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群众出题 调研领题 全力破题

    “我们今年有2万亩的森林抚育采伐任务,正愁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时,人社部门就上门送来了技能补贴性培训政策,让我们开展工作有了底气。”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包雪峰说。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人社厅坚持以调查研究开路,增强问题意识,紧紧围绕零工市场建设、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基层人社公共服务等与群众利益联系紧密的工作,精心制定“调研菜单”、列出调研计划,以“手拉手”结对联系基层和人社干部“走基层送政策”“走流程优服务”“走企业访需求”活动为切入点,组织厅本级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找问题、察民情、访民意。


    截至目前,首批“手拉手”结对联系基层工作队员,共实地走访企业943家、“走流程”151次,梳理汇总各类问题及意见建议285条。


    据了解,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自治区人社厅出台了《加强线下开展零工市场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优化零工市场就业信息服务”“扩大零工服务多元化供给”“完善零工市场秩序维护”10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加快零工市场建设,拓宽灵活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全区103个旗县(市、区)中,在原有44个公共部门运营零工市场的基础上,今年新建成12个、在建39个,28个旗县正在筹建推进,力争年底前每个旗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零工市场。


    “开展调查研究,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从一开始就奔着问题去。”自治区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翟瑛珺表示,既要“以上率下”,深入一线查摆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也要“以下观上”,注重从基层提出的意见建议中检视厅本级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还要“以外观内”,主动征求纪委监委、审计、政务服务等部门的意见建议。同时建立完善观察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服务对象担任观察员,发挥好社会监督作用,通过集思广益、开门纳谏,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人社部门处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调查研究是做好人社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下一步,自治区人社厅将一贯到底抓实抓细调查研究工作,强化研以致用、研用结合,扎实做好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记者梅刚)

    2023-05-08
  • 绿色新农居 安全且舒适(经济新方位)——河北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探访

    河北省玉田县,一家装配式建筑制造企业的工人在查验产品质量。


    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去年年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总结各地装配式建筑在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采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普及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安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扬尘噪声污染和建筑垃圾、缩短工期提高效益。如今,装配式建筑也开始向农村地区推广。河北省去年启动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开展情况如何?记者近日在当地一探究竟。


    ——编者


    阳光正好,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康村文化广场边的一处院子,迎来了几名邻村来的“游客”。摸摸墙面、敲敲声响,走进屋感受室内温度。“自打我搬进来,就吸引了周边不少村民来参观。”院子主人陈同辉笑着说。


    米白墙面、棕色屋檐,一栋普通的两层农房,为何有这样的吸引力?奥秘藏在墙体里。“咱家屋子可不是红砖垒起来的,而是一块块白色模块‘搭’起来的。”去年8月,陈同辉住进了这栋河北省“装配式示范农房”。新房坚固、冬暖夏凉,舒适安全的住房体验直接带动了康村建房“新时尚”。仅今年春天,康村便有4户村民动工建设装配式农房。


    让村居建设更绿色,让农村住房更安全,让村民生活更舒适。去年,河北省启动了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在37个县(市、区)建设了500户示范户,通过示范效应,口口相传,逐步推广装配式农村住房建造形式。“今年,全省将再建成500户适用、安全、节能、美观的装配式示范农房,加快传统农房建造方式转型,不断提升农村住房品质。”河北省住建厅村镇建设促进中心副书记马锐说。


    建得快结构稳,居住体验更舒适


    陈同辉从未想过,建房子原来可以这么快。“去年2月开工,8月就入住了。”而在传统农房建设中,同样半年,却只是红砖墙体晾晒所需时间。“红砖潮湿,需要晾干后才能进行粉刷装修,否则入住后碰上阴雨天,很容易返潮,导致墙体开裂。”陈同辉说,而装配式农房就没有这个“烦恼”,主体建设完成后便可直接开展墙面粉刷。


    建设快只是装配式农房的一个优势,真正吸引人的还属稳固的房屋结构和舒适的居住体验。“一个个模块式的建筑构件像积木一样严丝合缝地搭在一起,中心浇上十几厘米厚的混凝土层,还叠加好几层钢筋,瓷实!”建房前,陈同辉专程去建造企业的一处施工现场观摩。准备拆建前,企业还派专业人员上门测量设计。“建设有图纸,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科学的规划,不像传统砖混房,全凭老师傅的个人经验,一边建一边改都是常有的事。”陈同辉说。


    安全有保障,居住更舒适。廊坊市香河县卸甲庄村,村民李淑芬正在和邻居算账:去年冬天,家里22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室内温度20多摄氏度,平均一天电费不到10元钱;而邻居家占地不到80平方米的一层小瓦房,一天下来室内温度不到20摄氏度,但费用却要花去4倍还多。“同样使用空气能热泵来供暖,装配式农房保温性能更好,耗电量更低。建房时多出的钱,几个供暖季就能省回来!”李淑芬说。此外,按照规范严格施工的装配式农村住房达到抗震设防8级要求,使用寿命也更长。


    沿用城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实现保温层与墙体一体化;实行抗震节能农房改造,给予示范户资金补贴……“无论是保温效果、抗震性能还是空间布局,装配式农房都远胜传统的砖混农房。”马锐说,近年来,为了提升农村住房品质,河北多举措鼓励、支持装配式农房建设,装配式农村住房数量逐步增加。据统计,2021年至2022年年底,全省共有4200余户农户自建了装配式住房。


    预制建筑构件,生产建设有标准


    石家庄市灵寿县,河北安能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农房构件生产厂房内,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


    放置模块骨架钢筋,按顺序依次灌浆,排队进入喷淋操作间烘干,最后拆模摆放……装配式农房构件生产线长达50米,两三个小时便可完成上百个模块的制作。“我们生产的是桁架连接式墙体模块,通过钢筋桁架连接双层模板,保证了建筑抗震安全。”董事长张学勇介绍,今年以来,公司已接到100余户农房生产建设订单。


    作为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18年起,安能率先开启了装配式农村住房模块的研究和生产。“在确保模块结构稳固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张学勇说,对大部分农户来说,建设造价是选择建设形式时的一大考量。“公司组建研发团队,不断优化模块结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试验,对模块抗拉性、防火性能等进行一一验证。”张学勇说,“后期,我们还将研发新型模具、提高标准化程度和产能。”


    在廊坊市香河县,香河容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小展厅内,一排高精度、高质量的白色建筑模块引人注目。“我们将模块及模块生产使用的所有材料都进行了展示,方便农户了解选用。”总经理刘志新说。2018年5月,在外出学习、市场调研后,他瞄准广阔的民建房市场,成立公司,专注于装配式农村住房的模块生产和建设。从当初鲜有人知,到如今业务开拓省外,公司已建设近600户装配式农房。


    随着装配式建设形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仅在香河县,像容大这样专注于装配式农村住房模块研发、生产、设计、施工的公司便有12家。为了助力企业良性发展,保证模块安全性能,河北省住建厅先后出台了桁架连接装配式墙体模块应用技术标准等标准规程,持续规范模块制作与应用。


