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求职季:“盼就业”与“愁招工”,断点在哪里

    与高校毕业生的匆匆步履相伴,2022年求职季如约来临。1076万名95后、00后大学生将迎来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未散去、就业市场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让毕业生得其所、安其心、乐其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齐心努力——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启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教育部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各地高校、企业统筹协作,有条不紊开展就业促进周等活动……汇聚合力、共促就业,“就业优先战略”在实践中稳步落实。

    作为育人才、促就业的关键主体,高校、企业如何双向奔赴,为畅通就业渠道共同发力?怎样形成长效机制,让人才求职、企业觅才都不再难?今日起,本报推出“校企携手促就业”系列报道,派出报道组走进高校、企业,走近毕业生群体,了解难点、倾听诉求,展示好做法、寻求真对策,为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寻方问计、搭建桥梁。

    这个毕业季,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赴、逐梦明天……

    进入5月,北京某高校本科毕业生李思的就业路走到了“关键阶段”。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她等来了并不理想的考研成绩,又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求职的节奏。如今,她每天聚精会神地趴在电脑前,筛选企业信息、海投简历。“是挺不容易,但机会还是有的,要仔细把握。”

    李思是今年高校毕业生大军中的普通一员。

    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受国际疫情影响,这两年返回国内就业的海外留学生也不断增加。

    一场事关千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卫战”,如何打赢?

    “就业优先战略”落地有声,政策“大礼包”频频助力:人社部等十部门启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教育部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就业促进周等活动在各地接连举办……

    记者走访发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仍大量存在,但供与求之间,一个个断点有待弥合:不同学历毕业生,“两头”抢手“中间”遇冷;不同行业用人单位,有的一岗难求,有的无人问津;甚至同一个学生、不同求职时间,能获得“offer”的概率也大不一样。

    一头“盼就业”,一头“愁招工”。问题缘何而生,断点怎样补齐?记者多方调研,寻找答案。

    毕业生:“两头”抢手“中间”冷

    春节以来,李思已经在网上“海投”出100多份简历。“也参与过几家企业的线上面试,不太满意。”对于第一份工作,她有个“小目标”:行政岗位、待遇稳定、不要出差。

    这恰恰是今年就业市场上最为稀缺的岗位。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全国“最缺工”100个职业中,43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排名前10的职业均为营销员、餐厅服务员、车工等,很多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与此并不匹配。

    与李思面对的预期与岗位供应的错配不同,江苏某高校毕业生刘成则一直感慨自己“错失良机”。

    毕业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刘成本来手握“一把好牌”,却因执着考研先后错过秋招、春招。等他从考研失败的沮丧中走出,行业内较大的用人单位早已完成招聘。

    “企业校招分为秋招和春招,分别在9至11月和次年3至5月进行。一般来说,规模较大、质量较好的企业在秋招季就完成了招聘计划。”武汉一家芯片企业负责人曾华在秋招时明显感觉“学生不太积极”,“很多人在准备专升本、考研等考试,无暇求职”。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求职者预期与岗位供应的错配、企业招聘与学生求职时间的错配外,今年就业市场中不同学历求职者“两头”抢手“中间”冷的现象愈加突出:知名高校博士生、技工院校毕业生、优质职教本科生颇为抢手,而毕业人数最多的普通院校本科生甚至硕士生找工作则相对困难。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观察到,今年专科院校毕业生签约率逆势升高5个百分点,超过普通本科。5月7日,海南发出博士招才“英雄帖”:首批1316个博士人才需求岗位,人均年薪约35万元,最高年薪达100万元。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介绍,截至目前,该校首批专科起点入学的2年制本科生已有68.44%落实了就业岗位,平均年薪超过9万元。

    用人单位:“看简历很丰富,上岗后却无所适从”

    几套桌椅、一部手机,外加厚厚一摞招聘资料,北京某企业直播间里,招聘主播刘一璐正忙着连线——疫情之下,线上招聘成为招聘新趋势。

    但参与多次线上招聘后,南京某科技公司主管人事的副总经理林景认为“中间好似有堵墙”:“我们不能全方位了解学生,学生也无法到现场感受企业氛围,影响了‘双选’效果。”

    像堵墙一样隔开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不只是招聘形式的变化。

    记者走访企业发现,部分岗位缩招的同时,很多中小微企业、新兴业态和传统制造业、中西部地区及基层企业仍存在用人缺口。受地域认知偏见、信息沟通不畅、求职者能力欠缺等因素影响,此类企业往往“求才不得”,陷入“招工难”的境地。

