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为学生开展普通高校志愿填报相关咨询工作

    央视网消息:截至26日,今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都已经公布,与此同时,高考志愿填报、相关录取工作也将陆续展开。眼下,上哪所学校、怎么选择专业、如何提高志愿命中率等等又成为家长和考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最近,各地和各高校都在积极地为考生提供相关专业的咨询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得到有效信息和指导,很多中学也在陆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相关建议。在以农村生源为主的安徽毛坦厂中学,今年约有7000多学生参加高考,这两天,毛坦厂中学的老师们,也开始为学生开展相关咨询工作。


    6月24日,上海也举办了普通高校志愿填报咨询会,来自全国各地近百所高校的招生办和专业老师在现场为考生和家长解疑答惑。


    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包括选什么样的专业、有没有前景、入学后还能不能改专业等方面。


    在江苏,这几天,来自省内外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也在给家长和考生们提供咨询。

    2023-06-29
  • 中国拟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传递三大信号

    (经济观察)中国拟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传递三大信号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庞无忌)记者27日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日前指出,要为民众建造好房子,提高住房品质,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26日下午,倪虹会见来访的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一行,就深化政银合作、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他在此间作出上述表示。


    中国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分析认为,此举传递出三大信号:


    其一,中国房地产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在房地产市场增量时代,住建部门的任务是通过建设更多的房子,解决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急剧扩张的住房需求。这一过程既是房屋数量的扩张过程,也是金融信贷量的扩张过程。到了存量时代,量的扩张结束了,住建部门的新任务是如何维护好房子,让业主和百姓住得好、住得舒适,这需要金融资源的支撑,从过去提供增量开发贷、按揭贷,转到房屋和社区维护,即房屋养老金。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也认为,当前全国重点城市迈入存量房时代,存量房屋安全隐患问题日渐突出,比如:墙体结构安全隐患、屋面渗漏、外墙脱落、设施设备老化等。大量老旧小区也面临着维护更新的问题。鉴于存量房规模庞大,而且现有的住宅专项维修基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市场亟需建立完善的制度,为老旧的房子提供“养老保障”。


    其二,房屋养老金制度有助于解决房屋维护资金缺口。


    房屋养老金制度并非首次提出。2022年5月,住建部部署开展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指出要研究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更好解决既有房屋维修资金来源问题。同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完善房屋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研究建立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质量保险等制度。


    中指研究院认为,此番住建部再次强调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表明房屋养老金制度建设及试点或将加速推行,有利于更好地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等的资金问题,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环境。


    针对资金来源问题,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目前已有专家或城市开始探索或提出建议。比如:宁波把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简称为“房屋养老金”。此外,有人建议,从当年土地出让收入(地价款)或净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作房屋养老金。


    陈霄认为,此次住建部与中国银行的交流,也传递出可能会由政银合作的方式探索房屋养老金的推进实施。


    其三,房屋养老金制度是房地产行业新模式的重要探索,或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业内专家认为,房屋养老金制度与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等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探索方向。


    严跃进指出,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对物业公司、中介机构、保险机构、金融机构和建筑企业等来说,可能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


    房产占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六成。李宇嘉认为,未来,房屋的性能能不能维护好,不仅关系到居住的舒适性,还关乎中国能否更好地适应老龄化时代到来。同时,也关系到房地产存量信贷质量的好坏。因此,金融部门推进“房屋养老金制度”,也有利于更好地防范地产金融风险。(完)

    2023-06-28
  • 一文读懂新能源汽车车购税新政,未来四大重点工作明确

    中国最近明确未来四年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下称“车购税”)优惠新政,总体延续下支持力度逐年退坡,预计未来四年减免车购税将达5200亿元。


    这一新政得到比亚迪等车企欢迎,认为稳定了行业预期,对行业是重大利好政策。消费者在未来四年还将享受车购税减免,其中购买30万元(不含增值税)以下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相对受益更大。


    该政策支持下,政府通过税收杠杆更为精准地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巩固并保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快速扩大,车购税优惠力度退坡,将直接带动车购税收入增长,有利于财政可持续性。


    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车购税新政在政府、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者三者间寻找到一个利益均衡点。


    从全免到退坡


    近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位居全球前列,这离不开财政补贴、车购税优惠等一揽子政策支持。早在2014年中国就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此后这一政策延续至今年底,接近10年。但10年之后,政策不再简单延续此前免征政策。


    6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公开了《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明确了未来四年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购税政策。


    27日,财政部税政司、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有关负责人就上述新政答记者问。前述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政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注:不包括商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如何理解这一新政?上述有关负责人以详细案例来解释。


    李某在2024年2月5日,购买一辆符合《公告》要求减免税标准的新能源乘用车,以销售价格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同)的新能源乘用车为例,车辆购置税税率为10%,应纳税额为3万元(30×10%),按免税政策免税额为3万元,未超过3万元的免税限额,李某无需缴纳车辆购置税。


