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开展门诊统筹 为居民减负担增便利

    人民网石家庄8月21日电(赵明妍)近日,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王虎寨镇北坚台村70多岁的卢大爷从王虎寨卫生院拿到了病情治疗的“必需品”——百令胶囊。


    卢大爷患有肾病综合征,需要常年用药。“搁以前,需要去县里买药不说,光这一种药每月得花上700多元,有的时候舍不得买,就只能不喝了,导致后来病情加重。但是现在政策好,我自己付180多元就行,而且就在这卫生院就能买到。”


    卢大爷口中的这项“好政策”就是门诊统筹。


    说起门诊统筹,王虎寨卫生院院长尼士娟算了一笔账。2021年以前,邢台市城乡居民医保设置家庭个人账户,每人每年60元钱。对于用药需求量小的家庭来说,容易出现资金浪费现象;而对于用药需求量大的家庭,这笔费用额度较小,共济能力差,难以起到门诊保障的作用。


    2021年7月,王虎寨卫生院开展门诊统筹工作,覆盖全乡27家村级卫生室。“现在,巨鹿县门诊统筹报销比例确定为60%,目录内中医药技术和中药饮片报销比例为80%,年封顶线为600元,其中村级最高支付限额为120元。参保居民原则上在本乡镇范围内选择乡、村两级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享受报销政策。”尼士娟介绍说。





    村民在巨鹿县王虎寨卫生院缴费拿药。人民网赵明妍摄


    政策虽好,但操作起来是否十分复杂?


    在巨鹿县东杨庄村卫生室,村医杨医成进行了一番流程演示。就医者需要经过刷身份证、采集人像信息、签字等流程,支付报销后的费用即可取走药品。“例如原价15元的药品,村民医保个人账户扣除6元,完成支付就可以了。”杨医成说。


    同时,巨鹿县医保局联合县卫健局制定了与门诊统筹运行相匹配的考核办法,防止虚假治疗、过度治疗、不合理治疗现象发生。“县域医联体总医院利用药品耗材采购平台成立采购中心,实行定点村医药品、耗材的统一平台、统一价格、统一配送;明确各乡镇卫生院为辖区内定点村医门诊统筹基金合理使用和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的主体责任人。”巨鹿县医保局局长孟军说,“县医保局为定点村医免费配备信息管理系统(HIS),为村医免费配置身份证读卡器和电子医保凭证及脸谱扫描设备,开发了门诊统筹数据分析软件,并组建基金监管稽核大队,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巨鹿县是邢台市门诊统筹政策的首个试点县。邢台市医保局副局长李彦华表示,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以来,邢台在各县(市、区)全面推动实施门诊统筹,实施门诊统筹让城乡居民就近看病就医的意愿更强了,在增加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业务收入的同时逐步减轻了参保居民门诊医疗费用负担,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今年以来,邢台市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报销445万人次,普通门诊总费用37820万元,统筹基金支出11413万元。


    河北省门诊保障工作推进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医院。2022年5月18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保障范围的通知》,开展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保障范围试点工作,门诊保障制度更完善,参保人员购药更便利。


    据了解,河北省遴选部分定点零售药店为门诊保障定点药店,开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其提供的用药保障服务纳入普通门诊、门诊慢性病和门诊特殊疾病等门诊统筹保障范围。


    “门诊保障定点药店的开通,充分发挥了定点零售药店便民、可及作用,通过处方流转,将门诊保障待遇从定点医疗机构延伸至定点零售药店,使参保人享受与定点医疗机构相同的门诊保障待遇,实现参保人就医购药‘少跑腿’,增强参保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北省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7月31日,全省共遴选确定门诊保障定点药店150家,已实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2022-08-24
  • 石家庄机场全力保障24.8吨抗疫物资支援西藏

