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两江分院工地——层层把关护安全(新春走基层)

    正月初八早上6时,天还没亮,在中建七局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两江分院工程生活区,项目安全总监杨晓光戴上安全帽,朝着数百米外的施工现场快步走去。作为项目安全负责人,他像往常一样,第一个出现在施工现场。当天是春节假期后第一次上工,杨晓光要给每个进场的工友再上一道“安全保险”。


    “节后首次上工,再给大家提个醒,一定要注意安全生产,都要按照规范来。”杨晓光提醒每个来到施工现场的工友。待工人们全部进场后,杨晓光便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场安全巡检:基坑变形检测、临边防护、外架连墙、施工用电……


    临近中午,杨晓光来到塔吊下,塔吊高63米,检查一遍基本需要高空垂直作业40分钟左右,对体能要求很高。“塔吊共21个标准节,每节有4个螺栓,全都需要加固一次。”说罢,杨晓光系上安全带,提着3斤重的扳手爬上塔吊开始检查螺栓。在狭小的塔吊中间巡检作业,不到10分钟,杨晓光的头上便沁出了汗珠。


    等到杨晓光从塔吊顶上巡检下来时,由于长时间提扳手,他的右手已有些发抖,“手脚酸软会影响工作质量,我会适度调整一下,然后接着干。”杨晓光说。


    去食堂的路上,杨晓光取下安全帽、安全绳,使劲甩了甩双手双腿,使紧绷的肌肉尽快松弛下来,“安全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基础,也是广大工友安心投身建设的根本保障,作为安全生产的‘守护者’,我必须要更细心、更投入,确保工程安全推进、尽快投用。”

    2023-02-01
  • 海南省东方市乐妹村——缕缕花香富农家(新春走基层)

    正月初六一早,刚到村口,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乐妹村驻村第一书记姚广龙正在兰花基地忙碌,分株、拔草、喷药……“兰花要悉心照料,品相美才能销路畅。”姚广龙说。他身后20余亩的基地里,放眼望去,泼墨石斛、水晶石斛、火焰兰等20多个品种的兰花争奇斗艳。


    近年来,东方市与海南大学7个党支部结对共建,形成支委、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每人包一个片区的帮扶方案,助力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


    经过走访,姚广龙发现村里有不少闲置土地,在海南大学从事热带牧草研究的他想到了兰花种植。调研后,村两委干部谋划成立合作社党小组,由党员干部带头挨家挨户做工作,盘活闲置土地,建起兰花基地,随后又组织60多名村民到海南大学学习。“除了兰花种植专家,我们还邀请到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20多名专家定期给村民‘补课’。”姚广龙说。


    找准优势产业,乐妹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如今,村口的兰花基地扩大到20亩,还衍生出铁皮石斛茶叶、手工皂等产品。“我们今年的订单十分火爆。”姚广龙说,兰花基地连续4年实现盈利,销售收入800多万元,村集体分红达150万元。


    “我们还利用闲置羊舍成立了乐妹兰花产业园研学基地。”姚广龙介绍,去年10月至今,研学基地已接待各类培训活动10余场,培训超过1800人。


    行走在村间小路,兰花、太阳花等植物点缀两侧。村民文奉英感慨:“这两年村里收入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好,往后的日子啊,肯定比我们种的兰花还美!”

    2023-02-01
  • 春节农村地区疫情形势如何?药品供应和防疫物资是否充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题:春节农村地区疫情形势如何?药品供应和防疫物资是否充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李恒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全国农村地区疫情形势如何?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情况如何?药品供应和防疫物资是否充足?30日,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1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顾天成摄


    春节期间全国农村地区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要始终紧盯关键环节,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全力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


    农村地区仍然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表示,春节期间,农村地区的疫情总体平稳,没有出现疫情上升情况。


    针对包括偏远山区、牧区、林区、海岛在内的“三区一岛”农村疫情防控薄弱环节,毛德智介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落实重点人群包保机制,摸清老、幼、病、残、孕五类重点人群基础信息,开展“点对点”联系服务;二是开展巡诊服务,推动各地配足乡村两级医疗人员,开展医务人员“上山下海”诊疗、送医送药上门;三是加强药品储备,推动各地在防疫药品和医疗设备分配时向“三区一岛”倾斜;四是做好转运转诊,督促指导各地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救护车。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平稳有序


    “总的来看,春节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傅卫说,为更好掌握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情况和疫情形势,坚持基层机构诊疗情况日监测、日调度、日报告制度。


    监测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21日以来,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和普通门诊、急诊诊疗人次总体呈现先增后降趋势,目前正在平稳回落。2023年1月27日,基层机构普通门、急诊诊疗量为203.6万人次,与节前相比减少近三成。


