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价走势怎么看?稳定就业怎么干?——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热点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如何看待物价走势?如何稳定和扩大就业?如何推动制造业恢复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经济运行热点问题。


    “物价反映的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总的看,近期国内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主要是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特别是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部分商品价格同比回落较多,从数据上拉低了国内物价指数。这种运行态势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分析。


    在孟玮看来,当前我国需求较快恢复,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物价反映的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4月份,CPI环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扩大,都反映了国内需求特别是服务需求稳步恢复向好的态势。


    孟玮说,下一步,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市场信心增强、预期持续改善,基数效应逐渐减弱,物价运行有望逐步恢复至近年的平均水平附近。


    推动稳就业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


    “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稳就业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逐步改善。”孟玮说,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夯实稳就业的经济基础、稳定和扩大市场化就业空间、推动基层就业渠道更加畅通、持续抓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四个方面着手,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孟玮介绍,扩大需求、助企纾困稳岗、鼓励引导基层就业等政策举措都将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扩面,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支持各地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促进产训结合,服务更多高校毕业生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技之长”,缓解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和结构性就业矛盾,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


    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既有前几个月恢复发展所形成的基数效应,也反映出市场需求仍有不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孟玮说,同时也要看到,制造业PMI分项数据依然有不少亮点。


    从市场预期看,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继续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保持稳定。从具体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反映这些行业发展预期向好。


    孟玮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稳定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方面持续发力,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继续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扩大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此外,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05-18
  • 提振家政服务消费






    王鹏作(新华社发)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3年工作要点》,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从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强化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积极推动家政进社区、提升从业人员保障水平、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六个方面实施25项具体措施,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抓好政策落实,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振家政服务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服务需要。(时锋)

    2023-05-18
  • 电力企业业绩普遍好转

    电煤成本得到控制,上网电价浮动范围扩大——


    电力企业业绩普遍好转





    一季度,电力企业净利润普遍好转。五大电力央企上市公司中,大唐发电与华能国际两家企业扭亏为盈。大唐发电净利润1.3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约4亿元,增幅133%;华能国际净利润22.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约10亿元,增幅335%;华电国际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增长82.3%。


    煤价和电价是影响煤电企业业绩的核心因素。2021年4月起,受供需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开启涨势。10月中旬,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突破每吨2600元,刷新历史高位。有关部门及时出手干预,一方面加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另一方面督促企业全面签订落实电煤中长期合同,同时,对电煤长协和现货价格的合理区间分别进行规定,要求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交易价格在570元/吨至770元/吨运行,对应的现货价格不得超过长协上限的150%。此后,煤炭价格大幅回落。


    电煤成本得到控制后,电价涨跌幅限制也进行了调整。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成本和电价的双重提振,扭转了电力上市公司业绩。”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地质封存技术研究所所长杜松说,在燃料端,煤炭供应长协全覆盖得到了更好的执行,让火电有了更充足的低价煤炭资源;在售电端,政府提高了高耗能企业电价上限,企业则提升了盈利性较好的新能源发电占比,使得企业利润得到有效保障。


    受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拉动,全社会用电量继续增长也扩大了售电市场的整体规模。中电联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比上年四季度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电力消费增速稳中有升。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合计用电量1.7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


    虽然煤炭价格从最高点大幅回落,但去年以来仍保持相对高位运行,未来发电企业如何减轻煤价的影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永磐表示,将进一步控降燃料成本,提升煤电子公司盈利水平。


    对此,杜松建议,绝大部分时间进口煤价均低于内贸价格,且中低卡的印尼煤具备单卡价格优势,沿海电力企业应加大拓展进口煤渠道的力度,并适度在价格低位时提高煤炭库存,尽量规避在旺季价格高位时进行过多的现货采购。


    近一年内,国资委多次会议提及煤电联营、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各大发电集团积极响应。“煤电联营最直观的益处就是可以让电力企业不受煤价波动影响,供应和成本都相对稳定。不过,过多的煤电联营会造成市场煤份额大幅下降,加大现货市场的波动率。”杜松认为,对发电企业来说,由于新增煤电更多的只是调峰作用,因此会造成利用小时数下降和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增加发电企业成本,对电力企业的成本端带来压力。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电力企业又将面临迎峰度夏的保供压力。“过低的煤价不利于新能源转型,过高的煤价则不利于保供稳供,关键是保证煤炭价格的平稳运行。”杜松说。(王轶辰)

    2023-05-17
  • 文旅强劲复苏 赋彩美好生活

    国内旅游出游2.7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几乎所有景区都热闹了起来,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强势复苏局面。


    当下,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等成为旅游新风尚,“旅行+演艺”“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馆”等受到游客青睐。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类文旅项目中沉浸式体验“诗和远方”,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古镇一家钧瓷企业,游客体验钧瓷拉坯技艺。新华社发


    研学游带孩子们沉浸式探秘中华文明


    钻木取火、制作陶器、手绘花纹……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文化博物馆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体验着一个个研学项目,探寻着关于文物的奥秘。这是日前举办的“花开中国·寻根仰韶——‘仰韶之春’考古研学周”的活动现场。“仰韶之春”考古研学以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等为活动场地,通过一系列模拟考古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通过人际互动、感官体验、实地考察等直观感受到文物的历史渊源,进而锻炼动手能力,丰富考古知识。该活动成为青少年探寻历史遗迹、感受考古魅力、汲取文化滋养、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研学游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各地中小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开辟“第二课堂”,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学游带孩子们沉浸式探秘中华文明,让孩子们游有所学,游有所得,游有所乐。“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一体的重要见证。为传承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不久前,大衍·三星堆研学基地举行授牌仪式。基地开设方舱考古、文物修复、古陶、传统文化、古蜀农耕、山海经儿童剧本等特色研学课程,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培养兴趣、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吸引了大量中小学生到此“打卡”。


    研学游重在游中学,在学中游,要通过参观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结合导览解说、实践体验、小组研讨等,沉浸式体验考古过程、工艺制作、非遗表演等全过程,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系统学习文化精髓,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研学游持续火爆,接下来,相关各方不仅要持续打造精品研学课程,兼顾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和体验感,避免“旅而不学”或“重旅轻学”,还要加快推动各类研学基地、营地建设标准化、精致化,强化基地、营地动态管理,引导其向品牌化、集聚化发展。








    观众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看展。光明日报记者刘平安摄/光明图片


    各类文艺演出激扬奋斗力量,让青春闪光


    日前,为迎接成都大运会,同时庆祝五四青年节,主题为“青春有约唱响大运”的五四青春歌会在成都大学体育馆欢乐唱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50所高校的一千余名学生同台唱响大运歌曲,呈现了一场释放青春活力的视听盛宴。


