易机制逐渐捋顺,也得益于‘降碳、控能、增惠’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老百姓相信‘生态好就是家底足’。”刘超说。

    最近,龙峰林场一派热闹景象,黄德顺和村民忙着锄草、搞残次林改造。“我们得把林子看好,保证接下来的10年固碳量稳定在30万吨。”黄德顺说,村里还考虑用卖空气的钱给林子上份保险,防止出意外。

    江西省分管林业工作的副省长陈小平说,江西以市场化手段改变过去“城市排碳、深山固碳”彼此割裂的关系,带动林农从碳汇交易中受益,使得他们把护林看得更重,以金山银山反促绿水青山,让山更绿、水更清。

    眼睛向外找木材,“南康木匠”买卖全球

    在赣州南康区,记者听闻了一段“木匠之乡”满世界找木材的故事。

    改革开放初,南康十万木匠下广东,后返乡创业,把家具产业做成了惠及千家万户的富民工程,但始终没能走出“要致富,得砍树;不砍树,难致富”的怪圈。2009年,当地数百家家具企业因无法证明所用木材系合法砍伐,一夜间面临取缔关门。

    如今,“木匠之乡”换了光景,成为“全国最大实木家具制造基地”,每天两列中欧班列从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源源不断运来木材,全年进口木材上千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亲历这一变化的赣州市南康林业分局副局长肖相如说,当年南康6000多家家具企业每年所需的800万立方米木材,仅三成是有砍伐指标的“合法木材”。进口木材合法,但从沿海兜兜转转到南康,每立方米就要比沿海同行多上900元。

    从广东家具企业辞职,回乡创办南康第一家家具厂的杜永红说,南康并非林木资源富集地,如果“只看得见眼前山头”,不仅产业难上台阶,前期靠“放水养鱼”发展起来的百亿产值化为泡影也就几年功夫。

    被逼到死角的南康向外找出路。6年前,当地打破先例在内陆县城建无水港口。当时,全国10个内陆港口7个在省会城市,只有一个在南康这个县级城市,这让进口木材直抵南康。家具产业不仅要活下来,还想和国际品牌掰手腕,就不得不对产业链不全、品牌设计弱等病灶“痛下狠手”——

    南康引进500多家物流企业,打造“半小时配套圈”,物流成本比广东顺德还低15%;引进甘中学博士团队,打造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从木材上料到成品下线,生产一把椅子不到5分钟;引进全球上百家设计公司、500名设计师入驻,产业链不断升级……

    曾经一张南康木床只能赚5块钱,如今融入国际一线设计,成本1万元,售价近3万。去年南康家具产业总产值达2500亿元,户籍人口只有80万的县城却常住120万人,近50万人被家具产业吸纳就业。

    “改革思维助力南康家具产业蹚出了一条林茂、民富、产业兴的现代林业产业新路。”江西省林业局局长邱水文说,根据规定,江西全省每年允许采伐1200万立方米,有赣州港的进口木材,实际采伐还不到300万立方米。

    不砍树,青山也能变金山。大山深处,更多“点绿成金”的故事还将不断上演。

    2022-12-19
  • 已有59家企业80个产品通过中国绿色产品认证 湖州南浔:绿色认证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电梯行业首批《浙江制造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近日颁发,位于湖州市南浔经济开发区的某电梯企业所生产的VE系列乘客电梯产品顺利通过评审,成功获得了第一张证书。靠着绿色产品,企业今年各项订单同比增长两成。

    眼下,在南浔,高质量建设绿色产品认证已成为共识。该区积极融入浙江省绿色产品认证集成改革,引导产业绿色转型,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截至目前,该区通过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企业59家,产品80个。

    木业、电梯是南浔的支柱产业,更是绿色发展的领头雁。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开展木业和电梯行业源头替代工作,实施绿色生产两项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原料、涂料源头替代及废气治理技术规范。南浔区249家涉油漆木业企业、40家电梯整机企业已全部完成源头替代。

    自2018年绿色产品认证工作试点开展以来,南浔木业紧抓绿色转型机遇,参与制修订木地板产品国家标准1项,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10家、绿色供应链6条。同时,将绿色产品认证纳入双随机检查项目。近3年,开展获证企业双随机监督检查83次,对木地板获证企业开展监督抽检93批次,产品合格率达100%。

    为提升电梯产业绿色竞争力,今年,南浔发布《绿色产品评价电梯》团体标准和《“浙江制造”认证实施规则电梯》,为电梯制造业提供绿色制造技术支撑、有效管理措施以及配套服务保障。

