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基拓界交叉融合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新增六个专业方向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中国传媒大学始建于1954年,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日前,该校招生处副处长闫磊凡做客新华网“2021高考情报局”,介绍学校今年的招生政策和特色专业。



    新增专业依据传媒业发展需求计算广告可获双学位认证

    闫磊凡介绍,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普通类本科招生专业中,有6个专业方向是首次招生,这是学校面向社会及传媒业态发展新需求、立足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增6个专业方向分别为:艺术管理、跨境电子商务、广告学(计算广告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方向)、智能装备与系统(演艺工程与智能技术方向)、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

    以广告学(计算广告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为例,学校面向行业前沿需求,依托广告学院和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共同建设计算广告双学位学士复合型人才定向培养项目。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学校将颁发文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学士学位两个学位。闫磊凡介绍,国内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高校已超过400所,而中国传媒大学是首家明确开设计算广告本科专业方向,并进行系统化课程建设的院校。

    用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以思政教育为主线,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主要体现在:推进“四个一批”专业建设,调整“五个一流”教育优化专业结构;以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通过践行“六个维度”育人模式,培养“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优秀传媒人才。

    闫磊凡表示,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厚基拓界,交叉融合”,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质量传媒人才培养体系。“五位一体”开展课程思政、作品思政、实践思政、项目思政;具有“中传”特色“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例如: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由电视学院牵头推出的光明影院项目,立项3年以来,先后有500多名师生参与,累计制作无障碍电影300多部,将作品成果送给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所盲校,推广到68个高校图书馆,惠及200多万盲校学生。

    据了解,学校通过“光明影院”项目,将专业学习与公益服务结合,教育学生学以致用、奉献社会。光明影院项目既是专业教学,更是思政教育,是一个典型的实践育人案例。

    多元化助学体系稳保学生学业

    中国传媒大学秉承“决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理念与承诺,制定和配套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代偿资助和社会资助等多元化帮困助学资助体系,积极搭建融入式资助育人平台。引导学生自尊自立自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顺利入学,学校在每年迎新工作开始时,设立“绿色通道”,对已被录取但无缴纳学费能力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资助。此外,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还可获得学校发放的价值人均约一千元的爱心大礼包和每人三百元的临时困难补助。

    助力毕业生全方位发展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的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10月31日,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继续深造831人,其中国内升学463人,占比55.7%;出国(境)留学368人;直接工作875人。

    闫磊凡表示,学校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校友企业双选会、综合双选会、特色专业双选会,服务于毕业生多样化的求职意向。同时,研发并上线了就业招聘服务线上平台,实现招聘活动网上举办、就业进展线上填写,满足毕业生网络求职、信息更新的多种需求。

    2021-06-25
  • 全网都在寻找的东莞女护士是她

    6月21日晚

    广东东莞突降暴雨

    一位护士抱着一箱核酸检测样本

    在雨中奔跑的视频获全网点赞

    并火上微博热搜

    她是谁?

    护士冒雨奔跑

    转移20斤重的核酸样本箱

    这位雨中奔跑的护士是黄雪仪

    来自东莞石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当晚她所在的核酸检测点

    突然风雨交加

    黄雪仪和同事迅速组织疏散

    准备做核酸检测的市民

    并收拾检测设备,搬回室内

    当黄雪仪看到桌上还有一箱

    核酸检测样本时

    她抱起近20斤重的样本箱

    将其安全转移至室内

    “箱子里除了检测样本

    还有采样药水、棉签和保温的冰袋

    比一箱24瓶装的矿泉水还重些

    看着同事还在收拾其他东西

    我就赶紧冲过去搬样本”

    黄雪仪说,当晚雨停后

    她和同事继续进行核酸采样工作

    一直忙到凌晨1点才回家

    “才发现自己是‘女汉子’

    大家都棒棒的!”

