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深入理解这“三个着力”,对于在新形势下科学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一方面取决于要素投入,另一方面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源泉。经济增长总额中,扣除要素投入贡献后的“余值”部分,就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劳动等要素条件和边际产出发生改变,也就是生产函数发生变化,同时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持续强化,已经不可能像高速增长阶段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生产率的提高。在经济增速放缓和要素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只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对冲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稳定投资边际产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减缓过去积累的风险。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攀登“效率高峰”,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效增长的跃升,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要逐步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就要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提高。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明显放缓,近年来虽有所回升,但仍受到资源要素再配置和技术追赶空间收窄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追赶发达国家的水平并非易事,必须打一场硬仗。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一要求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清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堵点卡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优化配置,将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条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疏通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更多产业达到国际前沿水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起来考虑,强调三者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科技创新的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以基础研究带动引领性、原创性技术供给,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更多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卡点”“堵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不强,必须立足强大国内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和调整,这既有中长期变量的作用,也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形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得传统制造环节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降低,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权重提高,发达国家依托智能制造技术优势,降低了对低工资成本的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其次,经济全球化退潮影响全球产业链空间布局。全球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分工体系重新调整和组合,全球供应链在持续30年扩张后开始收缩,区域化、近岸化、多元化特征更趋明显。再者,新冠疫情叠加乌克兰危机冲击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芯片短缺、航运受阻、物流不畅、能源危机等加剧各国对供应链安全问题担忧,推动供应链分散化,在经济效率和安全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加脆弱的状况,以及个别西方国家构筑“小院高墙”、推进脱钩断链的做法,必须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技术攻关,为自主创新产品应用创造公平市场环境,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产业链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补齐短板。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加快利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供应链韧性,推动供应链服务的快速定制、全程可视化,以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灵活响应,深化跨区域大范围协作,鼓励电子商务、数字贸易发展和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健全和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新型的产供储销体系,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加强对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储备能力投资,推进战略性资源储备体系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鼓励和支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和储能设施,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畅通的物流体系。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高质量发展是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的发展。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形成要素流动畅通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治理各领域的体制并轨,加快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让城乡之间要素双向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形成城乡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理念上,城乡融合发展既要重视城市集聚人口、集聚资源、集聚技术,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又要注重乡村的生态屏障、提供农产品、传承历史文化的功能,强调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实践上,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在政策上,城乡融合发展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向农村配置;注重城乡联动改革,实现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客观需要。21世纪以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持续高于东部地区,相对差距逐步缩小。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出现一些情况,主要是南北分化态势趋于明显,形成经济增速“南快北慢”、经济份额“南升北降”的态势,各板块内部也出现明显分化。经济和人口空间极化现象日益突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量集聚优质生产要素,发展优势不断增强,而一些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要素外流现象突出,成为“收缩型城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推动各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区际分工;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各地区群众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生态的空间均衡。
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农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公平享有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等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吸纳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提高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