    “对获得‘绿色产品’认证及制修订国际或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20至150万元奖励,今年以来已发放奖励1500万元,并在绿色融资基础上增加碳排放考量,助推重点传统产业的低碳化转型。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鼓励产业绿色转型。”该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学明介绍。

    此外,南浔在木业、电机行业试点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助力小微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有36家木业、电机试点企业导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家企业获得“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4个产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

    2022-12-19
  • 京港共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李博)12月15日,作为京港洽谈会活动之一的“减污降碳,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活动通过视频连线形式举行,双方围绕京港两地环境改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交流,助力京港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京港合作的重要议题,两地环境部门在此框架下开展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形成了互学互鉴先进经验的机制。两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保持了频繁的交流,碰撞思维火花,拓宽协作范围,为两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专题活动活动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主办。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负责人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减污降碳行动措施和成效及“十四五”时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具体措施;机动车排放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市移动源管控措施及电动车发展思路;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及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分享了北京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工作、低碳试点工作及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案例。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等内容。

    专题活动上,京港环保同仁均表示,京港两地在深入推进污染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交流共享,对推动京港高质量发展、共建美丽大都市非常重要,希望进一步巩固交流合作机制,深化务实合作,通过分享措施和经验、技术和资源,共同为建设和谐宜居的家园而努力。

    2022-12-16
  • 宁夏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日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等21项举措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宁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任务的深度协同做出顶层设计。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宁夏将因地制宜建立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快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严格规划环评审查、节能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严控严管新增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项目,严控钢铁、煤化工、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规模,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严禁在黄河临岸1公里范围内新增“两高”项目,推动园区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曾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工业项目搬迁入园。逐步推进各类企业迁入合规园区,新建化工、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等企业,应布局在符合产业定位和准入要求的合规园区,严禁“挖湖造景”等不合理用水需求。

    宁夏将在保障能源安全、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快城乡散煤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清洁取暖,逐步减少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农业领域散煤使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力争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达到5000万千瓦,电力消纳比重达到30%以上。

    方案规定,宁夏将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老旧货运车辆。推广太阳能光伏在城乡建筑中分布式、一体化应用,推动光热系统在中低层住宅、酒店、学校、乡村办公建筑中应用。加快自备电厂、钢铁和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力争到2025年底,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记者李锦)

    2022-12-16
  • 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系列解读之三 降碳减排持续推进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在行动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王绍绍、实习生施懿芝)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瞄准“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主要目标,聚焦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水资源集约化利用、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提升、产业数字化升级等5个重点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刘国华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介绍,《指导意见》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既有明确目标也有具体举措,是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久久为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手抓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保障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以及流域内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安全,还承担了河北、天津、胶东半岛等地区的供水任务,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生命线。

    但受地理条件等制约,黄河流域一直“体弱多病”。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广、类型多,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连山,中游的黄土高原,下游的黄河三角洲等,都极易发生退化。沿黄各省区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和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水资源短缺和开发利用的矛盾、产业布局粗放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等突出问题,按照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要求,持续推动由黄河源头至入海口的全域科学治理,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

    刘国华认为,《指导意见》与已出台的各规划方案有机衔接,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转型,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步前行,制定了系统的实施路径。在目标上,《指导意见》也一脉相承,突出了黄河治理科学谋划的特点,为未来五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到2025年,通过提高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使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传统制造业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刘国华表示,这些目标的顺利达成是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的重要体现。

    立足实际

    调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产业布局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以高污染、高耗水、高能耗的传统产业为主。刘国华表示,“三高”传统产业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推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立足实际、逐层突破、持续推进。

    《指导意见》明确了黄河流域未来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坚决遏制黄河流域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产业项目盲目发展,构建适水型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充分考虑黄河流域地区与产业分布特点,推动黄河干流沿线分散企业园区化建设、能源基地绿色化建设、工业产业集群化建设,利用能源消费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带动新产业。

    《指导意见》强调了各重点方向的技术引领和标准体系建设。在水资源集约化利用、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提升方面,重点对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技术、新型绿色低碳材料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转化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努力提升重点行业技术装备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同时,要发挥水耗、能耗、碳排放等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的引领作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设工业绿色发展相关标准,推动黄河流域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率先达标。

    刘国华表示,《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打造一批节水龙头企业、能效领跑者企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以点带面推进节水低碳技术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应用,将对黄河流域产业新格局的形成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对于加快黄河流域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数据共享