    2022年12月29日,云南省镇雄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一名医生在开展救治工作。新华社记者林碧锋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第一道防线。据介绍,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发热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春节期间,全国发热诊室24小时开诊,正常运行,及时做好轻型患者对症治疗和重症患者早识别、早转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状况持续改善


    春节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保障农村地区物资储备和供应。对此,傅卫介绍,“我们坚持每日监测调度,动态掌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配备、物资储备和使用情况,对各省配备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和督促。”


    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以来,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备状况持续改善。目前,94%以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配中药、解热、止咳三类药品可用一周以上,85%以上基层机构达到两周以上储备量,部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配备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截至2023年1月27日,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配备指氧仪289.4万个,制氧机21.9万台。

    2023-01-31
  • 奔忙乡间 物流更通畅(新春走基层)

    早上6点多,清江上还笼罩着薄薄的水雾,专线司机李志鹏就一头扎进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淘菜菜”平台的分拣仓库。


    “里面早就热火朝天,有几个司机师傅已经进仓装车了。”李志鹏是长阳县都镇湾镇方向的专线司机,在海拔201米至2259米的山地间,分布着都镇湾镇的26个行政村。为了综合利用运力,发往都镇湾镇的快递,基本都由李志鹏运送。


    快递货物几乎覆盖了乡亲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地也来自全国各地:云南曲靖的红皮洋葱、河南驻马店的香菇、海南澄迈的手指蕉……


    由于村落分散,快递难以全部直接送货上门。根据居住情况,李志鹏把全镇分成41个团点,“快递送到团点,村民来团点自取,派送效率大大提升。”


    这批快递总重近3吨,送完一个团点坐回驾驶室,李志鹏脸上已经挂上不少汗珠。春节假期,李志鹏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乡亲们都盼着能早点取到快递包裹呢,一天也不能停。”李志鹏笑着说。


    货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穿行,不时遇见田间的村民,李志鹏打着招呼:“你家的快递到了,记得去团点拿。”一路上,也不时有村民请他帮忙带东西到县城。“这边几乎人人都认识我。”李志鹏脸上洋溢着满足感。他说,今年准备让父亲买辆面包车,在都镇湾镇上协助他配送部分团点的快递,提高效率。


    晚上8点多,李志鹏终于回到了物流园。里程表显示,这一天跑了近250公里。装完第二天的部分快递,回到家已经晚上10点多。正是快递员们不停歇的奔跑和坚持,打通了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丰富了乡亲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2023-01-31
  • 河北唐山港加快智慧港口建设——码头上的科技范(新春走基层)

    一边观察屏幕上的吊装现场实况模拟,一边推拉操作台上的手柄。在河北省唐山港京唐港区智慧码头控制中心,27岁的远程操控员王宁正在进行吊装作业。


    2公里外,吊具对准船上集装箱的锁扣,落下锁紧,随即“起”“转”“落”,稳稳地将集装箱放置到无人集装箱卡车上,卡车随后自动驶向堆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操作员从户外搬进了办公室。”王宁说,过去,需要爬到40多米高的岸桥操作室,透过玻璃窗观察下方吊具和集装箱的位置,靠经验和眼力装卸集装箱。风急浪高时,集装箱还可能发生碰撞,带来危险,“现在既能智慧远程操控吊装,还能智能避障,更加安全,也缩短了装卸货物的时间。”


    安全、便捷、高效,源于唐山港集装箱智慧码头管理系统建设。


    2017年,唐山港启动智慧化升级改造,应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决策管理、生产指挥、商务物流、职能管控等板块,加快向现代智慧港口转型。


    在港口皮带输送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大小的机器人随皮带滑动。机器人搭载的传感器,能自动采集并分析信号,实现对故障点位准确定位,提升巡检工作效率。


    “目前,智慧化升级改造,从单个码头向多个码头延伸,从集装箱码头向散货码头、液化码头等辐射。”唐山港集团技术信息部副部长于传合说。唐山港建成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北斗定位与三维建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散货垛型可视化管控;全面完成门机半自动化改造,降低了50%的人工成本……


    作为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唐山港通过智慧港口建设进一步发挥作用。据统计,2022年,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688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占河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一半以上。

    2023-01-30
  • 新春走基层丨湖北石牌镇:“豆腐郎”磨出新的“豆腐经”

    正月初七一大早,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一家豆制品生产器具批发店门口,站着好几位前来采购的顾客,豆腐布、豆干机、煮浆机……一个个名词从他们嘴里蹦出,批发店老板把计算器键盘敲得飞快。


    人勤春来早。年还没过完,这些按捺不住踏上异乡、奔赴全国大中城市做豆腐的湖北石牌“豆腐郎”,急急忙忙采购豆腐制作器具,为年后大干一场做准备。


    “回来歇了几天,明天就要走,等不到过完正月十五了。”“豆腐郎”李传勇在批发店买完几十张豆腐布和一箱砂轮,便急匆匆离开,回家收拾行李。他15岁就跟着父亲学做豆腐,在福建省三明市开了家夫妻豆腐店。离家前,他特意到镇上采购一些生产豆腐器具带回福建。