    人民网石家庄8月21日电8月19日-20日,河北机场集团与中国邮政航空公司、河北航空公司通力合作,全力保障两架包机运送24.8吨防疫物资支援西藏。


    8月20日凌晨4时27分,邮政航空公司CF9127机型为B757-200的货机满载有18.8吨抗疫物资顺利从石家庄机场起飞,前往西藏阿里。物资主要包含核酸检测仪、防护服、口罩、隔离衣以及各类防疫药品等。


    接到运送防疫物资的任务后,河北机场集团与邮政航空高度重视、通力合作,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提前研究部署,制定了详细的保障方案,完善工作流程,确定停靠飞机机位,安排业务骨干和保障车辆提前到岗,确保装机流程衔接顺畅。针对核酸检测仪等特殊物资,提前调配人员,专人保障,轻拿轻放,现场盯办,确保物资顺利装机。


    此外,8月19日,河北机场集团与河北航空公司积极沟通,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了河北航空公司NS3625“客改货”航班支援西藏阿里的6吨防疫物资运输保障任务。保障期间,河北机场集团积极沟通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保障方案,调配增加专班保障人员,提前了解“客改货”装机注意事项。同时,开辟专门的停放区域,开通防疫物资“绿色通道”,确保物资优先出库。(周雨)

    2022-08-23
  • 孙春兰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乘势而上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

    新华社海口8月21日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3日至21日在海南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深入三亚市、乐东县、陵水县、海口市的防控指挥部、重点社区、关键点位,多次视频调度,实施攻坚行动,调集各方资源加大支持,推动第九版防控措施加快落地,高效有序组织16.3万名滞留旅客返程,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重要成效。目前海南疫情已出现拐点,每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下降,三亚疫情传播指数Rt值降到0.9,主要传播链基本阻断,疫情较重市县中的陵水、临高已经社会面清零,全省疫情防控总体可控、稳中向好。



    孙春兰指出,当前海南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需要进一步统筹资源力量,突出重点、拔点攻坚、速战速胜。要分级分类精准施策,优化核酸检测策略,疫情较重地区要加密筛查,加大密接判定和隔离力度,尽快捞净管控风险人员、实现社会面清零,没有疫情的市县要加强区域联防协查,严防疫情输入。要坚持以快制快,压流程、简环节,提高检测、追阳、转运、流调、出院的效率。要及时动态调整小区管控措施,对多轮筛查没有病例的小区,该降级的降级,该解封的解封,创建无疫小区、无疫村镇,调动群防群控的积极性。要严格管控风险点位,加强隔离点、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严防发生交叉感染。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始终保持激活状态,压实重点场所的防控责任,研究完善渔港、渔民、渔市防控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做到早预防、快处置,防止疫情输入扩散。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充实基层防控力量,加强干部政策培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夯实疫情防控的基层基础。

    2022-08-22
  • 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机修班班长张文良——设备“医生”,毫厘之间见真章(奋斗者正青春)

    作为东北第一家机器工厂,沈阳造币有限公司拥有126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流通硬币品种都在这里生产过。





    硬币的生产对质量、精度要求极高,生产线上的一个零件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大量的废品。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机修班班长张文良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造币专用设备的维修保养,恢复磨损零件的精度。经他锉削加工的零件平面精度可达到0.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35。


    长年累月,苦练本领


    前腿弓,后腿绷,身体自然往前倾,随着锉刀在张文良手中平稳地反复推拉,铁块逐渐变得光滑,达到尺寸精度要求……


    今年31岁的张文良,接触钳工这一工种已有14年。2008年他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求学,2012年就夺得当年“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冠军。


    “锯割、锉削、钻孔,钳工的工作是做减法,过程不可逆,一旦出现偏差,一个零件就废了。”张文良说,“这项工作没有满分,比的就是谁的精度更高、谁的失误更少。”


    锉削精度从0.01毫米到0.005毫米再到0.002毫米,张文良每一次的技术进步背后都是无数次的练习,无数次手上起了水泡又结成老茧。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独自一人沉浸在锉刀推拉的‘沙沙’声中,我喜欢这种声音。”张文良说,每天成千上万次的锉削、长年累月的练习,让他通过感受手的前后摆动力度,就能判断出每一次锉削掉下了多少切屑。


