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11个月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万亿元

    记者从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年度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数据显示,1-11月,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8万亿元,预计全年新改扩建高速公路超9000公里、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9个,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1000公里。

    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介绍,川藏铁路及配套公路、引江济淮航运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京哈高铁、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开通运营。

    受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面临巨大挑战,但中国货运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5亿吨,快递业务量1085亿件。截至11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约1.4万列,开行国际货运航班7.4万班,完成国际道路运输4200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服务亿万群众。2021年,交通运输部共推出12项更贴近民生实事,目前已全部完成。“在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方面,95128电话叫车服务覆盖102个城市;在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方面,已建成1373个客货邮融合站点;在实施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程方面,今年已改造完成危旧桥梁8578座。”刘鹏飞说。(刘乐艺)

    2021-12-29
  • 报告显示:中国灵活就业群体增大薪酬上涨

    中新网上海12月27日电(李佳佳)在数字经济转型和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灵活就业群体增大,薪酬亦呈上涨趋势。


    近日,中国科技型人力资源服务集团博尔捷集团旗下的博尔捷人才研究院发布的《博尔捷2022年薪酬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薪酬预期增长率约为5.28%;数字经济进化,数字化人才薪酬高位运行,复合用工如火如荼,灵活用工群体增大,薪酬亦呈上涨趋势,且高于固定用工薪酬涨幅,预期增长率达7.2%。

    疫情使得“共享员工”模式兴起,国家也在扶持新经济形态企业开展灵活就业,企业对用人模式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而就业者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与此同时,薪酬部分也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些都成为复合用工的发展动力。

    具体来看,灵活就业者中如简单划分为知识型和劳动力型,其中以劳动力型灵活就业者居多,占85%,但就薪资涨幅而言,知识型灵活就业者的薪酬涨幅更高,可达到14.3%。因此也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就业人群,实现新个体就业或者通过兼职的方式拓宽自己的收入。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查发现,数字时代企业用工模式相较于工业时代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企业高层人员中除了CXO外往往出现资深的战略顾问、营销顾问、税务法务顾问等,中层业务相关人员则出现除了自有员工,还有社会化的营销合伙人的现象,甚至营销合伙人人员占比高达五成,同时,可贡献与企业自有业务团队相当的业绩。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认为,“5G+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将带动“新基建”“元宇宙”相关岗位薪资水平的上涨。与此同时,灵活用工新就业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面对多种用工形态,企业如何高效、科学地管理人才队伍将是接下来各企业研究重点。

    国家税务系统的数字化升级,从金税三期的以票控税,到金税四期的以数据控税,以及社保由税务部门作为征收主体后,薪资、社保等结算的合规成为所有企业关注的重点。不难理解的是,数字化技术催生的复合用工形态,复合用工管理系统也将迎来蓬勃发展。

    《博尔捷2022年薪酬报告》是源于2010年博尔捷集团与《中欧商业评论》合作推出的“中欧-博尔捷薪酬指数”,薪酬调研专题组重点甄选了国内五大经济区域26个城市,以及十三大行业,回收超5000份来自人力资源部门的一手数据。调研方式以手机微信调研、移动互联网调研为主,并辅之以E-mail调研、电话调研与实地访谈,通过数理统计和德菲尔法等研究手段,经过多维度组合和联立分析。该报告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提供真实的人才市场变化状况,也为个人职业生涯提供有效指导。

    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给薪酬增长带来影响。调查显示,2022年总体薪酬预期涨幅约5.28%,与2021年相比持续恢复,涨幅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2022年有约66.2%企业有涨薪的计划,14.4%冻结调薪计划,1.5%企业采取减薪以应对企业经营挑战。

    从薪酬涨幅水平分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互联网和IT行业仍然是人才争夺的重点行业,互联网及IT行业薪资以7.5%的预期涨幅居首。

