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电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保供电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大国重器”“顶梁柱”作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一是强化全网统一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服务好发电企业,做到应并尽并;


    二是统筹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优势,挖掘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


    三是加强用电情况监测,全力做好居民生活用电保障,服务好用户,回应好关切;


    四是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需求响应与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全力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


    五是严格落实供电保障责任,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电网运行应急值守,确保安全可靠用电。

    2021-09-28
  • 佛山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获“詹天佑奖”

    9月27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30项精品工程获得“詹天佑奖”,其中由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佛山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作为唯一的燃气工程获得该奖项。


    “获得詹天佑奖,对佛燃能源是鼓舞,也是鞭策。”佛山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项目负责人尹祥表示,接下来,佛燃能源将继续秉承“正心聚气,承安共生”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心相连,气相通”的服务理念,围绕“能源+科技+X,奔向碳中和”的发展主题,做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安全的一公里,优惠的一公里,优质的一公里,贴心的一公里。


    据了解,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由是经国家批准、建设部认定、科技部首批核准的科技奖励项目,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被业内誉为土木工程界的“奥斯卡”。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工程不超过30项,主要授予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成绩显著的优秀建设项目。


    关键词:规模


    全国地级市中供气量最大


    佛山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是中国首个大规模引进LNG试点项目——广东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输气干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该工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全市“一张网”的理念,构建了“多气源、互联互通、互为保障”的天然气管网规划蓝图。工程于2005年11月开工建设,2017年7月竣工,总投资近14亿元,成功建成了160余公里天然气高压管网、4座天然气接收门站、2座LNG储配站、12座高中压调压计量站,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接入一大管道气源。


    目前,工程服务全市150多万户居民用户和4700多户工商用户,年供气量超过29亿立方米,日最大供气量超过1100万立方米,是当前国内地级市中供气量最大的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管网的单位长度年供气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工程为佛山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清洁化生产目标及和降低制造业成本做出了重要贡献。投产以来,工程累计供应天然气超过150亿立方米,可替代燃煤近2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800万吨。


    关键词:创新


    多项技术成果为业界领先


    佛山市天然气高压管网工程超前设计了在当时国内尚无先例的4.4兆帕超高压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多年来系统运行状况稳定可靠,充分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其中,中石油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线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史航认为,佛山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都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2007年4月,佛燃能源开工建设沙口LNG储配站,该站点在广东省首次采用8×150立方米LNG储罐,对工程建设人员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当时还没有LNG储配站建设的国家相关设计标准,工程建设人员借鉴以前做液化石油站、中低压燃气管道工程的经验,参照外国的相关标准,并向专家多方请教,一步步推动工程的进展。为了如期完成这个重要的节点工程。


    燃气管道埋在地下,对管道的变形、腐蚀等情况很难有直观的掌握。经过考察、筛选,工程引进了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管道安全评估技术“管道智能内检测”,对全市高压次高压天然气管道进行“全面体检”。检测工作从2014年10月28日开始,历时一年多。在推进过程中,技术人员创新改良了钢刷磁铁结构和平滑机构减阻技术,使北滘站至桂城站DN350次高压管道内检测一次性成功完成。


    燃气场站管网点多面广,构建“智慧管网”势在必行。通过多年努力,工程集成了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和管网巡查管理系统(GPS),在业内率先实现了监控预警、应急抢险和巡检维护全面智慧化,目前正在进行管线光纤预警、场站远程操控无人值守的最新技术升级。


    十多年来,佛山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建设获得多项国内创新技术成果,包括国家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14项,专利及著作权30多项


    关键词:攻坚


    全力以赴穿越西江


    佛山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从蓝图到落地,必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其中,穿越西江就是一大难点。


    “天然气管道过不了西江,就建不成全市一张网。”佛燃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完成“西江穿越”工程,不仅能使高明区的天然气管网联通全市的大管网,更能一举打通中海油和广东大鹏、中石油三大气源互联互通的最大障碍,对于构建佛山市安全供气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佛燃能源经过反复论证,综合考量,最终大胆采用了实施难度最高的定向钻工艺,与同河段同类工程采用的盾构工艺相比节省了近7千万元。