    今年“五一”前后,演唱会、音乐会、话剧、舞剧、戏曲专场等各类文艺演出一票难求,各地火热上演着一场场青春盛会。仅以音乐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五一”长假期间,就有40多场音乐节火爆开唱,遍布19个省市区。与以往不同,今年的音乐节不再集中于某几个一线大城市,而是遍地开花,可谓盛况空前。音乐会为城市或乡村带来鲜活能量,用音乐抚慰年轻人的心灵。比如2023北京潮流音乐节,分别以“摇滚燃岁月”“热血铸青春”“五音传千年”为主题持续三天,为观众带来活力、开放、多元的音乐体验,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弘扬主流价值,为民众呈现国内兼具原创力与品质感的音乐盛宴,让观众在音乐中看到光明,点燃梦想。


    除了火热的音乐会、演唱会,多元剧场演出同样热火朝天。以上海市中心的核心演艺聚集区为例,“五一”期间,演艺大世界范围内主要场馆上演80余部各类售票演出,其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4月30日起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8天11场,开票后即迅速售罄。而在北京,多部与青春有关的作品接连上演,激扬青年人的奋斗力量,让青春闪光。4月28日,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觉醒年代》在北京世纪剧院成功首演。该音乐剧以有历史温度、有理想信念、有信仰力量的音乐与舞蹈,以年轻化视角,艺术地再现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青春的澎湃岁月,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很快掀起一波青春励志、不忘初心的红色浪潮。


    新型文化空间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诗和远方”


    “五一”期间,也有很多人选择在家门口乐享“诗和远方”。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堇艺坊“艺起来”惠民品牌、堇书房“阅起来”连锁品牌、博物馆美术馆群、全民阅读惠民服务系列、“鄞州晚七点”……在宁波市鄞州区,解锁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有N种途径。多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市民在城市每个街头听见旋律、看见美。


    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创新打造了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了一批“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比如山东省淄博市以城市书房、阅读吧、图书漂流柜为基本形式,与公共图书馆一起,形成全方位、多辐射的“城市书网”;河北省石家庄市打造时尚实体书店、精致艺术品博物馆、个性化写字楼艺术空间等,以其开放性、现代性、艺术性等特点提升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为大众所青睐和追捧。


    在人们普遍追求美好生活的今天,多样文化需求迸发,公共文化空间“美不美”“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人气“旺不旺”。随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品质不断提升,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逐渐成为一些地区的过节新风尚。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必舟车劳顿就能乐享“诗和远方”便是一种幸福。


    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据报道,今年的“5·19中国旅游日”将以“主题月、主题周、主题日”的形式在5月开展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全国各分会场活动、旅游惠民活动、“中国旅游日·与文明同行”文明出游活动、“中国旅游日·中国色彩”长卷传播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将会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值得期待。

    2023-05-17
  • 电煤成本得到控制 电力企业业绩普遍好转

    电煤成本得到控制,上网电价浮动范围扩大——


    电力企业业绩普遍好转


    本报记者王轶辰


    一季度,电力企业净利润普遍好转。五大电力央企上市公司中,大唐发电与华能国际两家企业扭亏为盈。大唐发电净利润1.3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约4亿元,增幅133%;华能国际净利润22.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约10亿元,增幅335%;华电国际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增长82.3%。


    煤价和电价是影响煤电企业业绩的核心因素。2021年4月起,受供需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开启涨势。10月中旬,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突破每吨2600元,刷新历史高位。有关部门及时出手干预,一方面加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另一方面督促企业全面签订落实电煤中长期合同,同时,对电煤长协和现货价格的合理区间分别进行规定,要求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交易价格在570元/吨至770元/吨运行,对应的现货价格不得超过长协上限的150%。此后,煤炭价格大幅回落。


    电煤成本得到控制后,电价涨跌幅限制也进行了调整。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成本和电价的双重提振,扭转了电力上市公司业绩。”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地质封存技术研究所所长杜松说,在燃料端,煤炭供应长协全覆盖得到了更好的执行,让火电有了更充足的低价煤炭资源;在售电端,政府提高了高耗能企业电价上限,企业则提升了盈利性较好的新能源发电占比,使得企业利润得到有效保障。


    受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拉动,全社会用电量继续增长也扩大了售电市场的整体规模。中电联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比上年四季度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电力消费增速稳中有升。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合计用电量1.7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


    虽然煤炭价格从最高点大幅回落,但去年以来仍保持相对高位运行,未来发电企业如何减轻煤价的影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永磐表示,将进一步控降燃料成本,提升煤电子公司盈利水平。


    对此,杜松建议,绝大部分时间进口煤价均低于内贸价格,且中低卡的印尼煤具备单卡价格优势,沿海电力企业应加大拓展进口煤渠道的力度,并适度在价格低位时提高煤炭库存,尽量规避在旺季价格高位时进行过多的现货采购。


    近一年内,国资委多次会议提及煤电联营、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各大发电集团积极响应。“煤电联营最直观的益处就是可以让电力企业不受煤价波动影响,供应和成本都相对稳定。不过,过多的煤电联营会造成市场煤份额大幅下降,加大现货市场的波动率。”杜松认为,对发电企业来说,由于新增煤电更多的只是调峰作用,因此会造成利用小时数下降和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增加发电企业成本,对电力企业的成本端带来压力。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电力企业又将面临迎峰度夏的保供压力。“过低的煤价不利于新能源转型,过高的煤价则不利于保供稳供,关键是保证煤炭价格的平稳运行。”杜松说。(来源:经济日报)

    2023-05-16
  • 弹性工作制 为年轻妈妈解忧

    光明日报记者王丹


    近日,广东省人社厅、省妇联发布《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用人单位拿出部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用于“妈妈岗”设置,鼓励引导“妈妈岗”实行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的方式,并就“开发‘妈妈岗’岗位”“加强‘妈妈岗’就业服务”“加强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生育、性别、就业这些关键词,单拎出来,任何一个都是“热词”,而当它们“三合一”叠加在一起,很难不引起关注和讨论。


    虽然种类繁多,但究其本质,“妈妈岗”是一种弹性工作制度。弹性工作本身并无性别之分,但为何妈妈们对弹性工作的需求更强?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此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弹性工作又带来哪些平衡新难题,又该如何破解?于家于国,这些问题都是如此重要而紧迫。








    湖北云梦县清明河乡三港村村民刘云香在晾晒采摘的大马士革玫瑰花。她成立的农业合作社,开展花茶种植及深加工,解决了百余名村民就业,实现户均增收两万余元。胡学军摄/光明图片