    医疗医药行业以7.3%的涨幅维持高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内老龄化加剧以及疫情尚未完全结束都让医疗医药行业备受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药品集采、医疗器械集采、医保目录更新、药品价格降低等因素,也对大量没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汽车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变革期,诸多知名大厂纷纷入局造车行列,采用互联网思维造车,明显拉高汽车行业薪酬。其中与无人驾驶相关人才的年薪涨幅在20%以上,尤为稀缺的博士生年薪涨幅在30%左右。

    教育行业受“双减”政策影响明显,首次出现负增长,-2.8%。同时,受部分地区房地产政策影响,也使得房地产行业薪酬也表现出非常谨慎的增长3.1%。(完)

    2021-12-28
  • RCEP下周生效 将发布高质量实施指导意见

    “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在下周末正式生效,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力争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好这个非常重要的协定。”12月25日,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中国加入APEC三十周年工商界主题活动暨2021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开幕式视频致辞中说。


    王受文同时表示,今年中国还将继续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并且将以实际行动深化国内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更多贡献。

    王受文还介绍,APEC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参与的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中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0年来,中国不断融入亚太和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广交经贸伙伴。

    “中国努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千方百计稳外贸,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的举措扩大进口,同世界和亚太的成员分享市场机遇。加入APEC年,中国的平均关税从39.5%下降到今天的7.4%左右。”王受文说,目前中国和现有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在总的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4%。今年前10个月,中国同自贸伙伴的贸易增速为23%,比中国与非自贸伙伴的贸易增速高了1.5个百分点。

    王受文强调,工商界是亚太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积极因素,中国工商界要以开阔的格局和坚韧的企业家精神,为区域经济应对挑战、实现复苏贡献中国力量,并且成为连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纽带。其中,在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方面,中国企业应当利用好在数字技术、互联网应用和广阔市场上的先天优势,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深入参与亚太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抢占合作先机,挖掘合作潜力。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高燕在致辞中表示,工商界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亲历者和受益者,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要继续旗帜鲜明支持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亚太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通过APEC等平台凝聚更多多边主义共识;要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做包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还要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做创新增长的探索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高燕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亚太区域不仅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也是全球创新创造最活跃的地区。工商界要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转型,消弭数字鸿沟,鼓励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APEC数字创新合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不断为亚太地区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王文博)

    2021-12-27
  • 稳投资布局“先手棋” 新一轮基建投资将升温

    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方面,稳投资正加紧谋划“先手棋”。近期多地紧锣密鼓敲定2022年重大项目清单,围绕重大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与此同时,资金保障也靠前发力。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提前下达1.46万亿元,河北、江西、山西、浙江等多地已披露明年一季度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


    展望2022年,专家预计,随着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以及资金等保障加力,基建投资增速将有所回升,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发力点,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多地开列2022年重大项目清单

    项目早谋划,才能早落地早见效。多地提早着手谋划明年的重大项目,启动2022年重点项目编制等工作。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日前披露,广东初步安排明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9000亿元,比今年增加1000亿元。将加快推进在建工程,抓紧新开工一批成熟项目,特别是提前开工建设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城市管网等重点项目。广东明年基础设施投资将聚焦重点领域加强项目谋划,尽快把既定部署变成一个一个带动性强、高质量的项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判形势,为明年经济工作定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基调,并提出“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在此背景下,业内指出,作为扩内需的重要一翼、稳经济的重要内容,稳投资要下好“先手棋”。事实上,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地方已在密集谋划,为投资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近日,宁夏、青海等地发展改革委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2022年一季度及全年重大项目工作。其中,2022年宁夏将谋划形成100个自治区重点项目,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的重点项目,包括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生态环保项目。青海前瞻性谋划论证“两新一重”等领域项目,加强项目储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敲定了2022年拟推进的重点任务,其中,拟推进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约2万亿元,将重点推进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等。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发文要求,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上马。

