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长津湖,气温零下40摄氏度,簌簌白雪从天而降,大地被寒冰覆盖,撤退的美军警戒地摸索前进,突然,他们发现对面趴着一排排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这些穿着单薄棉衣的战士端着枪,每个人都保持着作战动作。可面对进犯的敌人,他们却没有开火。美军走近了才发现:整连志愿军战士已被冻成一座座“冰雕”——这个场景出现在国庆档上映的电影《长津湖》中。


    志愿军战士被冻成“冰雕”的画面,在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冰雪长津湖”场景中也有体现。“‘冰雪长津湖’以声光电的方式,再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的长津湖战役的壮烈场景。通过蓝色的主色调和堆砌的冰雪,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场战役中,志愿军面对的主要敌人是寒冷,像炮弹一样可怕。”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抗美援朝研究专家张校瑛说。





    抗美援朝纪念馆中的“冰雪长津湖”场景(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据张校瑛介绍,志愿军第9兵团原本准备在辽阳、沈阳等地稍事休整并换装,但由于战况紧急,十几列火车仅在沈阳停留片刻便火速赶往朝鲜。“火车停留期间,东北后勤部看见这支入朝部队穿着如此单薄时非常吃惊,立即动员干部战士脱下身上的衣帽换给他们。但由于停车时间短,衣帽很多没来得及送上车。就这样,第9兵团大部分战士身着大檐帽、胶鞋和单薄的棉衣进入长津湖地区。”





    志愿军战士入朝初期穿的鞋子(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志愿军第9兵团的战士大多来自南方,对北方的天气不是很了解。”张校瑛说,而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战役进行期间,战区连降大雪,官兵们衣着单薄、粮弹缺乏、忍饥受冻,有的部队一两天只能吃上一顿结冰的高粱米饭,冻伤减员严重。此外,由于严寒的天气,志愿军部队配备的许多迫击炮无法使用、枪栓被冻无法击发,通信联络也极不畅通。”


    参观过程中,讲解员高真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50年12月初,志愿军战士朱彦夫奉命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与装备精良的敌人血战三天三夜,全连仅他一人生还。“朱彦夫作战时受伤昏迷,残酷的战斗和恶劣的天气使其躯体受到严重伤害,经历47次手术、昏迷93天后,他的双手以及膝盖以下肢体被截去,左眼失明、右眼视力降至0.3。”2019年,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志愿军第9兵团战士通过长津湖大桥(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即便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志愿军还是完成了战略任务。记者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了解到: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第9兵团在东线战区对美第10军发动的总攻势进行猛烈反击,于11月28日完成了对长津湖地区美军的分割包围,将美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包围于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等地;11月30日晚,志愿军第27军对新兴里美军第31团发起进攻;新兴里战斗胜利后,志愿军第9兵团针对东线之敌突围南撤的情况,采取了围追堵截战术,经过数日激战,给予美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歼灭性打击,打开了东线战局,保障了志愿军西线的侧后安全。





    志愿军第9兵团向美军发起反击(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纪念馆向社会征集抗美援朝时期文物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的子女将他在抗美援朝时期使用的望远镜及卡宾枪捐献给了纪念馆。”张校瑛说。





    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保存的美式M1卡宾枪(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除了“冰雪长津湖”,在抗美援朝纪念馆还有“激战云山城”“钢铁运输线”“无敌坑道”“鏖战上甘岭”等场景,分别从不同侧面再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


    “纪念馆通过再现这些场景,展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表达对烈士的无限缅怀。”张校瑛说。

    2021-10-08
  • 截至10月7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0月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8例,云南6例,天津2例,山东2例,广东2例,河南1例,四川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河南)。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6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44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16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923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72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0月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786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093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357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04742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5380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9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60例(境外输入344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8597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251例(出院11942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5例(出院64例),台湾地区16271例

    2021-10-08
  • 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近期研究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团队对嫦娥五号月球玄武岩开展了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分析,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相关研究论文《嫦娥五号年轻玄武岩的年代与成分》于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这是以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研究对象发表的首篇学术成果。(记者胡喆)

    2021-10-08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丨重温伟大征程,感悟伟大精神——全国各地红色地标迎来参观热潮

    国庆长假期间,每天未到开馆时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前便排起队来。连绵秋雨,没有影响全国各地观众来此参观的热情。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展现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给观众们上了一堂鲜活而又生动的党史课。






    “我和老伴儿商量,下次一定要带着外孙女来。”第一次来党史展览馆参观的退休老人洪俊岭觉得,每件展品都令人震撼。他说,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对让孩子们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鼓舞未来的发展信心很有意义。