    “建筑模块工厂预制,流水线作业、标准模具生产,更有利于实现农村住房建设标准化,进一步保障农村群众‘住有安居’。”马锐表示,为确保建设质量,今年河北计划以省标形式出台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标准,进一步明确设计、施工、验收要求,规范建设行为。


    强化工匠培训,施工作业更规范


    横平竖直摆好第一层模块,然后一块一块对准卡槽往上码……香河县西南街村西南方向的农房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李连贵正细心地将一块块白色空心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搭建起来,没多久,一面墙体雏形便初步显现。


    “以前建房砌砖老得猫着腰,现在模块建房,一层层往上码,不仅轻松,速度还快。”李连贵从事农房建设十几年,4年前经过公司培训,正式成为装配式农房建设模块工。“模块建房专业化和精确度要求更高,就拿码模块来说,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下模,差一厘米都不行。”


    正因此,装配式农房建设模式对工种专业化要求更高,模块工、钢筋工、木工、水泥工等分工有序。“所有工人都必须具备看图纸作业的基本能力。”刘志新说,企业需要建立专业施工团队,推动传统农房建筑工人向产业化工人转型升级。


    为了确保建设质量,河北强化人员培训,依托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试点示范项目等,多形式开展企业技术人员、施工建设人员等技能培训。“我们目前正在全面开展农村建筑带头工匠培训和认定工作。培训合格后的农村建筑带头工匠将被录入建筑工匠管理系统,纳入管理范围。通过发挥带头工匠作用,不断提升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马锐说。


    检查有无按照图纸施工,确认模块拼装是否牢固,查看钢筋扣绑正确与否……距离西南街村不远处,东马家窝村东北角的施工现场,38岁的王志平正在进行施工检查和技术指导。作为一名带头工匠,王志平需要负责各施工现场关键节点的验收和施工工艺等技术指导工作。


    “农村建筑工匠有着至关重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马锐说,“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建立完善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建筑工匠的技能水平,确保装配式农村住房施工质量。”

    2023-05-08
  • 政策多管齐下撬动农村大市场

    近期,不少地方开启了促销活动,其中家电、汽车等大件商品以及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掀起一波高潮,带热了农村消费市场。农业农村投资增速也加快回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等一批农业农村项目开工建设。





    业内专家表示,激活农村市场对稳增长、扩内需作用显著。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目前仍有近5亿人居住在乡村。农村迈向现代化将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环境的改善,会激发出更大的消费潜力。


    激活农村消费重点产品和商业环境双管齐下


    21家汽车销售企业、超30个品牌60多款车型以及多款家电产品参展,2023年河源市汽车家电下乡巡展促销活动日前启动,现场销售火热。


    “我们针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特点,特别推出了几款性价比极高的车,在价格上及售后服务上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一家参展企业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做好品牌宣传推广,满足群众购车置换需求,促进订单增长。


    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开启了促销活动,其中家电、汽车等大件商品以及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掀起一波高潮,也带热了农村消费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汽车消费是支撑消费的“大头”,将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汽车企业开发更适宜县乡村地区使用的车型。农业农村部提出,促进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增长。


    除了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相关部门还在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上发力,其中线上业态成为重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并提出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等举措。


    在3月初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也提出,将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即时零售、共同配送等新模式,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指出,数字技术向低线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深入拓展,农村数字化流通体系和商业设施的不断完善,将持续释放下沉市场的消费潜能。按“十四五”农村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7.5%来测算,2025年下沉市场网络消费规模将达到2.6万亿元。


    推进乡村振兴拓展农村投资空间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近期,一批农业农村项目开工建设。


    其中,4月30日开工的贵州省台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包括重点项目24个,总投资19.3亿元,将打造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水稻优品优法推广示范区、淡水鱼高产高效推广示范地等。


    投资1亿元的甘肃省民勤县高效农业生态产业园昌宁镇辣椒育苗基地项目计划修建高标准智能阳光连体育苗中心大棚、中型冷冻冷藏库及配套附属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速冻蔬菜、辣椒系列产品各1万吨,年产发酵有机肥20万吨,可带动5000人就业。


    在广大农村市场,不仅消费有潜力,投资空间同样巨大。“现在城市建设得差不多了,但是乡村需要建、应该建的还有很多,而且这些对基础产业拉动很大。”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曾衍德给出一组数据,据测算,如果改造一亩设施大棚就可拉动钢材消费近2吨、水泥0.5吨。预计未来5到10年,农业农村投资需求近15万亿元。


    与此同时,聚焦农业节本增效、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一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还将加快上马。根据甘肃省《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甘肃省将创建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未来3至5年基本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园县级全覆盖。今年,安徽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强园、强企,新增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10家、产值超50亿元加工园区3家。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统筹激活农村内需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产业增收赋能,创造广阔市场空间,夯实扩大内需的产业基础;通过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投资空间。引导更多资金投向高标准农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建设领域,能够形成投资拉动效应。”


    综合施策全面激活农村内需潜力


    在政策持续推动下,农村市场已经在加速成长。从消费来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9664亿元,增长5.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258亿元,增长6.2%,增速快于城镇。


    从投资来看,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25亿元,同比增长0.5%。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随着各方面举措的持续推进,量大面广的农村内需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以消费为例,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潜力巨大。研究分析,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差距就意味着潜力。


    不过,如何激发这部分需求,还需要多方面协调。曾衍德指出,激活农村内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找准方向、明确路径,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在具体举措方面,他表示,将从发展产业增收赋能、加强建设投资牵引、创新供给提升消费、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等方面采取措施。


    王青建议,提升农村地区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设施建设,为无力进城、留守农村、能力较弱、收入较低的人口特别是老人、儿童等提供消费及服务供给。持续改善乡村发展条件和流通服务条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乡村消费和投资互动增长。


    金文成提出,未来还要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比如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开展绿色出行、绿色住房行动。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让农民能够稳就业、有钱赚,提升农民消费能力。(记者汪子旭王文博)

    2023-05-06
  • 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

    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


    ——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负责同志


    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等6个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政策措施,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目前《意见》落地情况如何,未来将如何更好实施?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


    问:为贯彻落实《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


    答:《意见》提出,根据“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等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为贯彻落实《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将重点领域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项目,加强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二是加强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据统计,2022年以来,各地共推介项目5万余个,其中9000余个已吸引到民间资本参与,涉及民间投资金额2.9万亿元。三是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发布24个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积极支持京东仓储物流等民间投资项目通过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进行盘活,鼓励回收资金用于新项目建设。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问:当前,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还受到哪些因素制约?