    若以销售价格50万元的新能源乘用车为例,应纳税额为5万元(50×10%),按免税政策免税额为5万元,超过免税限额2万元,李某可享受3万元的免税额,需要缴纳车辆购置税2万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许文曾告诉第一财经,未来两年中国仍实行免征车购税政策,但对新能源乘用车设置了最高3万元的免税限额,超额限额部分不给予免税。2026年和2027年对新能源汽车减半征税,限额也相应减半为1.5万元。设置限额也是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力度退坡的方式之一。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解释,之所以采取限额,是考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明显分化,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高档豪华车,个别新能源汽车的车型价位已经超过百万元,应当避免高档豪华车过多挤占税收优惠资源,体现政策公平。


    去年底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补贴退场,此后四年车购税支持力度也逐步退坡,但车购税支持力度依然较大。


    按照财政部初步估算,2024~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5200亿元。这远远超过了过去近十年的免税规模(3150亿元),是去年车购税收入(约2400亿元)的2倍多。


    许宏才表示,新能源汽车车购税新政首要考虑的是稳字当头。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避免政策断档和急转弯,保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主要还是稳预期,政策也保持了稳定。


    许文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能总依赖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支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财税政策需要逐步退出,类似于之前的财政补贴退坡,车购税优惠政策也需要实行退坡,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尽早实行市场化运行。


    重点从四大方面开展工作


    前述财税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涉及多方面政策调整,包括对新能源乘用车设定减税限额、调整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重新发布享受减免税车型目录等,前期需要做的准备很多,将重点从四大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政策转换工作,保证市场平稳过渡。


    比如,为引导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标准体系发展和车型变化等情况,优化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技术要求。


    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二是,未来还将重点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和引导,密切关注和跟踪了解政策出台后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三是,切实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确保减免税政策落实落地落细。


    “在车辆销售环节,购车人申报享受车辆购置税时沿用此前方式,基本没有变化。”该负责人称。


    另外,上述负责人还表示,第四是将发挥跨部门数据共享的优势,不断丰富和拓展跨部门协作基础,及时准确传递信息,切实提高车辆购置税征管质效,充分发挥好税收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更好地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许文表示,相对于前期延续免税政策的1年优惠期限,对后续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政策明确4年的优惠期限,提升了优惠政策的确定性,赋予新能源汽车更加明确的政策环境,尽管政策支持力度上逐步进行退坡,但社会对此已有一定预期。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车购税新政有利于稳定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稳定增长。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7.7%,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3-06-28
  • 端午节期间我国日均132.1万人次出入境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任沁沁)记者25日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今年端午节期间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396.3万人次,日均132.1万人次,较去年端午节增长约2.3倍,是2019年端午节的64.6%。其中,入境204.8万人次,出境191.5万人次;内地居民出入境196.7万人次,港澳台居民167.3万人次,外国人32.3万人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17.6万架(艘、列、辆)次,较去年端午节增长1.6倍。


    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统一部署,全国边检机关全警动员,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端午节期间口岸通关顺畅。提前预测并向社会公布口岸出入境人员流量高峰时段,提示、引导广大出入境旅客合理安排行程,错峰出行;科学组织勤务,加大警力投入,开足查验通道,及时疏导出入境客流,确保通关高效顺畅;深圳、珠海等地边检机关加强与港澳特区出入境管理部门联络协调,共同应对瞬时客流高峰,确保口岸通关安全有序。

    2023-06-25
  • 星空有约丨全国多地迎高温天气,是入伏了吗?

    新华社天津6月25日电(记者周润健)6月中旬以来,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打破历史同期高温极值纪录,如此炎热,是入伏了吗?





    天文科普专家明确表示,现在距离入伏还有一段时日。7月11日才开始正式入伏,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这也是从2015年以来连续第九年三伏长达40天。


    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俗语说“热在三伏”。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伏的日期是我国古人按照干支纪日法推算的。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使用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来表示日期,六十为一个周期,称为六十甲子。





    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


    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个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于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初伏持续的时间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从7月11日至7月20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续的时间也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





    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根据庚日来得早晚不同,留给中伏的时间一定是10天或20天,因此整个三伏的时长一定是30天或40天。今年的中伏从7月21日至8月9日,为期20天。





    不过,天气是否酷热难当,并不会因为庚日来得迟或早而受到影响。修立鹏表示,像数伏、数九这样的传统,是古人根据生活与劳动经验总结出来的简单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天气变化,指导生活与生产,现如今已经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我国地域辽阔,再加上长期以来气候变化波动以及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误差”也早就超过三伏的计算规则了。

