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在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一周年之际,9月22日,“碳中和,中国在行动”全球直播研讨暨报告发布会以线上线下形式举行。中外与会人士围绕“气候变化与中国发展”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各方高度评价中国在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上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认为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进展成效给其他国家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启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表示,全人类共同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作出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目标的承诺,非常值得敬佩。他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欧盟和中国在相关领域已展开富有成效的积极合作,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书面致辞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各国不仅要积极采取更有力度的气候行动,更要不断加强气候合作,携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解振华表示:“中国希望与国际社会加深合作,也愿意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中国的贡献至关重要。”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会长陆克文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为推进节能减排、走绿色发展道路制定了越来越具体的内容和实施计划。中国采取的行动和举措,不仅造福本国民众,还将激励更多国家采取行动,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马赫布·乌兹·扎曼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担当,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孟方希望从中方成功案例中汲取更多宝贵经验”。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表示,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包括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交通电气化、加大绿色金融投入等。斯里兰卡希望加强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创新合作,共同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减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中国减排成效有目共睹。”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皮特·凯尼格指出,过去一年,中方在多个国际场合阐述实现“双碳”目标、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他呼吁,所有利益攸关方应增强意愿,拿出行动,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可持续发展美好前景作出积极贡献。


    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外文局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会上发布了研究报告《碳中和:中国在行动——基于国际形势下的政策布局与行业动态分析》中英文版,探索未来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之路。

    2021-09-24
  • 保护旱区生态 目光别只停留在植物上

    在生态系统中,旱区生态系统由于其脆弱性和低稳定性,成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最敏感的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旱区的干旱程度加剧,旱区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退化的风险。因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尤其多功能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以及旱区生态系统如何长期有效维持功能多样性并为人类社会服务,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和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国内外生态学者一直力求攻克的重大科学问题。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为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点。


    干旱对土壤功能的负效应可能被低估


    自2013年以来,兰州大学邓建明团队通过在我国北方旱区建立东西横跨近5000公里直线距离的自然样带,连续进行多年野外大规模调查取样。他们收集了2万余份样品/数据,结合室内控制实验,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揭示了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与调控模式,将随着气候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而并非遵循某一具有普适性的调控模式。


    相比于单个土壤功能,土壤多功能性对干旱的响应更敏感。因此,对单个功能或过程分析的结果往往会低估干旱对土壤功能的负效应。细菌、真菌和古菌等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功能与多功能性,沿干旱梯度呈非线性变化趋势,且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关系的相对强度沿干旱梯度发生了转变。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转变机制,研究者提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动态变化主要由植物多样性及其生产力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联合调控;在半干旱与干旱半湿润区等低干旱水平下,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植物多样性及其生产力快速下降成为土壤多功能性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服务则相对冗余,即土壤多功能性遵循自下而上的调控原理,因此可预测植物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将呈现较强的正相关。相反,在高干旱水平下,如在干旱与极旱区,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量的急剧下降,以及生物残体分解难度大幅增加和分解速率的下降,致使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成为土壤多功能性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即土壤多功能性遵循自上而下的调控原理,因此可预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将呈现较强的正相关。


    上述科学假说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野外调查实验与室内控制实验验证。


    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还发现,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多功能性的调控机制在约0.8的干旱水平(即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的分界线),将由自下而上的调控模式转变为自上而下的调控模式。


    高排放情景下我国旱区或将大幅扩张


    研究者对在未来中等排放情景(RCP4.5)和高排放情景(RCP8.5)下,我国北方干旱与极旱区(干旱水平高于0.8)的面积变化特征也进行了进一步的预测。


    他们提出,在高排放情景下,21世纪末该区域面积相比1970—2000年,将扩张高达28%,扩张将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和东部。


    该研究结果对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我国旱区的生态管理与保护政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如在低干旱水平区域,植物多样性及其生产力是影响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关键限制性因素,这意味着该区域的生态保护更应优先保护植物多样性;而在高干旱水平区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作为影响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关键限制性因素,因此,更优先保护该区域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如土壤结皮则极为重要。

    2021-09-23
  •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 钢铁行业坚定走上“双碳”路

    “长期来看,生态环境约束及资源保障程度难以支撑钢铁产能继续大幅增长,超低排放(PM2.5)和双碳(1.50C)将是钢铁行业未来一段时期需要持续解决的重点问题。”9月16日-17日,“2021中国(第十届)建筑用钢产业链高峰论坛”在太原召开。在9月17日的主题大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副主任戚斌作《近期钢铁行业运行分析及展望》的主题演讲。