    答:应当看到,当前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


    一是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参与难度较高。这些项目普遍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投资回收周期相对较长、收益水平相对较低,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有限。在基础设施领域,部分项目建设内容多、施工难度大、运营管理要求高,民营企业缺乏相关经验。


    二是从投资环境看,参与便利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项目相关信息不够透明公开,民间资本对如何参与投资缺乏了解,对如何通过市场化机制退出顾虑较多,对能否获得长期稳定回报信心不足。一些民营企业反映,有些项目预期收益较好,也愿意积极参与,但在市场进入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形或无形的壁垒。


    三是民间资本自身参与意愿和能力存在不足。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部分民营企业效益下降、现金流紧张、再投资能力不足,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的意愿较低。此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参与投资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时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


    问:下一步,我们将如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答: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贯彻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机制,加强统筹谋划和系统部署,常态化推进重点项目。


    二是加强信息发布和引导。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及时汇总发布相关重大项目信息。同时,推动各地及时解决项目公开推介、引进民间资本过程中的问题。


    三是加强前期工作和要素保障,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对吸引到民间资本参与的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推动加快项目审核备案、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环境影响评价、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手续办理,落实各项建设条件。


    四是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降低民间资本参与新建项目面临的前期工作复杂等困难。支持民间资本通过产权交易、并购重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方式盘活自身资产,推动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REITs,健全市场化退出机制。


    五是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针对各地在项目投资人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不得以所有制性质作为选择标准,不得以企业规模、注册地址、当地纳税贡献等因素作为主要评标条件。在安排各类政府性投资资金时,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加强与有关金融机构对接,推动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

    2023-05-06
  • 云南探索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六名骨干教师来到东川一中 一所县中的新变化(一线调研)

    东川一中的学生在听课。


    赵普凡摄





    昆明市第一中学教师谢梅在参加教学评课。


    赵普凡摄





    东川一中校园俯瞰。


    东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数据来源:教育部


    县域普通高中,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寄托着广大农村学生对接受更好教育的期盼。


    近年来,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县中办学资源显著扩大。然而,生源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县中还比较突出。如何化解这些难题?一个重要举措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流动。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来自云南省优质高中的367名优秀教师赶赴全省5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县中进行为期3年的帮扶。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昆明市北部山区的东川一中,记录昆明市第一中学的6名教师到来以后,这所县中正在发生的变化。


    ——编者


    一摞厚厚的教辅材料和一辆折叠自行车——这就是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昆一中”)历史教师夏耘准备带往东川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东川一中”)的“家当”,把汽车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夏耘的妻子有些担心:“山区路远,一个月回不来几次,还是多带点吃的用的吧。”


    “这些可是宝贝。”夏耘笑着说,教辅材料是为适应东川一中的教学情况专门编写的,新学期要用;学校建在半山腰上,离住的地方有两三公里,骑车更方便。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云南省从全省各优质高中选派367名优秀教师,赶赴全省5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着30年教龄的夏耘,也在选派之列。2022年8月起,夏耘和其他5名昆一中老师组成的帮扶团队,前往距昆明市区170公里外的东川一中,开始为期3年的教育帮扶工作。


    一场精准教育帮扶行动,在云岭大地拉开序幕。


    难题


    好生源不愿来,好教师留不住


    东川区是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昆明市最北端的山区,也是昆明市唯一一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目前东川一中有高中生3000多名,其中近千名是易地搬迁群众子女,教职工不到300人。


    “好生源不愿来,好教师留不住,学校连续3年一本达线率为零。”说起学校情况,东川一中党委书记周明兴难掩焦虑。


    近年来,在云南,很多像东川一中这样的学校都面临相似的情况,优秀教师和学生的流失,严重制约了县域教育的发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2年3月,云南省教育厅等6部门印发《关于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所谓“省管校用”,指的是“省管编制、校用人才”,依托全省57所优质普通高中,每校派遣5到10名骨干教师,组团式对口帮扶全省27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中学,每3年为一个实施周期,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昆一中对口帮扶东川一中,正是源于“省管校用”。


    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


    云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冯霞介绍,按照实施方案,帮扶学校应选派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承担过5年教学任务,具有良好师德师风、敬业奉献精神、丰富的学校管理和教学经验的学校管理人员或骨干教师。


    昆一中选派的帮扶团队可谓“阵容强大”——


    6名老师都是昆一中的骨干教师,科目涵盖语文、历史、化学、物理、英语,其中5人为副高级以上职称。帮扶团队负责人夏耘教龄30年,同时也是云南省知名心理咨询专家;语文老师谢梅担任班主任30年,是昆明市五华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化学老师刘德忠是中学高级教师、昆明市优秀教师……昆一中校长赵灿东说,“我们派出精干的教学力量,就是为了让帮扶产生实效。”


    “东川一中要改变,必须抓住这次机会!”东川一中2022年秋季学期干部职工大会上,周明兴做了这样的动员。昆一中6名骨干教师的到来,激起了东川一中师生心中改变的希望。


    “我们一定竭尽所能,积极融入,与东川一中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争取让帮扶之花结出硕果。”夏耘代表6名老师庄重承诺。


    解题


    因材施教,调整教学方法


    回想起刚来到东川一中时的情景,刘德忠印象深刻。高一年级开学后的一次摸底测试,让满怀信心而来的6名老师,一开始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我们觉得很基础的题目,学生的试卷上却大面积空白。”除了考试,学生的课堂表现也让他忧心忡忡。“讲氧化还原这一章,许多学生连初中学的化合价都记不住,只能先花一节课的时间复习初中知识。”


    昆一中的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远高于东川一中的录取最高分数线,学生基础相差太大,意味着将原先的教学方法照搬到东川一中,很可能会“水土不服”。


    教什么?怎么教?这是帮扶团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刘德忠提出“攀岩打钉”的教学理念,他认为,学生学习吃力就好比运动员攀岩时没有发力点,需要打钉子提供支撑。


    “我们要做的,是替学生打下‘钉子’,为学习提供发力点。”刘德忠说。


    “钉子”怎么打?刘德忠带着全校化学老师,先从编写适合东川一中学生的练习题做起。“拓展性太强的题目可以适当减少,增加巩固必备知识点的练习题。”按照这个大方向,刘德忠将《化学(必修1)》和《化学(必修2)》共8章的章末检测题命题任务分给每位老师。同时,课堂适当降低教学容量,强化知识巩固。渐渐地,学生们能跟得上了。


    不只是化学,其他科目老师也纷纷行动起来: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库,对各科成绩做对比分析,培优辅差更加精准科学;推行英语单词每周过关训练、高三英语听力晨读专项训练;带领学生做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培养阅读习惯、练笔写周记……6名老师很快调整了各自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逐渐有了起色。


    “帮扶是一次重新出发,对每名老师都是全新挑战。”夏耘说。


    见效


    为当地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抓住对口帮扶的机遇,2022年秋季学期,东川一中与昆一中组建联合办学班,帮扶团队成员全部参与教学。


    中考547分的罗婧玲,本可以去昆明主城区就读。得知东川一中与昆一中联合办班的消息后,她选择来东川一中就读。


    “联合班的师资很强,我家离学校很近,还能给家里减轻负担。”入学后,罗婧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周明兴说,联合办学班的社会反馈很好,不少外流的学生都在商量转学回来。