    据介绍,西江航运量仅次于长江,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定向钻穿越工程的水平长度达1470米,施工的最低位置在水面以下50多米,管段将经过15种地质结构、22个地层变化,粉砂层、圆砾层、鹅卵石层等极易塌孔地段长达250多米。业界专家评价,西江定向钻穿越工程施工难度之大,堪称“亚洲第一难”。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副院长黄葵介绍:“我们前前后后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充分的论证,通过勘察、详勘和补充勘察,详细地了解施工段的地质情况。”


    时任中石化江汉油建工程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负责人陈军州表示:“西江定向钻穿越是我从事燃气工程建设近三十年来最难的工程,定向钻施工最怕的三大难题——溶洞、角砾石、软硬地层变化频繁,这个工程都遇到了。”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时任佛山燃气集团董事长尹祥及佛山市天然气高压管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殷红梅、总经理熊少强等领导多次组织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全国定向钻施工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多次组织实地勘察、专家评审,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反复推敲、论证,逐个细节地完善技术方案。


    西江穿越工程最大的难点是要攻克溶洞和鹅卵石地段,处理不好就会掉钻头和坍塌。对此,工程采用“两级套管接龙固孔工法”圆满解决了这个难题,填补了世界上在该领域技术空白。


    此外,还有一批业内最先进的技术也派上了用场。比如,“光固化保护层技术”解决了穿越管道防腐层损伤问题,“陀螺仪定位+CCTV内窥技术”解决了定向钻穿越竣工资料不准确和施工质量难检测等重大技术难题。

    2021-09-28
  • 践行低碳环保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央视网消息:中国经济活力四射,高质量发展自然也少不了绿色发展的助力。目前,各行各业都在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

    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完善塑料污染治理全链条体系



    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研究部署“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塑料污染治理全链条体系,从生产源头、流通消费、产品替代、回收处置、垃圾清理等方面综合施策。据悉,“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将围绕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再生利用、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等重点方面展开。

    其中,在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方面,全面推进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原则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具备焚烧处理能力或建设条件的县城,不再规划和新建原生垃圾填埋设施,大幅减少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这里所说的原生垃圾,指的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垃圾。

    广东广州:预计下月起实施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生活垃圾处理,广州走在前列。23日上午,广州市内新一批共五座资源热力电厂项目点火试烧,这批项目建成后,广州无害化处理垃圾总量预计将达893万吨,其中,焚烧处理748万吨,占比84%;生化处理占比16%,基本形成“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格局。预计从10月起,广州将在原生生活垃圾处理上停止使用填埋方式,届时广州也将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型城市。

    2021-09-27
  • 在淮海路体验一场“捡跑”活动,为环境保护贡献绿色力量

    9月25日,2021“捡跑中国•塑美好世界”首场活动通过线上连线直播的形式,在上海和广州同时举行,吸引1300万人观看直播。

    活动现场,“捡跑中国”绿色联盟正式成立,“玛氏箭牌&联合利华包装循环闭环战略合作”启动。据了解,今年是“捡跑中国”连续举办的第四年,四年间,该活动从一座城市拓展到40个城市,从一个企业支持到众多行业巨头纷纷参与,“捡跑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环保IP。



    活动在绿色联盟的启动视频中拉开序幕。视频中,“捡跑中国”邀请参与绿色联盟的嘉宾以花式颠球方式传递废弃塑料瓶,寓意包装循环需要跨越地域和行业的差异,合作共赢、各尽其职,共塑美好世界。

    玛氏箭牌中国研发副总裁董虹女士表示:“未来始于当下,玛氏箭牌希望和联合利华强强联合,共同推动塑料包装可持续发展的闭环建设,让更多的废弃塑料包装被充分循环和利用起来,为我们的绿色明天创造更多美好瞬间和欢笑。”联合利华北亚区供应链副总裁钟兆民表示:“联合利华以‘让可持续生活成为常态’为使命,承诺到2025年,将新塑料的使用量减半,并且帮助收集和处理超过自身所销售的塑料包装。”