    “今年要把小店规模扩大一些。春节前,明显感觉人们外出聚餐多了,豆腐需求稳中有升。这几天节还没过完,客户就陆陆续续打电话来催货了。得赶紧回去开张做生意。”李传勇说。


    地处汉江之滨的石牌镇是闻名全国的“豆腐之乡”,因为水好、豆好、工艺好,石牌豆腐味道醇厚、色泽纯正,受到市场欢迎。上世纪末以来,一批批石牌“豆腐郎”外出闯荡,在全国500多座城市以及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地扎下根来,做起豆制品生意。


    每到春节,在外的“豆腐郎”就像候鸟一样,回到挂念已久的“老窝”。今年返乡过年的“豆腐郎”格外多,镇上宽阔的双向四车道上,穿梭而过的车辆都挂着全国各地的牌照。


    “明年回家修一修老屋。”“今年努力,争取赚辆豪车。”“家里老人年纪大了,不跟着出去帮忙了,以后赚钱全得靠自己。”……这些忙着采买的“豆腐郎”,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90后”的肖晓被称为新一代“豆腐郎”。“做豆腐是父辈留给我们的谋生之道。”肖晓说,如今消费市场和20年前大不相同,年轻人更喜欢新潮,豆腐要玩出花样、多开发新产品,才能受到欢迎。


    “花样再多,不能忘本。”“豆腐郎”黄明忠则一直坚持古法工艺。在本地做豆腐的他,往年总歇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开工,今年大年初三就忙碌起来。这几天,黄明忠的豆腐工坊里始终雾气缭绕、豆香四溢。工人忙个不停,磨浆、煮浆、摇浆、点浆、压制……“今年过年生意蛮好,我们每天要消耗掉1000多斤黄豆,从春节到现在卖了10多万元。”





    “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做豆腐时常三更睡、五更起,非常辛苦。近些年,“豆腐郎”不断谋求生产工艺优化,减轻劳动强度,扩大生产规模。18岁起跟着哥哥做豆腐的鄢维斌,兴办标准化豆制品生产企业,形成加工、销售、物流一条龙的现代企业。


    “豆腐是石牌的招牌,全镇9万多人中,有八成从事豆制品及其相关行业,有3万多人在外做‘豆腐郎’。每年每户能赚几十万元甚至更多,带动周边乡镇10余万人外出就业。石牌豆制品制作技艺,被纳入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我们计划筹办石牌的古镇豆腐文化节和豆制品展览会,一定要打响石牌豆腐‘健康、养生、长寿’的品牌。”石牌镇商会会长周志强说。


    近年来,石牌镇做起豆腐文章,引进豆制品食品加工企业,建成了食品产业园。“除了鲜食豆制品,产业园主要生产豆粉、豆腐花、植物蛋白饮品等,通过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形成本地产业集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荆门长寿食品产业园负责人陈晓亮说。

    2023-01-30
  • 春节假期,能源系统职工坚守保供一线——温暖千座城 点亮万家灯(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能源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冬季用能高峰期。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精心组织调度,全力做好煤电油气保供稳价工作,做好应对极端寒潮天气的准备,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运煤列车昼夜不息、油气开采千米深钻、清洁能源大显身手、电力工人踏雪巡线……千家万户的光明和温暖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兔年新春,记者同煤炭工人下井,随石油工人翻山,探访能源保供一线。


    ——编者


    在山西,塔山煤矿持续释放先进产能——


    但见乌金滚滚来


    本报记者乔栋郑洋洋


    下矿井,比想象中艰难。胶轮车行驶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发动机的轰鸣声在隧洞回响,头盔与拉手吊环的相撞声在耳边“功放”。综采队副队长李华说:“现在好多了,以前坐‘猴车’下井,又冷又黑、窝得难受。”


    这里是年产2500万吨煤的塔山煤矿,是山西省能源保供的主力,亦是全国抓好能源保供、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的一个缩影。


    采掘


    当天由李华带班下井,这名90后是塔山煤矿最年轻的综采队副队长。


    早上7点,生产调度会召开。汇报完当日开采计划,李华赶到调度室,与地面集控中心调度人员做下井前的例行沟通。“井下巡检设备发出预警提示,今天已经进入‘周期来压’范围,要加快进度。”调度室工作人员陈建龙盯着电脑屏幕说。


    周期来压,是指煤炭在开采掘进过程中,顶部压力过大形成的自然垮落,会对液压支柱形成较大压力,影响采掘进度及人员安全。“我们会提高采煤机速度到每分钟5米,准备好单体支架,争取快速通过来压区。”李华心中有数。