    对张文良来说,钳工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热爱。为了多渠道、全方位提升自己,他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大赛的锻炼、高手间的切磋,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


    “即使现在数控机床发达了,仍有很多小的、异形的零件需要单件生产,这时钳工加工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才能满足更高精度的匹配要求。”张文良说,“荣誉只属于过去,未来还要脚踏实地、不断奋斗。”


    立足岗位,精益求精


    作为年轻的班长,张文良所带领的班组平均年龄却超过50岁。“作为班长,只有自己技术过硬,遇到困难带头冲,才能获得团队成员的信任。”张文良说。


    刚到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工作时,曾有老师傅跟张文良聊天。“听说你大赛获了好多奖,那你能锉成什么样啊?”“锉进0.01毫米没问题。”“那你挺厉害!”


    技能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张文良把大赛中锻炼出来的绝活和对精度的追求施展在工作中。过去,师傅们在抢修仓门卡死问题时,一直按照规定间隙小于0.04毫米来加工磨损的零件,这样虽能满足短时间内的设备运行,但几乎一两个月就要重新修复一次。张文良做班长后,要求将精度提高到0.02毫米,零件加工安装后,至今两年多了,都没有再出现故障。


    “一个设备有成百上千个零件,每个零件的精度差一点,累积起来的整体精度就会差很多。相反,每个零件的精度都提升一点,设备的整体效率也会提高很多,可以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张文良自豪地说,在班组管理中,他将“精度提升一半”作为班组目标,现在他所在的班组已建设成为公司维修“精、准、快”的优秀班组,经他们维修的设备既稳定又高效。


    “我们就是设备的‘医生’,不止于追求设备能用,还要让设备好用、耐用。”张文良说。


    创新突破,迎难而上


    2019年,张文良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张文良的主要工作也渐渐转移到生产线的创新改造上。“工作室平均每周都有两三个创新改造,生产线上的每一米几乎都有我们创新改造的痕迹。”张文良说。


    随着纪念币不断革新,纪念币生产也需要不断应用新技术。“做钳工只会加工还不够,还要成为懂设计、懂研发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张文良说。实现纪念币包装时同一朝向以便收藏和观赏,一直是包装线上的难题。张文良先后对包装联动线进行了5处改造,通过调整落差、下落角度等参数,加装挡板等零件,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多年来,张文良先后参与10余项国家重大题材纪念币的研发试验及生产任务,牵头完成10余项重大设备改造项目,解决维修技术难题60余项,设备改进100余项,自主设计及加工零件200余件,“五小创新成果”50余项。


    今年6月,张文良正式签约了4名徒弟。“不仅要在自己这一棒跑出成绩,还要把接力棒传递下去,让更多年轻人发光发热。”张文良说。

    2022-08-19
  • 锡林郭勒盟:“择优比选”畅通年轻干部上升通道

    “科级干部‘择优比选’,为我们年轻干部搭建了成长进步的舞台。我经过笔试、资格复审、面试等程序,为自己今后事业发展选择了适合的岗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锡林郭勒盟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杨松洁对未来的工作满怀信心。





    杨松洁提到的“择优比选”,是锡林郭勒盟为提升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系统性、持续性实施的一项具体举措。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揭榜领题”工作开展以来,锡林郭勒盟落实责任、创新机制,努力构建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培养链,采用科级干部“择优比选”的方式,畅通优秀年轻干部上升交流渠道,着力破解年轻科级干部配备难的问题。


    为把年轻干部“蓄水池”做大做活,锡林郭勒盟明确提出年轻干部年度配备目标,细化形成27项具体措施,并同步制定了发现储备、培养锻炼、日常管理、选拔使用等制度。今年以来,对年轻干部配备情况分领域进行盘点,对全盟各旗县、盟直各单位领导班子逐个进行测算分析,实行“一个清单、两个台账、三项机制”常态化调度模式,加快推动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工作。今年6月,经过前期调研、反复沟通、综合研判,选择了盟委办、行署办、盟委组织部、发改委、工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34个盟直部门,征集到34个科级岗位,通过“择优比选”,解决了年轻干部配备不足的问题。