    上海站的仪式点设在新天地广场,前来参与活动队员们一边跑步,一边捡垃圾,成为淮海中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参与者表示,环保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当得知今年有捡跑活动时,大家都积极参加。王先生表示,“这是很好的活动,集合了公益、团建加亲子教育活动,通过和朋友、家人、孩子们一起进行捡跑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为我们的环境改善贡献出一份力量。



    达叔和白菜堂都是首次参与捡跑活动,达叔说:“非常开心能参与捡跑中国的活动,我一直致力于运动和环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为推动中国的跑步事业做小小的努力。”白菜堂表示:“将跑步和环保结合是非常的有意义的事情,今天在现场,还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参加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的人环保意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这个行列中”。



    随着“捡跑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多市民、企业、平台的支持与参与,也让捡跑中国有了更多的玩法,让环保有了更多呈现的形式。今年“捡跑中国”还将在全国发起线上“玛尚回收,循环上架”抖音挑战赛,望通过活动号召消费者参与捡跑和包装回收,并发挥创意DIY,让废弃塑料包装循环再利用起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021-09-27
  • 龙源环保“生态综合能源服务系统”重磅亮相科博会

    2021年9月25日至28日,第24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京举行。作为中关村论坛的展览板块,本届科博会展览设置了智慧科技、大健康、科技冬奥、碳中和、省区市科技创新成果等展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减污降碳”成为本次展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电力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环保”)围绕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积极探索综合能源服务和实践路径,为碳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生态共享型燃煤电站”这一生态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概念,龙源环保提出以燃煤电站为中心,供给综合能源、消纳固体废弃物,同时根据区域需求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在本次科博会上,“生态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沙盘模型精彩亮相现场。

    据龙源环保负责人介绍,综合能源服务的理念,是以生态共享型燃煤电站为中心,在向周边城市、乡村、大型工业园供给“电、热、冷、汽、水、氢”等综合能源的同时,通过燃煤锅炉的高效燃烧,消纳周边各类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工业污泥、废弃油泥、制药残渣、医疗废物等,实现类似人体“动脉”供能、“静脉”除废功能。同时,结合地方禀赋及区域发展需求,开展冷链物流仓储、数据中心、海水淡化、储能联合调频等“定制化”服务,满足城镇民生高品质生活和企业清洁稳定发展需求,缓解区域资源供需矛盾,平衡调剂网源需求。

    龙源环保围绕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部署,立足于集团公司煤电路港航化板块的清洁化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同步深耕环保治理和综合能源产业,积极推进综合能源业务,正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城市群区域完成多个项目布局,积极打造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先行试点示范基地。其中,江苏常州电厂协同处置污泥项目是国内首个大型机组污泥处置项目,具备年处理9.9万吨生活污泥和6万吨印染污泥的固废处置能力。每年节约标煤8500吨,减碳2.3万吨,以污泥项目撬动直供电1亿千瓦时。



    宿迁电厂多元智慧综合能源供应示范项目,可为工业园区集中供应汽、气、水等多种能源,建设区域综合能源管网;回收处理工业废水,建设城市污泥干化项目;协同降碳,建设厂内外光伏;实现电站与工业园区及城镇发展的深度耦合,使宿迁电厂成为当地乃至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在山东禹城,牧场规模化大型沼气发电项目采用互补型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利用牧场奶牛粪污进行沼气发电,建设2×1.2MW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并网,每年可替代6600吨标煤,减少CO2排放1.8万吨。



    值得关注的是,打造“生态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是龙源环保深耕节能环保多年的创新之举,也是顺应国家碳减排要求的重要贡献。未来,龙源环保将助力电厂建设成综合能源中心,积极面向2060的未来城市建设,为环保赋能,为经济助力,共建智慧、健康、低碳社会,力争成为综合能源服务的引领者、城市固废处置的终结者、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者。