    专项债等资金保障靠前发力

    重大项目超前谋划,资金、项目审批等相关保障也靠前发力,突出“尽早”“尽快”。

    专项债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日前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考虑到明年一季度稳增长的压力较大,近期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要求各地明年一季度早发行、早使用,更好发挥专项债在稳投资、稳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明年专项债券发行要把握好三个字:早、准、快。”许宏才说,将指导地方尽快将提前下达额度对应到项目上,今年年底前就着手编制发行计划,确保明年一季度有相当数量的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全国人大批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后,将按程序下达剩余额度,要求地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适当加快发行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多省新增专项债正蓄势待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河北、江西、山西、浙江等地披露了明年一季度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预计提前下达额度将在明年一季度发行完毕。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稳投资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不仅能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还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意图在于稳投资、扩大有效投资,实现稳增长、补短板、优化供给结构的作用。专项债发行加快将为稳投资提供有力支撑。要做好专项债项目准备,确保发行后及时投入使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此外,机制体制改革也加速推进,畅通投资梗阻。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和简化投资审核管理,严格控制新增或变相增设审批环节,为充分激发投资活力和动力、继续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基建投资增速料回升

    分析指出,随着建设项目加速落地以及资金来源等保障加力,明年基建投资将有所回升,同时,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2022年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加快到5%左右。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化新基建等新基建项目将对拉动投资发挥巨大效应。此外,大量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重大工程、区域协调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密集落地,也将促进基建投资增速回升。

    罗志恒表示,预计明年基建投资将有所反弹,整体走势前高后低。在投资结构上,他表示,一方面会加强公众服务,投向基建补短板领域,如城市更新改造、城市管网、社区配套设施等;另一方面会重点投向新能源、新基建领域,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如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

    “展望2022年,基建投资将是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是明年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发力点。同时,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通过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还能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为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带来支撑。(孙韶华)

    2021-12-24
  • “双碳”愿景引领长线布局 多行业或迎价值重塑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规划下的相关产业板块,无疑是2021年资本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领域。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围绕“双碳”愿景,普遍展开布局或加速实现低碳转型。机构认为,未来与“双碳”关联度密切的产业将持续呈现高景气,多个细分赛道都具备较大增长空间,值得长期关注与布局。




    “双碳”愿景下,近期氢能概念股火热。12月21日晚间,蓝科高新披露风险提示性公告称,自12月9日以来,公司A股股票价格已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自12月8日交易开盘至12月20日连续9个交易日收盘价格累计涨幅达120.21%,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04%,股票成交量及换手率显著提高,短期波动幅度较大,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已经累计出现4次(含本次),涨幅显著高于同行业涨幅及上证指数。同时,近期公司股票交易换手率较高,12月14日、15日、16日、17日、20日换手率分别为6.84%、3.70%、15.33%、13.51%、13.61%。12月8日交易开盘至12月20日连续9个交易日累计换手率达57.33%,短期波动较大,可能存在炒作风险。蓝科高新表示,截至披露日,公司无任何形成收入的氢能源相关产品。现有的在氢能源领域方面的技术主要应用于装备制造,除此以外不涉及氢能源其他领域,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传导存在不确定性。不止氢能概念,事实上,“双碳”愿景规划下的相关板块在2021年均成为资本市场聚焦领域。具体来看,储能、电力、光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也都是今年以来市场持续关注的重点领域。

    平安证券认为,“双碳”愿景下,未来多个细分方向都具备较大增长空间。首先,能源生产方面,光伏产业链将受益于海外业务拓展与国内装机量提升;氢能目前受到政策大力支持,副产气制氢、氢燃料电池、氢冶金均是值得关注的方向,预计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其次,能源结构调整将催生储能与特高压建设的需求。再次,能源消费方面,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高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增长;其中,自动驾驶是车辆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未来发展的各场景空间广阔,潜在规模超万亿元。另外,绿色金融方面,近一年来,绿色贷款余额不断增长,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及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将助力其快速发展。