    对于自己突然火了

    黄雪仪表示很意外

    “这是我该做的

    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很辛苦

    不能因为下大雨

    浪费了大家的共同劳动成果

    看到视频才发现自己是‘女汉子’

    他们说我棒棒的

    我想说,大家都是棒棒的

    都是勇敢的战士”

    黄雪仪今年32岁,在石排镇社卫中心工作已有12年。她从大风大雨里“抢救”的采集箱里,装着两千多份核酸样本。

    当天晚上雨停后,她和同事继续进行核酸采样,一直忙到夜里1点才回家。

    黄雪仪想说的话

    问:你是什么时候看到自己冒雨搬样品的视频呢?看完有什么感觉?

    黄雪仪:很激动。当时突然大风大雨,同事都在忙着搬运其他物资,我就赶紧冲向样本箱,想着样本不能给雨淋到了,搬运的过程中,我用腹部保护样品不让它掉出来。

    问:那个箱子里有多少样本?

    黄雪仪:采集箱里装着该采样点从下午开始采集到的所有样本,大概有两千多份。这是我们全部人的心血,然后必须把它搬回来,不然的话大风把它吹走了或淋湿了怎么办。

    问:当时雨下的那么大,你有没有担心自己会摔倒?

    黄雪仪:这个还没想到,当时顾不上去想。其实全市医护们都很辛苦,突降大雨,很多同行的第一反应都是去保护样本箱,我在朋友圈都有看到。大家都是棒棒的,都是勇敢的战士。

    同事评价

    同事黄晓华:黄雪仪是一个很好的战友、同事、好朋友,现在我们社卫的妇幼组,她做事很认真,像我们昨天看到的她很热心的护住标本,她一心都是为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石排、我们的东莞,所以我们都很衷心地感谢她。很敬佩她这种行为,可敬可爱。

    同事潘转欢:雪仪对工作十分的认真负责,做事尽善尽美,很认真上心,每一次都协助我们把工作完成了,到最后了才下班。

    网友:谢谢你们的守护

    护士雨中奔跑这一幕刷屏

    故事还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公众号转载

    还火上微博热搜

    获得超4564万阅读

    网友纷纷致敬医护人员

    “感谢有你

    辛苦了白衣天使”

    “希望早日战胜疫情”

    东莞采样医护有多辛苦?一组数据可以说明:

    截至6月22日0时,此轮核酸大筛查采样人数共1116.21万人,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此轮大筛查覆盖东莞29个镇街(园区),共设置采样点2076个,采样组8482个,出动采样医护人员23825人。这些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

    烈日与大雨交替

    汗水与雨水交加

    黄雪仪是东莞2.38万采样医护的缩影!

    给所有东莞抗疫的医护点赞吧!

    2021-06-24
  • 【公益海报】国际红十字日: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

    5月8日是第74个世界红十字日。“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我们倡导社会公众树立应急救护意识,提升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月8日是第74个世界红十字日。“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我们倡导社会公众树立应急救护意识,提升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021-05-17
  • 权威快报|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十五部门将开展八个专项行

    记者11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根据方案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将联合开展八个专项行动。


    ——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落实视力健康监测


    ——改善学生视觉环境,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等采光和照明要求,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坐姿矫正器


    ——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


    ——加强视力健康教育

    2021-05-17
  • 防灾减灾 你我同在

    他们是防灾减灾的突击队


    他们是应急救援的急先锋


    他们是本领过硬的“特种兵”





    肩负着电力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参与各类灾害应急突击任务











    今年5月12日


    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提示:


    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共享平安幸福生活。

    2021-05-17
  • 权威快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了!