    信息技术提升区域产业管理水平

    科技革命带来数字化转型契机,数字化技术已经重塑交通、环境、行政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动力和治理模式。《指导意见》强调,要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应用,赋能绿色制造。依托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推进黄河流域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降低数据中心、移动基站功耗。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库电能利用率降至1.3以下,积极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提升黄河流域能源、资源、环境管理水平。

    刘国华表示,将数字化、智能化与工业发展绿色化有机融合,赋能环境保护与产业升级,对推动黄河流域内工业企业节能增效、降碳减排的绿色发展,以及提升区域产业管理水平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2-12-15
  • 构建高端化“氢能双链”打造氢能示范产业园 联盟助力天津氢能产业加速发展

    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氢能是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路径,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抢抓国家能源战略机遇,超前谋划、科学布局氢能产业,并通过成立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促进联盟(以下简称“氢能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发展,一批氢能大好项目相继落地,用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杭叉集团天津新能源叉车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新氢能源加氢母站项目、新氢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这些氢能重点项目早在两年前的氢能产业联盟第一届理事会上就已签约落地。如今,杭叉氢能叉车已销售300台以上,产出氢气纯度大于99.999%的新氢能源加氢母站一期一次开车成功,新氢动力在氢能工业车辆领域市场占有率已超过95%。得益于氢能产业联盟的引领和带动,两年来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成果喜人,联盟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有效促进企业间协同创新。

    时间回到2020年5月17日,在当天举办的“天津港保税区氢能应用推介会”上,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促进联盟揭牌成立,同时发布《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会上,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同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氢能产业链细分领域的多家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天津港保税区初步形成了氢能产业从研发、到生产、再到终端市场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

    经过两年的快速崛起,如今氢能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已增至40家,涵盖了氢能技术研发、氢动力核心零部件生产、氢能源核心装备生产、氢能配套及终端产品生产、氢能终端应用、政策咨询与保障服务共六大板块,“研发-生产-配套-应用-服务”的全流程产业链条已显现,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已进入加速阶段。

    从企业成立到获得超3.3亿元合同额,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只用了两年时间。这家保税区自主培育,专注于氢能工业车辆发动机研发生产、绿色搬运体系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近70项项相关专利以及数十项自主核心技术,是国内首批聚焦氢能燃料电池工业车辆,率先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并实现批量交付的氢能企业。

    “自2019年在天津港保税区成立以来,新氢动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21年实现产值7000万元,氢能叉车租售已超400台。”据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东介绍,在核心产品方面,企业拥有氢燃料电池工业车辆及商用车发动机系统研发和生产能力。在产品应用与市场服务方面,企业可为客户提供定制级的解决方案,已与石化、化工、食品加工、物流、仓储、冷链等诸多行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产品创新与技术应用创新方面,企业结合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出氢能+5G的绿色无人搬运体系,并实现了固态金属储氢技术在氢能叉车上的应用,相关技术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我们和氢能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叉车产业链。”谈起氢能产业联盟的项目带动作用,张启东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张启东口中的合作伙伴就是2020年落户天津港保税区的杭叉集团(天津)新能源叉车有限公司,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叉车研发制造集团杭叉集团在津注册成立的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资子公司,重点打造以氢燃料电池叉车为主的新能源工业车辆,这也为新氢动力与杭叉天津新能源后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2021年,两家企业携手完成全国首批100台氢燃料电池叉车的生产,并实现国内氢燃料电池叉车首次批量化商业应用,该批次叉车搭载的正式新氢动力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氢能产业联盟成立以来,不仅起到显著带动作用,还积极推动重点工作开展。联盟以强链补链建链为导向,聚力做强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应用链、做大以氢气制供为核心的能源链,构建保税区高端化“氢能双链”。在产业谷建设方面,联盟依托保税区临港区域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聚集氢能产业链项目,着力打造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主要建设氢能产业技术孵化平台、生产装备平台、氢能物流园等。截至目前,产业园吸引了新氢动力、氢璞创能、杭叉集团等一大批国内优秀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发展,同时还汇聚了能源资源、示范场景及前沿科技等领域的重点企业,聚集效应显现。

    除了优秀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聚集外,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绿氢”,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制约氢能应用过程中制氢、运氢成本居高不下等行业痛点。