    中国银河研报指出,随着“双碳”领域政策体系中的核心内容逐渐落地,各领域相关政策与“十四五”具体产业规划也将陆续发布,在此背景下多个行业面临价值重塑。

    上市公司“低碳”布局渐次展开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纷纷抢抓住历史机遇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并抢先布局相关赛道。中国铝业21日晚间公告称,拟出资10.2亿元与农银投资、中国铜业等共同设立绿色低碳基金,基金整体规模为人民币60亿元,主要投资方向为绿色低碳行业领域。阿里巴巴近日发布碳中和行动报告并提出三大目标:2030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2030年前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用15年时间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此外,广宇发展近日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称,公司拟将所持全部23家子公司股权置出,置入鲁能集团与都城伟业合计持有的鲁能新能源100%股权。通过此次交易,广宇发展将原有房地产业务置出,转向新能源赛道,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风能和太阳能开发。

    在低碳减排重点方向的交通领域,今年以来国内主流车企陆续发布低碳计划。奇瑞汽车年内发布了包含燃油、混合动力、氢能等多种动力解决方案;东风汽车宣布未来将重点研发打造行业领先的平台架构与核心技术,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商品化;长安汽车也表示,将推进应用清洁能源,实现能源智能管控,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转变;广汽集团宣布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形成从研发到生产、从购买到使用的全链条绿色低碳新生态。

    不仅如此,与新能源汽车联系紧密的动力电池细分领域,宁德时代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此外,公司已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既可应用于各种交通电动化场景,也可适配储能领域全场景的应用需求。

    能源变革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是国家提出的明确要求。围绕“双碳”愿景,能源变革的趋势已然明显。业内分析认为,以实现“双碳”为引领,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

    尤其是,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在能源结构转型大背景下,新能源将迎来战略机遇期。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阿里研究院等共同发布《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认为,“十四五”期间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应重点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引领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投资层面上,招商基金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权益投资仍可维持高景气行业配置策略,聚焦景气度较高、业绩能有持续释放空间的“碳中和”主线里的二线行业。平安证券认为,“双碳”关联度密切的产业将持续呈现高景气。其中,氢能、核能、储能、特高压、自动驾驶、再制造等产业链及其细分领域,均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呈现高速增长。短期来看,估值偏低而未来增速较快的风电、氢能、自动驾驶等板块,可能更具配置价值。(高伟)

    2021-12-23
  • 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30万个

    记者从20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获悉,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30万个,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2022年,将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服务能力,稳妥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建设。(记者张辛欣)

    2021-12-21
  • 中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者1378万人

    记者从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了解到,1—11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04亿元人民币,执行额1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9.4%。


    从业务结构看,1—11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2890亿元、1038亿元和2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17.8%和23.0%。其中,新能源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89.4%、78.8%、34.0%和19.9%。

    从区域布局看,1—11月,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632亿元,执行额5760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额的87.1%和87.7%。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169亿元,执行额3299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额的47.6%和50.0%。

    从国际市场看,1—11月,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1479亿元、1187亿元和811亿元,合计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52.9%,同比分别增长17.0%、22.5%和11.1%。同时,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691亿元,执行额1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5.2%。

    从企业性质看,1—11月,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796亿元,占全国的27.3%,同比增长30.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841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国的43.2%。

    从吸纳就业看,截至11月底,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378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884万人,占64.1%。1—11月,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87万人,同比增长1.6%,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64万人,占73.9%。

    “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可以圆满完成‘量稳质升’目标任务。同时也要看到,明年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们将继续密切跟踪形势变化,持续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持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说。

    2021-12-20
  •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同比增长20.2%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赵竹青)16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2021年1至11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04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1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9.4%。


    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8760亿元,执行额65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6.7%。

    从业务结构看,1-11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2890亿元、1038亿元和2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17.8%和23.0%。其中,新能源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89.4%、78.8%、34.0%和19.9%。