    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这个国庆长假,全国各地的一处处红色地标迎来如织游人。人们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伟大征程,感悟伟大精神书写的不朽奇迹。


    迎着朝阳,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共一大纪念馆迎来充满活力的一天。


    来上海前就预约好参观的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刘亦文说:“现在我正在申请入党,所以特意趁着假期来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回顾‘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精神洗礼。在湖南,韶山打造一批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和拓展体验基地,吸引着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在陕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下,小学生们以少先队队礼向英雄们致敬……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近日推出的江西首部革命旧址沉浸式实景剧《那年八一》几乎场场爆满。


    “每个人都能融入情景、化身为演员,与剧中人物命运共同沉浮,这样的体验感觉非常生动!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努力奋斗,告慰英灵。”南昌居民徐璐看完《那年八一》,被革命先烈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


    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英雄墓、每一处红色地标,都是召唤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激昂号角。


    “半个月内,钟赤兵经历了三次截肢,这些痛苦他都挺过来了……”


    贵州遵义,娄山关景区。人们停下脚步,仔细聆听红色故事《一条腿的长征》。“今天跟妈妈一起来参观,听讲解员给我们讲述红色故事,感触很深。”中学生周彭豫黔说,“我要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好好学习,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穿越80余载岁月沧桑,红军将士发出的冲锋呐喊,仿佛仍在人们耳畔回响。“没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哪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南宁市第二中学的学生申杰说,“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10-07
  • 熊孩子17楼倒饭菜被亲妈送进派出所,网友:正道的光

    一名“熊孩子”被其妈妈“拎”进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城南派出所。这个小朋友犯了什么错?近日,安徽公安在线分享的视频,一名小孩因为喜欢”高空抛物”,妈妈多次教育无果,无奈之下只得将熊孩子送往派出所,让他接受警察叔叔的教育。






    视频中,一名小孩被妈妈送到裕安城南派出所。民警上前询问,方才得知小孩家住17楼,妈妈多次教育其不要往楼下扔东西,但这次他又把饭菜从17楼倒下。最终,熊孩子向警察叔叔表态:“我以后做乖乖的好孩子。”


    视频发出后,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为妈妈的行为点赞:“有这样明事理的妈妈,即使现在皮一点以后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好!”也有网友温馨提示:“装个钢丝网的纱窗可以避免高空抛物,还可以防止孩子高空坠落。”

    2021-10-02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近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


    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


    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2021-09-30
  • 新冠疫苗加强针要来了,谁先打?能混打吗?

    “我们将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好加强免疫的工作。”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在会上表示,正在加紧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的措施。


    新冠疫苗加强针要来了!此前,有部分省份已经表示开展了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工作。例如,9月17日,浙江省新闻发布会上消息显示,近期将按国家统一安排有序开展重点人群加强免疫工作。也有其他省份的工作人员表示,按照政府要求正在为接种加强针做前期摸底。


    为什么要打加强针


    截至9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2亿剂次,全国将近10.5亿人完成全程接种。免疫屏障正在慢慢建立,为什么这个时候仍要组织开打加强针呢?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地发展,新冠病毒加速变异传播,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仍然较高。”崔钢表示,近期,多地发生的由境外输入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就充分说明,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持续存在的压力,疫苗将起到关键作用。崔钢说,开展加强免疫,对于保护易感人群、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介绍,针对加强免疫,专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加强免疫后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加强免疫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而且中和抗体将得到快速增长。


    加强免疫还有一个原因,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新冠疫苗接种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些人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出现下降,有保护效果削弱的情况存在。加强针的接种则会使这种下降出现“强势反弹”。相关临床试验表明,中和抗体会成倍数增长。


    加强免疫产生的抗体持久力更强。王华庆说:“半年之后,加强免疫形成的抗体水平虽然也有下降,但依然高于两剂或一剂接种后的峰值。”加强免疫能更好应对变异株。相关研究表明加强免疫能使得抗体增加之外,抗体谱也更广了(即能够有效应对更多种类的病毒株),这意味着它对变异株会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


    谁先打加强针,能混打吗?


    既然打加强针这么好,那么哪些人会首批打上加强针呢?


