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业企稳回升印证市场回暖

    一季度,我国邮政行业增速逐月向好,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行业实现较快增长,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市场活力持续增强……良好的开局,为全年邮政快递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折射出我国居民消费信心正在增强,经济复苏回暖态势明显。


    快递物流,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两端,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一季度,我国邮政快递业运行情况如何,全行业呈现哪些新特点、新变化?4月26日,在国家邮政局举行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应社会关切。


    前3月邮政行业增速逐月向好,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和稳增长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邮政行业增速逐月向好,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曾军山说。


    行业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行业业务收入分别完成341.7亿件和356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9.0%。其中,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268.9亿件和258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和8.2%。


    服务质效持续提升。调查显示,一季度,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和72小时准时率分别为81.6分和75.4%,同比提高1.6分和3.4个百分点。满意度和准时率逐月提升,其中,3月72小时准时率为84.1%,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一批较大规模的处理中心相继开工建设,行业新增3架全货机,中国邮政与厦门航空签订9架飞机购买协议……一季度,邮政快递业在科技研发、基础建设、设备设施、运输能力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企业投资意愿保持较高位。


    “中西部地区的潜力释放,成为带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曾军山介绍,一季度,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增速明显加快,中部所有省份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此外,西部地区增长势头良好,一季度,西部快递业务量增速是全国增速的近2倍,有力拉动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长的同时,也助力邮政快递业区域结构发展更加均衡。


    一季度,快递服务加速下沉中小城市,城市间均衡性持续改善。据统计,前3月,省会城市整体增速有所放缓,31个省会城市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6.6%,占全国的比重降至34%,与此同时,全国70个中小城市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40%。


    “总体看,一季度行业运行开局良好,为全年邮政快递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折射出我国居民消费信心正在增强,经济复苏回暖态势明显。”曾军山说。


    畅通循环作用充分发挥、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助推行业快速增长


    翻看一季度我国快递日均业务量数据——1月,2.33亿件;2月,3.28亿件;3月,3.38亿件。经过持续攀升,3月我国快递业务量超过100亿件,超过上年峰值,增速重回20%以上。


    “1月受春节因素影响,快递业务量出现短期下滑,2、3月快速恢复,新增业务量连续两个月在20亿件左右,这充分彰显行业发展的韧性,也印证了我国市场需求回暖向好。”曾军山分析,一季度行业快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行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出台快递电子运单新国标、支持传统物流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一季度,国家层面出台涉邮政策举措近30项,行业基础设施、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等获得政策支持。


    畅通循环作用充分发挥。向内看,今年以来,行业企业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有效助力畅通经济微循环。3月,菜鸟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半日达业务,天猫超市快递包裹从次日达提速为半日达;4月,京东物流分布在30多个城市的600台智能快递车上线揽收业务,不仅覆盖社区商圈的快递揽派,还能提供超市订单无人即时配送服务……一季度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保持在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


    向外看,今年以来,新增多条跨境航线,跨境寄递网络不断完善。顺丰航空接连开通多条国际航线;韵达国际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多个东南亚国家的快递网络布局基本全覆盖;菜鸟首个航空货运中心落地深圳,跨境包裹处理效率提升30%……主要企业联动多方资源服务跨境电商出海,国际业务实现明显回升。


    扩大内需助推行业发展。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7.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邮政快递充分发挥全程全网优势,统计显示,一季度异地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2%,业务量占全部快递比重达87.1%,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农村快递网络不断织密,“快递进村”模式更加成熟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作出安排。一季度,我国“快递进村”推进情况如何?今年又将采取哪些举措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行业积极服务农产品上行,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完善,服务农村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曾军山介绍,随着快递网络不断下沉,加上春节农特产品寄递需求旺盛,一季度农村快递揽投量增速均高于全国快递业务增速。


    ——织密农村快递网络,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


    一季度,顺丰的乡镇覆盖率较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日处理乡镇包裹量219万件,通过高密度、高渗透率的乡镇村站点平均缩短客户取件距离8.4公里,助力农产品上行。一季度,通过中通快递发往全国乡镇地区的包裹超过20亿件。从西北戈壁到西南边陲,从乌蒙山区到沿海岛屿,不断延伸的快递网络,给乡村生活带来了便利。