    龙源环保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第一家电力环保企业,现拥有分子公司共计44家,员工总数1700多人,多年来,持续深耕环保、能源、低碳三大业务板块,开发电力环保、城市固废处置、综合能源服务、绿色矿山服务、化工环保、新能源开发六大业务市场,积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环保企业。2018年,龙源环保入选国资委“双百行动”专项工程,推进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造、职业经理人任期制契约化管理、骨干员工持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改革经验入选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案例集》。近三年,公司利润增长1.5倍,生产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1-09-27
  • 垃圾分类进校园,环保理念入童心!番禺区洛浦街青少年垃圾分类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9月26日下午,番禺区洛浦街团工委、未成年人关爱中心联合广东仲元中学附属学校举办“垃圾分类进校园,环保理念入童心”为主题的青少年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学生的家人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来。洛浦街团工委副书记、广东仲元中学附属学校校长、副校长及160名家长及学生出席了活动。



    洛浦街团工委副书记刘文湧进行宣讲



    家长代表扮演的四色分类桶进入课堂与学生们的互动

    什么是垃圾分类,你居住的小区垃圾分类了吗?活动中,洛浦街团工委负责人通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宣讲,给学生们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环保课。家长代表扮演的四色分类桶进入课堂与学生们的互动,更是掀起了活动的一波小高潮,同学们更直观和深刻地了解四种颜色寓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标识的区别,并积极踊跃地回答现场提出的问题。垃圾分类志愿者向全校师生发放了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单,号召广大学生从我做起,从学校做起,从家庭做起,自觉养成做好日常垃圾分类生活习惯,成为时尚达人、小宣讲员和志愿者,为文明洛浦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家长代表扮演的四色分类桶进入课堂与学生们的互动

    宣讲结束后,全体师生参加丰富精彩又形式新颖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小游戏,每个同学均领取了一张“垃圾分类通关卡”,参加了“垃圾分类球球乐、投投乐、分分乐、抽抽乐”四个游戏,每每通关一个游戏可加盖一个过关印章。每个人集齐3个游戏印章后,可在“领奖台”兑换纪念品一份。精彩的游戏让现场笑声不断,家长和教师均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更直观、更深刻地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同学在玩游戏

    本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形式,向师生们有效地宣传了垃圾分类知识,也带动家长更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共创绿色美丽社区,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同学在玩垃圾分类的游戏

    2021-09-27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成立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气装备”)25日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据了解,中国电气装备由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公司下属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集团及南瑞恒驰、南瑞泰事达、重庆博瑞重组而成,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旨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统筹优化输配电装备制造业布局,进一步提升我国输配电装备领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高端竞争力。


    重组完成后,中国电气装备业务将覆盖发电(含新能源)、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领域,综合能源服务、储能、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能源互联网等其他领域,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是我国输配电领域规模最大、产业最完整、综合能力最强的全电压、全系列交直流电气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在特高压交直流开关、变压器、换流阀等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

    2021-09-26
  • 碳达峰、碳中和,一年来探索彰显成效——来自2021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的声音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推下,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约48.4%,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关键支撑。”9月25日,在2021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现场,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如是说。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声犹在耳。一年来,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各部门各领域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未来该如何进一步推动能源低碳转型?论坛上,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围绕“创新引领能源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主题,交流探讨、各抒己见。


    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使能源系统面临巨大变革,短期内需要承受转型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才能实现我国能源本质安全。”章建华表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要在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必须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定不移兜紧能源安全底线,坚定不移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坚定不移深化能源国际合作。


    在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马丁·芮泽看来,能源部门脱碳不仅是对能源规划部门的挑战,而且是对各省各地区发展也具有实质性影响。中国煤电转型已经开始,但要想加快转型步伐,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组合。“能源转型具有创造巨大经济新机遇的潜力,只要有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组合,中国便能够从中受益。”他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指出,我国煤炭行业既要做好“减”的工作,以助力“双碳”目标;又要履行“保”的职责,以保障能源安全。“据我们研究,‘十四五’时期,煤炭消费仍将处于峰值平台期,2025年煤炭当年需求量仍有41亿吨,到2030年仍可能达到36亿吨。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因地制宜推广阶梯式分级分质利用,为煤炭集约化高效利用找到新出路。”他表示。


    依靠科技进步、完善制度体系,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近年来,北京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介绍,未来,北京市将围绕新能源利用存储,智慧能源互联网,智慧交通系统,建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重点领域,谋划布局一批研发机构和科研平台,大力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加快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将北京建设成为新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日益临近,冬奥场馆周边社区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环境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开展低碳管理,努力实现冬奥会碳排放全部中和的目标?