    被困在时间里的年轻妈妈


    35岁的紫萱在一家媒体做文字记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5岁,老二不到2岁。“我白天在职场参与第一轮班——完成工作,下班回到家无缝衔接开始第二轮班——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尽管有老人帮忙,但日复一日来自工作与家庭的撕扯与双重压力,仍让她感到心力交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家庭结构核心化,家庭互助的功能也不断被削弱。精细化育儿的浪潮下,妈妈的个人时间被更多挤占,而为了在职场竞争中不至于被甩下,妈妈们只能尽力提高工作效率,或“压榨”自己的睡眠时间。为了尽可能兼顾工作与家庭,部分处于事业黄金期的婚育女性,不得不忍痛踩刹车、减速。


    让人焦虑的是,这种平衡很脆弱,一点小的“计划外”事项就可能将其打破,也许是家人的一场生病,也许是“阿姨”的一场临时出走。而一旦天平失衡,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内部分工下,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妈妈暂时甚至永远退回家庭。


    为了尽可能挖深个人职业发展的护城河,不少女性选择推迟生育,甚至不生育。在高校,面对“非升即走”考核期与最佳生育期严重冲突的时间困境,不少青年女教师冒险踩线“35岁”甚至更晚生育。


    近年来,另一个与之有关的职业流动现象是,妈妈们大举进军保险经纪赛道,其中不乏教育背景和工作履历都很亮眼的前职场精英。在随机线上“路采”中,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工作时间和节奏弹性可控”是她们选择加盟保险经纪的首要原因。


    妈妈们虽然职业身份不同,家庭环境各异,但却面临着几乎同样的时间困境。妈妈们,被困在时间里。随着妈妈们的时间困境被越来越多看见,相对应的社会共识不断凝聚:破解她们的时间困境,缓解她们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与压力十分重要和紧迫。这直接影响家庭的生育决策,关涉女性就业权利与保障等。


    也基于此,“妈妈岗”代言下的弹性就业,被视作破解女性生育与就业难题的一种制度性解决方案。各方期待,以此为切入口,多方面施策,能有效提振女性生育意愿、释放女性劳动价值潜力,助力实现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巍山县,几位民族工艺厂女员工在进行非遗扎染产品制作。张树禄摄/光明图片


    如何定义弹性


    近年来,弹性就业相关表述多次出现在公共政策文件中。


    2021年7月,国家层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同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要求将“生育友好”作为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那么,到底何为弹性工作?契合女性需求的弹性工作路径何在?


    所谓弹性,其实是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工时制度来说的,灵活性多表现在工作时间和地点上。一直以来,都有一些家庭妇女把原材料或零件拿回家进行加工,如鞋垫、仿真花、刺绣等,这种“客厅即工厂”的工作模式其实就属于弹性劳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组织方式等的进化,尤其是女性整体受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弹性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远程办公风起、基于数字平台劳动参与的“新零工经济”快速发展,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两大新现象。


    弹性就业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也并非万物皆可,有些工作或劳动天然不适用高度弹性化的劳动管理,自然也不能更好满足女性“为妻为母”的角色需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青年学者郝龙依据相关研究,粗略绘制了一张“适用地图”。


    他指出,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生产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在实行弹性管理方面相对更容易一些,如农业园雇工等。不过,由于劳动收益相对较低,其就业吸引力有限。


    第三产业目前是灵活就业的重点领域。“平台经济有点接近于‘核心—辅助’式的劳动力配置模式:有一个出众的核心团队保证基准的效率输出,然后以人海战术(高可替代性)来弥补非核心队伍的高流动性和个体生产效率不足,传统行业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第二产业中,结合东部地区的家庭代工制经验来看,那些能够有效实现生产过程同生产场所和专业化生产设备相脱离、而不过度损害生产效率的行业,是最适宜实施高度弹性化管理的。那些拥有市场竞争优势或保护屏障的制造业领域,如地方、民族特色产品等,也能够以此优势来弥补或部分抵消劳动控制不足造成的效率损失。


    以他在陕西林县扶贫车间的研究举例。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行,有效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的农产品初加工、手工业等扶贫车间大量出现。因工作时间弹性且离家近,吸引了不少为照料家庭而返乡赋闲的女性进入车间当女工。


    调研发现,当地特色藤编制品生产车间,专门生产属于民俗文化产品的藤编家具,对技术和设备依赖较低,本身可采用短时工、来料加工、家庭代工模式,“与弹性管理具有天然契合性”。


    当地另一个承接外贸足球订单的扶贫车间则不然。该车间对劳动技能、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旦女工因“家庭优先”倒逼企业过度弹性管理,将会产生企业订单违约、经营受损的风险。


    不过,郝龙也补充指出,如果一个企业采用混合的劳动力使用方式,比如强劳动控制的核心团队+弱劳动控制的辅助团队,也可以部分实现高度弹性化的劳动管理。


    据了解,在中山等地的一些制造生产车间,按照“全能工”+“妈妈岗”的模式进行员工配置,如有“妈妈岗”请假,由此产生的空缺会由熟悉车间所有岗位流程的“全能工”补上,以此保证产线正常运作。








    在山东惠民县辛店镇“惠民工坊”,一名女员工在接纺线。新华社发


    远程办公风起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4G/5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远程办公的技术条件已趋向成熟,随时随地办公早已成为现实。


    尤其是疫情冲击下,人员自由流动不同程度受限,不少企业和组织不得不选择将居家办公作为特殊时期的应急手段大面积使用。这在客观上推动了这种工作模式的扩散与使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不少企业仍保留了这一选项。


    在远程办公的风潮中,OTA(在线旅游代理商)平台携程无疑是走得更远的那一个。2022年3月,携程在全公司推行“3+2”混合办公,员工每周三、周五可以选择在家远程办公,不限岗位,不设门槛。据该公司员工透露,申请流程只需两步:OA系统内提交居家办公申请、直线领导审批同意。


    “没有特殊情况,我基本都会申请一周两天的居家办公。”现年44岁的黄女士目前在携程任技术支持专家,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上初中,老二上幼儿园。“一周两天居家办公,可以节省通勤时间和费用,节省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搞家务,也不耽误下午接孩子放学。剩余3个工作日,爸爸可以承担接送等任务。”她说。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像黄女士这种“双职工+两孩”的家庭日益增多。混合办公这种弹性工作的模式,让她们在没有祖辈隔代帮忙、不用购买市场化托育服务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家庭的如常运转,“否则真的摆布不开”。