    2021年5月13日10时,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4号,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是隶属国家卫健委管理的副部级机构,将负责制订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监督的政策,指导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规划指导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导疾控科研体系建设,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监督等。


    新机构的成立意味着疾控机构职能从单纯预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转变,不仅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并调动力量进行防控,还能顺应健康发展新趋势,积极应对人民健康发展新需求。

    2021-05-17
  • 权威快报 | 立案办理800余件!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残障人士放心出门

    最高人民检察院14日发布公益诉讼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情况


    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稳妥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探索实践


    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3月


    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件803件


    一些地方的盲道、无障碍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损坏等问题


    通过公益诉讼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2021-05-17
  • 以交通效率提升发展效益

    沿着京沪高速行驶,很方便就能抵达天津武清开发区。这里接连获批国际健康产业示范区、国家专利试点园区、天津市双创示范基地等,目前仅生物医药类企业就有160余家。在园区采访时,天津金匙医学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每天往返于北京天津之间,京沪高速是离不开的通勤路线。道路通畅、发展提速,高速公路边上的开发区有着显著区位优势。






    京沪高速天津段途经武清区、西青区和静海区,是天津西南部地区的南北大通道,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意义重大。高速沿线已经建立了北京经济开发区、天津武清开发区等7个开发区,吸引众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一条高速路,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吸引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不断汇聚,推动了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让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道路好了,致富出路就多了。不只是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也因高速公路受益。在武清区南蔡村镇粜粮务村,村民依托交通优势,增加设施农业,探索多元发展。在村里果蔬种植基地,一名来此承包大棚的邻村村民说:“这里交通条件好,无论从哪条道走,15分钟都能上高速。”天津的西红柿、萝卜、草莓等,早上在田间装车,1小时后送达北京,让人们尽享“舌尖上的新鲜”。如今,随着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当地村民亩均收益从五六百元增加到近万元。便利的交通,让土地效益不断增值、群众腰包更加厚实。


    有人说,公路就像网线一样,单一电脑的配置再高,如果没有联网,也无法实现其全部功能和价值。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只有互联互通,才能产生最大效益。2020年,天津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25公里,对外高速公路接口16个,高速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二。从区域看,沿“京津轴”已建成7条高速公路,沿“津雄轴”有2条高速公路。路网通达则百业兴旺。交通网络的内通外联,带动了区域经济繁荣发展,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了力量。


    交通高速运转,区域紧密相连。如今,京沪高速已经融入天津市的高速公路网络,串起津城、滨城,联起港口、机场,不断厚植资源优势、延展产业功能。同时,立足区域协调发展,京津雄30分钟城际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时高铁交通圈和3小时高速公路物流圈也正在加速建设。随着交通路网越织越密,一条条路连接一座座城,激活一个个项目,为企业带来效率、为发展带来活力。面向未来,一个网格化、高效率的公路网络,必定能在便捷畅达各地、广泛覆盖城镇、高效衔接枢纽的基础上,实现交通效率最大化、发展效益最优化。


    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回忆公司选址时说,当时开车沿着高速跑,最终看中天津武清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因为距离杨村收费站只有3公里。交通构筑优势,效率产生效益。沿着高速一路走、一路看,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正从规划成为现实,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龚相娟作者为本报天津分社记者)

    2021-05-17
  • 新华网评:防疫之弦不能松 免疫屏障加快建

    董璐冯文雅


    首诊“守门人”作用失灵、医院防疫要求落实不规范、相关部门负责人监管履职不力……自13日以来,安徽、辽宁接连出现多名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暴露出一些地方疫情防控仍有漏洞,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的问题。


    最新消息显示,安徽六安中风险地区增至6个,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宋良伟等多人被问责。这一事件再次强烈警醒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加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


    疫情防控“一失万无”,防疫之弦一刻不能松。防疫面前无小事。每一项防疫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不仅事关疫情防控大局,更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再好不是万无一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等于万事大吉。一时心存侥幸、一次疏忽大意,不仅会威胁自身生命健康,还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帮凶,影响他人和社会安全。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哪怕小小的苗头,都不能有。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摒弃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做到紧抓不放、慎终如始。





    构筑免疫屏障,疫苗接种是道必答题。当前,接种疫苗仍是实现群体免疫最安全、最高效的方式,也是控制传染病大流行的最有力武器。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存在“疫苗犹豫”心态,或觉得自己身强体壮不易感染可以不接种;或觉得风险不在身边,担心接种引起不良反应;或认为别人都接种了,自己就安全了……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心存侥幸的想法很危险,极易给狡猾的病毒可乘之机。当前,全国各地正按“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原则,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城市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加入这一行列。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疫苗接种组织推进力度,鼓励广大居民积极接种,进一步增强防控能力和水平。