    同时,如何透过简历与面试“看准”人才,也是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看简历很丰富,上岗后却无所适从。”不少企业受访者感慨,一些毕业生学历、专业甚至实习经历都符合用人要求,但上岗实习后才发现,在实践能力等方面差距较大。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分析: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无法与个人预期匹配,最终求人而不得;另一方面,求职者能力水平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只能望而却步。

    近日被广泛关注的“月薪1.4万元都招不到机械专业学生”,就是例证。据报道,“招不到”是因为该企业心仪的人才早已被其他“大厂”以更高工资提前签约锁定,而给出1.4万元月薪的制造企业已是“下了很大决心”。有评论称:“中国的部分制造企业需要及时更新市场观念,正确看待制造业人才。”

    弥合断点:学校企业是重要两端

    记者发现,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演变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生的应对颇为吃力。

    “应届生对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定价认知明显滞后。”多家招聘企业和服务平台反映,为了回避矛盾,不少毕业生对职业选择进行延迟性决定。

    “要学会提高专注力和自制力,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求职效率。”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说。

    “很多毕业生还找不到求职的感觉。”陕西某高校就业中心指导教师刘梦然发现,有学生第一次线上面试时,穿着卡通毛衣就打开了摄像头。当看到屏幕那边身着正装的HR时,“一下就蒙圈了”“稀里糊涂结束了面试”。

    她还经常发现学生“一份简历海投天下”:“既不了解求职企业,也不了解自身优势,更不了解两者之间在哪里能产生好的‘化学反应’,成功率自然大打折扣。”她认为,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招聘形态,大学生亟须提升自身“求职力”。

    “听说有同学拿到了比这个高的薪水,为什么我不能?”林景在招聘中常听到此类诉求。他表示,毕业生要树立“就业既要看当下,又要谋长远”的良好心态:“每个人能力各不相同、岗位各有差异,忽视行业前景、上升空间等综合要素的单一择业观会让人错失不少良机。”

    更多受访专家表示,漫漫求职路上,毕业生所面对的困惑不能仅靠个人求索来排解,学校、企业更应成为解难纾困的主体——而且,功夫不仅在当下,也在平时。

    “尤其是在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学校的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培养往往滞后于产业迭代的步伐,理论与实践之间衔接不够,人才的学校培养、企业接收之间存在断点。”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汪昕宇认为,“高校与企业须双向发力,让学生习得真本领,才能破除求职乃至成长路上的一道道障碍。”

    2022-05-24
  • 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农资补贴

    中新财经5月22日电(记者赵建华)财政部22日公布,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近日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中央财政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明确补贴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的生产者手中,提升补贴政策的精准性。补贴标准由各地区结合有关情况综合确定,原则上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







    财政部要求各地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有相关补贴发放基础数据,继续采取“一卡(折)通”等方式,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位。







    近日,财政部还下达水利救灾资金5亿元,用于支持和引导地方利用汛前时机,抓紧对江河湖泊堤坝、水库、重要海堤及其涵闸、泵站、河道工程等影响防洪安全的水利工程设施及重点工程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全力做好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等各项汛前防汛备汛工作,及时消除安全度汛隐患,切实保障防洪安全。

    2022-05-23
  • “升级版”搬家工,年轻务工者的新赛道

    近年来,“一站式全屋收纳”搬家服务悄然兴起,提供打包、拆封、复原等全链条服务,消费者可以全程托管。全新服务对搬家工人的服务技能、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务工者投身成为“升级版”的搬家工。


    对许多在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搬家是一件麻烦事儿,中间涉及到各种琐碎的流程。通常情况下,搬家公司能帮助解决运输过程中的劳累,但仍需要消费者自己处理打包、监工、拆封、复原摆放等环节。近日,北京的赵女士却表示,最近一次搬家工人提供的服务颠覆了她的认知。

    近年来,“一站式全屋收纳”搬家服务悄然兴起,在传统搬家的基础上增加了女工收纳,消费者可以全程托管。这项服务不仅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也对搬家工人的服务技能、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务工者投身成为“升级版”的搬家工。

    搬家服务提供升级体验

    “没想到搬家还能这样轻松!”提起4月底的那次搬家服务,赵女士仍然称赞不已。为了“五一”假期能有时间收拾新家,赵女士提前预约了搬家公司,并选择了新推出的“一站式全屋收纳”服务。

    第二天早上7点,搬家团队的车主代恒按约定带领两名男工、两名女工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的赵女士家中,开始当天的搬家工作。仔细浏览完屋内的基本陈设和物品后,代恒告诉赵女士,“这个两室一厅的面积大概有70平米,东西比较多,我们5个人干10个小时应该能拿下。”