    钢铁消费市场方面,1-7月粗钢表观消费量62002万吨,去年同期为58555万吨,增加3447万吨,同比增长5.9%。具体来看,下游用钢行业运行特点不一:1-8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环比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自3月以来增速连续下降,近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有所提速,但仍显偏慢,基建投资发力不及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船舶方面,全球船舶市场运价、船价指数上涨至11年来新高,迎来新一轮订单潮,我国新接单大幅增长,占世界总量52%。


    生产及投资方面,戚斌表示,8月宏观经济及工业经济环境中,钢铁行业相关指标相对前值增速继续放慢。国内行业相关宏观指标保持相对前值继续回落,带动钢铁消费下降。具体来看,2021年1-8月,生铁累计生产6.05亿吨,同比增长0.6%;8月为7153万吨,同比下降11.1%。粗钢累计生产7.33亿吨,同比增长5.3%;8月为8324万吨,同比下降13.2%。钢材累计生产9.18亿吨,同比增长7.3%;8月为10880万吨,同比下降10.1%。


    他指出,上半年,国内生产铁矿石4.91亿吨,累计同比增加6745.66万吨,增长15.93%。按照上半年国产原矿26.18%的品位计算,增加的国产矿能产生铁1765.99万吨,基本覆盖全国生铁增长量。2021年上半年增产的5941.28万吨粗钢,有近3500万吨主要依赖于国产矿和废钢应用的增加,近2500万吨主要依赖于进口矿等其他渠道的铁素资源增加。


    原料方面,8月进口铁矿石9749.2万吨,环比增加898.6万吨;进口均价为207.6美元/吨,环比增加5.1美元/吨。1-8月,进口7.46亿吨,同比减少1.7%。我国前7个月累计原矿产量为5.7亿吨,同比增加14.5%,增加7221万吨,增幅连续4个月下滑。前6个月进口焦煤2228万吨,同比减少41.4%;自蒙增加14%,比2019年减少50%。6月进口均价166.3美元/吨,环比增加5.5%,同比增加42.6%。


    展望后期,短期来看,虽然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已大幅下降,但钢铁企业仍须消化前期高价采购的铁矿石,还要承受其他原燃价格继续上涨的压力。在压减产量的前提下,钢铁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不确定因素增多,阶段性的市场情绪会导致部分产品价格震荡。戚斌表示,钢铁行业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2021-09-23
  • 追“风”逐“日”打造“金字招牌”——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一线观察

    秋日的坝上草原,天高云淡,景色宜人。风机、光伏发电板与或远或近的山水相互映衬,俨然一幅绝美画卷。


    地处京冀晋蒙交界的河北张家口,可谓“风光无限”:风能发电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是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自2015年被确立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以来,张家口可再生能源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重点项目快速推进。追“风”逐“日”中,示范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区发展“金字招牌”。


    登上位于张家口崇礼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远眺,满目葱茏,冬奥场馆与自然山水完美相融。张家口赛区奥运村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这里的建设和生活用电全部采用了“绿电”。


    “2022年冬奥会场馆的照明、运行、交通等用电均由张家口可再生能源提供,在奥运史上第一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力供应。”张家口市能源局新能源科科长任婧说,“我们从发电、输电、用电、电力交易组织等多个方面紧密配合、创新求变,全链条筑牢冬奥会‘绿电’保障根基。”


    目前,已有华能、大唐、华电等100多家发电企业落地张家口。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15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达到1524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漫步在张家口市区,游客若留心观察,会不时看到车牌末尾印有“F”标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从身边驶过。这种以氢为燃料的绿色环保出行方式深受大众喜爱。


    30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上路运营、日产能4吨氢气的海珀尔制氢项目一期投产运行、全国首家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成立……如今,“氢能张家口”已成为城市发展新名片。


    张家口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张家口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覆盖城区9条公交线路,累计运行超1950万公里,完成载客量超6000万人次,是全国氢燃料公交车运营较好的城市。


    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冬奥会的主要交通用车。“今年2月冬奥会测试赛期间,氢能大巴车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条件下运行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验证。”该负责人说。