    根据灭活疫苗两剂次免疫后6个月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专家建议,对已经接种过灭活疫苗的感染新冠病毒风险比较高的人群,开展加强免疫,对60岁以上的重点人群开展加强免疫。


    具体人员包括机场、口岸、隔离场所、边检、疾控等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要加强免疫;有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人群,60岁以上的人群,也可以考虑加强免疫;出国学习工作交流的人员,尤其是去疫情持续传播国家的人员,有感染风险的人群也建议开展加强免疫。


    “目前我们只是对重点人群有这样的考虑,对于全人群是不是需要加强免疫,相关单位正在进行研究,而且要根据疫情形势综合研判。”崔钢说。


    加强针的间隔时间为6个月。即,在全程免疫后,至少需要6个月才能再进行加强针接种。王华庆解释,举个例子,灭活疫苗如果要加强免疫的话,至少在第二剂次接种之后,间隔6个月以上进行。


    在疫苗的选择上,目前专家给出的建议是使用原接种企业生产的疫苗,假如同一个企业没法满足供应的时候,也要选择相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来进行接种。也就是说,目前加强针不建议“混打”。


    王华庆提醒,在接种加强针时,还要严格避免禁忌证,尤其是接种新冠疫苗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过敏反应,不管是第一针还是第二针,作为禁忌对象后就不能接种了。

    2021-09-30
  • 湖北孝感超21万立方米“垃圾汤”积存 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再次进入环保督察视野

    “一级卫生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行,4座垃圾填埋场积存超过21万立方米的棕黑色“垃圾汤”,垃圾渗滤液直排时有发生,污染周边水塘……这是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湖北省孝感市多处垃圾填埋场发现的问题。


    这并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首次点名批评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低下、运行管理缺位。生活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再次引发强烈关注。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积存问题十分突出


    督察下沉前,通过分析湖北省上报的垃圾填埋场相关数据,督察人员注意到,孝感市的垃圾渗滤液贮存量较大,约占全省总量的一半,由此锁定目标开展暗查。


    抵达孝感后,督察人员用无人机发现,孝感市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存有大量棕黑色渗滤液。空气中也弥漫着熏人的臭气。


    垃圾渗滤液俗称“垃圾汤”,是垃圾填埋场中形成的一种含有害物质的高浓度废水,如不妥善处理,会严重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甚至影响人体健康。按照相关规范,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渗滤液收集系统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严防污染环境。


    督察人员发现,孝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积存问题十分突出。仅孝感城区、汉川市、安陆市和云梦县4座填埋场积存的渗滤液就超过21万立方米。大量渗滤液违规积存,运行管理缺位,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汉川市生活垃圾填埋场2015年投入运行,被省住建厅评为“一级卫生填埋场”,占地面积400亩。督察发现,这座填埋场中有1/4面积库区已存满渗滤液,积存量超过11万立方米。此外,还有部分渗滤液露天积存。





    汉川市生活垃圾填埋场1/4面积的填埋库区存满渗滤液。督察组供图


    9月4日,督察组来到安陆市垃圾卫生填埋场,通过无人机升空拍摄,发现3座面积不小的收集池中,露天贮存有大量棕黑色渗滤液。由于填埋作业不规范,雨污分流不到位,导致渗滤液成倍增长,大量积存。


    此外,应城市西十垃圾填埋场的收集池也违规露天存放渗滤液。收集池边排水渠水样检测显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超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2.98倍、14.4倍。目前,该填埋场渗滤液违规存放量近万吨,达到收集池库容极限,存在极大溢流风险。





    安陆市垃圾卫生填埋场3座渗滤液收集池露天贮存大量渗滤液。督察组供图


    一些填埋场渗滤液直排时有发生,污染周边水体。督察人员在孝感市垃圾综合处理场暗访发现,由于覆膜存在多处破损,渗滤液从膜下涌出,长期直排至填埋场旁一处面积约120亩的水塘。监测结果显示,外排渗滤液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超标1.04倍、10.96倍。


    日处理能力缺口近千吨,垃圾焚烧项目建设落后


    渗滤液大量积存带来环境隐患的背后,是普遍存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问题。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住人口400余万,日产生活垃圾约3400吨。2019年,全市生活垃圾填埋日处理能力缺口就达到近千吨,实际填埋量超出设计处理能力50%,生活垃圾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行。


    记者注意到,汉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一份“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急需启动渗滤液应急处置项目的请示”显示,多年超负荷运行使渗滤液成倍产生,造成填埋场内1号库区渗滤液一度积压达到30万吨,“形成较大的生态环境安全隐患”。


    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何长期超负荷运行?督察组调查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根源在于规划项目建设严重滞后。





    督察组供图


    《湖北省“十三五”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平原地区、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较大的城市,要优先采用焚烧发电技术,减少原生垃圾填埋量。


    而督察发现,孝感市“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5个垃圾焚烧项目,截至目前,拟在云梦县、安陆市建设的2个垃圾焚烧项目流产,汉川市垃圾焚烧项目进展滞后。汉川市“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垃圾焚烧项目一拖再拖,至今仍未确定实施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长期严重不足。