    疫情防控网织密、织牢了,群体免疫屏障形成了、稳固了,才能更好地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从根本上控制新冠疫情发展,更好地维护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平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接种新冠疫苗,不仅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2021-05-17
  • 让更多中国印记在星河中闪耀

    2021年5月15日,在太空中长途跋涉295天后,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的星际探测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跨越。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落火前的“生死九分钟”,更是让不少人捏了一把汗。之所以以“生死”之名称之,一方面是因为火星表面存在大气,火星比月球表面有更复杂的环境;另一方面是火星离地球距离更加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所以整个着陆过程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在一个完全未知的环境下,天问一号探测器孤军奋战并取得最终胜利,不仅是工程任务的重大成就,更是行星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落火,积淀了中国航天60余载心路历程。从1970年一首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奏响开始,载人航天、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组成一幅别样的画卷,亦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独家记忆。


    仰望苍穹,太空中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名字”点亮。月球车叫“玉兔”、探月工程叫“嫦娥”、载人空间站叫“天宫”、火星车叫“祝融”……一个个优美动听的名字背后,寓意着对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也表达着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


    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次辉煌。这背后,是无数执着勇毅的科研人员的奋力拼搏。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梁守槃、黄纬禄、赵九章、郭永怀、孙家栋……一代又一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用生命追星逐月,在九天之上镌刻下属于中国的独有印记。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伟大梦想从不止步。如今的航天人已经接过了征服星辰大海的接力棒,他们在奋发有为中赓续勇攀高峰的航天精神,在担当善为中延续创新实干的奋斗精神,在主动作为中保持着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高昂精气神。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每一个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未来可期,不断迈进,更多中国印记将在璀璨星河中闪耀。(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

    2021-05-17
  • 新华网评:“5天走失58名儿童”,这个热搜警示了什么?

    董璐冯文雅






    天气逐渐转暖,不少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殊不知,风景如画、人流如织的公共场所,背后可能暗藏孩子走失的风险。近日,“广西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江平边境派出所5天内为游客找回58名走失儿童”的新闻引发广泛热议,再次将如何预防儿童走失这一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个孩子牵动一个家庭,安全问题再小心也不为过。孩子天真善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安全意识薄弱是他们的天性,但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被不法分子以欺骗和诱导的方式拐走,或发生意外和父母走失。一些家长或抱有侥幸心态、觉得短暂离开不打紧,或一时大意、将孩子置于监管盲区,或沉迷于玩手机、责任心缺失,因此而导致孩子走失、意外受伤甚至危及生命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痛心又惋惜。


    预防儿童走失和防拐,家长责任不能缺,安全教育不能少。家长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人多且陌生的地方,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动向,一旦发现走失第一时间联系所在场所工作人员并及时报警,以防错过寻找黄金期。此外,还要加强孩子安全教育,包括但不能局限于能说出报警电话、父母姓名和电话、家庭住址等,还有防游泳溺水、防爬山坠落等,使其尽早具备基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救能力。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也要配备充足人力,加强智慧管理,运用警车巡逻广播等持续加强防走失、防溺水、防盗窃等安全提醒教育。


    带娃出游,家长们心情可以放假,安全意识却不能放假,切莫因粗心大意让“美梦”变“噩梦”!