    随后,男工们张罗着将数十个塑料打包箱陆续运到4楼的赵女士家中,并准备好气泡膜、缠绕膜、棉白纸等打包工具,女工们则已经开始室内的物件收纳整理。

    今年30岁的代恒来自河南商丘永城市,是此次搬家的车主。2020年来到北京后,一身力气、勤劳肯干的他加入了“蓝犀牛搬家”,并带着4位老乡承接公司正在推出的“一站式全屋收纳”搬家服务。

    身为车主,代恒不仅要做好团队内部的分工调配,还要负责对接顾客的各项具体需求。“接到派单后,我要先去顾客家里测量并给出报价。”代恒说,全屋搬家服务按照搬运物品的体积收费,5个立方米为起步价1290元,超出部分按每立方米258元收费。

    每个物品的形状各不相同,服务估价极考验车主的判断力和经验。代恒说:“顾客同意报价后会签合同,如果估价超过实际体积,对顾客不公平,估价过低会有损公司和团队的利益。”

    中午11点,打包工作完毕,所有物品被稳稳当当地安置好,一行人驱车赶往新家。一直到晚上7点多,复原工作才终于结束。围观全程服务的赵女士感叹:“这几个年轻人干活卖力,复原得也很到位,让我省时省力又省心,还学到了不少收纳知识。”

    新内容要求掌握新技能

    与通常意义上的搬家服务不同的是,“一站式全屋收纳”的工人能帮助顾客打包、还原全屋的物品陈设,这些收纳和拆封等细活儿,则由团队里的女性员工来完成。“为了保证能完美复原,我们需要记下每件物品的位置,每装好一箱都要贴上标签。”被“借用”到代恒团队的谢娟忙着给一箱衣服贴标签,上面写着哪个衣柜里的第几排。

    同样来自河南商丘永城市的谢娟今年30岁,之前在老家是一名全职宝妈,家务活干得干净仔细。孩子今年3岁多,已经上幼儿园了,谢娟和丈夫便把孩子交给婆婆照顾,一起来到北京打拼。她说,“我自己就很爱干净,在收纳方面是有经验和基础的。”

    三个月前,她专门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为期10天的专业培训,成为当期培训的4名女工中唯一通关的,随后正式加入车主张博的团队。根据工作量和排期,技能优秀的谢娟平时也会被其他团队借用。

    “化妆品、厨房易碎品等物品需要用气泡膜包好,然后裹上棉白纸,缓解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挤压,最后根据箱子的内部空间,合理安排物品的摆放位置。”在忙完自己的收纳工作后,她还要配合男工把每一件物品根据质地的不同合理摆放进车厢。

    2022年3月10日起,我国首个《搬家货运服务平台企业安全运营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实施,从打包作业、装卸搬运、运输配送、物品摆放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通过统一搬家流程,该标准将复杂场景里的服务精细化、标准化,以促进整个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也意味着像谢娟这样的收纳人才,也将通过更多渠道受到市场的接纳与认可。

    更多年轻人的就业选择

    据蓝犀牛创始人王粟介绍,目前公司3000多名车主中,从事“一站式全屋收纳”搬家的车主仅占3%。“想要承接全屋搬家,车主必须通过一定周期内服务订单表现的选拔考核,然后带着团队成员进行面试,通过了才可以继续参加升级培训。”王粟说,目前公司的培训资料和课程取自于航空公司对空乘服务人员的培训内容,并结合行业特点整合成31个知识点,边培训边考试边实践。

    张博去年来到北京应聘为一名普通的搬家车主,并在半年后完成了职业晋升。他向记者道出其中不易,“公司有严格的评审系统,包括接单效率、服装规范、工具准备等”。每次上工前,张博还要负责上传视频、照片,给团队成员开会,告知时刻留意顾客家中各项情况并随时反馈。

    “车主的责任和压力挺大的,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张博坦言,团队成员大都是老乡,一旦有顾客对团队投诉,他的团队就会从“一站式全屋收纳”类别下线,成员们的业务也会随之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他总是对自己多一分要求,争取做到行业领先。

    张博认为,全屋搬家服务从业者的技术水准和服务理念比通常的搬家工人要高出一些,“目前提供这项服务的主力军大都是年轻人,男工在40岁以下,女工35岁以下,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技能实践水平比较高”。

    张博和谢娟的团队至今仍保持着100%的好评率,“对我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晚上搬家,倒作息比较累”。有时顾客只有晚上有时间搬家,谢娟的工作就得持续到凌晨4点,如果碰上第二天上午还有订单,根本来不及休息。

    然而,回顾加入团队后的工作经历,谢娟表示对工作最满意的是它带给自己的价值感。“出来打工辛苦一点没什么,有机会参加培训和考核,还能用自己的本事留下来,和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一起工作,我反而觉得非常幸运。”谢娟说。(记者周怿)

