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为媒 乡村旅游出“大片”
作者:李金枝  来源:中国旅游报  更新时间:2024-06-18
记者采风团走进福建霞浦,见证这里——

以“影”为媒  乡村旅游出“大片”

“鹅姐”在杨家溪渡头村的榕枫公园赶鹅记者 李金枝 摄


游客在牙城镇梅花村的云缦观海度假民宿观海景记者 李金枝 摄

  小渔村变身“网红”打卡地,村民转型“鹅姐”成为摄影模特,一个乡村的精品民宿集群有超40家的民宿……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以“影”为媒,做好“摄影+旅游”文章,让乡村旅游有“光”,成为霞浦文旅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

  近日,记者跟随“2024美好中国行·走进山海宁德聚焦闽东之光”采风团走进霞浦,领略乡村的诗意美景,体验丰富的乡村旅游业态,感受霞浦乡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生活。

  田园画卷乡村更有好颜值

  “秋芦一日,人间十年。”采风团一行走进位于三沙镇小皓村的鸣野秋芦海上度假村,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度假村的宣传口号。成片的果园、林地、稻田和池塘,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我们借鉴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方法,利用小皓村的山海景观,建设了品香室、品茶室、水面餐厅以及美术馆,打造了25间海景客房,推出了果园采摘、海边垂钓、美食品尝等体验项目。”度假村接待部主管林龙介绍。

  霞浦县依山面海,有510公里海岸线、442个大小岛礁、10多个沙滩,海上日出、海岸滩涂美景享誉全国摄影圈,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

  “霞浦这几年紧抓机遇,不断开发‘旅游+摄影’产品,先后打造了小皓村、东壁村、花竹村等71个摄影点,完成了摄影旅游交通标志牌建设,设计了4条摄影线路,每年吸引70多万人次前来观光摄影。”霞浦县委书记郭文胜说。

  近年来,霞浦县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积极做好“乡村美学”文章,注重对乡村景观的显性表达和隐性传承,除了完成进村公路改拓建、村道白改黑、房屋立面改造等项目外,还修缮了荷塘、凉亭、小木屋、环村森林步道和路灯夜景工程等设施,让乡村更有颜值。

  宁德市“金牌旅游村”古县村曾是三国东吴造船基地“温麻船屯”旧址、晋朝“温麻县”所在地,也是“时代楷模”孙丽美烈士家乡,村内保存着92栋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近年来,古县村启动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实现了家家门前有‘小花园’,出门即是绿、眼见都是景。”古县村驻村第一书记樊丽丽说。村里还建成了温麻古县记忆馆、孙丽美先进事迹展示馆以及乡村电力(核能)科普馆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了解温麻历史和霞浦红色文化。

  “放眼望去,这里三面环海,海岸线蜿蜒曲折、岛礁星罗棋布,海面和蓝天浑然一色,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在位于丹湾村霞浦“东海1号”观光道旁,旅游博主刘玲燕激动地说。

  “‘东海1号’观光道始于福宁湾垦区,终于北壁东冲村,是福建‘1号滨海风景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通行开放的线路全长20.3公里,沿途串联起下尾岛等多个热门景点、12个美丽乡村及‘网红’打卡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霞浦县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谢雁银介绍。

  美丽经济乡愁更有山海味

  “无论是霍比特人小屋酒吧的奇幻感、大榕树下的奇异姿态,还是茶馆的古色古香,都是拍照打卡的绝佳机位。”旅游博主张伟跟随采风团游览松山街道长沙村后笑着说,“第一次来霞浦的游客,一定不要错过这里。”

  美丽风景的背后是有关部门的不断创新和积极尝试。“长沙村一直探索的是‘文艺+文旅+文创’发展模式,将废弃的防空洞改造成窑洞小酒吧,盘活村内旧仓库、租赁空置民房等,建起了乡村大讲堂、书苑、咖啡书屋、音乐吧、乡愁馆、诗歌馆等,用诗意文化打造‘美丽经济’,吸引了众多游客体验‘诗意生活’。”长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俞云灿说。

  “近年来,霞浦县紧抓项目建设,相继落地了马刺岛、下浒镇康养、玉潭村樱花谷等项目,重点推进杨家溪、三沙光影栈道等重点文旅项目,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批沉浸式的乡村旅游精品,培育了东壁村、渡头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IP,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在霞浦感受乡愁的‘味道’,助力打响‘画本霞浦千鲜之城’旅游品牌。”霞浦县文体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卢伟介绍。