    车辆的平稳运行需要制氢厂和加氢站保驾护航。目前,张家口拥有2座制氢厂、6座加氢站,今年底将达到4座制氢厂、9座加氢站,能够满足冬奥会氢燃料汽车保障任务。


    今年4月,张家口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于正式启用,可对产氢量、加氢量、车辆行驶里程及耗氢量等多项数据进行实时自动采集监测,同时对冬奥会期间各氢能厂站的安全平稳运行、氢燃料车的协调调度等发挥积极作用。


    记者从张家口市发改委了解到,张家口正积极推进制加储氢设备及燃料电池、氢能整车制造产业发展,先后培育和引进亿华通、海珀尔等氢能领域企业近20家,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021-09-23
  • 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 助生态功能区跳出“绿色抑制”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价值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区域通常需要进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在“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中提出,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绿色产品生产,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可避免地牺牲了一些发展机会,‘生态剥夺’‘绿色抑制’现象在不同程度客观存在。《意见》的出台,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特色优势生态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9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柯水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意见》在“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中提出,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绿色产品生产,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除此之外,柯水发认为,还需强化技术保障体系,加强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等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完善农业资源核算与生态功能评估技术标准、农业资源与产地环境技术标准等绿色标准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综合体。


    兼顾有效保护与协调发展的尝试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涵盖了有特色的集中连片森林、草原、湿地、农田、荒漠等生态系统,是关系全国或一定范围区域生态安全的地区。通常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比如三江源等江河源头地区、南水北调水源地等水源地、秦岭等自然保护地。


    柯水发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价值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区域通常需要进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一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良好,但产业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不足,成为共同富裕中需要关注的特别地区。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渠道和主要抓手,是兼顾有效保护与协调发展的尝试,有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柯水发说。


    《意见》要求,构建纵向和横向结合的补偿体系。柯水发认为,除了建立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体系和绿色公共财政投入体系、生态补偿基金体系外,还可探索跨区、跨流域和跨行业的市场化、多元化和综合化补偿机制体系,甚至可尝试创新生态福利彩票制度、发行绿色股票和绿色债券,以及探索互联网生态众筹模式等,为国家重点生态区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政策供给和资金支持。


    确保生态、循环农业产品优质优价优利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优化农业结构、推进质量兴农、抓好特色产业等。


    “当前,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在机制、政策和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制约。”柯水发认为,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将有助于破除障碍和制约,引导和促进特色优势生态产业发展,扩大绿色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等。


    根据《意见》,柯水发建议,着力构建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的补偿机制体系,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等国家纵向补贴补偿体系,对化肥农药减量化使用或零使用,全程减量或零废弃物等环境友好、生态保护的耕作行为给予相应的补偿激励;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全域生态保护补偿体系,特别是要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等。


    “还可通过规范和引导市场价格体系建设,结合运用生态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建立生态产品及生态产品期货交易平台,创建绿色生态银行,培育和规范绿色产品市场,确保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产品优质优价优利。”柯水发说,此外,还需规范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经营行为,建立高效、权威和简便的产品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品牌认可度和满意度等。

    2021-09-22
  • 山西将组织建立碳减排项目库 三类项目可申请报送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下发《关于开展山西省碳减排项目储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组织建立山西省碳减排项目库,面向全省范围征集碳减排储备项目。


    本次征集范围是实施地在山西省境内,能够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替代、吸附或者减少的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一是已通过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且未进行交易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二是未通过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但已通过相关方法学完成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中明确可用于全国碳市场履约抵销的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及其他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三是符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备案清单的其他碳减排相关项目。


    《通知》说,纳入山西省碳减排项目库的碳减排项目,同时作为申报国家自愿减排项目、公益性碳交易等储备项目。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各地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可集中报送,也可陆续报送。

    2021-09-22
  • 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 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由该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近日调试成功,产出液氢、仲氢含量97.4%。


    该套系统研制历时400多天,90%以上的设备采用国产,填补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氢规模化生产方面的空白,不仅在保障运载火箭燃料供给方面有重要战略意义,也为我国氢能产业中氢的规模化储运提供了技术和装备基础。


    据悉,六院101所是我国唯一的液氧液氢火箭发动机试验中心,长征五号使用的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级主发动机均在此通过试验考核,助力我国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及各类卫星航天器发射任务。


    该所基于在液氢领域近60年的运行维护使用技术和装备基础,逐一攻克并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我国商用市场两个氢液化系统集成建设项目。