    2023-06-25
  • 深港跨境高铁密度将进一步加大

    新华社深圳6月20日电(记者毛思倩)记者从深圳铁路部门了解到,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深圳地区将进一步优化列车开行结构和方案,通过高铁运能提升、增开跨境高铁列车、优化配置广深城际开行方案等方式,更好地满足深港两地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


    运行图调整后,深圳北站将开行高铁动车组列车724列,其中,始发终到开行列车485列,中转途经列车239列;深圳站(罗湖)开行旅客列车182列,其中,京港高速开行高铁动车组列车36列,广深线城际动车组116列,跨线动车组10列,普速长途列车20列;深圳东站开行普速旅客列车56列;福田站开行旅客列车96列。


    据介绍,随着深港两地旅游和探亲等需求进一步释放,往返深圳与香港的客流稳步上升。铁路部门1日起在深圳北站增开深圳北至香港西九龙G5615/6次1对,成都东至深圳北G2963/G2964次运行区段延长至香港西九龙;福田站将福田至香港西九龙的4对列车由高峰期开行改为每日开行,车次为G5811/2次、G5857/8次、G5859/60次、G5861/2次;光明城站增加停靠往来香港西九龙的动车组3列。


    记者了解到,香港和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后,深圳罗湖口岸出入境客流大幅增长,乘坐广深线动车组往来穗、莞、深的客流也随之增加。


    对此,铁路部门将调整优化广深城际动车组列车开行方案,开行直达和大站直达列车。1日零时起,广深城际动车组共计开行116列,其中开行一站直达(深圳-广州东)列车4列,最快64分钟即可从深圳罗湖抵达广州市中心;开行大站直达列车10列,最快68分钟即可到达,中间只经停东莞或常平站。


    深圳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调图将进一步提升过港高铁运能,更好地满足往来深港两地的人员流动和经贸需求。

    2023-06-21
  • 全国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樊曦)记者20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0592列,较现图增加46列;开行货物列车22182列,较现图增加394列,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介绍,此次调图是铁路部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客货运输市场需求,对运输组织做出的一次全面系统调整。


    一是扩大京津城际铁路和广深港高铁运能,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香港与内地人员往来。采用动车组重联运行、开行长编组动车组等方式,扩大京津城际铁路运能,每日增加3.1万个高铁座席;首次开行沧州西经京沪高铁、石济高铁至石家庄的G字头动车组列车2列。统筹广深港高铁日常线和高峰线列车开行结构,增加日常开行的跨境G字头动车组列车18列,其中首次开行成都东至香港西九龙跨境G字头动车组列车,助力香港与内地人员往来。


    二是增开进出东北高铁列车,更好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其中,首次开行齐齐哈尔南至北京朝阳间4列停站少、旅速快、旅时短的G字头动车组标杆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最快6小时25分可达。


    三是西部铁路提质运营,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新动能。其中,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按时速250公里高标运营,首次开行西宁进京、进沪G字头动车组列车,北京西、上海虹桥至西宁间分别最快10小时16分、12小时28分可达,西宁至兰州运行时间压缩至59分钟;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列车运行时速提升至160公里,首次开行西宁至格尔木间4列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最快5小时59分可达。


    四是压缩普速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全面调整旅游列车运行线。科学、均衡安排普速旅客列车停靠车站、停站时间,直通普速旅客列车平均压缩全程运行时间约23分钟;全面调整旅游列车运行线,安排满洲里至深圳东等长途运行线27条、北京丰台至黄山等中长途运行线14条、太原至中卫等短途运行线29条。


    五是大力增开货物列车,提升铁路保通保畅能力。包括优化主要干线列车开行结构,进一步提升出疆、入关货运能力,增加兰新、沈山、浩吉、京九铁路等主要货运通道货物列车98列;开行乡村振兴班列15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等。

    2023-06-21
  •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传中考泄题为不实信息

    中新网6月20日电据“上海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圈群流传一段聊天记录,称上海中考浦东新区数学考试出现泄题情况。此外,社交平台亦有关于历史、道德与法治试卷泄题等讨论。


    6月20日,就网传说法,上海辟谣平台联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对方回应称,网传泄题说法均为不实信息,“目前各科考试已全部结束,情况正常,不存在泄题的情况。对于制造谣言者,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对于中考如有疑问,可拨打市教育考试院咨询电话35367070反映情况。


    上海辟谣平台还了解到,经网信部门联合公安核查,相关传言源自参加中考的未成年人,当事人承认其发布的内容并无证据,只是臆测。相关部门已对其父母进行了教育。





    截图





    图片来源:“上海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上海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

    2023-06-20
  • 防治校园欺凌,校方该承担什么角色?

    多起校园欺凌事件经网络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受访者称一些学校应反思


    防治校园欺凌,校方该承担什么角色?