    ——创新“快递进村”模式,直投到村比例不断提高。


    春暖花开,茶叶飘香。为保障春茶快速出滇,云南顺丰开通春茶运输专线,通过产销区直发等方式提升运送时效。“一季度茶叶运输总量同比提升30%以上,其中3月增幅在60%以上。”云南顺丰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重庆巫山,当地通过推行“农村物流+客货兼运”模式,依托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的基础条件,推行“农客带货入村”,有效解决了农村物流双向流通难题。如今当地乡镇客运站建立快递驿站超市,日均处理量达6000件。


    “交邮融合、邮快合作、快快合作等多种模式更加成熟,将有力推进‘快递进村’工程走向深入。”曾军山表示,今年国家邮政局研究部署未来3年农村快递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扩大快递服务现代农业覆盖面和规模,持续推进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加快建设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推动农村快递迈向高质量发展。(记者韩鑫)

    2023-04-28
  • 长线出游客群增长 民宿业者准备好了

    拾间海民宿大自然小课堂活动深受亲子家庭游客青睐民宿供图


    “几天前五一假期的客房就被订满了。”淄博途家民宿房东周硕累并快乐着。过去的一个月,淄博烧烤“火热出圈”,连带着民宿也火了,五一假期淄博民宿提前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了12倍。与略显冷清的城市周边民宿相比,今年的旅游目的地民宿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客房订满成常态


    如今,旅游业迎来强劲复苏,大众五一出游热度较高,长线出游需求持续释放。“按照现有数据推测,五一假期有望创下近年来历史新高。”小猪民宿业务负责人说。小猪平台的数据显示,家庭游、情侣游、同学游成为3个主流出游人群。其中,家庭出游占比超36%,两居室户型的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45%。


    采访中记者发现,景区周边的民宿五一假期将迎来大量客流。湖北神农架景区附近“维维的小屋”民宿主人维维告诉记者,民宿五一期间的客房提前一个月就已经全部售罄,房间价格相较平时提高了约40%。


    “五一预订的客人九成来自外地,基本以家庭出游为主。”同样预订热度较高的民宿还有位于浙江云中大漈景区附近的如隐小佐居,该民宿的亲子套餐产品最早被订完,亲子农耕体验、野外观察、星空观测等活动颇受客人欢迎。


    根据途家民宿的数据,度假休闲类的海边目的地也迎来预订高峰。“只想找个海边放松‘躺平’,景色美一点、环境好一点就行。”在北京工作的李玉为了五一假期能错开人群,做了不少功课,最终决定到山东日照的一家民宿度假。


    与李玉有着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今年五一假期民宿预订出现了“躲热点”的趋势,一些原本小众的海滨城市集体“爆单”。途家民宿数据显示,有10个城市五一假期民宿提前预订量比疫情前增4倍,其中8个都在海边,比如威海、日照、台州、汕头等。


    “今年市场情况比前几年好了很多,3月和4月本是淡季,但预订率也能达到60%至70%,五一假期的客房早在一个半月前就被订完了,不仅是我们一家,五一假期整个霞浦县的民宿都被订满了。”福建霞浦县拾间海民宿主人陈蜀曼对今年的良好运营态势非常满意。


    做足准备有亮点


    夕阳西下,霞光洒满海平面,看着往来穿梭的船只,悠闲地品尝海景下午茶……这是近期不少客人到拾间海民宿度假的“标配动作”。“现在除了家庭出游,与要好闺蜜结伴出游的客人也很多,通常是4至5个人预订两三间客房,她们对房间要求比较高,希望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有品质的住宿。”陈蜀曼说。


    那么,面对五一假期快速回流的客群及其多元化需求,民宿该做好哪些准备呢?不少业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把服务的细节做好、把货备齐,尤其是时令水果、海鲜食材等准备到位,往年节假日经常会出现售罄的情况,为此今年我们准备了大概两倍的食材,确保供应充足。此外,我们每3个房间配备一名管家,帮助客人答疑解惑、介绍旅游线路,消除客人在新环境中的陌生感。”陈蜀曼说。