    2021年落户保税区的天津锦美氢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专业从事“绿氢”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其产品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应用于制加氢一体站、天然气掺氢、绿氢化工、氢冶金及实验室用氢等。该项目的落地对区域氢能产业“绿氢”制备方面给予有效补充,为保税区打造氢能应用场景提供支持并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落户保税区当年,企业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碳电极电解水制氢设备就成功交付。今年,企业的“分布式碳电极水解离制氢装置”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22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氢能产业联盟立足本地产业基础与市场应用需求,全面梳理“卡脖子”关键技术,形成靶向攻研技术清单,聚焦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氢气制供、加氢站建设等技术密集领域,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今年1月,在顺利完成72小时运行测试后,新氢能源公司年产能1600吨加氢母站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滨海新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提供了氢能供给保障。

    “我们以联盟之合力强化示范城市群建设,以链条之完善建设氢能示范产业园。”据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天津港保税区代表滨海新区参与申报的京津冀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获批。一年来,保税区积极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与主要示范企业共勉共进,全力推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工作任务。第一年度工作达成氢能车辆平均行驶里程城市群第一、氢气年产能京津冀区域第一、加氢网点数量第一、氢能叉车推广量第一、氢能场景市场化程度第一,“五个第一”的好成绩。

    成员单位不断扩充,项目带动作用显著,氢能产业联盟自成立以来切实推动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阔步前行,已推动国家电投、渤化集团加氢母站、中石化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新氢动力燃料电池系统、氢璞创能燃料电池电堆、杭叉新能源叉车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落地,中石化、荣钢、新天钢三大示范运营平台已在保税区落户,还积极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运营,并建成京津冀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套规模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而展示联盟企业的天津市氢能展示中心也即将建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下一步,天津港保税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念,以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建设为抓手,着力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氢能企业,建设保税区氢能产业“专精特新”集群,构建新型氢能产业矩阵。同时继续发挥氢能产业联盟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保税区氢能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加速产业升级壮大,实现产业链良性循环和创新发展,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为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单毅朱绍祥王鼎鑫摄影报道)

    2022-12-15
  • 聚焦“双碳”目标 共谋绿色发展 青海省工业领域能耗“双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今年以来,省工信厅围绕实施“双碳”战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统筹工业经济增长与绿色低碳转型,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和节能减排,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工业领域能耗“双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在增加值同比增长14.7%的情况下,实现能源消费量1706万吨标煤(当量值),同比增长仅为0.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1%的较好成绩,形成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能耗增速持续降低的良好发展态势。

    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投资、控能耗为导向,持续优化工业用能预算管理,对重点领域招商企业和项目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对标“十四五”工业领域节能目标,测算执行“四合三档”节能审查标准,将能耗指标向产业链条完善、产品附加值高、能耗强度低的优质项目倾斜配置。今年,天合光能、比亚迪动力电池等27个高附加值重点项目节能审查,为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提供支撑。青海省继续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统筹推进能效技术升级,提升监管能力,稳步推动工业用能高效化低碳化。

    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打造行业能效“领跑者”为抓手,指导重点园区、企业积极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制造体系,加快带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截至目前,全省4个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28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4个产品入选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名单,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形成。

    为强化企业节能技改,对标国家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和基准水平,启动《“十四五”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用能单位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实现工业领域节能12.48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80万吨,节水163.35万吨、资源综合利用32万吨。深入实施电解铝、水泥、钢铁、铁合金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全省8家电解铝企业、12户水泥企业、1户钢铁企业均达到能耗基准水平,28户铁合金企业中19户达到基准水平。

    2022-12-14
  • “碳达峰碳中和看安徽”系列报道—— “碳”路者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每项国家战略落地的背后,都孕育着安徽省赶超跨越的重大历史机遇。






    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正见证着安徽绿色发展的新脉动。















    位于滁州天长市的光伏发电站。滁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黄山市,随处可见的茶园里,漫山遍野的“小黄板”点缀其间。黄山通过全域茶园绿色防控,插放黄板2800余万张,以生态“含绿量”铸发展“含金量”。







    在蚌埠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提供着“蚌埠方案”。







    在芜湖市,海螺集团在水泥行业首开先河,建成的万吨级以上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年可回收二氧化碳5万吨……







    近日,安徽省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节能降碳能效提升等“碳达峰十二大行动”,确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在奔向“双碳”目标的道路上,安徽勇当“碳”路者。







    制造绿色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看似宏大的能源革命主题,却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根筷子、一件衣服的制作变化上。







    前几天,在第二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上,一件件“普通T恤”引起了不少参观者的好奇。“这是一件聚乳酸材料制成的衣服,它的原料其实就是秸秆!”安徽丰原集团副总经理陈礼平自豪地介绍,以秸秆为原料制成的贴身衣服,手感柔软舒适,而且具有抑菌、抗螨、不回潮的优点,还环保无毒可降解。