    就她观察,有娃一族和通勤成本较高的人群,是混合办公模式的忠实拥护者。携程的相关统计显示,公司约2/3的员工申请过混合办公,已婚已育者申请比例超30%。在对混合办公的多个支持理由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减少了通勤时间,时间利用更高效;便于平衡工作和生活;幸福度高,工作上更有创造力。


    远程办公,让劳动者获得更多工作时间和地点上的灵活自由,也有助于企业降低办公成本,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混合办公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吸引优秀人才的新范式,对于企业多元化人才库的建立拥有巨大的助力。”携程集团CEO孙洁说。


    弹性工作有效开展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配备有全面完善的系统支持,建立完善的流程及监管机制和体系。携程相关负责人说,这需要企业从组织保障、考核监管等多个层面进行升级。


    根据智联招聘2022年发布的《中国远程居家办公发展报告》,教培行业、互联网、数字化、单体化、知识型的行业占据远程居家办公招聘的主力位置。未来,除程序员、在线客服、网课老师等岗位外,还将有大量工作岗位可以远程办公。


    这也意味着,随着远程办公这种生育友好、家庭友好的灵活弹性办公方式的加速普及和适用,更多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生育女性,将重新获得时间解放和价值实现。








    福建福州市,一位年轻女性在招聘会上了解岗位信息。新华社发


    数字“木兰”崛起


    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有一个特别的直播基地。其特别之处,不仅在于这个直播基地走差异化的“仓播”路线——顾名思义,就是在仓库做直播,还因为基地目前签约的300多名直播主播中,绝大多数都是附近的宝妈。公司为主播提供直播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主播自己决定开播时间段,每天只需要播4至6个小时,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一边照料家庭一边工作赚钱,而且还是新业态的主战场,数字经济时代,让更多的宝妈们迎来新的就业机遇和重塑生活秩序的可能。现实生活中,网约车司机、电商运营、社区团购团长、文案编辑、自媒体博主、AI标注员……这些新技术和市场发展衍生出的新职业,正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女性。


    网络主播中接近6成为女性,头部网约车平台上,每10位司机中就有1位是女司机……新型灵活就业对女性的吸引力可见一斑。据《2022中国女性数字平台就业发展报告》估算,2022年女性通过数字平台就业的人数已超3800万人。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与诸多行业和领域的深度融合,不少新业态、新职业被催生出来,这本身就为包括女性在内的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了其就业渠道。


    平台经济的强势崛起推动新型灵活就业模式快速发展。它打破了时空束缚对女性就业的限制,创造了更多弹性办公、居家办公的工作机会,让其兼顾家庭与工作成为可能。同时,数字经济强调沟通、分享、连接等特点,让女性的一些就业优势得以凸显和发挥。


    而且随着女性数字“工具箱”的不断丰富,她们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也将被突破。从一个普通的自媒体博主,进阶到深入母婴电商、服装设计与生产、儿童启蒙教育等领域自主创业,雇佣更多宝妈们,帮助她们实现弹性就业……时代大潮里,太多关于女性增能赋权的故事正在上演。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联动反应是服务业数字化大潮下家政服务业平台蓬勃发展,为更多女性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机会。而由此推动的家务劳动社会化,又将另一部分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更大空间释放个体潜能。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萍调研发现,参与直播等数字经济下的新灵活就业,对乡村女性来说,除了增加家庭收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外,还显著提升了她们的数字媒介素养。孙萍团队调研还发现,“相较于高学历城镇女性,新型灵活就业对乡村女性的就业带动效应更强”。


    不过,新经济、新业态给女性实现弹性就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挑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宋月萍在研究论文中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或加剧已存在的数字性别鸿沟,使女性在新职业等的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平台经济算法存在的性别盲视,也会加重女性就业歧视。


    关于应对之道,宋月萍认为,要增强女性参与数字经济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平台算法的监管,对带有性别歧视的算法规则及时予以更正,更好保障女性劳动权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项建议、提案还指出,新业态用工方式、时间、关系较为灵活,传统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全适用,需尽快调整相关法律规范,探索创新保障制度,保护该群体劳动权益。


    强化弹性工作政策配套


    “‘妈妈岗’工作模式是个很好的尝试。该政策通过‘核心—辅助’式的劳动力配置模式,放松对一部分就业者的劳动控制,尤其适合生育女性的特殊就业需求。”郝龙认为,在不影响企业基础生产效率的情况下,这对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家庭收入,实现女性自我发展有很大助力。


    远程办公或是电商直播、扶贫车间的弹性做工等,这些弹性的工作模式确实为女性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路径,帮她们减轻了工作与生活造成的时间挤压,但一些因此而受益的妈妈们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困惑。


    她们说,因为工作时间上更加弹性自由,家里人会更加心安理得地认为,妈妈应该更多承担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的责任,这强化了女性家庭优先的逻辑,感觉自己被置于新的时间困境和角色冲突中。


    郝龙在乡村扶贫车间的调研中也发现,这让生育女性更倾向于以“赚零花钱”的逻辑来应对弹性工作,减少了自身在观念、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实现更大自我发展的可能。


    “对于生育女性的就业,不能仅仅从就业角度来考量,而更应关注引发生育女性弹性劳动的原因,并尝试改变它。”郝龙认为,政府在着眼增加女性就业机会的同时,需通过增加普惠性托幼服务和养老服务的供给等配套政策,切实减轻生育女性的家庭照料负担,让她们不仅“有的干”,还能“干得安心,干得长久”。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玉静在研究中也指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增加家庭照料服务的供给和水平,尤其是要对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此外,在家庭中倡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同样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广东省人社厅、省妇联此次发布的《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创造生育友好型工作环境,鼓励用人单位设立“妈妈岗”车间、“妈妈岗”生产线等,并建立“妇女之家”,为员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传递出清晰且积极的信号。


    全国妇联、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在调研中也表示,将进一步推广“妈妈岗”灵活就业工作经验,拓展新业态领域“妈妈岗”,促进妇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更有保障就业。


    也是在近期,上海、浙江等地明确鼓励幼儿园向下延伸,面向2岁以上的孩子提供托育服务,稳步推进托幼一体化。其他各地也已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列入任务清单。


    向着家庭友好、女性友好的方向,更大的共识在凝聚,更多的力量在汇聚。

    2023-05-16
  • 五月十日至十四日,二〇二三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办 携手推动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空间站1∶10模型、《流浪地球2》中的“钢铁螳螂”、全球首款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5月10日至14日,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办。同期举行的2023中国品牌博览会上,近千家中国企业在约6万平方米的展馆中,首发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秀出品牌发展新成色。