    如今,锡林郭勒盟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既优化了各级领导班子结构,也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这些年轻干部学历高、适应能力强、干事创业激情足,但也存在缺乏实践锻炼、为群众服务的经验不足等问题。”锡林郭勒盟盟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周祥伟说,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锡林郭勒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大胆起用年轻干部在艰苦、吃紧、吃劲的岗位上“摸爬滚打”,让年轻干部接地气、长才干。


    8月的太仆寺旗千斤沟镇西山坡村,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驻村第一书记付华国笑逐颜开。今年3月以来,付华国带领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入户走访,经过对村里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他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针对西山坡村实际情况,推动实施人畜分离项目,同时,依托现有土地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完成了蔬菜市场20000平方米地面硬化。


    “民宿、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乡村旅游都是西山坡村发展的方向。”对村子的发展,付华国满怀憧憬,“以前,我的主要精力是投入在对警察学员警务实战技能的实战教学上。现在是整天围着村民转,对基层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自己考虑问题也更周全了。村民们也不把我当外人,他们的朴实、善良激励着我更加积极工作,尽职尽责。”


    在锡林郭勒大地,还有许多像付华国一样的年轻干部在重要岗位、重点任务中锤炼能力、增长才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培养使用年轻干部上下功夫、出实招,让他们在火热一线墩墩苗,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更好地担负起时代重任。”锡林郭勒盟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聂晓峰说。(记者宋爽)

    2022-08-18
  • 三伏天停水居民急盼供水 内蒙古呼和浩特:应急送水并进行管网改造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镇碧水新城小区连续停水了十天,急盼恢复供水。网友表示,“居民在‘上蒸下煮’的三伏天里被停水,安装加压泵久拖未决,近几日气温不断攀升,希望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确保小区居民吃水用水恢复常态。”

    收到网友留言后,呼和浩特市民生信息平台受理服务中心作出答复:经武川县政府核实,碧水龙城小区处于可镇城区供水最末端且位于城区最高处,小区内部供水水压不足

    2022-08-17
  • 王莉霞率团在陕西考察文旅产业

    8月14日至15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率团在陕西省考察文旅产业。





    王莉霞先后到西安市永兴坊和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铜川市照金小镇和陈炉古镇,考察旅游服务和“夜经济”新业态。每到一地,王莉霞都认真聆听解说,询问了解具体细节。她对随行的自治区相关同志说,谋划文旅产业要抓理念、抓具体、抓细节,坚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挖掘文化底蕴,彰显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打造接地气、能迎人的文化旅游新业态。


    考察期间,王莉霞还参观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并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14日一同考察。自治区副主席包献华,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一同考察。(记者章奎)

    2022-08-16
  • 王莉霞在第六届丝博会开幕式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论坛上致辞

    8月14日,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内蒙古是本届大会的主宾省,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出席开幕式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论坛上致辞。





    王莉霞在致辞中向来宾介绍了内蒙古基本情况,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寄予厚望,为内蒙古确立了“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要求内蒙古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全方位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形成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我们将全面强化与各国各地区的交流合作,全力打造“草原新丝路”,谱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精彩篇章。


    王莉霞说,内蒙古正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八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新能源产业高地,全力打造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各类开放平台,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诚邀海内外朋友来内蒙古共享亮丽大美的自然风光,共绘绚丽优美的发展蓝图,共创壮丽雄美的远大前程!