    近年来,101所还围绕氢能基础设施领域,开发了航天科技集团首套标准化模块式加氢站,研制建设了我国首座液态储氢加氢站,研制开发了我国首套重型车辆用车载液氢供气系统,完成国内首例车载液氢瓶火烧和爆破试验,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09-22
  • 以废治废,赤泥+秸秆化身印染废水处理利器

    赤泥是铝冶炼工业中产生的一种碱性工业固体废物;玉米秸秆是一种农业固体废物,课题组将二者混合热解,制备出一种新型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玉米秸秆上产生的多孔结构,使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具有去除酸性印染废水中染料的能力。


    记者9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研究员吴正岩和张嘉团队,利用固体废物赤泥和玉米秸秆研制出一种新型功能化生物炭,并将其应用于酸性印染废水的治理工作。相关成果已被环境科学工程领域核心期刊《清洁生产杂志》接收发表。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的水会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用热解法将两种固体废物制成功能材料


    “这完全是课题组的一个突发奇想,把碱性废物和酸性污染物放在一起,既去除了污染,又中和了二者的酸碱性。”兼任安徽省环境毒理与污染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吴正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吴正岩向记者解释道,赤泥是铝冶炼工业中产生的一种碱性工业固体废物。据统计,我国赤泥年产量约8000吨,全球库存赤泥超过20亿吨。赤泥大多被堆积储存在铝土矿废渣处置基地中,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对周边的土壤和水体也会形成一定的危害。而玉米秸秆也是一种农业固体废物,具有量大价廉的特点。


    “针对这两种常见的固体废物,我们课题组采用二者混合热解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酸性印染废水的处理。”吴正岩表示,制备过程中的热解温度“很关键”。“课题组在实验室里对其结构转变机理进行了研究,充分表征了不同热解温度下功能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形貌和组成的变化,以及热解过程中气态产物的变化。”吴正岩说,通过研究发现,在玉米秸秆上产生的多孔结构,使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具有去除水中染料的能力。此外,在约700℃的赤泥中,碳酸钙分解生成了氧化钙,这就表明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可用于中和酸性废水。


    实现废物回收与废水处理双赢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确认了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在处理酸性染料废水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吴正岩说,此外,这种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还具有磁性,这是因为在高温热解条件下,玉米秸秆产生的还原性气体将赤泥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带有磁性的单质铁。


    “我们把这种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简称为生物炭。”吴正岩说,生物炭不但可吸附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同时由于其本身具有磁性,使用完毕后可进行磁回收,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此外,该材料还有较强的碱性,在处理酸性印染废水的过程中,既可中和废水的酸性,又可消除材料本身的碱性。


    吴正岩表示,热解法制备生物炭的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只需一步就可以直接完成。而且制备时间短,主体材料制备过程仅为3个小时左右。“我们的制备方法所用的设备也很简单、成本不高,中间仅需要极少的人力成本投入。由于我们的原料来源是固体废物,原料成本仅仅为材料的运输成本,所以整体成本仅为2500—3500元/吨。”


    “与其他的酸性染料废水处理方式相比,我们使用固体废物制备的生物炭能保证废水处理效果,并且将固体废物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其堆放导致的环境问题,又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实现了固体废物回收与酸性染料废水处理的双赢。”吴正岩说。


    “未来,我们将对该生物炭集中进行两个方向的探索:一是探索该材料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二是对处理后的废旧污泥进行开发与应用。”吴正岩说。

    2021-09-22
  • 国际油价17日下跌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64美元,收于每桶71.97美元,跌幅为0.88%;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33美元,收于每桶75.34美元,跌幅为0.44%。


    美国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周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量为411个,环比增加10个,同比增加232个。

    2021-09-18
  • 长三角首个地方碳普惠市场在浙江乐清试运行

    长三角首个地方碳普惠市场17日在浙江温州乐清市启动试运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乐清市政府、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共同见证首批交易,此次交易达成37单,合计交易二氧化碳减排量10985吨,交易金额30余万元。



    温州乐清市碳普惠市场上线,为分布式光伏用户的减排量提供了交易通道,以碳普惠的模式促进温州乐清企业用户参与交易。作为此次交易中最大的一家售卖方,正泰集团卖出二氧化碳减排量3660吨,为广大居民光伏用户创造出额外收益。


    温州乐清市作为“长三角碳普惠联建”首个县级落地示范城市,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开展分布式光伏碳资产聚合试点建设,并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8月27日,乐清市政府出台文件,提出建立碳普惠运作机制,文件提出由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产业单位承担碳普惠平台的建设及运营职责。





