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碳达峰碳中和摆在环资工作突出位置

    人民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许维娜)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会议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记者了解到,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出台实施,各领域各行业实施方案加快制定,“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果丰硕,全社会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共识和行动显著增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会议要求,2022年,要把碳达峰碳中和摆在环资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加强统筹衔接,持续跟踪和评估政策实施效果。

    二是审核衔接各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调研督导,帮助地方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三是推动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坚持先立后破,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大力推进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在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四是高水平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完善能耗双控政策,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优化考核频次,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加大节能减碳项目建设支持力度。

    五是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开展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

    六是统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气候磋商对话,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主渠道地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切实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会议强调,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深入研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理解其内涵要义,准确领会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处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破和立、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政府和市场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系,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既不能搞“碳冲锋”,又不能搞运动式“减碳”。

    2022-01-12
  • 2021年前11个月钢铁行业利润3517亿元 创历史最好水平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记者杜燕飞)“2021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预计全年钢产量为10.3亿吨,全年钢材实现了供需动态平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会长陈德荣今日在中钢协第六届会员大会三次会议上表示,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前11个月,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7亿元,同比增长86.46%,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会议指出,2021年初,钢铁行业满足下游行业快速增长带来的钢材市场旺盛需求,释放产能,钢日产水平1-4月逐月环比上升,形成了产销两旺的局面。进入5月以后,随着限产措施的落实和下游行业需求增速放缓,钢铁行业适时控制产能,钢月产量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

    数据显示,前11个月,钢产量9.46亿吨,同比下降2.60%,折合钢表观消费量9.08亿吨,同比下降5.2%;生铁产量7.96亿吨,同比下降4.20%;钢材产量12.23亿吨,同比增长1.0%。预计全年钢产量为10.3亿吨,比上年减少约3500万吨。钢材库存从3月上旬达到高点后逐步下降,年末与上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

    “总体来看,全年钢材供需基本平衡,为下游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此期间,广大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贯彻落实压减钢产量决策部署,为实现钢产量同比下降做出了积极努力。”陈德荣说。

    从进出口情况看,会议指出,随着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的调整,下半年钢材出口呈逐月量减价升、出口均价高于进口均价的态势。去年初,在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3、4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快速提升。随着国家两次调整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自7月份钢材出口量呈逐月减少的态势。

    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187.5万吨,同比增长26.7%;进口钢材1326.7万吨,同比下降29.6%。自8月份起,钢材出口价格连续4个月高于进口价格,表明我国钢材进出口结构在持续优化。

    与此同时,2021年,进口铁矿石价格大起大落,最高涨至233.1美元/吨,前11个月海关进口均价169.9美元/吨,同比上涨64.5%;焦煤、冶金焦、废钢等原燃料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受成本和需求影响,钢材价格先扬后抑,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前11个月均值为142.96点,同比上升37.67%。

    会议表示,从经营业绩看,钢铁行业通过挖潜增效,努力克服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的困难,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前11个月,会员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362亿元,同比增长36.25%;利润总额3517亿元,同比增长86.46%,创历史最好水平;销售利润率为5.54%,同比上升1.48个百分点。11月当期实现利润总额92亿元,环比下降64.03%。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指出,我国确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应运而生,行业龙头企业率先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批钢铁企业在探索低碳冶金新工艺中有所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34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其中23家完成全过程改造并公示,钢产能约1.41亿吨;11家企业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公示,钢产能约8400万吨;此外,有61家企业正在进行公示前专家审核和企业整改。已有94家钢厂登上工信部绿色工厂榜单。前11个月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0.20%、0.43%、7.22%和21.05%。

    同时,随着废钢使用量增加和国内铁矿生产保持稳定,我国铁素资源供给及结构逐步优化。数据显示,2021年前10个月,进口铁矿石、国产铁矿石、废钢,对钢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0%、15%和22%,铁合金为3%。国产矿和废钢贡献率合计为37%,比2020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2022年钢铁行业要重点做好稳运行工作,提高行业自律能力和效果,推进行业科技创新工作,补齐钢铁行业‘卡脖子’技术短板,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加强创新生态圈建设,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巩固提升去产能成果,组织推进资源保障‘基石计划’。”陈德荣说。