    2022-05-20
  • 教育部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治理 9.52万家机构通过资质审核

    中新网5月19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双减”决策部署,教育部围绕机构资质审查、收费行为规范、预收费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为手段,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引导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机构资质审查方面,按照“双减”文件,指导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培训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截至4月30日,各地已有10.99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与服务平台监管,其中9.52万家机构通过了资质审核,资质审核完成率达到87%。规范收费行为方面,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培训收费要明码标价、收费项目与标准公开公示、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培训收费时间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等收费要求,组织开展排查整治,保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近期,各地对核查发现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收费行为问题逐一进行了整改。预收费资金监管方面,各地已有9.34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用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培训预收费实行监管,纳入监管的机构比例为85%。

    下一步,针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场面临机构主体数量多,培训项目多的实际情况,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举措,指导全国深化治理工作开展。在全国部署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起底式核对工作,摸清机构底数,建立管理台账,全面规范管理。常态化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日常检查,不断规范机构收费行为,加强预收费资金监管,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2022-05-19
  • 新风口来了!90.6%受访青年愿意投身青年发展型城市

    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发布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吸引青年,使青年群体融入城市发展,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611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1%的受访青年认为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能实现青年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等到将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成熟,90.6%的受访青年都愿意到这些城市去发展。

    87.1%受访青年认为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能实现青年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促进

    90后曾于铭在杭州的一家民企工作。他认为,城市的发展与青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座城市对青年不友好、不宜居,人才的流失率就会高。对于企业,职员不稳定、离职率高,难培养骨干,就难以持续和纵深发展。甚至会影响城市的活力和潜力。相反,如果青年在一座城市生活幸福,就会想留下来,会更加努力地工作。青年自身得到成长的同时,也一定能够促进城市的稳步向前”。

    在深圳从事会计工作的黄灵畅觉得,“青年发展型城市”理念的本质就是城市的建设要从青年的角度出发、为青年着想。“城市政策利好青年,青年发展更顺利,反过来促进城市发展。青年的发展关系着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

    87.1%的受访青年认为,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能实现青年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促进。交互分析发现,已婚已育受访青年(92.6%)认可度最高,其次是未婚受访青年(89.6%)。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评价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郭元凯分析,结合《意见》以及城市发展理论,青年发展型城市应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二是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由此也可以衍生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特点,即友好性、成长性和普惠性。友好性突出表现在理念友好、制度友好、政策友好、环境友好等,成长性则体现的是青年与城市同步发展、相互激荡。

    他指出,普惠性重点表达的是城市发展不是为特定群体打造,而是让所有青年都能发光发热、共享发展成果。“因此,一座城市吸引青年,首先应该要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并从上述理念出发营造城市与青年发展相向而行的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城市环境能够为各类青年发展找到合适位置”。

    待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成熟,90.6%受访青年愿意到这些城市发展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下来的‘工程’,是持续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曾于铭说,“如果我的家乡能够建设成青年发展型城市,我非常愿意回家乡发展。”他认为,《意见》的落地会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但最难的就是落地环节。“我希望地方政府有决心,对青年面临的典型难题能下苦功夫、敢啃硬骨头。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真正对青年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

    华晓丽从事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现在在江西某市生活。考虑当地产业相对落后、青年就业机会少、教育资源不够平衡,她还没有下决心留下来。她认为,建设为青年发展型城市,会对青年产生一系列的良性连锁反应。“城市环境宜居,住房和就业政策利好,教育资源均衡,使年轻人工作顺利,婚姻更稳定,生活幸福感更高。对人的情绪、心态都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我期待着这里能建设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

    郭元凯表示,《意见》的出台以及后续配套的组织保障,将成为青年评判城市是否友好的重要依据,还会成为青年选择今后自身长期发展地区、贡献青春力量的依据。“可以说,《意见》的发布不仅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对于吸引青年、优化青年人口流动格局以及青年发展政策体系产生积极作用”。

    等到将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成熟,90.6%的受访青年表示愿意到这些城市去发展,其中33.5%表达了强烈的愿意。进一步分析发现,00后受访青年(92.9%)和未婚受访青年(92.7%)的意愿最为强烈。

    受访青年中,00后占26.1%,95后占30.7%,90后占26.8%,85后占16.4%。婚育状况上,未婚的占49.6%,已婚未育的占19.6%,已婚已育的占30.9%。

    2022-05-17
  • 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化解风险——理财行业筑牢金融防火墙