    田间地头的农作物,“变身”低碳材料,成为安徽推进“双碳”发展的最鲜活注脚。







    在池州市的安徽鸿叶集团,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转动,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竹吸管、竹筷、竹家具,各式各样的竹制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走向全国各地。







    “现在餐厅里的木筷子,几乎都被这些竹筷子代替了。不仅在国内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外市场也有良好的美誉度,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谈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安徽鸿叶集团董事长殷明亮信心满满。一根根竹子正串起一条产业链,成为致富一方的支柱产业。







    依托竹资源,做好竹产业。如今,池州不仅汇集了森林生态、林下经济、制造产业、食品产业于一体,而且连通了循环经济产业、减排产业,一边实现减碳减排,一边推动乡村振兴。







    “拥抱‘双碳’战略,这正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具有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巨大市场。”安徽省发改委环资处副处长周强说。







    如今,安徽在“碳达峰十二大行动”中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行动里,明确提出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







    生活绿色赋能







    “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真好,一点噪音都没有。”12月8日早上,合肥市民张建乘坐1路新能源公交车去单位上班。







    谈起坐上新能源公交车的感受,市民纷纷坦言,现在合肥增加了不少新能源公交车,和过去的传统燃油车相比,发动机的轰鸣声几乎没有了,而且车辆运行也更加平稳,乘坐起来更加舒适。







    这得益于近年来合肥市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处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合肥市新增、更新的公交车均采用纯电动车型。至2020年末,合肥市中心城区公交线路营运车辆已全面实现新能源化。







    数据显示,合肥公交集团目前在用的新能源公交车为3440台,占比达98%。该集团技术管理部经理杨海兵算了一笔账:2021年,合肥市公交车辆累计减少排放15.57万吨二氧化碳,“按一棵树一年可以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来算,我们减排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多种了850多万棵树。”







    推动“双碳”目标落地,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是一项重要举措。







    安徽省发改委环资处副处长周强介绍,安徽“碳达峰十二大行动”中的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将继续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政府公务用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新增及更新城市公交车中,合肥、芜湖市区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时,除特殊地理环境、特殊用途等因素经主管部门批准外,应全部购置新能源汽车。







    挖掘绿色价值







    在“双碳”背景下,林业在碳中和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主体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还是那片森林,但管理的意义不一样了。







    2021年8月24日,安徽省首笔林业碳汇交易落户旌德县,以14.57万元出售庙首林场3036吨二氧化碳排放权;







    2022年3月12日,安徽省首单森林碳汇价值保险成功签约,为宣城两家国有林场提供5004.17万元风险保障;







    2022年6月28日,安徽省首批森林碳汇授信贷款在宁国市落地,给予3家经营主体贷款167.5万元……







    一笔笔碳汇交易的背后,之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而言,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实践,之于庙首林场来说,将空气“变现”,产生的资金,可反哺林场用于森林管护生态建设,一举多得。







    数据统计显示,作为“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庙首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达3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4%,林木绿化率91.8%。该林场按照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标准开发碳汇造林项目,目前林业碳汇交易已达10311吨。







    在庙首林场负责人看来,林业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调动社会企业参与造林育林的积极性,还可以鼓励企业推行低碳生产,让“绿色颜值”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态价值”。







    虽然碳汇交易在安徽刚刚起步,但已经慢慢步入正轨。庙首林场总面积53481亩,其中大部分以乔木林为主,树木固碳能力正处于高峰期,因此林业碳汇交易前景可观。“林业碳汇交易只是一个起点,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推动绿色金融赋能生态资源实现有效转化,形成良性循环。”安徽省发改委环资处副处长周强表示,落实“双碳”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未来可期。

    2022-12-14
  • 中国是全球生态保护重要贡献者(国际论道)

    洱源西湖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云弄峰山麓,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大理洱海源头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的实施,洱源西湖湿地的面积不断增加,水质逐步改善,洱海水源地的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图为洱源西湖一景。


    罗铸摄(新华社发)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中国作为主席国,主持各项议程并推动多方合作。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持续推动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和绿色降碳,生态治理成效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海外媒体和专家学者表示,中国拥有保护自然的愿景并取得诸多进展,期待中国为全球生态保护发挥关键作用。

    取得里程碑式成就

    塞罕坝沙地变身林海,苍山洱海恢复本色,九曲黄河重现清流……一系列中国生态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瞩目。