    2022-01-11
  • 从业者:整理收纳师缺口严重,客户订单需提前预约

    “整理收纳时长3000+小时,为500多个家庭做整理收纳,培训学员超过3000名……”幼师专业出身的魏婉晴,两年前选择成为一名整理收纳师,并与整理收纳结下不解之缘。从事这份工作以来,她感触最深的是“家庭物品太多了”。她遇到最多的一个客户整理出近10万件物品,仅搬运整理衣服一项就走了近一万五千步。


    “整理收纳师不是家政服务简单的‘擦扫拖’,或者叠衣服、换衣撑这样简单,而是要从多层次多角度了解客户需求,根据客户生活人群、生活习惯、生活动线,为客户构建人、物、空间三者的平衡关系,因此整理收纳是需要团队配合的一个微型项目。”魏婉晴说,整理收纳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很专业。

    如今,在一线城市,像魏婉晴这样的专业整理收纳师越来越多。2021年年初,人社部公示一批新增职业工种,其中就包括被列入家政服务类目的整理收纳师。

    谈檀是国内较早开设的整理收纳机构“安安整理”的创始人。“2015年刚开始成立工作室时,大家还不理解什么叫整理收纳。随着2017年进行公司化运营,行业日益得到社会认可。2021年上半年已超额完成2020年全年服务单量,再创新高。如今一天服务量相当于创业初一个月的工作量。”谈檀说。

    谈檀注意到,从2020年开始,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开始学习和参与到整理行业,年龄跨度从18岁到60岁以上不等。“近两年,不乏国企、职业教育、投资、医护人员、汽车、会计、自由职业等领域人员加入到这个行业中。”谈檀表示。

    安安整理除在北京外,还在郑州、宁波、广州、上海、成都、武汉、重庆、太原等城市开设子公司,提供整理服务的同时也进行课程培训,为社会需求储备人才。“去年培训量剧增,仍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整理收纳师缺口严重,目前客户的订单都需要提前预约。”谈檀说。

    “成为一名专业整理收纳师,吃苦耐劳、热爱整理这两点都是必不可少的,盲目入行不可取。”而今,魏婉晴也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是通过不断洞察市场需求和提升实际操作水平,将来成为公司的“城市合伙人”,能够独自带领团队在某个城市拓展业务,让更多人感受到收纳之乐。

    2022-01-10
  • 我国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本报北京1月6日电(记者王政)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起草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从规模上看,2020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从技术和产品上看,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整机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丰富,产品质量日益优化。






    “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应用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仓储物流、教育娱乐、清洁服务、安防巡检、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应用。“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王卫明说。


    针对我国机器人产业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规划》提出了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拓展应用深度广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5项任务,以及“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机器人+’应用行动”等行动。

    2022-01-07
  • 水利部: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

    《经济参考报》记者1月5日从水利部获悉,近日,水利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时期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快推进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围绕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系统部署各项任务措施。


    《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有序实施省市县水网建设,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慧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方面,建成一批重大引调水和重点水源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90亿立方米,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明显增强;城乡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大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500万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精细化调度水平有效提升。

    《指导意见》提出了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包括科学谋划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协同推进四级水网建设。二是推进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建设,构建国家水网之“纲”,包括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三是完善区域水网工程布局,织密国家水网之“目”,包括加快构建配套衔接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因地制宜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网络、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积极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四是加强重点调蓄工程挖潜和建设,打牢国家水网之“结”,包括充分挖掘现有调蓄工程供水潜力、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战略储备水源建设。五是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包括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推进工程智慧化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运行调度水平、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前期工作、强化资金保障、开展监督考核等四项保障措施。

    与《指导意见》相配套,水利部办公厅面向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印发了《实施方案》,将《指导意见》提出的任务进一步细化实化为59项具体措施,并分别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班娟娟)

    2022-01-06
  • 2021年就业目标提前超额完成,稳定就业局势有啥秘诀?

    2021年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成绩来之不易。就业政策的助力有多大?就业服务如何落地?劳动者感受如何?记者带您走进3场特殊的招聘,听听企业和劳动者的心里话。

    一项政策稳就业

    新型学徒制支持企业培养人才、降低成本

    2021年,邓锦洲很忙。

    这一年,需求回暖、订单增多。招聘、培训、调薪,作为广东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邓锦洲的工作量趋于饱和。

    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推广一项全新的制度——企业新型学徒制,即由企业与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

    一家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为何搞起新型学徒制?

