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亿市场外资独大 国产“益生菌”如何突围

    益生菌有酸奶产业“生物芯片”的美誉,其应用场景却早已超出食品的范畴,包括药品应用在内,一个千亿级的大蛋糕逐渐显现。8月2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草原酸奶大会上,如何保障我国菌种资源的安全和种类多样性、实现民族菌业的振兴再次成为焦点话题。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益生菌产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呈现野蛮生长状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相关企业加速狂奔的同时,也需引导益生菌行业良性发展。

    依赖进口

    在乳制品中,益生菌分为两种用途,一种起发酵作用,是酸奶等发酵食品发酵的必需品;另一种主要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酸奶发酵后,额外添加进酸奶,可起到改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症状。不过,由于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我国益生菌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制于外。

    阿里健康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市场大部分份额仍被海外大厂所占据。目前,我国益生菌原料市场的半壁江山由杜邦掌控,35%的市场份额落在科汉森口袋,剩余15%的市场份额由国产厂商瓜分。

    为了破解菌种的“卡脖子”问题,草原酸奶世家兰格格自2020年以来加大对草原菌的研发力度,与中国农业大学组成项目团队,每年盛夏深入内蒙古大草原,进入牧民家庭采集传统发酵乳制品的样品,从中分离菌株,目前已梳理出符合草原酸奶特点的菌株20株,并已进入产业化应用研发阶段,其中自有草原菌LanggJZ-08已在兰格格8个主要产品中应用。

    2023年8月2日,在第五届中国草原酸奶大会上正式成立草原酸奶菌种资源库。内蒙古兰格格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继平表示,“此举将为草原菌的采集、分离、筛选、驯化、应用、保藏等工作,搭建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系统,为草原菌、草原酸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我国菌种资源的安全、菌株多样性的保持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逄晓阳表示,“菌种的作用不仅仅是将牛奶发酵成美味可口的酸奶,更重要的是对人体有很多益生功能,比如改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抗过敏等。但是要把有这些功能的菌群应用在酸奶加工上,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选择安全来源的样本,并且要做分离鉴定、益生功能评价等。消费者买到的是一杯小小的酸奶,这背后有很多筛选的环节,所以说菌种是酸奶的灵魂”。

    国标空白

    益生菌自上个世纪进入中国,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益生菌产品相关国家标准。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目前益生菌市场非常混乱,所以需要出台关于益生菌的菌种、菌数和活性标准,其目的就是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从目前市售的预包装酸奶可以看到,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等益生菌已被广泛运用,“活菌数”更是众多酸奶企业及品牌大力宣传的卖点。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美菊表示,“一株高质量的益生菌,生产和研发需要非常复杂的过程,要经过筛选、基因分析、安全性评价、遗传稳定性、益生特性及生产可行性等多个环节,并且需要全产业链、多个学科共同完成”。

    虽然缺乏相关国家标准,但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益生菌等食品制造业的监管体系。如2017年5月,国家出台《“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解决一批食品生物工程领域的前沿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发酵剂与益生菌;2021年3月,国家出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加大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力度等。

    2022年以来,相关协会、学会也陆续公布了益生菌的团体标准,希望引导行业良性发展。2022年5月,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对益生菌食品中的益生菌活菌率进行了分级;2022年6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制定《食品用益生菌通则》,要求食品用益生菌和含益生菌食品均应标示菌种的中文名称和菌株号、应标示在保质期内的益生菌活菌数量等。

    “没有菌种就没有酸奶这个行业。”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北京和益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葛绍阳表示,“近几十年随着益生菌功能研究的发展,酸奶作为益生菌的载体,可以将优良的益生菌带到人体体内,才让酸奶变成了如今的健康食品”。

    此前澳优乳业中国区副总裁、锦旗生物董事长刘学聪曾表示,当前中国益生菌产业处在发展关键期,社会关注度高、消费需求旺盛,科学引领,核“芯”制造,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千亿市场

    根据中国保健品协会数据,2018-2022年,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从647.7亿元增长至约1093.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4%,已经成为千亿规模的大市场。

    目前国内益生菌行业厂商可主要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的企业益生菌粉年产能在1000吨以上,只有国际厂商科汉森和杜邦;第二梯队的企业菌粉年产能在100-1000吨,主要有微康益生菌、蔚蓝生物、科拓生物、一然生物以及润盈生物等。

    近年来,不管光明、伊利、蒙牛三大乳制品公司,还是汤臣倍健、均瑶股份等保健品巨头,都在益生菌食品赛道持续扩容。均瑶股份在2022年报中表示,益生菌业务作为公司重点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2022年加速变现,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00万元,同比增长43%。

    作为国内益生菌上游头部企业,科拓生物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为1.4亿元,同比减少10.79%;净利润为4033.26万元,同比减少10.01%。在复配食品添加剂基础业务同比下滑的情况下,食用益生菌制品营收逆势增长60.53%,达到8625.28万元。此外,仍有不少企业在益生菌赛道狂奔。

    不过相关数据显示,相较于国外市场近五成的渗透率,目前益生菌在国内的渗透率不足10%,还有更多的上升空间。

    2023-08-04
  • 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向技术输出新阶段

    继大众汽车向小鹏汽车增资入股,共同开发电动汽车车型后,零跑汽车日前透露,已向两家国外车企确定整车技术和下车体架构的授权,未来计划将电子电气架构和整车架构能力向外输出变现,成为公司一种新的业务模式。