    除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东川一中的青年教师们也期待有所收获。新学期排课时,东川一中并没有给6名老师压太多的课时,而是希望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教研工作。


    “帮扶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当地培养一批优秀教师。”采访中,夏耘多次说,帮扶团队既要发挥“输血”作用,更要带动东川一中积极“造血”。


    为了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东川一中以帮扶团队为班底,建立了9个学科的名师工作室,6名帮扶教师都是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在学科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方面,培养带动东川一中青年教师。


    刘德忠的化学名师工作室建立后,有着13年教龄的东川一中化学老师沈荣琼,变成了“学生”。“集体备课时,刘老师带着全校7名化学老师做高考题,并分析命题思路。上学期工作室一共开展了10次教研活动,对我们很有启发。”沈荣琼说。


    除此之外,刘德忠还带领化学组老师一起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原创试卷和习题,并要求老师自己写题目解析,不但要会做题,还要会给学生讲解。


    “教学相长,师生才能共同进步。”刘德忠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争取在帮扶期里,和化学组老师编写一套符合东川一中师生特点的教辅材料。


    长效


    省管编制、校用人才


    奔赴是双向的。昆一中老师前往东川一中的同时,东川一中物理教研室副主任赵英俊也前往昆一中,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研修。


    《方案》明确提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1名校长后备培养对象和若干青年教师,到帮扶学校跟岗研修。作为学校选派的骨干教师,赵英俊经历了职业生涯最有挑战的一个学期。


    “在东川一中,教学以老师为主导,但昆一中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导,这就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来到昆一中时,赵英俊心里十分忐忑,所带的班级第一次考试,成绩就很不理想。


    为了帮赵英俊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昆一中安排高一物理备课组长曹红兵做他的带教老师。跟着曹红兵听课、备课,渐渐地,赵英俊带的班成绩有了起色。上学期期中考试,赵英俊的班级物理成绩排名处于年级中等水平,让他备受鼓舞。


    周明兴期待,赵英俊回来后能把学到的经验用于本校教学。同时,他也希望,跟岗学习的机制能持续下去。


    帮扶不仅发生在一所学校里。按照《方案》,帮扶团队其中一人担任校长或教学副校长,兼任当地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昆一中老师夏耘就兼任这一职务,分管教师培训工作。


    东川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超同介绍,昆一中帮扶团队到东川区后,先后主持开展、参与东川区国培计划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东川区2022年第一轮高考复习备考培训研讨会等一系列针对全区师生的教学教研活动,促进当地教育水平发展。


    点滴之水汇成江河。云南“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开展以来,成效初显。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帮扶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昆一中西山学校帮扶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57支教育帮扶团队已扎根当地开展工作。


    为使帮扶工作“可接续、可持续”,云南省“省管校用”机制将在省级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500名事业编制,由省级财政按每人每年4万元标准进行专项保障。在“省管编制、校用人才”的原则下,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不占用帮扶学校原有编制,对口帮扶工作结束后收回编制,防止编制固化。


    云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云南将致力于推进“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提质增效,不断健全完善教育帮扶长效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依托优质学校探索优秀教师培养路径,带动县域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让群众身边有一批好学校,为当地培养好一支教师队伍,让更多县中学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版式设计:张芳曼

    2023-05-05
  • 学新知识 长真本领 挑“金扁担”(人民眼·育好用好乡土人才③)

    江西农业大学老师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讲解树木知识。


    廖镇宇摄





    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现场。


    陈福平摄





    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石玉莲(中)和其他村干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陈福平摄


    引子


    “在学校里第一次知道了水稻直播技术,这个‘直播’不是电视直播,而是把种子直接播撒到田里。”


    2022年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后,二十大第二场“党代表通道”开启。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石玉莲,在此起彼伏的快门声中,自信地介绍起自己2013年进入江西农业大学学习后的收获,“以前我们种田得先育秧再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插一亩,学了这个技术,10分钟就完成。”


    石玉莲能够进入大学学习,得益于江西省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中办、国办2021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鼓励各地遴选一批高等职业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根据乡村振兴需求开设涉农专业,支持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采取在校学习、弹性学制、农学交替、送教下乡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高等教育,培养一批在乡大学生、乡村治理人才。”


    早在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提出了“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21年12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介绍,“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升级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累计招生87万人,毕业55万人。”


    2004年,江西省4个县级教学点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参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11年9月,在总结部分地方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江西省印发《关于在全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通知》,提出“从2012年起,每年培养6000名左右农民大学生”。近年来,江西省各级财政投入4.5亿元,招录“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7万余人,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累计招生约8.2万人。目前,江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人数由2012年平均每个行政村0.4名增至近5名。


    从田间到高校,农民为何上大学?农民怎样上大学?毕业后干得怎么样?日前,记者在江西实地探访。


    平均入学年龄33.6岁,农民为何上大学?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为乡村着力培养一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


    4月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里春意盎然、繁花似锦,林荫路上人来人往,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大步流星赶往教学楼。偶有几张黝黑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普遍30多岁,个别年近半百。


    “他们是学生家长吗?”


    “不。他们也是大学生,是‘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石玉莲爽朗地笑道。


    求学不分职业,有志不在年高,近期“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分批回江西农业大学报到,并参加为期1个月的集中授课。10年前,石玉莲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第一次走进江西农业大学;10年后,她作为农民导师,在这里给大学生们分享学习和创业经验。


    一名农村妇女,咋当上了农民导师?这得从石玉莲的经历说起。


    1993年,石玉莲高考落榜。她相继开过餐馆、办过酒厂,一度也曾赚些小钱,末了还是亏损居多。思来想去,石玉莲决定干回农业老本行。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种地有啥难?石玉莲起初信心满满,现实却令她屡屡碰壁。2005年,中药材吴茱萸市场行情好,石玉莲投入3万元种了60亩。然而,乡亲们一拥而上扩大种植面积,吴茱萸集中上市后供大于求,每斤售价从35元跌至18元。2011年,她又改种竹荪,没成想菌丝接种技术不过关,“别人亩产300斤,我亩产60斤。”


    “地要种得好,光靠经验还不够,得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懂政策。”江西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水发听说石玉莲的经历后,给她一针见血指出了关键,“你对土地有感情、肯吃苦,但技术不到家,也不分析市场,得加强知识储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张水发介绍,在他教过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中,有着与石玉莲类似经历的不少。有的经营果园,因管理跟不上,果品质量不高,价格上不去;有的开养殖场,一年到头辛苦忙活,却总是不赚钱,还找不到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12月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江西等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中,未上过学的人员占比5.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比32.7%;初中程度的比例最高,为52.6%;高中或中专程度的占比7.9%;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例最低,仅有1.1%。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张水发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着力培养一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印发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4年秋季,江西省遂川、大余、上饶、都昌4个县级教学点,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参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如今,依托各县市区开放大学系统,江西省已陆续建起98个县级教学点,将高等教育资源下沉到基层。