    “新型学徒制,让工人升职的空间更广阔,也使企业能以更低成本拥有一支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邓锦洲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山益达一度陷入停产。得益于广东省推出的以工代训和企业职工适岗培训补贴政策,中山益达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财力按时发放工资,坚持不裁员,稳定员工队伍。当市场回暖后,企业又能第一时间组织培训补齐人手,开足马力生产,及时抢占市场。

    截至2021年6月,中山益达获得了486万元补贴。“这些补贴让益达免于陷入2020年下半年激烈的‘抢人大战’,保持生产稳定。这也给我们上了一课,不能仅依赖招新工人,也要推行新型学徒制,以‘技能提升+待遇提升’的方式稳定技术工人队伍,既能降成本,也能增效率。”邓锦洲说。

    2021年9月,广东省“每培训一名新型学徒制学员可获得6000元补贴”的政策出台,中山益达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的信心更足了,一场特别的内部招聘会启动,从2800名一线工人中选取455名缝纫工、145名服装制版师,打造企业核心技术工人队伍。

    消息一出,员工们跃跃欲试,“参加新型学徒制,技术更强、效率更高,就能涨工资。”“参加新型学徒制拿到技能等级证书,积分落户可以加分,子女上学更方便。”2个月后,内部招聘会圆满画上句号,中山益达的订单也排到了2022年6月。

    “稳企安商政策要做到精准滴灌,我们通过主动服务和走访调研发现,实施‘技能挖潜’能有效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广东中山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1至11月,中山市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8.8万人次,补贴3.5亿元,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培养人才、稳住岗位、降低成本。

    一个品牌促就业

    各地已涌现出146个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劳务品牌

    2021年7月,29岁的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董庄村小伙儿乔飞虎,被推荐参加了免费的防水工中级培训,如愿实现了家门口高质量就业。“拿到证书后,我就能拿喷枪了,每天工资能涨100元。3年前,俺可想不到能有今天!”乔飞虎咧嘴一笑。

    同样开心的还有防水“新兵”李坤鹏。“虎哥加薪,我们开心,知道了今后的路咋走,生活更有盼头。”李坤鹏2021年5月正式成为一名防水工,是乔飞虎的师弟。

    两人能入防水这一行,多亏了开进村里的招聘会。

    2019年正月初七一大早,村里大喇叭骤然响起招工信息,乔飞虎被媳妇儿撵着去村委会找活干。

    到了村委会一瞧,防水工是主打工种。平舆县是有名的防水之乡,亲戚街坊都干这行。“干防水烟熏火烤、爬上爬下,又脏又累。”乔飞虎小声嘟囔。

    “如今科技进步了,干防水可是技术活儿。”工作人员拉着乔飞虎一通介绍。

    听说政府部门提供技能培训,还负责介绍工作,乔飞虎动心了,当场就报了名。2019年3月进班学习,4月拿到技能证书,一周后,正式入职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李坤鹏的经历和乔飞虎相似。从培训、入职,再到晋升中级工,他俩享受的一系列就业服务,源于“平舆防水”劳务品牌的配套政策。仅2021年,“平舆防水”劳务品牌就走进了224个村进行宣传,举办15场招聘会,吸纳1500多人成功就业。

    做大做强“平舆防水”劳务品牌,平舆县实现促进就业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打造实训基地、组建职业学院、举办技能竞赛,防水产业工人技能强,“做防水、找平舆”名气更大。截至目前,平舆县共有建筑防水企业1000余家,防水材料生产企业30多家,吸纳像乔飞虎这样的防水工25万人,实现年劳务收入170亿元。

    “进入新发展阶段,抓好劳务品牌建设是扩大就业规模的重要切入点。”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劳务品牌带动就业人数多,从业人员就业更加稳定、收入更高、权益更有保障。2021年,人社部等20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劳务品牌发展。截至目前,各地已有146个较为成熟的劳务品牌,把地方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个市场助就业

    零工驿站是公共就业服务向灵活就业领域延伸的有益尝试

    清晨6点,天蒙蒙亮。

    “呦,大娟来了。”不知是谁一声吆喝,湖北汉川市汽车站门口聚集的人群一下热闹起来。席地而坐的、靠墙打盹儿的、刷手机的人都站了起来,自觉排成两列纵队。

    宋业丹正是其中之一。眼瞅着大娟利索地打开零工驿站车站店的大门,他迅速钻入大厅,麻溜地打了一壶热水,占据有利位置,随时准备“推销”自己。

    6点多,马攀走进驿站。只一眼,宋业丹就意识到这是雇主,第一时间迎了上去。

    “今儿多少钱?”“240元。”

    “在物流园干过没?”“干过一阵子。”