    从区域布局看,1-11月,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632亿元,执行额5760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额的87.1%和87.7%。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169亿元,执行额3299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额的47.6%和50.0%。

    从国际市场看,1-11月,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1479亿元、1187亿元和811亿元,合计占我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52.9%,同比分别增长17.0%、22.5%和11.1%。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691亿元,执行额1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5.2%。

    从企业性质看,1-11月,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796亿元,占全国的27.3%,同比增长30.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841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国的43.2%。

    从吸纳就业看,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378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884万人,占64.1%。1-11月,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87万人,同比增长1.6%,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64万人,占73.9%。

    2021-12-17
  • 5G+工业互联网“+”出哪些新变迁

    11月19日,工作人员在武汉举行的“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现场演示5G远程超声机器人诊断平台。新华社发(伍志尊摄)


    数字技术向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合,工业领域数字化场景不断丰富、数字应用程度不断加深。“5G+工业互联网”,“+”出哪些新变迁?

    芯片扫描,可为每套服装智能调度面料、辅料;数据追踪,就能掌握每件产品的生产、分拣、包装状态……借助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化方案和供应链“共享”,服装制造商青岛瑞华集团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订单响应周期由原来的20天减少至7天。

    这是服装业的触“网”之变。当工业互联网与5G结合,大量设备入网上云,海量数据毫秒级传输,更多行业和企业正拥抱数字升级的机遇。

    降本——通过平台上的数据共享和生产协同,很多制造企业快速感知市场、匹配供应商、降低备货成本和库存压力;借助远程设备操控等实现无人化、少人化生产,在矿山等领域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增效——通过设备的联动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制造、运输、质检等多个环节的效率不断提升。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运单和运力的匹配,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网络货运平台与百度智能云合作,实现货车路线规划、批量算路等智能操作,提升车与货的匹配效率;利用5G物联网实现数据与云端的互联,联想武汉数字化工厂主板生产测试车间,30分钟便能实现产品换线。设备协同作业、人工智能质检……“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探索在多领域提速。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说,目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1800个,覆盖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等数十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领域。“5G+工业互联网”产业热情度高、创新活跃、成效显著。

    将直播电商数据与服装、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企业联动,通过消费数据反馈在珠宝加工等产业集群增添质检仓、配套仓,快手探索直播赋能产业集群的新模式。

    京津冀地区,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特色产业为主,形成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方案;在西部地区,企业集中在煤炭开采等领域进行智能化创新,已成为示范性较强的应用实践。

    制造向服务延展,催生出更多增长空间。生产与市场结合,带动产业集群质效提升。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达3.6万家,2016至2020年,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9%。

    “5G+工业互联网”创新活跃,应用不断丰富。但也要看到,仍然存在不同区域、产业、企业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数字技术基础、产业链价值链掌控力等有待提升。在工业场景下,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对“5G+工业互联网”的系统认识。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期,要把发展和安全统筹好,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中心,培育一批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基地。

    “要在进一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撑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工信部将统筹抓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同时鼓励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利用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进行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并将加快标杆网络建设、重点工业设备和企业上云,让应用场景向更多实体经济行业延伸。(张辛欣)

    2021-12-16
  • 进出口“一次性因素”消退后 外贸企业明年该如何应对?

    12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会议明确明年将重点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推动企业更广泛使用汇率避险工具。


    在今年前10个月外贸规模创下新高的基础上,我国外贸发展延续向好态势,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已超去年全年。不过,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此前表示,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大幅增幅背后有着诸多“一次性因素”,如周边地区疫情加剧造成订单回流中国,防疫物资出口量剧增等。随着这些“一次性因素”逐步消退,明年的外贸形势可能很严峻。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特别是三季度以来,在美元汇率走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逆势走出独立、强劲行情。在此情况下,我国出口却打破了人民币升值对其的相对抑制关系,这其中也不乏“一次性因素”的身影。因此,在明年外贸下行压力加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仍是常态的情况下,将更加考验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对汇率风险管控工具的运用。