    2011年9月,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通知》,提出“从2012年起,每年培养6000名左右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采取远程教育学习和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远程教育学制两年,按照就近便利原则,主要依托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现为江西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由各市、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学制两年,主要依托江西农业大学,由省里负责组织实施。


    王大平是峡江县仁和镇种养大户,也是石玉莲的老朋友。他2012年被录取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每学期在县教学点完成半天到一天的入学教育后,即回家自学国家开放大学的线上课程。“打开手机,随时随地都能学。根据学员需求,教学点每个月会安排两三次教师面授或专家讲座。期末在教学点参加统一考试。”王大平完成近30门课程学习后,取得了专科文凭。


    相比王大平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形式上大学,石玉莲更希望有机会真正走进大学校园。1991年,彼时还是江西农业大学大三学生的张水发到峡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做实习辅导员,石玉莲正是张水发班上的学生。“有机会咱们农大见!”张水发的一声鼓励,为石玉莲种下了大学梦。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引入高等教育函授学习模式,为石玉莲敞开了一扇通往大学的门。但学费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当时石玉莲的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平时花销不小,她一度顾虑重重。


    如何让农民念得上也念得起?江西省明确提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学员学费由省、市、县财政分别承担60%、10%、20%,教学单位以减免的形式承担10%。这意味着除学习期间的生活费、交通费外,学员不用再花一分钱就能上大学。


    石玉莲吃下定心丸,借来课本起早贪黑复习备考了一个月,经村乡县三级推荐后,参加了2012年度全国成人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年底录取结果出炉,峡江县一共录取17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石玉莲考了第一名。


    迄今,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累计达7万余人,学员平均入学年龄33.6岁。


    农时不等人,农民怎样上大学?


    忙时下田劳作,闲时上学听课,探索农学结合、工学交替、半农半读的弹性学制


    晚风徐徐,夜色渐浓,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灯火通明,自习室内座无虚席。36岁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胡嘉身着一身西服,在多数身穿运动休闲装的学生中格外显眼。


    胡嘉既是峡江县金坪民族乡的果业种植大户,也是江西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生。他端坐在桌前,认真整理石玉莲白天上课时讲授的内容,自习室内不时传来纸页翻动的窸窣声或笔尖滑过的沙沙声。


    春争日,夏争时。胡嘉种植了两季水稻,还要打理近200棵脐橙树和杨梅树。多数农民和胡嘉一样,平常种地本就忙碌,如何挤时间上大学?


    10年前,石玉莲曾为此犯愁。彼时,开学后得在校集中授课3个月,石玉莲只得把一双儿女送到妹妹家。每当下课铃响,她常一路小跑冲出教室,在走廊上总有打不完的电话,不是叮嘱家人施肥打农药,就是联系经销商供应农资。“谁家没一摊子事?”石玉莲一度很无奈。


    如何让“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心无旁骛上大学?江西省针对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难以离土离乡等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农学结合、工学交替、半农半读的弹性学制,将集中面授时间缩短至大专每学期15天、本科30天,并尽可能安排在农闲季节。


    “忙时下田劳作,闲时上学听课。”石玉莲说,现在,江西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务老师会提前征询意见,学员可根据农事安排自主选择集中授课时间,有效化解了农与学的时间冲突。


    学制调整效果立竿见影,教学内容改革同步推进。


    “农民上大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石玉莲直言,“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底子薄,如果课程讲得过于专业,并不适用于具体的生产实践。比如畜禽养殖技术这门课,起初有较多篇幅侧重于畜禽解剖,一度让石玉莲和同学们听起来很吃力。


    如何让“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2014年,张水发主持课程改革,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农村管理难点、知识需求热点做“加减法”,对跟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的课程予以删除,同时增设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等课程。


    “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张水发介绍,江西农业大学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材,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量身定制了11部专用教材和20部辅导教材,“全省还建成126个教学实践基地,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课堂移到田间,让学员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课程有看头、有听头,学到手就能用。”石玉莲以农产品市场营销这门课举例,课改后少了抽象难懂的理论,多了明白如话的生动案例。她活学活用,带动村民砍掉了老化的蜜橘树,改种脆蜜桃等水果,打出了品牌,开拓了市场,如今形成上千亩果园。


    按照着眼实际、强调实用、注重实效的“三实”原则,江西农业大学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开设了农业技术与管理、畜牧兽医等16个涉农专业,覆盖乡村振兴全产业链。与此同时,学校始终严把入口关、抓好过程关、守好出口关,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含金量。


    石玉莲就曾尝过“严”的滋味。“新农村建设专题这门课差点没及格。”石玉莲说,自己开始对这门课重视不够,没想到连续几次课程作业成绩都不理想,“我赶紧找老师补课,考前又熬夜复习,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加权计算后,总算过了60分。”


    “江西农业大学始终将‘严进严出’贯穿学业测试全过程,不合格率保持在5%左右。”张水发介绍,学员因故缺课缺考的一律补考,未修满课程的一律延迟毕业,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的实行清退,“近10年来,学校未能毕业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在600人左右。”


    为乡村培养人才,学员学成返乡怎么干?


    带着问题来上课,带着方法回去干,约1.9万名优秀学员当选村两委干部,带动25万多群众增收致富


    春耕时节到访峡江县马埠镇上盖村,不见往日农民下田插秧的繁忙景象。


    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一架农用无人机腾空跃起,按预定路线匀速穿梭于田间。上盖村“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姚春海手持遥控器,娴熟地操纵着摇杆。“过去人工插秧,顶着日头、踩在水里,一人忙活一天插不了一亩地,如今无人机智能规划路线,一天直播300亩。”


    “课上有老师讲理论,课后有师傅传帮带。”作为上盖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春海2018年进入江西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后,跟着石玉莲学会了水稻直播技术,去年无人机直播飞行面积突破3000亩。


    “普通大学生通常先学理论后实践,‘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则是边学理论边实践。”2013年春季学期,石玉莲在作物栽培技术课上第一次了解到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集中授课结束回到峡江后,她租了几亩田开展试验,每天观察、记录水稻生长情况,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请教老师。4个月后,试验的水稻开镰收割,平均亩产1180斤,比其他田块高出近200斤,每亩节省成本100多元。


    2013年7月,石玉莲成立了峡江县金坪民族乡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她干给村民看、领着村民干、带着村民赚,如今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至5000余亩,辐射周边3个县。近年来,石玉莲曾获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入选“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等。


    “带着问题来上课,带着方法回去干。”张水发介绍,截至目前,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有1.6万余名,其中扎根农村基层的达95%。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共有约1.9万名优秀学员当选村两委干部,还涌现出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25万多群众增收致富。”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刘凯介绍。


    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从已毕业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中聘请了18位农民导师,享受副教授级课酬待遇,石玉莲就是其中一位。农民导师每学期定期来校授课,分享创业经历和体会。


    既让职业农民上大学,也让全日制大学生里出农民。2017年,石玉莲应邀在一场分享会上讲授创业经验,台下刚满20岁的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全日制本科生何辰辰听得入迷。她是峡江县福民乡娄屋得村考出的大学生,在石玉莲的影响带动下,毕业后返乡创业养殖跑山猪,如今存栏规模达400多头。


    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江西农业大学于2018年12月出台“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意见,至今已录取8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南城县里塔镇欧坊村村民彭小敏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读完本科后,于2020年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为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


    “选择继续读研的原因很简单,想通过求学深造提升眼界,给村里谋条新路子。”彭小敏运用所学技术带动村民种植蜜橘,产量提高一成以上。去年12月,彭小敏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过了,主题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此,他跑遍了全镇12个村,深入基层蹲点调研。


    产学融合,教学相长。彭小敏的导师郑瑞强教授说,“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从田间地头来,最新的市场动态、近期的病虫害,他们一清二楚,高校老师与学员交流相当于做调研,所以普遍愿意给他们上课。


    累计招生7万余人,毕业之后咋帮扶?