    “那行,走吧。”

    简单几句交流,宋业丹敲定了今天的工作。他登上马攀所在的孺子牛人力资源公司的班车,前往武汉物流园开始一天的搬运、分拣工作。

    不到半小时,聚集起来的四五十个人纷纷散去,大厅内又安静、空旷了下来。

    “零工市场就是这样,每天有两个高峰,早上6点开门后,晚上10点关门前,一个招白班的,一个招夜班的。”零工驿站车站店工作人员大娟介绍,零工市场主要针对一些零散、灵活、临时性的工作,工作技能要求不高、劳动强度也较小。

    第一波招工高峰过去,大娟梳理了新的岗位信息粘贴到橱窗内,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汉川离武汉近,好多临时性工作都集中在电商行业。”大娟说,各大品牌的仓储部,顺丰、拼多多物流都是招聘大户,“‘双11’‘双12’期间招聘量更大,每天得招600至800人。”

    下午6点,宋业丹和工友们回到驿站,领到工资的人们谈笑风生。

    “工资日结,真好!”揣着工资,宋业丹感慨,受疫情影响不想出远门,过渡期打打零工也挺好。一旁的工友们也纷纷说:“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得闲了我就来打工,有需要就在家照顾。”“我家开店的,冬天生意冷清了,打零工能补贴家用。”

    边聊天边伸展腿脚,宋业丹真心为驿站点赞。以前的零工市场都在马路上,连个歇脚的地儿都没有。2021年10月,汉川市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部分资金,建了零工驿站,这里不仅能遮风挡雨,还有热水、卫生间,能给电动车充电。

    “政府搭台更规范,工资日结有保障。”大娟介绍,政府部门要求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当日结清劳动者工资,让劳动者实现当天打工、当天拿薪。驿站运行至今,已累计输送零工1.38万人次,发放工资198万元。

    “零工驿站是公共就业服务向灵活就业领域延伸的一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公共就业服务在服务灵活就业方面的不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说。

    张成刚分析,零工市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已达2亿人,其中不少为传统零工市场的从业者。这部分劳动者中,男性多集中在45岁至58岁,女性多在35岁至50岁之间,年龄偏大、技能水平偏低,且大多数因为家庭等原因,持续工作意愿较低。同时,企业也经常有临时性、周期性的用工需求。“在此背景下,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有利于满足各方需求,增强劳动力市场的韧性。”

    3场特殊的招聘,正是我国就业服务落地见效的缩影。2021年1至9月,人社部门共发放就业补助资金647.2亿元;向161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51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岗位信息7000多万个……一项项落到实处的就业政策,一次次暖心贴心的就业服务,为稳定就业局势保驾护航。

    2022-01-05
  • 制造业延续扩张态势 2022年更好助力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11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随着一系列保供稳价和助企纾困等稳定经济发展政策力度加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明显,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制造业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升。

    “12月制造业PMI录得50.3,较前值上行0.20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表明我国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说。

    数据显示,生产保持扩张。生产指数为51.4%,虽比11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但高于临界点,反映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需求有所改善。新订单指数为49.7%,高于11月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价格指数继续回落。

    从行业来看,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4.0%、51.6%和51.1%,均继续高于临界点,行业保持扩张;高耗能行业PMI为48.7%,高于11月1.3个百分点,景气水平低位回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56.1%和51.7%,高于11月2.9和1.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用工量不断增加,行业发展向好。

    展望2022年,郑后成表示,预计财政政策将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而货币政策将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当前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仍然较大。下一阶段,需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精准扶持,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助力经济继续平稳修复。(班娟娟)

    2022-01-04
  • “十四五”时期重点聚焦农村网络深度覆盖

    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电(申佳平)光纤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ps、每月三四十元即可享受网络套餐包、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2%……一组组数据,体现出近年来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工作的显著成效。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十四五”时期将联合财政部继续深化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新一轮电信普遍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支撑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谢存指出,总体来说,新一轮次电信普遍服务较“十三五”时期有两方面不同,重点聚焦农村网络深度覆盖以及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推进农村网络深度覆盖。在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基础上,进一步支持自然村组、林场、牧场、重点区域及交通要道沿线等宽带网络覆盖,同时做好与易地搬迁、兴边固边等政策衔接,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以及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区域等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光纤和4G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密切跟踪各地行政村调整情况,保持未通宽带行政村动态清零。