    调查动机


    近日,一段视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视频中,北京某学校一名女生长期受到同班同学的诋毁、羞辱和辱骂。经过调查,多名施暴者被校方处罚。


    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近年来,网上曝光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在山西襄垣某学校,一女生因怀疑另一女生传闲话,与4名同学在学校厕所对其掌掴,受害女生被抽到嘴角流血,还要赔笑脸;在重庆奉节某学校,一女生被多名女生围殴、辱骂、狂扇耳光,还有人在一旁拍视频大笑;在海南临高某学校,13岁受害女生被一群女生拳打脚踢后哭泣求饶,最终造成耳膜穿孔……


    这些视频曝光后,各方积极跟进解决,事件看似得到妥善处理,但人们不禁要问:当事人为何不选择向学校、老师报告,而进行网络曝光?如果没有欺凌视频或者视频没有被曝光,校园欺凌事件会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吗?校方在制止、预防校园欺凌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在北京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孙薇前不久收到一条求助短信:“我遭遇了校园欺凌,告诉老师了,可老师并不打算真正处罚她们。那我该怎么惩罚她们?请给我一个合理的惩罚方法,不合理也可以。”


    发这条信息的,是一名正在上初中一年级的女孩。她信里反复使用“惩罚”二字,字里行间流露的愤怒和绝望,让孙薇的心跟着揪了起来。


    孙薇曾接触过多起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她总结出两个问题:一些学校的老师对学生之间的身体或精神伤害行为没有评判意愿,往往选择“和稀泥”;虽然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长大后往往选择遗忘或淡化,用沉默掩饰痛苦。


    可是校园欺凌,不论是对受欺凌者还是欺凌者来说,都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和阴影。近日,在多起校园欺凌事件通过网络曝光后,《法治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校园欺凌亲历者和业内人士,他们一致认为:对校园欺凌的漠视比欺凌本身更可怕,学校应该增加担当作为。


    校方是否关注


    结果迥然不同


    孙薇之所以如此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因为她自己曾是一名受害者。


    拳打脚踢、起侮辱性外号、说各种不堪入耳的话,最终被20人堵在食堂门口殴打,结果学校仅对动手的几名学生停了几天课,后来就不了了之。最让孙薇感到无力的,是一位校领导说:“她们为什么不去打别人,偏要打你啊?”


    在这样的境况下,年幼的孙薇开始自虐。害怕家长发现,她在自虐时从不让自己出血,直到两年后,父母才知道了这些事情。可父母的反应让她再次陷入绝望——“只是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为什么只打你,不打别人”……


    幸运的是,上大学后,孙薇学了心理学,她通过心理疗愈认识到,幼时的经历并非她的过错,便慢慢走了出来,还成了一名心理咨询师。


    在孙薇接触的校园欺凌案例中,很多受欺凌者都有着这样的感受,“不被老师当回事”。


    肖玲,是孙薇印象最深的“被漠视”的受欺凌者。


    遭遇校园欺凌后,肖玲向老师求助,希望老师能警告同学别再欺负她,却只得到“知道了”“下次看到就批评他”等回复,此后同学的欺凌变本加厉。肖玲没有停止求助,她的方式是“既然老师看不见我被欺负,我就让老师看见”。她每次被欺负后就哭着跑去办公室,只要别人对她有过分的行为,她就让父母找老师,如果老师不管,就去校长办公室。


    在肖玲的坚持下,情况好转了,可也留下了创伤。“后来的无数个日子里,每当我情绪差的时候,我就想向欺负我的人砸椅子,想骂那位老师。我知道,心里的伤口并没有愈合,它可能结痂了,但是疤痕还在,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件事就会撕开伤口,让我陷入以前的痛苦。”肖玲这样对孙薇说。


    如果校方给予的不是冷漠而是关注呢?记者采访多位受欺凌者发现,结果迥然不同。


    “他们随意撕我的作业本,围在一起做出拿凳子砸我的动作,只希望听到我恐惧地尖叫。甚至通知我放学之后要揍我一顿,让我不得不每次放学回家都提心吊胆将自行车蹬得飞快……太恐怖了。”目前在北京工作的陈染,回忆起中学时遇到的校园欺凌仍然心有余悸。


    幸运的是,陈染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当时我无心读书,理科差到极点,在极其注重升学率的学校,我本该是被放弃的那一批,可我的老师并没有漠视我。他知道我的情况后,先是找来那些同学的家长,和他们讲述了事情的严重性,并且给那些同学警告。然后将我调为学习委员,开始管理班上的一些事务,让我在那些同学面前有一种十分被老师信任的感觉,同学们对我的态度开始慢慢变化。”


    缺乏相关教育


    未设举报机制


    在天津市某小学老师李立看来,校园欺凌很多时候都是从小事情开始的,比如让其他人把座位让出来、向低年级学生要零食等。作为老师,可能会因为不涉及自己班学生而不管,也有可能因为被欺负的一方没有告诉老师而不管,或者觉得不是什么大事而放任,从而导致不良行为逐渐升级为校园欺凌,甚至发生严重的暴力行为。