    扶上马送一程,去年提供专项担保贷款1.7亿元。搭平台聚合力,93个农业县全部成立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嗡……”伴随一阵手机震动,石玉莲打开短信一瞧,30万元贷款悉数到账。从递交申请到银行放款仅一周,解了她的燃眉之急。2021年下半年,石玉莲种植的80亩果树苗遭遇干旱。2022年初,1/3果树苗需要补种,资金链一度紧张。


    2021年,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联合江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推出专项信贷服务,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提供信贷担保,贷款利率较一般项目低两个百分点左右,还可享受地方政府贴息优惠。相关金融信贷政策培训讲座被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纳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课程体系。


    递上毕业证、确认“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身份、核验家庭农场营业执照……2022年2月,石玉莲在峡江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指导下,工工整整地填写好申请单,经过现场审核后,材料很快流转到银行。


    “专项信贷服务送来真金白银,让我们干事创业有底气。”石玉莲很快完成了树苗补种,果品上市后资金回笼,今年2月就连本带息提前还清了贷款。2022年,江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新增担保放款项目248笔,新增担保放款金额1.7亿元。


    扶上马送一程。7万余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上大学是第一步,毕业之后有发展更关键。2020年8月,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印发的《关于纵深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把扶持“工程”学员成长成才列入重点工作,将现有政策扶持向“工程”学员创新创业延伸覆盖,为当地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提供场所保障,并在项目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把协会打造成为农业农村人才集聚的新高地。


    机声隆隆,马达飞旋,上盖村人头攒动。今年3月13日,峡江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发起的农机展示会上,汇聚了来自峡江和周边4个县的60多名种粮大户。展示会现场就签订了5台农机设备租用合同,姚春海难掩兴奋。2016年前后,姚春海购置了6台植保无人机,由于信息不灵、渠道不通,合作社的年服务面积仅几万亩次。


    2018年,姚春海入学当年就加入了石玉莲任会长的峡江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石玉莲是峡江县首位植保无人机女飞手,做不过来的业务就介绍给姚春海。互帮互助、互通有无,姚春海的农机合作社红火起来,去年服务面积达36万亩次。


    “搭平台聚合力。”张水发介绍,江西省93个农业县全部成立了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吸纳会员1万余人,带动农民创办农业企业923家、农民合作社1436个、家庭农场1020个,确保学员离开校园后抱团创业有资源、咨询技术有渠道、交流经验有平台。


    左手横握手机,右手轻触屏幕,3D模型图缩放自如。永新县龙田乡花汀村党支部书记贺燕清正在展示的,是集成村居、农田、道路等多类数据的乡村住宅及生产设施服务信息化平台。去年,贺燕清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从江西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在永新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和科技部驻村工作队的穿针引线下,引入研发团队帮助村子打造了这个智慧信息平台。


    “‘富脑袋’带动‘富口袋’,让更多农民挑上了‘金扁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朝辉说,江西省将持续拓宽渠道严格“选”、紧扣需求精心“育”、无缝并轨定向“用”,到2025年,再培养约1.5万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

    2023-05-05
  • “服务越来越好,村民看病更方便了”(帮扶县驻村手记)

    今年3月,55岁的苗桂兰做了人生中第一次体检。


    带着身份证,从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黑石头村的家中赶到滦平县中医院,报上名字,苗桂兰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顺畅地完成了包括宫颈癌筛查在内的近20个体检项目。


    黑石头村位于马营子满族乡的深处,山路崎岖,到滦平县城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以往有头疼脑热,苗桂兰多半靠去乡里的药店买药解决,“我说我哪儿有毛病,人家说拿这个药吧,我就买回去吃,对自己的健康情况从没了解过。”





    这次体检,查出她空腹血糖高,还有乳腺增生。“你们家吃米面太多了,多吃点粗粮和蔬菜!”黑石头村驻村第一书记、滦平县中医院医生张大雷一边翻看着苗桂兰的体检报告,一边嘱咐。苗桂兰打算过段时间再仔细查查,“定期体检真是有必要,有病咱能及时发现呀!”


    在张大雷的组织下,今年2月至4月,滦平县中医院为黑石头村全村村民开展了免费体检,共有154名常住村民主动参检。


    一份份体检报告摞在张大雷的办公桌上,他逐一翻阅,为每位前来领取报告的村民解释报告单上数字和符号的含义。有人腿脚不方便,他就把体检报告送到家门口,仔细叮嘱注意事项。


    有一件事让张大雷皱起了眉头。团检报告显示,村里患脂肪肝、高血压、空腹血糖高的人占比很高,这与当地普遍的高盐饮食有很大关系。


    趁着周末,张大雷又联系县中医院,邀请神经内科、老年病科、心内科等7个科室的专家来到黑石头村,有针对性地讲解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诊治知识,并再三叮嘱村民:“每天吃盐不超过5克,就是一啤酒瓶盖那么多。”几个科室的专家还搬来桌子,当场问诊开方,村民很快排起了长队。


    张大雷介绍,下一步县中医院计划将全村体检服务扩大到马营子满族乡全乡。


    村民韩淑云家的墙上,一张卡片被摆在最醒目的位置。卡片已经被摩挲得十分破旧,被胶带缠了又缠。卡片中间是韩淑云夫妇与县中医院医生蔡凤信的合照,旁边写着“有困难找蔡凤信”和一个手机号码。卡片背面,“连心卡”三个字映入眼帘。


    蔡凤信是韩淑云的家庭医生。脱贫攻坚时期,县中医院每位科室主任、护士长作为帮扶责任人分别承包了黑石头村1—3户村民。2019年年底,黑石头村实现全村脱贫。脱贫胜利了,感情牢固了,关系延续了,医生们自愿当起了村民的家庭医生。


    64岁的韩淑云有个头晕的老毛病。这些年,无论白天夜里,她一通电话拨出去,蔡凤信“没有不接的时候”。碰到需要住院的情况,蔡凤信还会帮她联系病房,“去年俺们老头做手术,蔡医生连卫生纸都给准备了!”