    可以看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越来越受到传统国际汽车品牌巨头的重视和认可,中国汽车工业正从技术引进迈向技术输出的新阶段。

    对于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业内主流观点认为,一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快速崛起和不断加码的“价格战”,让大众汽车在内燃机时代建立的优势大幅削减,主导地位面临严重威胁;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大众汽车在华的数字化变革收效甚微,庞大冗杂的组织架构和低效的职能传导机制,导致合资车企决策效率低下……传统燃油车巨头不得不寻求新的战略路径。

    无论大众汽车出于何种战略考量,本次增资收购小鹏汽车股权,并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有三点值得关注:

    首先,新能源时代车企的价值已重新厘定。此次大众汽车牵手小鹏汽车,足以说明小鹏汽车的技术优势得到了大众集团的高度认可,也表明国内头部新势力车企的价值正得到全球范围的认可。

    其次,新能源时代品牌战略联盟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就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来看,很难有一家车企能同时兼具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供应链优势,这需要车企拿出格局和智慧,在合作模式中开展创新设计,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角色分工,通过开展联合开发,扩大产品组合和竞争力,开拓更多市场机会。

    最后,新能源时代新旧势力正形成合力,加速智能化奇点到来。相较此前传统燃油车集团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油电之争”,如今两大阵营面向中国市场共同开发电动车型,这不仅是自主品牌技术输出的里程碑事件,更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重视智能化拐点向上、自主技术输出带来的大行情机会。

    笔者认为,国内智能驾驶已步入技术革新和商业化规模落地的前夜,与此前硬件预埋、车企堆料不同,当前智能驾驶的变化在于城市智驾加速上车、消费者使用率提升带来的需求端质变。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有望加速下一代全新智能网联汽车的全新本土化平台的开发,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智能驾驶关键技术的突破。

    2023-08-03
  • 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规模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向大地要热能




    位于河北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的换热站。



    在云南大理洱源县牛街乡,当地居民利用地热水加热鸡蛋。

    高温天气,室内制冷靠的不是吹空调,而是藏在地底下的地热能——这样的应用,您听说过吗?

    最近,本报记者走进河北雄安、陕西咸阳、云南大理等地,发现除了用于制冷,地热能还就地开发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在一些地热资源丰富区域,地热水助当地发展起温泉康养产业;还有些具备高温地热能资源的地区,地热能作为发电电源,与其他能源“合作互助”,保障用电稳定。

    埋藏在地下的热能,如何发掘出来为人们所用?目前,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能供热也能制冷,地热资源保障民生用能作用不小

    在位于河北雄安新区雄县鑫城小区的中国石化绿源公司人才家园换热站,站长张虎正忙着给设备“做体检”。“趁着没到供暖季,我们得做好换热设备的维护工作,给设备除锈清洗、加油润滑等,确保冬季顺利供暖。”张虎说。

    这个位于地下的换热站占地面积不大,却保障着小区内3000多户家庭的冬季供暖。暖气的源头,正是埋藏在地底下的地热能。

    所谓地热能,是指存在于地球内部岩土体、流体和岩浆体中,可为人类开发利用的热能。根据埋藏深度,地热能通常分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从地球表面向下至200米左右的是浅层地热资源;地下200米至3000米深度范围内且以热水形式存在的热能是水热型资源;干热岩则埋藏在地下3000米以下。

    地热能“藏”得这么深,如何把它发掘出来为人们所用?业内人士介绍,这首先涉及勘探技术。如同在地下寻找油气,开采地热资源要先判断“有没有”,利用地震勘探等手段,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岩层中传递的速度曲线,计算出地热能所处位置。紧接着,通过地热钻井技术,把地下的高温水等地热资源引到地面,进行利用。

    “在我们换热站内,地热水经过潜水泵提取,进入旋流除砂器除砂,接着来到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也就是把地下高温水的‘热’提取出来,作为热源供冬季取暖利用。”张虎告诉本报记者,地热水“换”出来的热能再经过根根管道,输送至居民家中。

    相较传统烧煤等取暖手段,用地热能供暖不仅环保效益高,也经济实惠不少。鑫城小区住户崔文秀告诉记者,以前自家住在村子里,主要靠烧煤取暖,常常得半夜起来添煤。“空气里都是煤灰,鼻孔熏得黢黑。”她说,“用上地热能取暖后,冬天屋子里温度能达到20多摄氏度,光着脚在地板上走也不冷。我们家103平方米,一个采暖季下来,供暖费只需要两千多元,比用天然气划算不少。”

    实际上,不仅用于冬季取暖,地下埋藏的热能还可用于夏季制冷。走进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尽管室外30多摄氏度的高温,室内却很凉爽,墙面温度计显示此时室温为25摄氏度。

    “我们制冷靠的不是空调,而是浅层地热能。”中国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小荣介绍,在园区绿地和道路底下,约有280口120米左右的浅井。通过管道,地下的热能被输送出来,经过热泵机组作用,让水和地下的岩土体进行冷热交换。“冬季,我们把岩土体中的热量‘取’出来供室内采暖,此时地下的岩土体为‘热源’。到了夏季,再把室内热量‘抽’出,释放到岩土体中,并制出约11摄氏度的冷水,通过循环泵运送到风机,把冷风‘吹’出来,起到制冷降温的作用。”高小荣说。