    不过也有些老师表示,“有苦说不出”。


    河南省许昌市某高中老师李华说:“为了防治校园欺凌,学校采取‘时刻紧盯’的人防措施,班主任天天跟学生捆绑在一起,晚上就寝时间段则是班主任和宿管分别值班,基本就是无缝衔接。但由于一些施暴都是秘密进行的,除非被欺负的学生主动报告,否则还是存在发现难的问题。”


    而现实中,有不少被欺凌者选择忍气吞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面对这些校园欺凌,20.3%的学生要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才会向老师、校领导或家长报告,还有1.9%的学生从不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分析,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往往不知道如何求助,一些孩子被欺负后不敢吭声、反抗,一是害怕欺凌者实行报复,二是不想惊动家长,把事情闹大,可越这样越容易被欺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校园暴力与欺凌-全球现状报告》指出,许多校园暴力与欺凌的受害者不会把他们的经历告诉任何人,其理由包括不信任包含老师在内的成年人、害怕产生不良影响或遭报复、负罪感、耻辱感或困惑、担心不会被认真对待或者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等。


    “我们也注意到,在一些校园欺凌行为发生后,有的旁观者或当事人没有选择向学校、老师报告,而是直接上传网络。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并不认为老师是可信赖的,或者被威胁不准向老师报告。”江苏省南京市某高中老师徐婷说,在一些学校,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心理问题,校园欺凌并不是重点关注范围,也有老师不知道怎么界定校园欺凌。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海涛长期关注这一问题,他发现大部分学校缺乏关于校园欺凌的教育,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也不知道欺凌发生后去找谁,学校多在欺凌行为发生后才介入。


    “有效发现校园欺凌需要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开校园欺凌的举报电话;第二,学校建立相应的举报机制;第三,家长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存在厌学、学习成绩突然变差,身上有不明伤害、财产损失等特殊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有可能发生了校园欺凌;公众要正确认识校园欺凌。”任海涛说。


    但通道似乎并不完全通畅。任海涛曾调研了很多学校举报电话的设置情况,结果不容乐观。


    “根据《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相关要求,学校应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举报的联系方式并明确负责人;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但现状是,并非所有老师都接受了相应培训,即使在一些一线优质学校中,老师对保护学生避免校园欺凌的责任观念也不强。”任海涛说。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彭涛也注意到,不少学校没有设置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的举报电话机制,“建立人防、物防、技防机制需要经费支持,有关部门需投入资金,单靠学校很难做到”。


    无法有效应对


    出事急于掩盖


    如果被欺凌者主动报告了、求助了,效果又如何?多位受访者称,如果校方处理不当,收效甚微。


    来自河北省的周芳遭受校园欺凌后,一开始尝试向老师求助,但因为欺凌大多没有实质性暴力行为,学校给的处罚也“轻飘飘”。老师找那些同学谈话后,欺凌者反而变本加厉。


    同样,在湖北省武汉市读大学的李毅回忆说,自己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遭受校园欺凌,直到五年级被欺负得实在受不了,才说了出来,但老师只是采取了给欺凌者增加作业这类不痛不痒的惩罚,“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之前的一项校园欺凌调研显示,当班里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大多数老师表示会去制止,也有70.3%的老师坦言无法有效应对。


    广东省某中学老师汪希对此深有体会。她注意到,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重视度不够,老师们对于此类现象有点避而不谈,且缺乏相关培训,老师们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此类现象,即使发现了,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调和处理。


    任海涛曾接触过这样的案例:家长向老师反映,有同学把石子塞到自己孩子嘴里,“不管这属不属于校园欺凌,至少是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老师应该第一时间调查清楚,比如调查受害人、行为人、旁观者,调查后要及时反馈给家长,并且进行处理。但老师不作为,家长也不敢继续追究,害怕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排挤”。


    “一些学校的老师、校领导对校园欺凌并不重视,出了事又急于掩盖。这也是为什么校园欺凌难以被发现,因为学生举报了、家长反馈了,有的老师并不管。”任海涛说,甚至在某些地方,学校明明已经发现有校园欺凌现象,却还要掩盖。


    “一旦有关部门开始治理校园欺凌问题,有的学校便大张旗鼓请专家做讲座、做宣传,等‘风头’过去就恢复原状。”这是任海涛发现的典型“运动式治理”模式。


    “纯属纸上谈兵。校园欺凌没有被发现时,都认为自己学校没有问题。”任海涛在调研时还注意到了这样的情况,“不少校长拍着胸脯说自己学校绝对没有校园欺凌问题,但我们暗访发现,存在疑似校园欺凌事件。”