    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总体策划部副部长王仁华表示:“筹办之初,我们就确定了最大化利用现有场馆的思路,尽可能减少新建场馆,从源头降低碳排放。我们提出,所有冬奥会场馆都要成为绿色建筑。针对雪上场馆尚无标准的情况,我们组织专业力量制定了绿色雪上场馆标准,不仅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还为场馆建设中低碳措施的落实提供了规范和指南。”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中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我们正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加强对碳市场各环节的监管,今后将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品种、方式和主体,实现全国碳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


    章建华表示,要完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依托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组建一批“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加速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以产品标准和行为规范汇聚更大绿色低碳合力


    应对气候变化关乎人类未来。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中国通过推动这些清洁技术发展,把这些技术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这些清洁技术不再是他们无法负担的昂贵技术了。”在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看来,中国政府在这个领域承担起责任,发挥了积极作用,和世界各国一起应对气候危机。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相符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强大的政治推动力。”黄润秋表示,“世界各国应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实现合作共赢。”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已超过4亿人,对部分绿色低碳产品的接受度和需求规模明显提升。未来10年是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的关键期,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下更大气力,引导居民生活绿色低碳转型。”马建堂建议,在交通、家电、服装、食品饮料包装等领域,应依据生产者责任原则,把生产企业和物流公司作为低碳转型责任主体,提高能效标准、提升再生材料的使用比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新时尚,引导居民在取暖、餐饮等生活方式上增强节约意识,并引入市场机制,用价格信号引导居民改变生活方式。

    2021-09-26
  • 北控水务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碳监测评估试点

    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我国碳监测也在加速推进。按照生态环境部安排,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了碳监测工作组,在全国牵头率先开展系统的碳监测调研、方案设计和试点工作。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聚焦区域、城市和重点行业,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目标到2022年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的技术方法体系,发挥示范效应。其中,第一批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涵盖火电、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废弃物处理五类重点行业,北控水务下属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入选废弃物处理行业碳监测评估试点名单。


    废弃物处理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包括废弃物填埋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的CH4和N2O排放量,废弃物焚烧处理过程中的CO2、CH4和N2O排放量。本次入选试点的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分别为地上污水处理厂与地下污水处理厂,能够充分保证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的通用性与适用性,科学有效地助力我国碳监测工作。


    秉承科学发展的精神,北控水务近年来认真研究、小心求证,提倡“减碳要科学,方法要系统,措施要得当,试点要先行”,开展了多方面的碳减排工作实践与探索研究。


    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减碳行动计划,北控水务组建专项工作团队和课题组,给予资金支持,致力于研究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碳排放核算方法,对标国际,以IPCC2006与IPCC2019联合国技术指南为基础,参考三十余项国家、部委标准规范与指南,近百篇国内外文献。同时,以北控水务百余座水厂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进行碳减排与监测实践,为集团乃至水务行业碳减排与碳监测工作夯实技术储备。


    在推动碳减排方面,北控水务已经积累了污泥双回流-AOA深度脱氮除磷技术、好氧颗粒污泥等一系列低碳工艺技术,形成了污泥、湿地、村镇污水等多领域低碳产品。同时,在多个项目中应用水源热泵、光伏发电技术,结合不同区域特点采用污泥协同焚烧模式,并通过BE-EMR智能控制、“1+N”组团智慧管理模式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开展减碳实践行动。其中,洛阳市瀍东污水处理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城镇污水处理低碳运行案例。