    分布广、储量大、近零碳排放,地热能优势多也要利用好

    相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能源及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属于相对小众的能源资源。不过,从利用情况看,地热能很受欢迎。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规模已达40.6吉瓦,全球占比38%,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中国地热能供热制冷面积累计达13.9亿平方米,近5年年均增长率约23%。

    地热能为何受青睐?业内人士表示,这与其分布广泛、储量大、稳定可靠、碳减排效果明显等因素有关。在中国,能源资源分布通常具有区域性,比如在西北地区,煤炭和风、光等能源资源较充沛,南方地区则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地热能分布相对广泛,且使用过程中几乎零碳排放。在“双碳”目标引导下,清洁的地热能自然备受关注。

    要用好地热能,确保安全是重中之重。伴随地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如果地热流体补采失衡,容易造成热储层压力下降、水化学污染和热污染等问题。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要保障地热能开采利用实现安全无污染,背后的回灌技术尤其关键。

    在陕西省最大的地热供能站——中国石化绿源公司迎宾路地热站,记者看到一根根银白色的管道紧密相连,组成一套回灌系统。在换热站一角,几台地热水过滤装置排放有序,根据过滤精度,被区分为初级过滤器和精效过滤器。

    “我们站内利用地热能供暖,已经实现‘两采两灌’,也就是两口生产井100%全回灌。”中国石化绿源陕西公司副总经理张献喻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取的是地下2800米左右的热水,经过板式换热器‘取热’,再通过回灌技术,把取完热的水‘还’给地下。经过一定周期后,再通过生产井把重新聚集了热能的水‘抽’上来,实现地热水资源的反复利用,也避免了地热尾水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在地热尾水回灌的过程中,由于水中含有化学沉淀物等杂物,通常容易造成回灌井堵塞,导致回灌效率不高、不能完全回灌等问题。那么,100%全回灌是如何实现的?

    “一方面,要结合地下水源等,确定回灌井和生产井的布局。另一方面,在测定生产井和回灌井时要确认好二者间距,离得太远,回灌速度慢,阻力过大;离得过近,回灌水过早到达井底,又会导致井底温度过低。同时,还得选好用哪个砂层进行主回灌等。”张献喻说,“我们的回灌系统包括初级过滤和精效过滤,前者过滤完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后者再进行精细处理,过滤出的水能达到纯净水的水质标准,从而确保完全回灌。”

    加大勘查,给予支持,地热能发展仍需再“扶”一把

    从资源优势看,相比传统能源,地热能更清洁,符合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总体要求,且不存在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等问题,理应大力开发利用好。

    “地热能可以根据不同温度实现梯级利用。以中高温地热能较为丰富的云南大理弥渡县为例,45摄氏度以下的地热能可开发温泉、洗浴等康养产业;45到60摄氏度可作供暖使用;60到90摄氏度左右,供暖利用后的能量能用于温室养殖等。而90摄氏度以上的地热能则可用作清洁发电,温度越高,发电效益越高,经济性越好。”西藏地热产业协会会长王善民说。

    不过,从实际情况看,尽管中国地热资源丰富,地热直接利用规模在全球居首位,但在发电领域,国内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仅超过50兆瓦,在全球占比不足1%。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相比,50兆瓦这个数字“渺小”许多。

    “一方面,我国的高温水热型资源主要分布在滇西、藏南等地区,不属于电力主要消纳地,丰富的地热资源难以用于发电,造成资源损失。另一方面,国内仍缺乏明确的地热能上网电价扶持等政策,限制了地热能发电的发展。”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邓壮说,“作为国内较早涉足地热能发电领域的企业,我们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地热能发电技术和相关装备,在海外也布局了地热能发电项目。但受限于上网电价等扶持政策不明,国内地热能商业发电处于停滞状态,很多企业也仍在观望。”

    实际上,促进地热能发展近年被频频写入相关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全面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有序推动地热能发电发展。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全国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

    “推动地热能产业化发展,尤其是推动地热能发电领域发展,既要加大对勘查、钻井方面的支持,加强对地热能资源分布及应用的认识,也要做好相关技术攻关,在理论、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实现突破。同时,还需加强相关政策保障,比如明确地热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加快探矿权、采矿权许可认证等,确保企业‘轻装上阵’,带动产业发展,为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贡献地热力量。”地热能科学技术(大理)研究院院长张大伟说。(记者廖睿灵文/图)

    2023-08-03
  • 2023年度“川渝产学研协同创新”系列榜单揭晓

    日前,2023年第二期科创中国重庆双月论坛暨第三届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2023年度“川渝产学研协同创新”系列榜单,并为“川渝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和“重庆产学研合作试点企业”授牌,4个川渝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8家川渝科技社团进行了签约。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2023年度“川渝产学研协同创新”系列榜单,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围绕数智科技、新材料领域,遴选出川渝133项科技创新成果、636项授权发明专利和222项现行地方标准,将以转让、许可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面向企业进行推广,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活动中,巴南软件园、成都芯谷被授牌为“川渝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等33家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被授牌为“重庆产学研合作试点企业”。

    活动现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重庆)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都)、西南水利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周徐劳模工作室和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何倩青年创新工作室、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和四川数智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项目签约,将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开展高质量协同创新,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技术的双向交流合作。