    为了迎接五一客人,如隐小佐居民宿主人吕科建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重新打造民宿整体视觉,重建景观露台,增设氛围灯光、天幕,增加休闲设施。“现在游客对民宿舒适度和体验感的要求更高了,把客房卫生做好,升级硬件设施是让客人感觉安心和舒适的第一步。”


    除了舒适度,差异化和趣味性也是吸引客人的关键。“客人住民宿主要是想要感受当地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我会带他们到海边赶海捉蟹,参与海湾沙雕比赛等,帮助客人融入当地生活,放松身心。”海南省万宁市的海角之花民宿主人朱海莲说。


    陈蜀曼告诉记者,民宿五一预订中40%是亲子客人,为此,民宿会在假期组织大自然小课堂活动,带小朋友到滩涂上玩耍、辨识生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亲近自然、亲手实践是最好的教育课堂。我们还向第三方采购了海岛游、渔耕游等线路,为客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为了提升产品对客人的吸引力,拾间海民宿还面向亲子客人推出包含房、餐的打包产品。“更多的让利、优惠能让客人感觉到民宿产品的高性价比,更愿意预订。”


    如隐小佐居是在清代诗人严用光故居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为了让更多客人感受诗歌文化精髓,吕科建计划在五一假期组织近体诗诗歌的入门级创作培训。“边度假边提升文化修养,这应该会给客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找准节奏是关键


    五一假期过后,暑期旅游高峰也将到来,当前,不少民宿主人已经开始筹备暑期产品。


    部分业者看来,颜值高、互动性强、有温度的民宿产品和服务更受客人青睐。“我们会继续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思路,不断引进新内容,比如丰富自然教育的内容、扩展自然水域的娱乐项目、开设露营基地、串联和推出小众精品路线,满足更多家庭、亲子客人的需求。同时,优化营销手段,增加短视频平台、微信朋友圈的微信曝光率,做好口碑传播。”吕科建说。


    朱海莲也有类似的计划。“为迎接暑期旅游旺季,海角之花民宿准备联合旅行社进行策划,组织夏令营、素质拓展活动等,打造‘民宿+’产品,带客人发现更多海湾美景。”


    即使市场处于复苏状态,但民宿仍要找准自己的节奏,“做民宿急不得”是采访过程中多位业者向记者提到的。庐山玖居不舍民宿主人王仕华认为,做民宿最重要的是做好“家文化”,打造核心吸引物,要沉下心来和客人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我们正在策划书屋进民宿等活动,就是希望能增加特色消费项目,加大人文关怀。民宿需要放慢脚步,一点点积累口碑和人气,如果单纯依靠网红打卡获取瞬时流量,是无法获得持久发展的。”


    “我们不会过度关注民宿的投资回报率,当民宿把所有内在的内容做好,做好吃、住、玩方面的每个细节,口碑自然就上来了。旺季做优服务、淡季做好活动是我们不变的策略。”陈蜀曼说。


    有业者总结道,无论是提升服务品质,还是优化营销方式、丰富产品类型,民宿最重要的是要挖掘自身优势,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式,进而拓宽服务边界、探索创新可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客人需求。(见习记者唐伯侬)

    2023-04-28
  • 一季度 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张辛欣、姚一铭)工信部25日发布数据:一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持续向好,软件业务收入24415亿元,同比增长13.5%,软件业利润总额2660亿元,同比增长15.1%。





    从具体领域看,软件产品收入稳中有升,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速小幅提高。其中,一季度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2620亿元,同比增长16.6%,体现了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的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此外,一季度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增长加快。

    2023-04-27
  • 广交会观察:中国孕婴童用品产业快速发展 产品迭代创新

    中新社广州4月26日电(记者蔡敏婕)近年来,中国孕婴童用品产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为顺应行业发展需要,正在广州举行的第133届广交会新设孕婴童用品展区,展出童车、婴童家具、幼教用品、母婴电器等逾千种海内外市场热销产品。


    记者通过巡馆发现,孕婴童产品呈现迭代创新的新趋势,契合新生代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多家企业表示,如今孕婴童用品不再追求配色,而是要求多功能、环保和高品质,符合目标市场认证标准。