    忙活完,才想起吃早餐。矿上早餐不错,鸡蛋、牛奶一应俱全。


    7点半,来到下井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换装备。记者还在笨拙地往身上挂氧气自救器,李华已换好装备。他拿出手机给妻子报平安,又放回柜子里。


    13人的综采队集结完毕。刚出门,一辆无轨胶轮防爆车停在门前,这是一辆下井专用运输车。一行人鱼贯进入,3分钟后,便驶到塔山副矿井门口。此处需要人车分流,矿工从一侧门进入,而运输车也将进行最后的入井检查。


    在如迷宫般的地下通道穿行40分钟后,车辆抵达位于一盘区西翼的8119工作面。这里距地面490米。李华指着洞的方向:“早着呢,往里走。”他掏出5G防爆手机,打开“打车”程序,预约了下午4点的“回程”车辆,“下午我们还是从这里回。”


    点名完毕,一行人从洞口进入,在黑暗中穿行,雨靴踩上坑洼里深浅不一的积水,10多个探照灯摇晃着前后相随。离工作面越近,巷道愈发逼仄。步行约30分钟后,终于抵达工作面,70台液压支架整齐排列。对面,十几米高的煤层亮闪闪,这些“乌金”将通过放顶煤开采工艺开采出来。


    检修


    检修部在塔山煤矿是一个大部门,除了作业前检查,电力、运输等不同工种的日常巡检也覆盖井下。保供期间,巡检工人与作业班组紧密配合,将交接时间缩短到半小时。此次同期下井的检修组长陈文新,已在井下一线干了近20年。


    “检修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陈文新说,“随着智能化更替,设备检修看仪表盘数据即可。可难也正在于此——如果智能化设备坏了,必须得了解设备本身的构成和运作原理。”


    陈文新只有高中学历,但这两年将集控中心的集成面板电路、采煤机的编程电路搞得清清楚楚。听到对讲机里传来的问题,陈文新不慌不忙:“采煤机头有7个缺口,老王赶紧带人去补上;一组去检查液压支架缺液情况,二组去检查照明电路有没有问题……”


    “我刚参加工作时,每台液压支架对应一个司机,每前进一米都需要13个动作。有时,一个班一天得操作1000多次。”陈文新指着键盘,“现在一个司机可以管7台液压支架,输入指令就行。”


    检修完毕,“地面,8119工作面准备开工。”工作面入口处是智能化集控中心,李华抓住扶手一脚迈了进去,随着他按下启动按钮,采煤机开始高速运转。“以前是人工操作机器采煤,每刀厚薄全凭经验。后来发展到记忆割煤,人操作一遍,剩下的交给机器,但同样存在割煤不齐的情况。现在,程序割煤可根据井下煤层环境,自动测算每刀的最优路径。”


    在8119工作面上,他们每班作业可以割7刀、生产3万吨煤。经过刮板运输机和皮带传送,井下的煤源源不断运送到地面。


    运输


    260米宽的工作面上,记者走了几个来回,智能手表显示当天已走了1万步,10斤重的氧气自救器,此刻在腰间成了沉重的包袱。这是井下工人的“标配”,他们每天在距离地面近500米的地下,一工作就是8小时。


    随着采煤机开始工作,陈文新和巡检队员往巷道方向走,皮带开始运输。快到巷口时,陈文新遇到了从塔山主井徒步来的运输一队副队长孙小刚,后者已从井口沿着皮带巷,一路步行近6公里。


    矿井所有盘区生产的煤炭,都要汇聚到主皮带运出。一旦发生故障,每耽误一分钟,都会对保供大局造成影响。孙小刚是塔山煤矿研究皮带运输的专家——作为塔山煤矿最早引进的一批大学生,他从技术员干起,研究的“轴对中”技术解决了皮带运输过程中容易抖动、增加磨损的难题。


    由于岗位特殊,孙小刚已10多年没有回山东老家过年。“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运输不出问题。”孙小刚指了指皮带正上方的一个块状机器,“这不仅是摄像头,还是机器人。通过数据建模,即使在每秒5米的运输速度下,它仍能精准识别大块矸石、铁器等异物。”


    突然,5G手机响起。“机器‘抓住’了一个画面,有根铁棍混在煤块中,已通过巷道,即将进入地面筒仓。”此刻,地面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红灯闪烁,机器人发出语音警报。孙小刚马上做出反应:“如果筛查机器没有吸出来,马上停机,打开筒仓处理。”10分钟后,问题得到解决。“以前肉眼很难识别高速传送中的异物,现在的时空预警系统能提前15分钟预警,预判皮带可能出现超载,精准跟踪异物位置。”孙小刚说。


    下午4点,运输车准时到达巷口。结束一天辛劳的班组队员,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不一会儿,隧道口的光照亮了每个人,他们脸上沾着黑煤粉,双眸炯炯有神。