    为推动理财公司合规经营和持续稳健运行,按照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管理职责,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是理财公司履行受托管理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当前,在理财公司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发布实施《办法》,有利于统一同类资管业务监管标准,增强理财公司合规意识,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理财行业形成良好发展生态。

    形成统一内控标准

    今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结束过渡期后开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资产管理制度在顶层设计上日趋完善。在统一的监管标准下,大资管格局形成“一张网”,银行理财业务等细分子行业逐渐步入规范运行新阶段,资管机构的运行更加稳健。

    就理财公司发展格局而言,自2018年《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实施以来,共有29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5家获批开业。截至2022年3月末,银行及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合计余额28.4万亿元。其中,理财公司产品余额17.3万亿元。当前,理财公司作为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资管机构,在理财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必要尽快构筑全面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

    “总体上看,理财公司的治理体系仍有待深入和完善,此次《办法》的制定,对内控制度建设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涵盖了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内部控制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监督等方面,对理财公司树立科学稳健投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理财公司的内控制度与银行不一样,除了要围绕其展业特点之外,还需要借鉴其他的资管行业,尤其是公募基金等投资属性,围绕资管交易、内控等方面来实现有效监管。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我国,人员信息登记和公示制度已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普遍实施。理财公司作为新型资管机构,《办法》提及在理财公司中建立人员信息登记和公示制度,是促进同类业务监管规则一致性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促进理财公司从业人员规范执业,避免不符合职业要求的人员“滥竽充数”。

    目前,资管新规等法规均提出内部控制的原则性要求。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是对资管新规、理财公司办法等监管制度的原则性要求的细化和补充,有利于推动理财公司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内控标准。理财公司从成立初期就要养成“洁净起步”,构建与自身业务规模、特点相适应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为将来稳健运行、防范风险提供坚实保障。

    建好风险隔离墙

    《办法》指出,理财公司应当针对内部控制风险较高的部门和业务环节,制定专门的内部控制要点和管理流程。

    内控制度是资管机构的核心制度,不仅涉及其内部组织管理、交易运行等重要环节,还是整个风险防范的基础,往往重大风险都源自于内控失效。曾刚表示,从更深层面看,做好内控有利于完善理财公司治理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讲,也为监管制度的完善和理财公司有序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

    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落地,及时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的前提。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目前资管行业部分理财公司内控管理依然面临挑战。“对于理财公司来说,投研能力是资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整体上看,理财公司现有的投研水平和成熟基金、信托等行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理财产品打破刚兑进入净值化转型,净值波动增多,理财公司如何在收益与波动间取得平衡、防控风险,对理财公司而言是一场大考。

    在这种情况下,理财行业需要加快完善监管制度与推进理财机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资管机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办法》对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制定全面、系统、规范的内控制度体系,并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完善投资和交易制度流程,明确不同类型资产投资审核标准、决策流程、风控措施和投后管理要求,健全交易全流程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识别和控制相关资管机构的风险。

    董希淼认为,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制度,构筑牢固的金融“防火墙”,是降低金融业系统风险在不同机构之间蔓延的重要保障。而通过在一个集团内部分设不同法人机构来隔离风险传染,则是比较现实和有效的途径。《办法》强化理财公司受托管理职责,强调规范与控股股东等关联交易、风险隔离,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理财公司应明确细化相关规定,与母行等之间实现管理隔离、业务隔离、声誉隔离、人员隔离、信息隔离,这样既有助于理财公司稳健经营,也有助于推动理财公司有序创新。

    总的来说,《办法》与资管新规、理财公司办法等制度规则共同构成理财公司内控管理的基本遵循,对于防范化解理财公司风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随着居民财富积累与投资理财意识增强,对高质量、多元化理财产品的需求潜力越来越大。《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银行理财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再创新高,截至2021年底约为8130万,较上年同期增加95.31%,个人投资者仍占据理财市场绝对主力,整体投资风格更趋稳健。

    面对如此庞大的投资者数量,在理财公司即将迎来“新蓝海”的同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少不了有效且完备的制度保障。眼下,理财行业监管政策日臻完善,理财市场呈现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得益于监管部门的持续努力。周茂华表示,一方面继续推动理财公司建立健全产品发行、投资运作等方面的制度规则,在建立和优化投研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培养与科技赋能,多维度提升投研能力;另一方面要细化监管举措,围绕投资者合法权益开展精准施策。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从不同方面强调理财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投资者权益保护、建立有效的投资者投诉处理等机制,有利于做好内控制度等各方面保障工作。比如,《办法》强调,理财公司应当建立利益冲突防控制度,不得向任何机构或者个人进行利益输送,不得从事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活动。