    另一方面,引导农村网络高质量发展。着眼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加强谋划部署,积极构建与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相适应的高质量农村网络。在电信普遍服务中逐年加大农村5G网络建设支持力度。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5G、千兆光纤等高质量网络建设,逐步拓展覆盖范围、提升网络质量。

    同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邹素萍介绍,“十四五”期间,财政部将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工作,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支持力度不减弱。通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目前所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但中央财政的支持不会因此而停止,财政部将针对新的发展要求,保持现有支持力度不减、重点领域加强,继续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电信普遍服务工作。初步考虑,“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补助资金100亿元左右。

    二是支持内容有拓展。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将5G纳入电信普遍服务支持范围,先小规模试点,之后根据网络和应用普及情况,逐步扩大支持范围。同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区的支持力度,支持林场、牧场等生产作业区,人口规模较大的聚居区深化网络覆盖。

    三是支持方式再优化。初步考虑,对因实际成本低于核定成本产生的结余资金,拟由任务承担企业统筹用于电信普遍服务工作,鼓励承担企业降本增效,更好发挥资金效益。同时,建议地方建立通信管理局主导,财政、工信主管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021-12-31
  • 河南现存外资企业2362家 带动直接就业人员44.6万人

    中新网郑州12月29日电(记者刘鹏)河南省商务厅官员28日下午表示,明年上半年,河南将适时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该省现存外资企业2362家,带动直接就业人员44.6万人。


    当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情况。“开放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开放平台载体效能不断提高,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更加凸显,开放带动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发布会上,河南省商务厅厅长马健这样概括近年来河南对外开放工作成就。

    他表示,今年1月至11月,河南省进出口7185.3亿元、增长24.7%,全年有望突破8000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全省实际吸收外资192.1亿美元、增长4.2%,实际到位省外资金9800.1亿元、增长3.9%。

    马健同时指出,河南还存在开放型经济结构和质量不优、开放平台数量和能级效应不足、产业招商服务水平不高、项目规模和质量有待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偏低、营商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他表示,河南将从持续发挥好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验田”作用、持续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持续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创新发展、持续推动外经贸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推进对外开放。

    据介绍,2022年上半年,河南将适时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

    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敬林在发布会上表示,该省现存外资企业2362家,带动直接就业人员44.6万人。在豫外资企业以不到全省实有企业千分之一的数量,贡献了全省近1/2的进出口、1/10的税收。

    他透露,河南正积极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平台建设,以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特定国别和地区为合作对象,培育创建一批主体功能突出、创新能力强、外资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国际合作产业园。

    此外,利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机遇,河南将持续办好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以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深化与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日韩等国的经贸合作。

    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河南官方已编制《河南外商投资指引》,建立健全了外商投资服务体系,以加强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完)

    2021-12-30
  • 前11个月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万亿元

    记者从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年度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数据显示,1-11月,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8万亿元,预计全年新改扩建高速公路超9000公里、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9个,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1000公里。

    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介绍,川藏铁路及配套公路、引江济淮航运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京哈高铁、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开通运营。

    受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面临巨大挑战,但中国货运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5亿吨,快递业务量1085亿件。截至11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约1.4万列,开行国际货运航班7.4万班,完成国际道路运输4200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服务亿万群众。2021年,交通运输部共推出12项更贴近民生实事,目前已全部完成。“在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方面,95128电话叫车服务覆盖102个城市;在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方面,已建成1373个客货邮融合站点;在实施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程方面,今年已改造完成危旧桥梁8578座。”刘鹏飞说。(刘乐艺)

    2021-12-29
  • 报告显示:中国灵活就业群体增大薪酬上涨

    中新网上海12月27日电(李佳佳)在数字经济转型和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灵活就业群体增大,薪酬亦呈上涨趋势。


    近日,中国科技型人力资源服务集团博尔捷集团旗下的博尔捷人才研究院发布的《博尔捷2022年薪酬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薪酬预期增长率约为5.28%;数字经济进化,数字化人才薪酬高位运行,复合用工如火如荼,灵活用工群体增大,薪酬亦呈上涨趋势,且高于固定用工薪酬涨幅,预期增长率达7.2%。

    疫情使得“共享员工”模式兴起,国家也在扶持新经济形态企业开展灵活就业,企业对用人模式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而就业者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与此同时,薪酬部分也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些都成为复合用工的发展动力。