    此外,重庆标准化协会、四川省质量协会等8家川渝科技社团签署了川渝团体标准协同互认合作协议,将联合征集、制定、发布川渝协同互认的团体标准,推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

    2023-08-02
  • 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顺丰航空B747—400型全货机。







    孙佳鑫摄







    申通快递智能分拣机器人。







    王丽丽摄







    中通义乌分拣中心,智能化分拣设备高速运转。







    杨清悦摄


    列举过去10年中国产业发展的“黑马”,快递业一定榜上有名。

    从2014年首次突破100亿件,到2018年站上500亿件台阶,再到2021年闯过1000亿件大关,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快递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民营快递企业的积极贡献。如今,已有5家品牌企业实现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7家快递企业完成上市,成为推动快递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展望前路,中国快递业如何书写新的答卷?记者采访了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及多家快递企业。

    快递业增速领跑现代服务业

    卸货安检、自动分拣、货物打板……暮色四合,广东深圳,顺丰华南航空枢纽灯火通明,一件件航空快件在全自动化设备上快速流转。不久后,它们将搭乘不同型号的全货机飞往全球各地。

    步入顺丰航空运行控制中心,电子大屏上,货机实时运行轨迹清晰可见。当前,顺丰航空已是我国机队规模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超80架全货机,分布在全国40多个城市,平均每天执行近150个航班,国际航线覆盖亚洲、延伸欧美。

    包裹“上天”,快递“出海”,在3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1993年,看中“内地制造、香港销售”带来的物流机遇,顺丰在广东顺德创立,为两地货物往来提供运输服务。

    同一年,千里之外的浙江,乘着长三角地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东风,主要从事沪杭两地快件运输的申通快递(原称“神通快递”)开始起步。

    “外贸企业寄递报关单的需求给我们带来了商机。”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回忆,当年,快递员在上海拿到快件后便骑车去赶火车,到杭州后再由站外人员接应送达,一个来回最快8小时,去掉票价就是毛利。

    同样的寄递线路,不同的作业场景。30年后,上海青浦,申通快递智慧物流园内,往返沪杭的快件依旧繁密。一件件快递从9.6米厢式货车通过传送带进入自动分拣线,从前端揽收到末端派送,全程都可追溯。“7月以来,每天从上海发往杭州的各类快件超过4万件,用户只需3小时左右便能收到快递。”陈德军说。

    “30年来,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商务信函、物流配送到综合服务运营商,从区域、全国到全球的巨大跨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说,经过多年发展,民营快递企业数量从2009年的4000多家增长到如今的2万多家,市场份额提升至86%。

    深入开展“邮快合作”,通过资源共享、规模发展,共同解决农村偏远地区寄递难问题……近年来,民营快递企业与邮政行业国有企业既相互竞争又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寄递市场——

    市场规模更大。2010年至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规模增长了47.3倍,年复合增长率达37.9%,增速领跑现代服务业。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60%以上。

    寄递网络更广。2022年,全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43.4万处,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9%,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全球的世界规模最大的邮政快递网络。

    服务能力更强。目前,我国快递业专有货机达161架,服务车辆超26万辆,县级及以上分拨中心超万个,快递最高日处理能力超7亿件,72小时准时率超80%。

    政策护航、电商助力、技术创新,快递业茁壮成长

    快递进村、入厂、出海,上巨轮、登高铁、乘飞机……一路奋进向前,民营快递何以从无到有、由大变强?采访中,一家家企业的讲述,让答案逐渐清晰。

    ——政策护航,民企经营底气更足。

    “民营快递企业起步之初,由于监管政策相对滞后,一时没有合法身份。为适应发展需要,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确立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合法身份,于2009年10月起施行。”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经部主任王岳含说,此举彻底消除了快递业在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快递行业。

    机制一转天地宽。2009年底,顺丰航空首航成功,成为首家拥有自建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企业;2011年9月,中通快递单日快件量突破百万大关,以最短时间跨入快递业“百万阵营”;2011年到2013年,申通快递加盟网点数实现翻番,服务门店超8000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快递企业迎来诸多政策利好。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2018年,《快递暂行条例》颁布,支持快递企业在农村、偏远地区发展快递服务网络……“10多年来,中央层面出台涉邮涉快政策文件达百余份,涵盖税费减免、权益保障、农村寄递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为快递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保障。”王岳含说。

    ——电商助力,行业发展空间更大。

    10年前,一到消费旺季,大量包裹滞留站点,让“快递爆仓”一度广受社会关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互联网发展撬动电商业务高速增长,为快递企业发展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

    2005年,看到电商发展潜力的圆通速递与淘宝签约,由此开启了高速发展:2006年至2009年,圆通网络淘宝日均件量从2000件暴增到28万件,年均件量也从73万件跃升至1.02亿件。

    在菜鸟集团董事长蔡崇信看来,过去20年,我国快递物流行业凭借效率、成本等综合优势与竞争力,和电子商务默契配合、相互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快递配送速度、包裹业务规模都有了很大提升,水平领先全球同行业。

    “互联网+快递”的东风,助力我国电商快递业务板块蓬勃成长。今天,中国快递日均包裹量已超3.4亿件,其中电商包裹占比超过80%,四通八达的快递服务支撑起超2000万家网络零售店铺。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动力更强。