    “理财公司作为投资者的资产管理人,肩负着为投资者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目标的托管责任。”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要在投资者利益、股东利益和管理层利益之间做好平衡,切实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在治理机制、制度流程、文化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此外,理财公司需提高专业能力、进一步实现专业尽职,力争理财产品实现在流动性和收益性等方面平衡,为投资者创造利益。“下一步,理财公司应加强投资者教育,重要的就是引导投资者在收益波动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合理投资,改变以往刚性兑付、保本的观念,逐步培养投资者正确的财富管理理念。”普益标准研究员霍怡静表示。

    《办法》中提及的以投资者利益优先为原则,也是所有类型资产管理人均需遵循的原则性要求。薛洪言认为,当股东利益和投资者利益出现冲突时,要以投资者利益为先。比如,规模与收益的冲突,理财公司的营收通常与管理规模正相关,但有时候一味扩大规模会降低产品盈利能力,对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此时,理财公司应以投资者利益为先,适度降低对规模的追求。但考虑到此时降低对规模的追求有悖理财公司的利益,很难靠自觉达成,需要监管等强制性力量介入。

    曾刚建议,在监管制度方面,还应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按照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在投资者权益保护、透明度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监管专业性和有效性。比如,在细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面重点发力,从长远看,这些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体系、保障资管机构稳健可持续发展。(记者王宝会)

    2022-05-16
  • 证监会:开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专项支持计划

    证监会5月11日表示,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的工作要求,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以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据介绍,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由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运用自有资金负责实施,通过与债券承销机构合作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等方式,增信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竞争力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方向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日前,首单项目已落地,由专项支持计划与金融机构联合为“GC晶电01”提供1亿元增信支持,助力企业债券融资5亿元。“GC晶电01”是由民营上市公司晶科科技发行的乡村振兴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绿色碳中和光伏电站项目。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国务院金融委的工作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支持和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凝聚各方合力,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22-05-13
  • 国资委:5年多来央企“压减”成效明显 从事主业央企升至93%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庞无忌)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11日在北京透露,过去5年,中央企业共“压减”法人19965户,占比38.3%,中央企业退出了一批非主业非优势企业,从事主业的企业占比从87%提高至93%。



    当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压减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推进会,翁杰明在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翁杰明透露,2016年5月到2021年底,中央企业共“压减”法人19965户,占比38.3%;法人层级5级以内企业已超过70%;97家中央企业集团管理层级全部控制在5级以内,其中3级14家,4级44家。

    翁杰明表示,通过5年多努力,初步解决了中央企业法人户数和层级过多、管理链条过长的突出问题,基本扭转了法人户数无序增长的局面,实现了户数增长与经营发展速度基本匹配、管理链条与资产收入规模基本匹配。

    央企经营管理效率效能持续提升。“压减”工作开展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减少人工成本449亿元(人民币,下同),减少管理费用368亿元;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由每人44.6万元增加到每人67.9万元,提升比例超过52%。

    此外,通过“压减”,促进了国有资本优化配置。翁杰明指出,中央企业退出了一批非主业非优势企业,从事主业的企业占比从87%提高至93%。例如:中国航发坚持聚焦主业,坚决瘦身健体,通过“压减”64%的企业,主业收入占比提高了30%以上。航天科工、航空工业集团等一批企业剥离了大量非主业业务。各企业将回收的国有资本投入主业和优势企业,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同时,清理退出了一批低效无效资产和僵尸企业。

    今年3月,新一轮“压减”工作启动。翁杰明表示,新一轮“压减”既要“清旧账”,也要“算新账”。2016年5月至2022年2月期间法人户数净增量大、反弹快的企业,要严格按照专项行动要求,确定有力度的“压减”指标;净增量低于20%的企业,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压减”计划。要对管理层级再压缩,管理层级为5级的中央企业应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能控制在4级以内的,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实现;暂不具备条件全面实现的,尽可能推动更多的企业进入4级以内。(完)

    2022-05-12
  • 工信部:我国2021年医药工业总营收超3万亿元 增速创5年新高

    中新财经5月10日电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3707.5亿元,增速创近5年来新高。



    周健称,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23.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5.3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工业整体增速13.5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上升,占比达到4.1%,对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实现营业收入33707.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8.7%,较上年同期提升11.4个百分点,增速创近5年来新高。实现利润总额7087.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7.3%。(完)

    2022-05-11
  • 车企的一季度:有人卖5台赚1台,有人营收利润双降

    中新财经5月8日电(葛成)2022年汽车产业可谓“开年不顺”。继芯“荒荒”、锂“茫茫”后,镍“妖妖”又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去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涨价的不利因素,疫情冲击下,汽车产业链又迎来“停产潮”,零部件和整车企业受到重挫。