    根据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玩具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其中儿童推车出口比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玩具和儿童推车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出口均呈现强劲增势。


    福建省漳州市陈字贸易有限公司是食品罐头供应商,产品出口至马来西亚、法国、俄罗斯、荷兰、约旦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顺应潮流开发出海洋类母婴食品,并打出‘爱宝妈,宝妈也要爱自己’的关怀主题。”该公司董事长陈俊兴说,“新展区做到了精准引流,让专业采购商能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产品,企业参展效果自然倍增。相信在秋交会时我们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脚踏卡丁车、山地自行车......在广东华侨欧胜企业有限公司展位,多款儿童用的自行车亮相,其中一款12寸儿童自行车是该公司主打产品,目标市场包括中东、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区。该展位工作人员表示,凭借质量优势和配套的销售服务,该公司产品远销逾百个国家和地区。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婴儿三合一乌龟游戏垫球池、带仿真冲水声和收纳功能的儿童训练马桶......与以往相比,除产品安全性和价格外,教育性超过趣味性成为消费者购买玩具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可妮婴儿用品(深圳)有限公司展区,一款婴儿音乐灯光投影游戏垫健身架吸引采购商注意。据展位工作人员介绍,该款产品是公司主打产品之一,带有灯光投影及音乐功能,有助于锻炼宝宝的视力、听力及反应能力,与此同时,还配有可拆卸支架,增加游戏垫的用途,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参展以来,已有来自俄罗斯、南美和中东等地的采购商咨询。


    “近年来,中国孕婴童用品市场进一步细分,我们想把产品开发得更超前一点,而且海外市场也重视学龄前的产品,我们也推出只适合0至3个月的婴儿玩的幼教产品。”据汕头市利美贸易有限公司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看来,目前市场上玩具种类比较多,同类产品的竞争力也比较强。


    在多个展位上,有软胶手抓球等产品被标记为“环保,符合出口标准”。衍生控股集团(深圳)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彭少衍说,“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过去更多家长看重婴童产品的价格,但如今会更重视产品成分、品质、颜值等方面。”


    SGS中国区轻工产品服务高级技术经理张晓宁认为,新生代消费群体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产品耐用性提出考验,“我们根据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发现,中国新生代父母消费理念和国际最新趋势是同步的,都更追求品质。”


    有业内人士分析,外贸新形势下,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更有生命力。企业需要从设计、产品概念等方面打造自主品牌,以此获取更多订单。(完)

    2023-04-27
  • 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212.4亿元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记者王观)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12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优惠,同比增长17.5%;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212.4亿元,同比增长36%。





    从价格区间看,享受免征政策的新能源车中,10万至20万元(含)车型占比达48.5%,较去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20万至50万元(含)车型占比为31.3%,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从购买对象看,居民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15.5%,占全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重为82.7%;企业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28.7%,占比为17.3%,其中汽车租赁、出租车客运和公共客运等行业购进新能源汽车数量居前,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步伐加快。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关注政策执行情况,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并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进一步保障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落细,更好释放政策效应。

    2023-04-26
  • 新闻1+1丨旅游市场迎重要转折点 今年“五一”何以不同?

    越来越近的五一假期,持续高涨的出游热情,当民众的出游需求将得到强劲释放,吃住行游购娱,如何看待多地多部门发出告诫提醒,又该怎样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让大家玩得安心开心?《新闻1+1》邀请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一处处长李化,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共同关注:呵护出游热情,规范市场秩序。





    880万左右!五一北京游客接待量将超2019年同期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一处处长李化:今年以来北京市文旅消费市场呈现出强劲复苏态势,经我们研判,五一期间市民和游客出行出游的需求高、活动多、人员流动大。根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研判分析,五一假期北京全市预计接待游客将达到880万左右,较2019年同期会增长3%,全市酒店营业数量大概有5100多家,目前已预定的房间数已经远超2019年同期的51%。所以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也得出五一今年游客接待量,将会远远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同期水平。


    今年“五一”何以不同?如何看待旅游市场即将迎来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每年的春节、五一、国庆假期都是城乡居民集中出游的时间窗口,今年五一尤其不同。