    细细梳理民营快递发展壮大历程,不难发现,技术创新如影随形:2003年,顺丰引进快递巴枪,一举提升快件扫描入库效率;2007年,韵达运营车辆全部安装GPS定位跟踪系统,让包裹查询更加便利;2014年,菜鸟率先推出电子面单,让数据抢在包裹之前流动;2015年,申通快递推出智能分拣机器人,让每小时包裹处理量达到近2万个;今年,600多辆京东物流无人快递车活跃在全国30多座城市……

    “依托科技创新不断降本增效,夯实了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底盘。”王微说,从手写面单到电子面单、从手拉肩扛到自动分拣、无人配送,正是“汗水快递”到“智慧快递”的转变,提升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不断创造发展新可能。

    瞄准数字化、融合化、国际化方向,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服务从无到有,品牌由少到多,企业由小变大……多年持续发展,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

    “尽管已是快递大国,但距离快递强国仍有差距,尤其在高端服务的供给上。”王岳含表示,国际快递龙头企业往往具有强大的供应链一体化整合能力以支撑其在全球业务布局,相较之下,当前我国邮政快递企业供给仍以电商包裹为主,现代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国际寄递服务网络仍有待增强。

    向数字化冲锋,提升快递服务效率。

    浙江桐庐,“中国快递之乡”,韵达全球科创中心已经封顶,即将投入使用。建成投运后,将入驻快递区域总部和物流智能研发中心。不远处,圆通公司内,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将成为以数字化支撑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通过大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深度结合,我们创新推出了‘京东物流超脑’,能直接描绘仓储布局效果,快速生成三维可视化方案。”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技术负责人何田说,进入数字化时代,快递企业要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向融合化进军,拓宽行业发展空间。

    吉林长春,一汽富晟集团公司仓库,大到3米长的车门框架,小到1厘米长的螺丝,每天都有8万多种汽车零部件通过中通发往全国1500多家4S店。

    “快递进厂、更好服务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中通业务的新增长点。”中通快递集团副总裁张建锋表示,发展综合物流,将为企业带来竞争新优势。

    “电商快件,包裹量大但单价较低,长远发展必须拓展新的服务领域。”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说,未来快递物流将加快嵌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链,在提供多元化服务中实现融合化发展,不断从单一物流运输转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

    向国际化迈进,增强全球竞争能力。

    “综合化、国际化是国际快递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没有跨境供应链能力的快递企业,做不到真正的‘快递出海’。”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介绍,目前圆通在浙江嘉兴建设的专业货运机场“东方天地港”已开工,预计2025年建成后将助力公司加快转向综合型国际供应链服务商。

    顺丰鄂州花湖机场初步形成由湖北鄂州向欧洲、南亚、北美辐射的航空网络布局;京东物流与国际快递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在欧洲多国实现快递一日达;菜鸟自建国际快递物流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买全球、卖全球’需求更加旺盛,需要快递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化国际化布局。”王微认为,不断完善国际物流网络、与国际快递企业强强联合,中国快递企业定能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发布。不少快递企业受访人士表示,意见的发布让民营快递企业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未来将坚定信心、奋发进取,为中国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08-02
  • 教育部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杨湛菲)记者2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开设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


    针对这一现状,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意见明确,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每年每校通过推免遴选不少于30名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研究生或教育硕士,同时面向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培养方式包括试点高校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两种。

    据介绍,首批培养将于2023年9月启动实施。

    2023-07-28
  • 文旅消费强劲复苏

    暑期旺季,行走国内旅游市场,一派热闹景象。

    在北京,怀柔区慕田峪长城景区开启“夜游”模式。随着天色渐暗,长城栈道上的洗墙灯、箭孔灯和灯带纷纷亮起,为古长城增添了别样魅力,古筝演奏、舞蹈表演等吸引了许多游客观看。景区还推出星空研学小课堂,孩子们可以体验长城观星的奇妙经历,也能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习知识。“我们点亮了夜长城,也在努力点亮景区的新业态。”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超级大熊猫节”开幕,游客来到景区的熊猫村参加大熊猫科普活动、观看大熊猫巨型科普书、学习大熊猫相关知识。“景区的水上乐园、欢乐世界、国际大马戏等景点已进入‘暑期时刻’,共同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新体验。”长隆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在成都,“2023成都音乐啤酒季暨都江堰消夏夜啤美食季”启动,作为成都“新十二月市”系列促消费活动之一,映照出成都文旅消费新业态的活力。炫酷的舞蹈、动感的音乐、耀眼的霓虹……“这里氛围太好啦,是理想中夏夜消费的样子。”陕西游客李欣兴奋地说。5月,成都印发实施《成都“新十二月市”促消费活动实施方案》,助力文旅消费回暖复苏。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和举措落地生效,文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部分旅游业态达到2019年同期或更高水平。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万亿元,增长95.9%。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2.16亿,同比增长46.5%;二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1.68亿,同比增长86.9%。

    需求的“旺”,得益于供给的“新”。

    文旅融合,持续创新。“带孩子一起走近非遗、了解非遗,觉得特别有意义。”正在参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的上海游客李萍说。寿山石雕、莆田木雕、唐卡漆画……这里展出的非遗精品,吸引了一批批游客专程前来参观。各地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戏剧场、电影院等文化空间,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文化和旅游部的专项调查显示,端午假期访问文博场馆、历史文化街区,体验各类非遗项目,参加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的游客占比高达87.9%。