    ↑长三角首个地方碳普惠市场17日在浙江温州乐清市启动试运行


    温州乐清市光照资源充足,近年来光伏发电发展迅速。当地计划通过三年建设,新增300兆瓦滩涂光伏、80兆瓦屋顶光伏,将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从4.7%提升到15%以上,同时大力发展集中式储能项目,促进光伏能源消纳平衡。


    碳普惠市场自主交易的实施,更多企业可以通过碳交易实现碳排放抵销,激发企业节能减排动力,促进地方“双碳”转型。下一步,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上海环交所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将推动温州乐清市产业上下游联动,实现自愿减排生态圈循环发展,引领长三角区域碳普惠减排新风尚,更好推动地方提早实现“双碳”目标。

    2021-09-18
  • 由黑到白 煤炭综合利用点亮绿色经济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国家能源发展的使命任务,为企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实质,勇挑时代重任,勇于创新突破,做新型能源企业担当者。”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榆林化工)现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时,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祥喜说。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榆林化工考察,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规划建设运行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榆林化工成立于2012年3月,地处陕北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是一家煤化工生产企业。所谓煤化工,简单说,就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王祥喜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到榆林化工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是对国家能源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牢记初心使命、扛起责任担当,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深入推进煤炭综合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一条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为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榆林化工成立以来,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分期建设策略合理布局产业链,实现延链、补链、强链高质量创新发展。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一阶段工程)于2020年底建成投产,年产186万吨煤制甲醇,年转化煤炭440万吨。该项目采用目前成熟可靠的煤气化制甲醇工艺技术路线,以煤炭为原料,通过煤气化、一氧化碳变换、低温甲醇洗、硫磺回收、甲醇合成等工艺过程,建立了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的“由黑到白”完整产业链,其中甲醇全部作为下游加工项目的原料使用。


    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于2015年建成投产,主要生产装置包括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60万吨/年烯烃分离装置、30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该项目通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生产聚乙烯、聚丙烯以及副产硫酸铵、丙烷、混合碳四、混合碳五等其他化工产品。


    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可再生资源,榆林化工实现变“废”为宝,在走绿色发展之路的过程中,探索出废水、废盐、废气处理工艺新模式,在国内煤制烯烃行业内实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


    王祥喜表示,榆林化工是集团公司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的典范,要深刻认识推进煤化工深度发展的重大意义,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拓宽企业发展路径,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汇聚起加快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用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以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现场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完善好集团公司‘十四五’期间煤化工发展规划和榆林化工‘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做好煤炭‘大文章’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绿色转型,打造风、光、火、储、氢综合能源基地。”王祥喜强调。


    目前,榆林化工4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已建成但尚未投产,该项目采用自主技术,由国家能源集团设计、建设,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另外,世界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PGA项目)也在建设中,该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在土壤和海水等自然环境下可实现完全降解。(本报记者陆成宽)

    2021-09-18
  • 李政:实现碳中和,首要是深刻变革能源系统

    9月16日,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全球碳中和与能源变革”为主题,重点探讨碳中和目标对经济金融理论和实践提出的创新挑战,探索能源相关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李政表示,能源的使用是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的来源,要想实现碳中和,首当其冲的任务是能源系统要深刻的变革。


    据统计,从消费总量上看,化石燃料仍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84%。李政说,我们要在能源的来源方面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来源,另外在中间转化环节方面要去改变炼焦、炼油,尤其是电力的改变,要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他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由目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变革成一个未来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


    在李政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做的长期战略研究显示,按照《巴黎协定》设定的到本世纪末把全球的温度升高平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争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到2025年,以升温控制在2度以内为目标,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70%;如果要将升温控制在1.5度以内,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85%。


    李政认为,使用CCS和BECCS,即碳捕集和埋存,以及生物能源的碳捕集和埋存,能够把化石能源所排放的碳量捕集起来,想办法跟大气隔绝。这样就可以保留一部分化石能源的需求,以此来支撑非化石能源的运行。


    李政称,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将有很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大量的不稳定性的可再生新能源的装机容量。这样一方面需要发展CCS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发展储能的技术,以及长距离输电的技术。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向是很清楚的,但是并不是简单的此涨彼消的过程,这里面有牵连,真正的智慧在于在碳中和过程中巧妙地处理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传统化石能源配合的节奏,实现我们的目标。”李政说,这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这之中涉及到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率等诸多因素。

    2021-09-17

  • 首 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