    第一,预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出游人数会超过2亿4千万人次,超过2019年4个百分点,同时也会创造1200亿消费。如此巨大的市场,我们判断它将会迎来“乙类乙管”之后,旅游市场恢复的一个转折点,也就是说真正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第二,庞大的游客集中出游,势必会推高价格,会带来安全和品质方面一些潜在的风险,这也是我们尤其要加以关注的。


    “吃住行游购娱”哪个环节的价格问题最为突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一是散客市场目前来看是最可能出现问题的领域。应该说对于各地团队旅游市场来说,我们有一套监管手段和措施,无论是对旅行社,对平台商,还是对于导游、司机都有相应的监管手段,但是很多人没有通过旅行社出去,没有导游带团出去,这些散客到了现场,在景区、景点之外出了问题怎么办?我会重点关注两个环节。一个是餐饮,一个是购物。餐饮这个环节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全做到明码标价,有时候会出现价格乱象,在购物这一块特别要关注老年团,还有一些购物团,“不合理低价游”可能带来的价格管制上的风险。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政府责任与解决之道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节假日由于游客的集中出行,会导致价格上涨的压力,这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政府的职责首先是要做好引导,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比如说某一个地方游客过多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去疏散游客,特别是城市的节假日,客流的调控和监管将成为重中之重。同时我们也要对价格管制方面进行分类。不是要求所有地方价格都不能上涨,而是上涨必须要做到透明。第二要讲究诚信,不能说游客到了现场,告诉游客说价格要调高,把订单取消了,这显然是不对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去讲,我们价格的公开透明和企业的诚信经营,将是政府引导市场管控价格的重中之重。从市场监管的主体上看,文化和旅游部门要重引导,价格监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跟上。

    2023-04-26
  •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央“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启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52300名。


    《通知》明确,2023年,中央“特岗计划”仍面向中西部省份实施,重点向原“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地区等地区倾斜;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外语、科学、劳动、艺术、信息科技、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


    《通知》要求,各地要及时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尽早开展2023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工作,一次性招考未完成计划的省份,可以按规定依次递补录用或者调剂计划组织二次招考。边远艰苦地区和急需紧缺专业的特岗教师招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划定成绩合格线。对于特别边远艰苦、教师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可向本地生源倾斜。要切实做好特岗教师待遇保障,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保证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要系统开展特岗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岗前培训,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要扎实做好特岗教师信息管理,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特岗教师中的优秀典型,对于优秀特岗教师以适当形式予以表彰奖励。

    2023-04-25
  • 五个字透视上海车展:释放哪些行业发展新信号?

    新华社上海4月24日电(记者何欣荣王鹤王辰阳)2023上海车展已进入公众开放日阶段。本届上海车展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我国首个国际A级车展,共吸引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公司参展,展出整车1400余辆。热热闹闹的场面之外,上海车展释放了哪些行业发展新信号?我们一起来看:


    1、酷


    统计显示,本届上海车展展出的1400余辆整车中,新能源展车超过500辆,而且大多数展台的C位都是新能源车型。





    参观者在比亚迪展台上展出的海鸥样车前驻足观看。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在3000平方米的蔚来汽车展台上,全球首秀的蔚来全新ES6车型十分吸睛,企业重点展示车型的智能化功能,车辆配备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环视摄像头等33个智能硬件,智能座舱则主打“第二起居室”概念。一些观众表示,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像智能“大号终端”,逛车展越来越像逛消费电子展。


    比亚迪除了带来售价高达百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仰望,还重点展示了易四方、云辇等前沿技术。在这些技术加持下,汽车在一侧车轮高速爆胎时仍能平稳减速行驶至安全地带。


    酷产品需要技术“肌肉”支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本届车展上的一些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在技术能力上有显著进步,不再只讨论外观内饰设计,敢于直接与外资豪华品牌比拼技术硬实力。


    2、实


    追求高级别自动驾驶乃至终极的无人驾驶是汽车行业的愿景。然而这两年,很多瞄准L4级甚至L5级自动驾驶的“独角兽”都沉寂下来,原因是成本之巨,以及所需要的技术、政策等要素之复杂。这也倒逼汽车行业重新思考,回归理性和务实。