    出口韧性依旧十足

    据海关总署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32.16万亿元水平。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我国国际贸易继续延续高增长态势,一方面源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源于海外供应链瓶颈压力持续,海外供应不足,部分海外订单转移至中国。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

    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出口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6.6%;进口1.63万亿元,同比增长26%。

    “11月份进口增速大超预期,主要受能源类商品进口大幅增长所致。”德邦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方向宏观利率组组长徐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两年增速上行至年内次高点,出口韧性依旧存在,其中价格因素虽继续高企但已呈现回落态势。

    据徐亮介绍,对11种重点商品价格增速拆分后发现,商品价格同比增速自9月份触顶后,连续两个月呈现回落态势。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10月份出口价格指数录得108.1点,结束连续5个月的上涨。

    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弱化

    汇率是进出口贸易额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常来讲,汇率与出口是反向关系,汇率升值时会弱化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市场份额。但是今年我国出口并未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制”。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下属中国货币网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22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年内首次站上100点报100.22,11月26日升至102点以上,12月1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102.86,创2015年11月以来新高。而在2020年12月31日该指数为94.84,即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今年年内涨幅就超过8.45%。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表现强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16时,年内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2.7%,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幅为2.04%。12月9日,央行宣布自今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9%。消息宣布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有所回调。

    从外贸数据来看,9月份,我国出口金额3057.4亿美元,刷新年内新高;10月份环比有所回落,为3002.2亿美元;11月份超市场预期达到3255.3亿美元,为年内最高水平。

    王有鑫认为,虽然今年人民币汇率走高,但海外没有稳定的进口替代商,海外订单仍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刺激了出口贸易的繁荣。另外,作为当前全球主要出口商,我国出口企业市场地位和企业议价权提高,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虽然人民币汇率上升,但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成本转移至下游,保持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人民币跨境贸易计价结算使用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汇率上升对出口的影响。

    出口替代效应或将回落

    在中国外贸高速增长的背后,许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困难增多,“有单不敢接”“增收不增利”现象较为普遍。

    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11月24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外贸还面临着“三多”和“三少”的问题。“三多”是指:一是贸易风险多,很多企业的订单被延迟或取消,收汇风险加大;二是成本上涨多,海运运价仍处在高位,原材料价格上涨,反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商品研究局(CRB)指数达到235,较去年低点上涨一倍多;三是供应链堵点多,多国仍未全面复工复产,港口持续拥堵,全球主干航线准班率从去年5月的73.6%下降至今年10月的17%。“三少”是指,一是订单少,二是芯片少,三是制造业劳动力偏少。

    展望明年外贸进出口形势,徐亮认为,价格因素对出口增速的主导作用将继续回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叠加海外圣诞节需求拉动,预计短期内出口增速或仍将保持韧性。进口方面,预计在今年底明年初煤炭需求保持旺盛的背景下,煤炭进口增速或有回落但仍将保持高位,与此同时,原油价格尽管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点,预计进口增速仍有支撑。

    “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外需持续回暖,新型变种病毒的出现使海外供应链瓶颈短期无法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供应链瓶颈更为严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明年出口走势。”王有鑫表示,“明年下半年,随着各国疫苗接种的增加和海外生产的逐步恢复,出口替代效应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回落,部分海外订单可能会回流母国或其他新兴经济体,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将有所放缓。”

    企业需制定有效套保策略

    从汇率来看,虽然今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有所弱化,但这是建立在海外订单增多等多个“一次性因素”前提下。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的相对关系仍将存在,无论是升值或贬值都将对外贸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近期,央行上调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在人民币快速升值后果断出手,进一步释放了继续加强汇率预期管理的信号。人民币单边升值会给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带来汇兑损失,同时也削弱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及时稳汇率,稳外贸,是对稳增长目标做出的努力。