    在陕西,延长油田夯实安全保障生产——


    只为石油汩汩流


    本报记者高炳


    翻过一道道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蓝天映衬下,座座橙红色抽油机正高效运转,将汩汩石油开采出来,运向远方。


    延长石油油田公司杏子川采油厂2800余名职工坚守采油一线,在川梁沟峁间度过春节。


    一个人的山丘


    探访建华镇小李沟,不容易。


    从安塞城区驱车30多公里,一路颠簸中,车辆渐渐驶入大山深处。绕过几道山梁,杏子川采油厂采油四队郝859井区映入眼帘。听见声响,53岁的任守满,笑着迎了出来。“山顶冷,多穿点。”话音未落,一阵大风刮过,寒冷刺骨。


    环顾一圈,两口井,两间房,一个人。作为一线采油工,任守满已经在小李沟山顶驻扎了9年。


    每天早上检查抽油机状况,是雷打不动的任务。“螺丝紧不紧,皮带松不松,有没有渗油,都是重点。”除了日常检查,任守满当天还要忙活每月一次的检修保养,抽油机的各大“关节”,都得细细清洁、润滑、紧固,一丝不苟。


    忙罢,已过晌午,任守满洗了手,准备做饭,“这是酥肉、炸丸子、小米黄馍馍。过年嘛,都是家里早早备好的。”


    饭菜热腾腾,刚扒拉两口,手机响了。对面山上,工友正在更换密封井口的盘根盒,电话呼叫“援兵”。“这活一个人忙不过来,得去搭把手。”任守满撂下筷子出了门。


    再回到宿舍时,已是两个小时后,工服上、手臂上,多了3道黑色油斑。桌上的饭菜,早已凉透。“饭菜可以再热,采油不能耽搁。”任守满说,“驻扎井区,就要站好这班岗。”


    杏子川采油厂厂长刘雪峰介绍,2022年,全厂生产原油85万吨,“能源保供,与这些默默无闻坚守一线的工人密不可分。”


    除夕那天,各井区的工友忙完手头活计,齐聚附近采油站,一起准备年夜饭。红烧鱼、炖羊肉、陕北八大碗,十几个大盘端上桌,大伙度过了一年中难得的欢聚时光。


    “我们采油四队,下设9个采油站、210个井区。”采油四队副队长韩春林说,除夕晚上,微信群里特别热闹,“9个站点相互拜年,还分别拍了美食视频,比拼年夜饭。”


    坐在桌角,任守满听着工友们拉话,跟着笑起来,“那一刻,身为采油工,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一张图的探索


    与小李沟的单人守护不同,化子坪镇阳山梁上,是团队攻坚。


    沿山路盘旋,汽车驶入采油一队化38井区注气站,一座10米高的球形钢储罐,引人注目。“里边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采油一队技术负责人杨永钊介绍,“这里的‘注碳驱油’变废为宝,是我们的新探索。”


    井区角落,一张巨幅工艺图,清晰展现了技术人员的探索。储罐中流出液态二氧化碳,经注气泵加压、计量间计量,由井口注入地层。“传统采油,需要给地下注水。这里则注二氧化碳至地下1000多米深处,既能降低碳排放,也能提升原油采收率。”杨永钊耐心解释。


    说话间,一辆槽罐车绕过山梁,抵达井区门口。注气站站长白成军戴上防护面罩、防冻手套,协助将槽罐里的二氧化碳卸入球形储罐。春节期间,每天要运来六七车,约150吨。


    注气站里,大伙马不停蹄:6名队员,负责附近21口二氧化碳注入井。经注碳驱油,周围的受益井达89口。“各环节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有系统实时监测。每两小时再人工巡检一次。”巡检不分昼夜,队员们早已习惯,“夯实安全、保障生产,是最大的事。”


    能源保供,科技加持。“通过注碳驱油方式,杏子川采油厂年生产原油3万吨,采收率较水驱提高8.1个百分点。”刘雪峰说,项目已具备年10万吨二氧化碳封存能力,“相当于种下90万棵树,在这山峁上,又多了一份绿意。”


    一条线的守护


    白福财忙活的,是“一条线”。身为杏子川采油厂巡线队队长,他要确保开采的石油能安全运输至下一个加工环节。


    “我们20名队员,守护11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说起日常巡线,白福财如数家珍:管道全线穿山越谷,9处跨越河流,5处穿越河流,途经24个村庄,翻越梁峁不计其数。