    滴滴展示的无人驾驶概念车。新华社记者王辰阳摄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不依赖高精地图、更容易实现的城区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成为很多企业的发力点。如在上海车展前夕发布的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2.0,其最大亮点在于,可以在没有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实现智能驾驶,这一特点也更符合路况复杂、突发情况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的实际应用场景。


    百度方面分析,到2026年搭载记忆泊车、高速领航、城市领航等L2+级别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市场渗透率将超过15%。未来3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


    3、闯


    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开启新“航海”时代。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1万辆,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一季度这一趋势延续,中国汽车出口超过99万辆,同比增长70.6%。





    车展期间发布了海外战略的高合汽车吸引了很多观众。新华社记者王辰阳摄


    除了传统的东南亚、拉美市场,中国汽车企业还把目光投向了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在2023上海车展上,包括极氪汽车、哪吒汽车、长城魏牌、高合汽车都表示即将出征欧洲,去汽车历史最悠久、发展最成熟的市场闯荡一番。


    极氪欧洲销售公司负责人表示,极氪将全球化战略的第一步放在欧洲发达国家市场。按照计划,极氪的重点将放在电动汽车发展更快的国家和城市,并在24个月内覆盖这些地区。今年极氪将在瑞典和荷兰完成首次交付,到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


    麦肯锡发布研究报告称,前瞻布局投入和快速响应能力让中国品牌在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相关领域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在智能电动化的全球浪潮中暂时取得“先手”。


    在车展上,能看到非常多的外国客商,穿梭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展台上询问、洽谈。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说,越来越多来自欧洲、东盟、中东、美洲区域的企业注意到和中国车企合作的巨大契机,他们通过车展现场了解中国品牌的技术、产品,同时对接自己的本地化资源。


    4、融


    除了汽车企业,包括华为、百度、滴滴等科技企业,以及大量软件企业、供应商企业也出现在2023上海车展上。汽车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趋势愈发明显。





    全路程展示了商用车换电的解决方案。新华社记者王辰阳摄


    全路程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次参加上海车展,重点展示了换电解决方案。该企业正从传统的物流车辆服务商,跨界进入换电领域。


    全路程创始人黄凤南一直在展台上接待中外客户。他说:“我发现很多客户非常关心新能源车辆的售后服务和补能便捷度,这恰恰是车辆和电池分离的换电模式的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说,上下游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积极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新型的产业链生态将形成更多的市场空间,带动车联网、云计算、高精地图等新兴产业发展。


    5、卷


    “这次上海车展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从中国同事那里学到的新词‘卷’。”近日,沃尔沃汽车首席商务官安伯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鹏汽车展台上观众在看车咨询。新华社记者王辰阳摄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尤其是最近几年,不同行业赛道的企业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成功者,也有烂尾项目。还有一些原本势头向上的二三梯队品牌逐步“掉队”。车展上,有的展位人气爆棚,需要限流才能保证观众的参观体验,有的展位门可罗雀,分化态势相当明显。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中国汽车行业眼下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汽车市场巨大,忧的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行业不是大鱼吃小鱼,可能是快鱼吃慢鱼。大变革时期,企业要有创新的技术、精准的战略和灵活的决策,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才可能生存。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席忠民认为,在市场渗透率快速上升的同时,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马太效应会越发显现,最终可能产生3到5家头部企业。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总有新的弄潮儿出现。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将倒逼中外汽车厂商加速创新,拿出科技含量更足、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国内消费者是其中的受益者。

    2023-04-25
  • 新华全媒+|江山壮阔 美丽中国——文旅博览会火爆折射文旅消费强劲复苏

    4月21日至23日,以“美丽中国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博览会集中展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进一步提振文旅市场信心,推动消费提质升级。这是一次文旅视觉的盛宴,也是文旅消费强劲复苏的“风向标”。

    2023-04-24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

    人社部4月24日发布数据显示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4%


    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3%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逐步改善,保持总体平稳