    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称,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戈壁上植树造林,形成一道“绿色长城”,防止沙漠侵蚀。目前,中国西北部数千英亩的流动沙丘已经得到稳定,原本经常困扰北京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联合国报告显示,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1.57亿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2.2亿公顷。

    “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在保护生态方面取得了多项里程碑式成就。”肯尼亚《星报》称,中国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增加,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近2000平方公里。过去20年间,中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世界首位。

    俄罗斯金砖电视台网站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渤海、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学者日前发文表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建立2750个自然保护区,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这些自然保护区有专门的资金和管理,保护区内指定区域允许开展一些人类活动。2021年,中国正式扩充生态保护系统。中国宣布正式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达到23万平方公里。朱鹮等中国濒危物种的数量正在增加。

    中国持续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引发外媒点赞。

    “2012年以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德国“中国平台”网站称,逐步淘汰煤炭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最重要的议程之一。中国将朝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预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每年将下降约1%。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努力减少国内供暖对煤炭的依赖,以改善空气质量。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补贴电力采暖,中国建筑采暖对煤炭的依赖在过去5年里已减少一半。

    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网站发文称,2021年,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了50.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至16.6%。整体而言,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上持续领先全球。

    “过去10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设施和服务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刊文称,“现在,中国数百个城市都在享受绿色能源对空气和环境质量的有益影响。”

    实际行动超过承诺

    外媒普遍关注到,中国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采取了强有力举措。

    美国能源领域新闻网站“WorldEnergyTrade”称,近10年,中国政府不断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注入大量资金,促进技术研发快速创新,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

    美国纳斯达克网站发文援引国际能源署数据说,自2011年以来,中国已经投资超过500亿美元用于新增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并创造了30万个就业岗位。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不久前发布《“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计划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科技方案解决环保挑战,利用大数据、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来应对污染、生物栖息地消失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该规划还呼吁在气候和环境领域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的实际行动已经超过承诺。”《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电动汽车销量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承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吉瓦以上。而中国各省份已公布的规划显示,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到2025年就能提高到1500吉瓦以上。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几乎占全球总销量的一半,比2020年全球销量还多。

    中国持续完善环境保护相关制度,赢得外媒积极评价。

    “过去10年,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治理方法的一种总体框架。这一理念源自中国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彭博社报道称。

    “2018年,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这表明中国已经认识到,发展应兼顾环境影响和经济目标。”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发文称。

    俄罗斯《劳动报》报道了中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认为中国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多元化补偿,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称,中国城市管理新模式“海绵城市”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低影响开发”理念,标志着中国水资源管理由以工程为主导的模式,转向更基于自然的方式,有利于加强城市水循环的可持续性。

    将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发展清洁能源制造业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清洁技术的成本。”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网站报道称,从气候角度来看,这种成本的降低符合公共利益,使相对贫穷的国家负担得起大型清洁能源项目的开支。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刊文称,中国企业在南亚、非洲、中亚和中东地区修建了大量水电站。中国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风力涡轮机和光伏组件供应商,这折射出其对绿色未来和绿色技术抱有信心。

    法国《观点》周刊网站报道称,由于生产成本比欧洲低35%、比美国低20%,中国企业如今在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中占据7席。中国多晶硅产量约占全球80%,这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基础材料。对此,国际能源机构的专家们认为:“中国是降低光伏成本、促进能源转型的主要力量。”

    英国《自然》杂志发文称,如果中国成功完成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将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有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低碳能源体系构建,加速全球碳中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021年10月,中国成功举办COP15第一阶段会议,并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此次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中国积极推动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作为COP15的主席国,中国可以加快国际合作打击毁林,为国际森林治理发挥重要作用。”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发文表示,2009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企业境外森林可持续经营利用指南》,规范中国企业境外森林资源经营利用行为。在非洲加蓬,中国企业在进口当地木材时遵守了指南,这帮助加蓬提升了森林覆盖率。

    “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鼓舞人心。”埃及环境部长亚丝明·福阿德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山岭、海洋、河流等自然资源能更好地融入人类发展。

    彭博社网站发表题为《中国保护物种的理念是正确的》的文章称,中国重视植树造林和可持续利用自然的做法成效显著。该模式目前正传播到东南亚和非洲热带地区。

    “中国拥有地球上18%的人口,GDP规模占全球的18.5%,在保护自然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瓦妮萨·赫尔在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发文称,“在COP15蒙特利尔大会和今后的几年里,期待看到中国发挥更多领导作用。”

    2022-12-12

  • 首 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