    对于项目建设滞后问题,汉川市相关部门解释称,2018年9月启动农林废弃物焚烧发电项目建设,7家企业进行竞争性谈判后,上海一家公司入选。但2019年初,该公司因内部股东调整重组,未签订协议并主动放弃。2019年5月,汉川市决定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与农林废弃物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理同步规划启动,目前已完成30余家意向性企业的三轮谈判,确定4家参与最后一轮的竞争性谈判,拟于今年10月开展最后一轮竞争性谈判,计划2023年底建成运行。


    督察认为,孝感市及有关县(市、区)重视不够、动作迟缓、履职不到位,对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推动不力,垃圾填埋场运行日常管理缺失,渗滤液长期积存、环境风险突出问题整改不力。


    垃圾处理问题屡屡进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视野





    督察组供图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长,垃圾处置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挑战。事实上,垃圾渗滤液处理不当、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曾多次进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视野,被通报频率颇高。


    在2016年至2017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公开通报中,有多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不当。在上一批督察中,督察组也通报过多起与此相关案例,其中,广西北海、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都被曝出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滞后,生活垃圾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行或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


    针对此次督察指出的渗滤液处理不力问题,孝感市相关部门已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将加强管理维护、存量处置、设施建设和问责督办等方面工作,消除环境风险。


    孝感市相关部门表示,孝感城区填埋场因配建的渗滤液处理站2019年6月才正式运营,致使前期有部分渗滤液积存。将加强垃圾堆体覆盖,做好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同时消减存量,加快处理积存渗滤液。按现有处理能力,2021年底前可完全处理现有积存的渗滤液,对存量渗滤液处理完成后,填埋场垃圾腐化新产生的渗滤液将进入常规运行。


    汉川市表示,对督察组提出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滞后、个别库区雨污分流不彻底、垃圾渗滤液不及时处理等问题高度重视、照单全收,要强化举措、立行立改,确保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整改目标任务。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与修复土壤、地下水的费用相比,现阶段处理好垃圾渗滤液花费更低。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作需综合推进,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工作闭环。


    专家分析认为,多地普遍存在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难问题,存在多方面原因:除“邻避”现象外,也有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信息公开度不够、垃圾焚烧投资企业不愿进入中小城市等问题。长远来看,需在经济收益模式创新、焚烧技术提升和完善政策支撑方面进行更多探索,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2021-09-30
  • 篡改国歌歌词,影响恶劣!江苏一男子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


    维护国歌的尊严。


    对于挑战法律底线、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打击,


    切实净化网络环境。






    9月26日,江苏常州河海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举报,称有人在微信群内发布篡改国歌歌词的信息。


    经警方调查,涉事人陈某因对其所住社区近期公示的将要安排物业入驻及小区停车收费管理方案不满,于9月25日在该小区的业主微信群内,为引起群内人员的关注,鼓动群内其他业主抵制物业入驻小区,故意篡改国歌歌词并发表在微信群,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目前,涉事人陈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警告处理。


    警方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十五条: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1-09-30
  • 公安部交管局:全力防范货车超限超载

    国省道迎来全年交通流量特别是重中型货车交通流量高峰,货车肇事风险特别是超限超载肇祸风险突出。记者24日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公安交管部门将在全国开展国省道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全力防范货车超限超载导致的交通事故。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通过“源头防范、路面查处、联合惩戒”多维发力,强化对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公安交管部门将积极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对辖区货运企业、装载场站开展检查,督促严格按要求安装出口称重检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施并联网运行,从源头上防范超限超载货车出场(站)上路;将重点加大国省道货车交通流量大、货车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长下坡和急转弯等隐患突出路段巡查管控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超限超载风险隐患,并加强区域协同治理。


    公安交管部门将汇总通报超限超载违法信息,商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对源头货运场站、1年内违法超限超载的货车超过本单位货车总数10%的运输企业实施处罚。对非法改装“百吨王”超载货车,在依法处罚、责令恢复原状的同时,推动相关部门对非法改装企业追根溯源、惩治追责。对非法改装货车造成较大以上交通事故的,依法追究违规生产、销售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021-09-29
  • 首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将于10月9日在吉林长春举办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吉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吉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吉林省商务厅、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将于10月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


    大会以“新经济新业态新发展”为主题,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和新电商诚信建设、“互联网+乡村振兴”创新发展、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新电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新电商时代下的冰雪经济产业发展5个分论坛。届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国内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电商领域专家学者等将汇聚吉林,共同交流探讨中国新电商行业发展,共绘中国新电商宏伟蓝图。

    2021-09-29
  • 国庆假期免费时段前上高速交费吗?ETC如何免费?官方释疑

    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要求,2021年国庆节假期,全国收费公路继续对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点赞,但同时还有很多网友对免费通行政策的实施细节存有疑问。对此,“交通运输部”微信号28日进行答疑。






    国务院规定的小客车免费通行都包括哪些时段?