    “此次调升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计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而当前正值企业年底结汇高峰,调整幅度或略弱于上一轮。”明明认为,后续人民币汇率仍将面临多空因素的较量,“多”在于我国强劲的出口将带来持续的人民币需求,“空”在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人民币汇率仍将面临美元指数上行的压力,因此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仍是双向波动的走势。

    11月份召开的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会议也明确,未来人民币汇率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双向波动是常态。在此背景下,也意味着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10月份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企业一定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要立足主业,理性地来对待汇率的涨跌,要非常审慎的安排自己资产、负债的币种和期限,选择适合自身的套保策略。(刘琪)

    2021-12-15
  • 粮食“十八连丰”仍有潜力可挖

    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十八连丰”的奇迹。受到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有关方面需要加大粮食科技研发力度,全面推广精耕细作技术,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洪涝灾害、持续阴雨天气等不利影响,创造了“十八连丰”的奇迹,在高起点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粮食增产目标,下一步需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在今年国际粮价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国内粮价能够始终保持平稳运行,是因为粮食增产为粮食安全夯实了底气,为稳定物价奠定了基础,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小麦、稻谷两大口粮产量稳步增加,小麦产需平衡略有结余,稻谷连续多年产大于需,但玉米从阶段性过剩变为产不足需,供需关系较为紧张,成为去年以来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今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均实现增产,其中玉米产量增加较多,比上年增加238亿斤,使得玉米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玉米产量大幅增加,而大豆产量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幅度达16.4%。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玉米与大豆争地的必然结果。去年以来,在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刺激下,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今年玉米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而大豆种植面积减少2200万亩。在人多地少的国情粮情下,增加玉米种植面积,难免会挤占大豆种植面积,这也是在新的粮食安全形势下不得不作出的一种取舍。


    今年粮食增产主要是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的结果。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各地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耕地方面,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民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在种子方面,不断提高育种水平,扩大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促进粮食单产增加。


    然而,受到资源、环境以及育种技术研发水平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2015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3万亿斤后,粮食增产趋势明显放缓,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值得高兴的是,今年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试验田产量不断创新高,说明我国粮食单产的峰值尚未到来,粮食产量还没有到达“天花板”。有关方面需要加大粮食科技研发力度,全面推广精耕细作技术,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当前种粮效益较低,是我国粮食持续增产面临的一大挑战。农民种粮是否有积极性,关键还是要看种粮赚不赚钱。今年在我国粮食保供稳价政策之下,粮食价格总体保持平稳,但化肥、农药价格大幅上涨,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收益相应减少。在粮食增产的高起点上实现粮食持续增产,还需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种粮收益。一方面,要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杠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并且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种粮农民分享粮食全产业链发展的增值收益。


    播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受秋季持续阴雨天气和冷冬天气影响,今年秋播冬种延迟,明年粮食稳产增产的难度增大。这需要做好麦田冬季管理,确保小麦安全过冬,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好基础。

    2021-12-10
  • 行业排名TOP4!年轻人选择在Leader智慧场景告别“孤独”

    中怡康10月份线上数据显示,Leader品牌线上销额持续增长,销量排名TOP4,稳居行业头部队列。

    在人口及消费市场,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起我国独居人口开始飞速上涨,到2021年我国已有9200万的独居人口,其中以90、95后的年轻人为主。而据市场数据显示,90、95后年轻人已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新一批“中坚力量”。

    而Leader不断攀升的市场份额,也正是因为其以年轻人为受众群体,打造轻时尚家电品牌的宗旨,解决了年轻人的生活难题,得到了他们的青睐。也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Leader打造的家中,被贴心的照顾,渐渐告别了“孤独”。