    吃过早饭,队员姚海龙背上水壶、揣好干粮,从驻地出发了。今年春节,是他连续第三年在山上过年。他轮值的“野家沟—踏坪湾林场”段,每天要翻3座山,耗时5小时。


    拨开蒿草,一道陡坡挡住去路。姚海龙手脚并用,爬上小道。隆冬时节,路旁的沙棘、刺槐、酸枣树并不友好,他侧着身,衣袖上还是划了两个口子。


    “最怕的还是夏天草里的蛇虫,再热高筒靴也得穿。”爬上山顶,姚海龙的脸冻得通红,内衣早已湿透,外套上却是一层薄冰。前方不远处,一个管道里程桩出现倾斜,他挥起铁锹,很快修整妥当。


    姚海龙“翻山”的时候,白福财正带着几个队友“越水”。不远处的沐浴河面,冰冻半尺多厚。大伙儿手握工具,在河面开凿。“管道在水下1.5米深处,凿开冰,没有彩色油花泛上来,就放心了。”白福财说。


    “110公里的输油管道全线,每天都要巡护一遍。”队员们干劲满满。自2011年成立以来,巡线队已累计安全护送原油900余万吨。


    太阳爬过山岗,巡线已近尾声。趁着山顶信号好,姚海龙拨通了家里电话。听到儿子的问候,他开心不已。下山的路上,谈及新年愿望,姚海龙不假思索:“家人平安健康,管道安全如常。”

    2023-01-29
  • 浙江省杭州市——市场需求旺 力争开门红(新春走基层)

    大年初五,位于浙江杭州建德市的新安集团马目智能园区内,机器轰鸣声不断,全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数据在智能大屏上持续跳动;走进荣盛集团子公司浙石化车间,手写“福”字、红色挂饰将厂房装扮得年味十足,一线员工认真记录着各类数据和参数;在传化集团旗下新安化工生产车间,草甘膦水剂、颗粒剂等各类制剂有序流转,经过包装、出库检验等环节后,将陆续发往国内外。春节假期,杭州市各企业持续运转,员工干劲十足,力争取得“开门红”。


    “今年订单比较多,春节假期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确保产品按时交付。”新安化工草甘膦装置办公室主任陈晓军介绍,为保障高效生产,春节假期企业在岗员工数量基本不减,公司也给予留岗员工相应奖金、补贴。


    “过年坚守岗位,非常充实。”新安化工员工陈顺忠说,如今草甘膦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和连续化,“我的工作就是配合上下游环节,保证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新安化工供应链运营主管胡超介绍,今年1月,新安化工订单量比计划增加2000余吨,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打下良好基础。“假期国外客户仍有需求,我们的生产还得跟上。从除夕到现在,生产、制剂配置有序开展,接下来将根据客户需求,陆续完成产品包装和发货。”


    在浙石化厂区,正开足马力提炼生产的是用于口罩生产的聚丙烯材料。荣盛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春节假期,员工总体在岗率是平时的95%左右,“我们为假期留守一线的员工们准备了新年礼物,给他们送去新春温暖。”


    面对市场旺盛需求,不少企业积极做好准备,保障产品准时交付。“一方面,我们合理安排订单生产顺序,根据生产计划进行排产;另一方面,也会提前制作产品包装,尤其是定制化、个性化包装,进而缩短交货周期,保障产品交付。”胡超说。


    随着物流逐渐恢复,面向海外市场的产品也将有序发出。“相信企业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陈晓军说。

    2023-01-29
  • 为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奋斗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当前,我们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掀起学习的热潮、宣传的高潮、实干的浪潮,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精心谋划、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健康山东建设,着重在“四新”上用心发力。


    一是践行新使命。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我们思考谋划推动医教研管各项工作,就要紧紧围绕和服务这一使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践行“三新一高”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实践有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大力实施医疗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依法治院、党建领院五大发展战略,创新完善医疗、学科、运行三大协同机制,努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简称“三中心一试点”),着力打造维护人民健康的主阵地、代表国家医学水平的主力军、冲击世界医学高峰的先锋队。


    二是谋求新突破。聚焦新时代新征程的新目标新难题,落实落细“五大重大原则”,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积极探索临床学院建设新路径和医学教育发展新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造就更多“五术”医学卓越人才和医学家;把准“四个面向”,不断完善有组织的科研创新体系,加快推进临床研究、国家级重大项目培育、基础研究从0到1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四大行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核心,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育、青年人才发展、人力资源集聚、全过程人才服务“四个体系”建设,尽快实现由人力资源大院向人才资源强院的转变。


    三是推动新发展。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落实“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的改革思路和方向,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认真完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任务,着力在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上走出一条新路子;积极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融合发展,探索诊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提高疑难急危重症防诊治康能力;努力在智慧医院建设上出成果,在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上提质增效;持续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完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齐鲁医院模式”,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让患者有尊严地得到治疗、医务员工有尊严地工作,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受社会尊敬的医院。


    四是探索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把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鉴别力。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齐鲁医院之路”。