    像蔡凤信这样的家庭医生,黑石头村还有很多。村民韩永春一家无论大病小病,护士长张倩都领着他们挂号、缴费。韩永春把感谢写在锦旗上:“心系群众办实事,为民服务暖人心”。


    驻村8年的张大雷早已成了全村的“导诊员”:有需要门诊治疗的,他跟门诊医生沟通;有需要住院的,他跟相应科室联系病床;还有一些村民在他的帮助下开始学着用手机挂号。


    黑石头村森林覆盖率超过80%,一到春天,杏粉桃红,令人心旷神怡。“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更加重视健康。服务越来越好,村民看病更方便了。”张大雷和村支书唐继贤合计,下一步,可以请大城市的中医专家前来坐诊,为守护村民健康幸福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2023-05-04
  •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人民观点)——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真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在实践中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影响着世界


    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实践品格


    “咱们今天一起想想咋沿着总书记指的好路子,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学思想、论村情、谋发展。9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提“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引领深山苗寨实现从深度贫困村到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巨变。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又成为大伙儿致富路上的“金钥匙”。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现实土壤、回应实践需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实干担当促进发展,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五个方面具体目标之一。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理论的威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出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转变透支资源的发展方式,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佼佼者。以“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遵循,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不断扩大我国在煤炭加工转化领域的技术和产业优势,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贯彻“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的要求,徐工集团加强技术研发,220吨全地面起重机的关键指标达到全球第一,国产化率达到10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真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在实践中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影响着世界。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面对前进路上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我们既要依靠学习提升能成事的真本领,也要依靠实践练就敢担当的宽肩膀。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实践品格。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担当作为就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决不能坐而论道、光说不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必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2023-05-04
  • 全区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增量创6年来最高水平

    记者从4月26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3年一季度全区金融运行情况及金融支持自治区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区金融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主要数据指标稳中有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增强、质效进一步提升,金融助力自治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推进,为自治区经济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全年经济发展向上向好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全区金融运行提速扩量,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大,主要金融指标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54.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866.9亿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8315.3亿元,同比增长9.7%,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49.9亿元,同比多增533.4亿元,增速增量均为近6年来最高水平。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4760.5亿元,同比增长17.6%,较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446.9亿元,同比多增424.3亿元,增速和增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区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聚集金融资源,加大对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电热水供应生产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不含房地产业)贷款新增304.3亿元,同比多增208.2亿元。全区涉农、小微企业和普惠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10414.1亿元、6076.1亿元、252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9%、12.1%和12.8%,全部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一季度分别新增874.2亿元、313.1亿元和186.2亿元,分别同比多增603.7亿元、219.5亿元和96.9亿元。全区民营企业贷款新增576.8亿元,同比多增363.9亿元,新增额创历史同期新高。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新增342.7亿元和165.6亿元,同比多增238.1亿元和78.3亿元,增量均创历史新高。(记者李永桃)

    2023-04-28
  • “春风行动”提供就业岗位14.25万个

    今年一季度,自治区妇联在全区开展“春风行动”,同步推进“春雨、夏花、秋韵、冬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项目,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14.25万个。


    据悉,为优化各类重点女性群体就业创业环境,自治区妇联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多种服务。今年初,为保障内蒙古妇女高质量就业创业,全区各级妇联组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63次,参加招聘活动求职者达40.2万人次。启动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签约入驻内蒙古人社“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开通女性护航就业服务热线,为女性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仅首月就累计接听服务654人次。同时,自治区妇联还创建“自治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各类妇女就业技能培训172次,培训女性6125人,并为187名妇女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


    同时,各级妇联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对务工妇女家庭、困难家庭开展慰问活动,让就业妇女感受妇联温暖。一季度,共投入资金42.2万元,累计开展走访慰问服务活动159次,慰问女务工人员及家庭成员2009人。(记者赵曦实习记者孙柳)

    2023-04-28
  • 厦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

    日前,厦门召开基金投资机构代表和文旅、会展、影视企业代表座谈会。10位基金投资机构代表和15位文旅、会展、影视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分别围绕打造基金投资高地、做优做强厦门文旅经济,共话行业发展趋势,共谋创新发展良策。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在座谈会上说:“加快文旅会展影视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内在要求,是厦门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将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基金管理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基金支持体系,为基金公司发展搭建更好平台、提供更好服务。”


    厦门市在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等荣誉的基础上,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提升厦门文旅吸引力、影响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持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步伐,让中国式现代化在祖国东南绽放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








    厦门环岛路音乐会。资料照片


    1.文旅融合发展,构建新型旅游产业生态圈


    夜幕下,皓月当空,波涛阵阵。厦门胡里山炮台文物遗址在激光的照耀中,缤纷璀璨,动感十足。古城墙上点将台在光影中旌旗招展,肃穆威严,号令声声;红衣炮阵在游客响亮的战鼓伴随中“烽火连天”,让人们穿越到古战场;一位老者用悠远而深情的声音,向人们讲述百年前炮台保家卫国的海防历史……“我们在胡里山炮台设立了13个沉浸式互动夜游打卡点,这样游客在晚上也能有美妙的游览体验。”厦门“文保奇妙夜”项目负责人陈奕说,“这种方式更适合年轻人,我们希望在文物保护上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兴趣和关注。”


    厦门胡里山炮台是在1687年建成的,历经三百多年的历史,仍然维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成为厦门的一个重要古迹。不久前,胡里山炮台入选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精品案例。


    厦门市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新发展格局,积极顺应文旅产业发展趋势,突出厦门发展文旅经济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科学布局厦门市文旅经济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大文化、大旅游、大宣传、大安全”工作理念,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厦门市还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旅游企业转换动力源、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新需求,着力构建新型旅游产业生态圈。目前厦门已形成文博会、旅博会、海图会、中秋旅游嘉年华等一大批文旅活动品牌。城市休闲、滨海旅游、研学旅行、康养旅居、婚庆旅拍成为厦门旅游新特点;东渡邮轮码头“厦门喜事”、胡里山炮台“文保奇妙夜”、方特“璀璨烟花秀”等成为夜间文旅爆款产品。厦门市获评“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冬游名城”、“夜经济20强城市”等荣誉称号。








    厦门小白鹭剧团演出。资料照片


    2.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


    下午时分,家住厦门湖里区芙蓉苑的雪华大妈早早做好了晚饭。雪华大妈是个歌仔戏迷,晚上歌仔戏《侨批》专场演出将在闽南大戏院举行,她要和儿子、儿媳、孙子一起去看演出。她盼望着太阳快点落山,孩子们早点回家。其实雪华大妈已经看过多次《侨批》演出了,但她就是觉得看不够,因为每一次看《侨批》都给了她不同的体验。