    政策助力,护航创新。仅在端午假期,北京就统筹全市文旅资源,各区各单位举办活动1700余场;内蒙古推出文旅节庆、美食体验、乌兰牧骑演艺等8类活动300余项;重庆在端午节前后推出超过200项特色活动、70余条旅游线路和80余项惠民措施;福建文旅系统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出230余场主题活动。各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创新旅游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激发消费新活力。

    主题引领,推动创新。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部以“旅游中国美好生活”为主题,开展了冰雪旅游、茶文化旅游、城市休闲旅游等主题旅游推广活动和“二十四节气”旅游创意宣传活动,实施“畅游一夏”国内旅游市场促进行动,支持东中西部跨区域游客互送,营造浓厚旅游氛围,联合在线旅游平台加大旅游产品线路供给。

    “文旅市场持续恢复得益于供需两端发力。”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积极采取举措推动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激发了人们出游意愿,有效拉升旅游消费预期,提振旅游行业信心。不断创新的文旅供给,让更多人愿意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旅游市场空间广阔,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加大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力度,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促进文化和旅游供需适配,以旅游业恢复振兴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记者王珂宋豪新)

    2023-07-28
  • 教育部: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

    中新网7月27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意见》)。

    《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首批试点支持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每年每校通过推免遴选不少于30名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研究生或教育硕士,同时面向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重点为中小学培养一批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

    《意见》明确,“国优计划”包括推免选拔、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两种选拔方式,包括试点高校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两种培养方式。支持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在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的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学位且修完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意见》从纳入免试认定、探索“订单”培养、组织专场招聘、支持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系列从教激励政策,并从研究生推免招生及经费支持、优配教育实践基地、强化人才培养统筹等方面,提出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各地、培养高校对计划实施给予的支持保障。

    2023-07-27
  • 成品油价迎来“三连涨”

    成品油价迎来“三连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7月2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75元和260元。






    这是今年成品油价第15次调整,也是第7次上调,年内成品油调价呈现出“七涨六跌两搁浅”格局。本次调价折合成升价,92#汽油每升上调0.21元、95#汽油每升上调0.23元、0#柴油每升上调0.22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加满一箱92#汽油将多花10.5元左右。据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雯雯测算,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L至8L计算,平均每行驶100公里费用增加1.7元左右;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100公里,燃油费用增加8.8元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显示,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7月12日至7月25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上涨6.29%。







    调价周期内,沙特和俄罗斯加大自愿减产力度,美国石油库存下降、汽油消费旺盛等因素继续给油价较强支撑。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涨至3个月高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欧佩克+”自去年10月以来采取多轮减产措施,今年8月减产总量将超过500万桶/日,加之地缘局势紧张,供应收紧预期较浓,但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原油需求不振的担忧有可能卷土重来,叠加升息预期,综合判断短期油价将震荡运行。







    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3年8月9日24时开启。金联创成品油高级分析师王延婷认为,近期原油价格持续收高,整体价格涨至较高水平,进入新一轮计价周期后,变化率将维持正向区间波动。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依然维持高位波动,变化率将延续正向发展,新一轮零售价上调概率较大。(记者熊丽)

    2023-07-27
  • 齐鲁大地飘麦香——山东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扫描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2023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山东夏粮生产呈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继续担当全国粮源重要供应地的角色。面对今夏生产不利因素,山东如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各级党政重视高产捷报频传

    今年春节刚过,山东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就靠前指挥,安排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推行厅领导帮包联系机制,分8组下沉一线督促麦田管理各项政策落实;各级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走村入户10余万人次,帮助农民增加小麦粒重。

    邹平市孙镇蔡家村种粮大户蔡向东说:“跟着农技人员,科学管理既省钱,又省力,关键是心里不慌张。”去年秋种,他在农业部门的建议下采用“适期、适墒、适量、适深和播后镇压”为主要内容的播种技术,播种质量明显好于往年。

    6月中下旬,山东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山东省政府协调山东黄河河务局、水利厅等,对重点区域月旬引黄用水计划进行调增,全力支持应急抗旱工作,保障全省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山东夏粮播种面积6014.85万亩,同比增加7.8万亩,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15.1%;单产444.6公斤/亩,同比增加4.83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高21%;总产534.8亿斤,同比增加6.5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8.3%。

    小麦品种“烟农1212”在烟台莱州市实打成绩880.89公斤/亩,取得今年山东省小麦高产竞赛最好成绩;德州市12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80%以上地块小麦亩产超650公斤;聊城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首年,32.5万亩示范区90%以上地块小麦亩产超650公斤。

    精细分类管理政策保驾护航

    “人勤地不懒。好苗情关键靠管理。庄稼地不会骗人,你对它上心,它就会给你回报。”回望春耕春管,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负责人孙德东说,“踩稳节点给水给肥,再加上科技帮忙,别看这里曾是盐碱地,今年小麦平均亩产590公斤。”



    青阜农业综合体收获的小麦。新华社记者邵琨摄

    各类型种植田块差异、生长阶段不同,小麦管理方法也不一样。山东农技推广部门去年组织实施冬前“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优化群体,保苗安全越冬”,今年春季“防春冻、防春旱、早除草、控旺长”,指导农户因地因苗施策,搭好丰产架子。