    具体来看,灵活就业者中如简单划分为知识型和劳动力型,其中以劳动力型灵活就业者居多,占85%,但就薪资涨幅而言,知识型灵活就业者的薪酬涨幅更高,可达到14.3%。因此也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就业人群,实现新个体就业或者通过兼职的方式拓宽自己的收入。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查发现,数字时代企业用工模式相较于工业时代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企业高层人员中除了CXO外往往出现资深的战略顾问、营销顾问、税务法务顾问等,中层业务相关人员则出现除了自有员工,还有社会化的营销合伙人的现象,甚至营销合伙人人员占比高达五成,同时,可贡献与企业自有业务团队相当的业绩。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认为,“5G+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将带动“新基建”“元宇宙”相关岗位薪资水平的上涨。与此同时,灵活用工新就业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面对多种用工形态,企业如何高效、科学地管理人才队伍将是接下来各企业研究重点。

    国家税务系统的数字化升级,从金税三期的以票控税,到金税四期的以数据控税,以及社保由税务部门作为征收主体后,薪资、社保等结算的合规成为所有企业关注的重点。不难理解的是,数字化技术催生的复合用工形态,复合用工管理系统也将迎来蓬勃发展。

    《博尔捷2022年薪酬报告》是源于2010年博尔捷集团与《中欧商业评论》合作推出的“中欧-博尔捷薪酬指数”,薪酬调研专题组重点甄选了国内五大经济区域26个城市,以及十三大行业,回收超5000份来自人力资源部门的一手数据。调研方式以手机微信调研、移动互联网调研为主,并辅之以E-mail调研、电话调研与实地访谈,通过数理统计和德菲尔法等研究手段,经过多维度组合和联立分析。该报告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提供真实的人才市场变化状况,也为个人职业生涯提供有效指导。

    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给薪酬增长带来影响。调查显示,2022年总体薪酬预期涨幅约5.28%,与2021年相比持续恢复,涨幅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2022年有约66.2%企业有涨薪的计划,14.4%冻结调薪计划,1.5%企业采取减薪以应对企业经营挑战。

    从薪酬涨幅水平分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互联网和IT行业仍然是人才争夺的重点行业,互联网及IT行业薪资以7.5%的预期涨幅居首。

    医疗医药行业以7.3%的涨幅维持高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内老龄化加剧以及疫情尚未完全结束都让医疗医药行业备受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药品集采、医疗器械集采、医保目录更新、药品价格降低等因素,也对大量没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汽车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变革期,诸多知名大厂纷纷入局造车行列,采用互联网思维造车,明显拉高汽车行业薪酬。其中与无人驾驶相关人才的年薪涨幅在20%以上,尤为稀缺的博士生年薪涨幅在30%左右。

    教育行业受“双减”政策影响明显,首次出现负增长,-2.8%。同时,受部分地区房地产政策影响,也使得房地产行业薪酬也表现出非常谨慎的增长3.1%。(完)

    2021-12-28
  • RCEP下周生效 将发布高质量实施指导意见

    “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在下周末正式生效,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力争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好这个非常重要的协定。”12月25日,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中国加入APEC三十周年工商界主题活动暨2021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开幕式视频致辞中说。


    王受文同时表示,今年中国还将继续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并且将以实际行动深化国内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更多贡献。

    王受文还介绍,APEC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参与的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中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0年来,中国不断融入亚太和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广交经贸伙伴。

    “中国努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千方百计稳外贸,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的举措扩大进口,同世界和亚太的成员分享市场机遇。加入APEC年,中国的平均关税从39.5%下降到今天的7.4%左右。”王受文说,目前中国和现有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在总的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4%。今年前10个月,中国同自贸伙伴的贸易增速为23%,比中国与非自贸伙伴的贸易增速高了1.5个百分点。

    王受文强调,工商界是亚太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积极因素,中国工商界要以开阔的格局和坚韧的企业家精神,为区域经济应对挑战、实现复苏贡献中国力量,并且成为连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纽带。其中,在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方面,中国企业应当利用好在数字技术、互联网应用和广阔市场上的先天优势,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深入参与亚太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抢占合作先机,挖掘合作潜力。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高燕在致辞中表示,工商界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亲历者和受益者,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要继续旗帜鲜明支持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亚太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通过APEC等平台凝聚更多多边主义共识;要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做包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还要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做创新增长的探索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高燕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亚太区域不仅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也是全球创新创造最活跃的地区。工商界要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转型,消弭数字鸿沟,鼓励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APEC数字创新合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不断为亚太地区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王文博)

    2021-12-27

  • 首 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