    品牌见证前行,也镌刻奋进。让我们从一件件硬核的中国制造、一张张闪耀的中国名片中,感受品牌发展魅力、展望品牌前进方向。


    大国重器集中亮相,彰显中国品牌新力量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从制造到建造,从跟跑到领跑,从国内到全球……在央企展区,38家中央企业汇聚一堂,参展数量是2021年线下展的两倍,一批“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集中展示,展现出中国品牌的强劲实力。


    创新能力更强。头戴核岛安全壳顶部造型头盔、脚踏核工业安全鞋、主体屹立于堆芯燃料组件的底座之上……5月10日,国家电投在展台举办“国和一号”IP形象发布会,炫酷又可爱的形象一经揭晓,便吸引不少观众上前观看。


    作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国和一号”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张名片。“从燃料组件到关键设备,从核心材料到系统平台,观众在现场就能看到模型或实物,感受我国高端装备的技术实力。”国家电投党组副书记、董事栗宝卿说。


    国产首制大型邮轮、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全球首艘LNG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船……在中国船舶展区,一个个精美模型背后的一项项“中国第一”,诉说着我国船舶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中国船舶党组书记、董事长温刚说:“作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之一,我们将按照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一流企业标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市场足迹更远。在中国建筑展台,一个偌大的沙盘上,标注着一座宏伟的“中国建造之城”。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区域,一幢模型高楼拔地而起,它实高385.5米,是在建的“非洲第一高楼”。据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建筑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承建了2400多个项目。


    随着民航客运市场逐步恢复,中国国航正加速全球布局。夏秋航季,国航上海始发的国际通航点7个、地区通航点2个,覆盖了东京、新加坡、曼谷、法兰克福、伦敦等热门航线。新客舱内饰、客舱娱乐设施……在展厅现场,不少观众在航空服务专区,近距离感受国航推出的最新服务产品。


    发展底色更绿。宽敞舒适的座椅、智能照明系统、600公里超长续航……中国中车发布了最新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氢能源市域列车。车辆不仅能实现自动唤醒、自动启停等智能行车功能,还可通过使用清洁能源真正实现“零排放”。


    国家能源集团展台带来风光火储氢综合能源基地模型,生动展示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全貌;中交集团在主题展区,展出世界单体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沙盘;中国中铁展台设置“雪域先锋号”盾构机模拟驾驶舱,通过科技感十足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展厅里,一件件大国重器集体亮相,展现出中国品牌的无限势能。


    创新精品竞相展出,助力迈向品质新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漫步在博览会上,一系列创新精品打造的品质新生活令人感受深刻。


    数字驱动,激发品牌创新活力。


    步入浙江馆,万事利丝绸互动展区人头攒动。依托人工智能图像算法技术,只需输入生肖、性别等信息,平台便能自动生成个性化丝巾图样。“通过数字化改造,工厂可以实现每条丝巾定制化生产,最快24小时便能交付消费者。”万事利丝绸董事长李建华表示,数字化已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展会上,哔哩哔哩联动众多老字号品牌推出5500款数字藏品。“短视频平台联手老字号IP,这样的跨界创新,将为提升老字号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注入新活力。”哔哩哔哩有关负责人说。


    需求引领,拓展品牌成长空间。


    移步福建馆,安踏带来的冠军跑鞋成为明星展品。“通过搭载氮科技与碳管悬架系统,这双跑鞋能提供高效缓震与稳定性能。”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在全民健身风潮下,安踏将面向更多大众跑步群体,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稳定、安全的跑步体验。


    “亮度和舒适性是消费者挑选投影产品的重要指标。”极米科技展台负责人说,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此次极米展出搭载第三代投影光源技术的智能投影设备,能更好实现投影亮度、观影色彩和观影舒适性之间的平衡。


    乡村振兴,提升品牌发展成色。


    年销售额超200亿元的安慕希,在展台重磅呈现“新农人”帮扶计划。自去年项目运营以来,这一计划已深入吉林通化、广东徐闻、四川攀枝花3个原料产地,累计培训170名小微企业主和合作社骨干,帮助超千名从业者增收。


    北京烤鸭、新会陈皮、富平柿饼、秭归脐橙……今年中国品牌日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展区,多达93种的特色农业品牌吸引了众多观众。


    品牌助力美好生活,一直在路上。5月11日,中国品牌日活动期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上启动了“人民美好生活共创共享计划”,未来将携手优秀中国品牌,发起美好生活系列公益活动,开展多线采风调研,深度探究中国品牌助力美好生活的创新发展模式和丰硕成果。


    加快推进品牌建设,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推动品牌建设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与共。此次中国品牌日活动期间,多场论坛接连举行,来自相关部委、地方主管部门和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为中国品牌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品牌发展动能。


    “创新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路径。”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说,近年来中交集团在高原冻土、离岸深水港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未来将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世界一流企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专注主业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培育产品卓越、品牌卓著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


    促进全球共享,不断拓展品牌发展空间。


    “全球化时代,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才能拓展品牌发展的领域和空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介绍,目前,由中核集团研制的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批4台机组全部按期建成投运,未来还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核能发展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近年来,上海以开放胸襟汇聚品牌,用好进博会平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让中外优秀品牌在上海这个国际大舞台竞相绽放。据介绍,下一步,上海将不断加强品牌保护,建设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助力更多中国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勇担社会责任,更好擦亮品牌价值底色。


    “价值创造是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关键路径,也是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本质要求。”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表示,近年来保利持续助力增进民生福祉,接下来还将秉持责任为本、发展至上的价值观,在服务国家战略落实落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百度副总裁璩静说,通过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百度不断以技术进步助力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乡村振兴,未来将始终立足本分,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持续用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加便捷、更有温度。


    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不断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品牌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2023-05-15
  • 就业与招工两头用力解两难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有超过5200万户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的新增就业。可以说,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稳就业扩就业的基本支撑。不过,当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同时存在。记者采访了不少中小企业和有关部门,看他们在招工用工方面采取了什么举措,以及如何匹配用工需求拓宽容纳就业空间。


    招人难度不小


    天津爱码信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进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里的招聘信息平台盲选求职者。“看见合适的人,我赶紧让人事专员去联系面试。”孙进说。


    中小企业求贤若渴已是普遍现象。“为了招聘到合适的人,我有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都是在找人。”优仕铭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本全说。


    即便今年就业市场还有相当数量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未落实就业去向,中小企业的招录情况仍不理想。


    萃智指南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王凌霄表示,作为创业公司,他们今年参加了一些政府部门组织的招聘会,来面试的学生挺多,但通知实习的时候又不来了。因此他们今年基本上招聘的都是有从业经验的往届生。