    开幕式前,王莉霞还参加了大会主宾国开馆仪式和统一巡馆。(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章奎)

    2022-08-15
  • 教育部等多部门: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力量多方联动。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统筹推进,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政策力度、深化就业育人、强化培养使用、优化服务保障,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加大政策力度,拓展就业空间

    中央基层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教育部会同人社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招录工作。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4万名;“特岗计划”全国招聘6.7万名;“西部计划”招募3.67万人。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区倾斜,更好服务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各地各高校加大政策挖潜力度,为毕业生拓展就业空间。宁夏实施城乡社区、学前教师、乡村医生、司法辅助等基层服务专项计划,共招聘20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三支一扶”计划由3000个增加到4100个;“西部计划”由380个增加到640个。

    深化就业育人,激发报国热情

    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教育部面向2022届毕业生推出《基层就业、成就梦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等“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42期,累计观看人次达1.2亿。在“就业促进周”期间,组织推动各地和高校开展基层主题宣传4824场。组织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发布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公告,宣讲基层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拼搏奉献。

    各地各高校加强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和就业观,积极到基层建功立业。

    强化培养使用,助力成长成才

    6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继续实施“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计划,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培训8000人次,其中乡村振兴主题培训5000人次。要求各地认真落实专项培训计划,健全全服务周期的培训制度,强化岗位锻炼,为“三支一扶”人员锻炼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需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岗前能力培训。

    优化服务保障,推动聚才兴业

    下得去、干得好,还要留得住。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优惠政策,指导各地各高校健全、优化服务保障,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激发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的热情。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落实特岗教师待遇保障,强调各地要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保证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对高校毕业生在城乡社区服务领域创业的,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按规定落实税费优惠、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相关提供社区服务的机构给予必要的场地支持。

    2022-08-12
  • 在极高海拔诠释生命的厚度——追记援藏干部王军强

    藏北的雪山不会忘记,有这么一位援藏干部,从遥远的海滨大连而来,却长眠在此。


    羌塘的河流不会忘记,有这么一位援藏干部,协调设计那曲牧区第一台牵引式牧居车、在藏北率先开展县长直播带货……帮助牧民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这位援藏干部叫王军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王军强,中央单位第九批援藏干部。2022年5月8日,即将结束三年援藏工作的王军强,在下乡调研途中突遇交通事故,因公牺牲,长眠在申扎这片他深爱的热土,生命定格在了48岁。


    2019年,正值中央单位选派第九批援藏干部,时任中信银行大连分行电子银行总经理的王军强,主动请缨来到西藏那曲市申扎县,任那曲市政府副秘书长、申扎县常务副县长。


    得知儿子要去援藏,80岁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了就多做点事!”


    申扎县位于那曲市西部。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年均气温0.2摄氏度,氧气含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四季穿棉袄”是申扎干部群众工作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王军强(右)在申扎县巴扎乡查藏藏布巡河。(图片由申扎县委宣传部提供)


    初到申扎县,巨大的海拔落差给王军强的身体带来强烈不适,常常头晕、恶心、无力、腹泻,但他并没有因为环境艰苦而降低工作标准。白天下乡调研,晚上与大家讨论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我们劝他悠着点儿,他却说,自己在藏工作时间有限,要争分夺秒为牧民群众多办些实事。”申扎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旭典回忆说。


    满脑子都是把援藏工作做好


    “他满脑子都想着如何做好援藏工作,也创造了多个援藏第一。”申扎县委副书记李志刚说。


    申扎县是纯牧业县,多为高寒牧场。一次下乡途中,王军强发现牧民放牧时居住的帐篷容易漏风漏雨。于是,借着回大连休假的机会,他专门走访多家汽车厂,设计定做了符合那曲市牧民放牧时居住的牵引式牧居车,并为2个乡镇解决了10辆牧居车,改善了牧民放牧时的居住条件。


    记者在放牧点看到,牧居车车顶有风机、太阳板,可以发电;车内有盥洗台、床铺、牛粪炉,转场时可挂在拖拉机后面。“王县长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使用,这不仅是牧居车,更是我们牧民的家,敞亮、温馨、安全。”雄梅镇江雄村村民多吉家牧居车的炉子上,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散发着阵阵香味。