    好管理换来了好收成。今年,山东省小麦中高产田面积和旱地小麦单产均显著增加,成为夏粮单产、总产双增加的关键因素。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武杰介绍,今年山东亩产400公斤—600公斤的中高产田面积比去年增加193.43万亩,占比达69.7%;旱地小麦单产显著提升,全省1300余万亩旱地小麦,平均每亩单产提高5.5公斤;低产田明显减少,亩产200公斤以下田块面积仅为55.13万亩。

    为了保护和调动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农民种粮积极性,山东不断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对完成去年粮食生产任务的市,结合年度项目安排,优先给予排名前五的市每市1000万元奖励;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近80亿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7.6亿元、省以上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8亿元。

    病虫防控给力机收减损增产

    今年春天,山东省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出动专业技术人员12万人次,普查小麦条锈病病情发生情况,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面积9104.59万亩次,实现小麦种植面积全覆盖。

    杨武杰介绍,今年山东将小麦条锈病见病面积控制在5016亩,发生程度10年最轻、防治效果10年最好,筑牢了夏粮丰收防线。

    临沂市临沭县种粮大户王广选告诉记者,种植的400亩地,平均亩产比去年多了200多斤。他说,尽管前期遭遇病虫害,但“一喷三防”及时,后期管理到位,当地小麦今年普遍增产。

    丰收是“管”出来的,也是“抢”回来的。“连续5天,日收获小麦600万亩”“房前屋后、文化广场成了小麦临时晒场”……麦收期间,“跟雨赛跑”成了山东麦收主基调。



    6月6日,2023年山东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在临沭县举行,农机手驾驶收割机进行机收减损比武竞赛(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小麦机收是夺取夏粮丰收的临门一脚。山东省组织19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4万台玉米播种机参与“三夏”会战,实现小麦机收率99.8%、玉米机播率99.2%,作业效率明显高于往年。

    “减损就相当于增产。”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王乃生介绍,今年我们组织61个县开展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平均损失率0.89%;在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市采样监测中,465个采样点平均损失率1%,比作业损失标准减少1个百分点。

    2023-07-26
  • 婴幼儿托育服务如何更普惠优质?

    婴幼儿托育服务如何更普惠优质?

    专家支招“幼有所育”“幼有善育”

    □本报记者文丽娟

    □本报实习生郑婷

    近3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或单位发展单位办托育以及“小而美”的家庭式托育;多地出台条例或行动方案建设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面对人口发展新常态,从中央到地方,一项项有力举措正在逐渐缓解群众生育养育焦虑。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深入采访发现,我国托育服务体系发展势头良好,越来越多的家庭从中受益。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托育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一些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如普惠托育机构数量少、群众需求量大;行业标准模糊;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在此背景下,又该如何探索构建社会共担的婴幼儿照料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推动“幼有所育”更加普惠优质?记者对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明确定位标准

    推托幼一体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仅为6.77‰。

    一些地方幼儿园因为适龄学生减少而招不满学生。根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27.55万人,同比下降3.70%。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144.05万人,同比下降1.76%。

    “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与教育成本,直面出生人口减少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有必要全面推进2岁至6岁托幼一体化,全面实施免费托幼教育,系统解决‘入托难、入托贵’‘入园难、入园贵’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岁至3岁幼儿。如今,随着适龄幼儿减少,几乎所有幼儿园都具备了招收2岁至3岁幼儿的条件。”熊丙奇说,针对当前存在的幼儿园学位“多出来”,与托位数“严重不足”的问题,应该建立协调机制,以托幼一体化思路进行系统应对,应当允许并鼓励所有幼儿园招收2岁至3岁的幼儿进行托育。

    “一方面,幼儿园可提高师幼比、减少班额,推进小园小班建设,以此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可把幼儿园多出的学位,用来招3岁以下的幼儿,对幼师进行适应托育的相应培训。同时,对幼儿园招收的2岁至3岁幼儿,给予一样的生均经费拨款,保障幼儿园的办学经费。”熊丙奇说。

    在他看来,推进2岁至6岁托幼一体化,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幼儿园资源,实现托育资源从极度短缺到比较充分的供给。在此基础上发展托育、学前教育,还有两条路径选择,一是发展普惠托育、学前教育,实行成本分摊,向家庭收取一定的托费、保教费;二是实行免费托育、学前教育,不再向家庭收费,所有孩子入托、入园全免费,进民办园(托儿所),也由政府购买学位,或享有一样的生均拨款。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局长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方华认为,解决托育难题,首先需要明确国家对于托育的定位。

    方华说,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将接受义务教育作为公民需要履行的法定职责,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的公共教育体系当中,有效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

    “因此,只有明确了国家的定位以后,才能够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例如将幼儿园前置,学前教育由三年变为五年,前面有两年用于托育等。”方华说。

    加大普惠供给

    全力满足需求

    记者注意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并提出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然而,发展普惠托育目前仍然面临着机构服务成本偏高、行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供需矛盾突出、师资人才紧缺等一系列问题。

    上海某托育机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随着生育率的降低,新生儿数量的减少,客户群体也随之减少,但场地、水电、工资等成本却无法降低。

    对此,多名受访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在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托育服务的质量,满足家庭多元化的需求。

    例如,在托育服务的时间安排上,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计时托、临时托管等可供选择的多种服务;在托育内容上,根据3岁以下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提供托育服务,应注重以保为主,保教融合;在服务地点的选择上,发挥社区作用,支持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托育服务,最大程度利用已有场地,建立社区托育服务点,盘活社区资源;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单独或联合举办等形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