    在任海涛看来,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发生校园欺凌后宁愿选择网络曝光,“我在调研中的确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地方政府或学校接到校园欺凌的报告,不希望事情扩大,但又处理不好。最后受害人选择网络曝光,这样在全社会形成舆论压力,促进事件解决,比如最近那起‘山西襄垣三中欺凌事件’中,校长、副校长被停职、免职”。


    (记者赵丽实习生刘姣姣文中受访者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2023-06-20
  • 用人单位“闻病色变” 让求职者很受伤

    拒绝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辞退肺结核患病职工……


    【拆除隐形就业门槛③】用人单位“闻病色变”,让求职者很受伤


    阅读提示


    一些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在求职时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专业人士指出,这一行为构成就业歧视,有此遭遇的劳动者可向劳动部门投诉。建议扩充就业促进法中的反歧视条款,提升反歧视救济水平,加大科普宣传,引导人们科学正确认识传染病相关知识。


    “乙肝病毒携带者找工作会被歧视吗?”近日,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李书红在社交平台发帖提问。她之所以有此疑问,源于近期两次求职经历。


    今年3月,李书红通过了一家大型医药企业的考核,在即将签就业协议时,她被问及是否有传染病。李书红如实回答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很快,她就收到了不予录用的通知。加上此前一次相似的求职经历,李书红有些担心是否会因此找不到工作。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就业促进法,除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限制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外,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然而,记者采访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在求职时被拒之门外的情况依然存在。


    把本不该有的乙肝五项纳入入职体检


    前不久,即将硕士毕业的任文华经过重重考核,收到了某房地产公司会计岗位的录用通知。原以为签了就业协议,工作就有了着落,但没想到因为一项体检,她与这份工作失之交臂。


    “公司安排的体检中有乙肝五项检测,必须检。”任文华告诉记者,此前她并不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体检结果显示,肝功能正常,但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


    经溯源,她得知自身病毒由母婴传播而来。“刚知道时有点蒙,也担心因此丢了这份工作。”果不其然,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种情况是确定不会录用的。”


    任文华查询发现,就她所应聘的岗位,用人单位无权要求求职者检查乙肝五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主任医师彭劼向记者介绍,乙肝病毒感染分为肝炎活动期和病毒携带者两种状态,“前者处于发病期,常有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干预治疗,治疗后可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后者说明肝脏功能基本正常,病情相对稳定,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日常生活工作、一同进餐时,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


    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


    吉林正基律师事务所律师熊星星介绍,早在2010年,人社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明确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五项检查,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任文华将相关规定告知该地产公司,工作人员回复称,“公司有食堂,怕影响其他人。”任文华表示可以带饭,不去食堂吃饭,依然被工作人员拒绝,“同事间也会分享食物,别人会介意。”听到这里,任文华只得放弃入职。


    病情不具传染性,仍被公司逼迫离职


    实际上,不只是乙肝,肺结核、艾滋病等患者也经常遭遇就业歧视问题。


    在浙江金华某纺织品公司从事客服销售工作的程女士感染了肺结核。今年3月,经治疗后,医生称程女士的病情对成年人不具有传染性,可以回归工作岗位。“没想到出院当晚,老板就打来电话,让我连夜到公司上交手里的客户资料,并建议我离职。”程女士说。


    考虑到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程女士向公司说明了医生的诊断,拒绝离职。但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不离职就将安排她到配货岗,单独待在一个房间,每月发放2000元基本工资。


    记者随后致电该公司,公司负责人否认因肺结核解雇程女士,并称解雇理由是程女士出现工作过错,且其此前表露过离职意愿。对此,程女士予以否认。


    “后来,只要我去公司,老板就会报警,也没有给我调岗。”程女士说,为了“逼迫”其离职,该公司迟迟不发放4月份工资,她还被告知“只有签了自愿离职合同才能拿回工资”。


    程女士的说法也得到了公司负责人的证实。“签了离职合同后拿不到经济补偿,不签又拿不到工资。”程女士陷入两难。


    熊星星指出,如果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体检时检出传染病为由,拒绝录用或辞退劳动者,这一行为构成就业歧视。劳动者可就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向劳动部门投诉。


    “被拒绝录用的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包括应聘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检查费、住宿费等,以及因被录用的合理预期而产生的误工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同时还可要求用人单位赔礼道歉。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主张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熊星星补充道。


    推动权益保障和救济体系发展


    彭劼介绍,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有40种法定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或慢性传染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是不适合工作的,可以进行治疗和休息。经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除了特殊行业,用人单位不能以传染病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应聘者。”


    记者检索发现,就业促进法规定,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明确,从事饮水、饮食、整容、保育等易使传染病扩散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国家对传染病相关人员就业问题早有法律规定,一些企业为何知法犯法?彭劼认为,这与社会对传染病的认知度有关,很多用人单位和企业负责人“闻病色变”,对常见传染病缺乏正确科学的理解,盲目恐惧。应不断通过科普宣传,加强社会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建议,扩充就业促进法中的反歧视条款,并完善劳动法中有关解雇与合同履行方面的内容,明确反歧视规定。