    4月21日,刚下生产线的国产特斯拉正一辆辆有序停在工厂内。殷立勤摄

    近期,车企密集公布一季度财报,中新财经梳理发现,在市值靠前的车企中,特斯拉、广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净利润同比上涨,上汽集团、北京汽车、长城汽车净利润同比下滑。与此同时,各家车企的营收也涨跌不一,汽车行业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有企业卖5台就赚1台车的钱

    作为去年最赚钱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在单车利润率方面的数据可谓“一骑绝尘”。2021年四季度,其单车毛利润高达30.6%,远高于业内同行。

    而2022年一季度,特斯拉在赚钱方面可谓“更进一步”。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特斯拉总营收为187.5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净利润为37.36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支撑上述利润的,则是特斯拉一季度累计交付的约31万辆新车。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其2022年一季度的汽车毛利率达32.9%,单车净利润达1.07万美元(近人民币7万元)。按其ASP(平均销售价格)5.21万美元(近人民币35万元)测算,大约卖5台车就能赚1台。

    另外,国内车企方面,比亚迪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8.3亿元,同比增长63.0%;实现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240.6%。比亚迪汽车销量为29.1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8.63万辆。一季度燃油车在比亚迪所有车型中的销量占比仅1.75%。4月份,比亚迪宣布将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

    有人喜,亦有人忧

    一季度,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车企营收和利润仍在上涨,且上升幅度明显。相比之下,部分车企一季度出现营收和利润均下滑或者增收不增利情况。

    例如,长城汽车一季度营收336.19亿元,同比增长8.04%;净利润16.67亿元,同比下滑0.34%。

    而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上汽集团出现了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的现象,上汽集团一季度营收1824.71亿元,同比下滑3.5%;净利润55.16亿元,同比下滑19.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同比下降了555.30%。

    对此,上汽集团在财报中解释称,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扩大贷款规模,以及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销售收入减少所致。

    二季度,车企销售环境料更为复杂艰难

    二季度,全国乘用车市场将面临更为复杂艰难的环境,成为了汽车业界的共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此前,上海疫情导致汽车产业链暂时静止,对汽车产销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次生零部件断供现象将严重影响二季度销量。

    据中汽协推算,2022年4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117.1万辆,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

    上汽集团产销快报显示,4月,上汽集团整车产量合计15.8万台,去年同期相比,产量不足四成,疫情对于其产能的冲击可见一斑。

    除了疫情影响了车企产销能力,崔东树强调:“疫情下中低端燃油车销量下滑,是消费者不买车了,而不是去买新能源车了。”

    物流产能在恢复,谁将成为黑马?

    4月16日,上汽集团、特斯拉等整车企业被列入上海《第一批重点企业“白名单”》,与这些整车企业一同被列入“白名单”的还包括大陆、舍弗勒、法雷奥和安波福在内的部分重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产业链已吹响复苏“集结号”。

    近期,随着汽车产业链的复产,部分在沪企业已经逐步克服供应链、物流等不利因素影响,开展闭环运营和生产,实现稳定的整车批量下线。上汽集团表示,旗下整车企业有望于5月中旬逐步恢复正常生产,当月整车产销量将力争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崔东树表示:“4月底开始,汽车供应链已逐步恢复,有通行证的车辆增多,上海地区几个运输中转平台区域开放,实现了全国的供应链打通。”

    零部件供应恢复后,部分企业也迸发出了勃勃生机,产能快速提升。

    据比亚迪产销快报,4月,比亚迪整车产量达10.74万台,超过去年同期的两倍。民生证券分析师表示,比亚迪在全力进攻新能源领域后,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完)

    2022-05-09
  • “万能电工”钱海军:以“电”为光 灯暖万家

    中新网宁波5月6日电(张煜欢胡子裕)家住浙江宁波慈溪市古塘街道舒苑社区的退休教师陈文品,心里有串一直牢记的手机号码。每当他需要帮助时都会拨通这个“24小时热线”,求助一位“老朋友”。不只是他,社区大部分居民都知道这位背着工具箱,被叫作“万能电工”的人。


    他是国家电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基层电力工人钱海军。二十多年来,口头禅是“我马上到”的他,一次次主动向困难居民和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又一次次带领团队奔赴贫困地区完善电路,为山区儿童开设电力课堂……

    如今,他带动了一群“钱海军”开展志愿服务,共同绘下一幅“灯暖千万家”的画卷。

    孤寡老人的“亲儿子”

    钱海军平时负责慈溪市内近6万户居民的用电服务工作,包括用电咨询、故障报修等12项服务。大家都说家中碰到电力故障,只要打电话找钱师傅,保管“马上到、马上修、马上好”。