    2020年,为推介申扎县的特色产品,王军强开始尝试直播带货。没有相关经验的他,整整花了6天时间做准备,自学了视频剪辑、直播连线的所有流程,最忙的时候连续奋战6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


    直播当天,他一边吸氧一边推介申扎县的特色产品,感动了众多网友。不到2个小时的直播,网络点击量超过5万人次,线上销售额近300万元。


    王军强的妻子何清回忆说:“每次提到这些援藏项目和成效,他都非常开心。他说这些项目之前在申扎县甚至西藏都没有,但他做成了,真正帮当地干部群众解决了问题,特别自豪。”


    用真情援藏诠释生命的厚度


    一次下乡调研途中,王军强的肩膀不小心受伤,很长时间里连筷子都拿不稳。2021年休假期间,他的左臂仍无法动弹,被诊断为肩袖受损。原本需要进行三次手术才能完全康复,但王军强做完一次手术后,便赶回申扎县。


    医生告知他,受寒、颠簸会加重病情,建议他不要频繁下乡。然而,即便援藏临近结束,王军强奔波的步伐也未放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下乡的路上……


    在王军强的微信里,还保留着和同学讨论的信息,他想用申扎县的风景图做冰箱贴,想了解牛粪发电技术,想把能够用到的资源尽力投入援藏工作中。


    塔尔玛乡多琼村长期缺电,蓄电量有限的太阳能板是牧民们用电的唯一依靠。电视不敢看,打茶机不敢用,缺电问题困扰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得知这一消息后,王军强多次实地调研,并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多家辽宁企业,募捐400万元,建设风电场。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选址、生态评估等诸多困难,有人劝他别做了,但王军强没有放弃。


    终于,2021年9月,极高海拔的风电示范项目在多琼村投入使用。


    如今,王军强虽然离开了,但他留下的援藏项目依然造福藏北人民。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王军强用真情援藏诠释生命的厚度,留下了一曲新时代援藏干部的赞歌。

    2022-08-12
  • 孙绍骋会见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

    8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呼和浩特会见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一行。





    8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呼和浩特会见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袁永红摄





    孙绍骋首先感谢文化和旅游部长期以来对内蒙古的大力支持。他说,内蒙古文旅资源丰富,文化形态多样,一年四季都是好风光,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我们高度重视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希望文化和旅游部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我们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胡和平表示,文化和旅游部一直非常关注内蒙古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愿在文艺创作演出、文化遗产保护、乌兰牧骑发展、旅游品牌宣介和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内蒙古积极支持,服务和助力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领导郑宏范、于立新、包献华参加会见。

    2022-08-11
  • 农产品“触网”激活江苏乡村经济新业态

    新华网南京8月9日电(记者刘巍巍)金湖小龙虾、南望村金丝皇菊、金绿源草莓……近日,金湖县一批农产品亮相“总经理助农”专场直播农副产品活动,短短一个多小时,销售额便突破6.5万元。

    金湖农产品热销是江苏鼓励农产品“触网”,激活乡村经济新业态的缩影之一。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运用直播、“上云”等数字化手段助力乡村振兴蔚然成风。

    最近,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的特色果品葡萄上市,当地成立“礼嘉优农”直播团队,以公益助农直播形式为农产品打开数字化销路。

    常州礼新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校金种植60亩葡萄田,培育了多个热销品种。他告诉记者,“去年通过直播,线上销售额达20多万元;今年刚开市,每天的销售额已有一两万元,预计业绩将超过去年。”

    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出产的翠冠梨果皮细薄、肉脆汁多,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采摘、尝鲜。为进一步提高翠冠梨的知名度,通安镇举办“通‘新’惠农,与‘梨’相约”电商直播新业态技能培训,引导和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发展。

    参加培训的树山村村民袁卫英说:“我们要做‘树山主播团’!”原来,她日常喜欢拍短视频为自家农产品促销,这次有机会向专业的老师学习、请教,坚定了她提升翠冠梨销量的信心。

    2022-08-10

  • 首 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