    根据2012年国务院印发实施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收费公路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


    以今年国庆节假期为例,具体免费时段从10月1日00:00开始,10月7日24:00结束。


    对于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因为有些法定节假日及其连休日(如春节、清明节)的具体放假日期每年都不一样,所以这些假期的免费通行时间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了确保大家能够在假期安全有序出行,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我们会在假期临近前发布具体的免费通行时间,敬请大家关注!


    哪些车辆可以享受免费通行?摩托车也可以吗?


    根据《实施方案》,免费通行期间,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至于摩托车是否可以在高速公路免费通行?这要根据各地的现行政策规定执行。目前大部分省份是不允许摩托车行驶高速公路的,因此,假期打算驾驶摩托车出行的朋友一定要提前确认途经省(区、市)的高速公路限行政策,避免进入限行路段。


    今天开车上高速,10月1日上午出高速,没在免费时段的那部分通行费还收吗?


    7座以下小型客车今天(9月28日)上高速,只要在10月7日24时前下高速,都是全程免费。


    特别提醒一下那些自驾车出游的朋友,由于高速公路免费时段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大家没有必要扎堆在收费站入口排队等候。也请广大车主朋友及时关注路况信息,合理安排行程,安全文明出行。


    ETC车辆假期怎么免费?和走人工通道是一样的吗?


    对于安装ETC车载装置的车辆,和非ETC车辆的免费通行政策完全一样。


    只要ETC车辆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驶离高速公路出口收费站,则该次行程全程免收通行费;在节假日前或节假日后驶离高速公路出口收费站的,将收取全程费用。


    ETC不是分段扣费吗?如果全程免费的话,之前扣的费是否退还?


    ETC在通过沿途ETC门架(含省界门架)时,只是记录行程路径,并不进行实时扣费,待车辆驶离出口收费站时才计算全程费用并按程序进行扣费。


    通俗的说,我们通常走人工车道时领取的通行卡就相当于临时的ETC装置。在通行高速公路时,这两者的计费模式是完全一样的,只记录行程路径,计算应收费用,但全程费用的结算都是在出口收费站进行的。所以,不存在分段扣费的情况。


    非免费时段进高速领了卡,10月1日后出高速时收费站会不会没人处理?


    您提到的这种情况不会存在。国庆假日期间收费站同样会有人值守,因为出口收费站除了为七座(及七座以下)车辆通行提供免费放行专用通道外,依然还会为包括免费车辆在内的所有车辆提供服务。


    另外,关于国庆假期出行交通状况,9月26日,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孙文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综合国庆假期期间的疫情防控、天气情况和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情况等因素。预计今年国庆假期公众出行主要以旅游和探亲为主,其中,省内短距离与跨省中长距离出行并重,小客车自驾出行比例预计相对较高。


    从流量情况看,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4800万辆左右,对比8月日常的出行量,8月以来日均流量是3074万辆,比8月份日常增长了46%左右,比2020年同期下降5%左右,比2019年同期增长5%左右。普通国省干线日均断面流量是8800辆左右,比8月以来的日均断面流量增长4%左右。


    从区域来看,假期首日出城高峰突出,后期返程时间相对分散,预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地区出行比较集中,大中城市进出城的收费站、高速公路路段、城市机场高速路和通往热门景区的公路局部路段等易发生拥堵和缓行。


    孙文剑提到,初步预计,假期出程时段的高速公路易发生拥堵和缓行路段,主要有G2京沪高速天津段、江苏无锡段和苏州段,G15沈海高速广东深圳段,G25长深高速广东惠州段、S20外环高速上海段等。假期返程时段,高速公路易发生拥堵缓行的路段主要有:G2京沪高速江苏泰州段,G15沈海高速广东深圳段,G40沪陕高速上海段等。


    其中,高速公路易拥堵缓行的收费站主要有:G3京台高速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收费站、G10绥满高速大庆收费站、G30连霍高速西安灞桥收费站等。流量比较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有以下几个:G4京港澳高速韶关曲江服务区、G15沈海高速青岛胶州服务区、G25长深高速南京六合服务区等。建议广大车主出行时既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也要提前了解路况,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和时间,尽量选择避峰出行。

    2021-09-29

  • 首 页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