    “此外,如果被歧视方的举证负担较重,会阻碍劳动者的维权意愿。”王天玉建议降低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并将一部分举证责任转移到用人单位方,同时推动劳动权益保障和救济体系发展,提升反歧视救济水平。(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2023-06-19
  • 城市停车收费待规范:有的地方收费较高,标准不统一

    人民日报规范停车收费便利群众出行(金台视线)


    最近一段时间,本报收到多封读者来信,反映一些地方道路停车收费偏高问题:有的地方临时停车一天要交费上百元;有的停车一晚上,第二天收费要90元。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停车设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停车收费问题也是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对此,专家和读者建议,应该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共治的停车收费治理体系,加快路内临时停车、智慧停车建设,合理统筹城市道路公共空间资源,保障城市生活品质与居民幸福感。


    有的地方停车收费较高,收费标准不统一


    “停车两小时,竟然收了80元!”河北石家庄市读者吴士超开车到外地办事,没想到交停车费时让他大吃一惊,“临时停车一个小时收费40元,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近两年常住上海、经常开车出行的读者周奥博表示,自己交过每小时几十元的停车费。“在一些大城市,基本都是按15分钟为计价单位收费,算下来每小时收费都不便宜。而且停车费也是一口价,既没有商量的余地,也不会说明为什么收费这么高,消费者只能按这个价格付钱。”周奥博说。


    除了收费高,吉林长春市读者罗家林还关注到收费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据他介绍,在长春人流量相差无几的商场地下停车场,个别停车场每小时收取的停车费要比其他停车场高出3至5元。“周末开车出来玩,停车一般都是四五个小时左右,一个小时多几块钱,累积下来就比别的地方高上不少。一般市民停车前很少关注停车费是多少,等开走时才发现,这个商场的停车费这么高,但也只能交钱。”罗家林说。


    因为停车场收费太高,一些车主于是直接把车停到马路边。“停车占道的现象总有,一到节假日马路边全是车,双车道堵成了单车道,影响正常交通,还存在剐蹭的风险。”罗家林说。


    有的停车场为了提高场地使用率,让停车位数量最大化,不但压缩停车位尺寸,还在不恰当的位置设置停车位。“公司楼下车位设计特别不合理,两个相连车位的两侧紧挨着柱子,一般这个车位只能停小车,而且还要压线停,不然车上的人出不来。”江苏苏州市市民李芬说,“有时遇到停车位划得不规范,再赶上旁边车主停车也不规范,车勉强停得进去,车门却打不开,车主只能侧身从两辆车中间挤出来。”


    此外,一些路边划定的单排停车位也让原本并不宽的道路变得更窄。尤其是冬季,雪天路滑,通过这种停车位旁边的道路更要小心翼翼。有读者表示:“没车通过的时候还好,一旦遇到有车辆寻位停车,一边要留心脚下路滑,一边还要注意躲让寻找车位的车辆。停车位划定不合理给市民出行造成相当不便。”


    城市停车设施建设需要长远系统规划


    一些地方停车收费之所以贵,根源还是车位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供不应求,有限的车位资源和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产生了矛盾。


    据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周涛介绍,停车位分为基本车位和出行车位。基本车位是指车辆使用者无出行时,供车辆长期停放、相对固定的车位,一般是住宅停车位,数量基本等同于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理论上每增加一辆车就需要增加一个基本车位,属于刚性需求。出行车位则是指在车辆使用者出行时,供车辆临时停放的车位,其数量与机动车使用量直接相关,不属于刚需,可以调节。基本车位或出行车位不足,都会引发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达国家平均约为1∶1.3。“有的城市规划建设小区和商圈时,忽略了停车设施的同步建设,只想到了给游客安排一条路、给商家腾个商铺,却没想到应该留足留够停车位,没想到有那么多人会开车来购物,直到停车难、停车贵问题凸显出来。”周涛认为,根本原因是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缺少长远系统规划。


    道路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通行,但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车辆逐渐增多,停车位的稀缺性就更加凸显出来。“有的道路被各种形式的临时停车占用,使得道路原本的通行功能受到限制,甚至造成交通堵塞和行人、司机的出行安全隐患。加之其中存在的不合法、不合规情况,或者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停车收费难以有个公认的标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许泽玮说。


    停车收费过程不透明、不公开也导致公众对停车收费的合法性、合理性产生质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费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这样的收费项目需要依法依规由相关部门执行。即便是委托企业代收,也要经过一套完整的程序,包括进行公开招标、资质审核,并且在收费的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收费合理、规范。