    造成中小企业招人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求职者角度看,高校毕业生求稳心态持续上升,国企是“香饽饽”。近日发布的智联招聘《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6.7%,较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且连续3年呈上升态势;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为12.6%,较去年下降4.8个百分点,连续3年呈下降态势。


    从对企业规模的偏好上看,今年中型企业为毕业生首选,占比48.6%,较去年上升3.5个百分点;选择大型企业的毕业生占比25%,较去年提高8.1个百分点,与2021年持平;而选择小微企业的比例为26.4%,较去年下降11.6个百分点。智联招聘分析认为,今年经济进入恢复期,大家的信心有所恢复,因而毕业生对大企业的偏好有所回升。


    从企业角度看,虽然中小企业量多面广,但是不少中小企业走的是“专精”路线,深耕细分市场,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毕业生往往达不到企业的技术要求,而高技能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常常可遇不可求,这加剧了中小企业招人的难度。此外,人员流失率高也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政策利好企业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关心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了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稳岗扩岗,就业政策倾斜力度不断加大。


    在今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大人才兴企支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将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优化中小企业职称评审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备案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入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4月底出台的稳就业文件中,明确了“降、贷、返、补、提”政策组合,倾斜支持吸纳就业多的行业企业,更好激发企业活力,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各类型企业都能享受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降低、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利好。“对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小微企业,可发放最高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中小微参保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可达60%。”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


    中小企业是招录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渠道。5月11日举办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激发企业用人积极性。


    “虽然现在招聘方式、面试模式更宽泛了,不过企业选人主要考虑岗位和人员的匹配度,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宝泰隆集团有限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赵瑛瑀表示,公司今年在人才引进方面享受到了政府补贴。


    招聘市场上,中小企业正通过线上招聘、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加大招聘力度,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一些企业也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人力资本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小企业招聘的情况相对2022年较好,有一定的复苏回暖。硬科技、医疗等行业的招聘需求相对较大;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招聘需求相对较少;互联网和金融行业降薪较为普遍,高薪岗位有一定的减少。


    构建服务平台


    目前,面对中小企业在资金支持、技术进步、人才应用等方面的需求,行业组织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他们积极构建新型服务平台,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中小企业合理诉求和实际情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帮助中小企业争取各类帮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4月20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组织会员企业进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参加校园招聘会;4月23日,该协会又组织会员参加由北京市人社局主办的2023年北京市大型现场招聘会。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执行会长任兴磊表示,企业发展要靠持续不断的人才供给,为企业搭建平台吸引高素质人才是行业协会服务行业的具体体现,配合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是行业协会拓展服务的有益尝试。“我们正在主动搭建校企对接平台,千方百计解决毕业生与中小企业在就业招聘方面急难愁盼的问题,开拓市场岗位资源、落实人才供需对接服务,送岗送企进校园。”任兴磊说。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秘书长王羽介绍,协会从科技进步的角度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成长,近几年在全国培训科技服务机构的创新创业导师超过4200名,切实解决了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2022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陆续组织了3000多家企业与600多所高校参与“百日招聘56789直播带岗”,触达毕业生70余万人。“我们还持续进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完成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线上培训约4.4万人次。”协会总经济师张晓辉说。


    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缺口问题,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携手百余家高校,开展“海聚英才,助企腾飞”系列活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公益招聘,助力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据介绍,“海聚英才”平台整合了百余所高校,对人才进行专业职业测评和规划,为企业提供了精准高效的人才服务。(记者敖蓉)

    2023-05-15
  • 即时物流 蓬勃兴起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即时物流蓬勃兴起


    核心阅读


    同城取送、代买、帮办事……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即时省时需求的不断提升,以跑腿代办为主要形式的即时物流正蓬勃兴起,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消费者对跑腿代办服务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相关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忘带物品,使用“跑腿”帮取送;逢年过节,叫个“跑腿”送鲜花;抽不开身,下单“跑腿”帮取号……随着消费者即时省时需求的不断提升,以提供同城取送、代买物品、帮办事务等非标准化的新型服务形式——跑腿服务勃然兴起。


    近日,相关咨询机构发布的《2022年中国跑腿经济市场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跑腿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3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64亿元。


    作为即时物流衍生出的新服务形式,跑腿服务何以快速兴起?如何持续激发市场潜力?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


    服务场景更广需求更旺


    “10分钟上门取走钥匙,30分钟后就送到了父母家中,实在太方便了!”最近,上海浦东新区的李先生发现新房装修的钥匙忘还给父母了,自己送一趟来回路程近30公里,于是便通过达达快送下单跑腿服务。“约定时间上门,准时安全送达,经济又省事。”


    对跑腿服务的旺盛需求,北京的美团跑腿配送员张岩岩感受真切。“春色正好,不少消费者外出赏春,最近几天往景点送的跑腿订单量飞速上涨,今年4月以来我已在市区内跑腿超1000公里。”张岩岩说,帮送忘带的身份证、帮取遮阳伞、提前代排队,跑腿这份工作,在为用户带去便利的同时,也收获了帮助他人的价值。


    工作生活中的“急、忙、忘”成为跑腿服务的典型需求场景。数据显示,38.4%的消费者由于忘带物品,使用跑腿帮取送;37.3%的消费者使用跑腿帮买东西;此外,帮排队、送文件等需求也逐渐增多。


    同时,跑腿服务具有较强的节日属性,更多消费者通过跑腿服务送礼物、帮办事,在重要节日传递心意。数据显示,今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期间,达达快送平台鲜花蛋糕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一倍。


    从消费人群看,目前,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已逐步形成跑腿服务的消费习惯,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正在逐渐习惯使用跑腿服务享受生活便利,其中,80后、90后使用服务的频率较高,已然成为跑腿消费的主力军。随着跑腿市场不断拓展以及中小城市需求增长,跑腿服务将会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作为即时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跑腿服务具有较强的高效性、非标性、地域性和复合性,主要用于解决消费者临时产生的小范围内跨地域服务需求。”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王岳含介绍,从服务类型看,跑腿服务大致分为同城取送、同城代买、帮办事等3类服务,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个性化需求增多,未来跑腿服务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满足消费者更多即时服务需求。


    供需双向持续发力


    跑腿服务增长动力强劲


    短短数年,跑腿服务何以快速兴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难以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需求侧看,即时需求爆发和消费升级加快,共同构成跑腿服务不断壮大的强劲动力。


    “从餐饮外卖到零售用品,再到跑腿服务,消费者对消费的时效性要求正在不断提升,而跑腿服务包括同城取送物品、同城代买和帮办事等,能够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节约时间的需求。”达达有关负责人介绍,据测算,2022年我国即时履约配送订单量破400亿单,用户规模破7.5亿,这一趋势折射出消费者对省时省力的诉求已渐成刚需。


