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念好“节水经”激活“水动能”
作者:刘宏章 纳日娜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4-05-20
  近日,在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大豁子”灌区入水口,黄河水顺着引黄干渠顺势而下,激起层层浪花,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间,春潮涌动,一渠春水带着农民丰收的希望缓缓淌进灌区蓄水池。

  “去年,我们完成10/110kv输电线路的更新改造,将大幅减少因供电线路故障造成泵站机组频繁跳闸停机后的水方溢流损失,为扬黄工程安全运行和更有效节水打下了坚实基础。”孪井滩黄河高扬程灌溉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唐培新说。

  孪井滩灌区开发建设初期,由于灌溉方式落后,水资源使用效率低。为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自2012年起,孪井滩灌区陆续争取多方资金实施节水改造工程,采用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远程自动化调控,不仅节省了人力,管理更为精细,在助农增收的同时,节水率也得到极大提高。2022年,孪井滩灌区被水利部评定为“节水型灌区”,实现了自治区及阿拉善盟节水型灌区“零突破”。

  孪井滩灌区的实践,只是阿拉善盟着力破解缺水用水难题,扎实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立足水情实际,该盟坚持“四水四定”,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积极推动和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使“节水优先”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该盟还围绕水利项目建设攻坚提速、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加力、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河湖长制工作纵深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加速提质、管水治水能力全面提升等重点,展开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工业是阿拉善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用水节水的主阵地。龙头企业做好“水文章”,不仅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赢,更能推动提升整个行业的节水能力。走进位于阿拉善高新区的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区,刚刚改造完成的2套干湿联合闭式冷却塔已投入使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将过去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改为干湿联合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幅度降低了循环冷却系统蒸发损耗,同时改善了设备冷却端的运行工况,降低了设备腐蚀、泄漏、结垢等风险,有效减少了循环水系统的污水排放量及新水补充量,实现了用水量、排水量的逐年降低。2021年以来,公司在节水减排方面先后投入1.01亿元,实现节水量200多万立方米,年经济效益约1400万元。其中,2023年全年用水量同比减少123万立方米,污水排放量较上年减少55万立方米,交出了一份出色的“节水答卷”。

  应用先进节水技术,追求“零排放”,是推动高耗水工业项目节水增效的共同做法,类似这样的工业节水减排如今在阿拉善比比皆是——内蒙古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通过对各车间产品耗能(耗水)进行定额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改造等措施,实现年节约黄河水约200万立方米,彻底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阿拉善盟还将节水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持续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推动各行业用水向节约集约转变。为切实解决“水困”问题,阿右旗积极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采取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用水计量工作,建立水价机制,开展节水型载体建设,多措并举推进全社会节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10月,阿右旗获评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迈进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的阿拉善盟委(扩大)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七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要实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做好开源和节流两篇文章,千方百计扩大水资源增量,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各领域节水增效。

  “为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将从扎实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水生态保护治理力度、持续强化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发力,千方百计节约水、用好水,精打细算,算好节水账;并立足地域特点和水资源条件,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加大水网建设推动力度,深入实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范水平,加快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夯实农村牧区民生水利基础,提高水利行业管理效能,为办好两件大事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阿拉善盟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晓春说。


责任编辑:程凯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