    推动建成多方参与的停车治理体系


    “停车收费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治理工作,不仅影响着停车资源的供给,还影响着道路的通行效率与安全,需要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对城区内的机动车停放进行有效的治理,使停车泊位资源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广东广州市读者王乐薇说。


    对于如何破解停车收费偏贵问题,不少地方进行了相应探索。上海市出台的《关于促进本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提升停车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实现停车规范有序为目标,以本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为技术支撑,以加强本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及停车综合治理为契机,努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个人自律四位一体、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推动建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共治的多方参与治理体系,是规范停车收费的总体思路。”周涛表示,除了要让政府和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外,社会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运营,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让市场机制促使停车行业向前发展,提高用户体验,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不论是停车位划定还是停车收费标准的制定,都应该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尤其是要充分尊重广大市民的意见。“一些城市公共停车位的划定,本意是为了优化道路资源,但到底怎么划定、划定的范围有多宽,需要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决策过程尽可能全程公开,使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许泽玮建议,在制定道路停车收费标准方面,要充分吸纳民意,尽可能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平衡停车需求和公共资源收费之间的关系,确保公共资源的公共性、公益性,避免因为一些企业参与运营导致公益性丧失,使得公共资源变成个别企业谋利的工具。


    为缓解停车难、停车贵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合理增加停车用地供给。马亮教授认为,可以建设集约化程度更高、适应性更强的立体停车楼,实现停车空间的纵向合理分布,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车容率”。“一个平面车位平均占地面积为27.5平方米至35平方米,而立体车位只需0.9平方米到7.5平方米,优势明显。”马亮说。


    同时,智慧管理系统也能在规范停车收费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马亮建议,应加强智慧交通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统一停车信息管理、查询平台,减少因排队或寻找车位产生的拥堵。一些地方积极推进“互联网+”基础上的智慧停车发展,停车者可以享受“先离场,后付费”“一次绑定,全城通停”等服务,避免因等待交费而降低泊位的使用效率,同样可以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2023-06-19
  • 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


    各项筹办工作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


    光明日报北京6月14日电(记者王东)“6月15日是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我们将在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举行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还将在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上发布亚运奖牌、亚运歌曲。”在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情况。


    杭州亚组委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在会上介绍,各项筹办工作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各单位紧锣密鼓,各环节渐至佳境,整体上平稳有序。


    据介绍,在场馆准备方面,亚运会比赛将在杭州以及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6个赛区举办。目前,56个比赛场馆全部完成赛事功能验收,具备赛事运行功能。亚运村和亚运分村全面建成且具备入住条件。


    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州市市长姚高员介绍,杭州亚运会首次推出亚运数字火炬手和数字火炬。全球5000万个“智能亚运一站通”注册用户都可参与线上火炬传递。


    值得一提的是,亚运会因疫情延期后,亚运场馆全部惠民开放,截至目前,已接待市民健身超过800万人次。亚运会后,各比赛场馆将继续坚持惠民开放,并定期组织体育赛事、文化演出等活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另外,全杭州市13万个无障碍点位完成提升改造,297座地铁出入口、28座人行天桥及地道、1573座城市公厕等无障碍点位实现可搜索、可导航,并提供24小时免费手语“数字人”服务。


    浙江省副省长李岩益介绍,按照“统一指挥、条块结合、反应快速”的赛时运行要求,亚组委构建了以56个竞赛场馆团队为基础、17个专项团队为支撑、城市运行为保障的赛时指挥调度体系,确保赛事指挥调度和应急保障能力达到要求。目前已举办了42场测试赛,下一阶段还将举办13场测试赛,对赛事组织运行、软硬件运行进行全压力测试,充分做好准备。所有测试赛将于7月完成,8月完成综合演练,9月完成所有相关工作。


    记者还获悉,本届亚运会将从“办赛、参赛、观赛”三个维度全方位打造智能亚运服务体系,推出“智能亚运一站通”(观赛端),围绕“票、食、住、行、游、购”6方面18种场景,为参赛和观赛群体提供智能、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同时,将运用无人机、全息影像、5G+8K、AI+AR、360°视角、子弹时间等技术,推进开幕闭式、火炬传递、赛事转播“智能”表达。自动驾驶、AR手语机器人、数字人民币、云转播等应用项目也已落地建设。


    据悉,杭州亚运会期间,将在竞赛场馆和运动员村设置50余个兴奋剂检查站,对运动员开展尿样、血样以及干血点的兴奋剂检查。同时,杭州亚运会将首次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中国反兴奋剂智慧管理平台,开展无纸化的兴奋剂检查,并使用“中国制造”的干血点检查器材。


    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开闭幕式准备情况,记者了解到,主会场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是目前国内三座8万人以上的体育场之一,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均在这里举行。开闭幕式方面,已组建由陆川、沙晓岚为核心的开闭幕式主创团队,形成开闭幕式演出方案和109个暖场节目资源库。

    2023-06-16

  • 首 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