    随着经济恢复,用工需求扩大


    就业形势向好态势有望持续

    2023-04-24
  • 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面对全球数字经济浪潮,各地积极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信息等一批数字产业集群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数字支撑产业发展


    走进浙江新昌斯菱汽车轴承公司车间,机器有序运转,每台设备上的传感器通过数字化“轴承产业大脑”,让设备状况、产品产量及质量等数据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借力产业大脑的数据分析,可以精准掌握车间生产进度,生产效率较之前提升了20%。”斯菱轴承自动化车间主任吕乐侃说。


    新昌全县有600余家轴承企业,年销售额超百亿元。搭上产业数字化快车,新昌数万台轴承生产设备数据上云,轴承行业综合成本下降12%,用工成本下降近50%,利润率翻了一倍,行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有了海量数据积累,让‘轴承产业大脑’具备强大自我学习能力,能分析产业景气指数、研判产业形势,可为企业生产、销售全过程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新昌县经信局局长杨利辉相信,轴承产业加“数”前行,高质量发展动能愈发强劲。为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对产业的支撑,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实现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数字产业的发展基础是数据。为此,福建省不断夯实数字底座。目前全省已建成5G基站超过7.1万个,千兆光网覆盖超过1600万户家庭。在数据资源方面,当地上线了福建大数据交易平台,成立了福建大数据集团,进一步加强数据汇聚共享和价值挖掘。截至目前,平台已经挂牌的数据产品突破200款,围绕金融、应急、安全、医疗、健康等开展首批12个大数据开发示范项目建设,并推动建设福州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等大数据示范园区。


    为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福建泉州持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泉州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久前,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顺利实现运行,其具备的3D打印能力解决了模具制备周期长、成本高和难以制作曲面等复杂构件的难题;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建成可容纳8000个机柜的T4等级大数据中心,已投产标准机柜4600个,可提供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处理、数据备份恢复等专业数据服务,成为福建省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和“数字福建”重要承载基地。


    产业发挥数字优势


    当下蓬勃发展的数字产业集群,已成为广东各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千亿元规模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松山湖集聚高等院校、科研平台等高端创新资源,出台促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等扶持政策,大力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集聚区,以“一区多园”模式分主题、分重点打造多品类、差异化的软件产业“园中园”,成功聚集了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而广州海珠区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已成为全国数字龙头企业最集聚、数字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琶洲采取“产业先行”招商政策,引进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扎堆聚集建设总部及研发中心,并以“大总部”集聚“中小总部”,落地超200家产业链子项目,形成产业互联网、游戏等数字产业创新链条。


    “数字产业集群高度依赖信息网络、互联网平台开展协同制造,需要企业、机构等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刘兵表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关键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杭州,一些平台型企业开始破“圈”行动。今年1月,阿里巴巴、新华三等9家龙头企业签署《智能物联产业“链主”企业培育计划书》,加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共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促进数字产业集群内企业提质增效。杭州提出,打造万亿元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每年将力争50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布局元宇宙、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让这片数字经济热土上涌现更加硬核的数字产业集群。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先行者,福建一直走在先行先试的道路上。


    从全球最先进的恒美超宽幅8K超高清偏光片生产线投产,到福州京东方第8.5代半导体显示生产线荣膺“灯塔工厂”。当前,福州市正在积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赛道格局,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福州市市长吴贤德表示,近年来福州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从2018年的28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超6100亿元,占GDP比重也从36%提高到超50%。福州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打造软件信息、大数据、物联网、显示光电等五大产业基地。同时,高意、福晶等企业在光通讯、激光等细分市场领域,都处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水平,光电产业集群效应越来越凸显。


    仍有难题待突破


    当前,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还面临着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较大,难以实现协同发展等问题。为此,多地纷纷出台举措,为数字集群的未来发展铺路。