    行动是最好的贯彻,发展是最好的落实。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本领用在谋改革上,把功夫用在促发展上,在医院创建“三中心一试点”上实现新突破,努力为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能够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而团结奋斗。

    2023-01-28
  • 重庆北碚区城市运行保障人员——工作一线迎新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黄沛(左)在检查配电环网柜。


    秦廷富摄(人民视觉)


    万家灯火喜团圆。春节假期,一座座城市繁华喧闹,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浓浓年味里,还有一群人在岗位上默默地忙碌着,全力保障城市运行有序,人民生活安全稳定。


    重庆北碚区缙云商圈是重庆的重要商圈之一,人流如织、灯火通明。记者来到这里,跟随3名一线劳动者的脚步,看到他们的兢兢业业、辛勤付出,也看到供销两旺、一片热闹的新春图景。


    公交司机黄浩——


    “早上6点多发车,晚上10点多收车”


    闹钟声响,黄浩睁开双眼。1月23日5点10分,窗外万籁俱寂,只有零星的路灯亮着,作为北碚区584路公交车的驾驶员,他得起床去开第一班车了。


    洗漱、吃早餐、出门。6点10分,黄浩驾驶的公交车驶离始发站台,车上乘客还不多。“584路是北碚区的大环线公交,要经过区里最热门的缙云商圈。老城新城的市民要去那儿逛街消费,很多人都爱坐我们这路车。”黄浩说,“过年期间大家起得晚,商圈也开门晚,主要客流是在下午。”


    春节假期,北碚区为了促进消费,开展了“爱尚北碚”惠民消费券发放活动。百货、家电、餐饮、美容美发等上千家商家积极参与,不少还推出满减和折扣活动。各种庆新春活动相继开展,吸引着大量市民前来逛街购物、聚会聚餐。


    “今年好多出门在外的人都回家过年了,人流量超过往年。”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北部公交政工部副部长谭瑶说,公共交通方面已经做好了应急预案,根据大数据预测情况,司机和车辆会及时支援热门线路。如果有很多市民参加夜间活动,公交也会延长运营时间,确保把大家安全送回家。


    大环线一圈下来,跑了40多个站,最后几名乘客在终点站下车。黄浩却闲不下来,拿起墩布和抹布,开始清洁车窗、车门、座椅、地面。


    “我们有标准规定,每跑完一趟要做一次清洁。大过年的,车子更得干干净净!”黄浩干活很是认真仔细。


    “早上6点多发车,晚上10点多收车。做一休一,春节也不例外,所以我从来没能陪家里人过个完整的春节假期。我们公交司机大都是上早班,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晚上必须要早睡。要是赶上初一值班,就不能陪家人守岁。”黄浩说,今年除夕值班,没办法下厨准备年夜饭,全靠老丈人出手。


    “鸡鸭鱼肉蔬菜等年货我都提前备好了,走了好几家店,花了大几百。”黄浩说,“我也跟儿子说好了,休班的时候带他逛商场坐卡丁车,好好玩一天。”


    说话间,又该发车了,黄浩驾驶着亮闪闪、干干净净的公交车,再次驶出站台,迎接下一批乘客。


    环卫工人何明莉——


    “我们扫完马路,好多人都还没起床呢”


    “过年的早饭,就该吃汤圆。”何明莉一早起来,给自己煮了6个大汤圆,吃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早晨6点的冯时行路上,穿好环卫服、戴着口罩的何明莉已经拿起扫把、簸箕,开始了一天的清洁工作。暖黄路灯下,工作的身影干净又利索。“这条路我负责5000平方米,早上扫一圈,大概两小时。有人说马路挺干净的,好像不用天天扫。其实,我们扫完马路,好多人都还没起床呢。”何明莉笑着说。


    8点多,干净整洁的马路上,人流逐渐密集起来。这时候,何明莉的任务就是在这块区域里“巡逻”,发现垃圾就马上清除。


    上午“巡逻”结束后,环卫工人们纷纷到附近的劳动者港湾里吃饭休息,里边有空调、微波炉,干净整齐、设施齐备。


    “我就不去了,住得近,10分钟到家。”何明莉说,丈夫已经做好了饭,正和女儿等着她回去一起吃。


    冯时行路也穿过缙云商圈。春节假期,商场门口摆放着喜庆的灯饰,过往行人络绎不绝。何明莉负责的商圈区域内,春节假期前3天仅万达广场客流量就突破18万人次,同比增长80.7%。


    今年春节,山城重庆格外热闹,人气聚起来了,烟火气浓起来了,清洁工作也比平日繁忙了许多。“人多,垃圾相应也会多点。每逢节假日,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大家都是想办法互相顶班调休。”何明莉早已习惯了春节值班。一天下来,马路沿线的垃圾箱,她清理了三四次,再仔细擦上两遍,确保外表干净无污。


