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幸福乡
作者:潘佳 李永建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4-05-24
早上7点刚过,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恩和边境派出所所长高宪场麻溜起了床。与数名民警汇合后,他们到超市采购了蔬菜、水果等物品,兵分两路给辖区的孤寡老人送去。这是恩和边境派出所的日常,也是该所在“枫桥式派出所”创建中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恩和边境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和为民服务宗旨,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综合治理新模式,积极构建多元化联防联控新机制,全面激活公安基层治理工作“神经末梢”。
走进恩和边境派出所与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嘎啦湾社区的“三务融合”工作站,里面不仅摆满了各种法律法规宣传册,还有一些工具、打印设备等,群众只要登记就能免费使用。工作站还提供法律宣传、法律咨询、快递代收、物件临时寄存等贴心服务。
恩和边境派出所联合驻地单位组成以驻社区党员民警、热心群众、社区党支部为主体的“三务融合”工作站,以此为支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中去。
“我们计划在恩和乡各个自然村屯的生产队推广建立‘三务融合’工作站,争取让辖区群众不出村屯就能办理基本业务,解决基本难题。”派出所教导员王海涛说。
“以前办户籍、拍照片、取户口本都要到派出所,来来回回很不方便。有了‘七卡草原110警务室’,我出门走几步路就到了。”拿着刚刚办好的身份证,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群众李女士开心地说。
服务前移,让群众满意,这得益于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根据辖区牧民迁移情况推出的“草原110警务室”模式。在此基础上,恩和边境派出所立足实际,探索建设了“七卡草原110警务室”,集矛盾调解、法律法规宣传、边境前沿管控巡逻等功能于一体,可以满足群众就近咨询办理常规业务的需求。
“我们所管辖范围包括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嘎啦湾社区和7个自然村屯,各个村屯离派出所较远,群众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办事很不方便。”高宪场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派出所将警务室建到了群众家门口,增强了服务群众能力,也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针对孤寡老弱等特殊人群,民警还会上门服务,实现警务再前移。
3月28日晚,刘某和朋友从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去满洲里采购装修材料,因遭遇暴风雪受困于七卡至乌兰山路段。恩和边境派出所民警接到求助信息后,立即与当地政府联系,迅速成立搜救小队,跋涉70多公里,累计间隔推雪6公里,终于在3月29日晚找到了2名遇险人员。
“雪一直下,风一直刮,冻得嘴唇发紫,我的双手和双脚已经没有知觉了。但看到受困群众平安无事,眼含热泪狠狠拥抱我的那一刻,我觉得什么都值得了!”参加救援的民警张文华说。
民警的真情关爱让辖区群众感受到温暖,也极大激发了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从而转化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如今,在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工作生活的各族群众与恩和边境派出所民警亲如一家,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护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幸福乡,谱写了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责任编辑: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