    未来,北控水务将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对监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支撑服务作用,助力我国碳监测评估体系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2021-09-26
  • OGCI发布最新战略 中国石油加速推进“双碳”目标

    9月20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简称OGCI)成员企业董事长/CEO联合签署发布了OGCI最新发展战略。所有成员企业承诺在《巴黎协定》规定的时间框架内,所管辖经营活动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成员公司将在能效提升、低碳氢能、生物燃料、深度电气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自然碳汇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技术合作,推动形成可负担和可持续的全球低碳商业化解决方案,加速推进《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实现。OGCI还同时更新了2025
    年上游业务碳排放强度和甲烷排放强度目标,并指出希望在2030年实现常规火炬零燃放。这些举措每年可减少超过5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





    作为国际油气行业重要的应对气候变化组织之一,目前OGCI有12家成员企业,包括中国石油、埃克森美孚、bp、壳牌、沙特阿美等,成员油气产量占全球油气产量的30%。中国石油在中国企业中率先制定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优先发展天然气,实施产业结构优调整;牵头成立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的发展。


    为响应《巴黎协定》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2016年开始,中国石油与OGCI其他成员企业一同发布《OGCI年度报告》,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甲烷排放管控行动方案》,进一步向低碳发展转型。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后,中国石油制定了绿色低碳转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新能源新业务实现清洁替代良好布局;2035年实现新能源新业务战略接替;2050年实现“近零”排放和公司绿色转型。


    2020年,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12家OGCI组织成员企业董事长/CEO联名发表了公开信,呼吁不因新冠疫情而延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加速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在OGCI框架下,牵头成立了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推动形成高质量、开放性的技术经验分享与合作平台,提升甲烷排放管控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作为OGCI交通运输工作组的牵头企业之一,中国石油组织召开了“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机遇论坛”,为OGCI成员企业与国内相关领域机构之间搭建合作桥梁。

    2021-09-24
  • 超高压交流电缆系统通过验证 绝缘材料国产化迈向新台阶

    在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因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是远距离海洋新能源接入、城市输电和大电网柔性互联的关键装备。我国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研制起步较晚,目前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绝缘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年进口量近10万吨,是我国急需攻克的“卡脖子”技术之一。


    近日,记者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获悉,在国家“十三五”智能电网专项等的支持下,国内首台(套)国产绝缘材料超高压500千伏交流电缆系统通过试验验证,标志着我国高压交流电缆绝缘材料的国产化研制迈向新台阶。


    2021年3月,国产首台(套)国产绝缘材料220千伏交流电缆系统在辽宁阜新220千伏新煤线挂网,目前已稳定运行6个月;2021年4月,国内首台(套)国产绝缘材料500千伏直流电缆系统在张北柔直工程顺利通过竣工试验。


    “项目团队建立了完善的高压电缆材料配方开发、电缆系统设计、制造、试验及运维的协同创新体系,极大提升了我国高压电缆材料自主研发能力。国产绝缘材料超高压500千伏交流电缆系统的成功研制,将带动我国国产高压电缆用材料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常建平说。


    常建平介绍,自2011年起,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组织国内科研院所、制造企业、试验检测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高压电缆科技攻关团队和党员先锋队,最终掌握了500千伏及以下高压交流电缆绝缘材料核心技术,研制开发的国产高压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在绝缘材料复配及超净化批量制备、屏蔽填料分散及超光滑工艺控制等技术达到先进水平,已与浙江万马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2021-09-24
  • 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投产

    图为连接了岸电的秦皇岛32—6油田。李佑坤摄(人民视觉)


    23日,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渤海海域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投产,这也是全球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最高、规模最大的岸电项目。项目分三期实施,将在河北、山东、辽宁区域建设5个陆地开关站、8个海上供电枢纽平台,搭建起总接入规模达980兆瓦、覆盖渤海7个油田区域150余座生产设施的电力网格。


    岸电入海,就是将陆上电网的电,通过海底高压电缆输送到海上油田使用。使用岸电后,海上油田平台不再需要建设发电机组。

    2021-09-24

  • 首 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