  吹着凉爽的海风,在海边的木栈道漫步,看着波光粼粼的海水、远处的渔船星星点点,别有一番情趣。

  采风团一行来到三沙光影栈道,只见栈道依山面海、景观错落有致,近观、远眺皆是醉人的海滨风景。

  这条三沙光影栈道总长11.75千米,将古桶村、东壁村串联起来,沿线设置了错层摄影平台、渔矶观景台、渔晖观景台等多个摄影点、休闲观景台。

  除了美景,霞浦县还希望通过特色文化留住客人。近年来,霞浦县深入挖掘畲族等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沉浸式旅游产品。采风团一行走进畲族聚居的半月里村,看到村口舞台上,身着畲族服饰的姑娘小伙正在跳竹竿舞,引得游客们驻足观看。

  “近年来,半月里村整合畲族文化资源、山水资源,在对村里古建筑物进行修复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辟畲族婚俗馆,组织村民开展畲族民俗表演、销售畲族手工艺品,开发畲族研学体验产品等。”半月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丽丽告诉记者,2023年,半月里村接待国内外游客超20万人次。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霞浦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有海洋鱼类700多种、滩涂生物300余种,被喻为“海鲜美食自由天堂”。创建“中国滩涂海鲜美食地标城市”是霞浦的目标,为此,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美食+旅游”,推出创意美食乡村行“一镇一品一道菜”,形成以“太康路美食一条街”为主导、众多特色美食店为支撑的餐饮布局,让到霞浦吃海鲜的游客,体验“一天吃一样,三年不重样”的味蕾盛宴。

  筑巢引凤村民更有幸福感

  采风团一行走进福建省“金牌旅游村”三沙镇东壁村的“拾间海”民宿,被这里旖旎的风光所震撼。旅游博主麻建庭直呼:“在这里我体会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浪漫,幸福感满满。”

  陈蜀曼是土生土长的霞浦人,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2017年创办的“拾间海”民宿是东壁村第一家高端精品民宿,一跃成为“网红”打卡点。

  “东壁村背山面海,金色的沙滩美不胜收,是霞浦著名的日落观赏地。当时,我就是被这里的风光所吸引,决定建造一家民宿,希望住在这里的游客能够好好地看看海、好好地享受生活。”陈蜀曼说。

  在“拾间海”民宿的带动下,东壁村涌现出了壹栖壹宿、逅海等一批有文化内涵、有风情特色、有深度体验的精品民宿。“截至目前,全村有民宿45家,床位达380多个,满足了游客的住宿需求,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去年,东壁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1万元。”东壁村党支部书记蔡建锋说。

  近年来,随着霞浦县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也吸引了外来投资商投资民宿,来自浙江的李甫赛就是其中之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霞浦旅游,被梅花村的山海风光所吸引,决定在这里创业,并于2020年开了‘愉村半舍’民宿。”李甫赛告诉记者。

  “愉村半舍”民宿位于牙城镇梅花村所辖的下南洋自然村,由9栋老房子改建而成,共有20间客房,并配有接待中心、餐厅、书画室、茶室、海景草坪、悬崖咖啡吧等,年均纯收入可达到200万元以上。

  “在悬崖咖啡吧,喝着咖啡放眼望去,无边的蓝色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那句‘人生是旷野’,妙不可言。”人民政协报记者李冰洁在“愉村半舍”体验后感慨地说。

  卢伟告诉记者,为了筑巢引凤,霞浦县成立了乡村民宿发展协调小组,启动了霞浦民宿2.0版建设,出台了《霞浦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霞浦县乡村民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霞浦县民宿发展实施办法》,推动民宿精品化、集群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三沙东壁、古桶、虞公亭民宿集聚区和高罗集聚区为核心,多点开花的民宿发展格局。目前,全县有各类民宿400多家,房间数近6000间,精品民宿近50家,年接待游客数量近130万人次,年营业额近4亿元,众多客人游霞浦住美宿,感受诗意生活。

  随着“摄影+旅游”深度融合,霞浦乡村旅游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采风团一行走进牙城镇渡头村榕枫林景区,被眼前的田园风光所吸引:这里不仅有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榕树,还有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牵着牛在林间行走,挑担的阿婶跟随身后。“鹅姐”赶着一群白色的大鹅,从林间深处跑来。

  “鹅姐”是渡头村村民杜雪丰。随着霞浦摄影旅游发展,她转型成为“摄影模特”。“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个月增加几千元收入。”她说。

  近年来,霞浦县衍生了摄影引导、摄影模特等新职业,直接带动群众就业2万多人,促进旅游增收10亿元以上。

  卢伟介绍,下一步,霞浦县将继续深入实施海滩、海岸、海岛全域旅游“三步走”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霞浦县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现全要素协同、全链条发力,做大做强做优乡村旅游,不断激发文旅新活力,成为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叫响“画本霞浦千鲜之城”文旅IP,加快建设国际旅游胜地。


责任编辑:程凯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