    “批”是福建、广东“信”的方言读音,“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回家乡的信,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让雪华大妈如此挂心的歌仔戏《侨批》,是厦门市倾力打造,聚焦闽南华侨下南洋的艰辛历史,以厦门第一家专营银信汇款的“日兴批局”创始人黄日兴为主人公,生动演绎闽南华侨爱国爱乡、敢拼会赢、诚实守信的精神。《侨批》获得第十六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这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继《邵江海》《蝴蝶之恋》之后,第三次获此殊荣,充分展现出福建省、厦门市戏曲创作的不凡实力。


    厦门市文旅工作把重点放在繁荣文艺和影视精品创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增强厦门文旅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全力以赴将厦门打造成闽南“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


    去年以来,厦门建成启用了闽南戏曲中心,加快建设郑小瑛歌剧中心等文化新地标,创新开展近1500场次群众性文旅活动,近300万人次参与的市民文化节,为厦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奏响时代的文化强音。除歌仔戏《侨批》等四部作品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外,厦门六中合唱团《我和我的祖国》等曲目还斩获全国“群星大奖”,是近十年来福建省最好成绩。厦门还荣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区”,推进版权服务平台建设,每万人口版权登记数量居福建省首位。








    凤凰花开的厦门。李毅青摄/光明图片


    3.精准发力,培育新动能布局新赛道


    当前,厦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呈现“井喷”状态。一大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园林植物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上世界、滨海旅游浪漫线、东坪山生态旅游区以及马銮湾集美岛、丙洲岛等主题旅游区在加快建设中;厦门海上歌剧院、厦门市美术馆、闽南文化集中展示中心、丰子恺美术作品展览馆等厦门文化新地标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一大批社会资本投入文旅经济:9只子基金主投领域为文化消费领域,子基金规模合计20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65亿元,杠杆倍数近4倍。厦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平台先后为89家文旅企业提供2.45亿元信用类融资增信……一大批文旅大商强商落地厦门:华策影视拓展在厦总部的业务规模和板块,实现累积签约超4亿元;全球酒店品牌W酒店、华尔道夫、波特曼、安达仕酒店厦门落地……


    一段时间来,为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厦门全力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配套完善、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锚定厦门文旅产业国际化、高端化、精品化、智慧化目标,大力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杆城市、新兴文化产业强市建设,文旅经济成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出台《厦门市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各类产业政策30余项,每年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旅产业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精准发力,加快培育新动能、布局新赛道。厦门持续推进“以节促产”“以节促城”“全域金鸡”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新型影视节展品牌,打造汇聚优势影视资源和市场要素的平台。加快在数字内容、网络影视剧、动漫游戏、直播与短视频等文化领域,以及城市休闲、赛事节庆、沉浸式体验等旅游领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实施音乐厦门品牌战略,加快建设兼具音乐消费区、数字音乐集聚区及人才培养基地“三区合一”的音乐产业园区,打造数字音乐研发、创作与录制、版权交易、音乐经纪、教育培训、互动娱乐、器材租赁、衍生品开发等产业链。


    积极畅通市场循环,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持续释放文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激活、优化、领跑和增值效应。厦门建立“市府办协调,旅产办牵头,成员单位参与”的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建立消费者投诉跨部门联动核实处置机制;多元融合发展,做优“海洋+”,依托海湾、海岸等资源,开发邮轮游、海钓游、帆船游、游艇游、亲海游等多元旅游产品;做强“影视+”,支持影视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做实“科技+”,强化文旅消费数据监测体系大数据应用,拓展全域旅游大数据分析及监管平台功能,提升文化和旅游行业监管能力。做活“教育+”,发挥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品牌效应,延伸发展海洋研学、文化研学、主题教育研学,做大做强研学旅行等。


    如今,文旅经济已经成为厦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双千亿产业链。

    2023-04-27
  • 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 赤峰“三变”改革带来百姓幸福“红利”

    “布和吉日嘎拉13000元!宝音毕力格24583元……”4月21日,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镇2023年分红大会上,图古日根塔拉和花根塔拉2个嘎查的606户农牧民以股东身份依次而坐,共同分享133.33万元红利。





    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村民们喜笑颜开,有序领取今年的分红和土地流转金。花根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斯钦孟和说:“‘三变’改革让村集体和群众实现了双增收,村级集体经济这个龙头舞起来,乡村振兴就全盘皆活,共同富裕也有了支撑。”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作为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三变”改革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之时,赤峰市已在酝酿一个崭新的春天。


    赤峰市是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辖132个苏木(乡镇)、2074个嘎查村、11154个自然村组,拥有耕地2743.95万亩、草牧场3994.86万亩。


    尽管人口和土地持续释放红利,但由于劳动力逐年减少,赤峰市“空心村”和农田弃耕现象比较严重,全市48%的嘎查村呈现空心化,超过1/5的自然村组常住人口在20户以下,乡村60周岁以上人口占比超1/3,乡村87.2万处宅基地闲置15.6万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面对农民收入水平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发展路径怎样选择,内生动力如何激发?


    赤峰市敢于创新和担当,以“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契入点,构建“以农牧业现代化为主体,三生融合”的农村牧区发展模式,拓宽农牧民投资、就业与收入渠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在生产方面,赤峰市探索形成了牧区单元式家庭牧场、小牧户联合托养、融合传统奶食品加工的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罕达罕嘎查推动草牧场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牧区现代化畜牧业,通过以草定畜的方式,实现牧民少养、精养,饲养周期后每头牛预计分红4000元。


    ——在生活方面,赤峰市着力推进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补齐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处理好畜禽粪污,实现牧区具备基本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乌珠花嘎查集中打造育肥牛养殖小区一处,带动42户养殖户规范养殖提高育肥牛出栏量,引导20户养殖蚯蚓推动牛粪污循环利用,每户年收益达2.4万元以上。


    ——在生态方面,赤峰市转变过度放牧的生产经营方式,以草定畜,严格控制承载畜牧量,调整优化畜牧品种,提高畜禽产品品质,农口项目资金一个漏斗植入,推动生态治理与集中开发利用协同发展。翁牛特旗海拉苏镇海拉苏嘎查投资1000万元,由嘎查沙地或草牧场为基础入股,每个嘎查小组入股不少于1万亩,计划造林3000亩、种草3000亩,带动至少20名脱贫群众实现就地就业。


    自“三变”改革启动以来,赤峰市确定111个嘎查村作为试点,抽调各级干部700余人,组建64个工作专班,入户宣传改革政策6000余次,指导全市12个旗县区82个嘎查村挂牌成立五大合作社401家,吸纳带动农户3.27万户。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赤峰市经过持续探索和实践,“三变”改革成效凸显。截至目前,赤峰市共整合入社土地17.14万亩,对内流转7.78万亩,对外流转5.02万亩,流转总收益3751.75万元,30多个村已经通过土地流转给农民分红,111个村集体村均增收2万元以上。


    产业发展是赤峰市“三变”改革的核心。赤峰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郭泽民表示,赤峰市围绕农区形成的主导产业,通过“三变”改革延长链条,推动“农文旅电”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价值,实现了户户入社、人人持股,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乡村治理、组织建设多方共赢。(记者魏那)

    2023-04-27

  • 首 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