    “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能够满足职工托育需求,切实解决职工生育、养育后顾之忧。在满足本企业职工托育需求的同时面向社会提供托育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公共财政支出,增加普惠托育服务资源。”方华说。

    他还提出,大型企业带头办托育,能够相互间激发企业办托育的积极性。对于托育发展模式而言,国家更能够从单位办托育中探索出更多相关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单位办托育在实施层面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但相关配套政策未能及时跟进。

    “这导致单位办托育的办学规范性、专业性与质量都参差不齐。对于三四线城市、小县城、乡村、小企业、个体户等,受地域、规模等限制,他们没有资质和相关经验进行单位办托育。企业自主提供专业的托育服务,仍待国家出台相应政策为单位办托破冰。”方华说。

    在熊丙奇看来,企业从员工角度出发,允许员工带娃上班,或者开设托育所,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托育服务,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把企业的职责和政府、社会的职责混淆。解决托育难问题,需要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单位办托育是应急之举,最终还是得依靠政府部门。

    规范服务标准

    加强行业监管

    2019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印发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管理规范、保育指导大纲、婴幼儿伤害预防指南、托育机构负责人和保育人员培训大纲等,对于促进托育机构规范起步和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名受访专家指出,下一步,应优化细化托育服务行业标准体系,为托育机构提供更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依据,包括从业人员准入、日常管理、监督监管等方面,提高托育服务发展的水平,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尽快建立和完善托育机构监管的法律法规,推动托育机构监管工作规范。在包容机构设施差异性的前提下建立安全监管底线,统一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等人在相关调研报告中建议,通过有效监督,引导机构按照标准规范执业,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问题。抓紧建立托育服务行业的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部门监管职能,将托育服务监管纳入卫生监督职责范围,赋予相应执法权,解决当前监管无法可依的情况,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行业标准的制定,方华提议从两个方面设置,一是针对有托育需求年龄段的孩子的特性来制定标准;二是根据国家对于托育行业的定位来进行制定。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高圆圆建议,因地制宜落实托育保障的配套政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建立起适合当地的家庭托育补贴制度和家庭托育扶助制度。可对按政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当地户籍家庭,按照当地生活水平,每月每孩发放一定金额的育儿补贴。

    同时,还应加大个人所得税减免扣除力度,减轻家庭托育负担。对家庭中有婴幼儿需照料或因婴幼儿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托育时间的父母双方,建议在原减免扣除比例基础上适当增加扣除比例。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职业培训也很重要。

    业内专家提出,应当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强婴幼儿托育专业学科建设,结合托育行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完善教学标准,培养早期教育、托育服务人才,提高托育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婴幼儿托育专业人才进入托幼机构实习及就业。

    制定婴幼儿托育服务人员从业认证标准,实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素养等培训,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完善从业人员职称评定办法与奖励机制,增加从业人员对职业的归属感。

    “推动托育行业健康发展,实现‘幼有所育’‘幼有善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应该尽快明确定位,多措并举制定标准和政策法规,让托育行业有法可依。”方华说。(法治日报)

    2023-07-26
  • 毕业生在京求职:看重职业发展 自信未来可期

    24日,“展翼未来才子朝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在北京市朝阳区举办。招聘会上,多位前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在求职之路上应耐得住性子,相信自己,未来可期。






    来自深圳的郭雨萌是一位硕士研究生,她所学专业为地球生态变迁与人工干预系统。她认为,当前由于毕业生数量增多,就业压力增大。







    中国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届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超过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其中,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预计为28.5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







    如何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郭雨萌说,作为求职的重要支撑,首先要夯实专业基础,其次,还要锻炼应对事务的综合能力。







    “相较于薪酬待遇,我更看重职业发展,能不断提升自己。虽然已拿到了一些单位的录用意向,但我对工作的选择比较慎重,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和我所学专业匹配度较高的工作。”郭雨萌说。







    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王祎然告诉记者,她希望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好让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她在招聘会上收获颇丰,找到了几家互有意向的企业,但还需要后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王祎然坦承,今年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求职者,但同时机会也很多,“线上和线下的招聘会很丰富,给大家提供了多样选择的平台”。王祎然也为求职做了很多功课,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精心准备简历。“打有准备之仗才会提升成功概率。”她说。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遇到一名“海归”。王淳毕业于加拿大的一所大学,学习金融专业。他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来到招聘会现场。“我比较倾向于去银行、证券机构等与我专业相符的单位工作。由于我是本科毕业,也知道进这些单位的难度较大,所以我先来了解一下,试试看。”他笑着说。







    在王淳看来,大型企业是他的首选目标,“能进入大企业工作对我以后的职业发展是有益的”。王淳认为,与其他求职者相比,他的优势在于英语较好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他说:“我在读书期间经常通过自学和网上找资料来完善学习,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说我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







    王淳在求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为乐观的心态,他也经常对一同求职的朋友说:“要放平心态,抱有信心,相信‘是金子一定能发光’。”







    作为企业招聘负责人之一,沈丹向记者表示,当天收到的简历数量比较可观,其中不乏优秀人才,她将把简历带回去进一步研究和筛选。







    沈丹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为求职者提出两个建议:一是要做好自身定位,要使自我能力和知识储备与职业选择有较高的匹配度;二是要综合考虑行业和平台。她还希望学校能加强与优质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丰富多元的实践平台。(完)

    2023-07-25

  • 首 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