    2021-05-17
  • 国货频上热搜,五关键词点开中国品牌日

    这是在消博会各省市自治区展区拍摄的国产摩托车(5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新华社上海5月10日电(记者何欣荣、周蕊、孙青)从美妆到食品,从手机到汽车,从消费品到国之重器,有没有发现,国货上热搜的频率越来越高了?这背后,离不开品牌的强大支撑。10日,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开幕,这是2017年以来的第五个中国品牌日。穿梭于19个央企展馆、37个地方展馆,我们带您一睹中国品牌的气场,感受中国经济的底气。


    创新,无处不在


    创新,不仅是“十四五”规划的鲜明导向,也是中国品牌的闪亮标签。


    作为央企展团成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次携“运-20”和“鲲龙”AG600等航空装备领域的大国重器模型,亮相中国品牌日活动。其中,运-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200吨级军用大型运输机,多次执行境内外抗疫任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周国强说:“携运-20模型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一是因为其载重大,能展现大国形象;二是因为这架飞机的研制,协同了系统内外2000多家单位,展示了中国科技链、供应链的实力。”


    创新不仅体现在国之重器,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展馆内,国药北生所和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两家公司累计贡献全国新冠疫苗产量的约八成,为抗击疫情贡献了重要力量。


    网红,青春气息


    VR/AR、动画、影视、4D——行走在各个地方展馆,各种新奇的展示手段令人目不暇接。与之相映衬的是,除了互联网新生代,不少“老字号”也纷纷推出“网红”爆款,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鲜虾烧麦、红豆沙小圆子等中式糕点,和咖啡配在一起是什么感觉?上海餐饮老字号乔家栅近年来推出了“中式糕点+西式咖啡”的跨界品牌“乔咖啡”,主打“有烟火味的网红”路线。乔家栅副总经理沈妍说,老字号转型的关键在于客群的年轻化,要不然只能活在记忆里。“当然转型也不能忘了立身之本,要在坚守品质的基础上,提升颜值和食用的便利化程度。”


    在湖南展馆,既有超大直径盾构机、超级计算机这样的创新成果,也有文和友、茶颜悦色这样的“网红担当”,等待观众前来“打卡”。稍微观察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国货成为“网红”,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有密切关系。阿里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国货正在成为“90后”“95后”“00后”消费的首选。过去一年在天猫平台上,“00后”国货消费的增速最快,超过50%。


    匠心,精益求精


    可靠的质量,是品牌能够长久“保鲜”的关键。对于质量的精益求精,成为很多展馆的看点。


    拥有多个制造业知名品牌的青岛,打出了“匠心青岛”的主题。青岛展馆工作人员介绍,以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青岛大力培育新一代“青岛金花”。


    以“楚类拔萃”为主题的湖北展馆内,华工科技一款便携式激光打标机引人注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创新设计,将原本工业级的打标机适配到日常生活场景中,适合家庭或者手工作坊来实现小批量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希望湖北品牌以新品质、新技术、新创意、新体验,成为新消费市场中出类拔萃的弄潮儿。”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袁德芳说。


    数智,预见未来


    未来的生产生活是什么模样?数字化、智能化,既是大势所趋,也让中国品牌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京心智造”“智创津品”“智汇闽品”——不少地方展馆的主题,释放出浓浓的“数”“智”味道。在广东展馆的“广东数字”板块,既有“粤省事”这样的数字政务服务品牌,又有YY直播等数字经济领域的自主品牌。山东展馆工作人员介绍,围绕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等品牌,山东正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经历疫情考验,数字化与城市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密。在上海展馆,复瞰科技创始人曾晓洋表示,下一代超高清视频技术将使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企业开发的十亿级像素云相机技术,从芯片到镜头全部国产化,在湿地观鸟、赛事保障、智慧机场等智慧城市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出海,任重道远


    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的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聚力双循环,引领新消费”。积极走出去、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很多中国品牌努力的方向。


    中国建筑企业文化部高级经理吴扬说,中国建筑目前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经营。“包括科威特中央银行新总部大楼、泰国拉玛八世皇大桥等中国建筑承建的项目,成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登’上了当地货币。”


    统计显示,在《财富》评出的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有124家企业上榜。在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的2020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有43个品牌上榜。两相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品牌在走向世界方面,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5年来,随着中国品牌日活动的持续举办,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说,下一步要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不断提升品牌建设的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2021-05-17

  • 首 页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