    渴望独立又“害怕”孤独,体现的是当下年轻人的“矛盾”特性

    我国城镇化速率越来越快,异地工作机会增多,加上年轻人渴望独立,想要独自闯荡的特性,让我国独居人口数量增多成为必然。

    但独居必然会带来孤独感。曾有调查显示,16-24岁的年轻人最容易感受到孤独,而现阶段正处于该年龄段的95后、00后群体相较于70、80后更甚。

    这当然很大程度上收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朝九晚五随时待命的工作模式,压缩了现阶段年轻人的个人生活空间。

    独居的家里没有人关心、帮助,忙碌的生活又让年轻人无瑕照顾自己,可以说衣食住娱处处是“敷衍”,因而更容易产生“网抑云”式的焦虑感。

    Leader用“矛盾”的特性打造智慧生活场景改变年轻人的生活

    准备做饭的时候,发现食材不齐全,囤的菜早已不新鲜;加班回家跑到浴室,发现热水器要等很久才能加热完毕;匆匆忙忙的早晨,打开衣柜发现上次嫌麻烦直接塞进洗衣机的衣服被洗坏了……这大概是多数年轻人在独居时产生孤独感的缘由。

    Leader的生活场景里,针对年轻人常见的生活问题,打造智慧场景解决方案。解决年轻人的生活痛点,主动提供贴心、智能的服务。让年轻人感觉到被呵护、照顾。

    虽然不能回家就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但在Leader美食场景里,手机碰一碰冰箱就能进入冰箱的食材管理界面,并针对用户的健康需求根据现有食材推荐健康养生菜谱。如果你对于烹饪过程不了解,还贴心的通过AI语音菜谱技术,手把手指导,让你轻松快捷完成美食制作。

    尽管多数年轻人的生活路线都是家和公司,但是Leader仍想让每个年轻人保留一些属于自己的个性与时尚。不用担心每一次的创意“心机”服饰总没有时间护理,因为Leader阳台场景里,只要把衣服照片上传到海尔智家APP中,洗衣机就能自动识别面料,匹配不会损伤衣物的洗护模式。

    在外奔波一天,回到家却未必像想象中那么舒适。得拿起遥控器一次次调整空调风速、湿度、温度;得跑去厕所调试热水器水量水温,再等待加热,让居家生活的幸福感大打折扣。而在Leader客厅和卧室场景里,只要唤醒小优告诉它你冷了或者热了,空调就能自动打开并开启适宜的空气模式;在Leader打造的沐浴场景里,手机碰一碰NFC贴,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直接启动热水器并调整至定制水温。

    Leader与独居年轻人的完美“碰”撞,体现在市场的正向反馈上

    当有人帮你一把的时候,再繁琐的事也会变得容易些;当一切只能靠自己的时候,再简单事也会变得繁琐起来。想必大多数独居青年都有过一瞬间的孤独和无力感。

    这就不得不提Leader的“碰一碰”技术了,它既解决了独居年轻人对于简约简单生活的追求,又满足了年轻人对于有点儿帅酷的操控方式的喜爱。

    不用站在家电面前,仔细寻找着选项、操控摁键。只要手机“碰一碰”各个家电,就能看到热水器开始启动加热;洗衣机立即洗护衣物;空调开启暖风或冷气;并且不用打开冰箱,就能了解食材存储情况。

    而“碰一碰”技术无疑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认可,7月14日,Leader就将碰一碰技术拍摄成了趣味小视频《“碰”到Leader,精彩不再错过!》,上线后即刻掀起网络讨论热潮。而钙食品随后又在全国100家Leader门店进行了投放,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围观,不少人都急迫的想尝试这个新潮技术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碰一碰”技术在Leader的市场销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Leader热水器为例,手机碰一碰就能获得定制用水的技术,赢得了多数年轻人的喜爱,带动了Leader热水器在1-8月份实现累计销量达32%的超高增幅。

    可见,Leader给独居或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打造了贴心、舒适的智慧生活。是真正立足于年轻人的需要,解决年轻人的生活痛点的是年轻时尚品牌。

    2021-12-09

  • 首 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