    “家人团圆,就是好年。”何明莉说,一家人大年初五去附近的金刚碑古镇,“逛逛、玩玩,好好热闹了一天”。


    电力工人黄沛——


    “接到维修电话,就要立刻赶赴现场”


    这是95后电力工人黄沛正式工作的第一年,却不能在家过年,要连着值7天班。妈妈有些心疼,出门前跟儿子叮嘱了好几遍,“好好吃饭,注意休息。”黄沛所在的检修班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北碚供电分公司,一组8人,春节假期需要全员在岗。


    早上9点,黄沛和搭档乘车出门,巡查电力设施。走进一家商场的地下配电室,配电柜嗡嗡作响。黄沛一个个柜体查看,“看指示灯有无异常,听声响有无异常,闻气味有无异常。看听闻后,再用局部放电检测仪靠近柜体检测。”


    一个商场,50多个配电柜,巡查一圈,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下一个巡查点,是路边的10千伏配电环网柜。“简单地说,这就是电力的‘备胎’。”黄沛说,如果正常线路出现故障,它可以及时顶上。他们还准备了两辆应急保电车,确保辖区内居民住宅和商圈不断电。


    “上午巡查,下午在办公室监测全区用电情况。下班后是电话值班。接到维修电话,就要立刻赶赴现场。”黄沛说。


    “正是在无数一线劳动者的保障下,市民们度过了一个热闹兴旺的新春佳节。”北碚区商务委主任刘颖说,政府发放了消费券,商家活动丰富多彩,市民积极参与,为消费复苏持续注入动力。春节假期前3天,缙云商圈仅万达广场销售额就突破1300万元,增长32.1%。其中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长97.2%,儿童业态销售额增长79.1%。


    用职责定格岗位,以实干诠释担当,这是众多城市运行保障人员的春节日历。


    他们是细致认真的公交人,便利市民出行;他们是勤劳朴素的环卫工,扮靓大街小巷;他们是尽职尽责的电力人,点亮城市的灯火;还有快递员、保安员、热力工人、网络检修员……一名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劳动者,日日夜夜在各个岗位奉献服务,守护着你我的安全与便利,守护着这一城的欢乐与繁华。

    2023-01-28
  • 新春走基层 | 逛塞上老街 品新年味道

    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18日电(寇雅楠、实习生吴子瑄)大红灯笼高高挂,浓浓年味扑面来。临近春节,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年味儿满满,热闹非凡。


    据了解,1月14日到20日,2023年“塞上老街年货节”在玉泉区大召广场举办。活动以“福地玉泉,钱‘兔’无量”为主题,围绕以塞上老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核心区域,营造国潮+现代的视觉风格。现场规划了年货商铺街区、舞台演绎街区、草坪打卡街区及灯笼主题街区四大区域,让老街年轻化、潮流化。

    2023-01-18
  • 李克强考察国家电网公司并慰问基层干部职工时强调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1月17日,春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国家电网公司考察,并视频慰问基层干部职工。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抓好电力能源保供稳价,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参加考察。


    李克强视频连线国家能源集团沧东电厂、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奉贤换流站,与企业负责人和员工交流,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李克强说,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这期间发电和电网企业员工要全天候值守,大家是用辛劳点亮万家灯火,让群众能过一个亮堂、温暖的春节。李克强详细询问电厂生产情况,了解煤炭供应、价格、发电成本和效益。得知电厂储煤充足,他表示肯定。李克强说,春节在即,电力企业要加强设备维护、电网设施巡检,做好预案,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等灾害,保障节日期间供电安全可靠,特别要确保医疗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用电。


    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汇报了电力保供情况。李克强说,能源供应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很不平凡,能源保供也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际能源问题突出、价格大幅波动,国内一段时间高温少雨导致供电压力加大。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发挥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加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实施一系列政策支持煤电企业缓解困难,保障了国内用能需求,支撑了经济合理增长,满足了民生需要,特别是为稳物价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12月份物价涨幅只有1.8%,这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极为不易,国内能源稳定供应功不可没。要进一步统筹抓好能源和其他重要商品保供稳价,继续努力推动经济合理增长、稳定物价水平。


    在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李克强详细了解电力负荷变化、调度运行情况,并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叮嘱他们说,这里是电网运行的中枢,要及时研判供需变化,一丝不苟做好调度。李克强说,电力足,经济才能动力足,民生才能底气足。节后仍是冬季用电高峰,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经济增速将持续回升,电力需求也会增加。要保持能源供应相应增长,加强区域电力调剂和各类电源协同调度,着力提升顶峰保供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李克强叮嘱有关部门负责人,当前正值隆冬时节,要支持北方地区从实际出发保障采暖用能,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李克强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能源是基础的基础。要深化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强化能源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努力实现今年经济运行好的开局。


    何立峰、王勇、肖捷陪同考察。

    2023-01-18

  • 首 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