    1999年,“闲不下来”钱海军开启了志愿服务生涯,这一干就是23年。

    发现管辖社区里有很多孤寡老人后,他做了数百张名片,利用社区排查和服务的机会一一送到老人手中,方便老人们联系自己。

    数年前,陈文品肺气肿发作,钱海军接到电话后,便立马驱车80公里送他就医。忙里忙外的钱海军,还被医护人员误认为是老人的“亲儿子”。

    渐渐地,钱海军的电话成了老人们解决各类生活难题的“专属热线”。换灯泡、修电磁炉、修洗衣机……钱海军的抽屉里装着几千张碎纸条,每张纸条上都记录着姓名、电话和地址。

    23年间,钱海军完成了2.5万个小时的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的老人有100余户,年纪最大的108岁。平均每周,他要为孤寡老人上门服务二十多次。

    千家万户的“点灯人”

    2015年,钱海军在走访排摸慈溪生活较为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后发现,线路老化、线头裸露等用电隐患较为普遍。

    要让家家户户都安安稳稳地“亮起来”——在钱海军的建议下,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启动“千户万灯”残疾人贫困户室内照明线路改造公益项目。

    每年完成500户残障人群用电线路改造;每年培养一批乡村电工,重点培养残困家庭孩子;打造“千户万灯”乡村电器赋能站……项目从宁波铺开,而后实现了浙江全域覆盖。

    钱海军决定将“千户万灯”带到更远的地方。西藏日喀则仁布县,平均海拔4870米。钱海军和志愿者克服高原反应,为当地百姓送去太阳能移动电源,装上多功能自发电灯,安上新的漏电保护器……

    “我以前放牧的时候,手机只敢拿出来报平安或紧急联系,现在充电都不成问题了。”仁布县村民旦真群边说。

    7年间,钱海军带着志愿者行程20余万公里,铺设96.75万米管线,为西藏、吉林、贵州、四川等地的6047户百姓送去光亮。钱海军和同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来自宁波的点灯人”。

    志愿者们的“灯塔”

    善小常为、聚沙成塔,是钱海军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信念所在。

    2012年起,钱海军所在单位先后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志愿服务中心,1200多名志愿者发展出25支志愿服务分队,辐射300多个社区,累计开展服务3万余次,服务时长超21.3万工时。

    家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日嘎村的吉子友伍在受到钱海军团队的帮助后,拜钱海军为师学习电工技术,期待着未来能为乡亲们服务。

    钱海军的妻子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一同上门看望老人,感受到丈夫坚持的不易与意义。“海军是个有担当的人。他一直很努力,希望把正能量带给更多的人。”

    “我愿意一辈子拎着工具箱,走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钱海军说,“哪怕若干年后我老了,走路颤颤巍巍不能爬上爬下,但只要能给人递个插线板、想个小点子,那也是一种幸福。”(完)

    2022-05-07
  • “临汾市国奶养育项目”惠及百姓受称赞

    “这个项目真的好,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一年下来省了很多钱,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一位家有宝宝的李阿姨兴奋地说道。






    临汾市国奶养育项目自2019年开展以来,受益人数达到九千多人,其中为贫困家庭免费资助的有1140人,为贫困家庭共免费发放慈善捐赠奶粉17507桶,资助规模达5217086元,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关爱新生命----国奶养育工程”是一项公益项目,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祖国下一代喝上放心奶”的嘱托,对改善全市0-3岁婴幼儿营养状况,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及疾病发生率,提升婴幼儿健康水平,减轻困难家庭哺育子女的负担,让老百姓得到经济实惠,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倡导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对全市特殊困难家庭无母乳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全额资助每个孩子每月一罐奶粉,全年12罐安全优质压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直到年满三周岁:遵照自愿原则,对一般家庭7-36个月无母乳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给予差额资助,自付部分按照此奶粉市场价格的约1/3标准执行。





    该项目予2019年10月落地大宁县后,陆续在浮山县、古县、翼城县、洪洞县、襄汾县、尧都区、侯马市、隰县、汾西县、永和县、霍州市、曲沃县等13个市县实施,各市县乡镇都建立了0-3周岁婴幼儿管理家长群,同时在群内开展健康教育,传播育儿知识,让更多的家长学习科学喂养。同时,启用《国奶养育工程申领小程序》,婴幼儿家长可以通过小程序生成的专属二维码,自主选择申领不同品牌的公益奶粉,县级片区、宣教助理可以通过小程序实时了解所辖乡镇申领汇总情况,极大地方便了受益人群的申领。汇总申领总数,小程序的上线,进一步体现了方便、快捷、实时的推动效果。

    2022-04-22

  • 首 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