    2022年,广东发布全国首个数字经济发展指引性文件《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全面挖掘、提炼各地优秀案例和可行路径,以详尽的“施工图”和“案例库”,支持推动各地探索出适用性强、特色化程度高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根据指引,广东将从省级层面加大扶持,鼓励各地市因地制宜打造错位协同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同时将建设运营一批产业孵化加速平台,提升重点园区的产业孵化能力。尤其在集成电路、核心软件等数字经济“基石”领域将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如在集成电路领域,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协同打造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推动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在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等领域集聚发展。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广东近年来陆续出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加快数字化发展意见》等法规政策,加快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数字经济领域战略性产业集群,发挥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的“链长制”作用,建立“一张龙头骨干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重点项目清单、一套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的“五个一”工作体系,聚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政策赋能下,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在2021年达到5.9万亿元,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软件业务收入多年保持全国前两位,智能终端、4K电视产量等均居全国前列。


    去年5月,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式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同时发布全国首个国家级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扶持政策“算力算法10条”,以政策“组合拳”推动核心算法成果推广和数字产业集群建设。不到一年时间,赛事吸引了全球439所顶尖高校,以及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广汽集团等454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加。“我们将以大赛吸引各界共建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意高地和产业生态圈,推动黄埔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黄埔区副区长徐丹表示。


    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人才支撑。目前,福建省数字人才总体规模仍然较小,高层次领军人才、跨行业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福建数字产业集群更快发展的一大难题。据了解,下一步福建将高质量建设省级创新实验室,加快建设福州科学城、厦门未来科技城、泉州时空科创基地,吸引高层次数字领域专才机构、创新要素集聚福建。


    浙江也正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构建更加成熟的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生态。2022年,浙江全省数字经济规模约4万亿元,增长12%。今年,浙江提出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光芯片、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集群,抢占关键技术制高点,进一步重塑平台优势、激活数据要素。刘兵建议,有关部门应突破行政边界,以产业为导向,搭建更多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数字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加速融入数字化转型;平台型服务企业,要相互借力,将“龙舟”组建成“舰队”,从各自为战走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参与产业分工合作,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数字化水平。(记者郑杨柳文刘春沐阳)

    2023-04-23
  • 【光明时评】着力打造标准化养老服务业

    据报道,当前一批养老新职业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越来越多高学历年轻人加入健康照护师、职业陪诊师等养老新职业队伍,90后开始给“90后”养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健康照护师、职业陪诊师以及助浴师等新职业,正是基于传统养老服务所衍生出的细致专业分工。这些新职业的出现,让养老服务“术业有专攻”成为可能。养老新职业的分工方向,填补了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社会适老化改造不及时产生的“真空”地带,也以专业素养改变了有老人家庭对养老的观念,让市场养老服务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8004万人,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与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海量的老年人口带来的必然是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这些需求也远非当前包括养老新职业在内的社会养老服务所能完全涵盖的。因此,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内容也就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伺候和照顾老人”,使得越来越多年轻人能够放弃成见,愿意投身到养老服务行业中。


    这一趋势从人社部日前发布的《健康照护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中就可看出。一项针对2020年全国健康照护领域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在这一群体中,25岁及以下占比5.3%,26岁至35岁占比15%。尽管46岁以上人员仍为当前健康照护师主力,占半数以上比例,但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也已超过20%,已然不少。只不过仍需关注的是,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养老新职业与住家保姆、医院护工等传统养老服务容易被笼统概括为一体,这与养老新职业想要打造的新兴体面的标准化健康服务业,仍有一定的距离。


    公众之所以在认知上还难以将养老新职业与保姆、护工等进行区分,是因为养老服务行业所能够运用的新科技、新技术仍为数不多。同时,运用心理学、护理学等专业知识提升养老服务的成果依旧难以量化,这就使得大多数购买服务的有老人的家庭,依旧认为做好养老服务只需要“服务和耐心”即可,对养老服务技术含金量缺乏足够认可。这必然对应着收入无法提高、年轻人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的现实,自然而然就会排斥投身于养老服务行业。此外,传统养老服务业人员流动性强,导致家庭大多通过熟人介绍等传统方式来购买和评价服务,这也势必阻碍养老服务行业产业化、规范化,一旦产生养老服务纷争,往往很难得到公平高效处理。


    因此,从养老服务行业长远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吸引更多新生力量关注和选择养老新职业的角度而言,打造标准化、专业化、前景广阔的养老服务行业,还需要公共政策进一步发力。

    2023-04-23

  • 首 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