    在王岳含看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年轻人逐步成为消费主力,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从满足基本需求向追求品质升级,有能力也有意愿通过服务付费,获得更好的产品与更从容的生活,这为跑腿服务茁壮成长厚植了发展土壤。


    从供给侧看,市场运力充足和物流技术创新,有力支撑跑腿服务可持续发展。


    服务网络边界不断扩展。得益于较为灵活的用工方式,不少跑腿平台企业通过众包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庞大从业人员,构建了较为广泛的服务网络,支撑开展大范围、高频次跑腿服务。如达达快送本地即时配送业务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区、市),上百万骑士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搭建起由即时配、落地配、个人配构成的全场景服务体系。


    即时配送体验持续优化。部分跑腿服务依托平台企业,将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整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供需对接,有效降低商户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提升即时配送物流体验。


    通过将传统物流“收转运派”的过程转变为“收”和“派”的直取直送模式,顺丰同城结合前置仓布局,缩短配送半径,实现“平均1小时”全城送达,提高物品配送效率;依托美团“超脑”配送系统,用户下单后,可自动完成订单匹配、路径规划和时间预估,为每份订单预估送达时间、指派合适骑手,并为骑手设计合适的取送路线,以保障消费者使用体验。


    服务15分钟生活圈


    向多元化、专业化、有序化发展


    流则通,通则兴。采访中,不少企业和专家纷纷看好跑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他们表示,未来随着本地生活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供需两侧的双向发力,跑腿服务将在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便利百姓生活、促进商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从最初依托餐饮外卖场景出现并快速发展,跑腿服务范围逐渐从餐饮扩展至商超、日用、医药等零售品类,并进一步向非标准化服务扩展。王岳含认为,从“送外卖”到“送万物”,当使用跑腿取送物品的习惯基本养成后,消费者对跑腿代办服务有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非标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服务类型的横向延展。


    近年来,相关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21年8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到,要完善前置仓配送、门店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等末端配送模式。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并提出,完善城市配送设施和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末端网络服务能力。


    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不少企业持续发力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更好满足细分需求中壮大跑腿经济。美团跑腿推出“专人直送”功能,骑手全程只接送一单,以提升物品的送达时效和配送安全性;针对鲜花蛋糕等重点品类,达达快送配置汽车配送服务,平均配送时长相较电动车快20分钟。


    作为新兴业态,跑腿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仍有赖于不断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服务质量检测评估。王岳含提出,由于跑腿服务种类多、领域广,应构建适应跑腿服务新业态发展的监管机制,增强跨部门联合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模式,充分发挥智慧监管、信用监管作用,不断促进服务规范化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记者韩鑫)

    2023-05-12
  • 北京推出十项行动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

    施公共部门稳岗扩岗启动高频次专项招聘


    北京推出十项行动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今天发布了岗位拓展、服务优化、兜底帮扶、权益保障等十项具体行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精准的就业服务、更优质的培训机会和更好的权益保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据介绍,在就业政策落实行动中,北京市人社局将聚焦落实各项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推广“直补快办”模式,激励市场主体更多吸纳就业。有需要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北京市人社局官方网站“法人办事”-“用人单位岗社补(吸纳就业补贴)”模块申请相关社会保险补贴。


    同时,实施公共部门稳岗扩岗行动。北京人社局协同有关部门着力强化“一稳定四扩大”,即:稳定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国有企业招聘、基层岗位招用、科研助理招聘、就业见习规模。


    北京市人社局还将实施创新创业服务支持行动,组织开展创业启航培训,持续办好“创业北京”“京彩大创”等创业大赛,依托大学生创业板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全链条服务。


    今年,北京市人社局还将实施高频次就业专项招聘行动,全市人社系统全年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会不少于300场、就业创业指导活动不少于100场。今年以来,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40场,40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6万余个,并组织直播带岗、就业创业指导等特色活动52场。


    在就业困难兜底帮扶行动中,北京人社局聚焦本市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实施“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确保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100%帮扶。


    此外,北京人社局还将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行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青年专项技能提升行动、就业见习质量提升行动及实施就业权益护航行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记者赖志凯)

    2023-05-12
  • 山东台儿庄:“理响讲台”传递干事创业信心决心

    “辣椒对土质和水肥的要求比较高,最好是PH在6.2到7.2的微酸性土或者中性土……”近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栗庄村大棚里,百姓宣讲员赵作胜正向菜农们讲解辣椒的种植技术。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台儿庄区全力打造“理响讲台”理论宣讲品牌,深入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基层理论宣讲模式,构建“区级宣讲队伍+镇(街)宣讲队伍+系统行业宣讲队伍+民间志愿宣讲队伍”为主体的宣讲队伍体系,积极开展“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共宣讲1000余场,受众52.3万余人,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进一步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带到群众身边,台儿庄持续做好阵地资源整合融合,将“讲台”搬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党史村史馆、党性体验馆、革命纪念馆、公园、广场等,讲出更多群众感兴趣、能理解、愿参与的宣讲课,打通基层宣讲的“最后一米”。


    聚焦“群众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的目标导向,台儿庄区不断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所在之地。


    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在组织宣讲队伍时秉持“身边人讲好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原则,注重挖掘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让他们化身宣讲员,群众围坐一起“拉家常”式宣讲。“我退休后一直闲不下来,经常在村广场向村民讲家风故事,如今的西张庄村以廉洁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镇、美丽乡村。”马兰屯镇西张庄村老支部书记、78岁的老党员张言生退休后便加入了宣讲队伍。


    此外,台儿庄区还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区各项事业发展实践相结合,设置政策理论、法治宣传、传统文化、美德健康新生活、百姓故事、农业生产、青少年教育等宣讲主题,契合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关切,把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展示给群众,把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传递给群众,把群众所需的相关知识传授给群众。


    “打竹板,走上台,满怀欣喜说起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意义深远又重大……”台儿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女子中队的队员们用自编自演的快板形式为社区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很受欢迎,女子中队队长徐媛媛说:“我们不仅要用‘绣花针’功夫管理好城市,还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这座城市的变化传递给大家,让群众感受到一种幸福和温暖。”


    为推动理论宣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台儿庄区制发了《关于开展“理响讲台”主题理论宣讲日活动的意见》,将每月28日固定为主题理论宣讲日,确定一个理论宣讲主题,采取“规定内容+自选动作”的模式,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宣讲活动,着力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为奋力打造县域经济突围赶超示范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2023-05-11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转型提能,构筑四大支柱产业——内蒙古鄂尔多斯推动现代化产业发展建设

    五月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大地,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一处处产业集群提速竞跑,一条条转型赛道通达远方,蓬勃脉动的鄂尔多斯生机无限。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些部署要求为鄂尔多斯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推进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规模提升、技术跃升、价值攀升指引了方向。


    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自治区建设国家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鄂尔多斯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结合地区实际、发挥比较优势,促转型、提能级,加快构筑能源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羊绒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将党中央和自治区的一揽子“统考卷”细化成推动地方发展的“必答题”,努力释放传统能源产业的存量、提升现代能源产业的增量,以产业转型的升级增加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鄂尔多斯市双驹广场。资料图片


    “能”力十足


    走进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透过机房里的大屏幕,就能感知深藏地下的“乌金”煤炭的魅力。追随着工作人员的鼠标,切割、破碎、运输、洗选等环节一览无余;运输皮带上,不停滚动的煤炭,跃动着饱满的韵律。


    为了全力完成稳生产保供应任务,上湾煤矿生产的原煤主要外运至黄骅港、天津港、包头煤制烯烃等地,再由港口发往全国各地。


    鄂尔多斯煤炭产量居全国煤炭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煤炭销量达8.4亿吨,承担了全国6.68亿吨煤炭的保供任务。为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鄂尔多斯坚决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深入推进能源革命”重要要求,预计到“十四五”末,煤炭产量达到10亿吨以上,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天然气产量达到330亿立方米以上。建成世界一流综合能源生产基地,可谓“能”力十足。


    何以“稳”,如何“保”?“智慧”是路径。上湾煤矿致力于通过建设绿色智能、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世界一流示范矿井,推动煤炭产业向绿色清洁、智能高端方向发展。在这里,综采、掘进、移动巡检、机器人、智能化选煤等11大类、500多个智能化项目得到应用。


    “在做好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装备节能降耗升级改造;围绕智能化矿山建设目标,重点实施采煤、掘进、机电、辅助运输智能化升级,强化‘5G+智能化’应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党委书记、矿长张立辉说。


    不仅如此,在鄂尔多斯久泰能源集团年产60万吨聚烯烃项目生产车间,一袋袋由黑色煤炭华丽转变的白色聚丙烯产品被机器装置迅速打包进入流水线,源源不断输送至全国各地。这正是鄂尔多斯煤炭产业“绿色”转身,实现“从一块煤到一匹布”转变的集中体现。不断提升煤炭就地转化率,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并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化产业集群,煤炭在这里被“吃干榨净、由黑变白”。


    据介绍,鄂尔多斯大力构筑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2012年的65.8%提高至2021年的69.9%,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21%。先后引进实施煤炭精深加工、转化增值项目,构筑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产业链,实现煤化工产业纵向梯度增值,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能1925万吨。


    “风光”无限


    置身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乌吉尔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群中,一台台巨型白色大风机高高矗立,连绵起伏的山梁上如繁星密布的巨型风机迎风“起舞”,风力带动叶片旋转,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给草原带来无限生机。


    为有效提高北方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消纳风电能力,促进城镇能源利用清洁化,2018年3月,唐桂井风电场开工建设,当年11月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为100兆瓦。该风电场直供杭锦旗胜利小区供热站,将一股股热流输入千家万户,是鄂尔多斯市首家清洁供暖项目。


    构筑世界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鄂尔多斯深入落实“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重要要求,推进“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全链条发展,“风光”无限。


    “你在采煤沉陷区看到过蓝色的大海吗?在我们乌兰木伦镇巴日图塔村的山坡上就有‘大海’。”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巴日图塔村党支部书记张军给记者卖起了关子。原来,巴日图塔村的4.2万亩采煤沉陷区土地,被蓝汪汪的光伏发电板铺满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深蓝的海水,波光粼粼,令人震撼。这就是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用当地老乡的话来讲:“村里种起了‘太阳’。”项目采取光伏+生态治理+草畜一体化推进,建设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


    “我们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开展‘光伏+生态’矿山修复治理,实现了新能源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张军说,光伏不仅为采煤沉陷区提供了治理新样板,也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鄂尔多斯让氢能源的“火种”在北疆草原亮起来。一辆49吨重卡加满氢气只需20分钟左右就可续航450公里,而这样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从鄂尔多斯市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驶出。


    “我们配备全国智能化程度最高、设备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核心零部件和生产母机100%国产化,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条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和动力系统生产线,也是全球领先的大规模电堆生产线。”鄂尔多斯市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上志说。


    “氢”装上阵,产业焕新。伊金霍洛旗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全力培育“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已累计在矿区推广应用近300辆氢能和电动新能源重卡,率先在全国打造以氢能源为主的新能源重卡应用示范基地。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绿地。刘博仑摄/光明图片


    “繁绒”发展


    鄂尔多斯羊绒产量占内蒙古的52%,占全国22%,占世界13%。多年来,鄂尔多斯推动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羊绒主产区、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巴音乌素嘎查的布仁一家靠着从绒山羊身上梳下的“软黄金”,走上致富路。这几年,通过自学人工授精、品种改良、标准化饲养等技术,加上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布仁率先踏上畜种改良之路,产羔率提高到150%,羊绒细度也从17微米达到11.3微米,实现了科学养殖增产增收。“现在羊绒细度好了,品质高了,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来。”布仁高兴地说。


    为了守好、壮大、叫响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品牌,鄂托克旗充分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实施绒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阿尔巴斯绒山羊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全力推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旗共建成绒山羊核心群88群,组建绒山羊高繁群40群,建成人工授精站357处,绒山羊存栏稳定在150万只左右、年产原绒1200吨。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鄂尔多斯集团现代羊绒产业园的针织二厂,一排排电脑横机正在自动运转,生产线有条不紊,一件件优质的羊绒服装产品经过数道工序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正躬身忙碌于车间的鄂尔多斯集团针织二厂编织车间主任王奎良告诉记者,针织二厂现有电脑横机360台,另外还有国产提花设备36台,年产能达到150万件。


    “目前,研究产业链条已经延伸到绒山羊育种、牧场的牧草以及生态的研究,真正实现了整个羊绒生态的最全产业链研究和拓展。”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绒纺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主任高丽忠表示,日前,由鄂尔多斯集团主导制定的ISO5162:2023《纺织品分梳山羊绒品质标识规范》国际标准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实施。近几年,集团在创新方面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行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2022年10月,由鄂尔多斯牵头成立了全国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了8所院校、6家标准研制单位、各个羊绒产业相关企业形成联盟,未来将持续打造羊绒产业发展新平台,实现共聚共生、共建共创、共享共赢,增强中国羊绒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高中国羊绒在国际羊绒舞台上的影响力。

    2023-05-11

  • 首 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